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作业题

遗传学作业题
遗传学作业题

《遗传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与判断题

1、颗粒是遗传理论是提出的,纯系学说又是提出的。

2、拉马克是提出生物进化系统理论的第一人。()

3、按照获得性遗传理论,环境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4、魏斯曼和W. Johannsen是摩尔根遗传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和。

5、纯系学说的全称为纯系选择无效假说。()

6、斯巴达克思摧残式育种方法是拉马克创立的。()

二、简答题

1、试简述遗传学奠基和初创时期的主要成就?

2、试简述遗传学发展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色和狗的黑色

B、豌豆的茎顶开花和叶腋开花

C、小麦的抗锈病与抗倒伏

D、豌豆的圆粒与黄粒

2、高秆抗锈病小麦(DDTT)与矮秆不抗锈病小麦(ddtt)杂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占F2总数的()。

A、9/16

B、3/16

C、6/16

D、1/16

3、某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若没有连锁,其测交后代的种数及数量关系分别为()

A、两种相等

B、两种不相等

C、四种相等

D、四种不相等

4、下面有关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在相同条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5、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4对基因均不连锁),它能产生()配子。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6、A型血男性与AB型血女性婚配,子女中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A、AB型

B、A型

C、O型

D、B型

7、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只有一种是纯合体,你认为那组方法对鉴

别和保留纯合体抗锈病小麦最好。()

A、甲×甲,乙×乙

B、甲×乙

C、甲和乙分别测交

D、甲×乙所得子代自交

8、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红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最好应与交配的公牛为()。

A、黑色纯合体

B、黑色杂合体

C、红色纯合体

D、红色杂合体

9、一个3个小孩的家庭,2个是男孩、1个是女孩组合的概率是()。

A、1/8

B、2/8

C、3/8

D、1/2

二、判断题

()1、方差是衡量群体内个体变异程度的指标。

()2、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绝对的,3:1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3、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孩子(非胞胎),这两个孩子均为女孩的概率是25%。

()4、猫的白色与狗的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5、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孟德尔于1865年提出的,1900年重新发现的。

()6、双亲的血型均为B型,子女的血型一定为B型或O型。

三、简答题:

1、假如世界上的夫妇都希望得到一个男孩后就不再生孩子,那么世界上的男女比会改变吗?为什么?

2、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3、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结果如下:

紫茎缺刻叶247,紫茎马铃薯叶90,绿茎缺刻叶83,绿茎马铃薯叶34。

(1)在总共454株F2中,计算4种表型的预期数。

(2)问这2对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一、选择题

1、1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最多可产生的受精卵数是()。

A、5个

B、10个

C、20个

D、2个

2、在下列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

B、极体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3、在观察某种组织细胞的分裂时,发现有很多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这种组织可能是()。

A、绵羊的胚胎

B、牛的卵巢

C、小麦根尖

D、马的原肠胚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后期Ⅰ

B、后期Ⅱ

C、末期Ⅰ

D、末期Ⅱ

5、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胚和胚乳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12、24

B、24、24

C、24、36

D、36、24

6、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

A、着丝点

B、染色单体

C、螺线体

D、核小体

二、判断题

()1、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2、雄蜜蜂的一个精母细胞只能产生2个精子。

()3、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前期。

()4、臂比为1.3~1.7的染色体属于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Sutton和Boveri于1903年提出的。

三、简答与计算

1、试简述典型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2、试简述核小体的组成和结构。

3、试简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第四章性状表现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一、选择与判断题

1、在杂交试验中,双亲的性状在个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得以表现,这种现象称为()。

A、不完全显性

B、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镶嵌显性

2、残翅果蝇的幼虫用一定的高温处理,羽化后的成虫变为野生型。()

3、纯系学说是Johannsen根据菜豆试验的结果提出的。()

4、DNA的解旋发生在()。

A、复制时

B、转录时

C、复制和转录时

D、转录和翻译时

二、名词解释

1、镶嵌显性,

2、表现度(或外显率),

3、表型模写,

4、致死基因

5、复等位基因,

6、显性上位,

7、抑制基因

三、简答题

1、试正确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多基因决定之含义。

2、在家蚕中,一个结白茧的个体一另一个结白茧的个体杂交,子代中结白茧个体与结黄茧个体的比例是3:1,

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怎样?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选择题

1、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

A、XX

B、XY

C、ZZ

D、ZW

2、在下列色盲基因传递途径中错误的是()。

A、外祖母→母亲→儿子

B、外祖父→母亲→女儿

C、祖母→父亲→女儿

D、祖父→父亲→儿子

3、女性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XY

B、22+Y

C、22+X

D、44+XX

4、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那么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最可能来自于()。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5、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其表现型为()。

A、可育雌蝇

B、可育雄蝇

C、不育雌蝇

D、不育雄蝇

6、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这种病最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性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表型均正常,其弟患病的概率为其妹患病的概率为。

二、判断题

()1、巴氏小体实际上是失活的X染色体。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是不育雌蝇。

()3、自由马丁牛具有睾丸样的性腺,是没有生育能力的雌牛。

()4、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只在男性中表现,一个非秃顶的男人与一个父亲为非秃顶的女性婚配,他们的儿子可能会出现秃顶。

()5、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的核型为47,XXY。

()6、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孩往往不得病,这是一种典型的限性遗传现象。

三、名词解释

1、XY型性别决定,

2、伴性遗传,

3、限雄遗传,

4、从性遗传

四、简答题

1、试简述果蝇与人类性别决定的异同。

2、试说明生物界性别决定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第六章染色体与连锁群

一、选择与判断题

1、两个基因间的交换值越小,那么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就越近。()。

2、+b+/a+c个体的测交后代有8种表现,其中最少的是++c/abc和ab+/abc,那么这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应为()。

A、abc

B、bac

C、acb

D、无法确定

3、果蝇的灰色长翅双杂合体自交,其子代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4、基因的直线排列定律是Sturtevant在1913年确立的。()

5、人鼠杂种细胞的典型特点是保留了人类染色体及的小鼠染色体,因而选取小鼠细胞形成

的杂种细胞可用于基因定位。

6、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最早定位的基因是,它位于的。

三、名词解释

1、连锁群,

2、并发率,

3、着丝粒作图,

4、染色单体干涉,

5、细胞学图

四、简答与计算

1、在番茄中,基因o、p和s都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的杂合体用三隐性亲本测交,结果如下:+++73,

++s348,+p+2,+ps96,o++110,o+s2,op+306,ops63。

(1)试绘制这三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2)有无遗传干涉?若有试计算出其数值。

2、根据下列杂交试验的结果,计算其交换值。

P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F1 紫花长花粉粒

F2紫长紫圆红圆红长

4831 390 1338 393

3、已知玉米的籽粒有色(C)、饱满(Sh)、非糯性(Wx)对籽粒无色(c)、凹陷(sh)、糯性(wx)为显性,它们

都位于第9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的杂合体与三隐性个体测交,结果如下:

(2)有无遗传干涉?若有试计算出其数值。

4、试简述人类细胞学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5、试说明经典遗传学中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第七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

一、选择与判断题

()1、Hfr菌株的基因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转移到F-细菌的。

()2、以噬菌体为媒介转移外源基因的过程叫做转导。

()3、T2噬菌体的DNA是环状双链DNA。

()4、噬菌体的染色体是线状的,但遗传图是环状的。

()5、r+是野生型的噬菌斑形态,这种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小噬菌斑。

二、名词解释

1、Hfr菌株,

2、部分二倍体,

3、中断杂交试验,

4、溶源性细菌,

5、特异性转导,

6、F′因子

三、简答题

1、试简述中断杂交试验及时间作图法。

2、试简述E.coli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及其特点。

第八章数量性状遗传

一、选择与判断题

1、在数量性状遗传中,基因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规律。()。

2、在数量性状分析中,表示个体变异程度指标是,表示个体分布的指标是。

3、遗传方差包括、和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

1、多基因假说,

2、遗传力,

3、近交系数,

4、杂种优势,

5、双交种

三、简答题

1、试简述纯系学说的内容及其意义。

2、试简述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关系。

3、试说明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主要内容。

4、Allard 研究了两种亲本小麦和它们后代开花时间的平均数和方差,结果如下:

平均数方差

P112.99 11.036

P227.61 10.320

F1(P1×P2)18.45 5.237

F2(F1×F1)21.20 40.350

B1(F1×P1)15.63 17.352

B2(F1×P2)23.88 34.288

(1)计算广义遗传率;

(2)计算狭义遗传率;

(3)计算平均显性程度。

5、预测双交种(A×B)×(C×D)产量的最好方法是求4个单交种A×C,B×C,A×D和B×D的产量的平均值,

为什么?为了使双交种的杂种优势最强,在6个可能的单交种中,应选择那两个单交种进行杂交,如A和D 是姊妹自交系,B和C也是姊妹自交系。

第九章染色体畸变

一、选择与判断题

1、假显性现象是()引起的。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2、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彼此交换一个片段的过程叫相互易位。()

3、二倍体缺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符号及名称为()

A、2n-1,单体

B、2n-2,缺体

C、2n-2,双单体

D、2n-1-1,双单体

4、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是()。

A、6个

B、3个

C、2个

D、1个

5、三倍体无粒西瓜一定没有种子的。()

6、相互易位杂合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分离和分离两种形式。

7、臂内倒位区内的交换可形成桥和断片。()

8、果蝇的16A片段重复导致棒眼,基因型为BB/b的个体含有()16A片段。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属于()。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同源四倍体

D、异源四倍体

10、普通小麦属于()。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同源多倍体

D、异源多倍体

11、假连锁现象是由()杂合体引起的。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12、单倍体一定是高度不育。()

13、三级三体的额外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的相同2条臂构成的。()

14、二倍体缺少一条染色体称为单倍体。()

15、Down syndrome 的核型为47,XX(或XY),+21。()

二、名词解释

1、拟显性现象,

2、永久杂种,

3、染色体基数,

4、异源多倍体,

5、缺体,

6、剂量效应,

7、假连锁现象,

8、三级三体

三、简答题

1、缺失杂合体怎样鉴定?

2、以果蝇的16A片段为例说明重复的剂量效应和位置效应。

3、什么是假连锁现象?试说明相互易位杂合体抑制重组的机制。

4、为什么单倍体多是高度不育的(或多数同源四倍体的育性不高)?

5、试简试三倍体无籽西瓜制种方法及其生产过程。

6、试说明倒位的遗传学效应及其应用。

7、什么是平衡致死系?试简述其实现的条件。

第十章基因突变

一、选择与判断题

1、DNA分子中的一个嘌呤碱基变为嘧啶碱基,这种变异为颠换。()。

2、诱发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还可产生特别的突变型。()

3、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的突变为移码突变。()

4、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主要方法是()。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5、辐射剂量与染色体的畸变率成正比。()

6、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3

D、0.7

二、名词解释

1、条件致死突变

2、抑制因子突变

3、表型迟缓现象

4、诱发突变

5、电离辐射

三、简答题

1、试说明突变率的计测方法及其特点。

2、试简述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3、若一对外貌正常的牛生了一头矮生的雄牛,试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检测方法。

第十一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选择与判断题

1、在染色体组分中,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是和。

2、DNA双链的两条互补链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3、在遗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是;主要的载体是。

4、半乳糖血症是由于不能产生,导致体内半乳糖积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

5、用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和R型菌一起注射到小鼠会引起败血症,这是()发现的。

A、Avery,1928

B、Avery,1941

C、Griffith,1928

D、Griffith,1941

6、噬菌体感染试验证明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7、质粒和病毒在遗传工程中充当的角色是()。

A、目的基因

B、工具酶

C、载体

D、受体细胞

8、基因工程是一种能定向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的方法。()

9、在所有DNA分子中,嘌呤碱基量总是等于嘧啶碱基量。()

10、DNA的解旋发生在()。

A、复制时

B、转录时

C、复制和转录时

D、转录和翻译时

11、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都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的。()

12、反转录酶催化的反应是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

二、名词解释

1、DNA重组技术,

2、隔裂基因,

3、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

4、重叠基因

5、顺反试验(或互补试验),

6、突变子,

7、通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三、简答题

1、以噬菌体感染试验为例,说明遗传物质是DNA。

2、试说明基因的经典概念及其发展。

3、试简述一基因一酶学说的主要内容。

4、试简述DNA序列测定法的基本原理与程序。

5、试简述目的基因分离与制备的主要方法。

6、从某种培养细胞分离出5个突变株,它们的生长需要G化合物。已知细胞内几种化合物A、B、C、D、E的生

物合成途径,并如下表测试了集中化合物能否支持每种突变体(1~5)生长,结果如下:

A B C D E G

突变体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问:(1)A、B、C、D、E、G六种化合物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2)每种突变体在这一生物合成途径的哪一点发生阻断?

第十二章突变和重组的分子基础

一、选择与判断题

1、5-溴尿嘧啶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这种形式与配对。

2、2-氨基嘌呤是()的类似物。

A、腺嘌呤

B、鸟嘌呤

C、胞嘧啶

D、胸腺嘧啶

3、紫外线照射时,DNA的主要损伤为;在损伤部位就地修复的类型为。

4、下列诱变剂中,不能诱发回复突变的是()

A、5-溴尿嘧啶

B、羟胺

C、吖啶橙

D、烷化剂

5、下列诱变剂中,属于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是()

A、5-溴尿嘧啶

B、亚硝酸

C、吖啶黄

D、芥子气

6、DNA分子中的一个嘌呤碱基变为嘧啶碱基,这种变异为颠换。()

7、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的突变为移码突变。()

8、DNA双链因氢键打开而分离成游离状态的单链属于变异。()

二、名词解释

1、移码突变,

2、掺入错误(或复制错误),

3、转座遗传因子,

4、无义突变,

5、基因转变

三、简答题

1、以5-BU为例说明碱类似物的诱变机制。

2、试说明断裂愈合模型的基本内容。

3、试简述玉米的控制系统。

4、试简述紫外线照射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过程。

第十三章细胞质和遗传

一、填空、选择与判断

1、在细胞质遗传中,杂种后代不出现分离现象。( F )

2、在杂交试验中,子代的表型由母本的核型决定的现象叫做母性影响,其原因是卵细胞质的特性可以影响胚

胎发育。

3、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中,♀Dd(左)×♂dd(右)产生的子代,其基因型为 Dd或dd 表型为左旋。

4、雄性不育保持系能使雄性不育的后代恢复育性。( F)

5、玉米埃型条斑的遗传是核质双重控制。( T )

6、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保持系的基因型为(B)。

A、(S)rfrf

B、(N)RfRf

C、(N)rfrf

D、(s)RfRf

二、名词解释

1、短暂的母性影响:子代的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和母亲的表型一样,但是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仅影响子

代个体的幼年期。

2、卡巴粒:直径大于是0.2微米相当于一个小型细菌;含有DNA,RNA,蛋白质,糖类,酯类等与细菌相似,RNA

能与E.coli DNA杂交,A的碱基成分与宿主DNA和mt DNA不同。

3、雄性不育保持系:正常自交系能使母本结实,又能保持原有雄性自交不育系的性状

4、持续饰变:介于母性影响与细胞质遗传之间,一般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改变,通过母亲的细胞质连续传递几

代,但不能隔代遗传,且最终必然消失。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叶绿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装置。

叶绿体DNA (ct DNA)

共价闭合环状DNA,裸露;

G/C含量较低,如衣藻为36%;

150~200kb,多拷贝,高等植物30~60拷贝,藻类可达100拷贝。

其它合成装置

自律复制,速率不同(不同的DNA聚合酶);

核糖体为70S;

RNA合成受放线菌素D等抑制。

叶绿体能按原样复制,而且不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核基因无关。叶绿体可以突变,而突变后又是稳定的。

2、试简述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机制。

细胞质因子:卡巴粒K

核基因K

因此,K/K+卡巴粒为放毒型;k/k为敏感型

有卡巴粒而且还有核基因K存在的是放毒型的。如果是有卡巴粒但是没有核基因K存在那么几代之后卡巴粒不能增值,就又会恢复敏感型的。所以是否有毒受到草履虫的细胞质中的卡巴粒决定的。

3、以雄性不育为例说明核质间的密切联系。

1.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上。

正常情况下,N线粒体DNA携带可育的遗传信息,转录形成mRNA,指导各种蛋白质(酶)的合成,保证花粉的正常发育;

异常时,S mtDNA经转录、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缺少某种活性因子,导致花粉败育。

2.因的补偿作用:

Rf基因产物能弥补S型细胞质的缺陷,使花粉恢复育性;

但rf基因产物不能弥补S型细胞质的缺陷。

3.Rf的表达有控制作用:

N和Rf并存时,N产物对Rf基因表达有阻遏作用,避免浪费;

而 S型不能产生这种阻遏物,使Rf基因表现正常功能。

4、试简试三系二区制种法的基本程序。

建立两个隔离区:一个是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隔离区,另一个是杂种制作隔离区。在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隔离区内交替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不育系缺乏花粉,花粉从保持系来的,从不育系植株收获的种子仍旧是不育系。保持系植株依靠本系的花粉结实,所以从保持系的植株收获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这样就在此区内同时得到不育系和保持系。;另外在杂种制作隔离区交替种植不育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植株没有花粉,花粉从恢复系植株来的。从不育系植株收获的种植就是杂交种子,可供大田生产用。恢复系植株依靠本系花粉结实,所以恢复系的植株收获的种子仍旧是恢复系的。在这一区就得到大量杂交种,同时也繁殖了恢复系。这就是用两个隔离区同时繁殖三系的制作杂交种的方法。

第十四章遗传与个体发育

一、填空与判断题

1、极叶细胞质能以某种形式影响基因的作用,导致细胞分化。()

2、在正常情况下,小麦瘿蚊的极细胞质可保持,这种细胞将分化为。

3、玳瑁猫,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其体细胞中必定有一个失去活性的X染色体。()

4、负调控机制是通过阻遏蛋白进行的调控,当阻遏物与DNA结合,转录被抑制。()

5、增强子在转录起始点5′端侧翼区域-100以远的位置,可增强启动基因发动转录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染色体消减现象,

2、操纵基因,

3、CAAT框

三、简答题

1、试说明超纵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试简述真核类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遗传与进化

一、填空与判断题

1、原始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不完善,转译过程容易出现差错,现有的密码系统可减少错读的发生。同义密码的

多数是相同的;密码子中错读机会其次,而这种错读的氨基酸改变为。

2、自然选择的积极作用保持整个个体基因型的协调。()

3、遗传平衡定律是Hardy & Weinberg于1909年提出的。()

4、远缘杂交子代多少有些可育性,消除这种生育隔离可采用杂种与某一亲本回交。()

5、物种是形态上各别,的生物类群。新种的形成方式有和。

6、自然选择的主要作用是,其积极作用是。

7、最初的遗传物质是,以后成为遗传物质,这有2个好处:稳定;有了分工。

8、遗传漂变的方向是无法预测的,但漂变的范围却可预言。()

二、名词解释

1、Hardy-Weinberg定律,

2、遗传漂变,

3、物种,

4、基因组

三、简答题

1、试简述遗传体系进化的主要内容。

2、试简述生物进化2大学说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新种形成的2 种方式。

4、什么是远缘杂交?消除远缘杂交生育隔离有哪些方法。

5、一个大群体中,存在AA,Aa,aa三种基因型,它们的频率分别为0.1,0.6和0.3。问:(1)这个群体中等位基因的频率是多少?

(2)随机交配一代后,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频率是多少?

遗传学考试题库大全

遗传学考试题库大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遗传学》试题库 适用于本科专业生物科学或生物技术等方向 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 (一) 绪论(3-5%) (二)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 (三) 孟德尔遗传(12-15%) (四)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 (五) 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 (六) 染色体变异(8-10%) (七) 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 (八)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3-5%) (九) 基因突变(8-10%) (十) 细胞质遗传(5-7%) (十一) 群体遗传与进化(10-13%)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 1.名词解释(3-4) 2.选择题或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5-7) 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 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 注:试题库中有下划线的试题还不完善,在组建考试题时建议不考虑采 用。 李均祥陈瑞娇选编 2010年11月8日 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

(一) 名词解释: 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 A.单项选择题: 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 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4) 1910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 B. 填空题: 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____和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 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____与____(连锁、交换定律); 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 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形成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变异、遗传、和选择) (三) 判断题: 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x); 2.具有变异、可以遗传、通过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L); 3. 创造变异、发现可以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将育成品种、品系(L); 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L)。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

普通遗传学(专)-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1.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2.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成为无融合生殖。 3.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h2=V A/V P=V A/(V A+V D+V e) 4.联会: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配 对的现象,称为联会。 5.单位性状:在研究植物性状遗传时,将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 对象,这些被区分开的每一具体性状成为单位性状。 6.基因型:孟德尔在解释遗传试验中所用的遗传因子就是我们说称的基因。个体的基因组 合称为基因型。 7.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 性关系。 8.雄性不育性: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是指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 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9.细胞全能性:指个体的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 的遗传潜力。 10.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当双螺旋的一段分开时各自为模板进行复制,随着双螺 旋的完全拆开形成的新DNA保留原链的一条单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二、 (1)错(2)错(3)对(4)错(5)错 三、 1.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因为在分裂过程当中可以看到纺锤丝,故称为有丝分 裂。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为减数分裂。两种分裂的主要区别有:(1)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2)减数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的交换。(3)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4)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有丝分裂保持不变。(5)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则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2.不论是何物中,其体内的然染色体数总是染色体租书的整数倍。不论一个染色体组内包 含有几个染色体。同一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遗传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引起不育或性状的变异。 利用3点测验来确定连锁的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时。首先要在Ft中找到双交换的类型,然后以亲本对照,双交换中居中的基因就是三个连锁基因中的中间基因。当顺序已经排定可以估算交换之以确定它们之间的距离,由于每个双交换都包括两个单交换,所以在估算两个单交换的值时,应分别加上双交换值。 3.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断,并将此外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 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 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 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 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 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 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

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杂种优势 2.核小体 3.完全显性 4.复等位基因 5.变异 6.遗传图谱 7.隐性上位作用 8.相互易位 9.整倍体 10.转导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实现的条件 2.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图示)和意义 3.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果蝇某一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4.小麦抽穗期的狭义遗传率h2=64%,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环境方差(Ve ),加性效应(V A),显性效应(VD ),广义遗传率H2 综合题(1题10分,2题6分,共16分) 1、设某植物的三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2个单位,h-f相距16个单位,现有如下杂交:+++/thf × thf/thf。 问:(1)符合系数为1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符合系数为0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用遗传学所知识,设计无籽西瓜品种培育的方案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对性状 2.联会复合体 3.共显性 4.非等位基因 5.孟德尔群体 6.基因 7.一因多效 8.简单易位 9.同源染色体 10.转化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分别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植物某一性状基因与细胞质基因有关。(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是显性,晚熟基因(Lm)是显性,且两性状连锁遗传,交

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

植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1.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表型: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 阶段发育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可逆性、局部性 2. 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与环境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3. 简述生物发育遗传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生物体变异的重要来源 (2)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 4. 简述观赏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1)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变异的多样性(多方向、易检测、可保留); 3)园林植物栽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4)保护地栽培; 5)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个体发育 外界环境条件作用 (外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细胞 1 组成: ? 1)结构单位——形态构成,细胞的全能性 2)功能单位——新陈代谢,生命最基本的单位 3)繁殖单位——产生变异的基本单位 2 类型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 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核生物(无丝分裂,转录,翻译在同一地点) 如:细菌、蓝藻(蓝细菌)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转录,翻译不在同一地点) 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东北农业大学20春《普通遗传学》正考在线测试试题答案

简单题 1、试述染色体的结构 答:染色体(chromosome) 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体征的复合物质。染色体与细胞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一致的,二者是同一复合物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存在形式。关于染色质如何进一步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人们曾提出不同的模型。目前被认为比较合理的是Bak等人提出的四级结构模型。按照这个模型,核小体组成的串珠式染色质线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直径为10nm的染色质线过螺旋化,每一圈包含6个核小体,形成了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体,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螺线体再螺旋化,形成直径为400nm的圆筒状超螺线体,这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超螺线体再次折叠盘绕和螺旋化,形成直径约1um 的染色体。在这一过程中,DNA分子的长度经过一、二、三和四级结构分别被压缩了7倍、6倍、40倍和5倍,则DNA分子的长度总的被压缩了7×6×40×5=8400倍。所以,经过4次压缩后,染色体中的DNA双链分子最初的长度大致被压缩了8000~10000倍。 2、遗传学当今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研究方法有哪几类? 答:遗传学所涵盖的内容有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贮存,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改变,遗传信息表达的调控,以及遗传工程。研究的传统手段是杂交和细胞学观察;现代的遗传学研究还普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 3、1个Dd的椎实螺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怎样?如子代个体自交,它们的下一代表现型又怎样?本题中开始做实验所用的Dd椎实螺的表现型是怎样的? 答:开始实验的Dd椎实螺是由DD和dd杂交而来的DD表型是右旋dd是左旋因为存百在母性影响因此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DD为母本dd为父本 F1:Dd即实验开始所用的杂合体椎实螺表型为右旋(因母性影响所以随母本) F1带自交度 F2:DD(右)Dd(右)dd(右)母性影响 F3:DD的后代问为DD(右),Dd后代DD(右)Dd(右)dd(右),dd后代dd(左) 第二种DD为父本dd为母本 同理: F1:Dd(左)(母性影响) F2:DD(右)Dd(右)dd(右)(由于D基因的答影响) F3:DD的后代为DD(右),Dd后代DD(右)Dd(右)dd(右),dd后代dd(左) 椎实螺的表现型因为是受母亲基因型的控制,而不是由自身基因型决定的,所以应该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 本题中开始做实验所用的D椎实螺的表规型无法确定,可能是左旋(来源与d母本)也可能是右旋(来源于 DD或Dd母本). 4、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答: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1)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科及其他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RNA,复是合成DNA。(2)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进行,以DNA的一条键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3)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4)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5)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

动物遗传学试题

动物遗传学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题 3分,共24分) 1. mRNA信使(Message) RNA简称mRNA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在核糖体上翻译产生多肽 的RNA 2. 外显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现岀来的程度。 3. 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 遗传漂变: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也称为遗传漂变。 5.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6. 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 遗传图谱(Genetic map ):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依据测交试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 8. 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基因突变具有许多特征,如具有有害性和有利性,此外,其他特征还包括多向性、可逆性、重复性、平行性。 2.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定律,以及摩尔 根的一连锁与互换_定律。 3. 动物体内的淋巴细胞有 B、T两种,其中细胞免疫依赖 T 淋巴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依赖 B 淋巴 细胞发挥作用。 4. 染色体数量具有物种特异性,如人的染色体有23对,猪的染色体有19对,鸡的染色体有39对。 5.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14分) 1. 形成三色猫的遗传机制为(B) A. 母体效应 B.剂量补偿效应 C.基因组印迹 D.核外遗传 2. 人的全基因组大小约为(C) 6 9 — 6 9 A. 1.0 X 10 B. 1.0 X 10 C. 3.0 X 10 D. 3.0 X 10 3. 以下有关遗传力的描叙错误的是(D) A. 广义的遗传力为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B. 狭义的遗传力指加性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C. 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普遍大于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D. 遗传力越大,表型选择的效果越弱。 4. 依据cDNA建立的图谱应该称为(C) A.遗传图谱 B.序列图谱 C. 转录图谱 D.物理图谱 5. 紧急状况下采集毒蛇血清用于治疗患者的机理为(D) A.细胞免役 B.体液免疫 C. 主动免疫 D. 被动免疫 6. 男人秃头的几率高于女人的原因是秃头性状表现为(C) A.伴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 从性遗传 D.性连锁遗传 7. 用于检测目的基因 mRNA表达的杂交技术为(A) A. Northern 杂交 B. Western 杂交 C. Southern 杂交 D. 原位杂交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及答案-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催化甲基基团从S-腺苷甲硫氨酸向胞嘧啶的C-5位点转移的过程。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即“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计划,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后的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组织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其目的是解码基因组的蓝图,鉴定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和还不知功能的多个物种的保守序列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元件。ENCODE计划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试点阶段(a pilot phase)、技术发展阶段(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hase)和生产阶段(a producttion phase)。 gRNA (guide RNA):既指导”RNA(gRNA,guide RNA),能通过正常的碱基配对途径,或通过G—U配对方式与mRNA上的互补序列配对,指导编辑的进行。 GT--AG规律(GT-AG rule):真核生物所有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其RNA前体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较短的保守序列,内含子的左端均为GT,右端均为AG,此规律称GT-AG规律。 miRNA:即小RNA,长度为22nt左右,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其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发夹状结构,在RNaseⅢ酶切后以双链形式存在,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它们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RNA编辑(RNA editing) :是指通过碱基修饰、核苷酸插入或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等方式改变RNA的碱基序列的转录后修饰方式。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siRNA结合后可识别并切断mRNA。 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活性RISC进入核内,指导基因发生DNA的甲基化。 密码子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密码子的第1,2位核苷酸(5’→3’)与反密码子的第2,3核苷酸正常配对;密码子的的第3位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配对并不严谨,当反密码子的第1位为U时可识别密码子第3位的A或G,而G则可识别U或C,I(次黄嘌呤)可识别U或C或A。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一门通过运用数理理论和相应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的长度、数量及特征以及物种进化关系等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是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RNA编辑等修饰导致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使基因决定的表型发生变化,且可遗传少数世代,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沉默子(silencer):一种转录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特点很象增强子,但不增强转录,而是减弱转录,故称负增强子。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端粒(telomere):是由独特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它具有防止末端基因降解、染色体末端间的粘连和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功能。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一、简答题(共20 分)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 、aa ﹞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 与Bb 的重组率为25% ,Cc 的位置不明。AaCc 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 的分离。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 和Cc 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 4 、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 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 ,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 上的全部基因? 三、填空题(共10 分) 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 ,核DNA 含量记为2c ,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为,核DNA 含量为。 4 、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 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 分) 1、(8 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 C 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 A、CcPp×CCPp B、CcPP×CCPp C、CcPp×ccpp D、ccPp ×CCPp 2、( 6 分)基因a、b、c、d 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

西南大学《遗传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aa×♂AA杂交子代的胚乳基因型为___,而种皮或果皮组织的基因型为___。 2、适合度测验是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如果查x2表得p>0.05,表明___;如果p<0.05,表明___。 3、一个群体越___,遗传漂移现象越严重。 4、一对基因影响了另一对非等位显性基因的效应,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___。 5、普通小麦大孢子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___,一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___个有效大孢子。一个大孢子中的染色体数为___条。 6、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连锁群数为___。 7、自交后代将产生___种纯合的基因型,而回交后代将产生___种纯合的基因型。 8、某生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___个二价体和___条染色单体。 9、互补测验中,杂合双突变体反式排列情况下表现___型,表明这两个突变属于同一顺反子,如果表现___型,则属于不同的顺反子。 10、连锁基因间遗传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__,基因间的交换频率越___。 11、通过___的交配方式可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然不消失。 12、遗传学所说的群体是指个体间有交配或潜在有交配关系的集合体,也称___。 13、G.W.Beadle和E.L.T atum以粗糙链孢霉为实验材料,根据对生化突变的研究于1941年提出了___假设,从而把基因与性状联系了起来。 14、某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为2n=8 X=64=16 IV,该植物为___的个体。 1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中,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的育性受___控制,而与___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16、棉花抗某真菌病害性状的基因R为显性,感病基因为r。杂合体构成的群体进行完全随机交配,经每代完全淘汰感病植株,6代自交后,r基因的频率为___。 17、一个氨基酸由多个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称为___。 18、无义链又称___。 (答题时每题请写明序号,几个答案之间以分号隔开) 参考答案: 1、Aaa,aa 2、符合,不符合 3、小 4、上位性 5、42,1,21 6、12 7、2的n次方,1

动物遗传学【试题+答案】

试题 2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表明,起__转化_作用的物质是_DNA______而不是RNA。44、果蝇唾液腺含有 4 对染色体,在实验中加入1NHCl目的是对剥离出的唾液腺染色体进行解离。 47、在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而在没有DNA的生物,则其遗传物质是RNA 。 4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核酸蛋白,其中主要是DNA、非组蛋白和组蛋白,现已肯定DNA 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65、据测定,一个核小体及其连接丝约含200 个碱基对的DNA,其中146 个碱基对盘绕在核小体表面 1.75 圈,其余50~60 个碱基对连接两个核小体。66、由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___染色体___. 67、某生物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3 个二价体和12 个染色单体。 68、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五个时期。 69、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功能,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 70、染色体经碱性染料处理后,它的臂部位被染色,而着丝粒部位几乎不被染色。 7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有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 80、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重组。

11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114、DNA双螺旋的直径是20 ?,各对碱基上下之间的距离为 3.4 ?,每个螺旋距是34 ?,每个螺旋包括10 对碱基。 120、猪正常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其脑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极体中含有19 条染色体;受精卵中含有38 条染色体;精子中含有19 条染色体。 121、电镜下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根据着丝点位置和形态可呈V 、L 和棒形型。 134、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每个染色单体成为一个子染色体。 140、每条染色单体是由 2 条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线。 141、基因的侧翼序列是指每个结构基因在(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 142、某DNA的核苷酸中,A的含量为30%,则G的含量为20% 。 143、在染色体上可以转移的基因,称为跳跃基因。 144、减数分裂过程中时间持续最长的时期是分裂前期I ,这个时期被细分为 5 个时期。 146、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一般以前期时期的时间最长。 147、信号肽序列是指在(分泌)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编码富含疏水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148、开放阅读框是指结构基因中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这一段核苷酸区域,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

遗传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 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尔于1866,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沃特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 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 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 D.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 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 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 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 A 酵母 B 果蝇 C 玉米 D 以上选项均是 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 A Avery O. T B Barbara McClintock C Beadle G. W D Gregor Mendel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复等位基因:是一个座位上的,因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他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和性质,这个座位上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7) 二、填空 (10) 三、判断 (12) 四、简答题 (14) 四、简答题 (16) 五、计算题 (20) 五、计算题 (26)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21年春普通遗传学-作业题(整理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普通遗传学网上作业题(一)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学 2遗传 3变异 4遗传学研究 二、判断题 1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2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无关。() 3进化论可以离开遗传学独立发展。() 三、填空题 1()和()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2()、()和()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3()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4()是分子遗传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四、简答题 1简述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五、论述题 1简述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普通遗传学作业题(二)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细胞周期 3无融合生殖 4无性生殖

5有性生殖 6主缢痕 7孤雌生殖 8受精 9胚乳直感 10果实直感 11随体 12同源染色体 13性染色体 14联会 15单倍体 16多倍体 17拟核 18细胞骨架 19次缢痕 20核型分析 21无丝分裂 22无融合结子 23单性生殖 24单性结实 25生活周期 26世代交替 27低等生物无性世代 28低等生物有性世代 二、判断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的DNA都储存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内。() 3只有高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4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是同一物质。() 5人体内不存在细胞无私分裂。() 6细胞周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 7常染色体主要是由常染色质所组成.() 8无性繁殖的后代不象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9我们通常在分裂后期研究染色体的形态。() 10细胞周期中一个最重要的控制点就是决定细胞是否进入S期。()11高等动物都是雌雄异体的。()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

显性性状:两亲本杂交时,能在F1代中表现出来的形状。 隐性纯合体:由纯合的隐性基因型构成的个体。 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一位点,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同一形状的一对基因。 互补作用:指两对基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一个新性状的发育。 伴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Z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相对性状:同一种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性反转: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 连锁遗传图:根据基因定位的方法,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顺序,把一种生物的名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遗传的距离给予标定,绘制出的图谱。 显性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从性遗传: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它所抑制的形状的显隐关系因性别不同而异,受性激素的影响。基因突变:指在基因水平上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不包括基因重组。 伴性性状:指伴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位于性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返祖遗传:隔若干代以后,出项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等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即等位基因同时得到表现。 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型出来的程度。 限性遗传: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的这类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 完全连锁:亲本的两个性状完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传给了后代的现象。 复等位基因:指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但在每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是一对基因。 隐性性状:虽在F1中并不表现,但经F1自交能在F2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染色体:在多数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位于的一对染色体。 修饰基因:依赖主基因的存在而起作用,本身并不发生作用,只是影响主基因的作用的程度的一类基因。主基因:对某一性状发育起决定作用的一对基因。 表现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 基因型:与生物某一性状有关的基因组成。 交叉遗传:儿子得到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方,父亲的X染色体必传给女儿,X染色体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 不完全连锁:在连锁遗传的同时还表现出性状的交换和重组。 交换值:又称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单位形状20、为便于遗传研究而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1、相对性状21、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对差异,这些差异互称为相对性状 22、性状22、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23、分离现象23、杂种表现显性其后代表现显性和隐性的分离,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 24、分离规律24、是生物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从而导致性状分离这一规律。 25、相对基因25、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个体中是等位的,在群体中是复等位的。 26、等位基因26、控制同一单位性状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27、基因型(遗传型)27、控制生物某一单位性状或一些单位性状或全部性状的基因的组合。它代表生物的遗传组成。 28、表型28、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组合。 29、纯合型(纯质结合)29、任一对等位基因全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构成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30、杂合型(异质结合)30、基因型中,任一对等位基因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的组合方式。 31、基因型分析31、通过自交或测交,对未知的个体基因型进行的分析。 32、完全显性32、杂合显性效应与纯合显性完全相同的显性。 33、不完全显性33、杂合显性效应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的显性。 34、共显性34、在同一个体或组织细胞中同时表现出来的同一单位性状的两个显性。 35、显性35、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 36、隐性36、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它在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中会分离出来。 37、测交法37、是用于分析基因型,测定交换值的一种方法。指用隐性个体与被测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来推测个体基因型或交换值的方法。 38、杂交法38、是用于分析基因型的一种方法,指用被测个体自花授粉受精,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类推被测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39、复等位基因39、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基因的3个以上等位成员。 40、独立分配规律40、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异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41、一因多效41、指同一基因除了控制主要性状的表现之外,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它性状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