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常用美术教学方法

以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将美术教学方法分类如下表:

类别语言描述方法举例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也可称为传授型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演示法;③呈示法。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指借助于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①对话法;②练习法;③情境法;④参观法。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造性地解决课题的教学方法。①观察法;②讨论法;

③发现法;④尝试法;⑤故错法;⑥留空法。

以传递美术文化的角度将美术教学方法分类如下表:

类别语言描述方法举例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指通过教师以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和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指以学生直接感知对象或过程,借以传递信息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最能体现美术的特点。

①演示法;②随堂欣赏法;③观察比较法;④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为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能力以及理解美术,而指导学生按照美术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练习活动的教学方法。①辅导练习法;②创作辅导法。

4.以审美评鉴为主的教学方法指通过师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使学生理解、领悟美术的艺术美及其用途,达到提高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①作品欣赏法;②作业评价法;③美术批评法。

5.以行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指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心和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予以良好影响和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

教学方法。行为指导法。

对美术教学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大量的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和解释,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两种。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教师在运用讲解法时,应尽量注意结合实际,以使说明、解释和论证更加直观和透彻。

讲述法和讲解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二者往往是交叉运用,互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学生听讲能力,在运用时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等配,灵活变换讲授的具体方式。如果运用不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能受到压抑,甚至形成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这将影响讲授法的效果。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美术教学中的谈话,一般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谈话法的优点是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通过谈话可直接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

从实现教学任务来说,谈话法的形式有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和总结性的谈话。教师应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谈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

发挥谈话法作用的关键所在。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某一中心问题,如“美术的概念”、“造型的诸要素”等,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条件在于解决疑难或重点问题。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钻研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的独立性。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课外美术资料、网络资料等获得知识,扩大美术视野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的特点是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既要阅读美术教科书,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美术读物。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开拓美术知识领域,丰富审美感知,进而发展智力和能力。它还是培养学生美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当然,教师必须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的要求是:

⑴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想性要寓于艺术性之中,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事例生动。讲授新知识时注意与旧知识的衔接,突出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⑵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艺术性。师生的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适于教学的口头语言。语言表达要有艺术性,语调要抑扬顿挫,讲话的节奏快慢适中,普通话要标准,可适当以身体动作和手势为辅,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⑶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⑷恰当地运用板书和多媒体信息。板书能增加语言艺术传递信息方法的直观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板书要简明扼要,文字规范。注意将主要的内容如美术术语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并起示范作用。

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创新课堂

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创新课堂 益阳市沙头镇中心小学杨莉群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主要体现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美术教育在农村学校也慢慢受到重视。但很多的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出现了众多问题。大部分教师抱怨当今的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听话,很少从自己教学中找原因,认为是现在学生的叛逆心里强。课堂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把事物画像,使得课堂只剩下老师的教与学生一味死板的模仿,导致“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出现。这样的模式虽然能直接教孩子学会一些,但更多时候是在磨灭他们的自信,无形之中限制学生的思维。这种“灌入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绘画缺少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创造力。一味的模仿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误导学生认为一幅好的作品就是把它画像。久而久之,使得一部分学生对美术产生恐惧心里,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创新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一堂课的好坏。那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美术教学中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各种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便会自愿地去钻研学习。连兴趣都没了又谈何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在我的美术教学中,我先是创设课堂情境:如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再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从小故事里你懂得了什么?要换成你,你又会怎么做呢?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连忙举起自己的小手,迫不及待地说出:老师,我想说,我想说类似的话来。为了能让学生不乱课堂秩序,又能不失学习兴趣,我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说。说完后,引导学生画主体物,再把自己所想的添画上去。在教的过程当学生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老师我可以在周围添画其他的东西吗?从这句话我们得知同学们有多么的渴望在美术课当中能多画自己心中觉得美的事物,为此我们不能去限制他们,更不能去要求他们在这一主体物的周围必须添画什么。而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正确引导他们画更多自己想画的,使得画面变成一幅幅具有趣味性的画面。 二、抓住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多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尝试着向学生送去表扬鼓励的话,多使用“你能行”、“没关系”、“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多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三、放飞学生的心灵,发展其个性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是在作品评价阶段,

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文昌市东郊清港小学黄炳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美育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美育的这一特征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所以,上美术课,采用鼓励、合作探究和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这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加强合作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在教学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是否得到完善,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城市与乡村孩子的最大差异。在美术堂课上,农村的孩子根本不敢正视教师,根本没有显示自己应有的审美个性。而我知道,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不同的理解。因此,我积极去挖掘学生的审美个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力,去欣赏作品,评价作

品。如:在欣赏第十一册何坚宁的作品《海南小景》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属性和时代背景,便让学生看画,让学生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借以时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加深理解,增强合作意识。同时我要求学生边看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色彩有什么特点?画出海南哪些乡土风情?哪些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红、黑、黄、白四色;有的看到的是画中的景物;有的看到这幅画所表现的精神;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前进步伐。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增强合作意识是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最高宗旨的前提条件。 二、鼓励创新意识,挖掘探究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低年级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在《小小钟表店》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首先利用实物钟表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自己去设计一个有趣的钟表。我在利用教具启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钟表的形状,并进行适当的涂色,整个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过程,它集于脑于手的结合,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一教学过程,旧式教学方法已不再存在,新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新的情境。由于低年级儿童刚接触美术,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宋跃电话: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中心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 本领。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美。如 何让学生掌握,并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是我们每个教师知道深思的 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 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 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 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 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 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 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 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 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 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 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 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 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 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 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 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 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小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应从观察入手,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重点放在美的感受力、审美能力培养上,放在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上,进而发展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要遵循规律、掌握特点、循序渐进,根据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性,以及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把握好对象,从复杂到简单,再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 一、培养儿童观察力 善于摹仿是儿童活动的天性。亚里斯多德说:“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们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摹仿中得出来的,然而儿童摹仿往往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怎样才能将摹仿纳入科学的轨道、艺术的天堂呢?这就需要培养儿童精确的基本观察力,而观察力正是绘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怎样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呢?儿童观察事物往往喜欢夸张他最感兴趣的部分。这种观察既有优点,也有缺陷。优点是观察对象重点突出,而缺陷是往往只注意局部而忽视了整体布局结构。这是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差所造成的。为克服这一毛病,我们采用了“几何构图”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儿童观察、概括能力。如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拼房子,学生们利用这些图案拼出了不同式样的房屋等。同时充分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图训练,通过丰富的排列组合、拼出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图案。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图案对象由繁到简,把复杂的对象进行了简单明了的抽象化处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对象并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正确观察方法,同时也促进了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生动活泼是小学美术课的显著特点,也只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处在启蒙教育阶段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在立足于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素质接班人而努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显示它的重要性。如教手掌印画时,笔者让学生把手掌拓印在纸上,然后通过观察,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拓印上添上不同的线条符号,组成各不相同的画。这样在促进学生把握整体的同时,还把握了局部,正确地处理好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如:要求学生在太阳下画出自己或站或坐的轮廓图后,再在图上添画细节,从而弥补了“几何图形拼画”忽视细节的不足。学生作业画面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有添人物的,有添景色的,有添各种人物动态及事件的,从而训练了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添画”给学生的想象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并为某种创作提供了前提,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三、努力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理解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已定的美术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精彩,才能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所以,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使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艺术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动学生持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如在教《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树木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只露出了一部分外形特征,如:小兔耳朵、斑马腿、狐狸鼻子、孔雀羽毛、松鼠尾巴等;有的则只听得到叫声,如:猫、狗、牛、羊、老虎等动物的叫声,我采取了小组比赛,请学生根据这些外形特征和声音特征找一找森林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纷纷聚精会神的寻找辨别,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既热烈活跃又轻松愉快。每找到一种小动物,全班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得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姿态,充分显示出游戏教学的巨大的魅力。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欣赏策略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欣赏、观察来解决的,美术的教学势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规律。同时,欣赏水平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我们才能谈审美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让学生实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实行欣赏。如在《会动的线条》时,我出示吴作人大师的国画作品实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近距离感受、对话和欣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眼中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的一种表现,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尤其是要注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学,主动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法,改变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以大家的画“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目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的声音;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造型的花,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中了解“茂密”的含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品展示时,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

美术创新创作教学的几种策略和方法

美术创新创作教学的几种策略和方法 美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学建议:“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建议,这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一堂课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没有新意,一堂课没有教师独特思想的教学大家会说这课太一般了;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其教育生活必然会陷于庸俗化。如果没有创新教学, 那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最终会受到限制,学科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发展前途。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作为实施建议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倡导教师创新教学的重要体现,对美术各学习领域的教学工作都有极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以基础教育来说,过去的美术教学侧重本体教育,重视学科知识与 技能传授,由此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过去的做法显然是片面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同时或更重要的是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美术学科创作教学生发一定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实践能力为重点。我国古代哲人提出的因材施教、启发悟性、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要造就创造性人才,就要求教师的创作教学必须有创新。 我想,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要把创 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围绕创作教学这一问题,就美术创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做几点概述。 一、美术创新创作教学的策略 创新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策略是讲究艺术、注重方式方法。 1.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创新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激趣的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 这一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 创设新的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1)创设活泼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创作愿望 美术课采用社团活动、创作大赛、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

美术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发挥出它本身具有的重要教育功能,几十年来教学改革总是裹足不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美术教学受传统的习惯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今美术教学中仍存有着很多问题,存有一些不适合素质教育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 (2)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3)在一定水准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述三个方面虽然表现不同,其实根源只有一个,即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视野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才过多地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才不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系。所以,必须彻底地实行美术教学改革,才能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变革教学方法,实现美术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 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其实这无所谓叫“创作”,而仅仅模仿,因为它不含自主性,创造性。就像“画匠”与“画家”的区别。画匠仅仅按部就班地模仿画别人的东西,而画家则是在创造一种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协助的。所谓协

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进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美术创作教学不但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声像、游戏、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持续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欣赏美 美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7~12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喜欢有趣的事物,而美术就在其中很占优势。传统美术课堂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技能,而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就不得不对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接下来,我们便对此来进行一番探讨。 标签: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创新能力培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便是他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这阶段教师只有用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及其他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善于营造学习环境 对于7~12岁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课堂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创设出一种较为有趣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去且培养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创设活泼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我们以《淅沥的小雨》这个课时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并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如“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在交流讨论之后,便可以带领着学生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通过营造这样的教学环境,来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教师在这个时候便可以适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当然,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一举多得。 二、合理应用电子设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缺乏教材资料的不足,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一些客观事物。 例如,我们在学习《闪光的烟花》这个课时的时候,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以及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要学好这节课,第一,便是要让学生对烟花做一定的了解观察。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于燃放烟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里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媒体便成了教學的首要选择。教师可以打开多媒体设备,将课前就准备好的有关烟花的资料,如图片、视频之类的打开给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直观了解,便可以引导学生在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如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的内容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想性要寓于艺术性之中,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讲授、谈话、讨论的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事例生动。讲授新知识时注意与旧知识的衔接,突出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板书能增加语言艺术传递信息方法的直观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板书要简明扼要,文字规范。注意将主要的内容如美术术语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并起示范作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美术课堂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讲授法有多种具体方式: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凡是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以及某一发明、发现的过程或人物传记材料时,常采用这种方法。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讲解在文、理科教学中都广泛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尤多。在美术课堂中,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在教学中,讲解和讲述经常是结合运用的。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学的高年级和高等学校。讲授法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分析、论证、描述、设疑、解疑等教学语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专业美术,因之适用于传授新知识和阐明学习目的、教会学习方法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教学范围的运用。灵活性大,适应性强无论在课内教学及课外教学、也无论是地理感性知识或理性知识,讲授法都可运用。它使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应用而达到巩固掌握,在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且随时可与组织教学等环节结合。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三项职能,同时要通过说明目的、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启发自觉学习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适用讲授方法来体现自己的意图,表达自己的思想。讲授法也易于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态度等,这些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讲授法缺乏学生直接实践和及时作出反馈的机会,有时会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 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对北宋山水画和南宋山水画的主要区别的讲解,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以及激发了同学们对山水画的兴趣 2.谈话法(问答法): 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法进行教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东江学校 小学美术教育,特别在文化艺术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辅推作用。儿时的教育,一生中影响持续而深远。当前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一些农村小学的美术课逐步被边缘化,甚至形同虚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有效地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小就能较好地学到美术文化知识,掌握构图、造型、用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 一、选材上扬长避短,就地取材 不少农村小学因为种种原因,缺少专用的美术教室,甚至缺乏基本的绘图条件。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同样喜欢美术课,只是少了许多从图书馆、展览馆中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然而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看早春娇艳的木棉花、清明娇嫩欲滴的橡胶叶、深秋金黄的水稻、冬天纷纷洒洒的落叶,只要细心观察,美术素材丰富多彩。由于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要配齐美术用品不太现实,作为教师,就要依据课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穿插部分学生易找且容易制作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想象和创造,力求使学生在无需投入较多财力的情况下,能进行经济实用的美术学习,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从而接受美术教

育。 1?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在如“多种形状的脸”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脸。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 (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布或纱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制成作品后放在窗台边或书桌上,在老师适时点拨让的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 树叶贴画也是小学美术课的内容。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上课时按“想”(根据叶型来思考贴何种动物)、“摆”(按动物的特点摆叶子)、“贴”(把树叶粘贴在纸上)的顺序去完成。这些做法既生动了美术课堂,又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形象及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发现利用自然之美去创造生活美的思维方式。 2?利用稻草、芦苇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稻草、芦苇杆、树枝随处可见。教师在“巧妙的穿编”一课之后,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稻草、芦苇杆、树枝等整理干净、修剪整齐, 指导学生像课本中介绍的纸条穿编一样进行构图穿编,设计精美的图 案;也可以像贴画一样进行拼、摆、贴成各种图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也使农村美术课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 二、方式上轻松活泼,自然机变 美术课堂教学不但是一种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更应该是温馨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摘要】俗话说:“万事贵乎始。”新课导入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耳目一新且富有成效的课堂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富有情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声怯而教无定法,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或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形式顺利地导入新课,是美术教学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的现状及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的两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导入 小学生短短40分钟的一堂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堂呢?对于美术老师而言,这是个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关键的因素。除了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程导入。力求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兴趣。一出好戏应有一个好的开场,一个优秀的武师一出手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同样一堂课的“导入新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巨匠心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观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倾向: 1.直切主题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有些教师往往没有设置此环节,而是直奔主题,这样的导入不利于学生心理的预设和准备,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方法单一式。教师的设计导入环节的方法单一,导致了导入教学的“任务试”,使本来有新意而且学生喜欢的导入方式反复使用而终究成为定式时,失去了其教学价值,淡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平淡而乏味。 3.南辕北辙式。教师在导入环节的教学时,把握不住“度”,始终在同一问题上启发和纠缠,进入自行设计的“怪圈”中。有的教师则故弄悬念,引导学生进入迷宫,使导入环节中的学生处于“混沌”状态,不利于思维的生发。 4.孤芳自赏式。教师在导入时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来牵着学生走,没有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课堂缺乏学生的互动,就更谈不上课堂资源的生成了。这种类型的导入在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展示中已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的导入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师急于想解决的问题。正如苏联教育家尤?康?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所说:“最优化教学应是从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消耗师生时间的观点出发,有科学依据地选择和实施既定条件下最优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成效,导入方式的有效设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笔者结合平时的观察、教学实践与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术课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学生不太接触过的教学内容,我们一般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老师有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产生兴趣。并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临摹法。 一般那些结构比较复杂一点的,学生创作、理解较的作业。我们一般采用让学生仿照、临摹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自己的作品,不过学生作业之前的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三、写生法。 对于一些课本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并且是一些画实物我美术作品,我就让学生写生,这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术教具,必要是要带学生外出进行风景写生。对于这种课,老师首先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再次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四、观赏法。 美术课堂中,有一些课是对一些名作进行赏析,当然,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评析名作的能力太浅,所以,要求我们首先对观赏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首先先自己明白,才能通过语言能力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观赏的对象,再次是充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五、创作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然后通过老师有语言评析,让学生感受美的享受,再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得以表达老师或学生个人的一些思想或意见。对于这种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做画的方法、步骤、工具等才能让学生进行创作,小学阶段一般不要设置太难的题目。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摘要:然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 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 在当前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着“注入式”、“一言堂”弊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然而新课改所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美术课教学中非常适合运用“尝试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均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尝试教学法在中学美术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试后导”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先试 后导”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正适合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二、“先练后讲”实现了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 “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尝试教学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尝试教学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问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三、“先学后教” 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墓 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尝试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讨论,依靠自己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 与我拍档的老师经常问我:“那些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你一不骂,二不罚学生,而学生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那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

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