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凹凸模计算

模具凹凸模计算
模具凹凸模计算

1、零件尺寸计算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形的模具零件,其工作尺寸属包容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凹模的磨损会使得包容尺寸逐渐的增大。所以,为了使得模具的磨损留有修模的余地以及装配的需要,在设计时,包容尺寸尽量取下极限尺寸,尺寸公差取上偏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凹模的工作尺寸计算

凹模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δ+?-+=4/3k 1L 1 L

式中:L 1 塑件外形公称尺寸;

k 塑料的平均收缩率;

? 塑件的尺寸公差;

δ 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应尺寸公差的1/3到1/6.

计算凹模上口径尺寸L2

查表可得L 上=75,?=0.76, ?=3/1δ到?6/1

()()[][]mm L 19.019.01293.7576.0*4/302.1*754/3k 1L +++=-=?-+=δ

计算凹模下口径尺寸L3

查表可得L 下=60,?=0.64, 16.0=δ

()()[][]mm L 16.016.01375.6064.0*4/302.1*604/3k 1L +++=-=?-+=δ

凹模的深度尺寸计算公式:

[]δ

+?-+=)3/2()1(1k H H

式中:H1 塑件高度方向的公差尺寸。

查表可得H1=130,?=1.1,27.0=δ

[][]mm k H H 27.027.0187.1311.1*3/202.1*130)3/2()1(+++=-=?-+=δ

2、凸模的工作尺寸计算

凸模是成型塑件内形的,其工作尺寸属于被包容尺寸,在使用过程中凸模的磨损会使包容尺寸逐渐的减小。所以,为了使得模具的磨损留有修模的余地以及装配的需要,在设计模具时,被包容尺寸尽量取上限尺寸,尺寸公差取下偏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凸模的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δ-?++=)4/3()1(1k l l

式中1l 塑件内形径向公称尺寸。

计算凸模的上口径尺寸

[][]mm k l l 19.019.0199.7276.0*75.002.1*71)4/3()1(---=+=?++=δ

计算凸模的下口径尺寸

[][]mm k l l 16.016.016.5764.0*75.002.1*56)4/3()1(---=+=?++=δ

凸模的高度尺寸计算公式:

[]δ-?++=)3/2()1(1k h h

式中1h 塑件深度方向的公称尺寸。

[][]mm k h h 27.0129.1311.1*3/2)02.01(*128)3/2()1(---=++=?++=δδ

计算凸凹模尺寸

孔4×Ф5.5凸、凹模尺寸计算: 凸模: d 凸=(d m in + x ?)0凸 δ-=(5.5+0.5?0.3)002.0-=5.650 02.0- 凹模: d 凹=(d 凸+ Z m in )凹 δ0=(5.65+0.64)02.00 +=6.2902.00+ 孔Ф26凸凹模尺寸计算: 凸模: d 凸=(d m in + x ?)0凸 δ -=(26+0.5?0.52)002.0-=26.260 02.0- 凹模: d 凹=(d 凸+ Z m in )凹 δ0=(26.26+0.64)02.00 +=26.9025 .00+ 外形凸凹模尺寸的计算(落料): 根据零件的形状,凹模磨损后其尺寸变化都为第一类A (磨损后尺寸增大) 由教材表3—6查得 1x =0.5 2x =0.5 凹A =凹(δ)?+x A 式 ( 1—2 ) 式中: A —工件基本尺寸(mm) △—工件公差(mm ) 凹δ-凹模制造公差(mm ) 1凹A =025.004 5.1705.17015.0170-?--==?+凹 )(δ 025.005.15415.01542--=?+=凹)(凹δA

凹模的外形一般有矩形与原形两种。凹模的外形尺寸应保证凹模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凹模的厚度还应包括使用期内的修磨量。凹模的外形尺寸一般是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来确定的。 查《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万战胜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表2—22 凹模外形尺寸得凹模最小壁厚C=52mm 凹模厚度H=36mm 故凹模板的外形尺寸:长 L=L1+2C=170+52×2=274mm 宽 B=L2+2C=154+52×2=258mm 故L×B×H=274×258×36 mm 又查《模具手册之四—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表14-6 矩形和圆形凹模外行尺寸(GB2858-81)将上述尺寸改为315×250×40mm。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工件公差 (1) 、落料模应先确定凹模尺寸,其基本尺寸应按入体方向接近 或等于相应的落料件极限尺寸,此时的凸模基本尺寸按凹模相应沿入 体方向减(加)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 Z min 。 (2) )冲孔模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其基本尺寸应按入体反向接近 或等于相应的冲孔件极限尺寸,此时凹模的基本尺寸按凸模相应沿入 体反向加(减)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 Z min 。 (3) )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应与冲裁件的尺寸精度相适应, - 般比制件的精度高2~3级,且必须按入体方向标注单向公差。 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用△ x 表示,其中△为工件的公差 值,x 为磨损系数,其值在0.5?1之间,根据工件制造精度选取: 计算原则: 计算方法 落料 冲孔 凸、凹模制造公差

工件精度IT10级以上X =1.0 工件精度IT11?13 X =0.75 工件精度IT14X =0.5 规则形状冲裁模凸模、凹模制造偏差5

1、分别加工法 §凸+ §凹W Z max- Z min 落料 D凹=(D max - X △0 D凸=(D凹-Z min )二凸=(D max - X △Z min )」凸冲孔 d凸=(d min + X △) 1凸 d凹=(d凸+ Z min ) 0 = ( d min + X△Z min ) 0 孔心距 孔心距属于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冲出的孔距为L±2/2两个孔时,其凹模型孔心距L d可按下式确定。 L d =L+ —■- 8 :凸、「?凹一一凸、凹模制造公差,可按IT6?IT7级来选取,或取 、?凸W0.4 ( Z max- Z min ) , '?凹W0.6 ( Z max" Z min ) 2、单配加工法

塑封模具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集成电路塑封模具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1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产业在国内也随之迅猛发展,但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塑封模具却成为制约封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依靠进口。本文通过我公司长期制造塑封模具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封装模具常用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2 塑封模具的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塑料模具的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线涨系数的测量计算;成型型腔尺寸的计算;型腔镶件的线涨匹配;上料框架线涨尺寸的计算。 2.1 原材料线涨系数的测量计算 在这里原材料线涨系数的计算,主要针对引线框架的线涨计算,也可适用于其他材料的计算(如铝、钢等)。在此,只提供计算方法以便灵活应用。 线涨系数指原材料温度每升高1℃,单位长度内所增加的长度。 (1)式中: a为原材料的线涨系数/℃-1; Lt为原材料在t温度时的长度(一般指高温时的长度)/mm; L0为原材料在常温时的的长度/mm; t指高温(一般我们根据封装工艺的特点测试时取175℃/℃: to指常温(一般取20℃)/℃。

例:一种材料在20℃时长150mm,升温到175℃时长度为150.3mm,求线涨系数a为多少? 解:a=(150.3-150)/[150×(175-20)]=12.9 X 10-6℃-1。 2.2 成型型腔尺寸的计算 (2)式中: L为型腔尺寸/mm; L'为塑件尺寸/mm; S为树脂成型收缩率。 该公式为基本简化公式,具体计算时,根据塑封体外形偏差的大小,适当调整,在此不作累述。 S一般取0.2%~0.4%,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用户提供的树脂型号选取。 例:塑件外形尺寸为18mm,计算型腔尺寸L,树脂收缩率S为0.35%。 解:L=18x(1+0.35%)=18.063mm 2.3 型腔镶件的线涨匹配 公式: (3)式中: L模为模具型腔经线涨匹配后的尺寸/mm; L产为引线框架的实测长度尺寸/mm;

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

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 模具价格计算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 =材料费 +设计费 +加工费与利润 +增值税 +试模费 +包装运输费各 项比例通常为 : 材料费 : 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 : 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 : 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 , 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 包装运输费 : 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 增值税 :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 =(6~10)* 材料费 锻模 , 塑料模 =6* 材料费 压铸模 =10* 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 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 1.5~3 : 1,模架的加工费 用一般是 1: 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 =模具价格 =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 通过反复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 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

凸凹模尺寸计算4

凸凹模尺寸计算 1、 翻边尺寸d=45mm,差IT14级公差△=0.62mm (1) 翻遍凸模计算: mm p d d p 450 062.00min --==δ (2) 冲孔凹模25.4mm 按最小间隙min=0.126mm 配做. 2、凸凹模高度计算: 根据总装图结构: 1H -+=卸弹簧凸凹H H (1) 确定弹簧预压力:冲模冲裁的板料厚度t=1.2mm ,计算冲裁力,查表取b τ=320, L=D π,F=KL b τ=1.3×125×3.14×320=156748 N F x =K x F=0.04×156748 =6269 N (查表取K x =0.04) 按标准选弹簧个数n=4,则每个弹簧的预压力为; 15674/62694/1===Fx F Y N (2) 初选弹簧规格 估算弹簧的极限负荷 N 查标准GB/T 2089—94。按实验负荷大于极限负荷查表。初选弹簧规格D 0×d=16X60X280,实验负荷PS=3690 N ,实验负荷下变形量FS=117 mm ,最大允许工作负荷下变形量F2=93.6 mm 。 (3) 计算所选弹簧的预压量 △H 0=Fy1Fs/Ps=1567×117/3690≈49.6mm (4) 校核弹簧的压缩量 弹簧行程H 1=24+1.2=25.2 mm 修模量 H 2=6 mm 3134156722F 1=?==Y j F

故 H = 25.2 + 6 + 49.6 =81.2mm<93.6mm 因此所选的弹簧满足要求。规格为10X60X280 故H 弹簧+H 卸 = 280+20=300 mm 取凹凸模高H=299 mm

模具计算

研究到工件圆角位置必须要进行两次拉深,材料有向侧向挤流因素,所以计算毛坯尺寸时建议将展开圆角半径R 加大10%--20%。 两次拉深的相互关系应符合以下几点。 ①两次拉深的脚步圆角半径中心不同。 ②第二次拉深可不带压边圈,所以工序间的壁间距和角间距不宜过大。通常取值为 壁间距 b=(4--5t)=4mm 角间距 x ≤0.4b=0.5--2.5mm=1.6mm ③第二次拉深高度增量一般约为:?H =b-0.43(r p1-r p2) 式中 r p1—第一次拉深后的底部圆角半径;r p2—第二次拉深后的底部圆角半径。 从上式看出,若b=0.43(r p1-r p2) ,则?H=0,即两次拉深高度没有变化。 Rp1=13.3mm Rp2=4mm (3)核算角部的拉深系数 对于低盒形件,由于圆角部分对直边部分的影响相对较小,圆角处的变形量大,故变形程度用圆角处的假想拉深系数表示为: R r = m 式中 r —角部的圆角半径; R —毛坯圆角部分的假想半径。由表取m1=0.31 12.015/3m R r m <=== 所以不能一次拉深成形。 2.2拉深力计算 低的矩形盒(一次工序拉深) 拉深力计算公式:F=(2A+2B-1.72r)t σb k 4 A 和 B —工件长和宽; r —工件角部半径; t —工件材料厚度; σb —工件抗拉强度; k 4—低矩形件的系数取0.7。 F=(2×400+2×200-1.72×15)×0.8×520×0.7=342kN 落料刃口尺寸:A=447mm 、B=256mm 、R=15mm 工件尺寸公差:0.097mm, 0.081mm, 0.030mm 凸凹模间隙:0.035mm ,0.040mm, 0.020mm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计算方法 计算原则: (1)、落料模应先确定凹模尺寸,其基本尺寸应按入体方向接近或等于相应的落料件极限尺寸,此时的凸模基本尺寸按凹模相应沿入 z。 体方向减(加)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m in (2)、冲孔模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其基本尺寸应按入体反向接近或等于相应的冲孔件极限尺寸,此时凹模的基本尺寸按凸模相应沿入 z。 体反向加(减)一个最小合理间隙值m in (3)、凸模和凹模的制造公差应与冲裁件的尺寸精度相适应,一般比制件的精度高2~3级,且必须按入体方向标注单向公差。 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用△χ表示,其中△为工件的公差值,χ为磨损系数,其值在0.5~1之间,根据工件制造精度选取:

工件精度IT10级以上χ=1.0 工件精度IT11~13 χ=0.75 工件精度IT14 χ=0.5 规则形状冲裁模凸模、凹模制造偏差δ

凸模和凹模分别加工时间隙变动围 1、 分别加工法 凸δ+凹δ≤max Z -min Z 落料 凹D =(max D -χ△)凹 δ+0 凸D =(凹D -min Z )0凸 δ-=(max D -χ△-min Z )0 凸 δ- 冲孔 凸d =(min d +χ△)0 凸 δ- 凹d =(凸d +min Z )凹δ+0=(min d +χ△+min Z )凹 δ+0 孔心距 孔心距属于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冲出的孔距为L ±Δ/2两个孔时,其凹模型孔心距d L 可按下式确定。 d L =L+?8 1 凸δ、凹δ——凸、凹模制造公差,可按IT6~IT7级来选取,或取 凸δ≤0.4(max Z -min Z ) , 凹δ≤0.6(max Z -min Z )

凹凸模高度设计

凹凸模具设计厚度高度 在一般情况下,凸模的强度是足够的,不必进行强度计算。但是,对细长的凸模,或凸模断面尺寸较小而毛坯厚度又比较大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承压能力和抗纵向弯曲能力两方面的校验。 1.凸模承载能力校核凸模最小断面承受的压应力σ,必须小于凸模材料强度允许的压力[σ],即: σ=P/Fmin ≤[σ] 故非圆凸模Fmin ≥P/[σ](2—27) 对圆形凸模dmin ≥4tτ[σ](2—28) 式中 σ——凸模最小断面的压应力(MPa); P——凸模纵向总压力(N); Fmin ——凸模最小断面积(mm 2); dmin ——凸模最小直径(mm); t——冲裁材料厚度(mm) τ——冲裁材料抗剪强度(MPa); [σ]——凸模材料的许用压应力(MPa)。 2.凸模抗弯能力校核凸模冲裁时稳定性校验采用杆件受轴向压力的欧拉公式。根据模具结构的特点,可分为无导向装置和有导向装置的凸模(图2.8.4)进行校验。 对无导向装置的凸模,其受力情况相当于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压杆,其纵向的抗弯能力可用下列公式校验: 对圆形凸模Lmax ≤30d 2/(2—29) 对非圆形凸模Lmax ≤135(2—30) 图2.8.4 凸模的自由长度

(a)无导向装置的凸模(b)有导向装置的直通式凸模(c)有导向装置的阶梯式凸模 有导向装置的凸模,其不发生失稳弯曲的凸模最大长度为: 对圆形凸模Lmax ≤85d 2/P(2—31) 对非圆形凸模Lmax ≤380 (2—32) 以上各式中,I为凸模最小截面的惯性距(mm 4);P为凸模的冲裁力(N);d为凸模最小直径(mm)。 据上述公式可知,凸模弯曲不失稳时的最大长度Lmax ,与凸模截面尺寸、冲截力的大小、材料机械性能等因素有关。同时还受到模具精度、刃口锋利程度、制造过程、热处理等影响。为防止小凸模的折断,常采用如图2.8.5所示的结构进行保护。 (五)凸模的护套 图2.8.5a、b是两种简单的圆形凸模护套。图a所示护套1、凸模2均用铆接固定。图b所示护套1采用台肩固定,凸模2很短,上端有一个锥形台,以防卸料时拔出凸模,冲裁时,凸模依靠芯轴3承受压力。c所示护套1固定在卸料板(或导板)4上,护套1与上模导板5呈H7/h6的配合,凸模2与护套1呈H8/h8的配合。工作时护套1始终在上模导板5内滑动而不脱离(起小导柱作用,以防卸料板在水平方向摆动)。当上模下降时,卸料弹簧压缩,凸模从护套中伸出冲孔。此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卸料板的摆动和凸模工作端的弯曲,可冲厚度大于直径两倍的小孔。d)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凸模护套,三个等分扇形块6固定在固定板中,具有三个等分扇形槽的护套1固定在导板4中,可在固定扇形块6内滑动,因此可使凸模在任意位置均处于三向导向与保护之中。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比较困难。采用c、d两种结构时应注意两点:一是,上模处于上止点位置时,护套1的上端不能离开上模的导向元件(如上模导板5、扇形块6),其最小重叠部分长度不小于3~5mm。其二,上模处于下止点位置时,护套1的上端不能受到碰撞。 图2.8.5凸模护套 (六)凸模的固定方式 平面尺寸比较大的凸模,可以直接用销钉和螺栓固定(图2.8.6)。中、小型凸模多采用台肩、吊装或铆接固定(图2.8.7)。对于有的小凸模还可以采用粘接固定(图2.8.8)。对于大型冲模中冲小孔的易损凸模,可以采用快换凸模的固定方法,以便于修理与更换,如图 2.8.9所示。 图2.8.6大凸模的固定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供参考: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模具价格计算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

模具报价方法

目录 一、模具价格计算法分析................................................. 2... 1、经验计算法...................................................... 2... 2、材料系数法...................................................... 2... 二、模具报价估计....................................................... 2... 三、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3.. 四、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3.. 五、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4.. 六、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4... 七、模具的结算方式..................................................... 4... 1、“五五”式结算......................................................................... 5.. . 2、“六四”式结算.................................................. 5.. 3、“三四三”式结算................................................. 5.. 4、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 6. 八、实例说明........................................................... 7...

模具尺寸计算

一、 工艺尺寸计算 1.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采用凸模与凹模配合加工,以凸模为基准,加工凹模,使它们之间保证一定的间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是既容易保证凸凹膜之间的间隙,又可放大模具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 第一类:凸模磨损后变小的尺寸 A p =(A+Δx)- δP 工件的精度为IT12,根据查表得:磨损系数x=0.75,凸模制造公差 δP 为0.020mm ,冲裁件的公差Δ=0.15mm 。所以: A P =(5+0.75×0.15)-0.020mm=5.1125-0.020mm 凸模磨损后,无变大的尺寸以及不变的尺寸 根据材料厚度t=2㎜,可知:Z min =0.140mm 所以相应的凹模尺寸根据凸模实际尺寸及最小合理间隙Z min 配制。 A d =(5.1125+0.140)+0.020mm =5.2525+0.020mm 2. 弯曲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对于弯曲件,必须选择适当的间隙。间隙的大小对零件的质量和弯曲力有很大的影响。间隙越小,则弯曲力越大;间隙过小,会使零件边部壁厚减薄,降低凹模寿命。间隙过大,则回弹大,降低零件的精度。 材料为15钢,材料厚度为2mm ,故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2),可得,冲裁模刃口双面间隙的最小合理间隙为mm Z 13.0m in =, 因为弯曲件宽度的基本尺寸为L=22mm ,所以: 凸模尺寸为:mm x L L P P 020.0-020.0-50112515.075.022()(=?+=?+=-)δ; 凹模尺寸为:mm Z L L d p d 025.0025.0m in 2425.2213.01125.22+++=+=+= )()(δ; 3.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工件的形状为左右对称,加工废料较少,采用直排效率较高。查(《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7)得,工件间a 1=2.2 mm ,沿边a=2.5 mm ,条料宽度为: B=D+2a+Δ =[48+16×2+6.5×2+2.5×2+(-0.8)] mm =97.2mm ; 式中 B ——条料宽度的基本尺寸(mm ); D ——工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mm ); a ——侧搭边的最小值(mm ); Δ——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公差(mm )(如下图所示)。

模具加工费用计算及模具费用的计算

模具加工费用计算 机加工费用就是这样的:普床0、5/min 钻床0、25/min 数控1、00/min 卧式加工中心1、40/min 立式加工中心1、20/min 一般机械维修加工收费标准 一以工时记价办法。 Z25钻床,CA6140车床刨床插床锯床以每小时15元记费。立铣,卧铣,线切割,大车床,龙门铣以每小时20元记费。钳工一般维修以每小时15元记费。 记时单位从接手加工开始至加工完成验收合格结束 二以根据零件,数量,精度要求收费办法。 1钻孔加工 一般材料,深径比不大于2、5倍的直径25MM以下按钻头直径*0、05直径25-60的按钻头直径*0、12(最小孔不低于0、5元) 深径比大于2、5的一般材料收费基价*深径比*0、4收取 对孔径精度要求小于0.1MM或对中心距要求小于0.1MM的按基价*5收费 对攻丝收费标准按丝锥直径*0、2收费(以铸铁为标准,钢件另*1、2) 在批量加工时以标准基价*0、2-0、8收取(根据批量大小与加工难易程度) 2车床加工类 一般精度光轴加工长径比不大与10的按加工件毛坯尺寸*0、2收费(最底5元) 长径比大于10的按一般光轴基价*长径比数*0、15 精度要求在0.05MM以内的或要求带锥度的以一般光轴基价*2收取 一般阶梯轴(风机轴,泵轴,减速器轴,砂轮轴,电机轴,主轴等) 以一般精度光轴加工基价*2收取 阶梯轴如有带锥度,内外罗纹,的按一般精度光轴加工基价*3收取 一般用途丝杠按一般精度光轴加工基价*4收取 一般兰盘类零件收费标准按材料直径*0、07收取,直径大于430MM的按材料直径*0、12收取。 一般圆螺母零件按直径*0、25收费(包括材料)一般梯形,三角螺母零件按直径*0、3(不包材料) 一般轴套类零件(直径小于100径长比小于2)按材料外径*0、2收取,径长比超过2的按径长比*基价*0、6 一般修补轴承台类零件磨损量小于2MM的直径小于40MM宽度小于25MM的每个5元,需要上中心架,或长度大于1.7米的基价*2收取。直径大于40MM的按直径*0、2收取。 3铣床加工类 一般键槽加工(长宽比小于10的)按键槽宽度*0、5收取(最低5元)。长宽比超过10的按长宽比*基价*0、1收取。如有严格位置度要求的按基价*2收取。硬度大于HRC40的材料加工按基价*2收取。 一般花键加工(长径比小于5的)按花键轴外径*0、8收取(最低15元) 一般齿轮类加工按模数*齿数*0、5元收取。蜗轮按基数*1、2收取。斜齿轮,伞齿轮,变位齿轮按基价*2收取。 一般平面加工类按每平方分米1、5元收取(最低5元) 一般镗孔加工按孔直径*0、25收取 4带锯加工类 一般圆钢,厚壁管,方钢截断,按每平方分米5元计算(最低5元) 一般钢板切断,分条,开角按每平方分米10元(最低10元) 5线切割加工 一般零件按切断面积(平方毫米)*0、008元收费。需要穿丝的零件每穿丝孔加价5元

模具报价计算方式

快速准确的模具报价的方法和依据是这些 一:模具价格的构成,即模具价格都是有哪些因素决定的 二:模具价格的具体核算方法,如何快速的计算模具价格并报给客户 一:模具价格的由来 1: 模具价格是由生产成本、税金、利润、流通费用四个部分组成。

生产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料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包括材料费、动力消耗、工资和设备折旧费。 税金和利润:劳动者为社会所提供的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税金是价格构成的要素之一。流通费用: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用户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必要费用。 2:工业品应纳税金 = 出厂价 * 税率 工业品的利润额 = 产品成本 * 利润率 3:价格的作用 ①价格起着调节生产和流通的作用。 ②价格是企业进行全面经济核算的有效工具。 ③价格可以参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价格的种类: 1 按国家管理权分 计划价格:固定价格、浮动价格 非计划价格:协议价格、自由价格 2 按物资的流通环节分 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 5:产品价格的制约因素 ①产品成本:固定成本的影响、变动成本的影响。 ②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涨 ③竞争关系:竞争是产品价格、质量、品种的竞争 ④国家政策:国家有关税收信贷利率的金融政策。

6:定价目标 1:以获取最大盈利为目标。重要重要目标之一 2:以获取投资收益率为目标。 3: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4:以保证稳定价格为目标。 5:以应付或防止竞争为目标。 ?方式: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产品。以对手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 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产品 *7:定价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 目标利润定价法 盈亏平衡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理解价值定价法 区分需求定价法 3:竞争导向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 投标定价法 竞争价格定价法 8:定价策略 1:新产品的定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整数定价、奇数定价、声望定价、

落料凹模的设计

落料凹模的设计 一 坯料直径计算 1 确定修边余量 查表3-1得拉深件的修边余量mm h 2.1=? 2 毛坯展开尺寸计算 由于该拉深件的料厚大于1mm ,所以按中心层尺寸计算 2222 2156.072.14r rd h d d D --+= ()22 3.456.08.1763.472.11.24.168.17648.176?-??-+??+= mm 206.6= 二 凹模尺寸计算 1 凹模厚度 查表1-27得磨损系数K=0.15 mm Kl H 30.99206.615.0=?==,为便于加工取整为31mm 2 凹模直径 查表得凹模壁厚C=50mm mm C D 306.6502206.62d =?+=+=,为便于加工取整为310mm 3 刃口尺寸计算 由表1-19查得:mm Z mm Z 0.096,0.072max min ==,由公差表查得冲裁件尺寸的公差等级IT13,查公差表得206.6Φ的公差为0.72mm ,查表1-21得,对于尺寸206.6Φ的磨损系数0.5=x 。 ()?+?-=410max d x D ()0.724100.72 .50-206.6?+?= mm .1800206.24+= 三 凹模设计 1 型孔位置。从排样图被冲裁后的位置获得。 2 型孔尺寸。由刃口尺寸计算获得。 3 刃口形式。采用直筒形,反面扩孔,刃口高度由表1-26查得8mm 。

4 螺孔、销孔。凹模壁厚C=50mm ,查表1-25得螺钉孔为M12,mm S 161=,mm S 192=,mm S 53=,为便于加工取销钉孔于螺钉孔直径一样mm d 12φ=,mm S 154=,共4颗螺钉,2颗销钉,均布在凹模上。 5 材料及技术要求。材料选用r12MoV C ,热处理硬度60~64HRC 。各表面的粗糙度如图所示。

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

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17%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 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价,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但是,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在这种情况下,模具的报价,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模具的估价仅估算模具的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计算分析 (1)模具的合理间隙值由模具刃口尺寸及其公差保证 (2)间隙使材料和孔都带有锥度 1)落料件大端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 2)冲孔件小端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 (3)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4)冲裁时,凸模越磨越小,凹模越磨越大,使间隙越来越大。 2.计算原则 (1)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设计冲孔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2)由于冲裁中凸凹模的磨损,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公称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尺寸;设计冲孔 模时,凸模公称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大 尺寸 (3)冲模刃口制造公差的确定 1)零件精度与模具制造精度的关系 2)零件没有标注公差时: ①对于非圆形件,按国标“非配合尺寸的公差数值”IT14 级精度来处理,冲模则按IT11精度制造

② 对于圆形件,一般可按IT6—7级精度制造模具 3. 计算方法 (1) 凸模凹模分开加工时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 要求①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与制造公差 (凸模p δ凹模d δ) ②为了保证间隙值,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p δ+d δ≤max Z -min Z 式中:max Z ,min Z ——凸凹模之间最大,最小双面间隙。或取p δ=0.4(max Z -min Z ) d δ=0.6(max Z -min Z ) 2) 方法: ① 先确定基准件刃口的尺寸 ② 根据间隙确定另一刃口尺寸 ③ 落料时所取凹模刃口尺寸应靠近落料件公差范围的最小尺寸 ④ 冲孔时所取凸模刃口尺寸应靠近孔的公差范围的最大尺寸 ⑤ 不论是落料还是冲孔,冲模间隙均应采用合理间隙范围内的最小值。 3)计算公式 落料:设工件尺寸为0 ΔD - d D =(max D -?X )d δ÷0

1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塑胶模具报价的计算公式 快速模具价格计算法 模具价格计算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第2章冲裁模设计-4_凹模尺寸计算

(2)凹模外形尺寸(外形及紧固孔布置) 1. 外形尺寸 (1) 厚度尺寸 )(=理mm LP H 6225.0 值)修磨量(表=理实h H H 52?+ 小型 H 实际=10~25mm 大型 H 实际≤50mm ,时加固理mm H 50> (2) 长宽尺寸(图2-28) ,,,理理理H W H W H W 0.25.12.1321≥≥≥两形孔之间最小壁厚不得小于5mm 。 注:W1平滑曲线到凹模边界距离,W2直线到凹模边界距离,W3复杂情况或尖端到凹模边界距离。 2. 紧固件(螺钉、圆柱销)尺寸 (1) 直径与配合长度 1)直径d 表2-2,通常取理H 3 1 2)配合长度 通常取d 5.1≥

(2) 位置尺寸 1)孔心-外部边距离,一般可取1.5d 2)孔心-(光滑)孔边距离,一般可取1.5d 。 3)螺孔间距 一般约等于10d 例题一 已知某冲件如图,求凹模结构尺寸 解:求外廓尺寸 1. 冲裁周长L =20+20+20+10π=91.416 2. 冲裁力P =1.3×91.416×1×200= 23768.160(P =1.3lt τ) 3. 厚度H (取整数进一位) ===理1626.1525.062LP H 考虑刃磨量,据表2-5,刃口厚度h =5,21516==实+H 4. 长宽尺寸 (1) 边宽 W 1=1.2×16=19.2,W 2=1.5×16=24 (2) 压力中心 X 0=0,Y 0=-6.6 (压力中心6.656.64 32144332211?≈?=++++++= l l l l y l y l y l y l y c ) (3) 长度尺寸 20-6.6+W 2=37.4,10+6.6+W 1=35.8 压力中心定为凹模几何中心,则凹模长度为2×37.4=74.8=75(进一位取整数) (4) 宽度尺寸 20+2W 2 =68 ∴凹模外形尺寸为75×68×21 注:通常凹模板外廓尺寸应按标准选取,可加大取为: 80×80×22 求紧固孔尺寸 料厚=1 抗剪强度 200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2.6.2)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装置或顶件装置传递 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应分别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 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 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 困难的,生产中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2.6.3) 图2.6.1

推件力(2.6.4) 顶件力(2.6.5) 式中F——冲裁力;图2.6.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见表2.6.1;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注:卸料力系数Kx,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制件时取上限值。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Fz的计算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结构分别对待,即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6)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7)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8)

模具价格估算方法

模具价格估算方法 1.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材料费+设计费+加工费与利润+增值税+试模费+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15%-30%; 加工费与利润:30%-50%; 设计费:模具总费用的10%-15%; 试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内,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内; 包装运输费:可按实际计算或按3%计; 增值税:17% 2.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锻模,塑料模=6*材料费 压铸模=10*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选择好材料,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计算出模芯材料和 模架材料的价格)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都是毛胚重量)

3、加工费用,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1.5~3:1,模架 的加工费用一般是1:1。 4、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10%。 5、税 6、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在这个过程里,人们总是希望,模具估价=模具价格=模具结算价。而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需要进行适当处理,整理成模具的报价,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通过反复洽谈商讨,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签订了合同。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 工。? 一、模具估价与报价、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一般说来,还要根据市场行情、客户心理、竞争对手、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估价进行适当的整理,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30%提出第一次报价。经过讨价还价,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但是,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10%时,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签订模具加工 合同,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条件、方案等,降低一些要求,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重新估算后,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应当指出,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不应当用低价,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把保证模具的质量、精度、寿命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否则,容易引起误导动作。追求模具低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