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

一、名词解释
1.记注档案:记载封建统治者言行的文字材料,主要有起居注、时政记。起居注是古代记载帝王言行的册籍,起源于古代史官记注。时政记是皇帝和宰相的议政纪录。

2.甲历档案: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在官员铨选,任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专门档案,可谓官员的人事档案。主要由吏部形成。收藏于吏部甲库。

3.赋役档案:即手实、记账。手实指户口底册,记账指地方机关编制的客运报表,人丁户口、赋税钱粮既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 又是其统治基础。对于这类档案统治者是很重视的。

4.舆图档案:隋唐时期各州县的风俗地产地图.隋唐重建的统一大国,为了控制和掌握地方情况,舆图是十分重要的统治工具。隋唐统治者十分注重地图的绘制。

5.敦煌遗书:是指敦煌藏经洞等处发现的经卷和文书等文献材料以唐人写本为主,间有刻本.

6.吐鲁番文书:包括西晋及唐代的档案出土于新疆吐鲁番东南附近的古墓群,包括户籍,手实,记账等,涉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
二、简答
1.唐代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及档案工作律令
答:(一)唐代文书处理有一套系统而严格的制度
a.四禁制度,b.用纸制度,c.贴黄制度,d.一文一事制,e.公文签押、判署制度,f.文书邮递制度,g.文书旧档制,h.档案统计制度,i.档案鉴定销毁制度,j.档案移交制度
(二)文书档案工作的律令
唐朝的法律形式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就是处理刑事犯罪的法律条文;令是国家政治制度的设立废更的诏令;格是国家机关行政法规;式是国家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
a)针对文书起草的避讳制度
b)针对文书邮递及处理的律令
c)针对文书的保密规定
d)针对伪造、盗窃、毁坏文书档案者的处罚律令
随着国家机构的完备,文书档案及其管理人员的增多在封建国家律令中出现了更多的关于文书档案方面的制度和律令,突出表现为比前代更为系统完备。目的是为了加强官吏典掌文书档案的责任,防止减少弊端。古代封建律法中的档案法规在保证档案完整安全和利用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2.唐代甲库产生的条件及意义
答:甲库:封建社会中期在铨选官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甲历档案,需要设置了专门保管甲历的库房,即甲历库。是国家机关中现行档案的专职管理机构。
条件:唐代封建官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铨选制度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由于铨选制度的实行,吏部要对候选人员的各种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任用,形成大量甲历。并设置了专门保管甲历的库房, 称甲库。
意义:甲库是直接服务于封建官僚政治需要产生的

,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的具有专门性质的档案库,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档案工作的发展。

3.唐代文书档案官吏地位及其演变情况
答:(一)、高级文书档案官员,一般通过科举考试,名士征召或通过考试低级提拔,门荫制度,宦官人员等几个途径来选拔。
高级文书档案官员因为他们职掌文书的起草、制定、颁发,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实际上他们能参与并职掌一定范围内政务活动的决策。
(二)、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中一般管理文书档案工作的书佐、令史由各级官府聘任。他们由记注、典守、撰史的职任演变为单一的掌典文书档案职任, 从而在作用、入选条件和地位上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有两方面的社会因素所造成。
a.首先是由于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国家机构的完备和职官分工的发展。一方面是记注和典守职掌的分离。
另一方面是编史史官的形成让他们从文档官员群体中分流。文书档案机构的官吏除主管官员外,多数职掌文书的抄录和典守,因而其地位也日益下降。
b.由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选官用吏完全成为两条途径。一般文书档案人员统称为“令史”, 属不入品级的胥吏, 统为三省六部的低级办事人员。官吏界限分明,最终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吏制度。
隋唐时期令史地位下降,但其作用却逐渐增大。因为随着封建制度的腐败,官员往往事不亲躬,文书档案职任由胥吏掌管。因此,他们对于封建政权的作用却是愈益重要,他们实际上承担了各级官府的日常政务事务,维持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4.简述勾检制度及其特点。
答:唐朝的文书档案监督制度统称为勾检制度。文书监督官吏的职名统称“勾官”,其事务称为“勾检”,整个勾检过程包括登记,检查,复查三个步骤。
其特点有三方面:
a)勾检以律令格式为依据,即按制度稽查,而不是凭勾官个人的贤愚或能力办事。这使勾检制度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
b)勾检官吏的普遍存在,所有中央和地方官府都有勾官,勾检本官府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文案和官吏。
c)勾检方法是本官府内部勾检与上下级勾检相结合,本官府勾检有其优越性。即对本衙署文书管理情况最了解、熟悉、堪复检查准确,上下级勾检结合更能保证周详、准确、无误。
勾检制度作用:对于唐王朝文物昌盛起了积极作用,它与唐代有关文书档案的律令相辅相成,律令从消极方面的惩处,而勾检则是从积极方面防范,律令和勾检从两个侧面保证了唐王朝国家机关卓有效率的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5.简述唐代史馆发达原

因及史书编纂取得成就
答:唐朝史馆修史发达的原因:
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
A. 政治再度统一下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通过改编前朝史, 新编本朝史以巩固政治的统一
B. 与唐太宗的重视也有直接关系, 他把历史作为吸取统治经验最好的教科书。
从编史客观条件看:
A.各种典籍档案大量增加, 单凭私家个人难以完成, 而史馆的设立, 能收集大批史料, 集诸家之所长, 分工编撰,成书比较容易。
B. 纸的发明, 对于篇幅浩大的史书编纂也是有力的推动。
C.制定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 这是唐代史馆征集档案史料的法律性文件。
唐代史馆发达为唐代史书编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史书编纂取得成就:
A.对前朝历史的编撰,二十四史中的八史成书于唐朝的史馆。
B.唐王朝修撰本朝的史书。史馆修撰本朝的日历和实录.
C.唐代还编修国史,典章制度.《唐六典》;《通典》和《会要》则是综合类的典章制度专著
D.唐代谱牒的编撰,私家著录的谱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