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doc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doc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那么在另外的情况下也一定可以看做质点

B.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C.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一定等于路程

D.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2.在我校大课间跑操的过程中,若场地是400米的环行跑道,跑十圈和一圈相比()

A .路程相同 B. 位移相同

C. 路程和位移都相同

D. 无法确定

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人划艇500 m决赛中以101s 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 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 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 m/s D.起动速度约为4.95m/s

4. 一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力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正压力

5.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书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书受重力作用而压迫桌面,使桌面发生微小形变

B .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弹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D .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7.图示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

B 的加速度比A 的加速度大

B .2s 末,A 、B 两质点相遇

C .A 的速率大于B 的速率

D .B 的速率大于A 的速率

8.一辆汽车以12m/s 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值为4m/s 2,则( )

A.经2s,汽车的速度为4m/s

B.经2s,汽车的位移为16m

C.经4s,汽车的位移为36m

D.经4s,汽车的位移为16m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 时间经过A 、B 两根电杆,已知A 、B 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B 时的速度为15m/s,则( )

A. 经过A 杆时速度为5m/s

B. 车从出发到B 杆所用时间为9s

C. 车的加速度为15m/s 2

D. 从出发点到A 杆的距离是7.5m

第??卷(非选择题 共69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计21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一根轻质弹簧,当它受到10N 的拉力时长度为12cm ,当它受到25N 的拉力时长度为15cm ,则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c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

11.有一高度为1.70m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 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60,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1.7×10-2m ,胸前号码簿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m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冲刺时1/60s 内的位移是_______m ;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

12.(1)填写元件名称和工作电源如右图所示,该图表示________

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______流(填“直”或“交”)_______V

(2)如图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0 2 t/s x/m A B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试求: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②由小车的运动规律,推断出小车在E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四、计算题或推导证明题:本题共4 小题,共计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 的正方形,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

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由本垒经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L 是多大?位移x 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14.有的国家将500g 命名为死亡加速度,意思是当加速度超过此值时将有生命危险。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辆汽车以15m/s 的速度迎面相撞,汽车从相撞到停下的时间为1.2×10-3s ,驾驶员有无生命危险?(取g=10m/s 2)

24.0mm 52.0mm 84.0mm 120.0mm A B C D E 16.77m 本垒 三垒 二垒

一垒

15.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下落两个物体,第一个物体下落1s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两个物体用长35m的柔软细绳连接在一起,问:

(1)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直?

(2)若绳在拉直后某一时刻突然断裂,已知绳断裂时第一个物体的速度为50m/s,求绳断后2s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设两物体均未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6.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一速度4.0s,设猎豹距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则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A 卷)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横线上。)

10.(4分)_________cm ;__________N/m 。 11.(4分)_________m ;________m/s 。

12.(1)(3分)①_______打点计时器 ②_______流(填“直”或“交”)_______V

(2)①打点计时器打下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大小;(6分)

②由小车的运动规律,推断出小车在E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4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 小题,共计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24.0mm

52.0mm 84.0mm

120.0mm A B C D E 16.77m 本垒

三垒 二垒 一垒

14.15.16.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1、B

2、B

3、B

4、A

5、B

6、ACD

7、BD

8、ABC

9、ABD 10、10cm 、600 N/m 11、0.2m 、12m/s 12、(1)电火花、交流、220V

(2)v B =0.26m/s 、v C =0.30m/s 、v D =0.34m/s 、v E =0.38m/s

13、L=50.31m 、x=16.77m 、方向由本垒指向三垒

14、g g s m t v a 5001800/108.110

2.115243>=?=?=??=-,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15、(1)3s 、35m

16、(1)x <55m (2)x <31.9m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20200921053238)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 物体平动时; (2) 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 .位移和路程 (1) 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 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 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第 1 页共28 页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试题卷.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湖南师大附中 高一 年级 物理必修2模块结业考试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除了所有学生的必答题之外,标有(附加题)字样的题为附加选做题。本卷总分为100(模块)+20(附加)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不超过3个,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功和能量 B 、速度 C 、力 D 、位移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一定变化的是( ) A 、动能 B 、速度 C 、速率 D 、加速度 3、决定平抛物体落体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物体的高度 C 、物体的位移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 、B 两点,它们到各自转轴O 1、O 2的距离分别为A r 、B r 且A B r r >. 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A ω和B ω,线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和B v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ωω= B 、A B ωω> C 、A B v v = D 、B A v v < 5、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下落,下列 A B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着地时重力对甲的功率与乙相同 C 、甲比乙先着地 D 、甲、乙同时着地 6、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关于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B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C 、向心加速度向下 D 、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7、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②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③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 ④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R 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令竖直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蜡块R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一条竖直线 B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 .是一条抛物线 D .是一条水平线 9.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若静止在平直铁道上的列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在启动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关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 .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 .列车做匀速运动 2.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设某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可看成半径是R 的足够大的圆形弯道,若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关于汽车在此弯道上能安全转弯的速度,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gR μ B .一定等于gR μ C .最好是小于gR μ D .对转弯速度没有什么要求,驾驶员水平高,转弯速度可大些 12.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

三、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 a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恰好追上。 【题1】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应在距离自行车多远时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才不至于撞上自行车? b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小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追不上。(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最小值) 【题2】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c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大于被追者位移与两者间距之和,则有两次相遇。(此种情况下,两者间距有极大值) 【题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的道路上同向运动,图中三角形OPQ和三角形OQT 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相遇 B.若S0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资料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docx

鼎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 B.14m C.25m 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 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 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 号 12345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0.20.30.40.5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cm/s) 44.062.081.0100.0110.0168.0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苏教版高中物理 (1)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80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3 抛体运动的规律 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选修1-1第一章电流 一、电荷库仑定律 二、电场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五、电流和电源 六、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二、电流的磁场 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四、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五、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交变电流 四、变压器 五、高压输电 六、自感现象涡流 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二、电磁光谱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四、信息化社会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 1. V=X/t V 是平均速度(m/s ) X 是位移(m ) t 是时间(s ); 2. Vt=Vo+a0t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t 是时间(s ); 3. X=Vot+(1/2)at 2 X 是位移(m ) Vo 是初速度(m/s ) t 是时间(s ) a 是加速度(m/s 2); 4. Vt 2-Vo 2=2aX 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2)X 是位移(m ); 5. h=(1/2)gt 2 Vt=gt Vt 2=2gh h 是高度(m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t 是时间(s ) Vt 是末速度(m/s ); 6. G=mg G 是重力(N ) m 是质量(kg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 2); 7. f=μFN f 是摩擦力(N )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N ); 8. F=kX F 是弹力(N ) k 是劲度系数(N/m ) X 是伸长量(m ); 9. F=ma F 是合力(N ) m 是质量(kg ) a 是加速度(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 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 1gt t v h += 6.竖直上抛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速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标量 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t x v t v a 0 v v v 单位m/s m/s 2m/s 决定因素v 的大小由v 0、a 、t 决定a 不是由v 、△v 、△t 决定的,而是由F 和m 决定。v 由v 与v 0决定, 而且t a v ,也 由a 与△t 决定 方向与位移x 或△x 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v 方向一致 由0v v v 或 t a v 决定方向 大小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x -t 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①速度对时间的变 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 用时间的比值 ③v —t 图象中图线 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 小值 v v v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B.14mC.25m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计数点序 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暑假专题训练(一)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江苏阜宁GSJY高中物理(必修2)暑假专题训练(一)—《曲线运动》强化训练(附解析和答案)2011.7 一.选择题 1.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D.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所以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5.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一直为零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6.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不能渡过河 B.船渡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不能垂直到达对岸 D.船垂直到达对岸所需时间为6s 7. A、B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初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B.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C.两个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D.两个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8.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v=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3s后物体到达A点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g取10m/s2) ( ) A.30° B. 45° C.60° D.90° 9.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物体的高度和重力 B.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10.关于合运动和分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合运动一定指物体的实际运动 B.合运动的时间比分运动的时间长 C.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都一定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D.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相对来说的,可以相互转化 11.火车以1m/s2的加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加速行驶,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 2.5m高处自南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 A.0m B.0.5m C.0.25m D.1m 12. 甲、乙两人在一幢楼的第三层窗口比赛掷垒球,他们都尽力沿水平方向掷出同样的垒球,不计空气阻力,甲掷的水平距离正好是乙的两倍,若乙要想掷出相当于甲在三层窗口掷出的距离,则乙应( ) A.在5层窗口水平掷出 B.在6层窗口水平掷出 C.在9层寓口水平掷出 D.在12层窗口水平掷出 13 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两个小球A、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 两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 A.1:1 B.4:3 C.16:9 D.9:16

新课标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 1、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 2、位移和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3、速度: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是指“瞬时速度”,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4、加速度(矢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公式:0t v v v a t t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5、运动的图线: 位移一时间图像(s —t 图)和速度一时间图像(v 一t 图) s —t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t l 时刻物体位移为s 1 v 一t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⑤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O ~t 1时间内的位移) 6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试题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湖南师大附中 高一 年级 物理必修2模块结业考试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除了所有学生的必答题之外,标有(附加题)字样的题为附加 选做题。本卷总分为100(模块)+20(附加)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项选择题不超过3个,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 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功和能量 B 、速度 C 、力 D 、位移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一定变化的是( ) A 、动能 B 、速度 C 、速率 D 、加速度 3、决定平抛物体落体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物体的高度 C 、物体的位移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如图,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 、B 两点,它们 到各自转轴O 1、O 2的距离分别为A r 、B r 且A B r r >. 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 的角速度分别为A ω和B ω,线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和B v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ωω= B 、A B ωω>

C 、A B v v = D 、B A v v < 5、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下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着地时重力对甲的功率与乙相同 C 、甲比乙先着地 D 、甲、乙同时着地 6、公路上的拱形桥是常见的,汽车过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圆周运动,关于汽车 通过桥的最高点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B 、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C 、向心加速度向下 D 、桥对汽车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7、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②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③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 ④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如图所示,蜡块R 可以在两端封闭、注满清水的竖直玻璃管中匀速上升。现若让蜡块R 从竖直管底沿管匀速上升的同时,令竖直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蜡块R 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一条竖直线 B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 .是一条抛物线 D .是一条水平线 9.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 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0.若静止在平直铁道上的列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在启动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关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 .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 .列车做匀速运动 2.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C .系统的机械能逐渐减小.D .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设某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可看成半径是R 的足够大的圆形弯道,若汽车与路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关于汽车在此弯道上能安全转弯的 速度,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于gR μ B .一定等于gR μ C .最好是小于gR μ D .对转弯速度没有什么要求,驾驶员水平高,转弯速度可大些

最新新课标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经典教案(含有章节练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细解考纲】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 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基础训练锋芒初显】 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7.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月亮在云中穿行; (3)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能力拓展】 9.在二战时期的某次空战中,一英国战斗机驾驶员在飞行中伸手触到了一颗“停”在驾驶舱边的炮弹,你如何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 【名师小结感悟反思】 本课时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三个基本概念,质点是重点,是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判断物体能否视为质点的依据在于研究问题的角度,跟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无关。因此,分析题目中所给的研究角度,是学习质点概念的关键。 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对同一运动,不同参考系描述形式不同。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之上的数学工具。坐标系的建立,为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了数学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题】第1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教学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了解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3、了解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知识。 4、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基因治疗 【教学难点】基因治疗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结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疑问 (1)人类社会现在面临哪些问题?(学生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哪些挑战? 结合以往知识回答: (1)人类面临着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健康等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有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心理疾病。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1.提供信息资料 (1)20世纪70年代癌症死亡人数每年70万,90年代114万,21世纪初150万每年。(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 世纪全球80多亿人,将有1亿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2.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1)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2)事实1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有哪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为什么农村发病率上升比城市的高的多? (4)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结合事实分析癌症的预防措施。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1)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是肺癌和肝癌,肺癌的原因是吸烟、环境污染,肝癌的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压力大、劳累。 (3)可能是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化工厂、健康知识少、防癌意识淡薄…… (4)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预防措施主要是禁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发病率,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治疗。 3.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生物因素是病毒等,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发生肿块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化学因素有烟中的烟碱、尼古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一些化学药品。 (2)讨论题3的原因可能还有农村原来的发病人数少,这两年增长的人数比起原有基数比例就显得大。

苏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不能表明在电流周围能产生磁场的是( ) A .图甲中,导线通电后磁针发生偏转 B .图乙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 .图丙中,当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靠近 D .图丁中,当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远离 2.在基本逻辑电路中,逻辑门所有输入均为0时,而输出不是1的是( ) A .与门电路 B .或门电路 C .非门电路 D .都不可能 3.关于磁通量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感应强度越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也越大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时,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 C .磁感应强度越大,线圈面积越大,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也越大 D .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磁通密度也一定发生变化 4.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 e 3 2+ 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 为e 3 1-的下夸克,三个夸克都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同一圆周上,则 三个夸克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 A.ke r 2 B.ke 3r 2 C.ke 9r 2 D.2ke 3r 2 5.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C.电势能增加 D.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 1和R 3均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的滑动触点在a 端时合上开关S ,此时三个电表A 1、A 2和V 的示数分别为I 1、I 2和U ;现将R 2的滑动触点向b 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 1增大,I 2不变,U 增大 B .I 1减小,I 2增大,U 减小 C .I 1增大,I 2减小,U 增大 D .I 1减小,I 2不变,U 减小 7.如图5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 长为L ,质量为m 的直导体棒。在导体棒中的电流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是( ) A . B =mg sin IL α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B =mg sin IL α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 .B =mg cos IL α,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D .B =mg cos IL α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8.如图所示,从灯丝发出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U 1,偏转电压为U 2,电子能够射出,要使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量y 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使U 1增大到原来的2倍 B.使U 2增大为原来的2倍 C.使偏转板的长度减小为原来的1/2 D.使偏转板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 9.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现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直流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那么( ) A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 B .当F 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 C .若电流计有示数变化,则压力F 发生变化 D .若电流计有示数变化,则压力F 不发生变化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物体,在磁感强度为B 、方向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檫因数为μ的水平面向左运动,则( ) A.物体的速度由v 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等于mv/μ(mg+qvB) B.物体的速度由v 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小于mv/μ(mg+qvB) C.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μ(mg+qvB)/q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物体做匀速运动 D.若另加一个电场强度为(mg+qvB)/q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 场,物体做匀速运动 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 、电阻为R 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穿过宽均为a 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 之间的函数图象,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导线框ABCD 置于一个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其平面垂直.现在AB 、CD 的中点处连接一个电容器,其上、下极板分别为a 、b ,让匀强磁场以某一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则( ) A.ABCD 回路中没有感应电流 B.A 与D 、B 与C 间有电势差 C.电容器a 、b 两极板分别带上负电和正电 D.电容器a 、b 两极板分别带上正电和负电 A 1 A 2 V S R 1 R 2 R 3 a b E r i t O i t O i t O i t O a a a v B B b D A B C a b a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