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综合练习题

大学普通化学综合练习题
大学普通化学综合练习题

普通化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2分,共15题,计30分。)

1.下面对功和热的描述正确的是A

A.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2.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进行的某反应A(g)+B(g)=C(g)+D(l)的?H<0、?S<0,则该

反应 A

A.低于某温度时正向自发

B.高于某温度时正向自发

C.任意温度时正向均自发

D.任意温度时正向均非自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H>0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某反应的?Gθ(298K)=10KJ·mol-1, 表明该反应在298K温度下不可能自发进行。C.已知?(Fe3+/Fe2+>?(Cu2+/Cu),则反应Fe3+(aq)+Cu(s) = Cu2+(aq)+Fe 2+(aq)向左进行。D.对于AB2型难溶电解质来讲,k sp越大,则其溶解度越大。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Ag+与Cl-混合,不一定有沉淀生成。

B.反应A(g)+B(g)=C(g),?Hθ<0;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

衡常数Kθ减小。

C.电极电势越小,则其对应的还原态物质的还原性越强。

D.在H2S(g)的饱和溶液中,C eq(H+)是C eq(S2-)的2倍。

5.下列溶液的浓度均为0.01 mol·dm-3,渗透压最大的是D

A.C6H12O6+(葡萄糖)

B.HAc

C.NaCl

D.Na2SO4

6.已知? (Cu2+/Cu)>?(Zn2+/Zn),其中最强的还原剂是D

A.Cu2+

B.Cu

C.Zn2+

D.Zn

7.下列电极电势与C(H+)无关的是A

A.?(Fe3+/Fe2+)

B.?( H+/H2)

C.?(O2/OH-)

8.在标准条件下,?f H mθ、S mθ、?f G mθ均为零是C

A.H2O(l)

B.H2(g)

C.H+(aq)

D.H2O2 (l)

9.某温度时,下列反应已达到平衡CO(g)+H2O(g)=CO2 (g)+H2 (g),?Hθ<0,为要

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方法D

A.增加总压力

B.减少总压力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10.在配制SnCl2溶液中,为了防止溶液产生Sn(OH)Cl白色沉淀,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加酸

B.加碱

C.用水稀释

D.加热

11.在配离子[PtCl3(C2H4)]-中,中心离子的氧化值是C

A.+3

B.+5

C.+2

D.+4

12.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B

A.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B.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C.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减小

13.决定多电子原子电子的能量E的量子数是C

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 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D.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14.固态时为典型离子晶体的是C

A.AlCl3

B. SiO2

C. Na2SO4

D. CCl4

15. NaHCO 3-Na 2CO 3组成的缓冲溶液pH 值为A

16. 下列化合物中哪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

A .H 2S B. HI C. CH 4 D. HF

17. 常温下,往1.0dm 3 0.10mol.dm -3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可能发生的变化是C

A .HAc 的K a 值增大

B .HAc 的K a 值减小

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

18.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分子间不含有氢键的是A A .CH 4 B .H 2O C .H 3BO 3 D .HF

19.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C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 .降低其中水中的结冰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

HCO ()

CO (lg p .)

HCO ()CO (lg p .)

CO ()

HCO (lg p .)

CO ()HCO (lg p .3231,3232

,2331,2332

,-

--

--

--

-

----c c K D c c K

C c c K B c c K

A a a a a θ

θ

θ

θ

20.适宜选作橡胶的的高聚物应是A

A.T g较低的非晶态高聚物

B.T g较高的非晶态高聚物

C.T g较高的晶态高聚物

D.T g较低的晶态高聚物

21.恒压只作体积功的反应,等于q p的是( A )

A.?H

B.?U

C.p?V

D.T?S

22.下列溶液的浓度均为0.01 mol·dm-3,沸点最高的是( D )

A.C6H12O6

B.HAc

C.NaCl

D.Na2SO4

23.相同温度下,AgCl(s)在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D )

A.纯水

B.0.1mol·dm-3AgNO3溶液

C.lmol·dm-3NaCl溶液

D.0.1mol·dm-3 氨水

24.用固体Ag2CrO4配制的饱和溶液中C(Ag+)= a mol·dm-3,C(CrO42-)= b mol·dm-3, 则

K sp(Ag2CrO4)= ( B )

A.ab

B.a2b

C.ab2

D.ab3

25.在NH3(g)的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减小的是( C)

A.NH3浓度

B.H+浓度

C.OH-浓度

D.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26.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

A.?Gθ (T) ≈?Gθ (298.15K)

B.?Hθ (T) ≈?Hθ (298.15K)

C.?Sθ (T) ≈?Sθ(298.15K)

27.在标准条件下,?f H mθ、S mθ、?f G mθ均为零是( C )

A.H2O(l)

B.H2(g)

C.H+(aq)

D.H2O2 (l)

28.在Na2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的条件是

(C )

A.只要加入BaCl2

B.C(Ba2+)·C(SO42-)

C.C(Ba2+)·C(SO42-)>K sp(BaSO4)

29.已知下列反应为一基元反应2 A(g)+B(g)=2C (g),则反应速率v A : v B: v C=( C )

A.2:1:2

B.1:2:1

C.1:1:1

D.1:1:2

30.在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D )

A.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B.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

C.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D.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加

31.在H2O分子和CO2分子之间都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是…………(B)

A.取向力,诱导力

B.诱导力,色散力

C.取向力,色散力

D.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32.以公式ΔU = Q–pΔV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其适用条件是………(C )

A.封闭系统

B.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

C.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D.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的等温等压过程

33.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C)

A.AlCl3

B.SiCl4

C.SiO2

D.H2O

3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A )

A.阴极

B.阳极

C.任意一个电极

3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性体的是答(C )

A.核裂变原料235U和238U

B.核聚变原料2H和3H

C.金刚石、石墨和C60

D.乙醇和二甲醚

36.在某个多电子原子中,分别可用下列各组量子数表示相关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

能量最高的电子是答(C )

A. 2,0,0,21-

B. 2,1,0,21

- (

C. 3,2,0,21

-

D. 3,1,0,2

1

+

37. 常用的感光材料AgBr 在0.01mol .dm -3下列溶液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的有 答(A )

A. 氨水

B. AgNO 3

C. NaBr

38. 下列各种含氢化合物分子间不含有氢键的是 答(A )

A. CH 4

B. H 2O

C. H 3BO 3

D. HF

39. 在下列分子中,电偶极矩为零的非极性分子是 答(B )

A. H 2O

B. CCI 4

C. CH 3OCH 3

D. NH 3

40.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学物质中既可作为酸又可以作为碱的是 答(B )

A. NH 4+

B. HCO 3-

C. H 3O +

D. H 2CO 3

二、 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填入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 1.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中不讨论功和热。√

2.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测这两种酸的浓度(mol.dm-3)相

同。?

3.p轨道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为“8”形,这表明电子是沿“8”轨迹运动的。?

4.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5.对某一化学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K 和电动势E的数值,都随化学计量数的不

同选配而异。?

6.催化剂能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速率,是由于改变了反应的历程,降低了活化能。

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

7.某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平衡的气体反应,若增大压强,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

正反应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

8.若反应N2(g) + 3H2 (g) = 2NH3(g)在某温度时的平衡常数为Kθ,则反应1/2N2 (g) +

3/2H2(g) = NH3(g) 在相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等于2Kθ。?

9.PbCl2沉淀加入KI溶液后,白色的PbCl2很容易转化成黄色的PbI2沉淀,是

因为PbI2的溶度积常数比PbCl2小。√

10.反应2Cl2(g)+2H2O(g)=4HCl(g)+O2(g),?r H m >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会使

K 减小;HCl的量将减小。?

1.?H<0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X )

2.恒容只作体积功的反应,q v=?U (√)

3.电极电势越小,则其对应的还原态物质的还原性越强(√)

4.H2S(g)溶液中,C eq(H+)是C eq(S2-)的2倍( ?)

5.若?H、?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G将增大。(?)

6.对于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必定是高温自发而低温下非自发的反应。答(√)

7.对某一化学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K 和电动势E的数值,都随化学计量数的不同选配而异。

答()

8.金或铂能溶于王水,王水中的硝酸是氧化剂,盐酸是配合剂。答(√)

9.橡胶的T g越低、T f越高,则其耐寒性与耐热性越好。答(√)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弹式热量计测量反应热效应的原理,并写出计算公式。

解:q = - [q (H2O)+q b], 要答出如下要点:

(1)弹式热量计是一个近似绝热系统;

(2)环境所吸收的热量分为两个部分:吸热介质水;金属容器及钢弹组件所吸收。

2、简述吕.查德理平衡移动原理的内容, 并从热力学角度进行分析.

解:原理: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r G m =RTlnQ/Kθ,Q < Kθ, ?r G m <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Q = Kθ, ?r G m = 0, 反应达平衡状态;Q > Kθ,?r G m > 0,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在定温下,Kθ是常数,而Q则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或产物的量(或浓度或分压)加以改变,若希望反应正向进行,就通过移去产物或增加反应物使Q < Kθ, ?r G m < 0,,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温度的影响,测可以用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来分析。

Ln (K1θ/ K2θ) = - ?r H mθ/R (1/T2– 1/T1) = ?r H mθ/R (T2-T1)/(T1T2)

3、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解:泡利不相容原理:指的是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由这一原理可以确定各电子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2n2。

最低能量原理:表明核外电子分布将尽可能优先占据能级较低的轨道;

洪德规则:说明牌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都相同的等价轨道中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量子数相同,即自旋平

行。

洪德规则的补充规则:等价轨道在全充满状态或半充满状态或全空状态时比较稳定。

四、计算题(共30分)

1、(本题8分) 已知SnO2(s) + C(s) = Sn (s) + CO2 (g)

?f H mθ(298.15K)-581 0 0 -394

(kJ·mol-1)

S mθ(298.15K)52.3 5.740 51.55 213.64

(J·K-1·mol-1)

试求900K时反应的?r G mθ (近似值)及p CO2=80KPa时的?r G m。

解:?r H mθ= ∑υB ?f H mθ = 187 kJ·mol-1

?r S mθ= ∑υB ?f S mθ = 207.15J·mol-1

?r S mθ(T) ≌?r S mθ(298.15K)

?r H mθ(T) ≌?r H mθ(298.15K)

?r G mθ= ?r H mθ - T?r S mθ = 187 – 900 × 207 × 10-3 = 0.565K J·mol-1

?r G m = ?r G mθ+ RTln ∏(p B/pθ)υB = 565 + 8.314 × 900 ln (80/100) = - 1104.69 J·mol-1

pθ= 100KPa, R=8.314 J.mol-1.K -1

2.(本题10分)298.15K时,反应Ag+ + Fe2+=== Ag + Fe3+,已知φ (Ag+/Ag)=0.80V, φ (Fe3+/Fe2+)=0.77V。试计算: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用该反应设计一个标准态下的原电池,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3)当c(Fe2+)= c(Fe3+)=1.0 mol·dm-3时,若要使反应逆向进行,Ag+的浓度应控制为多少mol·dm-3?

解:E = φ (Ag+/Ag)-φ (Fe3+/Fe2+) = 0.03 V

lg K = n E /(0.05917V) = 0.507, K = 3.21

)(,)(32+-+++Ag Ag Fe Fe Pt M M

E = φ(Ag +/Ag )-φ (Fe 3+/Fe 2+) < 0 时, 反应逆向进行, φ(Ag +/Ag )=φ (Ag +/Ag )+ 0.5917lg [Ag +] <φ (Fe 3+/Fe 2+) 0.05917lg [Ag +]< (0.77-0.80)=-0.03 lg [Ag +]<(-0.03/0.591)=-0.0507

[Ag+] < 0.311mol.dm -3

3.(12分)试利用标准热力学函数数据,通过计算回答汽车尾气净化反应

NO(g) + CO(g) = 2

1

N 2(g) + CO 2(g)

(1)在25℃的标准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并(用一句话)说明人们为此反应寻求高效催化剂有无现实意义。

(2)估算在600℃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解:?r G m θ = ∑υB ?f G m θ = - 343.78 K J.mol -1 < 0, 反应可自发进行,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对汽车尾气低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r H m θ = ∑υB ?f H m θ = -373.23 kJ ·mol -1 ?r S m θ = ∑υB ?f S m θ = -98.82J ·mol -1 ?r S m θ (T) ≌ ?r S m θ (298.15K) ?r H m θ (T) ≌ ?r H m θ (298.15K) ?r G m θ = ?r H m θ - T ?r S m θ = -286.69

lnKθ=- ?r G mθ/RT= 39.53

Kθ = 1.47 × 1017

4、某温度时1.10 mol SO2和0.90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SO3气体,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物中剩余的氧气0.53 mol,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00 kPa。试求该温度时反应2SO2(g) + O2(g) = 2SO3(g)的标准平衡常数Kθ。

解:

2SO2(g) + O2(g) = 2SO3(g)

起始物质的量(mol) 1.10 0.90

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mol) 0.74 0.37 0..37 × 2 平衡时: 0.26 0.53 0.74

平衡时: 总物质的量(mol)=0.26+0.53+0.74=1.53

平衡时的分压: p i = p×X i

pSO2=100×0.26/1.53=16.99KPa

pO2=100×0.53/1.53=34.64 KPa

pSO3=100×0.74/1.53=48.37 KPa

Kθ = ∏(p B/pθ)υB

=(0.1699 pθ)-2×(0.3464 pθ)-1×(0.4837 pθ)2

=0.412×2.887×0.6955 pθ=0.827 pθ=82.7KPa

5、Fe3+,Mg2+的浓度都为0.1 mol·dm-3,可利用难溶氢氧化物,将它们分离,试问,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谁先沉淀?(提示: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dm-3时可

视为沉淀完全)

已知: K sp (Fe(OH) 3)=1.1?10-36,K sp(Mg(OH)2)= 5.3?10-12

解:Fe3+开始沉淀的PH计算:当Fe3+=0.1时开始沉淀, 可由[OH-]3= Ksp/[ Fe3+] =1.1×10-36/0.1=1.1×10-35

[OH-]=2.2×10-12时, 再由pOH = -lg[OH-]=11.65, PH=14-pOH=2.34

当Fe3+为10 -5时为完全沉淀, 可由[OH-]3 = Ksp/[ Fe3+] =1.1×10-36/10-5=1.1×10-31

[OH-]=4.79×10-11时, 再由pOH = -lg[OH-]=10.31, PH=14-pOH=3.68

Mg2+开始沉淀的PH计算:当Mg2+=0.1时开始沉淀, 可由[OH-]2= Ksp/[ Mg2+]

=5.3×10-12/0.1=5.3×10-11 [OH -]=7.28×10-6时, 再由pOH = -lg[OH -]=5.13, PH=14-pOH=8.86

当Mg 2+为10 -5时为完全沉淀, 可由 [OH -]2 = Ksp/[ Fe 3+] =5.3×10-12/10-5=5.3×10-7

[OH -]=7.28×10-4时, 再由pOH = -lg[OH -]=3.14, PH=14-pOH=10.86

所以,将PH 控制在2.34和3.68之间,Fe 3+先沉淀,并沉淀完全,将PH 控制在8.86和10.86之间,Mg 2+后沉淀,并沉淀完全。

(1)计算该反应的)K 15.298(θ

m r G ?,并指出在298.15K 和标准条件下自发进行的方向。 (2)计算该反应的)K 15.298(θ

m

r S ?。 (3)计算该反应的)K 600(θ

m r G ?,并比较298.15K 和600K 时HgO 分解趋势的相对大小

(设?r S m 、?r H m 均与T 无关)。

解:

(1)?r G m θ = ∑υB ?f G m θ= 0 - 2×(-58.5)=117KJ/mol.

(2)计算该反应的)K 15.298(θ

m r S ?。

?r G m θ = ?r H m θ - T ?r S m θ

?r H m θ = ∑υB ?f H m θ=181.6 KJ/mol. ?r S m θ=-(?r G m θ- ?r H m θ)/T=0.2167KJ/mol.

(3)计算该反应的)K 600(θ

m r G ?,并比较298.15K 和600K 时HgO 分解趋势的相对大小(设?r S m 、

?r H m 均与T 无关)。

?r S m θ (T) ≌ ?r S m θ (298.15K)

?r H mθ(T) ≌?r H mθ(298.15K)

600K时,?r G mθ(600K)= ?r H mθ - T?r S mθ=51.58 KJ/mol<?r G mθ(298.15K)?r G mθ越小, 分解趋势越大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同济大学 普化 真题

同济大学199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化学A) 一、名词解释(20分) 1.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2.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3.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内轨型配位化合物 4.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5.举例说明:三电子π键、离域π键 二、选择题:(20分) 1.铁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23d6 在轨道中未成对电子数是() A 0 B 2 C 4 D 6 2.反应2SO3(g)=2SO2(g)+O2(g)的K=32,如果[SO3]=[O2]=2.0mol/L 那么[SO2]等于() A 0.032mol/L B 8.0mol/L C 0.25mol/L D 2.7mol/L 3.下列氯化物中,可以在室温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l气体的是() A CCl4 B Al2Cl6 C Fe2Cl6 D PCl5 4.用酸化的重铬酸盐(Cr2O72 ̄)滴定亚铁离子溶液,应该用哪种指示剂最合适() A 二苯胺溶于磷酸中 B 铬酸钾 C 酚酞 D 甲基橙 5.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杂质Fe3+ 加入的最合适试剂是() A KSCN B 氨水 C NaOH D H2S 6.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 A 活化能越小 B 活化能越大 C ΔG越负 D ΔH越负 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ClO4 B HF C HCN D HCl 8.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可通过下列中一法获得的斜率来确定() A LnK对T B LnK对1/T C LnK/T对1/T D T/LnK对1/T 9.配位化合物K4[Fe(CN)6]的名称是() A 六氰合铁酸钾 B 氰合铁(Ⅱ)酸钾 C 六氰合铁(Ⅲ)酸钾 D六氰合铁(Ⅱ)酸钾 10.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是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SiF4 B Ag C CsF D SiC 三、填空(20分) 1.C2H2分子中有——个σ键,另外有——键。 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烧碱并通入氯气产生的沉淀物是————。 3.[Co(CN)6]3-(原子序数Co27 ),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4.在300mL0.2mol/L氨水中加入——毫升水才能使氨水的电离度增大一倍。5.ABS树脂是由——、——、——共聚而成。 6.胶体溶液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7.在Cr2O72-溶液中加入Ba2+离子产生——色,——沉淀。 8.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属——区元素。9.NH3的沸点比PH3 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PH3属于__________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和高压 (B) 高温和低压 (C) 低温和低压 (D) 高温和高压 2 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S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 ?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3 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A) 高压和低温 (B) 高压和高温 (C) 低压和低温 (D) 低压和高温 (E) 往溶液中加HCl 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 KNO3 → K+ + NO3-?rHm? = 3.55 kJ?mol-1 其结果是: (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 (B) 水变暖 (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 (D) 烧杯变冷 (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A) N2 +3H2 2NH3 (B) 2CO + O2 2CO2 (C) 2H2 + O2 2H2O (D) N2 + O2 2NO (E) 2NO2 N2O4

6 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少 7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m? = 0 (B) 一切单质的S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rS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 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9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A) 反应产物的浓度 (B) 催化剂 (C) 反应物的浓度 (D) 体积 (E) 温度 10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元素的标准熵为: (A) 0 (B) 约10焦耳/摩尔?度 (C) 1焦耳/摩尔?度 (D) 正 值 (E) 负值 11 有两个平行反应A → B和A → 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 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

(2020年整理)东南大学考研普通化学试题.doc

试卷号:B070004(答案) 注:各主观题答案中每步得分是标准得分,实际得分应按下式换算: 第步实际得分本题实际得分解答第步标准得分解答总标准得分 N= N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3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30分) 1、+ 1 分 2、+ 1 分 3、- 1 分 4、- 1 分 5、- 6、- 7、+ 8、+ 9、+ 1 分 10、- 1 分 11、+ 1 分 12、+ 1 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1 分 20、- 21、+ 1 分 22、+ 1 分 23、+ 1 分 24、+ 1 分 25、+ 1 分 26、+ 1 分 27、- 1 分 28、- 29、- 30、+ 二、将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有两个,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本大题分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1) 2 分 2、(1) 2 分 3、(2) 2 分

4、(3) 2 分 5、(2)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总计29分) 1、(本小题1分) s,p,d,f 1 分 2、(本小题1分) 动物胶 1 分 3、(本小题2分) p(N2) = 3?105 Pa 1 分 p(CO) = 2?105 Pa 1 分 4、(本小题2分) 0.127 2 分 5、(本小题2分) 3CaCO3+2Na3PO4?12H2O=Ca3(PO4)2↓+3Na2CO3+24H2O 或3CaCO3(s)+2PO43-(aq)=Ca3(PO4)2(s)+3CO32-(aq) 2 分 6、(本小题2分)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1 分 33 1 分 7、(本小题2分) 1. 重金属 2. 无机阴离子 3. 放射性物质 4. 有机农药及有机化合物 5. 致癌物质(任填3 种) 每种1 分,共3 分 8、(本小题2分) (-)Cd|Cd2+(1 mol?dm-3 )Ni2+(1 mol?dm-3 )|Ni(+) 1 分E= 0.15 V 1 分 增大 1 分 9、(本小题2分) C≡C 1 分 C-C 1 分 10、(本小题2分)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 分 色散力 1 分 11、(本小题2分) 红[FeSCN]2+ 无[FeF6]3-各0.5 分 12、(本小题3分)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可溶、可熔不溶、不熔各1 分13、(本小题3分) D(电离能)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1分,共15分) 1、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段, 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 】 A.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2、某制冷机在热源T 1= 300K ,及冷源T 2= 250K 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1000 KJ ,消耗功为250 KJ ,此制冷机是 【 】 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不可能的 D.可逆或不可逆的 3、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 】 A. U B. U pV + C. 2/2f U mc mgz ++ D. 2 /2f U pV mc mgz +++ 4、熵变计算式2121(/)(/)p g s c In T T R In p p ?=-只适用于 【 】 A.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5、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过 程 。 【 】

A.可逆绝热压缩 B.不可逆绝热压缩 C.边压缩边吸热 D.边压缩边放热 6、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A.与混合气体的成份有关 B.与混合气体的质量有关 C.与混合气体所处状态有关 D.与混合气体的成份、质量及状态均无关系 7、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装有电热丝,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则【】 A.Q>0,△U>0,W>0 B.Q=0,△U>0,W>0 C.Q>0,△U>0,W=0 D.Q=0,△U=0,W=0 8、未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A.t>t w>t d B.t>t d>t w. C.t = t d = t w D.t = t w>t d 9、绝热节流过程是【】过程。【】 A.定压 B.定温 C.定熵 D.节流前后焓相等 10、抽汽式热电循环的结果是【】 A.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B.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 C.降低循环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 D.降低循环热效率,降低热能利用率 11、一个橡皮气球在太阳下被照晒,气球在吸热过程中膨胀,气球内的压力正比于气球的容积,则气球内的气球进行的是【】 A.定压过程 B.多变过程 C.定温过程 D.定容过程 12、气体的容积比热是指【】

最新【精选资料】同济大学普通化学习题资料

精品文档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第一章 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D) 高温和高压(C) 低温和低压(A) 低温和高压(B) 高温和低压 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越正,反应速率越快(B) ?SG(A)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mrrm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H mr 3 CO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在什么条件下2往溶液(E) (D) 低压和高温(B) 高压和高温(C) 低压和低温(A)高压和低温 HCl 中加 4 –1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当KNO31?+?? H? = 3.5 5 kJ KNO →K + NOmol ?mr33其结果是:水变暖(B) (A) 离子比KNO分子具有的能量少3 3.55千焦热量电离时将放出(C) 1摩尔KNO3 (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D) 烧杯变冷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2CO 2NH(B) 2CO + O +3H (A) N 22322 2NO 2H (C) 2H + OO (D) N + O22222 NO (E) 2NO 422 6A + B 反应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A) 对反应没有影响 (D) 使平衡常数减少(C) 不改变反应速率 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0 ?(B) 一切单质的S(A) 298K时,纯物质的S? = 0 mm>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S(C) 对孤立体系而言,??mr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A) (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C)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D)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9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2007考研 中科院《普通化学》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普通化学(甲)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一、选择题:(共42分;其中11,12,18每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 1.在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原电解质含有共同离子的另外一种( )会使原来电解质的( )下降。这是关于多相离子平衡的共同离子效应。 (A) 强电解质,溶解度;(B)易溶强电解质,溶解度:(C)电解度,解离度 2.下列各个含氧酸中,属于二元酸的是( )。 (A)H 3PO 4; (B )H 3BO 3; (C )H 3PO 2; (D) H 3PO 3 3. 一个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1 的元素最可能的价态是( )。 (A )+1; (B )+2; (C) +3; (D) -1; (E) -2 4. 如果NH 4OH 的电离常数为1.8×10-5, 0.1M NH 4OH 溶液中OH - 的浓度是多少(mol/L)? (A) 1.80×10-6 (B) 1.34×10-3 (C) 4.20×10-3 (D) 5.00×10-2 5.尼龙是哪两种物质的共聚物? (A)尿素和甲醛;(B)苯酚和甲醛;(C)1,6己二胺和己二酸; (D)氯乙烯和乙烯醇 6. 假定NH 基呈平面的,并具有三个等价的氢原子,那么成键电子是如何杂化的? +3(A ) sp3; (B ) sp ; (C ) sp2; (D )sd 2 7. 某一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动进行,但在低温下能自动进行.则该反应的和为 m r S Δm r H Δ (A) 0,0>Δ<Δm r m r S H ; (B) 0,0>Δ>Δm r m r S H ; (C) 0,0<Δ<Δm r m r S H ; (D) 0,0<Δ>Δm r m r S H 8. 在多电子原子中,分别可用下列各组量子数表示相关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初试题1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1年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模拟试题一 普通化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20×1) 1.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 (C)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2.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少 3.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 (A) 卡诺(Carnot) (B) 盖斯(Hess) (C)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 (D) 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 (E) 傅里叶(Fourier) 4.已知298 K时, 2NH3(g) → N2(g) + 3H2(g) ?r H m? = 92.2 kJ?mol-1 H2(g) + 1/2O2(g) → H2O(g) ?r H m? = -241.8 kJ?mol-1 4NH3(g) + O2(g) → 4N O(g) + 6H2O(g) ?r H m? = -905.5 kJ?mol-1则NO(g)的?f H m?等于: (A) 92.2 kJ?mol-1(B) -92.2 kJ?mol-1(C) -709.8 kJ?mol-1(D) 360.8 5.如果配制相同摩尔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并测定它们的沸点,哪一种溶液的沸点最高? (A) MgSO4(B) Al2(SO4)3 (C) K2SO4(D) C6H5SO3H (E) CaCl2 6.比较下列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较大的是: (A) 蒽(熔点218℃) (B) 联二苯(熔点69℃) (C) 萘(熔点80℃) (D)菲(熔点100℃) 7.水、HAc、HCN的共轭碱的碱性强弱的顺序是: (A) OH- > Ac- > CN-(B) CN- > OH- > Ac- (C) OH- > CN- > Ac-(D) CN- > Ac- > OH- 8.在酸性条件下,已知下列各电对的电极电位值为E?(IO/I-) = +1.08 V,E?(IO/IO-) = +1.14 V,E?(IO/I2) = +1.19 V,E?(SO42-/SO32-) = +0.17V,E?(I2/I-) = +0.53 V。若用亚硫酸盐还原碘酸根离子,IO可能的还原产物是: (A) IO-(B) IO2-(C) I2(D) I- 9.当溶液的pH值为5时,下列哪种离子已完全沉淀:(已知:K?sp(Al(OH)3) = 5.0?10-33,K?sp(Cu(OH)2) = 1.6?10-19,K?sp(Zn(OH)2) = 4.5?10-17, K?sp(Mn(OH)2) = 2.0?10-13,K?sp(Mg(OH)2) = 8.9?10-12) (A) Al3+(B) Cu2+(C) Mg2+(D) Mn2+(E) Zn2+ 10.有关“镧系收缩”的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 f区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变幅度比其它周期大 (B) “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递减 (C) “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呈快速减小 的趋势 (D) 由于“镧系收缩”效应,Nb、Ta的原子半径相近,它们的分离困难 (E) 除f区外,其它区元素随着元素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没有收缩现象11.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陈述?

(完整版)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连续变化法测定配合物组成时,为什么说只有当金属离子与配位体浓度之比恰好与配合物组成相同时,配合物的浓度最大? 在加入的配体浓度小于金属离子的时候连续加入生成的配合物越多所以浓度是一直上升的,当配位体浓度与金属离子浓度之比恰好达到计量点时配合物浓度达到最大值再加入过量也没有多余的金属离子与之络合!!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 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 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 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 C6H5NH2+ HCL C6H5NH2.HCL 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 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 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本实验在将Grignard试剂加成物水解前的各步中,为什么使用的药品仪器均需绝对干燥?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Grignard试剂的制备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和试剂均需干燥,因为微量水分的存在抑制反应的引发,而且会分解形成的Grignard试剂而影响产率。实验采取的方法有:一、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包括三颈瓶,冷凝管,滴液漏斗等在使用前均需洗净并于烘箱内烘干,然后取出后放于干燥箱内冷却待用(也可取出后在仪器开口处用塞子塞紧,防止冷却过程中玻璃壁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二、实验试剂溴苯需用无水CaCl2干燥,再经蒸馏纯化,二苯酮须经无水K2CO3干燥(CaCl2会和二苯酮反应生成络合物,故此处不用CaCl2而选用无水K2CO3),再经蒸馏纯化,市售乙醚需用压钠机压入钠丝,瓶口用带有无水CaCl2干燥管的橡皮塞塞紧,在远离火源的阴凉处放置24小时,至无氢气泡放出。 三、反应过程中,冷凝管及滴液漏斗上方与外界相通处均装置无水CaCl2干燥管,以保证实验过程中空气中水汽不会进入装置内。。 2、本实验中溴苯加入太快或一次加入,有什么不好? C6H5-Br + Mg → C6H5-Mg-Br 由于制备Grignard试剂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易发生偶合等副反应,所以滴加溴苯、醚混合液时需控制滴加速度,不宜过快(过快加入会造成暴沸的现象),并不断振摇。当反应开始后,应调节滴加速度,使反应物保持微沸为宜。补充思考题 1、实验中加碘的作用? 答:在形成格氏试剂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诱导期,作用非常慢,所以对活性较差的卤化物或

[全]普通化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普通化学-考研真题详解 在一次渗流实验中,一定摩尔数的未知气体通过小孔渗向真空需要45秒钟,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摩尔数的氧气渗流需要18秒钟,则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2004研] A.100 B.200 C.5.12 D.12.8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则分子平均动能相同。设物质的量为n。(1/2)n =(1/2)nM 又

/ =t未知气体/ =5/2 解得 M=200 第3章相变·液态 选择题 1.在一定压力下,液体在沸点温度下沸腾气化后,下列物理量中,其数值增加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 A.系统的熵 B.该液体的气化热 C.系统的吉布斯函数 D.该液体的蒸气热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液体成为气体后,系统体积增大,混乱度增加,熵值增加;BCD 三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为定值。 2.32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的3倍,A、B两液体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则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研] A.0.15 B.0.25 C.0.5 D.0.65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物质A、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A、B两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摩尔分数与各自所占分压成正比。故 则气象中B的摩尔分数为0.25。 3.(多选)温度升高而一定增大的量是()。[北京科技大学2013、2014研] A.

B.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 C.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D.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由 -T图可知,不同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与温度关系呈正相关或负相关;B项,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增大;C项,温度升高,饱和蒸气分子内能增大,分子间相对运动加大,导致蒸气体积膨胀,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增大;D项,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

同济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同济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2005 学年——200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学号姓名成绩 一、简答题(6%×7=42%) 1.简述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答: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者和分销商等各种经济活动,有效开展集成管理,以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提高系统效率,促使系统成本最小化,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2.简述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基本步骤。 答:获取供应链战略匹配的3个基本步骤如下: (1)理解顾客。首先,公司必须理解每一个目标顾客群的顾客需要,它能帮助公司确 定预期成本和服务要求。 (2)理解供应链。供应链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都设计用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公司必 须明确其供应链设计用来做什么。 (3)获取战略匹配。如果一条供应链运营良好,但与预期顾客需要之间不相匹配,那 么,公司或者重新构建供应链以支持其竞争战略,或者改变其竞争战略,以适应供应链。 3.总体计划的制定应权衡哪些因素?相应的总体计划战略内涵是什么? 答:通常来说,计划者要进行的基本权衡有如下几个:

?生产能力(规定时间、加班时间和转包生产时间) ?库存 ?库存积压或失去的销售额 在三种成本之间权衡,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总体计划战略: (1)追逐战略——当需求变动时,通过改变机器的生产能力或雇用或解雇劳动力,使 生产率和需求率保持一致。适用于库存成本高而改变生产能力和工人人数的成本低的情形。 (2)工人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弹性时间战略——将利用率作为杠杆。劳动力和生产能力 不变,通过运用不同的加班量或弹性时间表来达到生产与需求的一致。适用于库存成本很高或改变生产能力的代价较小的情形。 (3)水平战略——将库存作为杠杆。在这种战略中,机器生产能力和劳动力人数保持 着一个稳定的产出率,通过保持相应的库存量来应对需求的变化。这种情形下生产与需求不协调,导致库存水平高、积压产品多,适用于库存成本和积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形。 4.在某一时期进行商业促销,这个时期的需求量通常会上升。请问上升的需求量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 (1)市场增长——指新老客户对该促销产品的消费的增加; (2)抢占市场分额——指顾客用某公司的促销产品来代替对另一家公司的相同产品 的购买; (3)提前消费——指顾客将未来的消费转到当前进行消费。 5.回购合同是如何有助于生产商提高其自身收益以及整条供应链受益的? 答:回购合同的含义是生产商通过承诺以低于进货的价格买回销售季节结束时所有剩余商品,从而增加零售商进货的数量。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增加零售商每件剩余产品的残价,从而提高零售商的订货量。虽然生产商承担了一些库存积压的费用,但是有可能从中受益,因为从平均来看整条供应链最终会受出更多的产品。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和高压(B) 高温和低压(C) 低温和低压(D) 高温和高压 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 (C)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3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A)高压和低温(B) 高压和高温(C) 低压和低温(D) 低压和高温 (E) 往溶液 中加HCl 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 KNO3→ K+ + NO3-?r H m? = 3.55 kJ?mol-1 其结果是: (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B) 水变暖 (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 (D) 烧杯变冷(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A) N2 +3H2 2NH3(B) 2CO + O2 2CO2 (C) 2H2 + O2 2H2O (D) N2 + O2 2NO (E) 2NO2 N2O4 6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少 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 (B) 一切单质的S 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同济大学版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 分,共 ?分) .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 )()||f x x = 和 ( )g x = ( )()f x x = 和 ( )2 g x = ( )()|| x f x x = 和 ()g x = .函数( )() 20ln 10 x f x x a x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 (?) ( ) 1 4 ( ) ( ) .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1y x =- ( )(1)y x =-+ ( )()()ln 11y x x =-- ( ) y x = .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连续且可导 ( )连续且可微 ( )连续不可导 ( )不连续不可微 .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驻点但非极值点 ( )拐点 ( )驻点且是拐点 ( )驻点且是极值点

.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只有水平渐近线 ( )只有垂直渐近线 (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1f C x ?? -+ ??? ( )1f C x ?? --+ ??? ( )1f C x ?? + ??? ( )1f C x ?? -+ ??? .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rctan x e C + ( )arctan x e C -+ ( )x x e e C --+ ( ) ln()x x e e C -++ .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424arctan 1x dx x π π-+? ( )44 arcsin x x dx ππ-? ( )112x x e e dx --+? ( )()1 2 1 sin x x x dx -+? ?.设()f x 为连续函数,则 ()1 2f x dx '?等于( ) (?)()()20f f - ( )()()11102f f -????( )()()1 202f f -????( )()()10f f - 二.填空题(每题 分,共 ?分) .设函数()21 00x e x f x x a x -?-≠? =??=? 在0x =处连续,则a = .已知曲线()y f x =在2x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5 6 π,则()2f '= .21 x y x =-的垂直渐近线有条 . ()21ln dx x x = +?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试题

1993/1999/2000/2005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试题 同济大学199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化学A) 一、名词解释(20分) 1.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2.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3.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内轨型配位化合物 4.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5.举例说明:三电子π键、离域π键 二、选择题:(20分) 1.铁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d6 在轨道中未成对电子数是() A 0 B 2 C 4 D 6 2.反应2SO3(g)=2SO2(g)+O2(g)的K=32,如果[SO3]=[O2]=2.0mol/L 那么[SO2]等于() A 0.032mol/L B 8.0mol/L C 0.25mol/L D 2.7mol/L 3.下列氯化物中,可以在室温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l气体的是() A CCl4 B Al2Cl6 C Fe2Cl6 D PCl5 4.用酸化的重铬酸盐(Cr2O7 ̄)滴定亚铁离子溶液,应该用哪种指示剂最合适() A 二苯胺溶于磷酸中 B 铬酸钾 C 酚酞 D 甲基橙 5.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杂质Fe3+ 加入的最合适试剂是() A KSCN B 氨水 C NaOH D H2S 6.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 A 活化能越小 B 活化能越大 C ΔG越负 D ΔH越负 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ClO4 B HF C HCN D HCl 8.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可通过下列中一法获得的斜率来确定() A LnK对T B LnK对1/T C LnK/T对1/T D T/LnK对1/T 9.配位化合物K4[Fe(CN)6]的名称是() A 六氰合铁酸钾 B 氰合铁(Ⅱ)酸钾 C 六氰合铁(Ⅲ)酸钾 D六氰合铁(Ⅱ)酸钾 10.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是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 SiF4 B Ag C CsF D SiC 三、填空(20分) 1.C2H2分子中有——个σ键,另外有——键。 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烧碱并通入氯气产生的沉淀物是————。 3.[Co(CN)6]?(原子序数Co27 ),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 4.在300mL0.2mol/L氨水中加入——毫升水才能使氨水的电离度增大一倍。

2019普通化学真题

2019西南大学829(普通化学) 一填空题(每空3分)30 (1)3d5表示意义() (2)范德华力的种类(),(),() (3)Co[(NH3)2(NO2)4]-的读法: (4)工业上电解HCL溶液,发上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5)在钉有铝钉的大铁板置于空气中主要发生()腐蚀,其阳极: 阴极: 二选择题(10*3) 1、在相同温度下, 2H2(g) + S2(g) ? 2H2S(g) K a; H2(g) + Br2(g) ? 2HBr(g) K b, 则反应4HBr(g) + S2(g) ?2Br2(g) + 2H2S(g)的K?等于 A、K a×K b B、K b /K a C、2K b /K a D、K a/K b2 2、、干冰升华时吸收的能量用于克服 A、键能 B、取向力 C、诱导力 D、色散力 3、关于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 正确的是 A、N >O B、C > N C、B > C D、B > Be 4、反应2A + 2B = C的速率方程式v = kc(A)[c(B)]2, 则反应级数为 A、2 B、3 C、4 D、1 5、下列反应中,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相同的是 A、CO(g) + Cl2(g) → COCl2(g) B、1/2H2(g)+1/2I2(g) → HI(g) C、H2(g)+1/2O2(g) → H2O(l) D、2H2(g)+O2(g) → 2H2O(g) 6、已知反应2NO(g) + Br2(g) = 2NOBr(g) 为基元反应, 若在某一温度下, 将反应的总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时, 则该反应速率为原来的倍数是 A、1 / 8 B、4 C、8 D、6 8、下列各组离子中, 离子的极化力最强的是 A、K+、Li+ B、Ca2+、Mg2+ C、Fe3+、Ti4+ D、Fe2+、Ti3+ 9、当反应2Cl2(g) + 2H2O(g) = 4HCl(g) + O2(g) 达到平衡时, 下面哪一种操作不能使平衡移动

同济大学 普通化学 1230001 期末考试题集锦

同济大学本科课程期终考试统一命题纸 B 卷 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23001 课名:普通化学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重考(√)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哪一个符合题意义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 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有析氢腐蚀、析氧腐蚀和浓差腐蚀。哪一个选项中的电极反应是表示析氧腐蚀时进行的电化学反应:…………………………………………………………() (A) 阳极:Fe(s) Fe2+(aq) + 2e;阴极:O 2(g) + 4H2O + 4e OH(aq); (B) 阴极:Fe(s) Fe2+(aq) + 2e;阳极:O 2(g) + 4H2O + 4e OH(aq); (C) 正极:Fe(s) Fe2+(aq) + 2e;负极:O 2(g) + 4H2O + 4e OH(aq); (D) 负极:Fe(s) Fe2+(aq) + 2e;正极:O 2(g) + 4H2O + 4e OH(aq)。 2. 对于可逆反应,N 2(g) + 3H2(g) 2NH3(g),v 正(N2)代表以 N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正反应速率,v 逆(H2)代表以 H2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v 逆(NH3)代表 NH3 浓度变化所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当该反应平衡时,则下列哪一个关系式是正确的,……………() (A) 2v正(N2) = v 逆(H2);(B) v 正(N2) = v 逆(NH3); (C) 2v正(N2) = 3v 逆(NH3);(D) v 正(N2) = 3v 逆(H2)。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分子晶体中,其分子间作用力愈大,则分子愈稳定; (C) NH4HCO3 溶液的凝固点与冰的凝固点相同; (D) 若酸碱反应:酸1 + 碱2 酸2 + 碱1 的 K >> 1,则酸性:酸 1 > 酸 2。 4. 氮化硅(Si3N4)熔点很高,硬度大,不导电,难溶于水。下列哪一种晶体与氮化硅属于同一类晶体。………………………………………………………………………………() (A) 石墨;(B) BaCO3;(C) PCl5;(D) SiO2。 5.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一个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 2+;(B) NH3;(C) CHCl3;(D) H2O。 (A) Zn(NH3)4 6. 下列哪一个关系式成立:……………………………………………………………() (A) 一个化学反应的r G m(298K) = r G m(598K);(B) H = U + (p V); (C) E(Ag+/Ag) = E(AgCl/Ag);(D) 一个化学平衡正向进行时,J > K。 7. 按多电子原子的 Pauling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在下列各组基态原子轨道能级高低的比较中,关系式不成立的是:………………………………………………………………() (A) E6sE4f>E5d;(C) E6s< E5d< E4f;(D) E4f> E6s> E5d 。 8. 下列各对物质中,那对不是共轭酸碱:……………………………………………() (A) HPO4 2—PO43(B) H2CO3—HCO3(C) H2O—OH(D) H+—OH。 9. 下列哪一个化合物不能形成溶胶:…………………………………………………() (A) As2S3;(B) Ag2S3;(C) Al2S3;(D) Sb2S3。 1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考研复习相关资料-普通化学复习题

目录 目录 (1)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2) 参考答案 (8) 水基分散系 (9) 参考答案: (11)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11) 参考答案: (18) 结构化学 (19) 参考答案: (24) 单质及无机化合物 (25) 参考答案: (29) 有机化合物 (29) 参考答案: (33)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3) 参考答案: (34)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 低温和高压 (B) 高温和低压 (C) 低温和低压 (D) 高温和高压 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G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 S m 越正,反应速率越快 (C) r H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3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A) 高压和低温 (B) 高压和高温 (C) 低压和低温 (D) 低压和高温 (E) 往溶 液中加HCl 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 KNO3→ K+ + NO3 r H m = 3.55 kJ mol1 其结果是: (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 (B) 水变暖 (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 (D) 烧杯变冷 (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 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 (A) N2 +3H22NH3 (B) 2CO + O22CO2 (C) 2H2 + O22H2O (D) N2 + O2 2NO (E) 2NO2N2O4 6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少 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 (B) 一切单质的S m = 0 (C) 对孤立体系而言, 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 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 (B)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9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普通化学(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习题P50-52) 16解(1)H2O( l ) == H2O(g) / kJ?mol-1-285.83 -241.82 ?f Hθ m Sθ / J?mol-1?k-1 69.91 188.83 m (298k) = [-241.82-(-285.83) ] kJ?mol-1 = 44.01 kJ?mol-1 ?r Hθ m ?r Sθ (298k) = (188.83-69.91) J?mol-1?k-1 = 118.92 J?mol-1?k-1 m ( 2 ) ∵是等温等压变化 (298k) ? N = 44.01 kJ?mol-1? 2mol = 88.02 kJ ∴ Q p = ?r Hθ m W = -P??V = -nRT = -2 ? 8.315 J?k-1?mol-1 ? 298k = -4955.7 J = -4.956 kJ (或-4.96kJ ) ∴ ?U = Q p + W = 88.02 kJ - 4.96kJ = 83.06 kJ 17解(1)N2 (g)+ 2O2(g)== 2 NO2 (g) / kJ?mol-1 0 0 33.2 ?f Hθ m Sθ / J?mol-1?k-1 191.6 205.14 240.1 m (298k) = 33.2 kJ?mol-1 ? 2 = 66.4 kJ?mol-1 ∴ ?r Hθ m ?r Sθ (298k) = ( 240.1 J?mol-1?k-1 ) ? 2 -(205.14 J?mol-1?k-1 ) ? 2 - 191.6 J?mol-1?k-1 m = - 121.68 J?mol-1?k-1 O (l) == Fe3O4 (s ) + 4 H2(g) (2) 3 Fe(s) + 4H 2 ?f Hθ / kJ?mol-1 0 -285.83 -1118.4 0 m / J?mol-1?k-127.3 69.91 146.4 130.68 Sθ m ∴?r Hθ (298k) = [-1118.4 - (-285.83 ? 4 ) ] kJ?mol-1 = 24.92 kJ?mol-1 m ?r Sθ (298k) = [(130.68 ? 4 + 146.4 ) - (27.3 ? 3 + 69.91 ? 4 )] J?mol-1?k-1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