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05

《房屋建筑学》教案

四、房间门窗布置 (一)房间门的设置:包括确定房间门的数量、宽度、位置及开启方向。 ?(1)门的宽度 ?宽度取决于人体尺寸、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大小等因素。 ?单股人流宽为550~600mm,侧身通过300mm。门洞最小宽700mm,居室等 门宽900mm。普通教室及办公室等门宽1000mm。 ?门宽大于1000mm时,可做双扇或多扇门 ?人流集中的房间(如观众厅、会场等),门总宽按每100人0.6m宽计。且 每樘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00mm。 ?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1200mm,普通教室及办公室等门宽1000mm。病房 门净宽1100mm。 ?(2) 门的数量 ?门的数量主要考虑防火疏散要求 ?根据房间的人数和面积及疏散方便等决定。 ?防火规范规定:面积超过60m2,人数超过50人的房间,需设两个门,并 分设房间两端。 ?人流集中的房间(如观众厅、会场等),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3) 门的位置 ?便于家具的布置:尽量使墙面完整,如客厅要求应有一面完整墙直线长不 小于3M,P265图 ?方便交通和疏散:观众厅必须与室内走道结合,P266图及图 ?采光通风:与窗位置相对应,组织穿堂风,图 ?(4)门的开启形式及方向 ?一般原则:外门外开,内门内开。 ?人数较少房间,门向房内开启。 ?人流多的房间(如观众厅等)及疏散门的开启应朝向疏散方向。图 ?房间门位置集中时,应协调好几个门的开启方向。P267图 ?遵守有关规范规定。 (二)房间窗的设置 决定窗的大小和位置时,要考虑室内采光、通风、立面美观、建筑节能及经济等方面要求。 (1)、窗的大小: ?主要考虑采光、通风。 ?还应考虑朝向、立面设计、节能、建筑经济等。

房屋建筑学电子教案

目录 第一篇:民用建筑 (1)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1)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第二节: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 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 第四节:建筑设计的依据 (2)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2) 第一节: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2) 第二节: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3) 第三节: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4) 第四节: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5)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6) 第一节:房间的剖面形状和建筑各部分高度确定 (6) 第二节:建筑物的层数 (6) 第三节:建筑剖面组合和建筑空间利用 (6)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7) 第一节: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 (7) 第二节:建筑体型组合 (7) 第三节:建筑立面设计 (7) 第二篇:民用建筑构造 (7)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7) 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7) 第一节:概述 (8) 第二节:基础构造 (8) 第三节:地下室构造 (8) 第七章:墙体 (8) 第一节:概述 (8) 第二节:砖墙构造 (8) 第三节:砌块墙构造 (10) 第四节:隔墙与隔断 (10) 第八章:楼地层 (10) 第一节:概述 (10)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10) 第三节:地坪构造 (11) 第四节:阳台与雨篷 (11) 第九章:饰面装修 (11) 第一节:概述 (11) 第二节:墙面装修 (11) 第三节:地面装修 (12) 第四节:顶棚装修 (12) 第五节幕墙 (13) 第十章楼梯 (13) 第一节:楼梯的组成及形式 (13) 第二节:楼梯的主要尺度 (13) 第三节:楼梯设计与实例分析 (14)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讲课教案

第1章概论 一、填空题 1.建筑是指——与——的总称。 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和—— 3.生产性建筑指——和——,非生产性建筑及—— 4.民用建筑按层数分类可以分为——、——和—— 5.在修建一幢房屋的过程中,设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阶段,设计的全部工作包括 ——、——、——等几个方面的内宅 6.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7.建筑设计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一 8.炎热地区的建筑因考虑——、——、——,所以建筑处理较为————,寒冷地区则应考虑——,建筑处理较为——。 9.——是高层建筑、电视塔等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形的重要因素。 10.风向频率玫瑰图上的风向是指由——吹向——。 11.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 及————。 二、单项选择题 1.多层建筑一般指的建筑。 A.2—5层B.3-6层C.7层D.5—8层 2.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 A.10—50年B.30~80年C.50—100年D.100年以上3.风向频率玫瑰图一般用——个罗盘方位表示。 A.4 B.8 C.16 D.32 4.在风向频率玫瑰图上一般用表示夏季主导风向。 A.虚线B.点划线C.细实线D.粗实线 5.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及《中国地震烈度区规划图》的规定,地震烈度为的地区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A.5度、6度、7度、8度B.6度、7度、8度、9度 C.5度、6度、7度、8度、9度D.6度、7度、8度、9度、10度6.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 A.10mm B.50mm C.100 mm D.1000 mm 7.下列不属于分模数数值的是。 A.10mm B.20mm C.30mm D.50 mm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从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归纳为——和——。使用部分包括——和——。 2.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及——。 3.民用建筑中房间的面积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房屋建筑学教案

第一章民用建筑概述 学习目标及要求: 1、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2、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及划分原则; 3、掌握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的意义及划分原则; 4、掌握定位轴线的划分方式,了解定位轴线编号的原则和意义。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民用建筑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楼梯、屋顶、地坪、门窗等几大主要部分组成。 1、基础:建筑物最下面的承重部分,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给地基。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耐久、能经受冰冻、地下水及所含化学

物质的侵蚀,保持足够的使用年限。 2、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维护构件。外墙还有围护的功 能,抵御风霜雪雨及寒暑对室内的影响;内墙还有分隔房间的作用 要求: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良好的热工性能及防火、隔声、防水、耐 久性能等。 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除了不具备维护和分割的作用之外,其他要求 与墙体类似。 3、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 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4、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要求:足够的通行能力,通行和紧急疏散。同时还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且应满足坚固、耐磨、防滑等要求。 5、楼板层:是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同时还兼有在竖向划分建筑 内部空间的功能。楼板层直接承受着各楼层上的家具、设备、人的重量和楼层自重;同时楼层对墙或柱有水平支撑的作用,传递着风、地震等侧向水平荷载,并把上述各种荷载传递给墙或柱。 楼层常有面层、结构层和顶棚三部分组成。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良好隔声、防渗漏性能。并具有相当的防火、 防水、隔声的能力。 6、地坪和地面:地坪是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部分。承 担着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要求:良好的耐磨、防潮及防水、保温的性能。 7、门窗: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及搬运家具设备之用,同时还兼有分 隔房间、采光通风和维护的作用。 要求:足够的宽度和高度,其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也应符合有关规范 的要求。 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是维护结构的一部分,在建筑立面 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构造设计原则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外力作用的影响:外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风力、地震力、构配件的自重

房屋建筑学 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建筑概论)教案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及房地产管理专业上课周数,周学时14周,4课时年级,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总学时56课时 任课教师李必瑜,刘建荣,魏宏杨,周铁军,王雪松,覃琳,孙雁,翁季,熊洪俊,杜晓宇,王朝霞,杨真静,张洁 第一章:民用 建筑设计概 论(第1周) 共2学时 总体目标: 1. 掌握建筑 的基本概念, 分清什么是 建筑物、构筑 物。 2. 按照建筑 构件的耐火 极限和燃烧 性能来划分 的耐火等级, 理解耐火极 限的具体判 断条件。 3. 掌握建筑 模数的定义, 掌握基本模 数、扩大模 数、分模数的 数值及其适 用范围。 4. 建筑设计 的内容和程 序。 5. 建筑设计 的要求和依 据。 第一章教案 分解表 课时 周次 第一次授课(2课时)

第一周(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技术、形象三个要 素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建筑的分类方式与相关基本概 念。3、建筑模数的概念、类型, 模数数列 建筑设计内容和程序 1、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2、前期准备工作与设计阶段划分(方案设 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 1、建筑设计要求 2、建筑设依据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第1周-第2周)共4学时 总体目标: 1.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2. 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其主要设备布置和使用要求。 3. 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 4. 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 第二章教案分解表 课时 周次第一次授课(2课时)第二次授课(2课时) 第一周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 2、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3、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第二周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2、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3、布置设计作业:厨卫平面 布置培养学生能应用所学建 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 功能要求,进行房间平面设计 的能力。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1、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2、设计作业辅导厨房应设置: 洗涤池、操作台、炉灶、冰箱(洗衣机)。 卫生间设置三大件:洗脸盆、抽水马桶、 浴缸。要求充分利用空间,以达到布置合 理,使用方便。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第3周)共3学时 总体目标: 1. 如何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特别是对于一般房间和有视线及音质要求的房间(如中学演示教室和影剧院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 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坪标高。 应了解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对于不同空间类型的建筑应采取的不同组合方式,如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台阶式空间组合。还应了解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方式。 第三章教案分解表 课时 周次第一次授课(2课时)第二次授课(2课时)

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3.熟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4.能够进行简单的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 1.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2.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3.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4.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 5.房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技术;

6.房屋建筑的环境与生态设计。 三、教学方法 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要素。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房屋建筑规划和设计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房屋建筑学概述 1.课堂导入:引入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房屋建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二课时:房屋建筑设计要素 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房屋建筑学概述。 2.知识讲解:介绍房屋建筑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外立面设计等。 3.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分析现有建筑的设计要素,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三课时:常见房屋建筑类型 1.课堂导入:引入常见房屋建筑类型的概念和分类。 2.知识讲解:介绍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3.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一个具体房屋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案。 第四课时:房屋建筑的功能规划与布局 1.课堂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常见房屋建筑类型。

房屋建筑学 教案04

3墙体 3. l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3.1.1 墙体的类型 一、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 按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纵墙和横墙。对于一片墙来说,窗与窗之间和窗与门之间的称为窗间墙,窗台下面的墙称为窗下墙。(墙体各部分名称见图) 墙体各部分名称 二、按墙体受力状况分类 在混合结构建筑中,按墙体受力方式分为两种: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自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至基础;二是隔墙,起分隔房间的作用,不承受外来荷载,并把自身重量传给梁或楼板。框架结构中的墙称框架填充墙。 三、按墙体构造和施工方式分类 1、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砖墙、砌块墙等。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也可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墙,如空斗砖墙、空心砌块墙等。组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例如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其中混凝土起承重作用,加气混凝土起保温隔热作用。 2、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板筑墙是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例如现浇混凝土墙等。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墙等。 3.1.2 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对以墙体承重为主结构,常要求各层的承重墙上、下必须对齐;各层的门、窗洞孔也以上、下对齐为佳。此外,还需考虑以下两方面的要求。 1、合理选择墙体结构布置方案 墙体结构布置方案有: (1)横墙承重: 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这时,楼板、屋顶上的荷载均由横墙承受,纵向墙只起纵向稳定和拉结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如图)。 (2)纵墙承重: 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这时,楼板、屋顶上的荷载均由纵墙承受,横墙只起分隔房间的作用,有的起横向稳定作用。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如图)。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教案大纲.doc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课代码:091217842 实训周数:2周实训学分:2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通过该次设计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认识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建筑设计的表达,培养学生认识建筑设计图纸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通过一项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使学生掌握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的常规步骤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查阅并遵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的职业习惯,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综合应用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的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图面表达技能。 具体实训内容包括: (1)建筑平面设计 掌握房间形状、尺寸、位置的确定、及固定设备主要家具的布置,标注房间面积;门窗的大小、位置及开启方向;楼梯、阳台的布置;标注三道外部尺寸;标注剖切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2)建筑剖面图设计 掌握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层情况,以及主要构件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楼梯的踏步、平台以及固定设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屋面标高,标注两道外部尺寸注写图名和比例 (3)建筑立面设计 掌握门窗、阳台、雨篷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 (4)屋顶平面图 掌握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和屋面上人孔等,刚性屋面还应画出纵横分格缝。标注屋面和檐沟或天沟内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标注屋面上人等突出屋面部分的有关尺寸。 (5)各部节点详图 掌握4-5个节点详图,注写图号和比例 2、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给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后,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先经过老师讲课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制图,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进行答疑、审图。

房屋建筑学教案幼儿园

房屋建筑学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背景 幼儿园是小朋友们第一次迈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家庭的温暖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空间,而通过幼儿园的学习,孩子们需要了解到更大的社会环境中的房屋与庇护场所,本课程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 了解房屋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及其需要的施工技术。 1.2. 熟知不同类型的建筑,以及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 1.3. 了解室内装修与家具摆设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全面考虑房屋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让他们了解并制作模型,以便更好地体会所学知识。 3.情感目标 3.1. 帮助学生了解房屋与人的关系,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3.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制作模型中学会相互合作和互助。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学内容 1.1. 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 1.2. 不同类型的建筑 1.3. 室内装修与家具摆设

2.教学步骤 第一节课 2.1. 导入(10分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房屋建筑学。你知道什么是房屋建筑吗?你家的房子是怎么建起来的呢? 2.2. 讲解(25分钟) 首先,简单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房子如何建造,并且通过图形分析和文字解释方式,让孩子们能够理解。 2.3. 互动讨论(10分钟) 我们看到公园和城市里有很多种不同的房屋,如糖果房、童话房等等?那么孩子们们能不能说出一些房屋建筑的名字呢?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名字呢?(通过互动讨论来深化孩子们的认知) 第二节课 2.4. 动手制作(30分钟) 让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选用轻量化木板和装饰材料,制作一个小房子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孩子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学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课 2.5. 呈现展示(25分钟) 孩子们在制作完成小房子后,老师会布置让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小房子模型展示,让同学们都来捧场、欣赏,同时也要给予同学鼓励和赞美。 四、教学评价 1.通过教学调查、观察和分析,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识别技能。 2.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并通过同学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到 学习的乐趣。 3.对于没有掌握相关技能的学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以便 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新房屋建筑学教案模板(共8篇)

最新房屋建筑学教案模板〔共8篇〕 第1篇:房屋建筑学教案 教案 参考教材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 授课时间:2023.9-12 授课班级: 正文: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 第一章概论 根本知识理解: 1.房屋建筑学包含的内容: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与设计。 2.构造的含义:建筑的构件使用何种建筑材料、运用何种建筑做法〔技术〕做成,具有何种成效。 3.重点掌握的内容:民用建筑的构造。 4.学会的根本技能:可以认知和绘制建筑施工图。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 1.消费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非消费性建筑:民用建筑

二、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分*: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第二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构造设计、设备设计 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阶段: 1.准备工作 2.初步设计 3.技术设计 4.施工图设计 第三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根据 一、建筑设计的要求: 1.建筑功能的要求 2.合理的技术 3.经济效果 4.建筑美观 5.总体规划 二、建筑设计的根据: 1.人体尺度和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人均身高、常用尺寸 2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他们的空间 3.自然环境的气候条件风玫瑰图的认识* 5.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1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 度。6~9度的意义 6.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模数:人为制定的一个标准,使建筑构件统一化,便于消费和安装。根本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1M=100mm 扩大模数、分模数 7.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等级划分的一个标准〕燃 烧性能:构件的可燃度。非、难、燃烧体

房屋建筑学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 任课教师: 所属院部:工程学院 教学班级:土木2101-09 教学时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湖南工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第1章绪论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1.1建筑的分类 1.2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建筑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理解建筑的分类;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教学幻灯片。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第1章绪论 一、导入 1.什么是建筑?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哪些? 二、新授 1.1 民用建筑的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 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二、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分*: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1.2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阶段: 准备工作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三、小结 1.房屋建筑学包含的内容: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与设计。 2.构造的含义:建筑的构件使用何种建筑材料、运用何种建筑做法(技术)做成,具有何种功效。 3.重点掌握的内容:民用建筑的构造。 4.学会的基本技能:能够认知和绘制建筑施工图。 四、教学后记

第1章绪论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1.3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建筑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理解建筑的分类;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的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依据。 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教学幻灯片。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房屋建筑学授课教案

第一篇 1 民用建筑设计 有人类历史便有建筑,建筑总是伴随着人类共存。从建筑的起源发展到建筑文化,经历了千万年的变迁。有许多著名的格言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建筑的认识,如:“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一切艺术之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住人的机器”;“建筑是城市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自传”;“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等等,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则以“语言”、“符号”来剖析建筑的构成,许多不同的认识形成了建筑的各种流派,长期以来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一般是将铁路、水坝等称为“土木工程”,只有“建造适用和美好的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艺术”才称为“建筑学”。 1.1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等。 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2 建筑的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一、建筑功能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也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在构成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二、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建筑形象 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建筑形象处理得当,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些建筑使人感受到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等等,这就是建筑艺术形象的魅力。 建筑三要素是相互联系、约束,又不可分割的。在一定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可以使建筑形象更加美观。历史上优秀的建筑作品,这三要素都是辩证统一的。 1.2.1 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使用功能分类 (一)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1、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之多。 (二)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三)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览馆、大型工厂等。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三、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建筑物的等级一般按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划分。 四、按耐久性能分等级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划分,作为基建投资和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WGJ37-87》中规定: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下列四级(见表1-1)。 建筑物耐久等级表表1-1

《房屋建筑学》教案

一、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建筑工程预算、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课程的基础。主要研究房屋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课程的任务,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训练及参观实习,使学生熟悉建筑的类型,掌握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结构、构造方案;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要求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通过教学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了解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经济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用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形象。 2、对房屋建筑又比较全面的认识,完整地理解结构、施工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方法,能根据建筑的不同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 4、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 5、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 三、学习方法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强化学生图面表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训练,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 第一章概论(2学时)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按重要性分:特等、甲、乙、丙、丁五等; 按层数分:低层、多层、高层、超高层等; 建筑物设计时,要根据其规模、重要性和实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再使用要求、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确定其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 第二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1、设计内容:建筑、结构、设备三部分。 2、建筑设计程序 准备工作: ⑴熟悉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的内容有: 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 2)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 3)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并说明原有建筑、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情况; 4)建设基地范围、大小,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地形测量图; 5)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房地产管理)房屋建筑学教案

《房屋建筑学》教案 建筑”的含义,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建筑具有实用性,属于社会产品;建筑又具有艺术性,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并能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从具体构造和设计方案入手,牢固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构造方法和大量性房屋的设计方案; ⑵要注意了解各构造作法和设计方案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常用典型构造作法和标准图集以及设计方案的理解; ⑶多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多参与现场实际施工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充实和记忆理论; ⑷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不断提高自己绘制和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⑸经常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发展态势。 0.2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类与分级 0.2.1建筑的构成要素 总结人类的建筑活动经验,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需满足的使用要求。 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等等;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如良好的朝向、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采光、通风条件等。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建筑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设备是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 3.建筑形象 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 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又有主次之分。第一是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但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更加美观。 0.2.2 建筑的分类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⒈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⑴工业建筑 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