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与不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特定的历史条件看,三大改造运动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惟一选择”性,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就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一边倒的立场、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影响。但统而观之,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严格地说都不是构成历史必然性的充分条件,所以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必然”很难说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惟一选择”很难说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惟一选择。一种直到现在仍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虽然三大改造运动存在一定问题,但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惟一选择。“三大改造”的依据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与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直接有关。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

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在大规模运动的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的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性的具体分析了。站在21世纪初期的历史高度看待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它建立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而难以坚持下去,不得不让当年已经消灭了的经济成份重新复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是快还是慢,是早还是迟,不在于是用15年完成还是用3-5年完成,问题在于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的这种纯粹的“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的本性,问题在于运用国家权力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的经济成份,从而也就消灭了经济的活力。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历史约7年之久的“三大改造”更多学者采取了实证性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必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出改造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将1953年以后的改造运动与当时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的主客观环境联系起来,分阶段、分行业的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

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由于以往对于三大改造的两重性缺乏深入探索,将其中符合我国历史条件所采取的一些作法和“一五”期间宏观决策正确、实施合理所带来的成就,简单地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有生产关系束缚的一般原理加以解释;将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部分具体作法上的意见分歧,简单地、普遍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从而导致了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偏离。对于农业合作化的背景以及合作化的不同阶段也作了具体分析。对于不同行业特点的手工为改造予以了不同的评价,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改造的方式与阶段也开始作具体的分析与评价,并且正力求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使论证有充分的说服力。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重要的是,无论早几年或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

分,经营管理上和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的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56年,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失或正在消亡。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并没有引起生产力的下降,反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实现过

渡的过程中,创造出各种适应我国国情的过渡形式,避免了过渡期间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保持和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平稳过渡。我国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用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不容否认的。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对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的实现形式;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农民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也缺乏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相比可以看得很清楚,情况完全

不同。一般说来在急风暴雨的大革命时期和社会阶级关系大变动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生产力的暂时下降是常规,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却打破了这种常规。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 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 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作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国革命,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

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么

1、运用实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败得失在哪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答:(1)社会主义改造的成与得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使之与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推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可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出现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毛泽东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直接,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发展。总之,和平该走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的败与失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期见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是很适当”。(3)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首先,衡量历史进程中重大举措得失成败的标准,归根到底是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所起的作用。 历史已经表明,不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证明,它们都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它们发生在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其次,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革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衡量昨天。从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来看,国家安全的压力、工业化的迫切需要等,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虽有一些缺点,但总的看是适时的,也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解决了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解决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 再次,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改变单一公有制结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改革开放克服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带来的弊端;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得到解决。 总之,对历史变革的评价,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虽然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既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革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也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让我们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指导我们进行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它要求事实求是、解放思想。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第二,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否则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第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艰巨和长期的任务。第四,要转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改革长期以来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体制。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摆脱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思维模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第六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和发展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十一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建立起一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 一、公营报刊网 1948年《人民日报》就已正式出版。1949年8月《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后,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党委的机关报也先后建立。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报宣传网,构成了我国人民新闻事业的主干。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报纸相继出版,如《工人日报》(中华总工会机关报)、《光明日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健康报》、《解放军报》分别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铁道部主持出版。此外,还出版了数十种少数民族报纸和军队报纸。二、通讯社网 在新闻通讯事业建设方面,党和国家对新华通讯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迅速地将新华社组建为国家通讯社。根据中央的部署,新华社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城市建立分社,对一些需要设立相当于支社机构的城市,则派驻记者组或记者。经过一个为时不长的业务建设过程,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 同时,新华社的摄影报道工作也日益加强;通讯技术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同塔斯社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通讯社的合作也有较大的发展,并同路透社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讯社开始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 中国新闻社 简称“中新社,”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由金仲华任社长。属非官方通讯社。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2.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三中会议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D、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限制、批评 C、利用、限制、改造 D、利用、团结、批评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经销代销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10.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开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 200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50周年。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可以说,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认为,对社会主义改造作出科学的评价,具有极大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第一,这关系到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走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下取得的。如果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那就是否定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样一来,就一切都谈不上了,半个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都会被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了。 第二,这关系到能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如果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那就是否定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根本谈不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了。因为党的基本路线不是别的,正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这关系到能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如果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那也就否定了在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否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存在的历史根据,这样一来,改革要不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就会成为问题。由此,各种私有化、自由化的思潮就会泛滥起来,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会难以坚持了。 正因为这个问题关系重大,我们对此是不能不认真地讨论清楚的。 怎么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中共中央在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候,是计划用10年到15年来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而在实际上,从1953年算起,只用了4年,加上1949-1952年的3年,也只用了7年,社会主义改造就基本完成了。这是不是说明这项工作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甚至发生了原则性的错误呢?应当指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计划,是参照苏联的经验制订出来的。这个计划规定的时限,并不科学,因而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个规定就不能作为我们衡量社会主义改造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怎样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它的胜利完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转归合作社集体所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生产资料转归国营企业所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所构成的经济成分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在讨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时,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客观地、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才会尊重历史,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机是否成熟、是否必要,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和城市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究竟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 这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综合评价和对党的现行政策认识的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评价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此重点谈四点看法。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种必然性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工商业进行初步改造,国营经济已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为我们党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基本的经济条件。同时,随着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已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益普遍比国营企业差,生产难以为继。当时只有通过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政治上:经过“三反”、“五反”,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社会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土改后,农民更加拥护共产党,工农联盟出现了非常好的局面,党在实践中已形成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具备了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但另一方面,农民中出现了向富农方向发展的自发趋势,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城市的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仍在继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考虑个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扩大和加速农业合作化,采取限制资产阶级的措施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3 )国际形势: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鉴于上述形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当年选择一条改造与建设并举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用“不失时机”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非常准确。 第二,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有中国特色。如何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农业国,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列经典和机械地抄袭苏联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结合点,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 )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首先,我国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造道路,农业改造不是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而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列宁曾设想但未曾实现的“和平赎买”政策,平稳地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次,采取了从点到面、由低到高的步骤和方法。从结果来看,与苏联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正面效益要好得多,遗留的问题也要少得多。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造既不是毛泽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实现的。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定。毛泽东在改造前反复讲,不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绝不轻易谈改造。第二,农民和手工业者虽然存在着走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两种积极性,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过高估计群众合作化积极性的问题,但当时人民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已占主导地位。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全民公开讨论,得到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成,最后用宪法加以确立,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可以认为,在几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转变,尽管行政因素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二者相互区别: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相互联系: 第一、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 第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二者的关系: 1、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0年代的社会主义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之下的正确选择,当时中国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发展,这种改造是发展当时生产力的最佳选择。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世界面临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又一次历史性选择。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a、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形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b、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前进。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其经验 过渡性质的社会(见右图) 经济构成:五种经济成分并存(1952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1% (主导) 1.5% 0.7% 71.8% (主体) 6.9% 三种基本阶级力量 ① 工人阶级(国营经济、私营经济) ② 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 经济) ③ 资产阶级(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①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②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90 ① 社会性质:过渡性质 ② 经济构成: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领导地位的经济,优势地位经济) ③ 阶级构成:三种基本阶级力量(阶级矛盾) ④ 主要矛盾: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⑤ 发展前途: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2 ? 提出时间:1952年9月 ? 主要内容:过渡时期,“一化(建设、主体)三改(改造、两翼)” ? 必要性: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 可能性:国营经济、农业经济、私营经济、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因素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9-1953.12)的最终表述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一,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迫切需要。 ?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历史沿革 社会主义革 命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1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作用和不足。 答: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党和毛泽东制定了“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正确的合作化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三种形式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三种形式,把大量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贯彻了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及随着手工业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技术逐步由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阶段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然而,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5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 无论领导革命或建设工作,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急于求成,犯主观性急的毛病。指出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建设的问题,解决生产力大发展的问题,是毛泽东、党中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并导致了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偏差的发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经济变革和经济建设不适宜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 答: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实际上,这个历史进程与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地反映了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是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近代史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自己感想新得体会

三大改造是有必要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只有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新中国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后,进行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1、当时农业绝大多数仍然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手工业大多数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经营。农业、手工业的这种个体小生产受季节、天灾人祸的影响,生产很不稳定,难以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所以,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2、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由于国营经济的壮大,其产值在全国工商业产值中的比例已逐步下降,而且通过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征购、包销和收购产品等不同形式,实际上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三大改造有利有弊。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三大改造也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也使中国走向高度集权的体制。合营后改组、合并过。 总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三个仍然、三个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集中概括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让我们回想起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而实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 从国内而言,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粮食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粮食问题特别严重(直接原因)。同时,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成为历史性难题。从国际上而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鉴于上述形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当年选择一条改造与建设并举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1953年起,国家实行将个体农民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内容是: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从1953年-1956年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几十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

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探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 张燕红 摘要: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党史研究的深入,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也在深化。本文试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与失作出以下探析与评价。 关键词:当今实际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利与弊 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对于这次的社会主义改造,过往的学界评价都比较片面。为还历史一个公道,给世人一个警醒,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伟大而成功的举措,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按照总路线的要求,从1953年起,我国实行“一化三改”计划。到1956年底,党在提前完成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同时,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性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优势。据统计,1956 年国民经济总收入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资本主义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以下,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由17.1%下降到接近于零。社会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年均增长18%。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1952年增长12.9%。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变。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建立起来,工业技术水平和工程设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个独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起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善,1957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1/3强,其中,职工平均消费水平提高38.5%,农民提高27.4%。这表明我国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再看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生产力更是大大提高。2009年全国GDP总值已跃居全球第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可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以消灭剥削,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目标的伟大事业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今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为我国向共产主义过渡做了量的积累。 第二,在政治上,我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已经确立和巩固起来。马克思主义在意思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亦得到了确立。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

[共和国的足迹]1956年: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图为1956年1月21日,上海举行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月2 1日,上海和重庆同时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新华社发

图为1956年1月29日,广州市各界30万人分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新华社发

图为1956年1月15日,在北京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献报喜信。新华社发 图为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新华社发

图为1956年1月23日,在公私合营的乌鲁木齐市甡甡百货店门前,人们庆祝乌鲁木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华社发

图为1956年1月22日,天津市和平区群众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游行。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月21日,上海和重庆同时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到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行。农业一般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完成了由个体农业向集体农业的转变。手工业一般经历了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几个阶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党和政府贯彻“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大体经过了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统购包销、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社会主义改造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就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先进的阶级通过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因此,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则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改革关系的论述,恰恰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即: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