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知识全解

时间继电器知识全解

时间继电器知识全解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延时控制继电器,它在得到动作信号后并不是立即让触点动作,而是延迟一段时间才让触点动作。时间继电器主要用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和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线路中。

?

?

1.外形与符号

?

?时间继电器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其符号如下图所示。对于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通电延时型触点经延时时间后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后,该触点马上恢复常态;对于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断电延时型触点马上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后,该触点需要经延时时间后才会恢复到常态。

?

2.种类及特点

?

?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阻尼式、电磁式、电动式和电子式。

①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根据空气压缩产生的阻力来进行延时的,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延时范围大(0.4~180s),但延时精确度低。

继电器的基本知识

继电器的定义、分类、命名 一、继电器的定义 1、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是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的一种器件 2、继电器的继电特性 继电器输出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成为继电器的继电特征或控制特征.用x表示输入回路量,y表示输出回路的输出量,如图1所示.当输出量x 连续变化到一定量xa时,输出量y发生跃变,有0增加到ya值,则是输入量继续增加,是输出保持不变.相反,当减少到xb是,y又突然由ya减少到0.xa被称为继电器的动作值,xb被称为继电器的释放值,ya即是继电器的负载. 二、继电器的分类 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 (1)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点路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铁芯,是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点后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电器。 (2)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3)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4)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干簧继电器:舌簧管内的介质的介质为真空,空气或某种惰性气体,即具有干式触点的舌簧继电器。 湿簧继电器:舌簧片和触电均密封在管内,并通过管底水银槽中水银的毛细作用,而使水银膜湿润触点的舌簧继电器。 剩簧继电器:由剩簧管或有干簧关于一个或多个剩磁零件组成的自保持干簧继电器。 舌簧管:同理舌簧管有干簧管,湿簧管,剩簧管三种类型。 (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

继电器详细知识

功率继电器结业报告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要求时,电气输出电路通断、开闭的一种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如图1 二、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 无极机械继电器 a.无极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端子、电磁石、外壳、线圈、铁芯、衔铁、可动触点、固定端子、可动簧片、触点端子等。 b.无极继电器动作原理

继电器从①状态OFF状态,线圈通电,当电压上升到吸合电压时产生电磁感应,铁芯吸引衔铁达到②状态(NO)状态。,达到额定电压时,达到③状态,从而从开状态达到闭合状态。反过来说,当线圈电压减小时,触点从闭合慢慢断开。 有极继电器 a.有极继电器构造:如下图,主要有个永久磁铁,可以同过一定的脉冲电流后,继电器能够保磁, b.有极继电器动作原理

三、继电器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四、继电器的分类 1.按动作机能可分为 机械式继电器(有触点)、半导体继电器(无触点)。 a.机械式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利用电磁效应来控制触点的开闭,又分为单稳态、单线圈磁保持型继电器、双线圈磁保持型。单稳态是通过继电器线圈励磁变为ON,通过无励磁变为OFF。单线圈磁保持继电器通过在一个线圈中施加正负两极型信号,进行动作(置位)和复位。双线圈磁保持型继电器通过交互施加同一极性的脉冲进行动作复位。 b.半导体继电器是输出部分为半导体,不进行机械性的触点开闭,没有触点。分为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

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载形式浪涌电流 电阻负载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机负载5~10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炽灯负载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时间继电器图形符号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指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 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时间继电器一般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在时间继电器中已成为主流产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电子智能式数字显示时间继电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不但可以实现长延时时间,而且延时精度高,体积小,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可靠。 选用时间继电器时应注意,其线圈(或电源)的电流种类和电压

等级,按控制要求选择延时方式、触点形式、延时精度以及安装方式。 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与精度是其他时间继电器无法比拟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寿命低、价格贵,准确度受电源频率影响。 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电磁线圈断电后磁通缓慢衰减的原理使磁系统的衔铁延时释放而获得触点的延时动作

继电器基础知识大全.(DOC)

继电器知识大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

时间继电器控制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基本原理。 2、熟悉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控制过程。 3、掌握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接线技能。 5、熟悉各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二、实验内容 1、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主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1.4.1 (a )所示。 2、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1.4.1 (b )所示。 N QS1 FU KM1 FR M L1L2L3 L (a )主回路原理图 (b )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1.4.1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参考原理图 三、实训器材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1台,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1个,按钮开关3个,指示灯3个,熔断器3个,时间继电器2个,小型三相断路器1个,小型两相断路器1个,连接导线及相关工具若干。 四、工作原理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中,通过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设定来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工作的时间,实现正反转自动切换,图中HL1为电动机正转指示灯,HL2为电动机反转指示灯,HL3为停止指示灯。通过交流接触器的交替动作而控制电动机的供电相序从而实现控制正反转。本训练项目采用时间继电器互锁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具有如下特

点: 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延时动作的继电器,它从接受信号(如线圈带电)到执行动作(如触点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可按需要预先整定,以协调和控制生产机械的各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通常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式和电子式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两类,即通电延时式和断电延时式,有的还带有瞬时动作式的触头。 时间继电器根据型号的不同,其可设定延时时间也不同,实训装置所提供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在1s~999s范围内调节。 为了避免接触器KM1(正转)、KM2(反转)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KM1(KM2)、KT2(KT1)动断触头,他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KM2不会同时得电,以达到互锁的目的。 五、注意事项 1、接线时合理安排布线,保持走线美观,接线要求牢靠,整齐、清楚、安全可靠。 2、操作时要胆大、心细、谨慎,不许用手触及各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以免触电及意外损伤。 3、只有在断电的情况下,方可用万用电表 档来检查线路的接线正确与否。 4、要观察电器动作情况时,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小心地打开柜门面板,然后再接通电源进行操作和观察。 5、在主线路接线时一定要注意各相之间的连线不能弄混淆,不然会导致相间短路。 六、实训步骤 认识各电器的结构、图形符号、接线方法;抄录电动机及各电器铭牌数据;并用万用电表欧姆档检查各电器线圈、触头是否完好。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接成Y接法;动力主回路电源接三路小型断路器输出端L1、L2、L3,供电线电压为380V,二次控制回路电源接二路小型断路器L、N供电电压为220V。 参考图1.4.1完成动力主回路及二次控制回路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1)合上实训台内的电源总开关,按下实训台面板上的电源启动按钮。 (2)合上小型断路器QS1、QS2,启动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电源。 (3)设置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通常为10S-50S, (4)按正向起动按钮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变化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状况。 (5)按停止按钮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6)按反向起动按钮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7)按停止按钮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变化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8)实验完毕,按实训台体电源停止按钮,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 七、思考题

继电器相关知识培训

安全型继电器 一.概述 AX系列继电器是铁路信号设备的主要元件之一,在铁路信号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系统中,用它可构成逻辑电路或作为执行元件直接监督和控制列车的运行。AX系列继电器是我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直流24V系列重弹力式直流电磁继电器。具有动作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品种齐全,通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满足信号电路对继电器提出的各种要求。 1.继电器正常工作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40℃~+60℃; b)相对湿度:不大于90%(温度+25℃); c)气压:不低于70 kPa(相当于海拔高度3000m以下); d)振动: 振频不大于15Hz,振幅不大于0.45mm; e)工作位置:水平(如图1所示); f)周围无引起爆炸危险和腐蚀性有害气体,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 施。

图1 继电器的外形尺寸 2、铁路信号对继电器的要求 1)安全、可靠 2)动作可靠、准确 3)使用寿命长 4)有足够的闭合和断开电路的能力 5)有稳定的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 6)保持良好的电气绝缘强度。 3、信号继电器的分类 1)按动作原理分:电磁、感应继电器 2)按动作电流分:直流(无极、偏极、有极)交流继电器 3)按输入物理量:电流、电压继电器 4)按动作速度:正常、缓动继电器 5)按接点结构:普通接点、加强接点继电器

二.继电器的基本知识 1 继电器按工作特征分为以下四种 a)无极继电器; b)整流继电器; c)偏极继电器; d)有极继电器; 2 继电器结构形式 1)插座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如图2所示。 图2 插座的外形及安装尺寸2)继电器代号字母的含义及型号示例 a 、继电器代号字母的含义见表1。 表1 继电器代号字母的含义

继电器知识

1.3.1 继电器的用途1.3 继电器 、组成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热量、时间、压力、转速等)的变化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及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检测、保护及调节为目的的自动电器。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继电器是一种小容量电器(一般小于5A),一般没有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接触器可以用于控制大容量的电路或电气设备,有良好的灭弧措施,完全可以分断负载电路。继电器的输入量可以是电气量也可以是非电气量;而接触器的输入量只能是电压。 继电器的定义为: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的一种器件。它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传递给中间机构,将它与设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过量或欠量)时,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 1.3.2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1.3. 2.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 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舌簧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 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1.3. 2.2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可分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超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但不大于25mm的继电器)、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但不大于50mm的继电器); 1.3. 2.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 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1A;0.2A的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 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5A;1A的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10A;15A;20A;25A;40A……的继电器) 1.3. 2.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它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较低的继电器)、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1.3. 2.5 按用途分 通讯继电器、机床继电器、家电用继电器、汽车继电器、SF6气体密度继电器。 1.3.3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具有反时限保护 特性。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 载保护和断相保护。

时间继电器

欢迎共阅《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 实验报告 房金菁王晖 班级 前言 第一编 一、刀开关 三、熔断器 四、按钮 七、时间继电器 八、热继电器 九、速度继电器 第二编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一、电动机单向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二、电动机可逆旋转控制线路

三、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第四编机床故障排除训练 一、普通车床故障排除训练 二、平面磨床故障排除训练 三、摇臂钻床故障排除训练 四、万能铣床故障排除训练 前言 1 2 3 4 不能松动。 5 6 1 2 用方法。 3、特别关注讲义中提到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开始前,检查本组内仪器设备、器材是否齐全且完好无损、规格是否适用。 2、实验时,小组内人员应有分工,并轮流担任接线、记录、观察、操作等工作。 3、线路连接应正确、牢固、整齐、美观。 4、线路连接完毕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进行实验。改接线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5、合闸通电前,通知全组同学。测量数据和操作仪器设备时,要认真仔细,不要抚摸带电裸露部分,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6、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异常气味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切勿惊慌失措。 7、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应自行判断是否正确,有否误读,以免过后因数据错误导致实训失败。 8、实验结束后,检查和清理所用的仪器、仪表、元器件、设备和导线,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实验。 4、简答题: (1)试述刀开关的用途。 (2)使用刀开关时应注意事项。

(3)使用刀开关时应如何选择? (4)刀开关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 二、转换开关 1、技术数据 (3)手柄转动时每层的动触头还是静触头随之转动?(4)如何选择转换开关? 三、熔断器 1、技术数据: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

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 载 形 式 浪 涌 电 流 电阻负载 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 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马达负载 5~1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热灯负载 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 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 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3、延时误差 主要是重复误差、设定误差、温度误差和电压误差,见下表。 误差 公式 测量条件 设定值 Ts 电源电压 周围温度 重复误差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 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 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 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 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 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 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 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 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 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 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 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 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史上最全的继电器基本知识

继电器基本知识 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气输出电路中产生预定跃变的一种器件。 ①继电器这个述语应限于在其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具有单一继电功能的继电器元件。 ②继电器这个述语包手为完成其规定动作所必须的所有组成部分,一般含输入部分、驱动部分及输出部分。 ③为了用于保护和自动控制,应加上一个说明继电器功能的名称,以便对继电器定性。在此情况下,按照规定的功能(由标准或制造方规定),继电器可包括某个辅助继电器,以便完成所要求的功能。例如:差动继电器,阻抗继电器,跳闸继电器。 ·继电器的分类 A、按继电器的作用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 分类号名称定义 电磁继电器由控制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吸力驱动磁路中的可动部分而实现触点开、闭或转换功能的继电器。 1 电 磁 继 电 器直流电磁继 电器 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按触点 负载大小分为微功率、弱功率、中功率 和大功率四种。 2交流电磁继 电器 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按线圈 电源频高低分50Hz和400Hz二种。 3磁保持继电 器 利用永久磁铁或具有很高剩磁特性的零 件,使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在其线圈断电 后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位置上的继 电器。

4固熊继电器固熊继电器是一种能够象电磁继电器那样执行开、闭线路的功能:具其输入和输出的绝缘程度与电磁继电器相当的全固熊器件。 5混合式继电器由电子元件和电磁继电器组合而成的继电器。一般,输入部分由电子线路组成,起放大、整流等作用,输出部分则采用电磁继电器。 6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KHz的交流线路的继电器。 7同轴继电器配用同轴电缆,用来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8真空继电器触点部分被密封在高真空的容器中,用来快速开、闭或转换高压、高频、射频线路用的继电器。 9热 继 电 器 温度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 电器。 10电热式继电 器 利用控制电路内的电能转变成热能,当 达到规定要求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11光电继电器利用光电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 12极化继电器由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13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14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B、按继电器触点负载分类 名称定义 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伏时,触点额定负载电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一.继电器的历史发展过程 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电磁(式)继电器,静态型继电器,微机型继电保护。 电磁(式)继电器(electromagnetic relay) 是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心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他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机械部件的运动产生预定响应,主要结构部件有线圈(电流流过形成电磁铁)、可动铁片、弹簧、触点等构成。 国际上,对于电气继电器标准的需求可追朔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继电器仅有机电式继电器,直观的机械动作原理,简单的试验方法,工艺、设计和制造水平成为继电气动作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动作原理的设计形式不同,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机式继电器等。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差动继电器、跳闸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电抗继电器等。 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 静态型继电器(static relay) 静态型继电器是相对于电磁(式)继电器那样靠机械部件运动的有触点继电器来说,它是由电子(电模拟量例如电流或电压)、磁(磁通量)、光(光通量)、或其它无机械运动的元件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随着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离元件)和60年代初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并且这些元件愈来愈多的应用于继电器中,为了区别能用肉眼判断机械动作的电磁型继电器才引入了“静态继电器”的概念。 由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构成的静态型继电器和保护的基本特点是基于信号处理的电子电路,是靠逻辑判断的纯硬件电路来实现的。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微机型继电保护(microcomputer based relay protection) 微机型继电保护是基于微处理器、和软件编程技术,集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微机型继电保护嵌入不同的软件可实现不同的智能化功能,从而实现微机型继电保护复杂的运算功能、强大的通信功能、便利的人机接口等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型继电保护其内部逻辑和保护特性通过微处理器、软件和算法来实现,通过离散技术,基于有效值进行驱动从而实现了微机型继电保护的数字功能,微机型继电保护目前使用CPU的位数有8位、16位、32位。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

时间继电器使用说明

DH48S-S 数显循环时间继电器 ■特点和用途 *可设定T1,T2两个延时时间,能替代两只时间继电器 *能周而复始工作,也能单次执行 *采用进口大模专用集成和LED数码管显示 *DIN(48×48mm)面板尺寸 *高精确度、小体积、抗电磁干扰性强、功耗低、触头容量大 *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元件之用 技术参数 *延时范围:~990H *延时控制精度≤%±秒 *电源: DC12V,24V AC110V,220V,380V *电压范围:额定工作电压85%~110%*触头容量:AC220V 5A DC30V 5A 阻性*功耗≤3W *机械寿命≥107 *电气寿命≥105 *环境温度:-10℃~+50℃ *开孔尺寸:45×45mm 时间继电器使用说明 *先预置好T1和T2时段,时间及工作方式。 *通电后T1开始进行延时,继电器处于不动作状态(释放),当T1到达,表示继电器吸合,同时左边显示消隐,T2延时开始,当T2延时到达,继电器重新释放,右边显示消隐,单次执行工作方式到此结束,若为周而复始工作方式,则T1继续延时,重复以上过程进行延时状态转换。 *在运行过程中任意时间切断电源大于1秒或输入复位信号,时间即回到T1=0状态开始计时,同时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重新开始工作。 注意事项 *预置好T1和T2时间以后使用。

*在强电场环境中使用并复位暂停导线较长时请使用屏蔽导线。 *请在使用时随时将保护罩盖上,以免灰尘侵入影响使用。 *在较大电流时,请配交流接触器使用 型号: HD48S-2Z 工作电压:AC220V DC24V下 产品说明: 先预置好T1和T2的时段,时间及工作方式.在通电时设定的数值无效,必须接通①③端子秒以上,或断开电源秒以后再接通电源,才能完成设定。即可实现单次循环,也可实现往复循环.如驱动较大电流应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 工作方式:往复循环延时 触点数量:1组延时触点

时间继电器电路图

时间继电器电路图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也许可以这样说:用来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功率的电路的电动开关:给继电器工作线圈一个控制电流,继电器就吸合,对应的触点就接通或断开。在供电电路中,继电器也被称为接触器。 从驱动时间继电器工作的电源要求(驱动线包工作电压)来分,一般继电器分交流继电器与直流继电器,分别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另外,依据其工作电压的高低,有6、9、12、24、36、110、220、380等不同的工作电压,使用于不同的控制电路上。时间继电器另一个区分点是它的触点(执行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的开关),分别有常开、常闭、转换的区别,另外还有触点多少的区别,可以控制多大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即触点允许控制的功率)的区别,供不同用途选用;另外特殊触点还有带自锁(动作后即使控制电压消失,触点自己保持失去控制时的状态),带延时吸合或延时释放功能等种类,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从继电器外形来区分,有密封、小型、微型等区别。有时候,比如说,一个控制电路从按钮控制开始,到最后控制负荷的时间继电器中间,还使用了其他继电器,因为这些继电器只起控制其他继电器工作的作用,其触点负荷不需要很大,用在这些部位的继电器,常称为中间继电器。比如,使用三个按钮与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热保护等可以组成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翻转及停止电路。洗衣机内,继电器在微电脑控制下,接合、断开控制电机使波轮正、反转等,都是继电器的任务,因为微电脑的输出不能直接驱动洗衣机马达工作,所以请了“继电器”。使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电路检测温度、压力、时间等不同物理量,检测的输出接上继电器,就分别组成所谓电压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等。这类继电器,实际上是包含继电器在内的电子器件,并非独立的继电器。 补充部分特殊继电器,这些继电器不需要其他电路,可以对不同的讯号作出不同的反应(接通不同的触点): 步进继电器:以前自动电话总机使用很多,继电器本身就可以根据输入控制线圈的脉冲个数自动将动触点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比如输入6个脉冲,动触点就接通6号定触点,输入9个脉冲,就接到9号触点,这样。电话就自动根据拨号脉冲数字转接到需要的线路; 谐振继电器:继电器本身有多个不同长短、厚薄的、如簧片的动触点,各触点本身的谐振频率不同且合理分布,当输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频率正好与某一簧片触点的谐振频率相同时,由于共振,该簧片产生大震动,从而与对应的定触点闭合,输入另一频率信号时,可以使另一触点动作,这相当于将不同频率的信号翻译成对应的电路连接动作,这与现在电子译码完全不同,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 另外,还有比例继电器,能够区分输入线包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并自动调整输出(接通不同的触点);等等。现在使用可控硅元件构成的开关电路,独立封装起来,称固态继电器(无触点继电器),在使用上部分可替代传统继电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普通继电器还大量被应用。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

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机的控制电路

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机的控制电路 一、实训所需电器元件 代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QS 低压断路器DZ108-20(1.6A-2.5A) 1 FU1 熔断器RT18-32-3P 1 装熔芯3A FU2 熔断器RT18-32-3P 1 装熔芯2A KM1、KM2 交流接触器LC1-D0610M5N 2 KM3、KM4 交流接触器LC1-D0610M5N 2 KT1 时间继电器JSZ3A-B(0~60S)/220V 1 选择挂板上KT1 时间继电器方座PF-083A 1 SB1 按钮开关Φ22-LAY16(红) 1 SB4、SB5 按钮开关Φ22-LAY16(绿) 2 M 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WDJ22 1 380V(Δ/YY)二、电气原理图 图18-1 三、原理分析 用按钮和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动机低速启动-高速运转的电路图如图18-1所示。时间继电器KT1控制电动机△启动时间和△-YY的自动换接运转。 △形低速启动运转: 按下SB5→SB5常闭触头先分断、常开触头后闭合→KM1线圈得电→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主触头闭合、两对常闭触头分断,对KM2、KM3联锁→电动机M接成△形低速启动运转。

YY形高速运转: 按下SB4→KT1线圈得电、KM4线圈得电→KM4常开触头闭合自锁→KT1延时时间到→KT1延时断开的动断触头分断、KT1延时闭合的动合触头闭合→KM1线圈失电→KM1常开触点均分断、KM1常闭触头恢复闭合→KM2、KM3线圈得电→KM2、KM3主触头闭合,KM2、KM3联锁触头分断对KM1联锁→电动机M接成YY形高速运转。 停止时,按下SB1即可。 四、安装与接线 接线可参照图18-2,操作者应画出实际接线图。 图18-2 五、检测与调试 电机绕组的六个端子先不接,调节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使延时时间约5秒。断开电源,再把电机的六个端子接上,确认接线无误,操作者可接通交流电源自行操作,若出现不正常,则应分析并排除故障。

时间继电器原理图及其作用

时间继电器原理图及其作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也许可以这样说:用来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功率的电路的电动开关:给继电器工作线圈一个控制电流,继电器就吸合,对应的触点就接通或断开。在供电电路中,继电器也被称为接触器。 从驱动时间继电器工作的电源要求(驱动线包工作电压)来分,一般继电器分交流继电器与直流继电器,分别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另外,依据其工作电压的高低,有6、9、12、24、36、110、220、380等不同的工作电压,使用于不同的控制电路上。时间继电器另一个区分点是它的触点(执行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的开关),分别有常开、常闭、转换的区别,另外还有触点多少的区别,可以控制多大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即触点允许控制的功率)的区别,供不同用途选用;另外特殊触点还有带自锁(动作后即使控制电压消失,触点自己保持失去控制时的状态),带延时吸合或延时释放功能等种类,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从继电器外形来区分,有密封、小型、微型等区别。有时候,比如说,一个控制电路从按钮控制开始,到最后控制负荷的时间继电器中间,还使用了其他继电器,因为这些继电器只起控制其他继电器工作的作用,其触点负荷不需要很大,用在这些部位的继电器,常称为中间继电器。比如,使用三个按钮与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热保护等可以组成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翻转及停止电路。洗衣机内,继电器在微电脑控制下,接合、断开控制电机使波轮正、反转等,都是继电器的任务,因为微电脑的输出不能直接驱动洗衣机马达工作,所以请了“继电器”。使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电路检测温度、压力、时间等不同物理量,检测的输出接上继电器,就分别组成所谓电压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等。这类继电器,实际上是包含继电器在内的电子器件,并非独立的继电器。 补充部分特殊继电器,这些继电器不需要其他电路,可以对不同的讯号作出不同的反应(接通不同的触点): 步进继电器:以前自动电话总机使用很多,继电器本身就可以根据输入控制线圈的脉冲个数自动将动触点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比如输入6个脉冲,动触点就接通6号定触点,输入9个脉冲,就接到9号触点,这样。电话就自动根据拨号脉冲数字转接到需要的线路; 谐振继电器:继电器本身有多个不同长短、厚薄的、如簧片的动触点,各触点本身的谐振频率不同且合理分布,当输入继电器线圈的电流频率正好与某一簧片触点的谐振频率相同时,由于共振,该簧片产生大震动,从而与对应的定触点闭合,输入另一频率信号时,可以使另一触点动作,这相当于将不同频率的信号翻译成对应的电路连接动作,这与现在电子译码完全不同,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 另外,还有比例继电器,能够区分输入线包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并自动调整输出(接通不同的触点);等等。现在使用可控硅元件构成的开关电路,独立封装起来,称固态继电器(无触点继电器),在使用上部分可替代传统继电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普通继电器还大量被应用。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