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14题)

1、()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依法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A

2、()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有法可依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违法必纠

答案:C

3、()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D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本质特征

B、核心内容

C、本质要求

D价值追求

答案:C

5、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

A、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

B、坚决杜绝本本主义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答案:A

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7、()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必严

C、党的领导

D服务大局

答案:A

8、()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答案:D

?9、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中()是基础。

?A、胸怀大局

?B、正确履职

?C、全局观念

?D立足本职

?答案:D

?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C

11、()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A、秉公执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案:B

12、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

A、程序公正

?B、实体公正

?C、及时高效

?D合法合理

*答案:A

?13、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答案:C

14、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第十三次

?B、第十四次

?C、第十五次

?D第十六次

*答案:C

*二、多选题(12题)

?1、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是()。

?A、提高法律素养

?B、坚持严格执法

?C、模范遵守法律

?D自觉接受监督

?答案:ABCD

?2、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业务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答案:ACD

?3、政法干警坚持执法为民,就是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在服务中强化管理。

A、领导群众

?B、相信群众

?C、依靠群众

?D尊重群众

?答案:BCD

?4、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A、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B、都是党制定的

?C、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D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答案:ACD

?5、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及时高效

?D程序公正

?答案:ABCD

? 6 —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

?A、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B、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C、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D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答案:ABCD

?7、政法干警在执法活动中要做到()

?A、出于公心,维护利益

?B、摒弃邪恶,弘扬正气

?C、克服己欲,排除私立

?D态度公正,不偏不倚

*答案:ABCB

?8、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9、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正确使用权力

?答案:ABC

?10、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都要体现党的领导。?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答案:ABC

?11、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要()。

?A、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B、坚持一切依靠人民

?C、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D切实提高法律素养

?答案:ABC

?1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起诉讼

?答案:ABC

*三、判断题(15题)

?1、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立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立法者的权威来实现。()

*答案:B

?2、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答案:A

?3、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4、“走程序”是对程序公正正确理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正确途径。()

?答案:B

?5、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答案:A

?6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A

?7、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答案:A

?8、坚持执法为民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答案:A

?9、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10、公正是实现法律效率的重要条件,效率是评价法律公正的基本尺度。()

?答案:B

11、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辩证统一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案:B

?1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答案:B

13、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答案:A

1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案:A

?15、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A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14题)

?1、()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D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C

?3、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答案:C

?4、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B

?5、()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6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 A、根本保证

?B、价值追求

?C、核心内容

?D重要使命

?答案:B

7、()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A、秉公执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案:B

?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9、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中()是基础。

?A、胸怀大局

?B、正确履职

?C、全局观念

?D立足本职

?答案:D

?10、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

?A、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

?B、坚决杜绝本本主义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答案:A

?11、()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必严

?C、党的领导

?D服务大局

*答案:A

?12、()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依法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A

13、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第十三次

?B、第十四次

?C、第十五次

?D第十六次

?答案:C

?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实施

?D法律普及

?答案:A

?二、多选题(12题)

?1、政法干警在执法活动中要做到()

?A、出于公心,维护利益

?B、摒弃邪恶,弘扬正气

?C、克服己欲,排除私立

?D态度公正,不偏不倚

?答案:ABCB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起诉讼

*答案:ABC

?3、政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包括()。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答案:ABCD

?4、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是()。?A、提高法律素养

?B、坚持严格执法

?C、模范遵守法律

?D自觉接受监督

?答案:ABCD

?5、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及时高效

?D程序公正

*答案:ABCD

? 6 —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

?A、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B、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C、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D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答案:ABCD

?7、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A、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B、都是党制定的

?C、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D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答案:ACD

?8、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要()。

?A、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B、坚持一切依靠人民

?C、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D切实提高法律素养

?答案:ABC

?9、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都要体现党的领导。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答案:ABC

?10、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11、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正确使用权力

?答案:ABC

?12、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业务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答案:ACD

*三、判断题(15题)

?1、公正是实现法律效率的重要条件,效率是评价法律公正的基本尺度。()

*答案:B

2、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辩证统一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案:B

?3、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答案:A

?4、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答案:A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案:A

6树立和坚持服务大局的理念,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关键。()

答案:A

*7、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立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立法者的权威来实现。()

?答案:B

*8、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A

*9、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10、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答案:A

11、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答案:A

*12、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答案:A

*1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B

*14、“走程序”是对程序公正正确理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正确途径。()

?答案:B

15、服务大局就是司法机关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去开展所有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答案:B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14题)

*1、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

*A、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

*B、坚决杜绝本本主义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答案:A

*2、()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D

*3、()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答案:D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实施

?D法律普及

?答案:A

?5、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A、程序公正

?B、实体公正

?C、及时高效

?D合法合理

?答案:A

?6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答案:C

?7、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本质特征

?B、核心内容

?C、本质要求

?D价值追求

?答案:C

?8、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B

?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10、()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A、秉公执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案:B

?11、()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依法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A

?12、()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有法可依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违法必纠

*答案:C

?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C

?14、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中()是基础。

?A、胸怀大局

?B、正确履职

?C、全局观念

?D立足本职

*答案:D

*二、多选题(12题)

?1、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都要体现党的领导?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答案:ABC

?2、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是()。

?A、提高法律素养

?B、坚持严格执法

?C、模范遵守法律

?D自觉接受监督

?答案:ABCD

?3、政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包括()。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答案:ABCD

?4、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业务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答案:ACD

?5、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要()。

?A、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B、坚持一切依靠人民

?C、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D切实提高法律素养

?答案:ABC

?6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正确使用权力

?答案:ABC

?7、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8、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答案:ABCD

?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起诉讼

?答案:ABC

?10、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及时高效

?D程序公正

?答案:ABCD

?11、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

?A、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B、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C、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D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答案:ABCD

?12、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A、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B、都是党制定的

?C、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D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答案:ACD

?三、判断题(15题)

?1、“走程序”是对程序公正正确理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正确途径。()

?答案:B

?2、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A

3、服务大局就是司法机关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去开展所有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答案:B

?4、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答案:A

5、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辩证统一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案:B

?6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答案:A

?7、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8、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答案:A

?9、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答案:B

?10、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A

?1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答案:A

?12、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立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立法者的权威来实现。()

?答案:B

?13、坚持执法为民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答案:A

?14、公正是实现法律效率的重要条件,效率是评价法律公正的基本尺度。()

*答案:B

15、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答案:A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14题)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根本保证

?B、价值追求

?C、核心内容

?D重要使命

*答案:B

?2、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A、程序公正

?B、实体公正

?C、及时高效

?D合法合理

?答案:A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4、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第十三次

?B、第十四次

?C、第十五次

?D第十六次

?答案:C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C

?6、()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依法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A

?7、()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答案:D

8、()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A、秉公执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案:B

?9、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B

?10、勤政守法,执法为民,当前最紧迫的是要()

?A、坚决杜绝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

?B、坚决杜绝本本主义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答案:A

?11、()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D

?12、()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有法可依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违法必纠

*答案:C

?1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实施

?D法律普及

?答案:A

?14、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答案:C

*二、多选题(12题)

?1、政法干警坚持执法为民,就是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在服务中强化管理。

A、领导群众

?B、相信群众

?C、依靠群众

?D尊重群众

*答案:BCD

?2、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答案:ABCD

?3、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内涵。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正确使用权力

?答案:ABC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起诉讼

?答案:ABC

?5、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宗旨,()。?A、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B、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C、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D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答案:ABCD

?6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业务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答案:ACD

?7、司法行政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要()。

?A、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B、坚持一切依靠人民

?C、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D切实提高法律素养

*答案:ABC

?8、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是()。

?A、提高法律素养

?B、坚持严格执法

?C、模范遵守法律

?D自觉接受监督

*答案:ABCD

?9、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A、产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B、都是党制定的

?C、体现着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D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答案:ACD

?10、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11、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及时高效

?D程序公正

?答案:ABCD

?12、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都要体现党的领导。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答案:ABC

?三、判断题(15题)

?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权。()

?答案:A

?2、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答案:A

?3、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A

?4、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答案:A

?5、坚持执法为民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答案:A

6树立和坚持服务大局的理念,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关键。()

答案:A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案:A

8、服务大局就是司法机关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去开展所有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答案:B

?9、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10、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辩证统一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价值追求,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保障。()

答案:B

?1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答案:B

?12、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立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立法者的权威来实现。()

*答案:B

?13、公正是实现法律效率的重要条件,效率是评价法律公正的基本尺度。()

?答案:B

?14、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答案:A

?1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

?答案:B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试题

?一、单选题(14题)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在服务大局的理念中()是基础。

?A、胸怀大局

?B、正确履职

?C、全局观念

?D立足本职

?答案:D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实施

?D法律普及

?答案:A

?4、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A、程序公正

?B、实体公正

?C、及时高效

?D合法合理

?答案:A

?5、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A、本质特征

?B、核心内容

?C、本质要求

?D价值追求

?答案:C

6 ()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

A、秉公执法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公正与效率并重

*答案:B

?7、()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必严

?C、党的领导

?D服务大局

?答案:A

8、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第十三次

?B、第十四次?C、第十五次

?D第十六次

*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决定的。

?A、根本性质

?B、强制力

?C、本质属性

?D约束力

?答案:C

?10、()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有法可依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违法必纠

*答案:C

?11、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B

?12、()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

?B、一切依靠人民

?C、程序公正

?D执法公开

*答案:D

?13、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执法为民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14、()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坚持实事求是

?C、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D走群众路线

?答案:D

?二、多选题(12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包括()。

?A、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提起诉讼

?答案:ABC

?2、依法治国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是()。

?A、提高法律素养

?B、坚持严格执法

?C、模范遵守法律

?D自觉接受监督

?答案:ABCD

?3、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都要体现党的领导。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答案:ABC

?4、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

?B、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

?C、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5、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答案:ABCD

?6政法干警坚持执法为民,就是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在服务中强化管理。

A、领导群众

?B、相信群众

?C、依靠群众

?D尊重群众

*答案:BCD

?7、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A、合法合理

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 依法治 国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依法治国试题及答案 依法治国知 识竞赛题及答案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标准答案) 【第1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1.0分)  答: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A 【第2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1.0分)  答: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B 【第3题】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1.0分) 答: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C 【第4题】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1.0分)  答: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标准答案 D 【第5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1.0分)  答: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标准答案 D 【第6题】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1.0分)  答:A:勤政守法 B:甘当公仆 C:文明执法 D:清正廉洁 标准答案 C 【第7题】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分)  答:A: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 B: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 C:特殊情形下可以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D:同样的情形同样处理 标准答案 C 【第8题】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 答: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C:坚持秉公执法 D: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标准答案 D 【第9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直接的理论根据。(3.0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及答案.doc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5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答案:D 2、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___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A.继续前进 B.牢记使命 C.方得始终 D.砥砺前行 答案:B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____ ,为中华民族____。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谋幸福,谋未来 B.谋生活,谋复兴 C.谋幸福,谋复兴 D.谋生活,谋未来 答案:C 4、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____”总体布局、协调推进“____”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四位一体五个全面 C.五个全面四位一体 D.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答案:A 5、过去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____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A.六十 B.七十 C.八十 D.九十 答案:C 6、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____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A.六千多万 B.七千多万 C.八千多万 D.九千多万 答案:A 7、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____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____会晤、亚信峰会。 A.北京南京 B.杭州厦门 C.南京北京 D.厦门杭州 答案:B 8、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____的目标初步实现,____的笼子越扎越牢,____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A.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B.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C.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D.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 答案:A 9、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 A.未来方向 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 D.历史方位 答案:D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D)。 A、党的领导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B)。 A、本质要求 B、价值追求 C、根本保证 D、重要使命 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A)。 A、本质要求 B、根本保证 C、重要使命 D、价值追求 4、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D)。 A、价值追求 B、本质要求 C、重要使命 D、根本保证 5、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C)。 A、根本保证 B、价值追求 C、重要使命 D、本质要求 6、服务大局的基础是(B)。 A、促进和谐 B、立足本职 C、维护稳定 D、社会建设 7、服务大局的关键是(C)。 A、正确处理好利益分配 B、坚持党的领导 C、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D、促进经济社会关系调节 8、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根本政治原则(B)。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 1、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结合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实际状况,当前突出需要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的法治理念教育有(ABCDE) A、依法治国的理念 B、执法为民的理念 C、公平正义的理念 D、服务大局的理念 E、党的领导的理念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在于(ABCD) A、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B、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 C、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 D、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B、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C、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D、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 5、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是(ABD)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切实依法行政 D、严格依法办事 6、严格依法办事意味着(ABCD)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违法受追究 D、用权受监督 7、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具体应当做到(BCD) A、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一切为了人民 C、一切依靠人民 D、尊重和保障人权 8、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是(ABCD) A、合法合理

2018继续教育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2试题及答案

2018/6/29 下午8:27:42 考试时长: 90分钟 已用时间: 00:12:35 剩余时间: 01:17:24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1小时 17分 24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最高的法律效力。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依法治国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三个关键词”不包括哪一项()。 A.道路 B.体系 C.全面 D.法治 4.()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答案待确定,已排除C) A.十六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5.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法队伍。伍的特征不包括() A.情重于理 B.敢于担当 C.执法为民 D.信念坚定 6.()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 A.2004年 B.2005年 C.2014年 D.2016年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 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以上都是 8.简政放权主要是向()放权。(答案待确定,已排除A) A.地方 B.社会 C.市场

9.()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11.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 A.一步 B.两步 C.三步 D.四步 12.《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 A.废除 B.无效 C.被合并 D.有效,但新法优于旧法处理 13.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没有下列哪一项() A.队伍 B.经费 C.技术 D.文化 14.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

优秀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与优秀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合集

优秀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与优秀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合集 优秀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心得体会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学习,更深刻的体会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政法工作的重大指导意 义。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 第1 页共1 页

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2018继续教育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参考带答案

继续教育公需课《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民法总则》中自然人不享有哪种权利() A.生命权 B.健康权 C.肖像权 D.重婚权 2.本讲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 A.选举制度 B.激励制度 C.考试制度 D.教育制度 3.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发展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治思维不包括法律思维 B.法治思维就是法律思维 C.法治思维赞同人治思维

D.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建设性思维 5.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B.“十三五”规划 C.十九大报告 D.“十二五”规划 6.反映法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法治理念不包括() A.保障人权理念 B.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 C.权力制约理念 D.法律平等理念 7.简政放权主要是向()放权。 A.地方 B.社会 C.市场 D.组织 8.“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 A.王岐山 B.习近平 C.温家宝 D.李克强 9.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A.依法治国 B.依宪治国 C.依法执政 D.依法行政 10.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没有下列哪一项() A.队伍 B.经费 C.技术 D.文化 11.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B.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2.本讲提到,“五行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是从()上对于不孝的人给予严惩。 A.教育制度 B.选举制度 C.激励制度 D.法律制度 13.《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 A.废除 B.无效

《教育评价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评价学》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的,这一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面,它强调这四种评价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主要是指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的日常工作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来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 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通过专门组织的评价活动来了解评价对象的一种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最基本的涵义是突出评价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包括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重视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内容等方面。 评价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应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注重鉴定和拔功能;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 评价的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必须坚持正当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处理和使用评价信息的方式以及正确履行评价者的权力和义务等方面。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按一定的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为指标体系。 期望评语标准 期望评语标准是对每项末级指标的要求作出最理想的说明,这个说明就是评价的标准。 效度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由专家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或能力水平的测验。由于测验条件的标准化,测验的结果比较客观一致,适用的范围和时限也较宽广。 指标量化考评法 指标量化考评法是指根据数量化(或等级化)的考评指标,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的方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题库9-2-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题 库9-2-10

问题: [多选]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A.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使地方、部门、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服务干大局利益 B.要从具体的、局部的工作着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通过做好本地方、本部门、本年位的具体和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 C.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原理,坚决克服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D.服务大局就是要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命令,即使是从事非警务活动

问题: [多选]当前公安机关,盘足本职要特别做好以下哪几项工作?() A.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B.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C.强化法律调节和服务,协调经济社会发展 D.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闻的关系

问题: [多选]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索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C.依法治田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D.人民当求做主是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1707228.html,/ 单机游戏大全

问题: [多选]公安工作如何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A.要全面发挥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东安全、化解矛盾纠纷、管理社会秩序、服务改革发晨、维护公平正义的各项职能,促进社会和谐 B.要坚持稳定压饼一切,依法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影响社会稳定 C.要着眼干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纷争 D.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缓刑、监外执行等规定 E.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打击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各种违法犯罪,依法办理涉农案件,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整改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整改措施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措施,范文,网,整改,教育,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整改方案中查看更多范文。 通过认真学习教育活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人工作实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改:1、树立法治理念,把法治的理念深深扎根于审判工作的实际。树立依法治国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监督,深入学习总结,满腔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执行工作中,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确立合法合理、及时高效、公开公正的观念,坚持依法办事,杜绝“关系案”和“人情案”,认真严格执法,但同时能自觉开展说服教育,帮助群众认识问题,从而和谐干群关系,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坚持党的领导和法律至上在审判工作中的有机统一,树立党的领导理念,自觉接受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对上级提出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要切实增强党性观念,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同时也要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在审判工作中不断体现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服务大局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职能,努力发挥作用;以法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而真正做到党的领导和法治理念在执行工作中间的有机统一。3.坚持执法为民。要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认真落实各种执法便民、利民、护民措施,实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促进执法公正,真正做到“公正执法,一心为民”。4.坚持文明执法。对待群众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考虑细致,多为其提供便利,在办理案件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文明、安全办案,不以权谋私,廉洁自律,注意自身的形象,规范规范言行,真正做到文明执法。5.要坚持廉洁执法,杜绝官僚主义作风。要从自我做起,自觉保持清正廉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杜绝官僚主义,享受主义。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铁面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不枉法,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让人民满意,群众信任,绝不做

新概念试卷81-90测试

81-90 lesson 测试题 考试时间:分数:(总分120) 一、根据汉语意思写出单词(10*0.5=5分) 1.几乎,将近 6.城市 2.值……钱7.早饭 3.离开8.洗澡 4.从来没有9.手提箱 5.包装,打包,装箱10.英镑 二、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翻译(10*0.5=5分) 1. mess 2. repair 3. because 4. haircut 5. garage 6. lamp-post 7. attendant8. crash 9. roast10. retire 三、写出下列各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20*1=20分) 1. go 2. leave 3. tell 4. make 5. sweep 6. do 7. have 8. get 9. meet 10. buy 11.see 12.bring 13.hear 14.lose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1707228.html,e 16.rise 17.speak 18.cut 19.shut 20.eat 四、单项选择(20*1=20分) 1. ----Where’s Tom? ----He . A. upstairs B. is upstairs C. is upstair D. is in upstairs 2. We to a restaurant yesterday. A. go B. goes C. went D. did went 3. ----What’s in the cinema? ----“Paris in the Spring.” A. on B. in C. have D. play 4. I was in Beijing May. A. / B. on C. at D. in 5. I believe that this house is sale. A. for B. at C. in D. with 6. I’ve been here three times years ago. A. at B. for C. since D. in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 答案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 2、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B )。 3、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 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D )。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D )。 6、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C )。 7、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8、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 D )的要求。 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B )直接的理论根据。 1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C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11、中国共产党(B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12、“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A )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 13、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 )。 14、(D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C )。 16、(A )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17、(A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8、(C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19、(D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0、(B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社会主义(ABCD )现实状况为基础的,体现了依法治国内在本质和基本要求的思想理念,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

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试题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 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何为真实的问题? 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 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 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 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决定》号召全党、全社会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思想性和时代性。 7、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 答: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念,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8、为什么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答: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创新的知识,将知识与经济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是什么?为什么? 答:培养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创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面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个人奋斗的勇气、集体协作的精神;需要精确的数字、创新的意识。这些,构成了创造性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 10、什么是“践行模式”。 答:知行合—、以知促行、以行观知、重在于行的教育模式称为“践行模式”。 11、简述法国保尔.朗格朗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答: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人们常常狭隘地将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或职后教育。终身教育首先是对学校和一般制度化教育提出的批评。传统的学校体制很难适应日益迅速的变化,无法应付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教育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革新。终身教育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灵活多变的教育体制。 12、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 答:我们把以下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主义教育观:①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重视知识的掌握、现象的研究,强调人自身力量的实现;③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获得职业技能。 13、成功智力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成功智力的科学性首先来自于对传统智力理论及其测验结果的严肃剖析。其次,斯腾伯格有力证明了人生的成功主要并不取决于分析性智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结合。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聪明程度有关,但聪明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等于成功。成功还与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关。第三,成功智力的理论更明显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若干获得成功的例证。 14、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层面? 答:第一个层面:课程支配权力的变化,第二个层面: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结构逐渐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第三个层次:教科书编写的多元化。 15、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答:人文主义教育也有难以摆脱的困境;第—、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茅盾。第二、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道德纪律的矛盾。 16、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什么?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施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政法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本质要求和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民政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从根本上解决民政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挥民政服务的职能作用,为顺利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是: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树立“以民为

本,为民解困”思想观念,打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结合起来。把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作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解决现实执法办案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推动行政许可法执法工作健康深入发展。 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进民政改革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民政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稳妥地执行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政制度。 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规范化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筑牢严格、公正、规范、文明、廉洁执法的思想根基,坚持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深化规范化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民政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民政工作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民政实践,努力践行民政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推进各项民政工作深入开展,用民政工作的成果来检验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二、目标任务 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是: 1、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理念,牢固树立“七种意识”,始终做到“七个坚持”,坚决克服和有效防止“七种倾向”,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克服,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的观点得到更新。 2、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查摆在思想认识和民政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

新理念Unit 2答案自制

新理念Unit 2答案自制 By 逆者求心听力: 1.The man might have no time for his first class. 2.Reserving a table. 3. Get together 4. 250 dollars 5.At 11:30 6. The man can’t manage to go to New York as planned 7. Picking uo a rental car 8.She was very frightened. 9.No one is capable of doing the job. 10.Kathy wrote a letter to her famil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选词填空: The US software developer that claimed Green Dam-Youth Escort software infringed the copyright of their product is attempting to stop more computer1.manufacturers from using the software. didn't provide the names of the computer manufacturers. Dell and HP had 2.already received "cease and desist" letters from the company, 3.urging them to stop distributing computers containing the alleged copied software on Tuesday. But Solid Oak has been approached by several law firms in China who have 4.offered their services, according to Zhang general manager could no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Thursday but said 5.earlier this week that the software programs might have similarities but the code was not stolen. An official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 said the ministry had not

法治理念教育试题精选

法治理念教育试题精选 两类题型——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D)。 A、党的领导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B)。 A、本质要求 B、价值追求 C、根本保证 D、重要使命 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A)。 A、本质要求 B、根本保证 C、重要使命 D、价值追求 4、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D)。 A、价值追求 B、本质要求 C、重要使命 D、根本保证

5、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C)。 A、根本保证 B、价值追求 C、重要使命 D、本质要求 6、服务大局的基础是(B)。 A、促进和谐 B、立足本职 C、维护稳定 D、社会建设 7、服务大局的关键是(C)。 A、正确处理好利益分配 B、坚持党的领导 C、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D、促进经济社会关系调节 8、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根本政治原则(B)。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严格依法办事

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结合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实际状况,当前突出需要对广大政法干警进行的法治理念教育有 (ABCDE) A、依法治国的理念 B、执法为民的理念 C、公平正义的理念 D、服务大局的理念 E、党的领导的理念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义在于(ABCD) A、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B、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 C、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 D、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B、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C、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

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演讲 XX年的春天刚刚拉开序幕,一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全国政法系统深入展开。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范畴,要求人人都服从法律,没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以上的特权,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是法治国家,存在这种壮态的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实践证明,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用于指导实践,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而一旦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实际工作必然走偏方向,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检察机关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执法观念、执法作为、执法能力、执法作风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适应。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和水平

提出的新的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指引检察工作,使新时期检察工作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多年来,通过开展“三讲”教育、集中教育整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专项整改等一系列活动,有力保证了检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但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各种错误的执法观念以及现实存在的人情、关系、金钱等问题仍在作崇,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好检察业务和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必须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好权从何来、用到哪去,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 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明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目的。理念执导实践,理念指导行动,执法理念既是执法行为的实践基础,又是贯穿执法活动全过程的行动指南。检察机关应自觉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得到及时更新。二是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最新-法治理念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精品

法治理念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深入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效推进我县法治理念主题教育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关于深化法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司法厅、省公务员局《省委组织部等4部门关于在全省公务员中开展法治理念主题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市公务员法治理念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社会能力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全面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为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县提供坚强保证。 二、总体目标通过法治理念主题教育培训活动,促使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依法行政,树立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懂法、守法、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三、对象范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法治理念主题教育培训活动要与县三知三心从政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及六五普法宣传教育相结合,以培育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基本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一全员培训。 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法治理念轮训。 培训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与各部门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二中层干部业务讲坛活动。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岗中层干部围绕各单位本职业务选定讲课主题,结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