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成分占大气体积作用

干洁空气

氮气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21%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物质

二氧化碳很少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臭氧很少

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

温;②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

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

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

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

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判断

1.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大气中臭氧减少。( √ )

2.城市大气中的固体杂质较多,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降水通常比农村多。( √ )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

A对流层

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顶

部气温降至-60℃

上部冷、下部热,有利

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

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

流层的底部B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上部热、下部冷,不易

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

为主

适合航空飞行C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

升高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

信有重要作用

判断

1.宇宙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穿越大气的温度一直降低。( × )

2.全球各地对流层的高度是一样的。( × )

3.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 )

探究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1.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以高度大(17~18 km);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以高度小(8~9 km)。

2.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答案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有了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

3.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流层飞行?

答案平流层(30 km以上)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是因为该层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4.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高层大气中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低纬:17~18

千米

中纬:10~12

千米

高纬:8~9千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每升高100米,

气温大约降低0.6℃)

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

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

流层底部,与

人类关系最密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大气上部冷、下

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

质和大气中的污染物

集中在该层,对流运

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部

至50~55千米

高空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

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

的天然屏障,

适合航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

部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含量很少,

无云雨现象

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部

到3 000千米

的高空

大气密度很小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信有

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逆温及危害

(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约下降0.6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所示。

(2)危害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D.Ⅲ层

3.2017年4月20日我国发射的“天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80千米的轨道运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答案 1.B 2.D 3.C

解析第1题,根据大气的密度、温度和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温度变化趋势看,①②正确,但①曲线的气温值出现错误,故只有②正确。第2题,高层大气(Ⅲ层)中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3题,“天舟一号”飞船运行于高层大气中,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高层大气最低气温约为-80℃。

(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月考)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冷却强烈,高空大气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B.正午C.傍晚D.凌晨

5.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利于雾的形成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4.A 5.B

解析第4题,c表示逆温逐渐消失,故c出现的时间是在黎明之后,午后之前。第5题,逆温出现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空气不易发生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①错误;由于近地面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汽凝结成雾,故②正确;逆温出现后,大气运动会减弱,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故③正确;山区农作物分布海拔较高,如处于逆温层,温度较高可以减轻冻害,故④正确。

(2020·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

3.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答案 1.A 2.C 3.D

解析第1题,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因。第2题,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上升;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第3题,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现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全。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回答4~5题。

4.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60℃左右

答案 4.A 5.D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大气层距地面的高度和温度变化可知,该大气层是平流层,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 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故选A。第5题,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图中大气层的温差约为60℃,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2019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下图示意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6~7题。

6.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7.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扩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6.D7.A

解析第6题,雾霾的形成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图中②→③→④→①的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所以D项正确。第7题,读图可知,

①情形时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及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故A项正确。

②③④情形时均存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情况,即大气中均存在逆温层。逆温层底部气温低、顶部气温高,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8.下图表示干洁空气的组成和比例。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所表示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其中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促进绿色植物生长的是________。

(3)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答案(1)氮气氧气(2)臭氧二氧化碳(3)水汽

杂质成云致雨

解析(1)由图中可看出,A所占的比例最大,为氮气,B所占的比例小于A,但是大于C,为氧气。(2)大气成分中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的是臭氧,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3)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还有水汽和杂质,它们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读“地球大气中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9~10题。

9.臭氧主要分布于()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外层大气

10.近几十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降水减少B.地面温度降低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D.大气污染严重

答案9.B10.C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臭氧主要分布于30 km左右的高空。因对流层最厚处为赤道,达17~18 km,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 km高空,故B正确。第10题,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影响,臭氧浓度下降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会对地面生命的生存造成影响,故C正确。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11~12题。

11.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宇宙空间

答案11.D12.A

解析第11题,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因此气温变化规律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12题,水汽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时~17时B.18时~次日7时

C.17时~次日9时D.19时~次日6时

14.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100米B.200米

C.400米D.500米

答案13.B14.C

解析第13题,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定义可知,图中数值为正值时,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数值为负值时,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上升,0表示气温无变化。由此可知,18时~次日7时出现逆温现象,大气对流运动受阻。第14题,由图可知,出现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400米。

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在该层22~27 km的高度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在图中50~85 km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________运动为主。

(5)C层中有______层,________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____________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6)人类生活在______(填文字)层的底部。

(7)A→B→C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度为17~18 km,在高纬度为8~9 km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补绘曲线略(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O3(臭氧)臭氧

(4)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

(5)电离太阳活动(耀斑)无线电短波

(6)对流

(7)逐渐变小

16.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于飞机飞行。

(3)地球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大气中的________中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 000米的高度内,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以上,但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答案(1)对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平流

(3)高层大气气温逐渐升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越靠近地面,大气所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越多。(4)C

解析从图中各层高度数值可以看出,A是对流层,B是平流层,50千米以上是高层大气。

各层的气温变化可从气温垂直分布曲线上读出。3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气温很高,但空气稀薄,气压低,人造卫星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并且人造卫星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很少,所以不会被烧毁。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 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 2、干洁空气(掌握) 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 78%,O? 21%,0.93% 氩气,0.038% CO?, 0.032% 杂气 ⑶、组成成分的作用 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 碳(CO?):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 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 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 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 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 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 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臭氧 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 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 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 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 1、对流层 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 低6℃ 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 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⑹、与人类的关系: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2、平流层 ⑴、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30Km之后臭氧含量升高,之后升温迅速)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但最高气温仍小于0 ℃ ⑶、大气运动状况: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⑷、密度气压:密度小、气压低 ⑸、水汽尘埃:少,几乎无云雨现象 ⑹、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稳定,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 行。 3、高层大气 ⑴、范围:平流层之上,电离层:80-500Km,大气上界:2000-3000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先下降(50-80Km),再升高,在300Km的高空,气温可达100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2.难点: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第一章我们认识了行星地球,也知道了地球是一个普通又是一个特殊的行星,因为它有生命。那么地球有别于其他行星没有的条件是什么呢?之前我们也讲到过,分别是(1)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3)、液态水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条件二中的大量气体是什么。 [新课教学]: 板书:一、大气的组成 师:大家阅读书第28页的四段话,阅读时要带着“大气究竟由什么组成”这个问题去阅读。 师:大家阅读完了吗?接下来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大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 师:回答正确。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的,其中水汽和杂

质含量很少。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书上图2.2,一起看看干洁空气的体积分数。 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教学目标 1、依据图表资料,说出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依据地理资料,说明大气成分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及高度 3、依据地理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大气成分的时空分布,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2、教学难点 不同大气分层的天气状况及缘由;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气流的运动方向〔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书本图2.1及引言局部,导入新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1、干洁空气

〔1〕概念 低层大气中〔25km〕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2〕组成 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含量最多,是地球上生物体的根本元素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根本原料;汲取地面辐射的力量强、使气温上升〔举例:捂被子〕 臭氧:汲取紫外线,使大气升温;削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爱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 〔1〕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伴随着热量的汲取和释放 作用:使大气升温〔洗澡放热水〕 (2)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降水的条件:充分的水汽; 凝聚核〔杂质〕; 降温〔遇冷凝聚〕→空气上升→受热〔水壶烧水〕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密度 自下而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大气分层〔认真看图2.5〕顶部:60℃. 〔1〕对流层〔可适当补充逆温〕 ①气温特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②大气运动状况:对流运动〔上部冷,下部热〕 ③高度范围:高纬:〔纬度高,大气对流弱〕:89km 中纬:1012km 低纬:〔纬度低,热量充分〕:1718km ④天气状况:天气简单多变,多云、雨、雪等天气 缘由:a、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b、对流运动〔空气上升,大气降温〕 〔2〕平流层 ①高度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 ②气温特征: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 缘由:在平流层22km27km处有臭氧层。臭氧汲取紫外线,使大气升温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章讲述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包围着地球的厚厚的大气,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大气中某些成分及其含量发生变化,并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各层有何特点?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有怎样的联系?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大气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本章内容包括两节,与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相比,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阐明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的条件更为广阔。本节课主要阐述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二、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一节。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

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接着教材以图表、案例分析和活动形式阐述大气的组成。最后教材以示意图形式阐释大气的垂直分层。本节内容分为“大气的组成”和“大气的垂直分层”两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二)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大气的组成、作用及结构,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在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大气分层,说出各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 4.地理实践力:绘制大气组成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大气主要成分的环境意义;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1)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5)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 [特别提醒]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许多污染性气体,使大气成分变得复杂,并由此产生了大气污染现象,影响了大气环境的发展变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 A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1)氧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气体组成。( ) (2)臭氧层因强烈吸收红外线而对地表生物有保护作用。( ) (3)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相似。( ) (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的存在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信。( ) (5)能够见到各种天气变化现象的大气分层是( )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臭氧层 提示:(1)×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是相反的。 (4)√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信。 (5)A [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大气的垂直分层2019年1月1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D”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问题 1 (区域认知)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为什么? 提示: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同步教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气象仪器、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大气科学的根底知识,说明一些大气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大气的组成

[判一判]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①大气圈中最多的成分是氧。〔×〕 ②大气圈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③臭氧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 ④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可以形成降水。〔×〕 [微思考]你能说出人类活动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提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制冷工业排放氟氯烃使臭氧含量降低,排放的PM2.5使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增多。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2.各层特征比拟 [连一连]将大气层与其相关的现象连线。 [微思考]低纬度和高纬度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约17~18千米〕;而高纬地区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约8~9千米〕。 说事理 水的相变

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三者的互相转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拓知识 逆温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下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可以阻碍空气对流运动的开展,使污染物难以扩散。 说事理 电离层与无线电波 无线电短波远距离传播示意 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气层,有假设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屡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探究点一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 情境探究 [情境]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烃的年消费量已到达100万吨。 [探究]〔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地球持续不断变暖,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的桑田将变成沧海。氯氟烃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导致全世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和全球气温增高。 素养凝练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较突出的表现是二氧化碳、尘埃和污染物质的增加。虽然,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里氮和氧的循环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大气中氮和氧的含量占绝对优势,相对而言,这一影响是极其微小的,可以认为长期以来自然界所形成的氮、氧的动力学平衡还未遭到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二章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2.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 2. 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 3.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4.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 5.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6.大气中的作为凝结核,是的必要条件。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8.大气是由和组成的。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和。 2. 适合飞机飞行。 3.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层大气的特性。 4. 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5.对流层的高度因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 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 千米。 6.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而递减,在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7.对流层的大气上部、下部,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8.低纬度地区,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 9.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容易。 10.人类生活在的底部。 11.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千米高空。 1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但是在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 13.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 14.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为主。 15.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现象,能见度好,适合飞行。 16.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范围内。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字航服。 17.自平流层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在300 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以上。 18.在80-120 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成为我们夜晚 看到的。 19.在80-500 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字宙 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0.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在2 000-3 000 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 与星际空间的密度。这里的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

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单选题 1.民航客机在飞过蔚蓝的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右图)。当客机水平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客机飞过才容易产生航迹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判断客机水平飞行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航迹云的是() A.对流层中部B.平流层顶部和中间层底部 C.平流层中部D.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底部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该地山麓地带冬半年月平均雾日多于夏半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空气中水汽含量B.植被状况

C.大气的稳定性D.空气中的颗粒物 3.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 A.风力微弱B.相对湿度更大 C.大气更稳定D.植被茂盛 读下面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在地质历史时期,最早出现的是() A.蓝藻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5.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氧气的含量上升B.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稳定D.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4月9日19时46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负责将印尼PALAPA-N1卫星送到预定轨道。几分钟之后噩耗传来,火箭一、二级飞行状态正常,但是三级火箭工作发生异常,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随后坠毁。完成下面小题。 6.本次发射在空中工作异常时的三级火箭和卫星() A.火箭和卫星都是天体 B.火箭不是天体,卫星是天体 C.火箭是天体,卫星不是天体 D.火箭和卫星都不是天体 7.一级火箭从开始工作到离开地面5千米的空中,气温发生的变化是() 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 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西六区)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3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②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 A.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C.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 D.促进云雨的形成 【解析】选C。大气中的尘埃,会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作为凝结核有利于促进云雨的形成;尘埃物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而太空中的航天器处于太空,对流层中的尘埃物质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知识拓展】辩证法分析大气成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分析大气成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应树立辩证的观点,从有利或不利两个方向分析。适量往往是有利的,过量或不足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 紫外线:适量可以杀菌除病,过量会使人和生物受到伤害。 二氧化碳:适量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对地表还有保温作用,但过量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生态恶化等。 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但过量会导致大气污染。 3.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早晨起床去晨跑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上学 C.去医药超市买一副可隔离PM2.5的口罩 D.去郊区外婆家休假以远离雾霾 【解析】选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从而减轻雾霾的影响;晨跑、买口罩、远离雾霾区去旅行可减轻对自身的危害,而不会解决雾霾问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6.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始终保持12千米的高度,飞机穿过的大气层是( ) A.Ⅰ B.Ⅱ C.Ⅲ D.Ⅰ和Ⅱ 【解析】4选B,5选D,6选D。第4题,对流层到高层大气气温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故排除③④;对流层顶温度约为-55℃,故②正确。第5题,对短波通信有重要意义的是电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第6题,对流层的高度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相差较大,低纬地区可达17~18千米,中纬地区10~12千米,高纬地区只有8~9千米。飞机在12千米高空飞行时,在北极上空时位于平流层,往南开始过渡到对流层。 【知识拓展】对流层厚度的时空差异 (1)季节差异:夏季气温高,对流层高度高;冬季气温低,对流层高度低。 (2)空间差异: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17~18 km,中纬度为10~12 km,高纬度为8~9 km。 民航客机在飞过蔚蓝的天空时,其身后经常拖着白色的尾巴,被称为航迹云(下图)。当客机水平飞行在气温为-60℃~-40℃的大气层且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才容易产生航迹云。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0202021学年学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 大气的组成与作用 1、低层大气(25千米以下)的组成:干洁空气 、水汽和固体杂质。 (1)氮气: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气: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3)其他气体:其中,氩占0.934%,二氧化碳占0.033%等 2、干洁空气有哪些,其作用? 组成成分 作用 干 洁 空 气 氧 含量21%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氮 含量78%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保温(吸收红外线) 臭氧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 3. 臭氧空洞的原因:冰箱、冰柜的使用,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内容:第一节 大气的垂直分层 时间:第 6 周 自助

4、酸雨:当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这些酸性气体与天上的水蒸气相遇,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 5.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①发展工业燃烧,化石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影响造成大气污染。 ②极川融化: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过度伐木CO2增多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 1.对流层:①高度: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千米; ②组成: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①高度: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②组成;水汽含量极少,22-27千米处,形成臭氧层 ③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①高度:平流层顶部至2000-3000千米的高空; ②组成:空气密度很小,存在若干电离层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流星体燃烧,形成流星现象;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人教必修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在对流层中,大气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据此回答下题。 1.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答案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等使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题。 2.表示平流层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根据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序号①表示对流层,②表示平流层,③和④表示高层大气。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部分)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3.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高纬度的平流层 答案B图示大气层从12千米高空向上气温逐渐升高,故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层,B正确。 4.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 D.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 答案C由上题知,该层大气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呈电离状态。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C正确。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5.(2019北京密云高一上学期期末)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答案B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6.(2019北京密云高一上学期期末)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答案C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底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极光现象出现在热层,B项错误;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C项正确;对流层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项错误。 7.(2019北京密云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圈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平流层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C.中间层常有极光发生,是美丽的自然现象 D.热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 答案A对流层天气现象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存在着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极光发生在热层。 8.下图是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干洁空气成分:A,B。其中B的重要作用 是。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导学案(二)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二) (明确目标,1分钟)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结合图表资料,说出大气的组成物质及其作用。 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各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分钟,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左图中北极熊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究竟发生了什么?闪电能释放大量能量,对人类活动构成威胁,宇宙中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会受到威胁吗? 进入今天的课堂,我们可以揭开这两个谜底。 提示:左图所示现象的发生与大气成分变化有关,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右图所示闪电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宇宙中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在高层大气,不会受闪电影响。 (5分钟,请你以下面示意图为线索,回顾你预学过的知识)

(30分钟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完善答案) 探究一、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基础探究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显示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此图中产生的氧气在地理环境中有何作用? 【答案】(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2)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深度探究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下列为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位置和地形图及我国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分布图。

【问题】(1)简述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两国地形的共同点。 (2)为什么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长跑运动员成绩好? (3)根据表中数据总结我国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的分布范围。为什么我国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没有选在更高海拔的地区? 【答案】(1)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大气密度随着海拔增加而减小,所以高原地区的大气密度相对较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分子数较少,人体吸入的氧气量也相对较少。适当的缺氧环境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 (3)海拔的分布范围为1 900(1 800)~2 400 m。在更高海拔处训练,空气越来越稀薄,含氧量急剧下降,超过了人体的耐受力,反而使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下降。 【典例示范】 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 km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1~2题。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含答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不同的大气成分,作用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成分中,即能参与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温作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②大量使用制冷剂③植树造林④兴修水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C2.A 【解析】1.参与光合作用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只有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B错。氮气和臭氧并不参与光合作用,AD错。故选C。 2.大气的成分比例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目前在人为作用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比例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导致的,氟利昂增多是大量生产制冷设备如空调、电冰箱等导致的,植树造林和兴修水库使大气成分向良性方向变化,①②正确,③④错。故选A。 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氧气B.氮气,氧气C.臭氧,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氮气 【答案】3.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氮气占78、1%;氧气占20.9%,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 A.水汽和臭氧B.二氧化碳和臭氧C.氩和氖D.水汽和杂质 5.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 6.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关的是() A.臭氧层变薄B.酸雨加重 C.旱灾频发 D.全球变暖 【答案】4.D5.B6.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案一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案设计(一)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生产的实践经验,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并掌握它们的作用。 2.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层的结构,理解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与含量的影响。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一、大气的组成 1.概括: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的结果,短期内不会有的变化。 2.大气的成分及作用 组成含量作用 干洁空气氧气二者占干洁空 气体积分数 的 维持的必需物质 氮气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 化碳 含量很少 ①绿色植物的基本原料 ②对地面起作用 臭氧含量很少吸收,被誉为“” 水汽 含量很少水的相变,产生云、、雾、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 杂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1)概况:人类活动排放的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和含量,产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2)人类活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 在过去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相对。近年来增长迅速,其原因: ①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②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思考感悟】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是一成不变的吗?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的、运动状况和。 2.分层

图中各大气层分别是:A,B,C。 【视野拓展】 视野:飞机一般在平流层飞行,而不在对流层和高层大气飞行,你知道吗? 拓展: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高,适合航空飞行;对流层大气以对流上升运动为主,并且天气现象多变,不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密度极低,也不利于飞行。 课堂探究 探究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2018年3月12日,一架自孟加拉国飞往尼泊尔的客机在降落期间失事,造成数十人遇难。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空难多数发生在飞行的哪一阶段?为什么飞得越高越安全? (2)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哪一层?为什么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归纳提升】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2020年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2章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成分占大气体积作用 干洁空气 氮气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21%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物质 二氧化碳很少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臭氧很少 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 温;②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 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 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 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 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判断 1.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大气中臭氧减少。( √ ) 2.城市大气中的固体杂质较多,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降水通常比农村多。( √ )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 A对流层 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顶 部气温降至-60℃ 上部冷、下部热,有利 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 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 流层的底部B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上部热、下部冷,不易 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 为主 适合航空飞行C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 升高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 信有重要作用 判断 1.宇宙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穿越大气的温度一直降低。( × )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1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份及其作用。2.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掌握各层的主要特征。 一、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大气中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垂直分层 1.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一方面,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另一方面,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使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为什么不同纬度对流层厚度不同? [答案]对流层的厚度受地面温度高低的影响。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对流层厚度越大,地面温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对流层厚度越小。

探究点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将在太空中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其中一项任务是实现航天员的在轨驻留、生活和工作,为航天员提供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 [问题]“天宫一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层? [提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大气层各层的主要特点

2019-2020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2.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答案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程标准原文】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核心素养定位 1.知道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综合思维) 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认识大气的垂直分层状况,理解各主要层次的特点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观察、识别、描述与大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的组成及其按体积所占的百分比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

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 .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作用 氮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元素 呼吸作用,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气体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

3.水汽和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

电离层与无线电波 千米的大气层,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它们就像一面反射无线电波的镜子,使电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山海拔高(接近6 000米),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

重点一大气的组成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大气的组成。 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2月下旬,北冰洋的冰层面积降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比正常值少约1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减少了一个埃及的面积。一些科学家认为,人们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美国环保局发现臭氧总量每耗减1%,地面紫外线会增加1.5%~2%。他们预测,如果氯氟烃生产和消费不加限制,到2075年,地球臭氧总量将比1985年再耗减25%。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全球变暖与大气中的哪种主要成分有关? (2)臭氧有什么作用? (3)针对上述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措施? 【提示】(1)CO2 (2)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3)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研发新型制冷设备,控制氟氯烃的产生。 【归纳拓展】 大气组成的记忆 大气由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固体杂质等组成。 1.根据组成所占比例区分干洁空气: 氮气78%氧气21%而二氧化碳和臭氧只占少量。 2.根据不同功能记忆: 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同步课时作业(5)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b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对流强盛,输送热量多 C.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D.吸收大量地面辐射 (2)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b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C.c层云雨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D.c层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平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2)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 3.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道题。 (1)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对大气层中哪层影响最大(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歌词中的蓝天白云发生在(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4.下图为探空气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道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5.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