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案例分析》(软件开发方向)课程标准--何敏丽

12《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案例分析》(软件开发方向)课程标准--何敏丽
12《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案例分析》(软件开发方向)课程标准--何敏丽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案例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90207

课程名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案例分析参考学时数(学分):128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执笔人:何敏丽

编写日期:2012年01月04日

审定人: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制订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案例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案例分析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及案例分析》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它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的有鲜明特色的边缘性学科。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信息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组织实施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相关专业岗位工作能力需要及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能力标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规律,基于工作过程设置学习情境、培养能力融入职业素质和先进企业文化,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企业工作任务为引领,形成6个课程核心工作任务并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安排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任务)设计以一个中型规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任务贯穿课程始终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会”为目的,以教师“教”、学生“做”、企业实践及请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进校指导学生做项目及项目答辩为主要环节。“教学”项目(任务)编排以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实例为主线,同时提供三个系统开发课题给学生分组选择(3-4人为一组),各组根据选题同步“做”,在“做”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其他方式“学”,最后达到“会”的目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和能力的考核,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的考核融入其中。

2、该门课程的建议总学时为128学时。建议其中的“基础知识”讲授8学时,上机实验4学时;“系统平台”讲授8学时,上机实验4学时;“系统规划与分析”讲授8学时,上机实验4学时;“系统设计与实施”讲授8学时,实验4学时;“系统数据采集”讲授8学时,上机实验4学时;“通用系统的介绍”讲授8学时,上机运行实验4学时;“典型案例分析”讲授8学时,上机运行实验4学时。企业实践8学时,项目设计24学时,项目答辩8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这门课,使学生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在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熟练应用相关技术承担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能力要求:

(1)能深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能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基础技术;

(3)能充分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理论、过程和方法;

(4)能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

(5)能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

(6)能全面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具体过程和主要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

指定教材为:《管理信息系统》都日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参考教材:

以最新版本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参考书

(二)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会”为目的,以教师“教”、学生“做”、企业实践及请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进校指导学生做项目及项目答辩为主要环节。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实例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教学过程中完成指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3-4人为一组)。教学过程包含企业实践,设计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由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指导并参与学生项目设计与答辩。

(三)教学评价

考核:《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案例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考核过程中,主要测试学生对这门课的“会”的程度。

考核形式:

平时成绩40%

项目设计与答辩 60%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结合实际情况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逐步开发自编教材、实训指导手册等。

(五)其它说明

由于本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能力需求有区别,因此对于不同专业能力要求的深度和侧重点将有所不同。课时和内容安排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