农药发展趋势

农药发展趋势
农药发展趋势

八十年代以来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

李海屏湖南化工研究院,长沙410007 ( 2004年12月02日)

世界需要粮食,农业需要农药。要保证农作物的增产丰收,除杀虫、除草、灭鼠外,对病害的防治也是重要手段。杀菌剂与杀虫剂和除草剂相比,其市场额和品种相对较少,并且杀菌剂市场波动较大。但是,80年代以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仍取得很大进展,如三唑类、酰胺类、嘧啶胺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现将近20年来世界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进展及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一、开发进展及特点

1. 三唑类

自1973年拜耳公司推出第一个商品化具有手性碳的杀菌剂三唑酮之后,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其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以往任何杀菌剂所无法比拟的。目前,这类杀菌剂已有约40个品种商品化,其中近年来开发的品种有7个。近期开发的化合物特点是除对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有活性外,对网斑病、灰霉病、眼纹病等多种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持效期长。另一特点是与常用的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较大,且大多含氟。环氧菌唑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使用剂量为75~125g/hm2。氟喹唑主要用于防治由担子菌钢、半知菌类和子囊菌纲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可有效地防治苹果上的主要病害如苹果黑病和苹果白粉病,对白粉病菌、链核盘菌、尾孢霉属、茎点霉属、壳针孢属、埋核盘菌属、柄锈菌属、驼孢锈菌属和核盘菌属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100~400g/hm2。意大利Isagro公司开发的氟醚唑属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优良的广谱活性,持效期长达4~6周,使用剂量低,通常为25~100g/hm2。硅氟唑是由日本三共化学公司开发的含硅、含氟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很广的杀菌谱,其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及众多不完全菌类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使用剂量为50~100g/hm2,商品名为Mongazit、Patchikoron、Sanlit。羟菌唑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优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虽与其它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主要用于禾谷作物防治矮形锈病、叶锈病、黄锈病、冠锈病、白粉病、颖枯病以及壳针孢、穗镰刀菌等引起的病害。既可茎叶处理又可作种子处理,商品名为Caramba。茎叶处理30~90g/hm2,持效期5~6周。种子处理:2.5~7.5g/100kg种子。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的环菌唑对种传病害有特效。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玉米、豆科、果树等作物中镰孢(酶)属、柄锈菌属、麦类核腔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白粉菌属、圆核腔菌、壳针孢属、柱隔孢属等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网斑病、灰霉病等。可种子处理、也可茎叶喷雾,持效期长达4~6周。种子处理时用量为2.5g/100kg种子,茎叶喷雾时用量为60g/hm2。从化学结构上看,环菌唑加氢即得羟菌唑。丙硫菌唑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制的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效,还能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以及主要叶面病害。使用剂量为200g/hm2,在此剂量下,活性优于或等于常规杀菌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嘧菌环胺等,且对作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商品名为Proline、Input。

三唑类杀菌剂与其他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阻碍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对危害作物生长的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多数

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长效、强内吸性以及立体选择性等活性特点。三唑类杀菌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如多效唑、抑芽唑和烯效唑等),它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消除植物顶端优势,具有增产、早熟、抗倒、抗逆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三唑类杀菌剂是内吸治疗型杀菌剂,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单一,长期频繁的使用,病害已产生了较严重的抗药性,不少品种由于抗性问题已失去了原有的高效性。如三唑酮防治草莓白粉病,用量少防效低,用量大则易产生药害,抑制草莓生长,导致减产。此外,三唑类杀菌剂只对真菌起作用,对细菌及病毒无活性。植物病害往往是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因此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需要配合其它杀菌剂或防病毒剂才能有良好的综合防效。

近年来,三唑类杀菌剂由于自身的抗性和活性问题已开始受到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强烈冲击,但这类杀菌剂在世界农药工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如戊唑醇、氟硅唑和丙环唑1999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2.0、1.3和1.15亿美元,戊唑醇和环氧菌唑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01和1.52亿美元。

2. 酰胺类杀菌剂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有30多个品种商品化,其中80年代以后开发的占一半以上。下面主要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罗门哈斯公司开发的噻氟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既可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等的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又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7~30g/100kg种子),商品名为Greatam、Pulsor、Beton。日本拜耳公司开发的环丙酰菌胺是一种环丙烷羧酰胺内吸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菌剂不同,无杀菌活性,不抑制病原菌丝的生长,以预防为主,治疗活性较弱。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用药量为75~400g/hm2,商品名为Win、Winadmire、Solazas、Arcado、Protega。环酰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另一个保护性杀菌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对授粉昆虫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已被美国环保局划为减少危害农药。该品种主要用于防治葡萄、桔柑、桃树、草莓和蔬菜等作物上的各种灰霉病及念株菌引起的病害,且与已有杀菌剂苯并咪唑类、酰亚胺类、三唑类、嘧啶胺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等无交互抗性。用药量为370~1000g/hm2,商品名为Teldor、Password、Elevate。呋吡菌胺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其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的琥珀酸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立枯丝核菌丝体分离,而对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作用无影响,其具有优异的预防治疗效果,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绢病等有特效。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剂量为450~600g/hm2,商品名为Limber。噻唑菌胺是由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噻唑酰胺类杀菌剂,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使用剂量为200~250g/hm2,它的可湿性粉剂(25%WP)已在韩国上市,商品名为Guardian。硅噻菌胺是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的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与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作用机理不同,研究表明其是能量抑制剂,可能是ATP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主要作种子处理,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使用剂量为5~40g/kg种子。氰菌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新颖内吸性杀菌剂,属于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效优异,且持效期较长。茎叶处理用量为200~400g/hm2,灌施剂量为2100~2800g/hm2,商品名为Achieve、Achi-Bu、Helmet。此外,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双氯氰菌胺、安万特公司开发的氟酰菌胺、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环啶菌胺、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

penthiopyrad等品种也属于酰胺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许多品种之间互不相同。

酰胺类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甲霜灵、恶霜灵、苯霜灵和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杀菌剂中,仅高效甲霜灵2002的销售额就达到2.25亿美元。它们作为防治霜霉目真菌的专用药剂,具有显著的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广泛应用于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的防治。然而,由于苯酰胺类杀菌剂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只对卵菌类有高效),一旦作用位点发生突变,药剂即不能在其位点发挥作用,因而导致病菌易产生抗药性。据报道,由于抗药性产生而导致药效降低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酰胺类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成功,使这类杀菌剂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3. 嘧啶胺类

嘧啶胺类化合物是90年代初开发的一类重要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所致的各种病害有特效。目前有4个品种商品化:甲基嘧菌胺、嘧菌胺、环丙嘧菌胺和氟嘧菌胺。艾格福公司开发的甲基嘧菌胺具有保护、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在田间药效试验中,对葡萄、草霉、番茄、洋葱、菜豆、豌豆、黄瓜、茄子及观赏作物的灰霉病以及苹果黑星病有优异的防效,使用剂量为200~800g/hm2。日本组合化学工业公司和石原化学工业公司共同开发的嘧菌胺对苹果和梨上黑星病菌,黄瓜、葡萄、草莓和番茄上的灰葡萄孢菌有很好的防效,使用剂量为0.1~1.0kg/hm2,商品名为Frupica。诺华公司开发的环丙嘧菌胺主要用于大麦、小麦、葡萄、草莓、果树、蔬菜、观赏作物等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网斑病、颖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叶面喷雾或种子处理,也可作大麦种衣剂用药。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日产公司共同开发的氟嘧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和观赏作物的白粉病和锈病等。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独特,该类药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的抗菌性很弱,但用于寄主植物上却表现很好的防治效果,该类药剂能抑制病菌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从而影响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如甲基嘧菌胺和嘧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包括降低一些水解酶水平,据推测这些酶与病原菌进入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组织的坏死有关。环丙嘧菌胺是蛋氨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酰亚类、苯基吡咯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敏感或抗性病原菌均有优异的活性。

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类杀菌剂来源于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自1969年Mugikek等发现其杀菌活性。经过二十多年的结构优化,终使此类杀菌剂开发成功,在杀菌剂开发史上树立了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又一个新的里程碑。strobilurin类杀菌剂首例上市时间为1996年,到目前为止已有8个品种商品化: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苯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氟嘧菌酯和烯肟菌酯。捷利康公司开发的嘧菌酯是第一个商品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钢(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使用剂量为25~400g/hm2,商品名为Abound、Amistar、Heritage、Quadris、Admire。巴斯夫公司开发的醚菌酯具有广谱、持效期长等特点,主要用于蔬菜、小麦、水稻、马铃薯、苹果、梨、南瓜、葡萄、棉花及观赏植物等,对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等致病真菌引起的大多数病害都有良好的活性。使用剂量为50~400g/hm2,商品名为Discus、Candit、Allegro、Mentor、Stroby、Cygnus、Sovran。诺华公司开发的肟菌酯不仅杀菌谱广,而且具有优良的保护、治疗、渗透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除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星病有良好的活性。主要用于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黑小麦)及葡萄、苹果、花生、香蕉、蔬菜、水稻等,使用剂量为50~200g/hm2,商品名为Flint、Compass、Stratego、Swifh、Zest、Sphere。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苯氧菌胺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除对稻瘟病有特效外,对白粉病、霜霉病等亦有良好的活性。适宜作物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使用剂量为150~200g/hm2,商品名为Oribright。啶氧菌酯是Zeneca公司继嘧菌酯之后,开发的又一个strobilurin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及治疗活性,且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安全。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燕麦及黑麦中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相比,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该化合物既具有木质内吸性又具有蒸发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份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使用剂量为250g/hm2,商品名Acanto。唑菌胺酯是BASF公司以N-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通过叶面喷洒,它能控制子襄菌纲、担纲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香蕉、柠檬及草坪的病害防治,用于农作物的使用剂量为50~250g/hm2,用于草坪的剂量为280~560g//hm2,商品名为Cabrio、Headline、Insignia、Attitude。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已被美国EPA列为“减小风险的候选药剂”。氟嘧菌酯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报道的新型内吸性茎叶处理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小麦、蔬菜、马铃薯和咖啡等作物中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具有快速击杀和持效期长双重特性,且对作物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使用剂量75~200g/hm2,商品名Fandango。烯肟菌酯是国内开发的第一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沈阳化工研究院1997年开发,已申请了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专利,2002年完成农药临时登记。该品种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毒性低,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小麦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及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危害,与苯基酰胺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田间使用剂量100~200g/hm2,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杀菌剂新品种。此外,还有烯肟菌胺、二甲苯氧菌胺、肟醚菌胺等品种正在开发之中。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通过锁住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而阻止细胞的A TP合成,从而抑制其线粒体呼吸而发挥抑菌作用。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而且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尽管该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但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的速度也很快,如醚菌酯在实际应用1年后就有关于小麦白粉病抗性发生的报道,到2000年抗性孢子(2%~99%)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英国已有大量报道。另外,2000年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苏格兰已发现对strobilurin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大麦白粉病原菌。对叶斑病、褐锈病和网斑病的抗性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strobilurin类杀菌剂是一类作用机制独特、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尽管目前限制了这类杀菌剂的使用次数,然而嘧菌酯在其首先开发的四年内已经成为世界上

销售最好的杀菌剂品种,1999年的销售额为2.95亿美元,2002年销售额为4.72亿美元。另外,醚菌酯2002年的销售额和肟菌酯2000年的销售额也分别达到4.08亿美元和4500万欧元。巴期夫公司预测现有的和正在开发的strobiluirn类杀菌剂将在西欧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其在西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2000年,该类杀菌剂占法国、德国和英国谷物杀菌剂市场的49%,较1999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法国、德国和英国,strobiluirn类杀菌剂市场逐年大幅度上涨,1996年仅为1000万欧元(1250万美元),1999年上升为3.61亿欧元,2000年约为4.51亿美元。

5. 噁(咪)唑类

噁(咪)唑类杀菌剂是目前国外公司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有三个品种报道:商品化的噁唑菌酮和氰唑磺菌胺以及在开发中的咪唑菌酮。噁唑菌酮是由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噁唑啉二酮类、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晚疫病等。商品名为Equation、Famoxate、Charisma、Tanos。氰唑磺菌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咪唑类杀菌剂。是细胞色素bc1中Qi抑制剂,不同于β-甲氧基丙烯酸酯(是细胞色素bc1中Qo抑制剂)。对卵菌所有生长阶段均有作用。可用于马铃薯、葡萄、番茄、蔬菜(黄瓜、白菜、洋葱、莴苣)、草坪中防治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持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即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防治草坪和白菜病害),商品名为Ranman、Docious、Mildicut。咪唑菌酮是由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咪唑酮类杀菌剂。具有触杀、渗透、内吸活性,又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除对卵菌纲类真菌引起的霜霉病、疫病(包括早疫病和晚疫病)等有良好的活性外,对果树黑斑病亦有很好的活性。主要用于莴苣、葡萄、马铃薯、西红柿等作物,使用剂量为75~150g/hm2,商品名为Reason、Fenomen、Sereno、Sagaie。

噁(咪)唑类杀菌剂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如甲霜灵无交互抗性,均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但不同于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6. 吡咯类

吡咯类杀菌剂来源于天然产物硝吡咯菌素,是非内吸性的广谱菌剂,对灰霉病有特效。主要品种有两个:拌种咯和氟咯菌腈,均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拌种咯和氟咯菌腈的活性谱相似,前者主要作种子处理用,后者既可作为叶面杀菌剂,也可作为种子处理剂,且活性高于前者。适宜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豌豆、油菜、水稻、观赏作物、硬果、蔬菜、葡萄和草坪等。作为叶面杀菌剂用于防治雪腐镰孢菌、小麦网腥黑腐菌、立枯病菌等,对灰霉病有特效;作为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谷物和非谷物类作物中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镰孢菌属、长蠕孢属、丝核菌属及青霉属菌等。

吡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因其作用机理独特,故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7.氨基酸类

氨基酸类杀菌剂因其对人类、环境安全,目前亦是世界农药公司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

二个品种商品化。苯噻菌胺是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氨基酸类杀菌剂,主要用于葡萄、马铃薯、蔬菜等防治霜霉病、疫病等,使用剂量为25~75g/hm2。拜耳公司开发的异丙菌胺主要用于葡萄、马铃薯、番茄、黄瓜、柑枯、烟草等作物中防治霜霉病、疫病等。其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病害)。使用剂量为100~300g/hm2。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其影响氨基酸的代谢,且与已知杀菌剂作用机理不同,与甲霜灵、霜脲氰等无交互抗性。它是通过抑制孢子囊胚芽管的生长、菌丝体的生长和芽孢形成而发挥对作物的保护、治疗作用。

8. 肉桂酸衍生物

早在1970年Staples等已报道肉桂酸衍生物3,4-二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具有杀菌活性,其中顺式(cis)-异构体在日本作为农药使用,反式几乎没有活性。20世纪80年代Shell公司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杀菌剂烯酰吗琳,同样是顺式有活性,但顺反异构体在光照下可以相互转化,总有效体为80%。虽然文献报道烯酰吗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但实际上治疗活性很差。90年代初,刘长令用氟原子取代烯酰吗啉分子中苯环上的氯原子,发现了活性尤其是治疗活性明显优于烯酰吗啉的新杀菌剂氟吗啉,其顺反异构体均有活性。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创制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霜霉病、晚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施用浓度为50~200mg/L。作为保护剂使用,浓度为50~100mg/L;作为治疗剂使用,浓度100~200mg/L。氟吗啉于1999年11月投产,中试规模为年产原药20吨。现已列为“十五”攻关项目,进一步进行工艺优化研究、制剂与剂型研究、应用和市场推广研究。“十五”攻关完成后,将实现年产氟吗啉原药200吨的规模化生产。除了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外,还有很多类似物,但无商品化品种再出现。

烯酰吗啉和氟吗啉都属于肉桂酸衍生物,同时其分子结构中均含吗啉环结构,但它们与一般吗啉类杀菌剂(十三吗啉、吗菌啉、丁苯吗啉)不同。一般吗啉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大、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和网惺黑穗病等引起的病害,其作用机制基本上都是抑制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烯酰吗啉和氟吗啉的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胞壁的形成及抑制孢子萌发,对霜霉属、疫霉属等卵菌引起的病害有特效,对麦类白粉病等没有作用效果,说明这两种杀菌剂的主要作用基团并非吗啉环,而是结构中的其它基团发挥作用。

9. 其它类

其它类品种主要包括:啶菌恶唑、活化酯、螺环菌胺、苯氧喹啉等。啶菌恶唑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另一个新杀菌剂品种,属于甾醇合成抑制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谱杀菌活性,且同时具有保护治疗作用,有良好的内吸性,通过根部和叶茎吸收能有效控制叶部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该化合物对番茄、黄瓜、葡萄灰霉病,小麦、黄瓜白粉病,黄瓜黑星病,水稻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为200~400g/hm2。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活化酯是诺华公司开发的苯并噻二唑羧酸酯类杀菌剂。它是植物抗病活化剂,几乎没有杀菌活性。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即“系统活化抗性”,从而使植物对多种真菌和细菌产生自我保护作用。其可在水稻、小麦、蔬菜、香蕉、烟草等中作为保护剂使用。主要用于预防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等,使用剂量为12~30g/hm2,商

品名为Bion、Unix Bion。螺环菌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抑制C-14脱甲基化酶的合成。它是一种新型、内吸性的叶面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各种锈病;大麦云纹病和条纹病,对白粉病特别有效。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长,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使用剂量为500~750g/hm2。苯氧喹啉是道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喹啉类内吸性杀菌剂。它是一个保护性杀菌剂,没有治疗作用,因此必须在可见症状出现前使用。该杀菌剂对谷物类、葡萄、蛇麻和樱桃等作物的白粉病及灰霉病和稻瘟病防治有特效,叶面施药后,药剂可迅速地渗入到植株组织中,并向顶转移,持效期长达70d。使用剂量为125~250g/hm2,商品名为Fortress、Legend、Arius、Helios。

二、发展趋势

农作物能否健康生长,除受虫、草害影响外,对病害的防治亦很重要。随着环保观念的加强和可持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效、低毒、高活性、低残留已成为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展望21世纪的杀菌剂工业,将呈现以下特点:

1. 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

近年来国外开发的杀菌剂品种主要是内吸性及选择性较好的,大多具有杂环结构,有些引入氟原子以增加杀菌活性。特别是作用机理独特、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已成为国际上近期的开发重点,总体有三个方向:①针对病原菌抗性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如乙霉威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病害灰霉病有特效;②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新型杀菌剂,如吡咯类和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等不仅活性高,且与已知杀菌剂无交互抗性;③为增强作物自身对病害免疫能力的植物激活剂是近年来发展的,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一类新颖农药,如新一代植物防病激活剂活化酯具有“系统自动抗病性”。

2. 非内吸性杀菌剂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将占据较大份额

由于内吸性杀菌剂作用点较单一,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因此抗性产生较快。同除草剂、杀虫剂相比,内吸性杀菌剂的寿命较短;又由于短时期内农业上的转基因技术对杀菌剂工业影响最小(对除草剂工业影响最大),因此,新杀菌剂的创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预计新型的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的内吸广谱杀菌剂的应用会逐渐扩大。但从长远看,由于硫制剂、铜制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等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成本低、广谱和不易产生抗性的特点,它们在市场上仍将经久不衰,并占据较大份额,如代森锰锌、硫磺和百菌清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2.18、2.02和1.93亿美元。此外,在病害防治中,内吸和非内吸杀菌剂的混用制剂将会占据主力位置,植物活化剂的使用量亦将上升。

3. strobilurin类杀菌剂在世界杀菌剂市场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近五年来,世界领先国家的杀菌剂市场的开发主要受到新一代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驱动,以这类杀菌剂为活性成份的产品已经在世界上所有重要杀菌剂市场上取得登记,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strobilurin类杀菌剂已经篡夺了统治市场15~20年的三唑类杀菌剂的霸主地位,特别是目前已发展成为欧洲谷物市场的主要杀菌剂品种。新品种的开发是这类杀菌剂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各大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手段。据有关专家预测,全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市场平均每年将以约2%的速度逐年上涨,并将成为60亿美元杀

菌剂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4. 三唑类杀菌剂仍将继续成为杀菌剂喷雾体系中的主角

由于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抗性已开始制约这类杀菌剂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农药大公司正通过生产与其它杀菌剂的复配制剂来解决抗性问题。从而使得三唑类杀菌剂仍将继续成为杀菌剂喷雾体系中的主角。三唑类杀菌剂将成为strobilurin类产品的理想配伍,从而扩大防治谱,改变作用方式。如拜耳公司已推出肟菌酯与丙环唑的复配品种(商品名Stratego)用于防治果树和水稻病害如霜霉病、锈病和稻瘟病等,并在英国市场开发Sphere(肟菌酯+环唑醇)产品。陶氏作物科学公司的TPF(氟环唑+苯氧喹啉+醚菌酯)注册用于防治谷物病害。BASF公司首次登记二甲苯氧菌胺与氟环唑的复配制剂(商品名Swing Gold)用于冬小麦。

5.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杀菌剂市场影响不大

与杀虫剂和除草剂相比,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杀菌剂市场影响最小,这主要是由于杂草防除和害虫防治的技术发展引起的。耐除草剂作物和表达Bt毒素的抗虫作物的开发已经开始影响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市场份额,美国尤为如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近商品化的类似的作物增强技术对杀菌剂市场产生同样影响。纵观世界农药市场,由于转基因作物的迅速发展,导致化学农药在近5年中连续出现了负增长。但是,杀菌剂却在当今低迷的农药市场中稳步增长。2000年世界农药销售额278.3亿美元,杀菌剂为56.2亿美元,占整个农药销售额的20.2%。据phillips McDougall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现代城市有明显区别。现代城市在性质、功能、基础设施、用地结构、市域结构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1.城市功能专业化与服务业化 近代城市的主要启动力量是工业化。“工业革命结束了牧歌和田园诗的时代,那种中世纪城市以其恬静、幽深、典雅著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逐渐由喧器、繁忙、紧张和污染所代替”(陈敏之。1985)。一大批工业和商业发达的专业化城市兴起。汽车城、钢铁城、纺织城相继形成。伦敦、纽约等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进入现代城市阶段。现代城市在功能上的特点是服务业发达。从1960年年到1981年服务业在东京经济中的比重由。54.8%上升到72%。纽约服务业比重已经超过80%。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①加工工业趋向自动化、高科技化、高附加产值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工量减少,对金融、信息、技术、流通的依赖度增加;②闲暇时间增加,对生活服务的要求增加,旅游业、疗养保健业、饮食业等行业繁荣。 2.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环境优美化 现代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很广。对现代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通”字,包括人流畅通,物流畅通,信息交流畅通,金融流动畅通。香港是新兴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城市。1988年香港启德机场进出旅客1300万人次,接近当年大陆全部民用航空业的旅客1400万人次。香港有电话270万户,相当大陆电话户数四分之三。1992年香港海运集装箱吞吐量达800万只,居世界首位。香港银行资产总额达4000亿美元,资金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没有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城市。 环境质量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环境质量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差距,环境质量是非常瞩目的。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地成荫,鸟语花香,像座公园。伦敦和华盛顿平均每人有绿地25平方米和46平方米。波恩

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植物激活蛋白_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发布:蛋白农药网相关资料浏览/评论:381/0 日期:2010年8月9日 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渗入到生物农药生产中,使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生物农药的优越特性(节能、环保、保护资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各国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公司的研究热点。目前科学家们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能高、无污染的生物农药。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生物杀虫剂销售额1990年为1 500万美元,而到2000年已达6亿美元左右。 l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分析 1.1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生物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有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占世界总量的44%。欧洲的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全世界的20%,亚洲占13%,大洋洲占11%,拉美洲和加勒比湾占9%,非洲占3%。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良好试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工作条件的研究单位。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拥有大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步伐逐年加快,至2001年我国已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达80个,占已注册品种总数的13.7%;产品694个,占已注册产品的7.2%,年产量近10万t制剂。至2004年我国已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品种140个,占我国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5%;产品411个,占已注册产品的8%;年产量12~13万t制剂,约占农药总产量的12%;年产值约3亿美元,占农药总产值的10%左右;使用面积约2600万hm2次,每年新研制成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

精心整理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 乳油(EC) 乳油是由不溶于水的原药、有机溶剂苯、二甲苯等和乳化剂配置加工而成的透明状液体,常温下密封存放两年一般不会浑浊、分层和沉淀,加入水中迅速均匀分散成不透明的乳状液。制作乳油使用的有机溶剂属于易燃品,储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乳油的特点是:药效高,施用方便,性质较稳定。由于乳油的历史较长,具有成熟的加工技术,所以品种多,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是目前中国乃至东南亚农药的一个主要剂型。乳油的有效成分剂型。 悬浮剂是由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5%~50%。平均粒径一般为3微米左右。是农药加工的一种新剂型。 悬浮剂有以下优点: ① 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 ② 以水为分散介质,没有由有机溶剂产生的易燃和药害问题; ③ 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允许选用不同粒径的原药,以便使制剂的生物效果和物理稳定性达到

最佳; ④液体悬浮剂在水中扩散良好,可直接制成喷雾液使用; ⑤比重大,包装体积小。 ⑥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 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 ⑦具有粒子小、活性表面大、渗透力强、配药时无粉尘、成本低、药效高等特点。并兼有可 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可被水湿润,加水稀释后悬浮性好。 水剂(AS) 使 以促 透。 势。 水分散颗粒剂是将固体农药原药和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等助剂和填料混合加工造粒而成,遇水迅速崩解分散为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的优点。水分散颗粒剂的有效成分一般在50-90%分散、悬浮稳定性好,悬浮率可达90%以上,分散后的颗粒细度达8~10微米,药效和商品性能好。农药有效成分不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熔点大于70℃的农药品种都适合加工成水分散粒剂。 水分散粒剂的优点在于: ①不用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喷洒时没有粉尘飞扬,对作业者安全,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2016年5月

目录 前言 (1) 一、农药产业现状 (1) (一)农药产业概况 (1) (二)农药工业发展成就 (2) (三)农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二、农药工业面临的形势 (5) (一)世界农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5) (二)国内农药发展环境 (7) (三)农药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四、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11) (一)发展目标 (11) (二)主要任务 (13) 五、产业政策及保障措施 (14) (一)产业政策 (14) (二)保障措施 (16)

前言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有害生物,应对爆发性病虫草鼠害,保障农业增产以及粮食和食品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农药还用于林业、工业、交通等国民经济部门,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于农业生产,非农业用途农药占10%左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我国农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我国农药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集中度不高、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创新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三废”处理技术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药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编制《农药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是非常必要的,该规划是2016-2020年农药工业行业管理、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指南。 一、农药产业现状 (一)农药产业概况 我国农药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底,获得农药生产资质的企业有近2000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从世界城市规划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3篇汇总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它代表了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关系着城市的兴衰。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从世界城市规划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从世界城市规划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1 美国城市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曾经提到,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政策的结果,而下一世纪的城市必然是规划的结果。从当前世界城市的发展路径看,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具有明显的政府公共政策指导下的规划发展痕迹,可见城市规划对于未来世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意义。因此,通过研究城市规划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的方向和路径。 一、城市规划与世界城市的发展 早期的世界城市是市场因素主导自发形成的,但现代世界城市越来越显露出政府规划引导的痕迹,其中,东京是最具代表性的通过国家战略规划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东京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通过政治体制与中央政府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各类机构不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而且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发展目标。以国家战略要求和国家政策引导为特征是东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此后,东京进一步发布了《东京构想2000》,提出到2015年东京城市的发展目标,包括舒适的东京;人员、物品、信息顺畅流动;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多彩社会;产业活跃发展;安全;环境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设施;自立发展;下一代培育;就业充足;信息化;交通运输;提升城市控制力和地位,并围绕目标制定了城市发展步骤和措施。这些规划内容均为东京继续保持世界城市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框架。 相对于东京的国家战略规划要求,其它城市的远景发展规划也在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91年,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发布了题为“伦敦迈向21世纪的世界城市”(London: World City Mov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的咨询报告,为伦敦未来城市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报告提出重新振兴经济,强调交通与开发的关联性,构筑更有活力的城市结构,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强化伦敦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地位,英国中央政府也开始更多地参与伦敦城市规划设计。1995年,“伦敦荣耀计划”(the London Pride Prospectus)公布,它设定了城市重点战略发展框架,包括实现世界级生产力;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活设施。其目的在于确保伦敦作为欧洲惟一的世界城市地位。而随后的英国中央政府也明确提出“将伦敦提升到世界城市首都的地位是当前政府的基本政策”。为适应与巴黎、法兰克福、巴塞罗那和柏林等城市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曹贵东 (山西福瑞沃农大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1)12-0002-02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 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476元,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2]。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发 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约化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投入大,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单位面积农用地的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近年频发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事件等,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推上了风头浪尖,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和关注。此外,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比较薄弱。我国绝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赶上或超过国际价格,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0.1%,中学程度的占30%,小学程度占40%,还有30%为文盲或半文盲,农业院校在校生8.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6.2%,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中国农业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劳动人口素质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3]。 三、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一)农业发展市场化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农业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与实质则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这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农业发展的市场化,其一是要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合理调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改变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产品总量短缺,部分产品不足,部分过剩,而优质产品不足的现状。大力发展饲料种植与加工,扩大水产养殖面积,种植质量好、营养丰富的农产品,淘汰质量差、营养低、有污染的农产品。其二,市场化还体现在农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农村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农工商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可提高生产效率,改变分散经营相对低的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增加对市场的预见而获得更大经济利益。因此,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农业与农村制度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是推动农业生产力与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4]。 (二)农业发展科技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科技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中国要在耕地逐渐减少、人口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生产出充足的农产品,科技进步成为解决人口与土地矛盾的关键。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科技进步潜力很大,利 2

2017年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1)农药的定义 农药是确保农业稳产、丰收、保证全球粮食供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按照《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将农药定义为: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农药的分类 农药可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和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用于农林业病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的化学合成物,目前被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是农药工业的主体。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 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目前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在全球农药市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水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散粒剂、胶体剂、烟雾剂、油剂等。 2、农药行业概况 (1)全球农药行业概况 ①全球农药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 全球农药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规模变动趋势看,受世界人口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对农药的刚性需求不变,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在过去的十几年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2015 年修订》的数据及预测, 2015 年全球人口约为 73.49 亿人, 2030年和 2050 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上升至 85.01 亿人和 97.25 亿人。

农药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农药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2015年Q1我国化学农药原药销售量统计 ------------------------------------------------------- 2 第三篇:有机农药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投资进入增长期 ------------------------------------------------ 4 第四篇:化学农药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 5 第五篇:化学农药行业经营效益数据分析 -------------------------------------------------------------------- 5 第六篇:化学农药行业经营情况数据分析 -------------------------------------------------------------------- 6 第七篇:农药行业发展借力“互联网+”打击假冒伪劣-------------------------------------------------- 7 第八篇:污染日趋严重农药行业正经历环保考验 ---------------------------------------------------------- 8 第九篇:农药电商褒贬不一势不可挡 --------------------------------------------------------------------------- 9 第十篇:2015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预测 ----------------------------------------------------------------------10 第十一篇:高效低毒农药将成为农药发展方向-------------------------------------------------------------11 第十二篇:高效低毒农药将成为农药发展新方向 ---------------------------------------------------------11 第十三篇:2015年农药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12 第十四篇:中国农药行业开启变革之路-----------------------------------------------------------------------13 第十五篇: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浅析-----------------------------------------

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观察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首先,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近200年来,城市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张,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熊熊燃烧中得以实现,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水源/地源热泵等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利用 其次,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成为“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 第三,城市的运行将具备“感知”和“自适应”能力。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无线通信网 TD-LTE、智能交通及智能安全监控等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四,知识型服务业将成为城市未来产业的主要形态。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发达国家已越过70%。未来的城市将形成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教育与研发服务、创意以及产品设计等相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第五,城市带、城市群(圈)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快捷便利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将城市与城市有机地联接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带、城市群(圈),如日本东京城市圈、英国伦敦城市圈、德国鲁尔城市带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城市圈等。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省域范围内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规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六)国际合作继续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二、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农药制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最新】

农药制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据了解,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配制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才能使用。制剂的型态称剂型,商品农药都是以某种剂型的形式,销售到用户。我国使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剂、毒饵、母液、母粉等十余种剂型。 农药制剂用药量怎么算 一般农药的用量需要严格根据其产品说明来使用,农药都需要稀释,根据农药重量乘以稀释倍数可得出加水量,再根据单位面积需用药液量算出农药用量,再兑上相应的水即可。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农药制剂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当前,我国农药的折百生产率已经达到130万t,约占到全球农药折百使用的48%。而在农药制剂的生产方面,我国每年生产量已经超过500万t,出口量也超过了100万t,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了农药制剂的进出口大国。 但就我国农药制剂的生存模式而言,在刚进入到21世纪阶段,

仍然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为主要模式,制剂的型号则主要是EC和WP。在2005年之后,流线型的制剂生产模式则成了各生产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各类新兴制剂也不断被研发出来,如SC和WG等,生产技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10年后,我国农药制剂生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很多数字化技术也开始逐渐被运用到制剂生产当中,但仍然没有比较突出的创新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制剂产业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虽然我国农药制剂渗出液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也有了追逐上发达国家的趋势。但应认识到我国的制剂行业发展壮大,比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晚了几十年,即使这几年来有了一些发展成就,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当前的农药制剂企业而言,其发展主要面临三个主要压力,这也是其发展路途上的重要阻碍。一是在新时期,农药制剂的生产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那些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或绿色元素不够多的制剂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排斥;二是制剂的生产安全性也受到了很多部门的监控;三是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农药制剂的生产水平以及制剂的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在制剂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企业就必须要能在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创新,将智能化技术融于到农药制剂产业当中。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浅谈当今社会环境下现代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发展趋势

浅谈当今社会环境下现代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发展趋 势 资源提供:大学生教育资源 [摘要]通过对当代休闲生活、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数字化生活、绿色生活和个性化生活等空间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经济社会转型、文化转向和技术革新等与生活空间方式之间复杂密切的相互关系,这些可供当代人选择、组织和营造生活空间借鉴。 [关键词]生活方式;生活空间;休闲 生活空间方式是指一切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领域,可将其定义为容纳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发生或进行的场所的总和,其实质是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类型及社会关系在空间上的总投影。城市生活空间方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发展趋势直接受制于生活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一个时代的生活空间方式总是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必然是极其多样化地存在、发展和更新着。 1。休闲生活空间方式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日趋减少,休闲时间不断增加。与之相随的是休闲生活空间方式的建构,这不仅意味着生活空间将围绕休闲进行组织,而且还意味着休闲空

间在生活空间组分中地位的提升,它直接反映在生活空间休闲化和休闲空间增大这两个方面。在生活空间休闲化中,最突出的是住宅空间的休闲化。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为人们回归家庭创造了条件,看电视、上网、唱歌跳舞、养鱼种花等成了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消遣、娱乐活动。除了住宅空间的休闲化,商业空间也出现了休闲化趋向,多样化、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和装饰设施使商场充满了休闲的特征和色彩。在信息时代,电脑与网络不仅是工作的工具,也是娱乐的工具,这必将导致工作与休闲、学习与休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工作、学习中休闲与在休闲中工作、学习可能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 在休闲化空间发展方面,社会休闲化导致了剧院、茶馆、酒店、咖啡厅以及公园等休闲娱乐空间大量涌现,一方面引起游览娱乐用地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还引起了区域与城市空间、景观布局结构的重组和再造。如西方国家城市的郊区化显然与人们生活追求休闲化有关。 2。体验生活空间方式 人与空间存在着两种基本关系:一是占有和使用,二是欣赏和体验。前者满足人们生存、生活必需品的物质与实用要求,后者满足人们审美和精神需要。进入信息时代后,生存的生活方式逐渐被体验的生活方式所取代。生活空间方式也随之从强调实用安全的生存生活空间方式转向注重审美和精神感受的体验生活

农药登记最新政策及农药剂型发展趋势

农药登记最新政策及农药剂型发展趋势一、农药登记政策法规 农药登记依据的法规主要包括:《农药管理条例》(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326号令);《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第9号令);《农药登记资料规定》(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第10号令);《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第8号令);《农药名称命名规范和目录》(2007年12月8日,农业部、发改委第944、945号公告);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管理规定(2007年12月12日,农业部、发改委第946号公告);农业部、工信部第1158号公告(部分农药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梯度规定,2009年2月25日);农业部等6部委第1号公告(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2008年1月9日);农业部、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第1586号公告(撤销特丁硫磷等10种高毒农药登记,停止克百威等12种高毒农药新增登记,2011年6月15日);农业部第671号公告(限制甲磺隆等3种长残留除草剂使用,2006年6月21日)等。 即将发布的新的《农药管理条例》,维持了现行《条例》的管理制度框架,即:登记管理、生产许可、经营许可(高毒农药)、标准化体系,但在原基础上强化了经营许可制度;取消临时登记、缩小试验许可范围、增加了出口登记、规定了减免资料的情况;实行召回制度;加大处罚力度。 二、农药登记基本情况及政策动向 (一)基本宗旨和管理目(的)标 宗旨:规范管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持秩序。 目标: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提升、引导行业发展,以适应绿色消费、持续发展的国际发展潮流,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目标。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有效期内登记产品26,218个,正式登记23,298个,其中大田正式登记21,702个,卫生正式登记1,596个;临时登记2,412个,其中大田临时登记1,866个,卫生临时登记546个;分装登记508个。 登记有效成分(通用名)612个;按原药和制剂区分,原药登记2,934个,制剂登记23,284个;2011年新批准产品2,214个,其中正式登记1,730个(其中大田正式登记1,455个,卫生正式登记275个),临时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多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农业模式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

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缓解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成为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农药)(现状)(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是具有农药特性的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转基因产物。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因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分析 1. 1 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下,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良好试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工作条件的研究单位。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拥有大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1]。近10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棉铃虫NPV、杀虫真菌剂等技术产品已经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同类先进水平,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而且走出国门,进入亚洲和欧美市场。 1. 2 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应用面积持续扩大。然而,在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物农药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应用推广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等 [ 2] 。由于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品种有50余种,其发展历史长短各异,研究深度也不一致,各个产品面临的技术瓶颈也不尽相同。 2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2. 1 主要发展趋势

当前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五大趋势

当前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五大趋势 当前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五大趋势 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化建设转型都和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城市化要求城市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是导致城市经济转型的直接原因。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目的是重建符合城市化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城市经济的生命力。虽然目前理论界尚未形成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性理论,但城市转型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客观规律和城市转型主要趋势: 一、信息技术促进转型升级成智能型城市 智能型城市是以城市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市民的全面知识化和高智力化为核心,更新传统产业,以产业轻型化和高新技术化为主体,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软性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包括新近受到热捧“微博”和“云计算”。而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于一体的社会化范畴。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合,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先导。数字城市是智能型城市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时代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一个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

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在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方面,真正实现“实时监测动态管控”。 智能型城市将使城市运转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为管理城市提供高效有力的手段。它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加高效地运作,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打造阳光政府,更好地接受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管,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它不仅能使城市的形态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高效,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品质更高,而且能够依托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信息智能产业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新一代升级,感知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我们要着力突破感知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使信息智能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二、绿能低碳技术引领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两型社会”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善环境为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切都离不开绿能低碳技术的支撑和引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特征:一是经济发展的方式要由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节约资

农药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农药中杀虫剂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多家,能够生产600多种农药原药的农药,在世界农药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药行业满足了农业生产防治病虫草害的需要,对于保证夏粮、秋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自2008年以来,农药工业大力调整结构,努力提高质量,积极拓展服务,在上半年取得了产销两旺、效益增长的好成绩,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杀虫剂是农药中使用最多的一类,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但是杀虫剂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不单单对环境有较大危害,甚至会危及动物及人类的生存。所以,农药中杀虫剂的现状及发展就有待研究了,本文就是针对农药中杀虫剂的危害和改进方法,以及未来我国农药中杀虫剂的发展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杀虫剂;危害;改进;发展 前言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十分广泛,农药中的杀虫剂更是屡见不鲜,相关资料表明自十年前起,农药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高毒农药占70%,高毒农药中有机磷农药占70%,到目前为止高毒农药所占的比例不到3%,多年以来,我国生产的农药中,杀虫剂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杀虫剂中又是以高毒有机磷杀虫剂为主,其中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氧化乐果5个品种的使用规模最大。但是杀虫剂带来的危害也是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便给生物农药杀虫剂的兴起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1.农药杀虫剂的分类 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严重地改变生态系统,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它的会被集中在食物链中。我们必须在农业发展与环境及健康中取得平衡。那么农药杀虫剂的分类有哪些呢? 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分 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