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孙 宇 王晓龙 刘文哲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先祖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充实着人们的思想,使古老的中国成为东方强国。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已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强盛复兴的法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北京奥运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五千年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长期生产与实践中创造出的丰富多彩且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为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北京奥组委随即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试图以多方位、多维度、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人民,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全球重新认识中国,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他主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是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并决定他人偏好的吸引同化力量”。[1]5-10笔者认为,软实力是相对于以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而言的,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感召力、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国民形象的亲和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软实力是重中之重。本文,笔者以2008年奥运会为载体,深入探究北京奥运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进一步提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多方位应用:“科技奥运”提高文化发展源动力

中国自2001年申奥成功起,就把向世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作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目标之一,以传统元素为创作源泉,诞生了一批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灵魂的精品,借助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科技奥运”在北京奥运会中的体现

1.“祥云”火炬:高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科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由此而形成的科技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奥运“的理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精髓。北京奥运会处处体现着“科技奥运”的身影,融合了传统科技文化的精华,比如,奥运场馆的设计、火炬的设计。

奥运会开幕前,奥运圣火的传递吸引了全球目光,奥运火炬自然成为其中的焦点。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被称之为“祥云”火炬,“祥云”火炬是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体,其蕴含的传统文化让人自豪,高精细外表面处理、符合人体学的弯面、双着色立体图纹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令人折服。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吉祥和谐、共生共融的理念,火炬的创意灵感就源自中国传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的造型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既代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代表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繁衍与发展。中国漆器文化使中国漆红成为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色彩,[2]红色代表了繁荣昌盛和吉祥如意,代表了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与往届奥运会不同的是,“祥云”火炬采用的“红银对比色”产生出异常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多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与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得“祥云”火炬高雅华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内涵。

2.开幕式“视听盛宴”:中国传统文化之集萃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构思奇特、创意巧妙、气势恢宏、科技运用娴熟。开幕式虽主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但采用的手法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多媒体数字特技,让人们品味了一场高雅的“视听盛宴”。

当“鸟巢”内巨大的卷轴缓缓拉开时,全世界为之震撼。历时一个小时的文艺表演,以147米长、27米宽的“历史长卷”为载体,囊括汉字、戏曲、“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礼乐、京剧、昆曲、太极拳及青花瓷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从铿锵有力的“击缶”到悠扬舒缓的古筝表演,从栩栩如生的现场国画到精彩绝伦的大型舞蹈,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用这场多元化、大规模、高品味的“视听盛宴”向世界人民解读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

(二)“科技奥运”对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

1.建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体系”,扩充文化软实力内涵 科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文化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新力,开启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之门。科技文化作为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既提升了文化的科学技术含量,又增强了科学技术的文化气息,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科技文化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水平,是国家文化力构成的核心要素。[3]

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体系”有助于我国对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有更为清晰、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为国家科技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国家制定文化战略提供依据。为此,笔者认为,应当以“文化本体论”为指导,制定科学严密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体系”设置原则;坚持“文化元素多元性”原则,根据三大产业划分“社会主义科技文化体系”指标,以此明晰纷繁复杂该体系中的硬指标;根据科技文化变动性的特征,以与时俱进的多维度视角制定适合文化发展与进步的“科技文化指标评价体系”。

2.建立高精尖人才队伍,深入挖掘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文化提升,科学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进行现代化。然而,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最终都要靠人类进行传播。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的科技文化人才将发挥巨大作用,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便是一个典型。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建设。

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学生文理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在高中阶段进行文理分科,导致理科学生不学政治、历史和地理,不知道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人文素养比较匮乏;而文科学生不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不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何在,不能合理运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文化科技界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至今还没有一位本土学者获得过诺贝尔奖。然而在国外,有许多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在海外,经历若干年的学习实践,便成为诺贝尔奖得主,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认真的反思。

为此,首先,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教育者应当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之掌握自主学习的理念,而非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其次,在大学里培养高精尖的科技人才。然而,当前的大学行政化倾向日益明显,“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使得学者与官员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国家应当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真正将大学建设成为培养高精尖科学文化人才的理想场所和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去深入挖掘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多维度传播:“人文奥运”增强文化凝聚力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这样定义,“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4]343而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为文化的核心。

(一)“人文奥运”在北京奥运会中的体现

1.汉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语言和文字是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语言文字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此,它还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蕴含于本民族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因此,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积淀,是维系民族情感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最忠诚的守护者。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越是悠久、优美,这个民族的文化必定丰富、繁荣,该民族也必将强大、昌盛。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首先要了解它的语言文字。同样,要推广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要先推广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英国首相布朗曾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越来越多的家电、服装等物品,可以用出口的一样东西来平衡,就是英语。”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无穷力量。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组委一直致力于推广汉语言文字,使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奥组委在奥运村内设立汉语文化体验中心,为外国运动员和记者提供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场所;设计“奥运汉语”便携手册向外国友人分发;利用孔子学院等机构提供汉语学习培训服务。

2.“金镶玉”:君子如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每一届奥运会上,主办方都尽最大努力在各个方面彰显本国的文化特色。奖牌是奥运会形象景观和竞赛组织中的重要环节,历届奥运会的组委会都力图在奖牌设计上体现主办城市、国家及民族的文化特色。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奖牌背面由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燃烧着的奥运火炬和悉尼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悉尼歌剧院共同构成。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奖牌体现了希腊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厚情感,由象征胜利的橄榄枝变形而成的雅典奥运会会徽、粗犷中透着艺术之美的古希腊文字和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构筑成奥林匹克诞生地的文化底蕴。

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完美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联系起来。奖牌将金、玉结合,把“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充满动感活力的中国印”及“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等中国传统元素集合在一块奖牌上,既遵循了奥运奖牌设计的普遍规律,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玉文化”。

玉晶莹润泽,常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洁。玉器因加工不易而被用来劝勉君子努力进修,精益求精。在《诗经》中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们常把一切美德同玉联系在一起,儒家有“君子贵玉”的传统,玉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君子有佩玉的习俗,若走路姿态优美,玉就会发出优美的声响,因此,玉也成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体现。

匠心独运的“金镶玉”奖牌象征着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追求纯洁和高尚品德的不懈努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聚集、团结和组织全体成员的向心力,是保持国家统一、内聚稳定的内聚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曾说过:“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5]中华民族自古便追求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拼搏与进去精神足可以成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核心,激励华夏子孙同心同德,共同复兴中国。这种文化凝聚力能够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亦能够帮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奥运志愿者:最美的微笑献给五洲四海的宾朋

在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内、赛场外,活跃着一个热情洋溢、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奥运志愿者。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余万城市志愿者和百万名社会志愿者,引导观众进入赛场、为外国友人指路,一声声问候、一次次释疑,志愿者们用最美的微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忆。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障。回首往届成功的奥运盛会,必定有令人称道的志愿服务。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所说:“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6]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场馆内、赛场外活跃着一个热情洋溢、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奥运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感,弘扬了民族精神。引导观众进入赛场、为外国友人指路、帮助咨询者解惑……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以微笑为桥梁,增进不同

民族、国家间人民的沟通,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与信赖;用行动引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使中国人民重新树立起优秀的道德规范;用精神筑成奥运文化的大厦,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志愿者用友善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今日中国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新景象。

(二)由“人文奥运”对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1.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倡导普世价值理念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化形态,灿烂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足以证明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科学发展观念,“以诚为本”蕴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诚信原则,都能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增添新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和而不同”,承认差异和多样性,不排斥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了文化多元化的和谐统一。在国际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这种注重“和谐”的理念更能凸显合作、说服等竞争优势,更易于被其他国家认同与接受,更能发挥独特的协调与平衡作用,为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进步模式。在当下,我们应当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的优势,努力发掘其普世价值,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推动文化创新,扩大文化传播力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在文化的传播内容、体制与方式方面都应当坚持与时俱进。文化具有传递性,即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7]68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文化的传播能力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应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与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努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加速文化产业的进程。文化传播受众成员的需求不仅与他们的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联,而且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的制约。[8]183因此,要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对文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程度及文化发展趋势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较为系统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与相应的文化发展政策。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凡那些传播手段先进、传播内容独特及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价值观念就能够在世界广为流传。若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传播能力,把提升主流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为此,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文化战略,积极培育“外向型”传媒集团,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传播贸易,构建国际性的现代文化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文化博览会,加强我国的文化传播媒介同国际知名文化机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了解民众需求,扩大我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范围。笔者结合传播学中的“使用——满足”理论,制作了新型的“大众需求与传媒关系图”(如图一),意在表明,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与方式有利于不断满足大众的需求,从而拉动文化传播业的发展。

图一:大众需求与传媒关系图

3.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

社会学认为,文化具有象征性,即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9]67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之一便是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在较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要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10]为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在各种文化活动当中,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介切实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人民群众逐步了解、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三、多元化沟通:“绿色奥运”促进中西文化交融

“绿色奥运”理念,即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举办和比赛结束后,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一)“鸟巢”“水立方”:“绿色科技”之集合

“鸟巢”国家体育场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多项世界最新技术、材料与工艺。为降低能源消耗,“鸟巢”顶棚开阔,既可以保证体育场内通风,又能为观众挡雨遮阳,同时为观众席留出充分的空间以接受自然光线。在翠绿的草皮下,安装了地热系统,在必要时,可为“鸟巢”提供空调与暖气所需的能源。“鸟巢”内安装6座12000立方米容积的大型水池作为回水系统,将所收集的雨水净化处理后,用于灌溉赛场内的草皮。

“水立方”游泳中心在比赛需要与生态平衡方面同样毫不逊色。“水立方”所消耗的水分有80%从屋顶收集并循环使用,可以减弱对供水的依赖,减少排放到下水道中的污水。在总共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有3万平方米的屋顶装有集水设备,使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在光的利用方面,由于“水立方”采用了特殊的膜材料,使得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了近10个小时,如此以来,“水立方”将节约大量电力资源。

在“鸟巢”“水立方”这些符合绿色环保、合理开发和生态平衡理念的“绿色场馆”比赛,先进的设施、舒适的环境加上热情观众的呐喊助威使得各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中发挥了极高的水准,频频打破世界纪录、奥运会记录,成为历史上竞技水平最高的奥运会。中国人尊重自然、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平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价值观为世人所尊重。

(二)由“绿色奥运”对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我国自古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优良传统,“情”成为一条贯穿北京奥运会的主线,情感的交流与融通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发展方面。在发展问题上,中国与世界各国都需要增进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各国应当积极借鉴、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北京奥运会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绿色奥运”体现得尤其明显。

“绿色奥运”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如,在场馆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合作,“鸟巢”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ARUP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的设计方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当中,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也为中国奥组委献计献策,使得2008年的奥运会成为世界文明交融的成果,真正体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范围将更加广泛,成果将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语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摆在人们眼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在新时代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柱,将宝贵的文化财富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必将为中国的腾飞插上愈加丰满的双翼,亦有助于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世界对我国古老而又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软硬两种实力均属重要,在全球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11]我们要在深刻意识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抓住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有利契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努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髓,借鉴现代世界一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但正如我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尚不足以与美国相提并论一般,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仍有诸多需要改革与发展之处,比如,我国大陆目前还没有类似美国好莱坞的文化产业,众多高校的成就也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2]联想创新设计中心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EB/OL].(2007-05-08)[2008-09-15]https://www.360docs.net/doc/5818672325.html,/olympic/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05.

[3]杨怀中.科技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Lam Pin foo.Only the Tang Dynasty Came Close to Having Influence [N].The Straits Times,Oct.26.1996.

[6]张旭光.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项目启动 罗格出席启动仪式[N].中国体育报,2005-06-06.

[7][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EB/OL].(2008-04-24)[2008-11-22]https://www.360docs.net/doc/5818672325.html,/misc/2008-04/24/content_474805.htm.

[11][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孙宇,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6级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

王晓龙,山东省青岛市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6级学生,研究方向: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刘文哲,吉林省九台市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6级学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

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要对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的观点进行重新认识。儒学在南宋有了发展。以吕祖谦、叶适为首的儒学家提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使得南方经济有了大发展。亚洲四小龙就是用我们南孔儒学的“义利并重”取得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等于是我们老祖宗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这是我们的祖传秘方。我们用起来肯定比人家还要灵。只要我们一旦领会了理论的实质,别人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因这个理论孕育、生长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几千年,它已经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宏扬我们民族传统的道德中优秀的部分,吸收西方道德中的精华。今天光做一个好人还不够。我们要好人的基础上学会做一个能人。等我们做了能人之后。就象彼尔。盖茨。我们要根据今天时代的要求,构建新时代的民族道德标准。 我们现在的困惑在于,我们好象感觉到老祖宗的道德标准已经过时了。但我们却不知道今天怎样的标准才是正确的,适时的,有效的。于是我们的道德就失去了准星。我们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很多的问题和麻烦变由此而出现了。我们今天要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老祖宗原有的五德:忠诚、礼仪、勇敢、信义、节俭。 原有的五德依然是很有效,今天还要强化。 但同时要在这基础上予以发展,新加上现代人应具备的品德: 自信自律敬业合作宽容 原有的五德加上新增加的五德就构成了现代道德标准。 忠诚,就是对你好的人你不能对他坏。谁对你最好?国家,母亲。秦桧后裔秦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优秀范文5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 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 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s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育技术111班陈欣宇 学号:1118020106 [摘要]中国五千年传承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性遗产慢慢地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这也是要求我们努力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承文化文化入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

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区别于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更多地是植入而影响个人影响民族,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不衰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进步,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让世界认可。经历了五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让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古国被全世界知晓,让全世界为之征服。孔学、陶瓷、茶艺、百家论道等等都在现今被各国学者不断研究。 然而在国内,受到了不断动乱的政治局势后,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强国对我国的资本和文化入侵,使得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可传,即将消失的境地。当传统文化消失之后,不同于古迹可以恢复重建,传统文化不可恢复不可重建。 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要建设文化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传承这些让民族骄傲,让民族进步的文化。 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内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优秀传统文化地继承和传承应该从一代代的孩子们开始。现今的我国教育更多地是注重数理化这些考试性科目,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孩提时代起就认知、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也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学校内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一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替代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步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

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实验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二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沉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标准的守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梁磊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

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

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

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认识、探究及看法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前言 说到传统文化,我们脑海里第一个想到谁?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孔子。不过,孔子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每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定义都有所区别。老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多得保留了原本,春节,元宵,中秋等等等等。而年轻一代犹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观念似乎渐渐淡薄,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正在迅速扩散。每逢洋节,商场随处可见洋气息。这就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年轻一代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商品品牌占据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在人群中流行,甚至连外国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人们不禁忧心,这样下去,中国的本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会不会衰落?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然而,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一代代持续传承下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当今社会,利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存因素,面对西方节日成为时尚的现实,众多商家争先恐后地打出节日牌,一时间,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传统的端午、中秋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也不得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今年起,法定节假日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是明证。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1.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 在人生态度上,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的 “吾善养浩然之气”,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对待自然、命运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的“天人交相胜”,王夫之的“相天”、“造命”说,无不包含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光辉。在对待个 体生命的权利和自由上,《古诗十九首》和阮籍《咏怀诗》对人生意义的关注,《世说新语》 中对个人价值的肯定,《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都为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要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传统文学、中国戏剧、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中国建筑、中医、茶艺、汉服、琴棋书画、十二生肖等等。 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加以弘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经过几千年的考验都得以继承的精神财富,需要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精髓的认同、肯定和坚守。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自然需要一种文化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理性应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而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插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而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显然,第二个层而的精髓是最能使我们自信和自豪的。它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进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己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规范社会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要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4年11月20日-12月4日 调查人:成媛大二英语一班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的这次调查是有必要性和其针对性的。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一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上问卷调查(仅以长安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的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为什么要继承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核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借鉴作用。学校平时会从哪些方面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及自己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参与?另外具体还有团委组织的团日活动的主题有没有

关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当地政府举办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还有人们对传统文化淡漠的原因… 调查报告: ①研究思路与方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我们先通过软件问卷星制作了我们组的调查问卷表,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电子版通过网络,qq,人人网以及贴吧向长安大学的学生广泛传发,向同学们解释说明目的,大部分同学表示理解并给予了支持。纸质版打印出来以后由组员分三天在食堂门口发放调查问卷表,填写完毕后统一录入电脑。所以我们资料收集是多渠道的,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是随机的。调查大体上做到了定性,定量和质量控制。 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与继承的现状,难点是样本的选取可能有局限性,但是我们尽量让更广泛的同学参与问卷的填写。 ③描述: 1.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样本全为当代大学生,符合目的,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 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 积极参与。 2.历史对比:从以前的大学生同现在的对比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阔,头脑比较灵活。从小接触的人,事都比以 往的大学生多。最主要的是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并在今后很多年里引导整个中国的文化走向。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渐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过这个层面上,还要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上,真正地知道它们的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人缺乏一种信仰,眼中有的只有权力和金钱。诚然,作为传统,我们中国人民亦有自己虔诚的信仰,只不过在当今社会中被忽视掉罢了。 首先,在古代甚至近代,民间崇拜和信仰其实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