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样张

论文样张
论文样张

国家开放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试论中国当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 省级电大

专业××××教学站点

指导教师教学点

国家开放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题目试论中国当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 省级电大

专业××××教学站点

指导教师教学点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群体,然而,在为城市富裕和农村繁荣不断贡献的同时,他们在城市的居住问题却被长期忽视,并且已经成为农民工社会保障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结合国外社会保障领域的经验,揭示了我国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住房保障制度滞后的隐患,进一步阐述了改善农民工住房的必要性,并从改革户籍制度和健全廉租住房制度等方法提出具体健全保障体系的措施与意义,进而深刻说明正视并解决农民工问题刻不容缓,是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全面进步,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工业化;城市化;和谐社会

目录

一、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现状 (1)

(一)城市农民工居住存在的问题 (1)

(二)农民工住居问题产生的原因 (2)

二、住房保障制度滞后的隐患 (2)

(一)造成资源浪费有碍城市发展 (2)

(二)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 (3)

三、改善农民工住房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3)

(一)能确保城市拥有稳定的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的推进 (3)

(二)农民工自身得以发展,从而为城市和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3)

(三)有利于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兼顾其长远利益 (3)

四、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具体措施 (4)

(一)妥善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健全城市农民工登记制度 (4)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民工住房市场,加强监管力度 (4)

(三)加快农民工城市住房建设,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房源缺乏问题 (4)

(四)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4)

结语: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试论中国当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份调研显示: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很差,最突出的是体现在他们的住房上,现代社会中,农民工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只身来到城市,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却长期住在狭窄,设施简陋,安全得不到保证的住房里,我国于2006 年3月28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这一文件对切实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并且,在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根据《联邦住宅补贴法》规定,凡是收入不足以租住适当面积的公民,都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住房补贴。这点对于收入少,开支大的农民工而言,无疑雪中送炭。可见,农民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无论是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出发,还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角度考虑,农民工的居住权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抓紧解决的严峻现实问题。

一、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现状

我国普遍存在覆盖对象有限这一问题,因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商品房市场,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却“遗忘”了城市里的农民工,新的住房供应体系,保障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农民工作为非城市户籍人口,不在保障之列,政府也无明确的政策条文保障民工住房。(一)城市农民工居住存在的问题

1、居住条件差,安全没有保障

尽管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在过去20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但农民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有一致倾向,即人均住房面积很少,通过千余份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对居住条件不满意。以青年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业为例,对住房条件不满意的占67.4%,零散用工的情况更差,对住房条件不满意率都在90%左右。农民工大多租住在简易民房,或挤住多人的集体简易宿舍,工棚,甚至是违章建筑里,居住十分拥挤,设施条件差,有的不保暖,不防雨,不通风,无阳光,气管防盗安全设施满足不了一个正常人所需的基本要求。从人均占有面积看,根据建设部统计,2002 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中,农民工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城市居民的1/ 3[1],他们房间内卫生设备缺乏,共用自来水龙头、厕所、沐浴,这些“公用设施”在使用高峰时段非常拥挤甚至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建筑工地农民工以及住在单位宿舍的农民工只准吃食堂。农民工房间内桌子,椅子多是他们捡废旧林材自制而成。房间内很多有衣柜,衣服等到日常用品只能随处堆放。居住工棚、自租房的农民工周围环境脏、乱、噪音污染更加严重、缺少绿化,无物业管理。2002年达93.3%的农民工住房内没有床,农民工主要在地上铺木板做床,或者利用废旧木料自制成“床”。

2、农民工住房来源有限,没有形成规范的民工住房交易市场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中介机构有较大的发展,可以更多地提供一些租房中介信息,但农民工所受的教育水平有限,他们无法利用网络等渠道了解有关的租房信息。再者,房产中介机构在权衡租房信息的成本和收益后,会决定将自己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房屋销售,至于租房信息,采取被动的等待房主来登记,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此外,在向农民工提供租房信息时又会向民工收取了不同数额的中介费用,农民工认为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的住房信息并不一定真实可靠,所以也会对中介机构的信誉度产生怀疑,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较多地通过自己的亲戚或者同乡搜集租房信息,这些属于非正规的住房交易市场便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工的房源。

3、住房供求矛盾

据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每年春节之后吸纳8000万以上的民工。如果按照每人至少2平方米的居住面积,则我国大城市每年应增加16,

门的城市民工住房却未能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供需矛盾严重,根据对上海市农民工住房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拥有自己住房的农民工比例仅占样本数的0.20%。从居住面积上看,根据住房和居住人数计算,人均居住面积不到11平方米,另外,调查中相当比例城市农民工依然住着狭窄、拥挤的工棚,个别地,人均2平方不到,还有一些农民工生活在农村违章建筑里[3]。因农民工住房供给不足,许多城市危旧房也租给农民工居住。2001年统计,我国城镇尚有各类危旧房1.5亿平方米,有300多万户家庭居住在危旧房中,这300多万户中78%是进城农民工,这些房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房屋旧、环境差、光线暗,甚至一部分整天不见阳光的地下室和临时搭起的棚房也被用做农民工住房。这些危房,对他们的人生安全造成隐患,也为城市的发展造成障碍。

(二)农民工住居问题产生的原因

1、户籍制度导致的差异是农民工居住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户籍制度一直是农民工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1985年, 国家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允许农村人口在城镇居留, 但是进入城市的农民没有城市户口,其身份还是农民, 享受不到城市人的福利待遇。问题的症结就全在于其是农村户口,但即使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民工的身份在现实城乡差别中还是很难改变,由此形成的对农民的各种歧视还将存在。他们比城市里的人更难找到住房,因为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就不可能享有城市的住房保障,[4]《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指出, 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居住时间2004 年超过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占81.3%, 比上年提高了3.7 个百分点, 比2002 年提高6.4 个百分点, 这表明主要在城市工作而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在逐年上升[5]。因此户籍制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地,多方位地解决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制约。

2、保护民工住房权利的法律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项的保护农民工权利的法律条文,对城市农民工的管理条例也均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而农民工获取的住房资源又都是通过不正规的渠道,因此,一些农民工集中的社区的房主极有可能为了一已私欲而不与农民工签订租赁合同,而农民工急于找到住房,不得不妥协,然而,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会表现得相当被动,甚至会产生过激想法和行为。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的实际操作上的混乱,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未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3、传统的思想观念阻碍

从源头上看,农民工来自农村,从农村外出到城市务工,户籍地,输出地有一定的责任,但他们只能是配角,住房也不是以契约为基础,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政府相对重视本地下岗职工与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因而对农民工的居住保障已无力承担。有些人认为:农民工虽然从事工人职业,但他们仍是农民,并还有土地,如果他们在城市里无法生活,还可以回农村去,那里仍是他们的安生之地;政府以往也并未承诺过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他们认为外来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不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因此,农民工仍然是农民身份,同样可以不考虑。即使企业给农民工交住房公积金,难度也很大。有的企业都没有为他们交住房公积金,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平等观念,一视同仁。多加关爱,缩短城乡差距,早日解决他们居无定所的境况。

二、住房保障制度滞后的隐患

农民工由于一直扮演“边缘人”的角色,长期受到市民的冷眼和歧视,使他们内心受到不小的创伤,加之住房保障制度没有落实到他们身上,久而久之会产生内心的不平衡以及引发多种问题。

(一)造成资源浪费有碍城市发展

许多农民工由于居无定所,无法对所在城市产生相应的归属感,更不会把多年攒的积蓄甚

们无法长期住在城市里,只能候鸟式地不断迁移,长此以往,便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即城里有人没房住,老家有房没有人住,不利于城市化发展。

(二)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

由于农民工被认为是“边缘人”,与城市社会有很深的隔阂,住房恶劣会滋生对社会的不满,导致农民工的产生逆反心理,一方面,农民难以形成正常市民应有的规范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工作中经常受挫,产生被歧视感,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由于农民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从而成为潜在的犯罪动因,当这种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在权益被严重侵害时挺而走险。因此,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环节。

三、改善农民工住房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中,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需要,解决农民工居住权问题,是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能确保城市拥有稳定的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的推进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6]。改革开放20多年,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21%,我国城市化率由原先的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4的41.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近期,国务院公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指出,在2001至2010年的10年中,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在城市,农民工属于地位低下者,因为没有固定的住房,常常会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待遇,往往使他们不能忍受,所以不愿意长期滞留在受歧视的地方,因此,改善民工住房能使他们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很好地融入社会,不仅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农民工自身得以发展,从而为城市和农村的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产生的客观结果。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780元,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290元,年平均节余3000元左右,农民工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亿计的现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同时,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增长了在非农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农民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与产业工人融为一体,经受了严格的训练,适应了现代生产方式,掌握了技术,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为农村工业发展奠定了劳动,技术,资本的基础。(三)有利于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兼顾其长远利益

由于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一直处于一种无保障、低福利的状态。他们进入城市后,面临的是劳动强度大,居住环境极差的境况。但恰恰是这点,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因为农民工不仅是生产主体而且是消费及储蓄的主体,如果在城市能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的话,即使城市农民工仍然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深刻影响,但是由于在城市现代文明生活的经历,会激发其对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强烈消费潜力,如果农民工消费能从农村消费转型为城市消费,那么他们的人均消费水平将发生很大的提高。农民工在城市文化和消费方式的熏陶下,都会渐渐地将新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带回家乡,引领着农村消费的变动方向,从而将构成扩大内需的强大动力。

四、改善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具体措施

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民工居住权问题的解决是当前刻不容缓的政治课题。

(一)妥善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健全城市农民工登记制度

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制约因素在于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无法得到合法的身份,所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可以让农民工享受真正的市民待遇,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目前,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需要办理城市暂住证,首先,可以把暂住证登记与社会保障登记联系起来一并完成,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从长期来看,必须消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界限与区别,但由于这项改革牵涉面广,现阶段应该大力推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应允许其在本地落户原则,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其次,对农民实行属地管理工作,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时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利益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民工住房市场,加强监管力度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所以,通过严格制定与民工住房相关的一切规章和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形成完善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促进民工住房市场的形成和正常发展。首先,加强农民工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政府应根据租赁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工的城市住房市场进行统一管理,需符合公共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标准的住房才能进入农民工住房租赁市场;其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住房租赁服务,使农民工可以低成本的获取符合租赁要求的住房。第三、加强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管理,对于新建的集体宿舍要注意应充分考虑农民工目前的居住情况,政府应积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自建员工宿舍。此外,制定农民工公寓管理办法,配备专职人员、提供保安值勤、等人性化服务管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资源配置公平合理,让农民工租得起,住得满意,感受到自己逐步融入城市,被城市所接纳,从而可以更加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

(三)加快农民工城市住房建设,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房源缺乏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村集体组织集资修建住房,解决部分房源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结合部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土地被征用,通常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补偿金。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农民获得的补偿金集中起来通过与政府合作,投资建设农民工住房,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也能较好地为失地农民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多方面聚集财力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可以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的慈善捐赠,解决农民工住房建设资金。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农民工住房。但应注意的是,农民工住房建设用地选址,要从有利生产经营和方便生活角度出发,房型设计要以经济适用为原则,以小户型为主,避免出现建而不住的现象的出现。

(四)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如:土地的优惠、税费的优惠等,调动开发商开发廉租住房的积极性,并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建设一批造价低廉但符合基本标准的简易住房,给尽可能多的农民工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对实际困难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可以参照城市低保对象为他们提供廉租房。可根据不同困难形成租金补贴,减免税金。对有购买能力的农民工,要在商品房的购买上享有和市民一样的待遇,该优惠的优惠,能按揭的按揭。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

“民工潮”已是社会一个长期存在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在我国未来的几十年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将有源源不断的民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如果民工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因城市住房条件差而象候鸟一样在春节前后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因此,我国许多大城市在重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建设并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改善民工住房条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他们的福利性住房的改善在整个社会的住房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大城市应把改善民工住房问题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来研究和解决。如今,农民工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更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了源源动力。

关注并改善农民工居住问题,体现的不仅是一个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更是社会和公平正义的实现,平稳发展过程中所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改善民工住房条件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第一款规定:“人人都享有在其国境内迁徙及居住的权利。”只有安居才能乐业,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安居才能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才能消除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增加他们的归属感,从而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使社会变成得更加美好。

[1]张建伟,胡隽:《居者有其屋:农民工市民化的落脚点》载《求实》2005年 09期第91页

[2]孙晓涛:《进城农民的城市住房问题研究》载《内江科技》2007年 04期第75页

[3]于辉:《应更深层次考虑上海外来农民工居住问题》载《经济咨询》2007年第2期第12页

[4]高淮成:《关注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载《(理论建设》2006年 04期第23页

[5]国务院政研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N]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年 4月17日

[6]笪邦印,王行宇:《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对策》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05期第81页

[7]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参考文献:

[1]魏丽艳:《边缘群体——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探析》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1日

[3]张伯宏:《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载《江南论坛》2004年12月

[4]杨去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9月1日

[5]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1月1日

[6]阮凤英:《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 12月1日

[7]程名望、史清华、关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载《中国国情观察》2007年第4期

[8]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年4月1日

[9]郑功成、黄黎若莲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下)人民出版社 2007年6月1日

[10]刘芳:《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验及其借鉴》载《乡镇经济》2007年6月

[11]赵旭,王钢:《农民工城市住房研究》载《特区经济》2007年8月

[12]程义峰、文远竹:《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INTERENT文献:

https://www.360docs.net/doc/582229140.html,/misc/2002-07/03/content_467635.htm

英文版通用学术英语论文格式样张

英文版通用学术英语论文格式样张 封面页

主要内容页 The Researches on Rs Method for Discrete Membership Functions ---------------subtitle(副标题12号字加黑右对齐) (空一行) ZHANG Xiaoya, LI Dexiang (题目14号字加黑居中) 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P.R.China,116622 (10 号字居中) yuanfengxiang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582229140.html, (10号字加黑) (空一行) Abstract Mizumoto used to advance a fuzzy reasoning method ,Rs, which fits the…… Key words IDSS, Fuzzy reasoning,……号字) (空一行) 1 Introduction (一级标题12号字加黑) We know that the approaches of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IDSS)have become variable……(正文均用10号字) (空一行) 2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Rs, we can construct the fuzzy relation matrix, as shown in table 1 Table 1 A Fuzzy Relation Rs (9号字加黑居中) U2U3 U10.00 0.10 0.40 0.70…… 0.00 1.00 1.00 1.00 1.00 …… 0.20 0.00 0.00 1.00 1.00 ……(表中用9号字) .….. ………………… (空一行)Figure 1 Functions of……(9号字加黑居中) 3 The Improved Method (空一行) 3.1 Method one (二级标题10号字加黑) ………… 3.1.1 Discussing about method one (三级标题10号字) ………… (空一行) 3.2 Method two…………

标准学术论文格式及字体规范

标准学术论文格式及字体规范 论文写作格式都有自己严格的规范及要求。只有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去完成,论文才能很好的通过检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标准学术论文格式及字体规范,欢迎阅读参考。 第一部分:扉页 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 第二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 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 “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 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 书写中文内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书写中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时,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个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在 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 书写中文关键词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内容摘 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 New Roman ,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 第三部分:目录 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 “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 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 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 定行间距22pt”。 第四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 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 一、书写格式 1.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 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 一、(正文) 二、(正文) 三、(正文) …………

1、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与课题相关、不少于3000汉字的外文资料。 4、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凡选“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的题目,必须有方案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工程设计类”偏重于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工程技术研究类”偏重于研究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5、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8、学生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9、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与要求 1、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软件类的课题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国内现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进展,最终成果形式及应用方向,研究方案及技术途径,协作配套措施及协作单位,所需研究试验条件及落实措施,经费概算等内容(具体要求见学校统一的开题报告)。

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 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与标题空一行) 作者姓名(仿宋GB23012 小四居中) 作者单位(仿宋GB23012 小五居中) 摘要:扼要介绍本论文的中心内容、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果。(五号、宋体,左对齐,首行空两汉字,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关键词:3-5个,要选择最具有检索意义的术语,词义应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范畴相对应,避免使用上位词或下位词,一般为名词或词组,不得以短句作为关键词。(五号、宋体,左对齐,首行空两汉字,各关键词之间加2个空隔) 论文正文(与关健词空两行,宋体小四,两端对齐,首行空两汉字,1.5倍行距,统一用word2007或WPS编辑,保存为word格式) 全文页面设置(纸型:A4标准纸方向:纵向,页边距:左75px 右70px;上边距63.5px 下边距63.5px,页眉37.5px,页脚43.75px,装订线0。插入页码:居中,小五号楷体字,格式为“第1 页”、“第2页”……

1 第一段标题(换行左对齐,标题名称与序号之间空两格宋体四号加粗) 1.1 第一段标题中第一部分标题(换行左对齐,标题名称与序号之间空两格仿宋GB23012 四号加粗) 第一段标题中第一部分正文内容。(换行,首行缩进2个汉字,宋体小四) (1)第一段标题中第一部分第一小标题(换行,左对齐,宋体小四) 第一段标题中第一部分第一小标题正文内容。(换行,首行缩进2个汉字,宋体小四) 第一段标题中第二部分正文内容。(换行,首行缩进2个汉字,宋体小四) ……… 文档格式正确,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 图、表引用要求:论文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清晰,满足印刷要求,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0. 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加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012.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法律硕士学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时间节点 一、9月20日前法硕中心公布校内外导师的论文指导方向,学生提出选 择论文指导教师的初步意向(原则上每位校内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5人,每位校外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2人),上报法硕中心,由法硕中心根据学生意向以及导师意愿和整体协调原则统筹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 二、10月10日前法硕中心向学生公布论文指导教师的安排以及导师的 联系方式,由学生主动联系导师,做论文开题准备; 三、10月底完成开题报告初稿;由法硕中心组织审议开题报告,提出修 改建议;11月15日前向法硕中心提交导师与中心主任签名确认的开题报告; 四、3月1日前完成论文第一稿,导师对论文的主题思想、总体结构、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等提出修改建议; 五、3月10日前完成论文第二稿,导师对论文的整体状况再次提出修改 建议;向法硕中心提交导师与中心主任签名确认的中期考核表; 六、3月20日前完成论文第三稿,导师对论文的最终成文、格式等进行确认; 七、3月30日前完成论文查重、修改定稿,向法硕中心提交论文印刷本, 由法硕中心送校内外专家进行盲评;5月初返回评审意见; 八、5月30日前,进行论文答辩。 (二)论文撰写要求 一、学位论文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取得法律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 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 题、面向法律事务、探讨法学理论。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成果形式不限。提倡采用

科技论文排版要求

科技论文排版要求 一、书写格式要求: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不多于5个)、参考文献。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 二、排版要求 1、页面设置:采用A4纸型纵向排列,页边距上、下为3cm,左右均为2.5cm。 2、字符及段落格式: (1)文章标题三号加粗,居中对齐,段前一行。作者四号,居中对齐,段前段后各0.5行。通信地址小五号字,居中对齐,段后1行。“图书分类号”设置为段后1行。 (2)中文摘要为小五号字、左右缩进两个字符。 (3)英文标题小三号加粗,居中对齐,段前一行。英文作者小四号,居中对齐,段前0.5行。英文通信地址小五号斜体,居中对齐,段后1行。 (4)英文摘要、作者简介、图的编号及图名、表的编号及表名、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 (5)图、表、公式均为居中对齐。 (6)正文均为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 (7)中文均采用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正文各级标题编号。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排序。一级标题采用“标题1”样式,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左对齐;二级标题采用“标题2”样式,左对齐;三级标题为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 4、参考文献以尾注的方式添加于正文后;英文标题及英文摘要部分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5、在首页脚注处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及基金项目名称与批准号等信息。见样张。 6、将论文设置为两栏。英文摘要为一栏。 7、页眉设置为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见样张。

英文 学术论文格式

附件1:英文版学术论文格式样张 The Researches on Rs Method for Discrete Membership Functions (空一行) ZHANG Xiaoya, LI Dexiang (题目14号字加黑居中) School of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 P.R.China, 610036 (10 号字居中) yuanfengxiangs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582229140.html, (10号字加黑) (空一行) Abstract Mizumoto used to advance a fuzzy reasoning method ,Rs,which fits the…… Key words IDSS,Fuzzy reasoning,……(10号字) (空一行) 1 Introduction (一级标题12号字加黑) We know that the approaches of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IDSS)have become variable……(正文均用10号字) (空一行) 2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Rs,we can construct the fuzzy relation matrix,as shown in table 1 Table 1 A Fuzzy Relation Rs (9号字加黑居中) U2U3 U10.00 0.10 0.40 0.70…… 0.00 1.00 1.00 1.00 1.00 …… 0.20 0.00 0.00 1.00 1.00 ……(表中用9号字) .….. ………………… (空一行)Figure 1 Functions of……(9号字加黑居中) 3 The Improved Method (空一行) 3.1 Method one (二级标题10号字加黑) ………… 3.1.1 Discussing about method one (三级标题10号字) ………… (空一行) 3.2 Method two………… ………… (空一行) 4 Conclusion (12号字加黑) ………… (空一行) References (12号字加黑居中)

中文论文格式样张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第四届博士生学术论坛 论文排版要求及格式样张 张三1,李四2 1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 2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这份说明给出了会议论文投稿的基本要求。 向会议提交的论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且必须应用此 格式。摘要不得少于120个英文单词,关键词请按字 母顺序排列,用逗号隔开。每个关键词第一个单词的 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关键词不得少于4个。 关键词:字体,格式,页边距 1 引言 请将您的论文用纸设置为210mm 297mm的A4 纸,全篇论文请在“段落”选项中将“行距”设置为 “单倍行距”,每段首行缩进4字符。一级标题要上下 各空一行,二级标题只需上空一行。所有的图形、表 格和公式都必须包括在您的论文中,请不要链接到外 部的文件。 2 方法论 2.1 格式 在“页面设置”的“页边距”选项中:“上”页边 距设置为25mm,“下”页边距为31mm,“左右”页 边距都为20mm,“距边界”中“页眉”设置13mm, “页脚”设置为20mm。“文档网格”选“无网格”。 正文采用双栏式,在“格式”的“分栏”选项中,“栏 数”设置为2,“宽度和间距”中“间距”设置为2字 符,“宽度”设置为21.95字符,然后选择“栏宽相等”。 2.2 字号大小和字体样式 请按照Tab.1中所注明的字体和字号大小进行排 版,全篇论文选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正文部分 Tab.1 论文排版字体与字号大小一览表 字号大小 字体样式 Times New Roman Times New Roman加粗 9 图、表格图题、表题 10 正文、公式、参考文献二级标题 12 作者姓名一级标题 14 论文题目 选用10号字。论文题目字体选Times New Roman加粗,字号为14号,其中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作者姓名选12号字,姓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名字之间用短线连接,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需作者序号时请用数字以上角标形式标注在右上角;作者单位选10号字,单位前面加序号,后面请写“P.R.China, 邮政编码”;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中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字体选Times New Roman加粗,一级标题选12号字,二级标题选10号字。 3 结果 3.1表格和图 将图和表格放在每栏的顶部和底部,避免放在每栏的中间,大的图和表格可以横跨两栏。 图和表格的文字请用9号字,图题和表题请加粗,且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表题与上面文字之间空一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用缩写“Tab”表示,如“Tab.1”,文中需要提到该表时也请用缩写“Tab.1”,具体形式如Tab.1。 请尽量采用Word中的绘图工具绘图,如果有些图无法用Word中的绘图工具绘制,请不要将图题放在您绘制的图中,必须用Word单独排版。为了保证您论文中图的清晰度,请不要用颜色和灰度图来区分图中的不同含义,因为是单色印刷,且灰度图印制出的效果非常不好,故建议不要采用。 图题应放在图的下方,用缩写“Fig”表示图,如“Fig.1”,文中提到该图时也请用缩写“Fig.1”,图题与下面文字之间空一行。 Fig.1 Magnetization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field

论文格式与排版要求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格式及打印装订要求 (2009修订版) 一、论文格式要求 我院毕业论文要求使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统一印制的毕业论文专用封面,要求版式为:A4纸;页边距为上2.5cm,下2.5cm,内侧(装订侧)2.5cm,外侧2cm;每页43行,每行43字,行跨度16.2磅,字跨度10.9磅。 各系部学生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要求为6000-8000字,各系部可以根据自身专业情况进行微调。 毕业论文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目录部分(单独占页)。要求在毕业论文中加入目录,按论文的结构顺序和层次编目并加注页码。目录可放在论文内容之前单独占页。“目录”二字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题目。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是直接表达或揭示论文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的,因而要鲜明、准确、精练,字数尽量控制在20个以内。论文题目用二号黑体,标题前后各空一行;如有副标题,则用三号楷体; 论文题目下应写明:“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用三号楷体,与其下内容提要之间空一行; 3.内容提要(中文)。在论文主体之前用200—500字扼要介绍论文的内容及结构、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结果,内容提要的概括性要强。“内容提要”四个字用小四号黑体,并与其后的内容间隔一个字符;内容用五号楷体。 4.关键词(中文)。按照与论文内容的紧密程度,另行依次列出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黑体,并与其后的内容间隔一个字符,内容用五号楷体。 5.主体内容。一般由引言、正文、总结三大部分组成。 (1)主体内容 引言一般包括本课题问题的提出、前人在该问题有关领域已经做过的工作和成果的概述、本课题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本论文的结构说明等。

科研学术论文排版及格式要求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科研处论文格式要求 1版式 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 ×297mm ) 页边距:上2.54cm ,下2.54cm ,左3.17cm ,右3.17cm ,页眉2cm ,页脚2cm 2论文撰写必须包括以下项目: 2.1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 范例: 2.2中文摘要、关键词(3~5个) (1)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来撰写。摘要是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摘要不分段,字数以100~200字为宜。 (2)关键词的选择应规范。范例: 摘要:持有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著名假说,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持久收入计算方法的探讨入手,分析了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关键词:持久收入;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2.3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3~5个)等 英文题目、作者等内容应跟中文题目、作者等相对应。 范例: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n Chinese Rural Inhabitant 格式要求:三号字,黑体加粗,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格式要求:五号字,汉字楷体-GB2312,外文、数字用Time New Roman 体,段前1行,行距为17磅,两端对齐 五号字,黑体加粗 格式要求:五号字,汉字楷体-GB2312,外文、数字用Time New Roman 体,行距为17磅,分号隔开 格式要求:16号字,Times New Roman ,加粗,居中,段前0.5行,段后1行,如果两行标题行距为18磅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要求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要求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最终检验学生综合掌握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应用与实 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社会实践和通过调查科研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各系应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严格把关, 现提出以下规定,请各系参照执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 在毕业实习前一学期末,由各系教研室组结合培养学生技能,有针对 性地拟出若干毕业论文课题或由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自拟课题,并为各位学 生确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业课教师, 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学位以上的。 每位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 6 人。 指导教师应深入所指导学生的实习单位, 指导学生学会在社会、 生产、 科研第一线调研、收集、分析与选题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散实习的学生必须在实习单位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老师指导,并 报相应学历、职称材料、单位联系电话到系备查。 教务处随时抽查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情况。

对指导教师把关不严、明显失察、发生学生完全用抄袭、下载论文设 计参加或通过答辩者,经教务处查证属实,将比照教学事故对指导教师进 行院纪处理。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1、必须认真选题,选题必须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必须要有选题依 据、目的、意义、论文设计的主体架构、主要观点或结论、可能的创新之 处等内容的文字说明; 2、必须要有论文设计的资料收集和前期的准备情况、论文设计撰写 过程时间安排的文字说明; 3、论文设计撰写必须至少要经过提纲、初稿、二稿、三稿、定稿几 个阶段,每一阶段应有指导教师签署指导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前面各项均应作为原始资料存入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袋中; 4、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得少于 8000 字,毕业设计字数有指导教师掌 握。 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由封面、目录、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 英文关键词、选题说明、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本、篇、致谢内容等 组成; 5、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一式四份,按统一格式见附件装订成册,答辩 完后,连同指导教师指导记录、答辩记录和答辩小组评议结论放入学生毕 业论文设计袋,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各系必须存档保管。 三、毕业论文答辩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样张.doc

根据微分几何中的曲面论,用两个变量就可以完全参数化一个二维曲面。也就是,当一个粒子约束在曲面上运动时,只需要两个独立的变量就可以完全刻画粒子的运动。 …… …… ……发现规范相因子会自然出现在动能算符中。

THE OPERATOR ORDERING PROBLEM IN QUANTUM to surface theory in differential geometry, the two-dimensional surface is parameterized by two variables. This is, when a particle moves on the surface, only two variables suffice to describe the motion of the particle. …… …… Key words:quantum mechanics; operator ordering;

目 录 1 绪论.................................................................................................1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 1.3 课题研究方法....................................................................................3 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4 2 I 级叶/盘协调转子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5) 2.1 基础知识 ………………..…………………………………………………………. .5 2.1.1 有限元法..................................................................................5 2.1.2 循环对称结构的分析方法 .......................................................... 6 2.2 I 级叶/盘转子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7) 2.2.1 计算模型..................................................................................7 2.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8) 3 I 级叶/盘转子错频方案的对比分析 (15) …… 3.6.2 动态响应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6) 4 结论 .............................................................................................53 参考文献...................................................................................................54 致谢...................................................................................................55 附录.........................................................................................................56 附录A .................................................................................................56 附录B .. (57)

论文排版要求

一、论文一般格式和顺序 1.封面: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2)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的则填一级学科。 (3)导师:指导教师的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提出申请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且只能填写指导教师一名。导师名后只写职称。 (4)学生姓名和学号。 2.扉页:中文扉页;英文扉页 3.独创性声明:(单设一页,排在英文扉页后),论文送审前,学生本人及其导师均需在独创性声明上签字。 4.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500-10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格式见附 4 ) 5.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同。(格式见附4) 6.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其内容从第一章开始。中英文摘要、主要符号表等前置部分不要放在目录里。 7.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8.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9.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10.结论(最后一章):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应严格区分研究生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11.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不超过500字) 12.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标注的顺序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13.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14.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指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鉴定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专利等。学术论文应已正式发表,未发表的只列已录用(有正式录用函)的论文。著作及学术论文的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论文的书写 1.语言表述 (1)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暂行规定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暂行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以及课题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1.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 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 4.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测试及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 5.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7.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选题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课题的设立或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必须饱满,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在各自已有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都有较大提高。 5.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6.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并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

论文图表部分的排版操作流程及样张

第10课图表部分的排版操作流程以下是本次课学习内容 1、题注 2、自动插入题注 3、标签的交叉引用 4、在图表的标签中添加章节号 5、图表目录 图表目录

1题注 图片标签采用的是插入题注的方式生成,采用这种方法初期看似麻烦,但是对于论文后期的修改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对于需有生成图表目录要求的,这一步必不可少。具体的操作为:选中插入的图片,依次选择菜单栏的插入-引用-题注,打开题注设置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图1-1 题注设置对话框 在题注设置对话框的标签下拉菜单中选择我们所需的标签,确定即可。 若预设的标签中没有我们所需的标签,可以点击新建标签来输入我们所需的标签,如本文中所用的标签为“图”。

图1-2 新建标签为“图” 图1-3 新建标签为“图”结果 2自动插入题注 每次插入图表时都要插入一次题注很麻烦,因此我们不妨选择自动插入题注,在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中选择好你所需的类型,以后再插入图表时就能够自动插入题注,而不需要我们手动一遍遍的去插入了。如图2-2所示。

图2-1 新插入的图片查看是否自动插入题注 图2-2 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 (在图3和图5之间插入一个图片操作,查看结果是否自动插入题注)使用插入题注的方式插入图表的标签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当论文在编辑完成以后,因需要在图5和图6之间插入一幅图,原来的图6就变成了图7,后面的也依次类推,若没有使用自动插入题注的话,就要一一的更改后面的图表的标签,非常的麻烦,而且容易出错,若

使用的是自动插入题注的话,后面图表的标签会自动更改,十分方便,且不会出错。 3公式的编辑(此处不讲解) 对于某些专业的论文,里面有数学或物理公式的输入需求。关于公式的录入,Word本身有提供公式编辑器。依次点击菜单栏的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 3.0,即可打开公式编辑器,此公式编辑器操作简单,新手也能很快的编辑出复杂的数学或物理公式。 图3-1 公式3.0 值得指出的是,Word本身自带的公式编辑器是公式编辑器是Design Science出版的Math Type的简要版,有需求的可以下载Math Type完整版使用。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范文(超全)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专科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给学生)

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内容及格式 1.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论述充分,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属于本学科范围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且具有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和一定指导性与实用价值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亦可作为毕业论文。 3.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专业所需的图纸、测试数据以及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盘等相关材料。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文献:作者、著作的书名(或论文名称)、期刊、论文集、报纸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4.毕业论文字数本科一般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8000字。 5.毕业论文要统一格式(见附录5),统一封面(见附录3),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装订顺序为:封面、中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申请学位的学生必写)、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见附录4)、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记录表(见附录4)、封底。 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标准 一、总则 (一)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执行。 二、毕业论文的构成要素与写作要求 (一)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标题书于论文首行,居中排列。 (二)摘要 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字数通常为200~300字。摘要除汉语稿外,一般还需要英语稿。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通常为3-8个词。关键词应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除汉语稿外,

毕业论文排版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排版打印格式 1、排版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均要求计算机打印(封面也要求打印),除封面和封底外,每页均应带有页眉,页眉部分使用论文题目。页码放在每页的底部中间。毕业论文要求纵向打印,A4纸篇幅,1.5倍行距。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 T ) :2.54 cm 下( B ) :2.54 cm 左( L ) :3.17 cm 右( R ) :3.17 cm 装订线( T ) :1.0 cm 装订线位置( T ) :左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2、论文编排结构 第一页:封面(见封面样张文件) 第二页:中文摘要(后附中文关键字) 论文第二页为不少于300字的中文内容摘要,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关键词3~5个。 第三页:英文摘要(后附英文关键字)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第四页:目录(标明各章节所在的页码) 后续页依次为: 论文正文 致谢 参考文献 3、论文版式要求: 见文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规范

文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按学校的规定进行打印。 第二部分:摘要与关键词 1、中文摘要、关键词 摘 # # # # 要(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标题(小四号,宋体,顶格,加粗) 关键词正文(小四号,宋体,词间用分号隔开) 2、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英语摘要标题Abstract(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英语摘要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英文关键词标题Key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顶格,加粗) 英文关键词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词间用分号隔开) 第三部分:目录(单独用一页) 目 # # # # 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一、XXXXXXXXXXXXX(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一)XXXXXXXXXXXXX(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1、XXXXXXXXXXXXX(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2、XXXXXXXXXXXXX(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二、XXXXXXXXXXXXX(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一)XXXXXXXXXXXXX(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二)XXXXXXXXXXXXX(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1、XXXXXXXXXXXXX(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2、XXXXXXXXXXXXX(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三、XXXXXXXXXXXXX(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致谢(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参考文献(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