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50-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231550-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231550-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资本存量增加引起的生产效率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取决于()。. 企业的生产规模

. 企业的生产技术

. 产品价格的高低

. 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

正确答案:

2. 摩擦性失业的基本特征是()。

. 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

. 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年龄要求上是平衡的

. 失业劳动力的数量小于就业岗位的数量

. 失业劳动力的数量大于就业岗位的数量

正确答案:

3. 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 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

. 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

. 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

. 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

正确答案:

4. 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

. 劳动投入的数量

. 资本投入的数量

. 科技投入的数量

. 劳动与资本要素的价格

正确答案:

5. 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工资水平的实行原则是()。. “比较工资”原则

. “最高工资”原则

. “最低工资”原则

. “社会平均工资”原则

正确答案:

6.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决定工资的基础是()。. 劳动价值

. 劳动力价值

. 劳动力需求弹性

. 劳动力供给弹性

正确答案:

7. 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

.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

.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正确答案:

8.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 总互补关系

. 总替代关系

正确答案:

9. 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 家务劳动

. 雇用劳动

. 救济性劳动

. 义务劳动

正确答案:

10. 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所以总供给等于()。.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总额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减去储蓄的余额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加上储蓄的总和

正确答案:

11. 有关自然失业率正确的描述是()。

. 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与就业人口的比例

. 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 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不变时的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是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不一致时的失业率

正确答案:

12. 非技术性职业的工资低于技术性职业的工资,这种工资差别是()。. 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 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 人力资本投资的竞争性工资差别

. 效用均等化的竞争性工资差别

正确答案:

13. 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蛛网不稳定条件”是指()。

.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

正确答案:

14.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对其谈判能力约束最大的条件是()。

. 政府政策与法律

. 工会组织规模大小

.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正确答案:

15. 一般而言,受过特殊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会比受过一般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要低,原因是( )。

. 前者承担了全部培训成本

. 前者承担了部分培训成本,且其培训价值更易得到本组织肯定

. 前者更不具有流动性

. 前者在其他组织更易得到价值肯定

正确答案:

16. 当产品市场由竞争变为垄断时,则劳动力流向是()。

. 从高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低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 从低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高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 劳动力不流动

. 两者之间同等数量相互流动

正确答案:

17. 根据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工资率大于边际替代率

. 工资率小于边际替代率

. 工资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 工资率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

正确答案:

18. 下列属于雇佣成本中的机会成本的是()。

. 招用员工的广告费

. 求职人员的考核费用

. 参与企业雇佣行为人员的工资

. 员工的考评费用

正确答案:

19. 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是指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的现值()。. 大于预期成本的现值时的折现率

. 小于预期成本的现值时的折现率

. 等于预期成本的现值时的折现率

. 等于银行利息时的折现率

正确答案:

20. 由于经营者要求增加利润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结构性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与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有( )。

. 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

. 劳动力市场不存在从属关系,选择双方都是平等的

. 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和雇员持续的劳动关系

. 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和工资的决定

正确答案:

2. 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

. 普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 健康保健

. 劳动力流动

正确答案:

3. 劳动力流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原因在于( )。

. 劳动力流动实现了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 劳动力流动调整了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程度

. 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 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了人力资本存量

正确答案:

4. 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 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 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 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正确答案:

5. 在失业严重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 减少政府购买

. 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 扩大政府购买

.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

6. 在劳动力市场中,卖方垄断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 )。. 工人的组织程度

. 工会的组织规模

. 工会的财政状况

. 以往惯例

正确答案:

7. 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为()。. 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 规模效应

. 自然失业

正确答案:

8. 解决摩擦性失业的方法有()。

.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情报工作

. 对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

. 增加就业机会

. 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

正确答案:

9. 下列当事人之间属于劳动关系的有( )。

. 作家与出版社

. 教师与学校

. 消费者和商店

. 学生和学校

正确答案:

10.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有()。. 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劳动关系的实质与内容

. 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兼有的特点. 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

. 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工资职能是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工资的作用。( )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位移。()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3. 维持生存工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剑桥学派的马歇尔。()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4. 一般地,替代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具有负向影响,收入效应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正向影响。()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5.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失业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6. 人力资本是对知识资本的拓展。()

劳动经济学总结(加强版)

xc1、单选(50题) 50分想知识点(结论和概念) 2、论述题(1题) 20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1、2、 3、 4、5…… 3、案例题(1题) 30分看清题干,就事论事,不用讲理论 绪论 1、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稀缺的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劳动经济学是以研究如何实现劳动(或者说劳动力)这一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市场和政府 2、劳动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标志是什么——布卢姆《劳动经济学》(第一本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3、实证、规范分析法 实证多:讲事实,无建议;规范少:有价值判断 第一章 1、失业率如何计算,什么是失业率,具体场景下的失业率如何计算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就业率是就业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间的比率。 就业率+失业率≠1

2、劳动参与率概念,为什么要有劳动参与率(其作用) 劳动参与率可以表示为(实际)劳动力人口在潜在劳动力人口之中的比率。 实际劳动力人口 = 就业人口 + 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人口 潜在劳动力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 - 因智力或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 服刑人员。实际计算中,使用劳动年龄人口替代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总人口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与总人口参与率差距大: 若劳动力储备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好; 若老龄化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危险。 3、总薪酬概念——总薪酬是含税的(图)

4、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业量、市场出清工资率在两曲线左右移动下的 变化(如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此时就业量减少) 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增加; 需求曲线左移(需求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减少; 供给曲线右移(供给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增加; 供给曲线左移(供给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减少。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C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C )A.供给的增加 B.供给的下降 D .需求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D.企业的性质 C.货币资本规模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将使( A ) A.劳动供给增加 B.劳动供给减少 D.劳动需求增加C .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D .富有弹性 C.缺乏弹性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 B .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9.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C )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10.如果某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区或行业卖方垄断,则( D ) A.其他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减少 B.该地区或行业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C.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增加 D.该地区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11.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劳动经济学

导论 几个关键性概念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几个关键性概念 ?稀缺性:有限性;相对、绝对 ?机会成本 将稀缺的生产资源用于此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而损失的用于次佳用途所能获得的回报 ?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理性行为,亦称最大化行为,是指人们的行为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说,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人们总是选择能够为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个。 研究对象 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伊兰伯格、史密斯) 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研究在人的理性行为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做出什么样的劳动投入决策‖。(赵履宽) 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研究与劳动相关的问题 研究对象的具体表述 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学派 制度学派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 新古典学派 新制度学派 劳动经济科学在我国的建立 当代劳动经济学主流: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主义分析 古典学派 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工资差别 ∮大卫?李嘉图:工资性质、工资决定 ∮斯图亚特?穆勒:工资基金 ∮让?萨伊:市场法则论 特点: 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商品的市场是相似的

制度学派 代表人物 埃里?理查德:《美国劳工运动》 特点 一般不涉及正规模型或对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分析,主要侧重于对劳工运动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当时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 利用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是制度学派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学说 ⊙劳动价值论 ⊙价值、劳动二重性、生产价格理论 ⊙剩余价值论 ⊙利润、地租、工资理论 新古典学派 第一阶段(19世纪末)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经济学原理》强调市场性供求的竞争作用是形成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的主要因素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 庇古:《财产与福利》工资、工时、劳动力职业分布、流动、教育、培训 希克斯:《工资理论》需求、供给概念,集体谈判模型 道格拉斯:把经济理论与计量方法相结合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 ?刘易斯:工会与工资决定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社会和个人受益率;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新制度学派 第一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侧重于研究劳动力市场实际如何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 约翰?邓洛普;阿瑟?罗斯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 提出―二元的‖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强调工会和公司政策及社会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影响 米契尔?派尔雷;皮特?多林格尔等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 在奥利弗?威廉姆森领导下,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它把旧制度学派的有限理性和新古典学派的竞争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融合起来,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特征,如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和自由雇佣政策 劳动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比较 新古典劳动经济学派 ?强调市场机制及市场性因素在决定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理论之一:关于人类行为模式的本质-经济人;理性人;个人主义者 ?理论之二:关于市场本质与运作-劳动力市场虽有些特殊属性,但同样具有高度竞

浙江省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劳动的边际产量是指 A.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 B.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收入 C.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品价值 D.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工资投入 2.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可以归结为 A.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和平移效应 C.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 D.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某地区工资率不变,但教育培训成本下降,会导致该地区劳动力供给曲线 A.左移 B.右移 C.不变 D.不确定 4.若某城市法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85%,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为60万,那么这个城 市的劳动力人口数量 A.45万 B.50万 C.51万 D.71万 5.雇员的工资部分取决于工作时间,部分取决于企业所获得的实际利润的制度称为 A.利润分享制度 B.无保障的纯分享型制度 保障工资的分享制度约定比例分享型制度

6.下列关于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B.供给富有弹性是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C.单位供给弹性的特征是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D.供给具有无限弹性是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绝对值大于零 7.有关下图中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阶段I中,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B.在阶段I I中,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C.在阶段I I中,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D.在阶段I中,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8.古典经济学中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A.马歇尔 B.瓦尔拉 C.配第 D.凯恩斯 9.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有关 发散型蛛网 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工资率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D.工资率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0.采用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其员工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 A.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价值 B.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生产成本 C.一定时间内劳动产品的质量 D.一定时间内合格劳动产品的数量 11.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工资水平的实行原则是 A. 比较工资 原则 B. 最高工资 原则 C. 最低工资 原则 D. 社会平均工资 原则 12.下列不属于准固定成本范畴的是 教育培训费退职金交通津贴工资

劳动经济学1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选择: 一、劳动是人本质: 1、劳动创造了人 2、劳动是人专著特征 3、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同。 二、劳动意义: 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 2、劳动是人类生活第一个基本条件 3、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 4、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 5、劳动是人类解疑不尽重大课题 三、人力资源特征 1、两重性 2、时限性 3、能动性 4、再生性 5、智力性 6、核心性 四、基本假设包括:劳动是人本质,人是经济人,人力资源稀缺、当代市场经济制度。 简答: 一、简述国外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孕育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劳动经济思想。 欧洲中世纪劳动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劳动经济思想 2、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 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形成提供了新分析方法和理论。 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形成。 3、独立发展阶段: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25年《劳动经济学》出版,标志着劳 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与工资相关经济理论得到了深化研究。 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 4、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 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研究。 劳动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特点。 劳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

二、理论界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力需求与供给 2、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 3、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4、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5、研究劳动关系 6、研究对象其他说法(研究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劳动问题工资福利再生产劳动力 市场运行规律) 三、劳动经济学基本要素有哪些? 基本假设基本概念现象范围特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名解: 劳动力供给:(labor supply)是指再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再工资率保持不变情况下,由于收入变化引起工作时间变化。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指在保持收入不变情况下,因工资率变化而引起愿意工作时间变化。 选择: 劳动力供给类型:个人家庭社会 简答: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呈现弓形状? 再最初工资率(W1)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时间为h1;当工资率提高到W2时,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到h2,当工资最高w3时,劳动力供给时间降到h3,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向后弯曲劳动力供给曲线。 二、劳动参与率影响因素: 1、宏观因素:a、宏观经济状况b、社会经济政策c、劳动适龄人口规模d、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工资率差距。e、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相关因素:a、性别b、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c、工资 水平d、个人非劳动收入e、居民家庭生产率变化 3、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劳动力参与率也会产生影响。 三、劳动力供给弹性主要形式。 1、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都不增加也不减少。 2、供给有无弹性。 3、单位供给弹性 4、供给富有弹性 5、供给缺乏弹性 6、劳动力供给逆变弹性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名解:

劳动经济学案例作业

劳动经济学案例作业 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浅析 一、现状分析 30年来,在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农民工队伍的结构特征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变化。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性的群体,从性别年龄结构到受教育水平,从流动时间到流动距离,从就业领域到社会保障需求,农民工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在这些变化中,一个新生的群体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第二代农民工。 近年来,研究者对第二代农民工越来越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更好地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展服务,无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 定义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参考已有研究对第二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同时根据本文所依据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本身的特点,我们将第二代农民工定义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仍然保留农村户籍而不具有城市户口;第二,大部分时间已脱离农业生产,主要在城镇务工经商以赚取工资性收入。相比之下,将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称为第一代农民工。(摘自《人口研究》) 2. 现状特征 研究表明,第二代农民工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就业取向、价值目标等方面更接近于市民,尽管身份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是他们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了自主和自觉意识,具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更愿意成为市民。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

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是市民化意愿最强、市民化过程最为迫切,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被市民化的群体(刘传江、程建林,2007)。 另外,研究表明第二代农民工有如下各项主要特征: (1) 在第二代农民工中,女性比例较高;在女性农民工中,第二代农民工所占比例较大; (2) 绝大部分第二代农民工处于未婚状态,已婚比例低; (3) 第二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 (4) 第二代农民工就业层次仍然较低,但在行业上更加向制造业集中; (5) 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 (6) 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时间尚短; (7) 第二代农民工更多地跨省流动; (8) 近八成跨省流动的二代农民工流入东部地区,其中半数流入广东省; (9) 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二、问题提出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全体农民工总数的 34. 6%。当前,城市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仍在持续增加,农民工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代农民工的规模增长速度将更快,他们在全部农民工中所占份额将越来越高。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便是对这类人群问题的聚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而城市能否也相应的对他们进行回馈,占了农民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且呈现增长趋势的新生代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三、问题分析 1 1. 劳动需求及供给 首先,从市场劳动需求上看,中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还在前进,而城市化的过程离不开这些相对人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况且城市化是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完全无弹性)(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无弹性)(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弹性较大)(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完全无弹性)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5)对外开放程度、(6)相应的市场环境、(7)政府政策等。 9、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2)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是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

劳动经济学总结(加强版)

xc1、单选(50题)50分想知识点(结论和概念) 2、论述题(1题)20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1、2、 3、 4、5…… 3、案例题(1题)30分看清题干,就事论事,不用讲理论 绪论 1、劳动经济学研究什么——稀缺的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劳动经济学是以研究如何实现劳动(或者说劳动力)这一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对象:市场和政府 2、劳动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标志是什么——布卢姆《劳动经济学》(第一本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3、实证、规范分析法 实证多:讲事实,无建议;规范少:有价值判断 第一章 1、失业率如何计算,什么是失业率,具体场景下的失业率如何计算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力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率。 就业率是就业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间的比率。 就业率+失业率≠1

2、劳动参与率概念,为什么要有劳动参与率(其作用) 劳动参与率可以表示为(实际)劳动力人口在潜在劳动力人口之中的比率。 实际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 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人口 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因智力或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服刑人员。实际计算中,使用劳动年龄人口替代潜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总人口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与总人口参与率差距大: 若劳动力储备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好; 若老龄化导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低——危险。

3、总薪酬概念——总薪酬是含税的(图) 4、劳动力需求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就业量、市场出清工资率在两曲线左右移动下的 变化(如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此时就业量减少) 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增加; 需求曲线左移(需求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减少; 供给曲线右移(供给量增加),均衡工资率减少,就业量增加; 供给曲线左移(供给量减少),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量减少。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word版本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 答案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C ) A.供给的增加B.供给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D.需求的下降 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A.工资率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D.企业的性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将使( A ) A.劳动供给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 C.劳动需求增加D.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 )A.无弹性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D.富有弹性 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8.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B )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9.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C )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10.如果某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区或行业卖方垄断,则( D ) A.其他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减少 B.该地区或行业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 C.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增加 D.该地区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11.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劳动经济学(专升本)

河南工程学院 2017年秋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课程:劳动经济学(专 升本)总时长:180分钟 1.? ( 单选题 ) 划分短期和长期的依据是()。(本题 2.0分) ?A、? 时间? ?B、? 产量? ?C、? 规模? ?D、? 厂商的调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货币职能有()。(本题2.0分) ?A、? 一种? ?B、? 五种? ?C、? 三种? ?D、? 四种?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3.? ( 单选题 )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增税(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4.? ( 单选题 )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确定是以效用最大化为基准的。(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5.? ( 单选题 ) 在正常的经济社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本题2.0分)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自然失业率? ?D、? 周期性失业率?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2 6.? ( 单选题 ) 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多条,任意两条都不相交。(本题2.0分) ?A、? 正确? ?B、? 错误?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7.? ( 单选题 )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行()。(本题2.0分) ?A、? 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C、? 紧缩的财政策? ?D、? 紧缩的货币政策?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17春《劳动经济学》作业3

17春《劳动经济学》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8-29 10:13:20 一、单选题 1. (5分)源于经济总量失衡的失业是() ? A. 摩擦性失业 ? B. 结构性失业 ? C. 周期性失业 ? D. 隐性失业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2 失业类型与成因,7.就业与失业 2. (5分)反映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 ? A. 从右下向左上倾斜的曲线 ? B. 水平线 ?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 D. 垂直线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3. (5分)效率工资理论是劳动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新的启示是() ? A. 保持适度失业率是必要的 ? B. 市场上出现了真正的“待业者” ? C. 其可以为工资刚性理论提供另一个理论解释 ? D. 以上均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2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4. (5分)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什么() ? A. 劳动者的工作量 ? B. 企业的工资制度 ? C. 政府 ? D. 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的力量对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2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 (5分)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与支付相应报酬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指()

? A. 基本工资 ? B.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 C. 福利及利润分配制度 ? D. 以上均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1 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6. (5分)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是什么() ? A. 周期性失业 ? B. 隐性失业 ? C. 结构性失业 ? D. 摩擦性失业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就业与失业,7.2 失业类型与成因 7. (5分)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A. 正相关 ? B. 负相关 ? C. 成正比

浅谈劳动经济学之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之争 1.何谓“刘易斯拐点”?你认为判断它是否到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降为零。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由于在既定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这个时候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经济学上称之为“刘易斯拐点”。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AD2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又有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分。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这入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的二元即指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当二元经济发展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此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压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第一个转折点,即“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在“刘易斯第一拐点”开始到来,二元经济发展到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的第二阶段后,随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剩余进一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现代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足以超过人口的增长,该部门的工资最终将会上升。当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时,也就是说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时,意味着

《劳动经济学》作业集

《劳动经济学》作业集--

————————————————————————————————作者:————————————————————————————————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经济学习题集 (试用) 康锋编写 ???????????? ??????????????? ?????????????? ?????????????? ??????????????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劳动经济管理系 二〇〇六年九月五日编写 二〇〇七年九月五日修订 二〇一〇年九月五日修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修订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

编写说明 1、本习题集是为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配套教学资料。 2、本习题集有两个用途:一是供学员作业之用,即通过本习题集的练习,达到消化课程内容,明确学习重点,保证教学效果之目的;二是为本课程的考试提供命题的基本范围和依据。 3、本习题集按教学单元顺序编写。教学中按知识单元布置作业,并按知识单元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一章导论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_________现象及________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对象可以初步定义为研究稀缺的________配置的科学。 3、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和______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4、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稀缺性,这是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 5、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任何经济行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劳动资源用以满足_________需要和愿望而放弃的_______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6、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_的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的最大化。 7、我们把劳动力市场理解为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运动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8、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的__________,按照一定的_________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9、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_________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_________和获得的工资量。 10、劳动力具有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劳动经济学

一、单选题 1.“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这句名言的提出者(A ) A.威廉·配第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托马斯·康帕内拉 2.劳动的多样性源于人的需要的(B ) A.社会性B.多层次性C.目的性D.差异性 3.把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依据是(C ) A.劳动的复杂程度B.劳动力支出的特性 C.劳动为社会服务的方式D.劳动成果与劳动者的关系 4.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标准是(D ) A.市场的竞争自由度B.劳动力市场的条件 C.交易方式和途径D.劳动力交易的社会条件 5.我国劳动力市场局部建立和发展的阶段是(C ) A.1978~1983年B.1984~1994年C.1995~2007年D.2008年至今 6.当E S=0时,说明(A ) A.供给无弹性B.供给缺乏弹性C.单位供给弹性D.供给有无限弹性 7.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是(B ) A.产业结构B.经济发展C.科技水平D.经济发展方式 8.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提出者是( D ) A.马歇尔B.明塞尔C.贝克尔D.舒尔茨 9.最早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研究收入分配的学者是(D ) A.西奥多·W·舒尔茨B.加里·贝克尔 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D.雅各布·明塞尔 10.因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造成的失业称为(A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1.从劳动力供给运行的角度看,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是(A ) A.社会保障制度B.宏观经济状况C.个人非劳动收入D.工资率 12.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C ) A.威廉·配第B.加里·贝克尔C.亚当·斯密D.雅各布·明塞尔 13.用于生产同一产出数量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所有组合点的连线被称为( A ) A.等产量线B.等成本线C.需求曲线D.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作业

四川大学 课程作业 姓 名: 丁 强 授课老师: 贾 爱 媛 课程名称: 劳 动 经 济 学 作业题目:解决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下雇员 养老问题的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 号: 1144013026 2013 年 4 月 5 日

解决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下雇员 养老问题的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 丁强 1144013026 一中国的老龄化 (一)老龄化社会的含义 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 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中国老龄化数据 1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 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 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 2 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 3 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 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三)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情况: 1 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2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3 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 4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 5 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四)中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

1 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2 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 3 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4 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五)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方向: 1 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1)目前已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群,都是在60年代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他们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长期以来在收入低、 劳动报酬没有全部到位,生活质量差的情况下,过度透支, (2)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赡养,由于农民 整体收入水平低下,中西部贫困户还占较大比例,就决定了农村老人生活质量 更低于城镇老人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的人 C、劳动资料 D、劳动要素 2、劳动力是指() A、人的劳动能力 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 C、简单的生理劳动 D、劳动 3、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 A、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少 B、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多 C、货币收入越代,闲暇时间越低 D、货币收入高、低,对闲暇时间无影响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5、人力投资收益是() A、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 B、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C、国家和家庭收回用于劳动力生产的全部费用; D、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和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6、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力需求应符合() A、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工资率 B、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小于工资率 C、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产品生产成本 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市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8、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9、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定 10、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 A.0 B.1 C.正无穷 D.不确定 11、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12、工资制度可以分为工资生成制度和()两大类。 A、工资形成制度 B、工资发放制度 C、工资支付制度 D、工资使用制度 13、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4、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涨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15、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16、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 B.负 C.零 D.任意值 17、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时,基尼系数等于() A.0 B.1 C.-1 D.2 18、以下会抑制企业扩大对劳动力需求的政策是() 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C.鼓励就业的政策 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劳动经济学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 C ) A.供给的增加 B.供给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 D.需求的下降 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 B )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 D.企业的性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 B ) A.劳动供给增加 B.劳动供给减少 C.劳动需求增加 D.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C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A )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C )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8.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 D )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消人力资本存量 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9.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 A )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10.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11.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最优分配的做法是() ( A ) A.低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B.高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C.高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低的工资率 D.低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率 1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C )

劳动经济学课程论文

《劳动经济学》课程论文 题 目 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经济学分析 工商管理130班 陆小斌 2013016097 卢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学生学号

摘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件是人们都很关心的事,上到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在关注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的打击,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就更加让人担心。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学分析建议

一、引言 从1999 年开始,伴随全国高校招生、研究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跃进式增长态势。有数据表明,2001 - 2012年,当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18 万、140 万、212 万、280 万、338 万、413 万,495万,559万,610万,631万,660万,680万,年均增长率达24.3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是再创新高,达700 万人。而与此相反的是,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力却严重不足。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网上投简历,父母朋友的介绍。其中,人才招聘市场与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学历结构上看,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供求暂时大体相当,本科学历层次供给略大于需求,而专科学历层次毕业生日益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职高专毕业生依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 近年来,企业用人理念趋利务实,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人员“来之即用”,工作经验有无成为企业择才的重要标准。可见,工作经验的缺乏仍是当前大学生求职最大困难。面对此种困境,许多大学生们渴望通过培训弥补经验和能力方面的欠缺。 大学生期望薪酬要求过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而且大学生对薪酬标准的考虑是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的:第一,对自身价值的评价;第二,用人单位的实力;第三,人才市场的行情。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