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2)

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2)
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2)

东北大学接口技术课程设计(2)

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8路抢答器

一.实验功能

1.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8路抢答的抢答器,利用并行接口和开关键。逻辑开关K1---K8代表抢答按钮,当某个逻辑开关闭合时,相当于抢答按钮按下,此时在七段数码管上将其号码显示出来,并使喇叭响一声(或者以发光二极管代替)。

2、实现过程

启动计算机,计算机自动为系统各芯片进行初始化,抢答器开始工作。

比赛开始,在主持人按下开始键,绿灯亮后,选手才可开始抢答,否则违规。若选手抢答成功,LED显示器显示选手号码,扬声器鸣叫。若选手抢答违规(主持人未按开妈键),LED显示器显示违规选手号码,红灯亮,扬声器报警,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对该选手进行扣分。

若系统提示某号选手抢答违规,主持人仍未按开始键,此时该号选手又按下抢答键,LED显示器显示该选手的号码。本系统开机后,若主持人既未按复位键又未按开始键,此时有选手按下抢答键,系统提示红灯亮,并报警。

注:

1、抢答成功,置8253通道2计数值为1000,扬声器的鸣叫声音频率为1MHz/1000=1KHz。

2、抢答失败,置8253通道2计数值为,扬声器的鸣叫声音频率为1MHz/ =0.5KHz。

3、扬声器鸣叫或报警的时间为12s。

二.实验原理

1.芯片控制字要求

(1)中断优先级管理器8259A控制字要求

芯片控制字:采用边沿触发,单片8259,要写入ICW4控制字

中断类型码控制字:设置IR0~IR7的中断类型码依次为08H、09H、…、0FH

方式控制字:优先级设置方式为全嵌套方式即固定优先级方式,主片工作在缓冲方式下,中断结束方式采用中断非自动结束方式,8259工作在80X86系统上。

(2)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控制字要求

A口工作在方式0,做为输入端口用于连接选手按键(PA7~PA0依次对应按键1~8);B口工作在方式0,做为输出端口,经驱动器1连接LED显示器(PB7~PB0依次对应连接LED显示器的dp、g、f、e、d、c、b、a七段数码管管脚);C口也必须工作在方式0,高4 位做输入端口(本次设计中只用PC4、PC5,分别用于连接复位键和开始键),低4位做输出端口(PC3~PC0,经驱动器2后PC1、PC2、PC3分别用于连接黄、红、绿三个发光二极管,PC0连接到8253的GATE1端,以控制通道1的计数)。

(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控制字要求

通道0:操作类型为先读写低字节再读写高字节,工作在方式3即方波发生器,计数格式为BCD码,计数初值为4000。

通道1:操作类型为先读写低字节再读写高字节,工作在方式1即可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计数格式为BCD码,计数初值为3000。

通道2:操作类型为先读写低字节再读写高字节,工作在

方式3即方波发生器,计数格式为BCD码,计数初值为0。

2.总体设计框图

由于本次实验要用到数码显示、中断控制、倒计时等功能,故初步分析,需要8255、8259、8253等芯片。

经过分析,实验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最先抢答者的信号并锁存,而同时不理睬其它抢答者的信号。为此,可将8个抢答按钮信号经过一个8位并行输入口接至微机中。当主持人启动抢答过程后,微机经过该并行输入口循环对8路抢答信号进行采样。当采样到那一组的抢答信号已经发出,则立即停止采样,并记录下该组的组号,每路抢答按钮电路能够参考图2.1进行设计。

+5

1

图2.1 抢答按钮电路

由图可知,当8组均未按下抢答按钮时,送入到并行接口的8位抢答状态都是0,而当微机采样到这8位数据不为0时,则表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附件一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2015 ~ 2016 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指导教师杨伟丰职称教授 学生姓名顾宏亮专业班级软件1403 学号14408300328 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20日~2016 年6月21 日 目录清单

附件二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 —2016 学年第2 学期 计通 学院(系、部)软件专业1403 班级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设计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6 年 6 月20 日至2016 年6 月21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1.根据复杂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实验程序 2.按图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检查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3.写程序 4.运行程序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2016.6.20-2016.6.21连接线路进行实验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附件三

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起止日期:2016 年6月20 日至2016 年 6 月21 日 学生姓名顾宏亮 班级软件1403 学号1440830032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部) 2016年7月1日 设计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模型计算机。 二、设计内容 根据复杂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实验程序,并运行程序,观察和记录运行结果。 三、预备知识 1、数据格式 8位,其格式如下: 1≤X<1。 2、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十六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存储器、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1)算术逻辑指令 (2)访存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2条访存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2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 ,M (3)I/O指令 OUT指令中,addr=10时,表示选中“OUTPUT UNIT”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

《东北大学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班级:冶金工程1103 姓名:马林林 学号:20110075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 年07 月07 日

1、设计内容 1.1设计题目 1.2工作条件 1.3技术条件 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电动机选择 2.2分配传动比 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设计计算以及校核3.1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2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4、轴的计算 4.1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4.2轴的强度校核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5.1初选滚动轴承的型号 5.2滚动轴承寿命的胶合计算 6、键连接选择和验算 7、连轴器的选择和验算

kw w 30.3=

一对滚动轴承效率 η2=0.99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0.97(8级) 开式滚子链传动效率 η4=0.92 一对滑动轴承的效率 η5=0.97 传动滚筒的效率 η6=0.96 8063 .096.097.092.097.099.099.026 5432 21=?????=?????=ηηηηηηη 8063.0=η (3)所需的电动机的功率 Kw p p w r 09.48063 .030.3=== η Kw p r 09.4= 即Pr=4.09kw 查表2-18-1可选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Y132M2-6型, 额定kw P 5.50=。满足r P P >0,其主要性能见表。 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传动滚筒转速 min /4.102280 1000 5.16060w r D v n =???==ππ 现以同步转速为Y132S-4型(1500r/min ) 及Y132M2-6 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查得电动机数据 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选用方案2。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 由表2-18-1和表2-18-2查得其主要性能技术数和安装尺寸 数据列于下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阵列乘法器课程设计报告

. 课程设计

. 教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4位乘法整列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4级计本非师班姓名唐健峰 同组人员黄亚军 指导教师 2016 年10 月 5 日

1 课程设计概述 1.1 课设目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属于设计型实验,不仅锻炼学生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进行设计及实现,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设计中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的解决问题。凝聚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充分的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4位的二进制乘法器: 输入信号:4位被乘数A(A1,A2,A3,A4), 4位乘数B(B1,B2,B3,B4), 输出信号:8位乘积q(q1,q2,q3,q4,q5,q6,q7,q8). 1.3 设计要求 根据理论课程所学的至少设计出简单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结合各单元实验积累和课堂上所学知识,选择适当芯片,设计简单的计算机系统。 (1)制定设计方案: 我们小组做的是4位阵列乘法器,4位阵列乘法器主要由求补器和阵列全加器组成。 (2)客观要求 要掌握电子逻辑学的基本内容能在设计时运用到本课程中,其次是要思维灵活遇到问题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共同达到目的。

2 实验原理与环境 2.1 1.实验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maxplus2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然后将每一位权值直接去乘被乘数得到部分积,并按位列为一行每一行部分积末位与对应的乘数数位对齐,体现对应数位的权值,将各次部分积求和得到最终的对应数位的权值。 2.2 2.实验环境 2.2.1双击maxplu2II软件图标,启动软件 (1).新建工程,flie->new project ....,出现存储路径的选项框,指定项目保存路径并且为工程命名,第三行设置实体名,保持与工程名一致。点击OK

计组课设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实 验 报 告 课题:两个16位二进制数加法计算 班级: 成员: 完成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一:课程设计步骤 1.确定设计目标 综合考虑实验条件及自身能力水平,以及设计功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我们小组决定将设计目标定为“两个16位二进制数相加”。分两次分别输入两个加数的低八位和高八位,输出两个16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结果。 2.确定指令系统 (1)数据格式 模型机规定数据采用定点整数补码表示,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符号尾数 (2)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16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及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①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九条算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RS R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RS或RD 选定的寄存器 00 01 10 R0 R1 R2 ②I/O指令 输入(1N)和输入(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OP-CODE addr RD 其中,addr=01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入设备。 ③访问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两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两条颛臾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指令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00 M OP-CODE RD 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指令使用)。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寻址模式有效地址E 说明 00 E=D 直接寻址

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5B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2)工作条件: 工作年限工作班 制 工作环 境 载荷性 质 生产批 量 10 2 多灰尘稍有波 动 小批3)技术数据 题号滚筒圆 周力 F(N) 带速 v(m/s) 滚筒直 径 D(mm) 滚筒长 度 L(mm) ZDD-5 1100 320 500 二、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1)、选择电动机系列 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伏,Y系列电动机

2)、滚筒转动所需要的有效功率Fv/1000= 根据表2-11-1确定各部分的效率: V 带传动效率 η1 =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 =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 = 弹性联轴器效率 η4 = 滑动轴承传动效率 η5 = 传动滚筒效率 η6 = 则总的传动总效率: η = η1×η2η2 ×η3×η4×η5×η6 = ×××××× = 3)、需要电动机的功率 kw p p w r 91.28326 .042 .2=== η 电机的转速 min 3.13132 .02 .26060n =??== ππD v w (r/min) 现以同步转速为Y100L2-4型(1500r/min )及Y132S2-6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传动比 96.103 .131144001=== w n n i

31.73 .13196002=== w n n i ; 由表2-19-1查得电动机数据, 方 案 号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 率(kW) 同步转速 (r/min ) 满载转 速 (r/min ) 总传 动比 1 Y100L2-4 1500 1430 2 Y132S-6 1000 960 比较两种方案,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 用方案2 ,选电动机Y132S —6型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1000r/min,满载转速960r/min 。 同时,由表2-19-1和2-19-2查得电动机堵载转矩/额定转矩为,中心高H=132mm ,外伸轴段直径与长度分别为D=38mm ,E=80mm 。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总传动比31.70 == w n n i ;由表2-11-1得,V 带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JUC2模型机的微程序设计 姓名沈钰城 学号3140604029 专业信息安全 指导教师肖铁军 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6年1 月 6 日

一.实验环境 1.使用的硬件实验板 (1)品牌,型号 实验板品牌:Altera 实验板型号:DE2-115 FPGA芯片品牌:Cyclone IV E FPGA芯片型号:EP4CE115 (2)FPGA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FPGA令系统开发商的产品更快速地推向市场;更长的生命周期;灵活性,可支持各种标准和网络协议;低成本,低功耗。 在工业应用中,FPGA可取代旧的ASIC技术,提供更具成本有效性的解决方案;FPGA作为通信协处理器负责连接到以太网的工作,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一个硬件平台支持多种协议;用FPGA控制马达,通过它的嵌入式处理器,实时特性和数字编码器轻松实现。 另一个典型应用是马达控制。目前世界工业电力的2/3都用来驱动电机,但只有2%的电机使用了可变速的驱动,如果使用变速电机控制每年将节约10个发电厂的能量。使用电机控制芯片技术将把工业应用的能耗效率提升到88%。系统有这样的需求:在增加以太网连接能力同时不想增加额外的器件;想要灵活的方法去控制多个马达和差异化的产品;想要一个支持马达控制和现场总线连接能力的单芯片方案。基于Cylone III的马达驱动方案通过集成了不同的算法和I/O接口可满足不同的特性需求。Altera与第三方伙伴合作,将他们提供的优化算法整合到FPGA中,一个平台可实现多个电机控制,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使用的设计软件 (1)品牌、名称、版本、发布年份 软件品牌:Altera 名称:quartus ii 版本:12.0 发布年份:2012 (2)行业对该软件的评价 Altera的Quartus II可编程逻辑软件属于第四代PLD开发平台。该平台支持一个工作组环境下的设计要求,其中包括支持基于Internet的协作设计。Quartus平台与Cadence、Exemplar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和Synplicity等EDA供应商的开发工具相兼容。改进了软件的LogicLock模块设计功能,增添了FastFit编译选项,推进了网络编辑性能,而且提升了调试能力。支持MAX7000/MAX3000等乘积项器件 Quartus II设计套装的其他特性包括:DSP Builder 12.0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支持——通过系统控制台,与MATLAB的DDR存储器进行通信,并具有新的浮点功能,提高了设计效能,以及DSP效率。经过改进的视频和图像处理(VIP)套装以及视频接口IP——通过具有边缘自适应算法的Scaler II MegaCore功能以及新的Avalon-Streaming (Avalon-ST)视频监视和跟踪系统IP内核,简化了视频处理应用的开发。增强收发器设计和验证——更新了Arria V FPGA的收发器工具包支持,进一步提高收发器数据速率(对于Stratix V FPGA,高达14.1 Gbps)。 3.使用的调试工具 硬件:JUPOD调试适配器 软件:JULAB实验系统软件 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发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 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报告 题目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计算机学院 目录 摘要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

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以及倒计时时间。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系统除基本的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等功能,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状况。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LED数码管显示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1. 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xx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xx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 4 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xx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63979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题目名称: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 18 学生姓名:李佩霖 同组人:聂铭 指导老师:单博炜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29日至2014年12月31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1.2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第二章规定项目的实验验证 2.1任务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2.2设计原理 第三章指定应用项目的设计实现

第四章收获和体会 第一章课程设计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计算机。 1.2 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在模型机上实现如下运算:从IN单元读入一个数据,根据读入数据的低四位值X,求对应X值的1+2+3+···的整数序列的累加和,X为序列的长度。 要求使用实验机上的复杂模型机设计实验上的数据格式和指令格式、数据通路、微程序流程图设计微程序,并通过手动和联机输入完成实验验证。 第二章规定项目的实验验证 2.1任务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考虑到实验任务为计算数的序列的累加和,所以实验过程应该为: 1.学习并掌握微指令的结构以及运算方式。 2根据实验机数据通路的原理框图在实验机上连接线路。 3手动和联机向实验机打入微程序,运行并验证。 2.2设计原理 如图1为模型机数据通路原理框图,图2为微程序流程图。 图1 图2 关于数据格式,模型机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表示数据,数据字长为8位,8位全部用来表示数据。 关于指令格式,模型机设计3大指令共15条,其中包括运算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数据传送类指令。运算类指令包含3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一位运算,设计有6条运算类指令,分别为:ADD、AND、INC、SUB、OR、RR,所有运算类指令均为单字节指令,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控制转移类指令有3条,分别为:HLT、JMP、BZC。数据传送类指令有:IN、OUT、MOV、LDI、LAD、STA。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常规型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时序产生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3)掌握微指令格式的化简和归并 二、实验电路 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时序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采用2片GAL22V10(U6、U7),可产生两级等间隔时序信号T1-T4和W1-W4,其中一个W由一轮T1-T4循环组成,它相当于一个微指令周期或硬布线控制器的一拍,而一轮W1—W4循环可供硬布线控制器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2.微指令格式 根据给定的12条机器指令功能和数据通路总体图的控制信号,采用的微指令格式见下图。微指令字长共35位。其中顺序控制部分10位:后继微地址6位,判别字段4位,操作控制字段25位,各位进行直接控制。微指令格式中,信号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低有效信号,不带有后缀“#”的信号为高有效信号。

3.微程序控制器电路 对应微指令格式,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下图。控制存储器采用5片EEPROM 28C64(U8、U9、U10、U11、U12) 三、实验设备 (1)TEC-4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 (2)双踪示波器一台 (2)直流万用表一只 (3)逻辑测试笔一支 四、实验任务 (1)按实验要求连接实验台的数码开关K0—K15、按钮开关、时钟信号源和微程序控制器。 注意:本次实验只做微程序控制器本身的实验,故微程序控制器输出的微命令信号与执行部件(数据通路)的连线暂不连接。连线完成后应仔细检查一遍,然后才可加上电源。 (2)观察时序信号。 用双踪示波器观测时序产生器的输入输出信号:MF,W1—W4,T1—T4。比较相位关系,画出其波形,并标注测量所得的脉冲宽度。观察时须将TJ1接低电平,DB、DZ、DP开关均置为0状态,然后按QD按钮,则连续产生T1、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1.9吨直径30mm7075铝合金挤压棒材 生产工艺设计及成本核算 授课教师 学生 班级 学号

目录 摘要 (1) 1 合金概况及总体工艺流程制定 (2) 1.1 订单信息 (2) 1.2 合金成分及合金概况 (2) 1.2.1 合金的名义成分 (3) 1.2.2 合金的用途 (3) 1.2.3 合金的工艺特点 (3) 1.3 工艺流程制定 (4) 1.4 变形过程中各段定尺计算 (4) 1.4.1变形过程各段已知条件 (4) 1.4.2 定尺计算 (5) 1.5 成品率计算 (5) 1.6 熔铸投料量计算 (6) 2 具体工艺安排及操作步骤 (7) 2.1 熔铸工艺安排及计算 (7) 2.1.1 熔铸工艺的工艺流程 (7) 2.1.2 铸次分配 (7) 2.1.3 合金的成分计算 (8) 2.1.4 配料计算 (8) 2.1.5 熔炼工艺参数 (12) 2.1.6铸造工艺条件 (14) 2.1.7铸造过程中损耗率计算 (14) 2.1.8成品铸锭计算 (14) 2.2 锯切定尺安排 (15) 2.3车削工艺安排 (15) 2.4均火工艺 (15) 2.4.1 均匀化退火 (15)

2.4.2均匀化退火工艺设计 (16) 2.5挤压工艺 (16) 2.5.1挤压比 (16) 2.5.2挤压工艺参数确定 (16) 2.5.3挤压工艺设计 (16) 2.6固溶淬火工艺 (17) 2.7矫直工艺 (17) 2.8锯切 (17) 2.9包装 (17) 3成本核算 (18) 3.1成品率计算 (18) 3.2各工序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1熔铸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2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3车皮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4均匀化退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5挤压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6拉伸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7淬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8辊式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9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2.10包装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3总成本核算 (22) 参考文献 (24)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06计算机 6 班姓名:李凯学号:20063007 完成时间:2009年1月3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 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 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 1.硬件 ●COP2000实验仪 ●PC机 2.软件 ●COP2000仿真软件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 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 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

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但其工作原理与16位机相同。相比而言8位机实验减少了烦琐的连线,但其原理却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 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的各种功能。模型机有24位控制位以控制寄存器的输入、输出,选择运算器的运算功能,存储器的读写。24位控制位分别介绍如下: XRD :外部设备读信号,当给出了外设的地址后,输出此信号,从指定外设读数据。 EMWR:程序存储器EM写信号。 EMRD:程序存储器EM读信号。 PCOE:将程序计数器PC的值送到地址总线ABUS上。 EMEN:将程序存储器EM与数据总线DBUS接通,由EMWR和EMRD决定是将DBUS数据写到EM中,还是从EM读出数据送到DBUS。 IREN:将程序存储器EM读出的数据打入指令寄存器IR和微指令计数器uPC。 EINT:中断返回时清除中断响应和中断请求标志,便于下次中断。 ELP: PC打入允许,与指令寄存器的IR3、IR2位结合,控制程序跳转。 MAR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打入地址寄存器MAR。 MAROE:将地址寄存器MAR的值送到地址总线ABUS上。 OUT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送到输出端口寄存器OUT里。 ST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存入堆栈寄存器ST中。 RRD:读寄存器组R0-R3,寄存器R?的选择由指令的最低两位决定。 RWR:写寄存器组R0-R3,寄存器R?的选择由指令的最低两位决定。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 班级学号:3130610031 学生姓名:张杰 指导教师:胡广亮 设计时间:2013年6月24日—2013年7月2日

第一天:熟悉微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一、设计目标 1、掌握微程序的设计方法 2、熟悉利用调试软件运行、调试微程序的方法 二、操作提示 1、连接实验设备 注意:请在断电状态下连接调试电缆。 2、下载FPGA配置数据 从课程网站下载CPU.sof等文件,使用Quartus II Programmer 软件将CPU.sof下载到FPGA。 3、输入微程序 利用调试软件将微程序写入控存,微程序如下。 取指令微程序 取源操作数为立即数的微程序 取目的操作数为寄存器寻址的微程序

MOV指令的微程序(目的数寄存器寻址) 4、输入调机程序 今天的将调机程序就是一条指令:“ MOV #0001H, R1”。首先将指令翻译成机器码,根 据指令的编码规则,该指令的编码是:0761 0001。然后利用调试软件将指令码写入主存,地址从主存的0030H开始。 5、调试微程序。 利用调试软件“Step”按钮控制微指令单步执行,执行结果如图 2.3所示 2.3 例2.1 MOV指令的单步运行跟踪数据 6、分析微程序的执行结果,一般方法如下: 首先分析微程序执行流程是否正确,根据前面指令微流程的设计,理论上该指令微程序 的执行顺序应该是001→002→003→004→00B→00F→016→006→018→007→031→02D→02E→000,通过调试软件的执行结果图 2.3可以看出,该指令微程序的微指令次序是正确的。 如果执行的微指令次序不正确,那就要分析原因,检查BM和NC设置是否正确、检查uAR 的各个输入信号的值是否正确,如IR、NA等。 然后分析指令的运行结果。理论上本条测试指令执行完后,R1的值应该是0001。通过 调试软件的执行结果图 2.3可以看出,指令执行结果是正确的。如果结果不对,就需要进一 步分析每一条微指令。分析的方法是针对微指令的每一条微命令,查看相应微操作前后相关模块的数据变化是否与指令微流程一致。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如何分析每条微指令的。 图 2.3的微地址为000B(uAR=000B)的控存单元所对应的内容为2008000F,即微指 令为2008000F,所代表的微操作是:PCoe,ARce,即PC的内容送IB、IB的内容送AR,理论上的正确结果应该是IB=0031, AR=0031;通过图 2.3的000B单元微指令的执行结果可 以看出,IB 的数据由上一条微指令的结果0000→0031, AR 的数据由上一条微指令的结果0030→0031,说明本条微指令执行结果是正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检查运行结果是否正确,关键是要清楚理论上正确的结果 是什么。这就要求实验者对指令的微程序流程非常清楚,从而达到了理解计算机内部信息流动过程、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目的。所以实验者应重视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否则就失去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微程序报告

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设计内容 (3) 3具体要求 (3) 4设计方案 (3) 5 调试过程 (11) 6 心得体会 (12)

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目的 1)巩固和深刻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所讲解的原理,加 深对计算机各模块协同工作的认识 2)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具体流程、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取得设计与调试的实 践经验。 4)尝试利用编程实现微程序指令的识别和解释的工作流程 二、设计内容 按照要求设计一指令系统,该指令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送,进行加、减运算和无条件转移,具有累加器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等五种寻址方式。 三、设计要求 1)仔细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思想,并根 据掌握的理论写出要设计的指令系统的微程序流程。指令系 统至少要包括六条指令,具有上述功能和寻址方式。 2)根据微操作流程及给定的微指令格式写出相应的微程序 3)将所设计的微程序在虚拟环境中运行调试程序,并给出测试 思路和具体程序段 4)尝试用C或者Java语言实现所设计的指令系统的加载、识 别和解释功能。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四、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 按照要求设计指令系统,该指令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送,进行加、减运算和无条件转移,具有累加器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等五种寻址方式。从而可以想到如下指令:24位控制位分别介绍如下: XRD :外部设备读信号,当给出了外设的地址后,输出

此信号,从指定外设读数据。 EMWR:程序存储器EM写信号。 EMRD:程序存储器EM读信号。 PCOE:将程序计数器PC的值送到地址总线ABUS上。 EMEN:将程序存储器EM与数据总线DBUS接通,由EMWR 和EMRD决定是将DBUS数据写到EM中,还是 从EM读出数据送到DBUS。 IREN:将程序存储器EM读出的数据打入指令寄存器IR 和微指令计数器uPC。 EINT:中断返回时清除中断响应和中断请求标志,便于下次中断。 ELP: PC打入允许,与指令寄存器的IR3、IR2位结合,控制程序跳转。 MAR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打入地址寄存器MAR。 MAROE:将地址寄存器MAR的值送到地址总线ABUS上。 OUT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送到输出端口寄存器OUT 里。 STEN: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存入堆栈寄存器ST中。 RRD:读寄存器组R0-R3,寄存器R?的选择由指令的最低两位决定。 RWR:写寄存器组R0-R3,寄存器R?的选择由指令的最低两位决定。 CN:决定运算器是否带进位移位,CN=1带进位,CN=0不带进位。 FEN:将标志位存入ALU内部的标志寄存器。 X2:X1:X0: X2、X1、X0三位组合来译码选择将数据送到DBUS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2011年 6月 29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1年 6月 29 日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目录 1系统分析 (1) 1.1 设计背景 (1) 1.2 设计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指令系统及其指令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指令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指令的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3微程序的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 .. (6) 3.1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7) 3.2微指令格式的设计 (8) 3.3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 (8) 3.3程序执行流程 (9) 4程序的实现 (10) 4.1源程序,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10) 4.2 程序的指令代码 (10) 4.3 微程序 (10) 4.4 程序调试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题名模型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计123班 姓名流星雪雨 学号 1213022073 指导教师顾辉 日期 2014.6.23 ~ 2014.6.27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内容 (1) 3 设计要求 (1) 4 数据格式与指令系统 (2) 4.1 数据格式 (2) 4.2 指令系统 (2) 5 设计原理与电路图(包括总框图、微程序控制器的逻辑图、电路图和封装图) (3) 5.1 总的逻辑框图: (3) 5.2 微程序控制器: (4) 5.2.1 地址转移逻辑图 (4) 5.2.2 微程序控制器逻辑图 (5) 5.3 PC计数器 (7) 5.4 时序产生器 (8) 5.5 总的逻辑组成图(运算器和存储器不再说明): (9) 5.5.1 逻辑图及波形文件 (9) 5.5.2 初始化数据 (10) 6 微程序流程图、代码表 (12) 6.1 微程序流程图: (12) 6.2代码表: (13) 7系统调试情况 (14) 8 设计总结与体会 (14) 9 参考文献 (15)

1 设计目的 1.融会贯通教材各章的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加深计算机工作中“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从而清晰地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 2.学习设计和调试计算机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取得工程设计和调试的实践和经验。 2 设计内容 1.根据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设计一台微程序控制的模型计算机。 2.根据设计图,在QUARTUS II环境下仿真调试成功。 3.在调试成功的基础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包括: (1)总框图(数据通路图); (2)微程序控制器逻辑图; (3)微程序流程图; (4)微程序代码表; (5)设计说明书及工作小结。 3 设计要求 (1)对指令系统中的各条指令进行分析,得出所需要的占领周期与操作序列,以便确定各器件的类型和数量; (2)设计总框图草图,进行各逻辑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即初步确定数据通路,使得由指令系统所要求的数据通路都能实现,并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 (3)检查全部指令周期的操作序列,确定所需要的控制点和控制信号; (4)检查所设计的数据通路,尽可能降低成本,简化线路,优化性能。 以上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以便得到一个较好的方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报告 题目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计算机学院

目录 摘要 (4) 1. 引言 (5) 2. 总体设计方案 (6) 2.1. 设计思路 (6) 2.1.1. 设计目的 (6) 2.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6) 2.1.3. 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 (7) 2.1.4. 芯片简介 (10) 2.2. 设计方框图 (13) 3. 设计原理分析 (14) 3.1. 交通灯显示时序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14) 3.2. 交通灯显示时间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16) 3.3. 电路模块 (16) 3.3.1. (16) 3.3.2. LED红绿灯显示模块 (19) 3.3.3. 复位电路 (21) 3.3.4. 晶振电路 (22)

4. 结束语 (23) 5. 参考文献 (24) 6. 附录 (24) 6.1. 附录1:程序清单 (24)

摘要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以及倒计时时间。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系统除基本的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等功能,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状况。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LED数码管显示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班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 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 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 1.硬件 ●COP2000实验仪 ●PC机 2.软件 ●COP2000仿真软件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 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 ①总体概述: 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

计组课设报告(1)

重庆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微程序设计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 年级:2012级 姓名:李航、周奥力、彭翔 学号:20125075、20125089、20125086 完成时间:2014 年12 月26 日成绩: 指导教师:冯永 重庆大学教务处制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姓名:李航学号:20125075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说明: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如: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 课程设计正文 一.设计要求 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以下指令功能: 调用: CALL addr ;指令功能与80X86相同,addr是8位二进制地址 返回: RET ; 存储器到存储器传送: MOV mem i , mem j ; mem i ←(mem j ), i<>j,mem i 内存单元地址 带左移的加法运算: ADD R i , R j , N ; R i ←(R i )+(R j )<

三字节指令,Mov: 说明:其中括号中的1 表示指令的第一字节,2 表示指令的第二字节; Rs 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00-11分别对应选定寄存器R0-R3); 2.确定所有指令的操作码,如下所示:(李航、周奥力共同完成) 3.本次实验用到的指令译码电路如下:(李航、周奥力共同完成)

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一、题目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课题是设计基于微程序控制器的简单计算机设计与实现,宏观上利用CPU、cache、存储器以及一些外设设备来组成一台简单计算机,微观上由运算器、译码电路、和存储器指令用的控制存储器构成。此次设计要求完成各个指令的格式以及编码的设计,实现各个机器指令的微代码。 本计算机实现的功能有:IN(输入),OUT(输出),ADD(加法),SUB(减法),STA(存数),JMP(跳转)。设计进行开始,在了解微程序的基本格式, 及各个字段值的作用后, 按微指令格式参照指令流程图,设计出程序以及微程序,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并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根据机器指令系统要求,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设计的加法和减法中, 被加数和被减数都由调试人员输入, 而加数和减数都从存储器中读取. 最后上机调试,各个功能运行结果正确。 二、基本理论 计算机原理图 (一)、ALU 1、功能及组成 它是数据加工处理部。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执行所有的逻辑运算,并进行

逻辑测试,通常,一个算术操作产生一个运算结果,而一个逻辑操作则产生一个判决。 2、设计图 (二)、CPU 1、如何执行指令 (1)MOV指令 a. 程序计数器PC中装入第一条指令地址101 b. PC的内容被放到指令总线ABUS上,对指存进行译码,并启动读命令。 c. 从101号地址读出的MOV指令通过指令总线IBUS装入指令寄存器IR。 d. 程序计数器内容加1,变成102,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 e. 指令寄存器中的操作码被译码。 f. CPU识别出是MOV指令。至此,取值周期结束。 g. 操作控制(OC)器送出控制信号到通用寄存器,选择R1作源寄存器,选择R0作目标寄存器。 h. OC送出控制信号到ALU,制定ALU做传送操作。 i. OC送出控制信号,打开ALU输出三态门,将ALU输出送到数据总线DBUS 上。(任何时候DBUS上只能有一个数据) j. OC送出控制信号,将DBUS上的数据打入到数据缓冲寄存器DR。 k. OC送出控制信号,将DR中的数据打入到目标寄存器R0,R0的内容由00变为10。至此,MOV指令执行结束。 (2)LAD指令 a. 取指周期与MOV指令取指周期一样,只是PC提供的指命令地址为102,按此地址从指令存储器读出指令放入IR中,然后将PC+1,使PC内容变为103,为取下一条ADD指令做好准备。 b. 操作控制器OC发出控制命令打开IR输出三态门,将指令中的直接地址码6放到数据总线DBUS上。 c. OC发出读命令,将地址码6装入数存地址寄存器AR。 d. OC发出命令,将数存6号单元中的数100读出到DBUS上。 e. OC发出命令,将DBUS上的数据100装入缓冲寄存器DR。 f. OC发出命令,将DR中的数100装入通用寄存器R,原来R1中的数10被冲掉,至此,LAD指令执行周期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