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岗位职工安全培训手册

脱硫脱硝岗位职工安全培训手册
脱硫脱硝岗位职工安全培训手册

目录

脱硫脱硝岗位安全职责 (2)

脱硫脱硝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

中控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

巡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

液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

脱硫脱硝风险分级管控 (10)

脱脱硫脱硝应急处置卡及应急预案 (12)

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4)

脱硫脱硝岗位安全职责

1、脱硫脱硝工是本岗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当班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确保脱硫脱硝系统和液氨站安全运行。

2、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运行中经常检查各部件、仪表、音响、油位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勤巡回、勤检查、勤分析、勤调节,按时填写各项操作记录。

4、严格执行岗位交接班,对各部认真检查和接班。

5、劳保用品的穿戴按规定要规范齐全,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严禁上岗。

6、熟练使用本岗位安全消防防护器材。

7、积极参加班组级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

脱硫脱硝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中控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遇到下列情况下必须停止脱硫脱硝系统运行,闸板提起,焦炉烟气道直接进烟囱:

a) 脱硫雾化器温度,振动报警,雾化器停机。

b) 除尘器进出口压差超过2000Pa。

c) 主风机故障报警

d) 附近发生火灾。

e) 脱硫塔出口温度持续高于250℃,且无法通过喷浆降低。

二雾化器意外停机

a) 迅速到达脱硫塔顶,消除报警,重新启动雾化器。

b) 若无法重启雾化器,则按照雾化器关闭操作执行,防止雾化器电机烧掉。

c) 若烟气内二氧化硫含量高,需要停脱硫脱硝系统,避免含硫烟气直接进入脱硫塔,影响脱硝效率。

三排放指标超标

1 二氧化硫排放超标

a) 检查雾化器运行是否正常。

b) 观察密度计溶液密度是否正常,若密度偏小,则先加大喷浆量,同时配浓溶液(加大料的比重),待密度增大后,适当减小喷浆量。(增加喷浆量时,需要控制脱硫塔出口温度,不能使脱硝温度低于催化剂催化最优区间)

2 氮氧化物排放超标

a) 检查氨气缓冲装置阀门是否有人变动过。

b) 观察脱硝温度是否正常,若偏低,适当减小喷浆量。

c) 适当加大喷氨量。

3.3.3 粉尘排放超标

a) 使用便携式测试仪在出口CEMS比对口检测粉尘是否异常。

b) 停机,检查布袋是否有泄漏。

四安全规定

1 上岗前穿戴齐全劳保用品,严禁将工作服袖子和裤子卷起,女职工长发放在安全帽内,随身携带上岗证。

2 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中控室,参观人员进入中控室须经车间主任批准,并穿戴好劳保用品,车间人员陪同。

3 严禁在中控室吸烟。禁止烤晒衣服、堆入各种油类、油布、木料等易燃物品。

4 消防设备、防毒器材,必须保持完好、能用状态。

5 没有总调度指示,严禁停开脱硫脱硝及液氨系统。

6 发现设备故障或烟气排放数据不达标,及时报告值班班长或调度室。

7 清扫操作台时,注意电缆及信号灯处的接头,以防触电。

8 严禁脱岗、在岗睡觉。

巡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遇到下列情况下必须停止脱硫脱硝系统运行,闸板提起,焦炉烟气道直接进烟囱:

a) 脱硫雾化器温度,振动报警,雾化器停机。

b) 除尘器进出口压差超过2000Pa。

c) 主风机故障报警

d) 附近发生火灾。

e) 脱硫塔出口温度持续高于250℃,且无法通过喷浆降低。

二雾化器意外停机

a) 迅速到达脱硫塔顶,消除报警,重新启动雾化器。

b) 若无法重启雾化器,则按照雾化器关闭操作执行,防止雾化器电机烧掉。

c) 若烟气内二氧化硫含量高,需要停脱硫脱硝系统,避免含硫烟气直接进入脱硫塔,影响脱硝效率。

三排放指标超标

1 二氧化硫排放超标

a) 检查雾化器运行是否正常。

b) 观察密度计溶液密度是否正常,若密度偏小,则先加大喷浆量,同时配浓溶液(加大料的比重),待密度增大后,适当减小喷浆量。(增加喷浆量时,需要控制脱硫塔出口温度,不能使脱硝温度低于催化剂催化最优区间)

2 氮氧化物排放超标

a) 检查氨气缓冲装置阀门是否有人变动过。

b) 观察脱硝温度是否正常,若偏低,适当减小喷浆量。

c) 适当加大喷氨量。

3 粉尘排放超标

a) 使用便携式测试仪在出口CEMS比对口检测粉尘是否异常。

b) 停机,检查布袋是否有泄漏。

四安全规定

1 上岗前穿戴齐全劳保用品,严禁将工作服袖子和裤子卷起,女职工长发放在安全帽内,随身携带上岗证。

2 增压主风机开、停时现场必须设专人监护。

3 烟道旁通阀和烟气管道阀同时关闭时,风机不得高速运转。

4 不准私自解除连锁装置。

5 室内严禁吸烟,禁止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

6 配合检修工作,检修时指定专人在场看护。

7 停机后方可清扫,禁止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转。

8 各种生产设备、电器等进行检修时,必须挂牌确认,以免误操作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9 严禁脱岗、在岗睡觉。

液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突然停电操作

立即停止卸车操作。按下卸料压缩机停电按钮,关闭出口阀门,迅速用蒸汽将管吹扫干净。

与调度联系,问清停电原因和时间,做好恢复卸车准备。

二液氨倒罐操作

1)倒罐前要进行以下工作:

a)卸料压缩机的曲柄壳体里必须充满适当粘度的润滑油;

b)确认卸料压缩机皮带张力合适;

c)确认安全阀及压力表关断阀门已经打开;

d)气态管道气动门经氮气置换,空气已经降低至安全水平;

e)液态管道气动门经氮气置换,空气已经降低至安全水平。

2) 确认V0101A液氨储罐已具备储氨条件。

3)确认气氨稀释罐给水阀处于打开状态。

4)将氨检测仪和喷淋装置投入自动控制。

5)打开V0101A、V0101B液氨储罐气相回气口截止阀;

6)当V0101A、V0101B液氨储罐压力相等时,关闭V0101B液氨储罐回气管截止阀。

7)打开V0101B液氨储罐气相管道出口截止阀、气动阀门、压缩机进口截止阀、压缩机出口截止阀、气相管路上的转换阀。

8)打开V0101A、V0101B液氨储罐液氨出口截止阀、气动阀。

9)关闭V0101A、V0101B液氨储罐到液氨蒸发器气动阀。

10)按照卸料压缩机正常启动前检查步骤对压缩机进行检查,确认已具备启动条件。并确认四通阀处于从槽车卸至储罐运行情况要求的方向。(即操作手柄置“水平”位)。

11)启动压缩机开始倒罐.(启动30秒后无油压,应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12)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按照压缩机启动后注意事项对压缩机进行检查(应重点注意:1)压缩机油压、进出口压力是否正常;2)压缩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过热、漏气、漏油,仪表指示有无异常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处理)。

13)当V0101B液氨储罐的液位在适当值时(已经到了罐容积的75%),或V0101A液氨储罐已空,手动停止卸料压缩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