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7991990.html,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作者:周屹博闫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4期

摘要:学科建设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交叉学科时代”,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高校新的增长点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我们必须找出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发展

一、交叉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重大科研创新项目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联合攻关才能解决。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培养新的增长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规划整合,形成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交叉学科的教育和建设存在很大差距,交叉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发展的热点和必然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比单一学科建设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科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已走上了高度融合的道路,只有交叉融合多种学科资源,打破原有的学科瓶颈,还原科学技术以整体化,才能使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二、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科交叉意识淡薄,可持续性差

近年来,各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不断合并和增设新兴学科,只追求自己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不注重内涵式学科建设,忽视学科间的交叉整合,交叉学科内涵、范围、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交叉学科被边缘化,学科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原创性。而跨学科研究多以课题为依托,是教授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的少投人、低成本、低风险的个人行为,课题组随着课题的结题而解散,使交叉学科建设缺乏可持续性。由于日常的运作管理复杂即使学校有少数研究交叉学科的机构也是没有实体,挂靠到各个学院,没有其独立性。教育部发布的学科专业招收目录,更是很少有交叉学科方向出现,使得交叉学科人才后续培养缺少最基本的平台。

2.交叉学科发展缺少制度保障

(完整版)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赢得社会信誉。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同工同酬,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一般病房床护比大于或等于1:0.4;ICU床护比为1:2.5-3。在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基础上,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并遵循以人为本,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各层次护士,实施按职上岗,做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 3、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

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做到有管理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质量标准考评细则和奖罚制度。护理部下设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指标始终保持在: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5%,抢救药品完好率达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9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到100%,年压疮(非难免)发生率为0。 5、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护理管理培训班、新技术培训班等),低年资护士院内大科轮转,业务骨干到ICU轮转,有计划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各1次。为督促学习,护理部要每年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40岁以下护士每年进

大学交叉学科培育建设管理办法

XXX大学交叉学科培育建设管理办法 (2014年__月___日第__次校长办公会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鼓励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交叉学科,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交叉学科是指在解决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过程中,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和边缘学科。 第三条交叉学科培育建设以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鼓励跨学科门类、跨领域、跨院系的交叉研究与合作。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学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交叉学科提供培育平台。 第二章申报与评审 第四条学校对交叉学科的建立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新建和续建交叉学科按照项目管理方式进行申报。申报交叉学科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的,其研究领域需涉及两个以上一级学科; 2.学科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拥有__个以上研究方向,在新的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上具有一定特色,有可能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或产生重大的交叉性研究成果; 3.拥有一支跨学科、跨院所,研究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较为合理的项目团队。

第五条交叉学科建设项目每三年申报评审一次,申报人需填写《XXX大学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报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初审。 第六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对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专家对申报学科进行评审答辩,并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正式立项建设。 第三章经费使用 第七条交叉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经费为20-___万元/项,资助周期为3年,分期核拨。项目金额和建设期限视项目内容和执行情况而定。 第八条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召开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成果、出版学术专著、进行学术调研、编写教材、开设交叉研究课程、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 第九条资助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统一管理,与各项目成员协商使用。项目负责人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向项目成员公布资助经费的使用明细情况。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十条资助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学校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并接受学校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章管理与考核 第十一条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一般应当具备教授职称,在相应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且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领导能力。每个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的负

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草案

省肿瘤医院学科发展规划(2014-2020) (草案) 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规范院内各学科管理,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省内及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和专科,不断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配合新医改形势,结合外部医疗格局和内部实际,按照医院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湖北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制定省肿瘤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 一、学科发展现状 医院是湖北省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武汉大学肿瘤临床学院,同时承担有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癌症中心、湖北省抗癌协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多项工作。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单位。 2013年获得卫生部肿瘤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超声科、病理科、放射科、普通外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科被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肿瘤内科获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科和放射治疗科是中部医疗服务中心的重点专科。 1、专科基础条件 医院现有建筑面积10万余m2,包括外科楼、放化疗中心楼、综合楼、门诊部等,开放床位1504张;设立有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等10个临床学科,有亚专科方向明确的30个临床病区;有放射科、病理科、

超声科、检验科、内镜室、心电图室、PET-CT、核医学科、药学部、放疗中心、组织标本库、GCP、防癌体检中心等13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室;门诊部有按病种和部位设置的各诊室、疼痛康复门诊、特色门诊、日间病房等;病案室设有随访登记室。 医疗设备齐全,能够基本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其中包括IGRT直线加速器5台、模拟定位CT、MR和CT各2台、PET-CT、DSA、6台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内镜系统等大型医疗及配套设备,先进性能够代表相关学科发展方向。 医院制定有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系统的学科建设评价和管理体系,从组织管理、人才建设、学术影响、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发展潜力等方面,定期对各学科进行系统评价,按照“重点专科重点建、一般专科普遍建”的原则,采取基础与目标相结合,评价与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人才科教和信息化等方面建设,促进各学科及全院健康持续发展。 2、医疗技术队伍 现有医师总数241名(含返聘15人),其中临床医师184名,医技医师57名,医床比1:0.16;医师中硕博士151名,占医师总数比例为62.3%;医师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2:1:1(121:54:66);医师中55岁以上的有23名,占医师总数的9.5%,30-50岁的有181名,占75.2%。 护士总数697名,其中临床护士556名,占护士总数79.8%,床护比1∶0.37(具体我院床护比的计算方式如何?和外院交流时多院将有护士编制的均算在编制内,即床护比为1504∶697=1∶0.46);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73名,占护士总数39.2%;护士高中初职称比例约为3∶4∶25(66:89:542)。 技师总数116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12名,占技师总数10.3%;技师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文件 院发〔2009〕59号 印发《山东工商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直属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

山东工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构筑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和快速发展,顺利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学校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3年时间的建设,使我校20余个二级学科在人才队伍、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等方面进入省级先进行列,强化建设的一级学科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授达到130人以上,博士达到260人以上。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新增立项建设省级质量工程20-27项,国家级质量工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科学研究在总体上实现倍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达到30-38项以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达到55项以上,省级项目达到120项以上,获发明专利6项,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权威期刊450篇,SCI、EI、ISTP收录600篇以上;出版学术著作及译著160部以上,出版教材55部以上;获省部级奖50项以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级奖1项;省部级研究基地(工程中心等)达到5个。条件建设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重点学科建设理念

(一)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应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积极探索和推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位点(专业学位点)、研究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外部资源整合等要素统筹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学科建设的要求,创新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规章制度,做到统筹协调协作、提高效益效率、加强合作交流、降低院系壁垒,确保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 (二)树立为教师定位的理念。教师应根据本学科建设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进行定位和设计,明确自己在本学科建设中的位置,承担起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形成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为本学科建设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应把培养、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帮助教师设计自己的研究方向、建设合格的学术梯队作为重要任务。 (三)树立特色建设理念。注重建设管理学科,使管理学科由优势学科提升为强势学科。突出煤炭经济、半岛经济、劳动经济等研究特色,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群体;加快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鼓励和支持用新的研究方法改造现有研究方向,提高研究水平;鼓励相关学科内容的结合,创新学科体系,推进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以科研项目和专题研讨班为纽带,跨学科和跨院系整合研究力量,构建复合型研究群体。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完整版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 摘要: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发展的 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建设,是高校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正确理解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含义,把握学科建设内涵,以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原则作指导,有助于理顺工作思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关键词:学科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作为服务性产业的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这既是一个事实,同时也是一个趋势。高校要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产业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体现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只有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基础和支撑,才能

有效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和 效益。 一、学科的演进轨迹与学科建设 从古希腊到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是学科的朦胧意识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视 哲学为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将各种科学知 识归属于哲学。从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到 19世纪初叶,是学科分化时期。但这一时期 大学却异常保守和落后,神学凌驾于各科之上。柏林大学的创办使得大学中教学与研究开始相互结合,促进由软到硬的科学分化过程,从而大学系科、研究所建制和课程设置 转向以学科的特性为主要基础。在19世纪,学科结构的变革,使大量新兴学科涌入大学,与此同时,大学也有力地推动着学科结构的 分化和组合。从20世纪中叶开始至今,新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大量涌现,跨学科研究、科技间渗透、学科间交叉成为大势所趋,整 个学科之林在剧烈地变化着。一般认为,学 科具有独立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它的研 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上。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拥有专业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临床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重点学科是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就是要把其特色和优势加以充分发掘,并不断强化和延伸,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当前每所医院的各学科之间发展普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学科的基础、发展背景的不同,其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也不同,在国内外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样,各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同时由于医院的财力问题,致使医院在考虑学科建设时不能要求所有学科齐头并进,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部分学科作为重点来发展,而这些学科必须有较好的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氛围,在适当支持后能产生最大效应。因而,重点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扶植医疗“精品”,创建

“名牌”效应。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以往的重点学科建设中,遵照上述原则,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学科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效应,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所以,重点学科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医院现有临床科室近30个,国务院津贴享受者2名,正高5名,副高27名,硕士2名,在职研究生在读33名,硕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人。医院开放床位400张,年门急诊量25万多人次,年出院病人1.2万人次。年手术7000余。医院配备ct、核磁共振、dr、c臂x光机、超声刀、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腹腔镜、心脏彩超、腹部彩超、血液透析仪、血滤机、心脏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有icu、ccu病房。 医院专科齐全,特色明显,临床各科均有独特优势和技术特长。心胸外科是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顾春湘主任医师系全市率先开展胸心外科乙类手术,具有较高学术地位。肾内科、心脏科在全市领先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沈良儒、许贤德主任医师,系135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是全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肾内科、心内科是泗洪县点专科,承担县科委、县卫生局多项课题;心内科专科主攻方向为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诊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浅析

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09-11-18T10:01:35.34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马国焘,徐振东 [导读] 阐述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马国焘,徐振东(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北京 100081) 摘要:阐述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旨在突出学科交叉在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176-02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以及优势学科方向的凝练,都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机遇,并据此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一、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同时,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具体体现在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作出重大贡献,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恰恰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有效手段。 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是高校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科竞争所决定,而在当代学科竞争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特色鲜明、方向凝练的优势学科。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正是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才不断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自然就成为高等院校新学科生长点的源泉。高等院校应主动把握从单学科研究领域逐步向新兴交叉学科过渡的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积极有效地发展交叉学科,通过学科内部的组织生长,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和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二、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实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其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先后设立了精算学、媒体经济、体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央财经大学以“211工程”项目建设和“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其在经济、管理学科密集的学科特点,为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不断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目前一些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它的交叉学科——经济信息管理被确定为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体系中交叉学科的设立,充分证明了不仅是高等院校,还有教育主管机关对学科的交叉融合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仍存在不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个别科研人员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不强 目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国内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各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格局使得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单学科观有着巨大的惯力影响,个别科研人员受传统学科学术氛围的影响,容易形成僵化、保守的观念意识,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阻扰新兴学科发展的负面力量,更谈不上探索出具有开拓性或原创性的能够对学科交叉融合起建设性作用的科研成果。 (二)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 现行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强化了学科边界,绝大部分学科点都在行政上归属于各院系,由各院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科研人员有清晰的学科边界,一般情况下很难在不同学科之间流动,这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极为不利。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是一个自然实现的过程,一定的学科政策机制对于交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措施、办法尚未出台,缺乏奖励,科研人员就缺少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积极性。 (三)缺乏学科交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对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和把握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情况是,各高等院校中并不缺少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但是真正能够担当起促成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多学科背景的学术带头人却比较少,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学术带头人为科研人员指明有价值的学科发展方向,交叉学科的培育就无从谈起。 (四)学校对于交叉学科的经费投入不足 在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经费一般是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学科进行投入,并且一般优先考虑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对交叉学科的经费投入总体不多,这就遏制了科研人员对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积极性,不利于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 三、推动高等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举措 (一)多种形式促进观念转变,树立自觉的学科融合意识,营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浓厚氛围 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学术层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碰撞,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一是结合现有学科布局,广泛开展的学科发展规划大讨论,推动学科建设观念的大转变。采用学术论坛、学术茶话会等多种形式,使之引领学术探讨交流、学科交叉融合,产生创新火花的思维碰撞。二是通过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思维方式,尤其是邀请学术大家作学术讲座,一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效应,另一方面也为高等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广泛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 (二)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学科机制 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必须建立一种适宜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拆除现有学科之间的壁垒,革除那些阻碍

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办法

2009年-2010年学院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一、建设目标及规划 1、总体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学科团队为依托,整合各个学术团队的研 究特色,发挥各研究方向的研究专长,本着“学科交融,相互促进”的原则, 力争在建设期内在学科建设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建设年度内力争使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列入甘肃省学 位点建设规划,为获得该学科的博士点奠定基础。 (2)加大力度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 科硕士点,保持该硕士点在甘肃省内的领先地位。 2、取得标志性成果 (1)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SCI 、EI 、ISTP 索引论文50篇; (2)国家级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得批准1-2项; (3)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资助经费在100万元 以上的项目),获得企业资助的重大联合攻关项目1-2项; (4)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 3、学位点规划及研究方向 (1)学位点建设规划 序号 规划类别 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名称 规划增列年度 1 二级博士点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8年 2 二级博士点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8年 3 二级硕士点 070120 信息计算科学 2008年 4 一级博士点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0年 5 二级博士点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010年 (2)研究方向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

①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领域: 生物信息处理与分析、图像理解与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计、智能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信息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 ②计算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算法及其复杂性、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理论与系统、软件理论与软件方法学、理论计算机科学 ③信息系统集成及应用主要研究领域: 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软件、知识发现与知识工程、智能交通系统 ④图形图像及模式识别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模式识别理论及应用 ⑤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密码学理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安全和信息检索、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 ⑥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领域: 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⑦通信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 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机通信理论与系统、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传感器网络信息融合与处理、数字通信 二、拟采取的措施 1、引导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973计划项目及课题的设置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的。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是以《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设置的,要争取项目,首先要了解国家、省科技发

高校学科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 摘要原部委所属高校改变隶属关系后,其固有的行业属性与满足地方 需求的矛盾,使这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考 虑其特殊性的基础上,至少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什么是学科建设;学 科建设主要着力于建设什么;如何理解与对待科学研究;如何处理学 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原部委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 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这个思路在一定意义上要求改变中央业务部门的办学体制。政 府采取了共建、调整(划转、转制、下放)、合作、合并等形式实行改革。1990年的统计表明,在全国1075所普通高校中,国家教委直属 36所,中央业务部门主管316所,其余为地方管理。1998年、1999年这个改革达到高潮,1992年至1998年划转高校226所。截止2005年 5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共1794所,除教育部直属73所外,其它部 委中的外交部1所、国家民委6所、司法部1所、卫生部1所、国防 科工委7所、公安部4所(其中专科2所)、交通部1所,共21所;18 个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海关总署等机构所属7所,其中专科1所;14 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的中科院等机构所属2所,其中专科1所;6 个国务院办事机构中的国务院侨办所属2所;另外中华全国总工会等 机构所属8所。除教育部外,隶属其它部委及机构的高校共剩下40所,由此可见,部委所属的绝大多数高校已划归地方管理。 因为这些高校历史上归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其培养的人才主要为这些 部委服务,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在改为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以后,就不能回避地方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才培养的规格就要处理好行业 属性与地方发展需要的关系。改变隶属关系的这些高校如何培养出符 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保证这些高校的健康发展,做好学科建设是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浅谈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研处顾琴龙席晓莺钱关祥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而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根据我国国情,加快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重点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履行职能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所高校在国内国际所处的地位,不仅决定于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于它所具有的重点学科的数量、特色和优势。《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在高等学校中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据此,自1988年起,我校经上级批准,分三批(分别是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对22个上海市级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前两批15个学科已完成建设计划,第三批7个学科正在进行之中),有2个学科在建设中又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了学科学术梯队建设,提高了科研竞争能力和学术水平,强化了研究基地建设和促进了课题建设,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校在各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而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全面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拟简要阐明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一.加快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相对稳定的学科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质

量和学术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作用的重要基础。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心就是学科梯队建设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是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的培养。我校重在点学科建设中,落实了学科带头人接班人的选拔和培养,加速了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增强了研究生培养能力,从而加快了学术梯队建设。⒈选拔和培养了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建设成效和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学科带头人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人物。由于多数学科带头人年事较高,选拔好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是保证学科继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校“七五、八五”重点学科建设10年中,首先就是选拔接班人,完成大部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通过建设,使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下降了9.2岁。其中有3名小于45岁(包括2名小于40岁)的博士生导师,随着“九五”重点学科建设的进行,其余学科带头人(包括前两批学科)的培养仍在继续进行,有1名成为我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期间共有6名青年学者被列入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占全校列入该计划7名的88%。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全部是重点学科培养的人才。⒉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师队伍中梯队断层现象较普遍存在。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是重点学科梯队建设的重要方面。我校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注重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7991990.html,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作者:周屹博闫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4期 摘要:学科建设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交叉学科时代”,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高校新的增长点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我们必须找出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发展 一、交叉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重大科研创新项目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联合攻关才能解决。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培养新的增长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规划整合,形成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交叉学科的教育和建设存在很大差距,交叉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发展的热点和必然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比单一学科建设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科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已走上了高度融合的道路,只有交叉融合多种学科资源,打破原有的学科瓶颈,还原科学技术以整体化,才能使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二、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科交叉意识淡薄,可持续性差 近年来,各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不断合并和增设新兴学科,只追求自己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不注重内涵式学科建设,忽视学科间的交叉整合,交叉学科内涵、范围、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交叉学科被边缘化,学科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原创性。而跨学科研究多以课题为依托,是教授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的少投人、低成本、低风险的个人行为,课题组随着课题的结题而解散,使交叉学科建设缺乏可持续性。由于日常的运作管理复杂即使学校有少数研究交叉学科的机构也是没有实体,挂靠到各个学院,没有其独立性。教育部发布的学科专业招收目录,更是很少有交叉学科方向出现,使得交叉学科人才后续培养缺少最基本的平台。 2.交叉学科发展缺少制度保障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扬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申报和评审 第四条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申报和评审要求进行,批准设立的重点学科(专科)即纳入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 2. 3. 管理组织及运行 第五条重点学科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建设,科教科负责协调督导。

1.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内部管理的自主支配权,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确定主攻目标,带领全体成员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力争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标志性成果;注意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每年年末形成本年度学科建设情况报告及次年工作计划(含国内外研修),呈报院务会; 2.学科(专科)秘书:由学科带头人指派,协助学科带头人完成日常管理相关工作; 3.学科成员: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根据个人专业方向及所在岗位,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学科带头人批准可加入重点学科团队。并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努力完成学科建设任务。 4.科教科:负责督导并协调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年中组织召开重点学科联席会,相关情况及时反馈至院领导。 检查评估与奖惩 第六条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达到验收标准的重点学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管理不善,年度检查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报院务会进行人员调整。 第七条医院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1.学科建设经费:给予各重点学科2万元/年学科建设资金,由学科负责人支配,用于《外出参加专业学术活动暂行规定》以外的学术交流及论文版面费报销(经学科带头人审批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