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希望会给广大朋友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

(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

几年前,我回老家,遇一老乡坐在路边痛苦呻吟。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经常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老乡不太相信,同行的人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人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他千多万谢!

3 左伤取右,右伤取左,选穴取合谷透劳宫强刺激不留针,腰痛立止,屡用屡验。

4 针刺患侧腰痛点治疗

取3寸毫针在患者扭伤一侧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掌指关节与腕背横纹连线中点处进针。快速进针后,针尖斜向腕关节方向提插,以患者感酸胀为宜,尤以有电麻感为佳。运针时

搀扶患者做转腰、下蹲等动作,动作不宜过快,动作幅度根据患者缓解情况逐步增大。5至10分钟腰痛可缓解。

腰痛反射点是经外奇穴,专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其善调腰部气血逆乱,运行受阻。针刺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使经气宣通,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

5 平衡针结合斜扳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治疗方法

腰痛反射穴位于印堂上1寸,在神庭穴与印堂穴中点。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用0.35>75规格的毫针,沿皮下骨膜向印堂方向平刺1-1.5寸。采用上下提插手法或滞针手法,以出现局限性的酸麻胀为得气。一般留针5-15min,每5min行针1次。待局部疼痛减轻后,予以施行斜扳手法治疗:患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尽量伸直,患侧下肢尽量向腹部屈曲。术者面对患者,嘱患者抱头。头尽量向上向后转动,术者一臂压于肩前陷窝,维持身体处于侧卧位,另一臂屈肘放于臀部,让患者患侧髋向前倾斜,然后医者运用转腰骶力量,手臂将髋向前向下按压,动作轻快,常可,听到响声。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上述治疗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

6 急性腰扭伤一针灵

1)脊柱正中扭伤:人中

2)夹脊处扭伤:手三里

3)膀胱经循行部位扭伤:腕骨

4)离脊柱一掌之外扭伤:太冲

7 急性腰扭伤三步疗法

急性腰扭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有明显受伤史,并伴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在治疗了许多例患者后,我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三步针刺疗法,基本上可一次痊愈,最多两次。会针灸者不妨一试。

首先,让患者坐位,取与患者患部相反的手,取腰痛穴,(腰痛穴有二,取相对敏感的那个)用一寸毫针刺入五至八分,泻法,使局部酸胀,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三分钟。

第二步,令患者仰卧,取印堂与发际之中点进行针刺,针向健侧,采用滞针手法,同时嘱患者抬动患侧下肢,转动腰部三分钟。

如上述两部未能缓解,则进行第三步,取卧位,用三棱针点刺委中部青筋出血数滴。然后可以在腰腿部拍打按摩数分钟。

8 急性腰扭伤的特效穴

治疗急性腰扭伤我一般取手三里穴,采用泻法,留针20分种,

每五分种行针一次,并要求患者同时活动腰.效果挺好的.

我一般也是在手三里附近找敏感点针刺,强刺激,效果也很好,手三里穴往尺骨深刺即同扭伤穴治腰伤特效 .

9 针刺患侧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

本法是我学时老师教我的,效果特好!

方法:选用0.3*40MM毫针,嘱患者立位面向医者,在其患者手背4 5 掌骨之间,掌指关节与腕背横纹连线中点处进针,

快速进针后,针尖斜向腕关节方向提插,以患者感酸胀为宜,优以有麻电感为佳,运针时挽扶患者做转腰下蹲等动作,动作不宜过快,幅度根据患者缓解情况逐步增大. 拔针后配合穴位

药物注射效果更好(当归注射液1毫升,B12 注射液1毫升,穴位不变)

10 针灸经验效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我说的经验效穴位置在前臂肺经巡行线路上,肘横纹与腕横纹连线上分为3个等份,在上1/3与下2/3的分界点上

操作:要求患者站立位,肘关节屈曲90度,双手握拳,拳眼朝上,针双侧,强刺激,有明显针感后嘱患者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做腰部的环转运动5分钟,然后嘱患者蹲下,继续做环转运动5分钟,结束治疗.本法疗效比较确切,较之针人中之类的强刺激穴位治疗病人痛苦较少,比较易于接受,一般1次解决问题.如果配合推拿,拔罐之类的方法治疗,当然更好哦 .

这个是我看见我们这里一个3甲医院的针灸科主任在这么

治疗,我旁敲侧击搞到的,具体是什么道理,本人才疏学浅,说不明白,结合自己亲自治疗的几个病例体会,我的感觉是

病人的痛苦要比扎人中之类的穴位要小,而且,根据经脉辨证,人中主要治疗压痛在督脉的急性腰痛

补充一点:这个方法不光治疗腰扭伤,治疗一切急性伤科腰痛,包括腰突症。

好了,各位,实践出真知,我说的有用没大家用过就知道了不是针灸手三里而是扭伤穴!该穴位在手三里上半寸!左侧腰扭伤针右侧扭伤穴,右侧腰扭伤针左侧!同时嘱患者倒退走路10分钟,起针后再向前走10分钟!奇效!该方法是本人多年秘方!

11 先腰痛点(手的位置自然弯曲为好,1寸毫针2根在两穴以15度—30度向掌中斜刺3—5分,双手同时捻针,病人弯腰活动,1—3分钟腰痛解除则退针。)重加腰阿是穴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刺,针眼上拨罐。另:(急用内服方)成药七厘散或生牵牛子、炒牵牛子等份,研细末,每次4.5克,早晚各1次。(一般服两份即可痊愈,偶有腹泻,不需处理,药停即止。)

12 我一般都用手穴腰痛点和奇穴扭伤穴.选对侧,效果很好.

13 运用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奇效

本人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腰扭伤取穴“后溪”提插泻法,行针1分钟,嘱患者扭动腰部,十分钟取针

14 此方是我父亲的常用方

针鱼际穴.合谷.腰疼点一针三穴泻法让病人活动腰部.怎

么疼怎么活动(就是大幅度活动腰部)当场见效有立竿见影之效

一针透三穴是从鱼际进针透合谷到腰疼点,取3寸针,大拇指向食指微曲拇指与手掌呈90度角此时鱼际穴.合谷.腰疼点在一直线上时进针,得气后(刺入后针感就很强少捻转就行了),令病人大幅度活动腰部就立即减轻疼痛.对急性腰扭伤及腰

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效果也很好.刺法用廖刺法(刺健侧),

对年老体弱者手法要轻,有时会有些后遗效应手掌酸麻困胀

没关系.每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

15 腰扭伤直不起腰时,用三寸针刺内关透外关,强刺激,十

分钟行针一次,留针三十分钟,并活动腰部,效果比较好. 可以

用养老,效果不错攒竹人中也很常用 .

16 急性腰扭伤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患者活动不协调所致。针刺腰痛穴效果神奇。

腰痛穴位于双手背侧从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由掌指关节到腕横纹的连线中点处,左右各二个。也可以用手指按压找痛点的方法确定具体位置。取30mm针灸针直刺,行提插捻转泄法行针,嘱患者活动腰部,幅度由小至大。有疼痛立止之效。

典型病例:男,30岁,在工作时搬石块扭伤腰部,不能直立,被动体位。由同事搀扶入诊室,酒精消毒后直刺腰

痛穴强刺激2分钟病人疼痛消失,活动自如。

本人此法治疗20余人效果良好。

17 [处方] 养老(双) 人中

[操作] 养老针尖向肘部方向斜刺,得气酸麻或窜电感待达肘部。人中留针15分钟。

[治验] 张××,男,46岁。起居不慎致急性腰肌钮伤。届脉气不通,气血瘀阻。按上法取穴操作1次即愈。

[按语] 本病属中医“腰痛”范畴,经络痹阻型。治则为通经络,活气血,即所谓“通则不痛”。循经取其太阳经穴为主。选其同名经,即手太阳经穴,所谓“太阳同出一源”。取双侧养老穴,该穴又为手太阳郄穴,用其治急症。又仿“人中除脊膂之疼痛”之经验,此病已累及督脉,故再选人中。

18 针刺双侧养老穴,针尖朝肘关节方向行泻法。疗效不错!

19 一次急性腰扭伤的治愈,

放假了,回到家中.有一个老者,可能有七十多吧,老者说在前两个月,有一次大雨淹了他的家,在情急逃生的时候,由于路滑,仰后跌倒,致使腰部急性扭伤,疼痛难忍,有两个月多久.现在起床做路都成了问题,由于家景贫寒,没有治疗,在得知我回家后,要我给他开点止痛药.我偶然记起我在那本书上看到,养

老穴可以治疗急性腰扭伤,就给他去了双侧的养老穴针刺,针刺右侧的穴时,患者感到腰部有发热发胀的感觉,腰痛也随时消失,来时是别人搀扶和拄者杖拐,现在什么都可以不用了,流针三十分钟后起针,由于第二天我就要走,要求明天早晨来在针一次,第而天见到老者的时候,老者告诉我由于好长时间没有去地理了,早晨起的早,去地理走走,腰部的疼痛完全消失,

我给针上后就走了,让家人三十分钟后给起针,一年好在此相间,诉一切都很好,

20 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

本人从医十年来,治疗急性腰扭伤,虽未做过详细登记,也有100多例,急性期均采用针刺手法,效果非常满意

方法:

首先诊断病因,找准压痛点,若为单侧扭伤,患者站立位,可取对侧手背腰痛穴,采用“动针法”,边强刺激行针,一边让患者作左右摆动.蹲起运动.抬腿运动,留针5分钟出针.然后嘱患者俯卧位压痛点处点刺放血拔罐,双侧委中穴放血拔罐.若为中央型急性腰扭伤,则取双侧后溪穴和人中穴,行“动针法”,边强刺激行针,一边让患者作左右摆动.蹲起运动.抬腿运动,留针5分钟出针.然后俯卧位双侧委中穴点刺放血拔罐适用证:三日内急性腰扭伤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3次活动自如.当然一周内同样有效国注意:本法只适用

于急性腰扭伤,应排除骨折,施法后应卧床休息三四天.中央型急性腰扭伤切忌应用推拿治疗,否则病人第二天便有腰断的感觉(个人总结)

21 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有特效

我是针灸推拿医生,在农村遇到急性腰扭伤的病人很多,用针腰痛穴治疗效果很好,具体方法如下:取患侧腰痛穴(手背,指

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一寸处)向掌中斜刺0.5-1寸,并嘱病人活动腰部.

此方有效率几乎100%尤其当时扭伤的病人,针到痛消,一次而愈,陈旧的效果不如当时的好,可也有效果,针刺后

给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的药物口服1-2天多能痊愈.

22 留针运动疗法一次性治愈急性腰扭伤

对于腰扭伤(主要对于一侧或两侧有明显痛点的病人)的病人,近5年来,本人用留针运动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嘱患者俯卧位,放松,通过查体找到一或几个压痛点。

2)局部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

3)取华佗牌长短适当(与部位和体格有关)新针,快速进针,体外留足够长的针身。

4)用泻法,强刺激。

5)用新胶布将针灸针体外部分放倒贴与体表,多贴几条,注意加固,防止脱落。

6)此时一定要运用心理疗法(善意的谎言),尽量不要让病人知道有针留在其体内,避免晕针。

7)嘱患者下床做未治疗前痛甚的动作,怎么痛怎么活动(注意:一定要有人守在旁边,预防晕针),循序渐进,活动动作由小到大。

8)让患者回到床上,放松,将胶布取下,将针拔出(一般此时的新针灸针已经弯掉),让患者下床活动。

以上办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尤其是一侧或两侧有明显痛点的急性腰扭伤,治愈率在95%以上。

23 推荐几种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手法也有我的一点经验

治疗手法:

1》刘柏龄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两手从胸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做3-5分钟,以松解腰肌的紧张痉挛接着按压揉摩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腧,大肠腧,次廖,以松解腰肌的紧张痉挛镇静止痛,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托住患侧,同时用力做反方向扳动,并加以摇晃拨伸数次,如腰两侧惧痛者,可将两腿同时向背侧扳动,在整个推拿过程中,痛点应作为手法重点区,急性期症状严重者可每日推拿一次,轻者隔日一次。对锥间小关节错缝或滑膜嵌顿者,适于用座位脊柱旋转复位法。

2》张献文用点压跗阳穴治疗腰扭伤(浙江中医杂志,1985)患者俯卧位,术者先在病人腰部按摩数分钟以缓解腰肌痉挛,然后用拇指点压跗阳穴(昆仑穴上3寸)力量由轻到重,并令病人咳嗽数声,通过咳嗽增加腹压,以了解腰痛是否减轻)术毕嘱病人双手撑起腰,膝盖跪于床上臀部后坐抵靠小腿后,仍取俯卧位,如此反复数次,本法可两侧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

3》李世华以点揉穴位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效果显著(中级医刊1988)

主穴:取委阳与合阳之间连线中点,正当腓骨头的后缘处。配穴:阿是穴

手法:取俯卧体位,嘱患者深吸气,并用力鼓起腹部,先在病侧下肢腓骨头后缘处,用拇指直接刺激腓总神经,由内侧向外侧按压,以有较重的麻胀感为度,随后在压痛点处用拇指直接按压点治,不要用猛力旋转,持续2分钟后突然放松,然后用拇指或手掌跟在背部自上而下的揉动两侧的腰大肌,动作要柔和轻缓,可持续施用次法,但在主穴委阳与合阳之处无须重复点治,结果全部治愈,其中一次治愈49例,两次6例。

4》田先华以揉推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93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9)

(1)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大小鱼际在腰背部,重点

在压痛点上,并沿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缓缓向双下肢揉推,呈菱形慢速用力,反复数次,按法取肾腧,环跳,昆仑,拿法取委中,双掌重叠按压腰阳关。

(2)斜扳

(3)重症先施用腰椎旋转复位手法。

结果治愈88例,有效4例,无效1例

5》陈氏整骨

患者取卧位左侧向上(即患侧向上)使其膝关节半屈曲位形式,如此体位,患者的腰部肌肉能放松些。术者站在患者的后背部,首先用双手施用八字掌的形式按摩背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使其肌肉松弛,然后再用指针疗法找准患者的主要压痛点,用双大拇指用力向下方按压(即肾腧,志室部位)初步按压时要轻些,逐渐加重,约施术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6》本人一般使用斜扳法,前提是一定要按揉,使用一定的活血化淤的药酒,滚法,揉法,使腰部肌肉完全放松(如果肌肉放松不下来,可加重病情,损伤腰肌及腰椎,有的可引起短暂性下肢瘫痪,后果严重)我们是治病的,不是致病的,我觉的放松是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关键。严重的扭伤用腰椎大旋转疗法。

24 对于急性腰扭伤,我都是百分之百能两三次治好,治急性腰扭伤最重要的是辩别扭伤部位,在其病痛处进行手法挑拨,

理顺其扭伤的肌丝或韧带,再贴上膏药就搞定啦!

25 取穴后溪穴:微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直刺,进针1~2寸,强刺激,同时活动腰部,医者双手拉住患者双手,让患者下蹲站立,并旋转腰部动作,可有立竿见影的效

果.-----------切记此法适应于12小时之内效果理想!

时间长者可取后溪透合谷穴。单侧腰部疼痛,取患侧的穴,若腰脊柱中间及双侧痛,均取双侧手部的穴。

针刺方法:病人取坐位,针刺时让患者手握拳,但不要握得太紧,选用4-5寸长的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后,从后溪穴进针后,针尖向对侧合谷的方向透刺,以不透过对侧的皮肤为度。针刺后留针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还要反复旋转活动腰部,以促使患部阻滞着的经脉疏通,达到治愈之目的。每天一次。

26 急性腰扭伤,一般一次可愈.取:后溪<健侧>强刺激手法,攒竹<双侧>强刺激手法,

27 腰正中的扭伤用后溪和人中,此外龈交齿点可点刺放血.

离腰椎较远的扭伤可针刺太冲附近的压痛点,离腰椎近折用手三里,可以试试.针刺时要让患者活动腰痛处,一边刺激一边活动痛处

28 治疗急性腰扭伤试试强刺激委中.(束骨+太冲)同时点旋.让患者活动腰部.三分钟搞定.

29 针刺治疗腰扭伤的疗效分析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中的常见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对治疗急性腰扭伤常用的几个穴位作了一些对比:手太阳小肠的后溪、督脉的人中、手背的腰痛点。

1)病在足太阳经。本组病例多为骶棘肌与腰背筋膜损伤,病在脊柱两侧,属足太阳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一侧腰痛,俯仰、转侧不利。检查时可在腰椎横突间或腰椎外侧骶棘肌处有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紧张。分别用三组穴位针刺以后溪穴效果最好,人中次之,腰痛点最差。

2)病在督脉。本组病例多为棘间韧带操作,病在正中,属督脉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腰椎棘突间疼痛,患者俯仰不利,坐卧、行动均感困难。检查时在棘间韧带处有压痛。以针刺人中穴效果最好,后溪穴次之,腰痛点最差。

3)病在足太阳与足少阳两经。本组病例多为骶棘肌及臀大肌操作,腰痛在患侧脊外侧,连及臀部和大腿(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经脉所过),转侧、俯仰及步行均感不利。检查时可见一侧的骶棘肌及臀大肌有压痛。针刺以腰痛点效果最好,后溪次之,人中最差。

30 本人常用王文远教授的平衡针灸,效果很好,急性腰扭伤一般取腰痛穴,也可以配臀痛穴

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

腰积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臀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

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

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4─5CM。

手法:1上下提插手法2,针感达不到要求可采用滞针手法。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

功能: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症、偏瘫。

31 还有委中放血对急性腰扭伤的效果也很好。

32 腰背痛找委中,飞扬.将飞扬点揉5分钟左右,再将委中

点揉3分钟左右,效果明显,可以消痛,想要康复,多做几个疗程,急伤靠治,慢伤靠练,要康复需要时间,将膀胱经用擀面杖擀透.

你不妨试试看,我给很多患者治疗过,效果不错的!!!!!!

33 我现在治疗急性腰扭伤都选用董针的肾关和灵骨效果

显著

灵骨(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位置:第一二掌骨结合处,亦即拇指、食指叉骨间之终端。针法:针深五分至一寸五分,可透重仙穴。

肾关(天皇副穴)

位置:在天皇穴(弯曲膝盖胫骨内侧颗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直下一寸五分。。

针法:直刺0.5——1寸。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34 我告诉大家一个我常用的方法

承山到足跟画一直线,取其二分之一处(扭伤穴)。腰肌左

侧疼痛点按左扭伤穴,腰肌右侧疼痛点按右扭伤穴,腰肌中

央疼痛左右扭伤穴同时点按,注意手法的力度。此时靠患者自身腰肌左右的扭动,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可自行复位。肌肉、筋膜、韧带的急性损伤,到患部采用理筋的手法。哈!哈!!就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患者腰部还有不适感,找其腰部的疼点和其腹部的相对应点,令患者呼气时两手同时点按、活动腰部,这次彻底搞定。

35 一般急性腰扭伤,有唇系带处会起一白点.用三棱针挑开就大多数患都症状会立马减速轻.然后再做牵搬等手法. 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个急性腰扭伤的,腰直不起来,要去医院治疗.我找了一个别针,让他张口给了一针,一会儿就好了.到下一站时自己就下车回去了.

36 对于急性腰扭伤,我的方法就是重压竖脊肌,放松后,整脊法矫正腰椎,个别没有消除疼痛者,可以使用斜扳法矫正,基本都是当场消除疼痛与症状。

37 我用八字治疗法效果好:找好对应点用酒精棉球反复擦,在红斑正中下针直刺骨膜,叩刺一分钟。当时疼痛缓解或消失,1-3次痊愈。对任何一种腰痛都有效。大家不妨试试。

38 我用的是洛阳正骨医院杨耀洲老师在门诊的治疗方法病人俯卧诊断床上,双腿并拢。医生站于床尾,双拇指用力点按患者双承山穴,然后嘱病人快速起坐于小腿上,再让病人快速俯卧,继续快速起坐俯卧十余次(要点是要求患者动

作快、连续)。操作完毕患者下床即可活动。此法操作简便快捷有效,适合门诊,值得大家尝试并推广。

39 腰扭伤又称闪腰,只要在"闪腰穴"点按,腰痛症状就能迅速缓解。

"闪腰穴"在小腿肚上,"承山穴"与"昆仑穴"连线上1/3与中1/3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即为"闪腰穴"。方法:患者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3~5次后,再平揉1~3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治疗后,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40 特效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本人采取耳穴按压法治疗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急性腰扭伤腰痛、不得俯仰转侧、甚至不敢咳嗽和深呼吸等症状不超24小时者,多取得立竿见影的满意效果。愿奉献以回报版主和诸位同仁。

方法是在患侧耳背降压沟上中1/3处可找到淤血点或红、白点,用耳穴探头(可用火柴头或毫针柄代替)进行按压,会有明显压痛,甚至痛彻腰骶,持续按压数秒至10秒,再在对侧耳背相应位置找到阳性点,按压数秒至10秒,然后令患者俯仰转侧,活动腰部,多数立愈。若未愈可每日一次连续治疗数日,基本一周内均会痊愈。

注意按压刺激时间不要过长、强度不要太大,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脸色和反应,少数敏感或体质弱者,会因施术不当而出现苍白、虚汗、血压下降等反应,需防范。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用按摩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用按摩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从中医病理分析是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渗血,深部形成血肿,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如不及时治疗,深部形成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粘连,致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局部肌肉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由急性腰扭伤转变成难以治愈的慢性腰痛。 腰部急性损伤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及关节扭伤等,90%发生于腰骶部和骶髂关节。腰骶部为人体躯干连接下肢的桥梁,负重大,活动多,所以在运动中遭受外伤的机会也多。 用按摩手法治疗运动训练中急性腰扭伤是以强刺激按摩为主,辅以刺激经络。因腰痛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行于背部。推拿疗法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解除痉挛,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揉法,由轻渐重,使力量达深部软组织约5分钟。 (2)点按,术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腰部痛点,由轻渐重,使力量直达深部组织,按压时需有间歇性放松,使局部恢复血循环,以免加重损伤。 (3)提拿腰部诸肌,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由上而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地进行。重点要放在压痛最明显处。反复提拿约3分钟。 (4)推揉舒筋法,在腰部病变部位作半环揉压。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揉边移动,使腰部皮肤感到微热为宜(约2分钟)。然后术者立于病员右侧,以右手掌根部和小鱼际肌处紧贴病员腰部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鱼摆尾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放在患侧。反复推揉8~12次。 (5)斜搬腰法,两手交叉于胸前,下侧肢体伸直,上侧肢体髋、膝屈曲,术者站于病员背后,一手握住病员手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抓住病员裤腰带,用掌根和小鱼际肌紧紧按住病员臀部,双手

急性腰扭伤首程

病程记录 2016-01-28 19:29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李俊莲,女,72岁,因“腰部疼痛1天”于2016-01-28 15:50入院。 一、病例特点: 1、患者起病急,病程短。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重度骨质疏松症、慢性胃 炎、腰部摔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动则较甚,翻身转侧困难,偶有心慌心累、胸痛胸闷,上楼梯时心累明显,时有胃脘部胀痛、反酸、打嗝,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体重无明显异常增减。 3、体格检查:T:36.4℃ P:65次/分R:18次/分 BP:150/83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体型中等,精神差,对答切题,呼吸平稳。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颈部血管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节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四肢无畸形,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理解力正常。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征反射。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无深叩痛,双直腿抬高试验30度(-),加强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挺腹闭气试验(+),拾物试验(+),屈颈试验(-),“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足大趾背伸肌力及跖屈肌力无减弱。双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引出。 4、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2016.1.28);腰椎全段CT:腰椎退行性变,腰椎未见明显骨折线(2016.1.28渝北区中医院114926)。 二、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痹病 血瘀气滞 西医诊断:1、急性腰扭伤 2、高血压3级

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常因搬运重物、用力过猛或身体滑倒扭闪等情况使腰部的肌肉、韧带、筋膜被过度牵拉,甚至撕裂而发生本病。 主要表现 急性腰扭伤时,患者腰部有牵扯或闪挫撕裂的感觉。随后即发生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僵硬,腰椎棘突旁肌肉痉挛,并有明显压痛。严重者咳嗽、大声说话、喷嚏、甚至出气都可使疼痛加重。 民间疗法 (一) 中草药内服疗法: 当归、大黄各20克,赤芍、续断、骨碎补、桃仁、丹皮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芒硝各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二) 针刺疗法: 刺肾俞、大肠俞、秩边、腰阳关、环跳、委中、次髎、阿是穴。耳穴刺腰骶椎、胸椎等区域。 (三) 热敷疗法: ①食盐250克,麸子或砂子500克,共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敷在疼痛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②用生香附、石菖蒲、萝卜子各50克,共研粗末,再与鲜韭菜150克共捣烂,炒热,洒入白酒少许,布包趁热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四) 雷火针疗法: 灸秩边、次髎、腰阳关穴及疼痛最剧处。每日1次。 (五) 按摩疗法: 术者用拇指端以较重手法按揉双侧太溪穴100~200次,再由轻到重按揉阿是穴100~200次。再让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两上肢自然前伸,术者先用掌面按揉、按压腰部数分钟,以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继以拇指按压跗阳穴,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同时嘱患者咳嗽数声 (增加腹压),以了解腰痛是否减轻。最后让患者面对墙壁而立,两腿自然分开,放松腰带,两手前举扶墙,使全身肌肉放松。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肾俞穴,其余手指轻轻扶持患者腰部。然后嘱患者缓缓下蹲,足跟须始终着地。术者也随着病人缓缓下蹲,两手拇指仍用力按压,并有上下滑动的动作。当患者下蹲至大腿与小腿接触后,再徐徐起立,术者也随病人徐徐起立,手法不变。上法重复3~5遍。再用同样方法施于阿是穴、志室、次髎、大肠俞、环跳等穴。每日或隔日1次。 (六) 滴点疗法: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一、病因: 本病主要有两种原因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 (1)腰:腰扭伤多因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腰肌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 三、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四、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 五、一般治疗: 1、如果郊野旅,又逢腰部,临急间找不到,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2、停止工作、劳动,绝对卧床休息。应仰卧于硬板床上,床上垫一厚被、腰下垫一软枕,可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扭伤当天不要热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发生渗血和加重水肿。 24小时后,局部可用热敷、推拿按摩、拔火槽等治疗,或食盐炒热布包敷患处,或用指尖、掌缘或半握拳的手均匀地敲击腰背部受伤的肌肉;还可用红花油、米酒等涂抹、按揉患处,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和气血。骶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可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断裂感。此时。腰部不敢活动,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卧床时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为持续性的,咳嗽、打喷嚏、腹部用力等都可使疼痛加剧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运动损伤,顾名思义就是参与体育运动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如果你还能够回忆起美国女排名将海曼在比赛场上的猝死、桑兰躺在体操场上的情景,也许对运动损伤就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运动损伤与一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它与运动项目、技术特点、身体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发育成熟,就更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 一、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思想麻痹大意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不同于成人,大脑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加上生活缺乏经验,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冒失地进行体育活动,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往往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合理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常见于球类比赛。假期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打打球,踢踢足球,不乏一件乐事。但在许多情况下,许多同学在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前提下就投入到紧张的比赛中,此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这使肌肉、韧带的力量较小,伸展性不够,关节活动的幅度不大,身体协调性差。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而且想象中的动作与实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差距,求大于供,损伤的出现再所难免。 3、运动量过大 当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比赛后,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而是接着再进行剧烈的运动,此时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已经很大地下降。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身体出汗较多,水分丢失很大,汗中散发的累计盐浓度也不少。失水使运动能力降低,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Na+、K+等电解质,将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肌肉兴奋性增加而发生肌肉痉挛。同时还会引起低血糖症。 4、身体状态不佳 在睡眠、休息不佳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或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就有可能发生损伤。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对白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据称,海曼就是因为比赛而耽误了两次例行的年度体检,最终酿成恶果。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急于求成等,都可能成为运动损伤的发生的原因。某些青少年,缺乏锻炼知识和经验,好奇心强。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参加运动,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5、技术动作不正确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传授技术动作不正确或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不准确,违反了身体结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易造成损伤。如:在跳箱及跳山羊练习时,没有掌握踏跳和推手的时机,难以获得一定的腾空高度,导致身体碰在器械上或成“倒栽葱”跌倒;篮球接球时,排球上手传球时,由于手型不对或不会缓冲可能会戳伤手指。 6、违反规则

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常见腰腿痛的推拿治疗 1、开放性损伤的腰部,腰椎骨折的早期,禁止在损伤局部进行手法治疗。 2、孕妇的下腰部以及三阴交等有特定作用的穴位禁止做强刺激手法。 3、急性损伤手法治疗后一般不宜在局部进行热敷。 基本手法: 1、患者俯卧,医生站于患者一侧。 2、用滚法在患者的竖脊肌及下肢操作,上下来回3-5遍。 3、用一指禅推法在腰背部及膀胱经操作,上下来回3-5遍 4、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承山等穴,每穴约半分钟。 5、患者仰卧,助手固定患者上半身,摇动患者腰部。 6、患者俯卧,助手固定患者上身,抖动腰部及双下肢。 7、用擦法竖擦腰部的督脉及膀胱经,擦下肢部。 &搓下肢部。 9、取马裆法站立于一侧,用擦法擦腰及腰骶部。 注: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在基本手法上进行辨证加减。

、急性腰扭伤 1、定义:因腰部脊柱两侧肌肉的急性损伤而引起的腰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椎关节、骶棘肌,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轻者第二天开始症状才逐渐出现。 2、临床表现:检查时患者腰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受限,棘上韧带损伤患者向前弯腰受限明显,棘间韧带损伤患者后伸受限明显。损伤侧腰部肌张力增高,损伤处压痛点明显,根据压痛点位置可以大致判断损伤部位,腰肌损伤时可在相应的脊柱关节旁约1.5cm处相当于腰椎横突处触及压痛点,棘上韧带损伤时可在棘突间触及压痛点。仰卧挺腹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手法:基本手法加如下手法:①弹拨法:患者俯卧,在损伤部施以弹拨法20-30次,弹拨力量不可过重。②后伸扳法。③坐位旋转复位法。④疼痛剧烈者可点按委中、承山、 阳陵泉等以止痛。⑤青壮年体质较强者可掐人中,拿捏跟腱,并可掐后溪,并嘱患者活动腰部。 4、注意事项:治疗后患者宜卧板床休息3-5天,并注意局部保暖。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典型表现 ①多有明显急性腰扭伤史。 ②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下腰段为好发部位。 ③腰骶部有明显疼痛点和肌痉挛,伴脊柱侧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 (2)查体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脊柱侧凸畸形,活动受限。 (3)X线平片检查常无明显阳性发现。 根据外伤后腰骶部疼痛、肌痉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X线平片常无明显阳性发现等可确定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腰部有外伤史,腰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痛处拒按,腰部板硬,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2.湿热内蕴证:伤后腰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理筋手法 ①松腰法:包括掌根揉按、肘点腰骶、推散法等。 ②俯卧位扳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两手从胸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以缓解腰肌紧张和痉挛。然后按压揉摩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等穴,以镇静止痛。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托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医学参照]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而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咐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胸部,在对侧胸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 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尽早平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

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位运用 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希望会给广大朋友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 (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 几年前,我回老家,遇一老乡坐在路边痛苦呻吟。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经常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老乡不太相信,同行的人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人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他千多万谢! 3 左伤取右,右伤取左,选穴取合谷透劳宫强刺激不留针,腰痛立止,屡用屡验。 4 针刺患侧腰痛点治疗 取3寸毫针在患者扭伤一侧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掌指关节与腕背横纹连线中点处进针。快速进针后,针尖斜向腕关节方向提插,以患者感酸胀为宜,尤以有电麻感为佳。运针时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谢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 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 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 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周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穴位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80 例

穴位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80 例 发表时间:2013-09-24T11:30:06.76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董庆 [导读] 急性腰扭伤,病必伤及二脉,使二脉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 董庆 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常山324200 摘要 :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的疗效。方法:取穴针刺后溪、三间穴位,再加手法推拿配合治疗,1日1 次。结果: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2.5%)。治愈率100%。结论: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 : 急性腰扭伤后溪穴三间穴针刺手法推拿 急性腰扭伤是门诊常见病之一。轻则腰部疼痛不敢俯抑转侧,重则强迫体位,痛苦难忍。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80 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80 例中,男62 例,女18 例;年龄42~68 岁;病程最长者 6 天,最短者半小时。能自己行走或持杖就诊者58 例,需他人搀扶行走者16 例,被他人抬着到门诊或因不能活动出诊治疗者6 例。 二、治疗方法 取穴:后溪、三间。患者取坐位(强迫体位者随其原位)。后溪穴消毒后,令患者微握拳,然后根据患者手掌宽度选用3~4 寸毫针快速刺入后溪穴皮下,进而缓慢地边捻转是插边进针,使针尖抵达三间穴。得气后稍停片刻,观察病人无晕针现象,再以泻法行针5~10秒钟。此时大部分病人腰痛会明显缓解,不再畏于小幅度腰部活动。可先让病人站起作小幅度摆腰活动。继而由小到大作腰部旋转,侧弯、俯仰及蹲起动作,尤其要注意寻找并反复重复作针前所惧怕的动作或姿势,直到腰部发热、僵硬部位放松为止。最后令病人俯卧床上,在其腰椎棘空间,椎旁及腰骶关节处寻找压痛点,用右手拇指或掌根放在痛点上,先轻轻揉按,继而在病人呼气时以中等力量下压(要嘱病人下压时不要摒气)、吸气时下压停止(但手掌不离开病人肌肤)。如此松、压共3~5 次。拔出毫针,针眼棉球压盖。1 日 1次。 三、结果 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 2.5%)。治愈率100%。 四、典型病例 宋某,男,51 岁。因端水盆姿势不当引起腰部急性闪扭伤。当时即站不起,蹲不下,勉强用力则疼痛难忍。只能采取身左斜、左臀部半着凳姿势来减轻疼痛。先后口服8 片去痛片毫无效果,上述强迫体位达6 小时之久。来院诊治,即先以本法予以针刺,捻转提插,针尖至三间穴,病人即感腰部有松快感,随而强迫体位即解除,能够慢慢站起。后依上述行针法和按压法治疗。2 次痊愈。 五、讨论 足太阳之脉夹脊抵腰,督脉贯行腰之正中。急性腰扭伤,病必伤及二脉,使二脉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同时,后溪所在之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之间存在着气血传注关系。故针刺后溪穴可通调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手太阳经络于心,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手太阳经络于心,督脉通入于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针刺后溪穴还具有调整情志的作用,能减轻疼痛。情志异常,焦躁不安、肌肉紧张会加重疼痛间的恶性循环。三间穴为手阳明经之“输” 穴,该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又在大椎处与督脉相通。故针刺三间可调整全身气血的运行。另外,后溪、三间均为“输”穴,输主体重节痛,针刺二穴可治疗因气血阻滞所致的疼痛。总之,采用泻法,一针两穴,共使督脉、足太阳之脉经气通利,气血和调、腰痛得以控制。 在针刺过程中让患者活动腰部并寻找针前所惧怕的动作或姿势,反复重复,目的在于引招、促使已经激发的经气向病所推至。同时,动则气血加快运行,共同使痛处气血畅通,通则不痛。在病人俯卧位时下压痛点,主要是为了平复扭伤的软组织,使其恢复病前状态;同时按压本身就属镇静手法,有利于协助针刺达到治疗目的。呼气时压下、吸气时放松,是因为腰部肌肉在呼气时呈自然松驰状态,容易接受压力而复原;而吸气时则较紧张,与压力相对抗,不利于损伤部位平复。 笔者深感所用针法及手法推拿按压不失为治疗急性腰扭伤值得推广的疗法。更因其费用低且不受设备和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均可施行而深受病人欢迎。采用本法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有重要关系。一般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越长所需治疗次数越多。另外,在施行治疗前务要详细检查病人,若有筋膜或肌肉撕裂、骨折、内出血等,禁止施术。 作者简介:董庆,男,1980 年10 月出生,浙江常山人,医师职称,大学本科,从事临床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__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X线片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典型表现 ①多有明显急性腰扭伤史。 ②常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下腰段为好发部位。 ③腰骶部有明显疼痛点和肌痉挛,伴脊柱侧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 (2)查体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脊柱侧凸畸形,活动受限。 (3)X线平片检查常无明显阳性发现。 根据外伤后腰骶部疼痛、肌痉挛。有明显的放射性牵涉痛,咳嗽、小便时加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肌痉挛、僵硬。X线平片常无明显阳性发现等可确定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腰部有外伤史,腰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痛处拒按,腰部板硬,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2.湿热内蕴证:伤后腰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理筋手法 ①松腰法:包括掌根揉按、肘点腰骶、推散法等。

②俯卧位扳压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两手从胸背部至腰骶部的两侧、自上而下轻轻揉按,以缓解腰肌紧张和痉挛。然后按压揉摩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等穴,以镇静止痛。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托住患侧大腿,摇晃拔伸数次后,用力作反向扳动。 2.正骨手法 斜扳法:患者侧卧床上,使位于上面的下肢屈髋屈膝900,位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位。医者一手扶持肩前部,另一手扶持臀部,两手用力,方向相反,力量相等,进行推拉(注意交叉点在患椎上),当遇到阻力时,突然加大推拉力,常听到“咯”的一声。然后患者改为另一侧侧卧位,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手法告毕。 (二)敷贴: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中药膏药等敷贴患处。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方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香附、牛膝、地龙、血竭、甘草等。 中成药:七厘胶囊、回生第一散等。 2.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湿利热,化瘀止痛。 推荐方药:加味二妙丸方加减。苍术、黄柏、山桅子、川断、鸡血藤、双花、川芎、丹参、香附、薏苡仁、甘草等。 中成药:二妙散、腰痹通等。 (四)针灸疗法:按照体针定位及取穴方法,根据病情虚实酌情使用。 (五)封闭疗法:有明显的局限性痛点可行封闭治疗。 (六)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物理疗法。 (七)其他疗法 1.根据病情可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 (1)腰椎电动牵引:适用于伴有腰肌紧张、腰曲变直、侧弯等情况的患者。 (2)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中药离子导入、经络治疗仪、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2.其他外治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熏蒸、涂擦、拔罐、针刀疗法等外治法。 3.功能锻练:早期卧床休息,后期功能锻炼,如采用五点式法:取仰卧位,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五个点作为支撑点,用力向上挺腰抬臀,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和损伤。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 方法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而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 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咐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胸部,在对侧胸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 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尽早平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 一、病因: 本病主要有两种原因引起腰部软组织损伤: (1)腰扭伤:腰扭伤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 (2)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腰肌扭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时可以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阻,静止时疼痛稍轻、活动或咳嗽时疼痛较甚。检查时局部肌肉紧张、压痛及牵引痛明显,但无瘀血现象(外力撞击者例外)。 三、诊断: 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四、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 1、损伤较轻者,X 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2、损伤严重者,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或见腰生理前突消失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或合并棘突,关节突骨折。 五、一般治疗:

1、如果郊野旅行,又逢腰部扭伤,临急间找不到医生,在此情况下,应让病人绝对卧下休息.若旅行带有小型冰箱,可取出冰块,用布包着,敷于腰部患处,以减少扭伤引起皮下出血,同时冰敷亦有止痛作用. 2、停止工作、劳动,绝对卧床休息。应仰卧于硬板床上,床上垫一厚被、腰下垫一软枕,可减轻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 3、扭伤当天不要热敷和推拿,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发生渗血和加重水肿。 24小时后,局部可用热敷、推拿按摩、拔火槽等治疗,或食盐炒热布包敷患处,或用指尖、掌缘或半握拳的手均匀地敲击腰背部受伤的肌肉;还可用红花油、米酒等涂抹、按揉患处,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调和气血。骶部位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超过其弹性限度所致的急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后可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有腰部断裂感。此时。腰部不敢活动,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卧床时不能翻身。腰部的疼痛为持续性的,咳嗽、打喷嚏、腹部用力等都可使疼痛加剧 六、针灸治疗: 1、选穴:后溪,三间,腰痛点 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三间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腰痛点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2、刺发: 选用30#或28#毫针,3寸2根,1.5寸4根,取用3寸毫针,由后溪穴进针至三间穴透出,取用1.5寸毫针在腰痛点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8~1.2寸。进针后可适当运用提插装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每各五分钟运用手法一次。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 方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运动损伤多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训练卫生知识和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而对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咐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胸部,在对侧胸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 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尽早平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

急性腰扭伤的特效针灸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特效穴 笔者十几年来采用单独针刺“闪挫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均获良效。借本栏目介绍与大家分享。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并嘱其活动活动腰部,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是手三里吧? 中渚.手三里亦对此证有效 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初诊患者腰部剧痛难耐,腰身板滞不适,弯腰痛甚,腰部活动受限,甚者动弹不得,需要外人扶助活动。 针灸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紧张心态,选用华佗牌28号1~1.5寸毫针,先取后溪穴,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又为本经“输穴”及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该穴于第五掌指关节后,横纹处。进针0.8~1.2寸,得气后,快速捻转行泻法五分钟,并嘱其适当活动腰部,直至患者腰部能够轻微转动,痛感渐缓,接着慢慢扶患者俯卧于床上,取“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此穴用于按摩,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疼痛感立减一半,再配合针刺腰眼,阿是穴,飞扬(针尖要朝小腿内侧向上斜刺),然后接上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起针后配合拔火罐5~10分钟,每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隔天主穴换为闪挫穴,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三分之一处即是。直刺0.8~1寸或向上斜刺,配穴为肾俞、委中、命门、外关、太冲施予平补平泻。两组穴位交替使用,三天后患者腰痛基本痊愈,隐约有感腰酸不适,疗程结束,患者腰已不痛不酸,轻便自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强调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 本法是我的一位中医老师授予我的,每用均会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故与大家分享。腰痛的针灸治疗 1、奇穴: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距胫骨外一寸处,毫升2-4寸直刺,针刺手法以泻为主。 适用于腰肌紧张,前屈受限,屈髋试验阳性者。 2、人中、委中、阳陵泉:人中行泻法,委中刺血。后刺阳陵泉 适用于翻身困难者,下肢伸屈疼痛,腰肌间歇性掣痛者,动则腰痛者,憋气活动。 3、国老穴(三四跖骨之间,本节上约半寸左右):刺之结节处、压痛处,治疗扭伤、风湿、腰肌劳损, 针后腰部发热,头部出汗为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