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学分:3总学时: 54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之一。本课程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财务经理所面对的世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深入而全面地讨论了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管理、外汇风险管理、投融资管理、现金管理实务、进出口贸易、国际税收环境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以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国际视觉,来审视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金融、贸易等问题,系统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性解决手段。

二、预修课程:《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全球化与跨国企业3课时第一节国际财务的特点

国际财务管理的目标。国际财务的特点。

第二节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

全球金融市场的出现。作为全球货币的欧元的诞生。贸易自由化与经济

一体化。私有化浪潮。跨国公司。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3课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银复本位制时期。古典金本位制时期。战争时

期:19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浮动汇率制时期。现行的

汇率制度安排。欧洲货币体系。欧元和欧洲货币联盟。墨西哥比索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比索危机。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第三章国际收支3课时第一节国际收支核算与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收支核算。国际收支账户: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统计误差、官方

储备账户。

第二节国际收支恒等式

第三节主要国家的国际收支趋势

第四章全球各地的公司治理3课时第一节上市公司的治理和代理问题

第二节处理代理问题的对策

董事会。激励合约。所有权集中。会计透明度。负债。海外股票上市。

公司控制权市场。

第三节法律与公司治理

法律的影响:所有权与控制权模式;控制权的私人利益;资本市场与估

值。

第四节公司治理改革

改革目标。政治动因。《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坎德伯里最佳行为

准则》。案例分析。

第五章外汇市场3课时第一节外汇市场的功能和结构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通汇关系。

第二节即期外汇市场

即期汇率标价。汇率买卖价差。即期外汇交易。套算汇率标价。套算汇

率的其他表达方式。套算汇率的柜台交易。三角套利。即期外汇市场的

微观机构。

第三节远期外汇市场

远期汇率标价。远期多头与空头。远期套算汇率。互换交易。远期升水。

第六章国际平价关系与汇率预测3课时第一节利率平价

抵补套利。利率平价与汇率决定。利率平价发生偏离的原因。

第二节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偏离和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费雪效应

第四节汇率预测

有效市场理论。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汇率预测的业绩。

第七章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3课时第一节期货合约的预备知识

第二节货币期货市场

货币期货的基本关系。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合约。

第三节期权合约的预备知识

第四节货币期权市场

货币期货期权。期权到期的基本定价关系。美式期权定价关系。欧式期

权定价关系。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欧式期权定价公式。货币期权的实

证检验。

第八章交易风险暴露的管理3课时第一节风险暴露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套期保值

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货币市场套期保值。期权市场套期保值。应付外

币的套期保值。对次要货币风险暴露的交叉套期保值。或有风险暴露的

套期保值。通过互换合约对周期性风险暴露的套期保值。通过发票货币

的套期保值。通过超前和延后支付的套期保值。风险暴露的净额结算。

第九章经济风险暴露的管理3课时第一节经济风险暴露的测量

经营风险暴露的界定。经营风险暴露的实例。经营风险暴露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经营风险暴露的管理

低成本产地的选择。弹性采购政策。市场分散化。研发投入与产品差异。

金融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第十章换算风险暴露的管理3课时第一节换算方法

流动和非流动项目法。货币和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现行汇率法。

第二节换算风险暴露的管理

换算风险暴露与交易风险暴露的比较。换算风险暴露的套期保值。资产

负债表套期保值。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换算风险暴露与经营风险暴露的

比较。

第十一章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3课时第一节互换的种类

互换市场的规模。互换银行。互换市场的报价。

第二节基本利率互换与基本货币互换

基本利率互换与基本货币互换的各种变体。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的风

险。互换市场的有效性。

第十二章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3课时第一节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化趋势

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贸易壁垒、不完全的劳动力市场、无形资产、纵

向一体化、产品生命周期和对股东的分散化服务。

第二节跨国并购

政治风险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十三章国际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3课时第一节资本成本

概念。分割市场与一体化市场中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国别差异。

第二节股票的境外上市

交叉上市情况下的资本资产定价。外国股权限制的影响。市场双重定价

现象。外国股权限制下的资产定价。子公司的财务结构。

第十四章国际资本预算3课时第一节国内资本预算的回顾

调整后现值模型。

第二节基于母公司视角的资本预算

调整后现值模型的一般性。未来预期汇率的估计。资本预算分析中的风

险调整。敏感性分析。购买力平价假设。实物期权。

第十五章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3课时第一节国际现金收支的管理

案例分析:净额结算制、集中现金储备制。内外部净现金流的双边净额

结算。预防性现金储备的降低。

第二节现金管理系统实务

转移定价及相关问题:低定价与高定价策略;外汇管制的影响;不同所

得税率的影响;法规对转移价格的影响;进口税;分拆资金转移;其他

各种因素。案例应用。冻结资金。

第十六章国际贸易融资3课时典型的外贸交易。福费廷。政府的出口支持。对等贸易。

第十七章国际税收环境3课时税收的目的。税收的种类。国别税收环境。降低税收负债的组织结构。

四、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

Cheol S﹒Eun、Bruce G.Resnick著,《国际财务管理》(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

参考书目:

1. 毛付根 主编,《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

2.2

2. Jeff Madura,《国际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1

3. Alan C. Shapiro,《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

六、课外学习要求:

学生须做到课前阅读教材,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加深对教材相关基本原理的理

解,同时准备课堂提问。

学生必须做好课堂布置作业,并结合当前经济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思考。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平时成绩占15%。其中到课情况占5%,作业及回答课堂提问占10%。

第二、期中考试占15%。

第三、期末闭卷考试占70%。

八、其他说明:

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但亦会少量涉及到布置的参考资料内容。

编写者:孙泽蕤审定者:黄虹(专业负责人)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学委员会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大纲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企业战略管理》阐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战略管理的系统和过程,以及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提出了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的方法,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分析了企业战略的层次;剖析了组织结构与战略类型的选择、战略领导力及战略变革等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学会运用科学的的分析方法、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案,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勤、作用)占20%,期中考查占20%,期末考试占60%。 六、内容提要 项目一绪论(学时6) 学习目的:通过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分析方法及战略管理相关概念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战略管理的本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作用,战略分析方法、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战略的概念、战略的结构、战略经营单位。 学习要求: 1.理解为什么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3.了解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5.理解战略管理的概念。 6.掌握战略管理的特点。 7.理解战略管理的作用。 8.了解战略分析方法。 9.了解战略选择及评价的方法。 10.了解战略实施及控制的方法。 11.了解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二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设置说明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僻了另一片天地,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服务性工业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需要企业管理,毕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此,在有关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在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培养更多“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维修企业管理知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 1.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2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 1.3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厂长/经理负责制 1.4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机构,正确认识将来工作后自己的工作性质。 第二章企业经营管理 2.1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2.2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 2.3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务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业现状及行业特点,为将来步入社会作充分准备。 第三章生产技术管理 3.1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管理 3.2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管理 3.3汽车预防维修制度 3.4汽车的维护和修理 3.5汽车检测与诊断 3.6汽车维修企业的科技管理 3.7技术责任事故及处理 了解汽车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重点掌握汽车的维修和修理及检测与诊断等。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4.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概述 4.2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4.3汽车维修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4.4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检验 4.5汽车修竣出厂规定与验收标准 重点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企业的质保体系有一定的理解。 第五章维修物资及设备管理 5.1汽车维修物资管理 5.2汽车维修设备管理 都作为简单掌握内容 第六章企业财务管理 6.1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管理 6.2汽车维修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3汽车维修企业的营业收入 6.4汽车维修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费用管理 6.5汽车维修企业的利润和分配 6.6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报告 6.7汽车维修企业的财务分析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大纲编号:070923202 《经济学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系别:信息经济与管理系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职业标准:初级经济师 课程性质: 专业技术课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4 执笔人:唐雪莲 审订人:王瑞 修订日期:2007年1月

一、课程简介: 《经济学基础》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阐述基本微观经济学 原理、基本宏观经济总量两部分内容,具体包括需求与供给、效用、价格弹性、 国内生产总值、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及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目标、任务: 1、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3、使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4、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5、着重提高学生的用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总学时34学时,一个学期完成,每周2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建议:提供最新的经济学有关案例和新闻,供学生们理论结合实际。 六、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预备课程:政治经济学、一元微积分。 后续课程: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物流货代等其他专业相关课程。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成绩评估: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30%)=作业(15%)+课堂表现(15%) 期末成绩(40%)=笔试(单选、名词解释、计算、简答、综合)开卷考试题型配分: 单项选择题(25题,1分/题);名次解释题(7选5题,2分/题);计算题(4题选3题,10分/题);简答题(6选5题,5分/题);综合题(1 题,10分/题) 八、建议教材 《西方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主要参考书目: 1、《经济学》萨缪尔森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 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经济学原理》曼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西方经济学概论》王花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6、《经济学概论》陶铁胜主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7、《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8、《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经济政治与社会 心得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体会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为适应我校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有幸接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在拿到教材的短短两周时间里,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阅读与学习,因时间紧,我深知对教材体会还很显浅,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与同事指正。 我对教材的体会用五个“走进”来概括,即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走进历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要让学生体会到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就必须运用历史观点来分析世界各国或民族的发展进程。曾经有人说过“说当今的时事,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因此应通过重温历史来让中专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如讲“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时,可以通过货币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来让学生认识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又如,要讲“人民当家作主”时,我想先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知道毛泽东建立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可以看到人民当家作主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要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时,可以通过《我国改革开

放三十年》专题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 二、走进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时事,选取中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点与社会焦点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既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关心变化莫测的世界,把书读“活”。如,要讲“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结合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经过,将修正前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作比较,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更清晰。又如,要讲“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时,可以借助2011年3月中旬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中国少数商家哄抬盐价的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绝非只是几包盐的事情,而是与经济、市场秩序、社会公德、国民教育相关的大事,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也毁坏商业伦理和商业道德。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养成,需要公共部门防微杜渐,尽早向民众释疑解惑,传播科学的知识、正确的信息。再如,要讲“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我觉得应该带学生们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情况及人民政府如何为民办事、服务于民,走访相关窗口负责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公共形象、职能履行”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世人所抛弃。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走进生活 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是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目录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1) 《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纲 (10)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16) 《电机变压器》教学大纲 (28)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4) 《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40) 《安全用电》教学大纲 (45) 《自动检测与传感器应用》教学大纲 (51)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59) 《》实验教学大纲 (64)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72) 《钳工实训》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79)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86)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91) 《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97) 《变频与直流调速》教学大纲 (100)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103) 《管路拆装》教学大纲 (106) 《可编程序控制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110) 《触摸屏应用技术》教学纲 (112) 《自动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115) 《焊接技术》教学大纲 (119) 《机电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24) 《公共礼仪》教学大纲 (129)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135)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142)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又富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能够开创新局面的企业管理人才。 一、教学目的、任务 《企业管理》是研究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运行机制及其管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企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类企业进行企业管理的相关问题,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从事实际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合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和表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为了适应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教学内容应置于管理学科发展成果的最前沿,并尽量反映我国优秀企业在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新经验,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突破,以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原则。 (三)在教学中体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标准结合一起,使学生明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等深层次的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 (四)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模型和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和应用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 (二)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四、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共计54学时。课程考核由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

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管理学通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通论》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管理学通论》与《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一起,是为充分发挥我校在管理、经济与法学方面的学科优势,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面向全校所有非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管理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管理导论 本章教学目的:理解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明确管理的性质、职能和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认识管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环境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史。 本章重点、难点:是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理论的演变。 本章参考文献: 1、《科学管理原理》,[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198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工业企业管理原理》林友孚等,1986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陈佳贵,199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管理数学入门》,萨公强,1982,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

2、管理经历了什么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管理的性质如何? 4、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方法有何特点? 5、管理者有哪些类型? 6、管理者的技能及其结构如何? 7、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有何区别? 8、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9、管理环境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研究管理环境? 10、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11、管理学有何特征? 一、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管理的对象 二、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 1、管理的性质 2、管理职能①基本职能②具体职能 3、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管理者 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 2、管理者的技能①技能分类②技能结构 3、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①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②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 四、管理环境 1、管理环境的定义及分类 2、管理环境分析 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 1、管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3、管理学的特征

政治经济学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适合于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内容和社会主义部分内容,分两个学期来上。每学期的学时大约在34小时左右。以下是政治经济学相关的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 2. 学时:34学时(课内学时:30,课内实验:4) 3.课程性质:专业课 4.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5. 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无 6.首选教材:程恩富,徐惠平,周肇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二、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在本课程教学期间,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而且要辅导学生选择1~2个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思路。 四、内容简介 本课程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劳动价值论、资本增值理论、资本积累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资本运行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15 学时:72 学分:3分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 选修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学生考核成绩为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胡楚图、丁明利、张可器主编,《企业管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月 左昌鸿主编,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该课程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企业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因此,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当今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企业管理学课程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本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加深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练习,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与参与性、互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管理思想及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2、深刻理解并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的正确理念,方法观,以指导其管理实践和工作实践。 3、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从事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4、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和流程,包括企业管理原理和制度、企业战略、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生产运作、流通过程管理等,使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省颁)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

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 《经济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56(理论学时:56) 学分:3.5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一、《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经济学》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

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就成为每一个致力于从事现代经济管理和决策,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者和学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所以,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思维,服务于“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的普及性介绍,是我们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二、《经济学》课程的目标 通过学习《经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并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有所了解,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三、《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基础会计》、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2017

附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归属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编写人:余墨林编写日期:2017年02月28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 2.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课程后,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说明教学大纲适用的专业及学时数。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说明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辅助设施等。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内容详略以能表达清楚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为度,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有实践教学要求的,应说明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作业与实践报告、时间与学时分配等相关内容。单独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要单独编写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知识分享

《现代企业管理》教 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具体研究,如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要求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总述 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的两重性;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重点: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的理念。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企业管理及其组织结构 明确企业管理概念;熟悉企业类型及其特征;掌握企业结构形式及特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工作。 重点: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结构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现代企业制度 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难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 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内容和分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和步骤。 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开发程序及具体步骤。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 第五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和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了解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概念、目标、内容;明确生产运作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和制定生产运作战略的影响因素。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冯玲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1 课程编号:201005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72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分:4 开设专业:贸易经济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经济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基础理论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建立马克思经济学的整体概念系统,使学生具有分析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描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2.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1.了解国内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三种解释; 2.掌握在国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应,主要是指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理解经济学的历史起源。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了解生产关系概念; 2.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3.理解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处理经济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2.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理解“整体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经典理论 第一章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第一节商品与价值 1.了解商品的涵义; 2.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 3.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的始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它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其它矛盾也就以更加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节价值形式与货币 1.了解货币的职能; 2.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量规律; 3.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价值规律 1.了解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 2.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形式; 3.理解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四节商品拜物教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增加个人收入

工业企业管制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提升方法.doc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提升 方法-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工业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工业产业的稳步增长,自然离不开一批批优秀的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工业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形势对于我国的技工学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又要接受挑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面对摆在现在技工学校全体老师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工业企业管理是技工学校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通过讲解企业发展中的经营、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的管理和资产、成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控制,使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管理有个全局性的了解,为日后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后,了解、配合企业的管理,乃至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设置??与技工学校其他工科类课程相比,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浓厚的文科色彩。工业企业管理从工业企业的概念讲起,对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工业企业管理的主要知识进行讲解,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抽象的学习。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穿插在机械类等工科类专业学生以实操性为主的课程安排中,正好起到很好的润滑和调剂作用,令技校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元化,更趋文理并重。??这门课程与大多数文科类院校的管理课程相比,自有其特有的优势。技校与其他文科类院校相比,其特有的硬件条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践动手、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能

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工业企业管理因其面向的是理工科类的学生,其内容比起一般的管理课程,更多地涉及质量统计分析、生产计划编制、技术经济分析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能将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优势发挥到最佳。?二、工业企业管理的教学现状?1.教材与企业实践脱节?实践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试金石,特别是工业企业管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才能有效地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转化为技校学生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但现在大多数技工学校对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定位并不准确,将其作为一门理论性、方法性的课程,课后的联系也多以课堂讨论、简答题等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利于 2.教师学生理解课程中涉及的专业性强、生涩难懂的概念。? 授课方式单一??在学校中进行工业企业管理授课的老师大多没有工业企业工作的背景,他们大多是从师范类院校出来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教学大纲简单地备课便能满足各种课程教学的要求,却缺少专业课程所必需的从业经验,在授课的时候,教师照本宣科也就不难理解了。? 3.教材内容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工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涉及工业企业管理,虽然内容较为基础、简单,但是里面还是涉及较多生涩难懂的现代工业管理的专有名词。技校学生不仅学习能力不如一般高中学生,而且技工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工业化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之前从来未接触过工业机械等内容。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会比一般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但课程有教学进度的安排,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学生还没有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进度就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了。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匹配,大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