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网技术发展展望v1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 IT 和 IP 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IT,媒体和消费电子等行业之间的 融合,电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未来 3-5 年是电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业务转型的需要,宽带化,分组化,融合(包括 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移动化成为电信网络的主流趋势.All IP 架构,FMC 是未来网 络发展的目标,而 IMS,IP 电信化,无缝移动性和 NG-SDP 等技术,是支撑未来运营商完成转型的 核心技术.
业务发展趋势
在新的产业融合背景下,运营商以带宽出租(如批发和专线业务等)和语音服务为主的业务已 不能适应未来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营商需要开展新的业 务,即面向消费者用户的 Multi-play 业务和面向商业用户的 ICT 服务.其中,IPTV 是面向家庭用户 和消费者用户最重要的业务切入点和关键点.而以网络为依托,为方案设计,业务托管,业务外包, 业务咨询乃至商业流程外包等提供高水准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满足未来商业用户需求的关键.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从"Bit Pipe"向"Service"转变.这表现在,面对消费者市场,其商业 模式从"分享用户的通讯消费(Share of communication minutes) "向"分享用户的所有消费行为 (Share of total consumer spending) "转变;面向商业用户市场,其商业模式从"提供租用线路" 向"帮助用户优化商业流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开放合作和价值链的整合能力成为运营 商致胜的关键.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姓名:赵新 班级:机械5-1班 学号: 10号

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概述 测试是测量与试验的简称。 测量内涵:对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参量做数值测定工作。 试验内涵:是指在真实情况下或模拟情况下对被研究对象的特性、参数、功能、可靠性、维修性、适应性、保障性、反应能力等进行测量和度量的研究过程。 试验与测量技术是紧密相连,试验离不开测量。在各类试验中,通过测量取得定性定量数值,以确定试验结果。而测量是随着产品试验的阶段而划分的,不同阶段的试验内容或需求则有相对应的测量设备和系统,用以完成试验数值、状态、特性的获取、传输、分析、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产品测试是通过试验和测量过程,对被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参量、特性等做数值测定工作,是取得对试验对象的定性或定量信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途径。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信息。因此,测试技术是信息科学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是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特性,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存的。但是人们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总是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把需要的部分取得来,以达到观测事物某一本值问题的目的。所需了解的那部分信息以各种技术手段表达出来,提供人们观测和分析,这种对信息的表达形式称之为“信号”,所以信号是某一特定信息的载体。 信息、信号、测试与测试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获取信息是测试的目的,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测试是通过测试系统、设备得到被测参数信息的技术手段。 同时,在军事装备及产品全寿命周期内要进行试验测试性设计与评价,并通过研制相应的试验检测设备、试验测试系统(含软、硬件)确保军事装备和产品达到规定动作的要求,以提高军事装备和产品的完好性、任务成功性,减少对维修人力和其它资源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并为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全寿命过程又称为全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论证开始到淘汰退役为止的全过程。产品全寿命过程的划分,各国有不同的划分。美国把全寿命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初步设计、批准、全面研制、生产、使用淘汰(退役)。我国将全寿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论证、研制、生产、使用、退役。 这五个阶段都必须采用试验、测量技术,并用试验手段,通过测量设备和测量系统确保研制出高性能、高可靠的产品。因此,测试技术是具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测试技术具有极其重要地位。 美军武器装备在试验与评定管理中,对试验与评定的类型分为:研制试验与评定、使用试验与评定、多军种试验与评定、联合试验与评定、实弹试验、核防护和生存性试验等类。 但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是研制性试验与评定、使用试验与评定两种。试验与评定是系统研制期间揭示关键性参数问题的一系列技术,这些问题涉及技术问题(研制试验);效能、实用性和生存性问题(使用试验);对多个军种产生影响问题(多军种联合试验);生存性和杀伤率(实弹试验)等。但核心是研制性试验与评定及使用性试验与评定,主要解决军工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使用的效能、适应性和生存性问题。 研制试验与评定是为验证工程设计和研制过程是否完备而进行的试验与评定,通过研制试验与

集成电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成为改造和拉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引擎和雄厚基石。1999年全球集成电路的销售额为1250亿美元,而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GNP的3%,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每l~2元的集成电路产值,带动了10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的形成,进而带动了100元GDP的增长。目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部分的65%与集成电路相关;美国国防预算中的电子含量已占据了半壁江山(2001年为43.6%)。预计未来10年内,世界集成电路销售额将以年平均15%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6000~8000亿美元。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拥有自主版权的集成电路已曰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社会进步的基础、国际竞争的筹码和国家安全的保障。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据专家预测,今后20年左右,集成电路技术及其产品仍将遵循这一规律发展。集成电路最重要的生产过程包括:开发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利用EDA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在硅圆片上加工芯片(主要流程为薄膜制造、曝光和刻蚀),对加工完毕的芯片进行测试,为芯片进行封装,最后经应用开发将其装备到整机系统上与最终消费者见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集成电路的加工水平为5微米,其后,经历了3、1、0.8、0.5、0.35微米的发展,目前达到了0.18 微米的水平,而当前国际水平为0.09微米(90纳米),我国与之相差约为2-3代。 (1)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随着集成电路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芯片容纳器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设计工具也由最初的手工绘制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相应的设计工具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EDA工具供应商。目前,EDA主要市场份额为美国的Cadence、Synopsys和Mentor等少数企业所垄断。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EDA开发和产品供应商。 由于整机系统不断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集成电路结构也由简单功能转向具备更多和更为复杂的功能,如彩电由5片机到3片机直到现在的单片机,手机用集成电路也经历了由多片到单片的变化。目前,SoC作为系统级集成电路,能在单一硅芯片上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等功能,将数字电路、存储器、MPU、MCU、DSP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个完整系统的功能。它的制造主要涉及深亚微米技术,特殊电路的工艺兼容技术,设计方法的研究,嵌入式IP核设计技术,测试策略和可测性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安全保密技术。SoC以IP复用为基础,把已有优化的子系统甚至系统级模块纳入到新的系统设计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第4次飞跃。

有线传输之传送网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传送网可分成电路层、通道层和(传输媒质)层三个子层。 2.SDH帧结构中的更高阶同步传送模块由基本模块信号STM一1的(N倍)组成。 3.SDH帧结构可分成(段开销)、STM-N净负荷和管理单元指针三个基本区域。 4.SDH帧结构中的段开销是指为保证信息正常、灵活、有效地传送所必须附加的(字节),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 5.SDH帧结构中的信息净负荷指的是可真正用于电信业务的(比特)。 6.SDH帧结构中设置了两种开销,分别是段开销和(通道)开销。 7.在SDH网络基本传送模块STM一1中,El和E2字节用于提供(公务联络)语声通路。 8.在SDH网络基本传送模块STM一1中,K1和K2字节用作(APS)指令。 9.在SDH网络基本传送模块STM一1中M1字节用来传送BIP-N×24所检出的(差错块)个数。 10.SDH的通用复用映射结构中,具有一定频差的各种支路的业务信号要想复用进STM 一N帧,都要经历映射、(定位校准)和复用三个步骤。 11.SDH基本单元中的虚容器是用来支持SDH(通道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12.SDH网络基本单元中的支路单元是一种提供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之问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 13.SDH网络基本单元中的管理单元是提供高阶通道层和(复用段)层之间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

14.在SDH网络中,映射是一种在SDH网络边界处,把支路信号适配装入相应(虚容器)的过程。 15.SDH网络中的分插复用器是利用(时隙交换)实现宽带管理。 16、步数字体系是一个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17、SDH是一个将(复接)、线路传输、交叉连接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的,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18、SDH帧结构由段开销、(管理单元指针)和信息净负荷三部分组成。 19、SDH帧结构由段开销、管理单元指针和(信息净负荷)三部分组成。 20、同步数字系列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国际标准化的(接口速率)和信息帧结构。 21、同步数字系列的网络节点接口NNI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国际标准化的接口速率和(信息帧结构)。 22、SDH传输网STM-64信号的标准速率为(9953280)kbit/s。帧周期为125微秒。 23、SDH传输网STM-16信号的帧周期为(125微秒)。 24、SDH复用映射结构中的(虚容器)是用以支持通道层连接的一种信息结构,它是由容器加上通道开销构成的。 25、SDH复用映射结构中的虚容器是用以支持(通道层)连接的一种信息结构,它是由容器加上通道开销构成的 26、SDH复用映射结构中的虚容器是用以支持通道层连接的一种信息结构,它是由容器加上(通道开销)构成的

测试测量技术发展趋势.doc

测试测量技术发展趋势 0 评级 | 0.00 out of 5 打印 概览 作者:徐赟, 技术市场工程师, NI 中国分公司 30多年来,作为测试测量行业的创新者和虚拟仪器技术的领导者,National Instruments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提供一个通用的软硬件平台,用于科技应用和工程创新。伴随着测试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这种以软件为核心的测试策略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的技术,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测试成本。在新兴商业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和未来,测试测量行业正呈现出五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录 1.趋势一: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成为主流 2.趋势二:多核/并行测试带来机遇和挑战 3.趋势三:基于FPGA的自定义仪器将更为流行 4.趋势四:无线标准测试的爆炸性增长 5.趋势五:协议感知(Protocol-Aware)ATE将影响半导体的测试 趋势一:软件定义的仪器系统成为主流 如今的电子产品(像iPhone和Wii等)已越来越依重于软件去定义产品的功能。同样的,在产品设计和客户需求日益复杂的今天,用于测试测量的仪器系统也朝着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块化方向发展,使得用户能够更快更灵活的将测试集成到设计过程中去,进一步减少了开发时间。 通过软件定义模块化硬件的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实现不同的测试功能,并应用定制数据分析算法和创建自定义的用户界面。相比于传统仪器固定的功能限制和只是“测试结果”的呈现,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块化仪器系统能够赋予用户更多的主动权,甚至将自主的知识产权(IP)应用到测试系统中。(见图1) 在业界,被认为是最保守的客户之一的美国国防部在2002年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下一代测试系统(NxTest)必须是基于现成可用商业技术(COTS)的模块化的硬件,并同时强调了软件的能动作用。最新的合成仪器(Synthetic Instrumentation)的概念也无非是经过重新包装的虚拟仪器技术,将软件的开放性和硬件的模块化重新结合在了一起。

光刻技术及其应用的状况和未来发展

光刻技术及其应用的状况和未来发展 光刻技术及其应用的状况和未来发展1 引言 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光刻技术在应用中技术问题的增多、用户对应用本身需求的提高和光刻技术进步滞后于其他技术的进步凸显等等,寻找解决技术障碍的新方案、寻找COO更加低的技术和找到下一俩代可行的技术路径,去支持产业的进步也显得非常紧迫,备受人们的关注。就像ITRS对未来技术路径的修订一样,上世纪基本上3~5年修正一次,而进入本世纪后,基本上每年都有修正和新的版本出现,这充分说明了光刻技术的重要性和对产业进步的影响。如图1所示,是基于2005年ITRS对未来几种可能光刻技术方案的预测。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新一轮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大量的研发和开发资金投入到了这场竞赛中。因此,正确把握光刻技术发展的主流十分重要,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同时可以缩短和用户使用之间的周期、缩短开发投入的回报时间,因为光刻技术开发的投入比较庞大。 2 光刻技术的纷争及其应用状况 众说周知,电子产业发展的主流和不可阻挡的趋势是"轻、薄、短、小",这给光刻技术提出的技术方向是不断提高其分辨率,即提高可以完成转印图形或者加工图形的最小间距或者宽度,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光刻工艺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多次性使得光刻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工艺成品率对产品的质量、良率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要求光刻技术在满足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COO和COC。因此,光刻技术的纷争主要是厂家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分辨率和产能的设备及其相关的技术。 以Photons为光源的光刻技术 2.1 以Photons为光源的光刻技术 在光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以光子为基础的光刻技术种类很多,但产业化前景较好的主要是紫外(UV)光刻技术、深紫外(DUV)光刻技术、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和X射线(X-ray)光刻技术。不但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且是目前产业中使用最多的技术,特别是前两种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紫外光刻技术是以高压和超高压汞(Hg)或者汞-氙(Hg-Xe)弧灯在近紫外(350~450nm)的3条光强很强的光谱(g、h、i线)线,特别是波长为365nm的i线为光源,配合使用像离轴照明技术(OAI)、移相掩模技术(PSM)、光学接近矫正技术(OPC)等等,可为0.35~0.25μm的大生产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在目前任何一家FAB中,此类设备和技术会占整个光刻技术至少50%的份额;同时,还覆盖了低端和特殊领域对光刻技术的要求。光学系统的结构方面,有全反射式(Catoptrics)投影光学系统、折反射式(Catadioptrics)系统和折射式(Dioptrics)系统等,如图2所示。主要供应商是众所周知的ASML、NIKON、CANON、ULTRATECH 和SUSS MICROTECH等等。系统的类型方面,ASML以提供前工程的l:4步进扫描系统为主,分辨率覆盖0.5~0.25μm:NIKON以提供前工程的1:5步进重复系统和LCD的1:1步进重复系统为主,分辨率覆盖0.8~0.35μm和2~0.8μm;CANON以提供前工程的1:4步进重复系统和LCD的1:1步进重复系统为主,分辨率也覆盖0.8~0.35μm和1~0.8μm;ULTRATECH以提供低端前工程的1:5步进重复系统和特殊用途(先进封装/MEMS/,薄膜磁头等等)的1:1步进重复系统为主;而SUSS MICTOTECH以提供低端前工程的l:1接触/接近式系统和特殊用途(先进封装/MEMS/HDI等等)的1:1接触/接近式系为主。另外,在这个领域的系统供应商还有USHlO、TAMARACK和EV Group等。 深紫外技术

光传送网关键技术及应用

光传送网关键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数据类业务的爆炸式持续增长,基于VC-12/VC-4带宽调度颗粒的同步 数字体系(SDH)结合点到点波分复用(WDM) 的典型传送网络结构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保持现有传送网络功能的前提下提供大 颗粒带宽的传送与调度,成为新一代光传送网亟需解决的课题。光传送网(OTN)技术的 出现,解决了大颗粒带宽的传送与调度的难题,同时在光层提供了类似SDH的组网、保护与管理等功能,在继承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直接弥补了缺陷,是下一代传送网主流技术。由于处于应用初期,如何应用OTN成为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在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OTN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光传送网;关键技术;组网;应用 随着传送网络承载的主要客户类型由 语音转向数据的变化,基于光同步数字体系(SDH)以VC-12/VC-4为带宽调度颗粒结合点

到点波分复用(WDM)多波长传输的网络结构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是数据业务量大导致传送带宽颗粒产生的低效适配问题,如对于路由器的千兆比以太网(GE)或10GE接口,若采用目前典型结构来传送,则需要多个VC-12/VC-4通过连续级联或虚级联的方式 来映射,适配和传送效率显着降低。其次是WDM网络的维护管理问题。目前的WDM网络主要检测SDH帧结构的B1字节和J0字节等开销[1],对于信号在WDM网络传输中的性能和告警等功能检测较弱。最后是WDM网络的组网能力问题。WDM网络目前仅仅支持点到点或者环网拓扑,在光域基本没有或支持有限的组网能力。因此,针对这些需求,国际电联(ITU-T)基于光域数字处理尚不成熟的技术现状,从1998年左右开始提出了基于大颗粒带宽进行组网、调度和传送的新型技术——光传送网(OTN)的概念,同时持续对于相关标准进行了规范,截至到目前已经规范了网络结构、网络接口、设备功能接口、管理模型和抖动等。OTN技术是综合了SDH 和WDM优势并考虑了大颗粒传送和端到端维

全光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全光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彭承柱彭明宇 摘要:本文阐述全光网络如何经过WDM技术的发展与演变、全光网络的技术研发、过渡到自动光交换网、直到当前智能光交换网络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1 引言 据国外统计,骨干因特网的带宽在1997年为622Mbps,1998年是2.5Gbps,1999年突破10Gbps,2000年接近40Gbps;也就是说每经过6-9个月因特网的带宽或业务量翻一番。按照目前单波长光纤系统的传输速率最高为40Gbps考虑,仅因特网的数据流就占满了整个单波长系统的传输容量,更不用说宽带业务和其他多媒体应用了。事实上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几乎在网络的所有层面,如企业网、接入网,传输、选路与交换等都在研发与应用高速宽带技术。带宽的"饥渴"极大地促进了DWDM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速率为2.5Gbps/10bps的8波、16波、32波、40波乃至80波的DWDM系统已经商用,所有的波长都落在常规的C带内(1530-1565nm);此波带又分为蓝带和红带。各个波长或光路的间隔从100GHz(0.8nm)缩小到50GHz(0.4nm)。进一步增加波长数,例如增加到160波以上时需要应用L波带(1565-1625nm),也就是第4代WDM 光纤通信系统。当波长数达到数百量级时各光路间隔将缩小到25GHz(0.2nm);此时对光源的精度与稳定度,对分光滤波器的分辨率的要求均很高。表1给出

新世纪开始DWDM系统研发水平的概貌。由表1可见10Tbps的总容量业已突破,很多公司例如Ciena公司已在研发16Tbps的系统;而朗讯贝尔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认为商用的DWDM系统容量最高将达到100Tbps。 DWDM系统在长途光传送网中的发展方向是超密集波分复用,超大容量和超常中继距离传输;而在城域光传送网中的发展方向是稀疏波分复用,超大容量、短传输距离和价廉的CWDM系统,也就是和具有第5光窗口的无水峰光纤即新的全波光纤相应的第5代WDM系统。此类光纤系统可利用的光谱是1280-1615nm,是常规可用波长范围的数倍,复用波长数大大增加,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网络扩容问题,故WDM系统和技术的发展为全光网络打下了物质基础。 2 WDM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在电信运营商寻找新的创收方法的同时,他们还在力图削减成本。直到几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间件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技术,如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专有系统中间件、面向对象中间件、数据存取中间件、远程调用中间件等。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又向计算机术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起提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和存储量,关键是实现更高的集成度。传统的计算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在当时是最佳的选择。但随着集成的提高,它的弱点也日益显现出来。专家们认识到,尽管随着工艺的改进,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单位面积上容纳的元件有限的,在1毫米见的硅片上最多不能超过25万个,并且它的散热、防漏电等因素制约着集成电路的规模,现在的半导体芯片发展即将达到理论上的极限。因此,有人预测现行的计算机系统将在2010年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为此,世界各国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新一代计算机,从体系结构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革命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4种,即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未来新一代的计算机可分为模糊、量子、超导、光子和DNA5种类型。 1计算要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计算机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的计算机。其运算能力一般在每秒百亿次以上,存容量在几百G字节以上。巨型计算机主要用于尖端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系统的研究开发。巨型计算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微型化 微型化是指发展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携带更便、价格更便宜、适用围更广的计算机系统。因为微型机可渗透到诸如仪表、家用电器、导弹弹头等中、小型机无法进入的领域,所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预计微型机性在一起,今后将逐步发展到对存储器、通道处理机、高速运算部件、图形卡、声卡的集成,进一步将系统的软件固化,达到整个微型机系统的集成。 3)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共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目前计算机联网已经非常普遍,但是计算机网络化仍然有多工作要做。如网络上资源虽多,利用却并不便;联网的计算机虽多,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的利用率并不高;网络虽然便,但是却不安全,等等。计算机网络化在提供便、及时、可靠、安全、高效的信息服务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目前各国在开发三网合一的系统工程,即将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将来通过网络能更好地传送数据、文体资料、声音、图形和图像,用户可随时随地在全世界围拨打可视和收看任意的电视和电影。 4)智能化 5)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计算机具有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功能,以及知识处理和知识库管理的功能等。 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是通过智能接口,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与计算机自然对话。智能化的研究领域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领域是专家系统和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光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光刻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1 引言 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光刻技术在应用术问题的增多、用户对应用本身需求的提高和光刻技术进步滞后于其他技术的进步凸显等等,寻找解决技术障碍的新方案、寻找COO更加低的技术和找到下一俩代可行的技术路径,去支持产业的进步也显得非常紧迫,备受人们的关注。就像ITRS对未来技术路径的修订一样,上世纪基本上3~5年修正一次,而进入本世纪后,基本上每年都有修正和新的版本出现,这充分说明了光刻技术的重要性和对产业进步的影响。2005年ITRS对未来几种可能光刻技术方案进行预测。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新一轮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大量的研发和开发资金投入到了这场竞赛中。因此,正确把握光刻技术发展的主流十分重要,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同时可以缩短和用户使用之间的周期、缩短开发投入的回报时间,因为光刻技术开发的投入比较庞大。 2 光刻技术的现状及其应用状况

众说周知,电子产业发展的主流和不可阻挡的趋势是“轻、薄、短、小”,这给光刻技术提出的技术方向是不断提高其分辨率,即提高可以完成转印图形或者加工图形的最小间距或者宽度,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光刻工艺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多次性使得光刻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工艺成品率对产品的质量、良率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要求光刻技术在满足技术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COO和COC。因此,光刻技术的纷争主要是厂家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分辨率和产能的设备及其相关的技术。 2.1 以Photons为光源的光刻技术 在光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以光子为基础的光刻技术种类很多,但产业化前景较好的主要是紫外(UV)光刻技术、深紫外(DUV)光刻技术、极紫外(EUV)光刻技术和X射线(X-ray)光刻技术。不但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且是目前产业中使用最多的技术,特别是前两种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紫外光刻技术是以高压和超高压汞(Hg)或者汞-氙(Hg-Xe)弧灯在近紫外(350~450nm)的3条光强很强的光谱(g、h、i线)线,特别是波长为365nm的i线为光源,配合使用像离轴照明技术(OAI)、移相掩模技术(PSM)、光学接近矫正技术(OPC)等等,可为0.35~0.25μm的大生产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在目前任何一家FAB中,此类设备和技术会占整个光刻技术至少50%的份额;同时,还覆盖了低端和特殊领域对光刻技术的要求。光学系统的结构方面,有全反射式(Catoptrics)投影光学系统、折反射式(Catadioptrics)系统和折射式(Dioptrics)系统等。主要供应商是众所周知的ASML、NIKON、CANON、ULTRATECH和SUSS MICROTECH等等。系统的类型方面,ASML以提供前工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 ——“发展史与未来趋势” 组长、组员1、组员2、组员3 辽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B1x0x班 摘要:自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对于人们传输信息就有很多种方式、方法。从以语言为主,通过人力、马力、烽火等原始手段传输信息的方式,到以文字、邮政、印刷等方式更广地传输信息的方式,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实现了通过电报、电话、广播等方式传输信息,再到现代的信息时代,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了图像、声音、多媒体等各种信息,传输技术利用电流、电磁波、声波、光波等多种传输介质实现多样化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技术爆炸式的推动了信息交流,同时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更加便捷的“访问世界”。通过数据通信、传真,可视电话、可视图文等服务形式,将大量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课程及其它科学技术、生活、市场、金融、体育、娱乐、医疗等信息以联机方式存放,用户可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当这样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同家庭信息系统相连接,就彻底地改变了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方式,进而也改变了社会的教育模式。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对于未来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趋势。光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传输介质,光势必会在未来信息传输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硅光子技术超高效率、超低耗能也是看点之一。 关键词:数据通信;发展史;数据传输方式;未来趋势 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史 (一)、原始时代信息传输技术 原始时代没有文字,原始人通过一些辅助的东西或简单的图画来表述信息。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离家狩猎,在屋子旁边钉下几根带有横杆的木橛,一根表示要过一昼夜才回来,两根表示两昼夜。还有“结绳记事”,根据绳子上打结的个数和绳子的颜色来记录容易忘记的事情。 (二)、古代信息传输技术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认识也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信息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文字的出现时信息传输技术的一大变革。

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IT 和IP 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IT、媒体和消费电子等行业之间的融合,电信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未来3-5 年是电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业务转型的需要,宽带化、分组化、融合(包括产业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移动化成为电信网络的主流趋势。All IP 架构、FMC 是未来网络发展的目标,而IMS、IP 电信化、无缝移动性和NG-SDP 等技术,是支撑未来运营商完成转型的核心技术。 业务发展趋势 在新的产业融合背景下,运营商以带宽出租(如批发和专线业务等)和语音服务为主的业务已不能适应未来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营商需要开展新的业务,即面向消费者用户的Multi-play 业务和面向商业用户的ICT 服务。其中,IPTV 是面向家庭用户和消费者用户最重要的业务切入点和关键点。而以网络为依托,为方案设计、业务托管、业务外包、业务咨询乃至商业流程外包等提供高水准的综合解决方案,是满足未来商业用户需求的关键。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从“Bit Pipe”向“Service”转变。这表现在,面对消费者市场,其商业模式从“分享用户的通讯消费(Share of communication minutes)”向“分享用户的所有消费行为(Share of total consumer spending)”转变;面向商业用户市场,其商业模式从“提供租用线路”向“帮助用户优化商业流程”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开放合作和价值链的整合能力成为运营商致胜的关键。 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业务将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使用网络,就如同对空气和水的使用一样,即网络与业务无处不在,工作模式与生活模式都实现了数字化。理想的模型是:无论在家里、办公室还是旅行途中,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获得任何内容,而且,用户的体验也将实现最大的一致性。 网络发展趋势 从网络的角度来看,ALL IP 架构和FMC 是未来3-5 年网络的发展目标。电信网络将发生端到端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业务网、控制网、承载网、接入网和终端等各个层面,甚至运营商的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也会随之改变。 ALL IP 架构的趋势,将使得现在以技术(如PSTN、SDH、ATM 和FR 等)和业务(如语音、数据和Internet 等)来划分的“垂直网络”向“水平网络”转移,扁平化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关键特征。FMC 最直接的驱动力来自用户体验的提升,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 获得一致的体验;其次,FMC 也是出于减低运营成本和提升效率的需要。FMC 并不是简单的某个技术或特征,它包括多个方面,如产业融合(主要包括电信业、IT 业、内容与媒体和消费电子等产业)、业务融合(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和内容等方面)、网络融合(包括统一的业务网络、统一的控制网络、统一的分组承载网和统一的BOSS 等)与终端的融合(如双模终端、终端智能化-即PC 化、PC 移动化等)等。 因此,ALL IP 架构和FMC 是整网能力的变革和提升,需要进行端到端的整体考虑。 核心网发展趋势——基于IMS 的统一控制 随着网络标准化和开放趋势的加强,集交换、控制和业务于一体的网络已不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因此,作为实现FMC 和ALL IP 架构的重要手段,IMS 成为未来核心网发展方向,这已是业界的共识。 不过,就现阶段部署而言,IMS 适合多媒体业务,能增加运营商业务的差异化,但利用IMS 解决语音问题,却还存在一些障碍:如QoS、IP 安全、终端配套和成本等——尽管这并非IMS 本身的问题。而软交换却能成熟地解决语音问题,特别是移动领域的语音问题,这奠定了其向IMS 演进过程中的桥梁地位,决定了软交换和IMS 将长期共存,协调发展。 华为软交换产品经过大规模应用,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在大量的部署实践中,华为在IPQOS、IP 安全和IP 运营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产品已能顺利继承到IMS 中。而且,在软交换的产品开发中,华为考虑长远的发展,进行了面向未来的设计:软交换通过软件升级可以比较容易地融入到将来的IMS 网络中来,从而保护了运营商的投资,保证了其业务的连续性。

传输网新技术

传输网新技术 一、传统的传输网技术 最早的传输网技术可追溯到PCM PDH等技术,随着对高复用速率需求的不断追求,SDH(数字同步系列)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SDH具有高效的OAM特性,灵活的带宽复用技术,多种保护功能和快速的保护时间。但SDH是专门为语音设计的,其最小复用单元是容器,大小为固定值,用于固定速率的业务时,带宽利用率较高,但是对于不固定速率的数据业务,SDH的利用率较低。随着IP技术的发展,对动态的带宽提出了要求,于是SDH向前 发展产生了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SDH的用户侧增加了以太网接口或ATM接口,实现了IP over SDH MST啲核心仍然是SDH 是在SDH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二、新的传输网技术 1、OTN 随着IP 承载网所需的电路带宽和颗粒度的不断增大,以VC 调度为基础的SDH网络交叉颗粒偏小、调度较复杂,扩展性和效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在光层上直接承载冋MPLS的扁平化架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光层上直接承载IP/MPLS,对光层设备 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本由SDH网络完成的组网、端到端电路监控管理和保护功能将逐渐由光层面的设备来承担,全光网成为了发展方向。由于目前的光逻辑器件的功能还较简单,不能完成控制部分复杂的逻

辑处理功能,光层性能监控离实用还有相当距离,国际上现有的分组光交换单元是由电信号来控制,即所谓的电控光交换,于是OTIN光传送网)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OTN包含了完整的电域和光域功能,对信号的处理也定义了完善的层次体系,自上世纪末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等待,终于在大颗粒业务需求的推动下看到了大规模系统应用的可能。 2、ASON 受到IP 业务高速增长所产生的带宽需求以及波分复用技术所引入的新型带宽利用模式的双重驱动,传统光网络正发生着“量”(宽带化)和“质”(智能化)的深刻变革。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希望未来的光网络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对多粒度带宽服务的聚合与疏导,提供对各种业务类型的支持。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则要求光网络能够自动地按需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具备快速重构和增强的网络保护/ 恢复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佳配置,克服传统光网络中资源调配时间长、协调性差的缺点。ASON (自动交换光网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ASON是在ASON言令网控制之下完成光传送网内光网络连接自动交换功能的新型网络。传统传送网只有网管和传输两个层面,ASOf突破性地引入了控制层面,使光网络能够在分布式信令的控制下完成网络连接的自动建立过程,将网管层面的网络连接功能转移到控制层面进行分布式控制,从而在传送网中引入动态交换的概念,可以动态地交换光网络的拓扑信息、路由信息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实现了光

基于对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基于对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14T09:51:49.0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作者:孟阳阳肖春明 [导读]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传送网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运用现代网络体系结构之中。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不断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传送网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运用现代网络体系结构之中。而传输带宽结构模式中主要应用的是动态分配技术,能将传输的数据资源进行随机分配,然后将其配送到空闲信道中,从而有效实现信息数据的传输。与此同时,还能在检错测控制链路上进行检错码数据编码检测,从而有效保证传输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基于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新一代;传送网;关键技术;发展 引言: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现阶段的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由当前通信行业的发展状态可了解到,在通信线路中应用到的各种方式逐渐被新型传送网的技术所包含,如:信源的编码、信道中时分多址以及频分多分址的复用。与此同时,在现代线路的敷设内容几乎是应用非常低损耗的光纤,对比传统通信的电缆,新一代传网技术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还有助于传送信号的进一步稳定。在科学技术进步的环境下,推动了通信传送网的创新发展,光纤材料替代了传统材料,而光纤材料的来源范围较大,并且传输速度快,有利于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光纤 光纤的出现以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常规电线系统当中传输网络的组成内容,对光纤的分类以其传输方式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单模光纤以及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通常应用的纤芯直径为50微米左右,能一次性传输各种光功率信号,并能有效保障所有光功率信息的传输。但是,在传输途中,因为模间色散程度要高于光信号传输信号值,所以,会对数字信息光功率的传输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在传输距离不断增大的环境下,光功率是信息色散程度也会不断增大,对此,多模光纤通常使用于短速传输网络光功率信号的传输。 单模光纤则与多模光纤不同,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约为9微米,而且只对一种光功率信号进行传输,而光信号的色散程度较小,通常使用长途距离中的传输网络光功率信号的传输。现阶段,对传输网络系统中的光纤应用的波长界限、信号损耗情况、宽带类型差异,通常主要应用波长0.85微米左右、波长1.31微米左右、波长1.55微米左右3种不一样波长的光纤。通常传送网通信系统在0.7-1.6微米中会出现3个耗损高峰现象,且在0.85微米间周围的耗损值为每千米2-4dB,在1.31微米间周围耗损值为每千米0.5dB,在1.55微米间周围耗损值为每千米 0.2dB,因此,在传送网通信系统中通常应用耗值最小的光纤。 二、最短路径发展趋势 在通信传输网络中,其最短路径的计算方式基本应用:狄克斯特拉算法,应用通信传输网络最短路径算法能有效保证传送网整体系统传输数据信息的稳定性、可靠性。在推算模式的算法中,利用0点到各点之间的传输线路,对通信传输网络最短路径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并保证其传输距离最短,有利于高功率传输信息的高完整性,此类算法在通信网络中具有一定的高效性,能保证通信传输网络路径传输距离最短,实现通信传输网络的完整性。 三、传送网技术及优势 在新一代传送网系统中,一般应用点到多点的结构,以无源传输的形式进行各种类型的通信业务。现阶段,这将成为连接网络系统中,比较有效、合理的监测形式。主要由OLT、ONU、POS形成,其中,OLT将放于中心的机房,ONU则是网络接口单元周围亦或是合体,而POS(无源分光器),则是将OLT以及ONU进行连接。OLT主要有一个监控传输接口,两个E1/T1传输接口以及以太网接口一个。远程业务分配控制管理能有效的实现中心管理系统对OLT以及ONU等的网络单元设置管理。 在S1以及X2的通信接口技术发展并投入市场后,对承载网络灵活程度和调度能力而言,也有了进一步的新要求,主要根据新一代网络的技术特性和承载网的实际需求所评判。因此,传统的承载网络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有效满足相阶段通信的发展需求,需引入应用新的技术,如:L2-VPN、L3-VPN、IP、ETH等。 (一)实现透明传输 新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实现客户信号映射的透明传输,不过在此过程中,应以太网的差异其速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太网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当前,同步数字体系(SDH)以及ATM能有效实现标准封装、透明传送。 (二)传输率提高 现阶段,光传送网(OTN)电层宽带颗粒波长与SDH调度颗粒进行对比,光传送网(OTN)电层宽带颗粒波长更长,因此,在高带宽业务中,有利于客户业务的适配效率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有助于客户与系统之间通信传输率的提升。 (三)监管、维护 同步数字体系(SDH)具有一定的开销管理能力,在帧结构的利用下,促进了OCH层的数字监听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在组网中利用多分段方式,并能有效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监控、采集、维护等。 (四)组网能力 新一代传送网具有比较强的光传网组网能力,这是因为应用了前向纠错技术,进而加大了传输的距离,与此同时,还利用了多维度重构光复用技术,进而保证了光传网的组网能力。 四、传送网技术发展趋势 (一)结构调整 根据LTE网络的回传特性可了解到,要具有多点对接,多点网络通讯功能支持网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考虑X2通信接口占流较少,对其的流量影响可以忽视,而L2网络的应用,具有成本低、配置简单的优点,因此,L3的应用有利于核心层PTN承载LTE。 (二)促进网络带宽的发展 在通信业务中,因基站的发展,LET基站也进一步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地位,这也有利于带宽成几十倍的发展。在城域网接入层带宽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