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的运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常见易错的七种标点符号的总结及记忆。

教学重点: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括号等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引导学生自行总结。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激趣

导入语:有些人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字不写错,用不用或者随意使用标点符号都无所谓,不会影响到文章的表情达意。其实不然,文学大师郭沫若就十分重视文章标点,他曾多次强调:“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激趣故事二则:《寒食》新解

杜牧唐诗《寒食》,是有名的佳作,原文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只要改动诗中的标点符号,就变成一首小令:?清明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阔少爷娶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是一个丑女,便找媒人算账?媒人说:?我沒有说谎,一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二.标点符号的分类:标(标明)点(点断)

点号句中点号(、,;: ) 句末点号(。?!)

标号——…… “ ” ()《》·—

(一)、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号。

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调查研究

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二).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三).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如: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四).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五).破折号

一般用法:

1、解释:说明前文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解释补充说明)2、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3、表说话的中断和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4、表意思递进(紧承):

团结——批评——团结

(六).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注意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七).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到底怎么办,(也可用?)去还是不去?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3)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4)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八).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九).引号:表文中引用的标号。

1. 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3.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例如:古人对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

4.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5.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十)、书名号:主要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十一).省略号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

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想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3.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狐狸、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4.表示静默或思考.

何为:不行!她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5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他……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6.表示语言的中断.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

7.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原来如此!……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如:园子里种了一些蔬菜,如柿子、豆角、白菜、土豆等……

2.书名号容易忽视。

如: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

3.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三.标点符号正确书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二)、括号、引号、书名号这三种符号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各占一格的位置。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上下居中。

(四)、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上下居中。

标点符号正确的书写位置

四、课堂练习

1、依次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今天想起来,是好笑的①拒绝人家给我们免费宣传②贝汉廷笑着对我说③可是那会儿,思想就是不开放嘛。后来在我们离港时,他们还是从雷达站上进行了拍照,而且登在报上,说④这是汉堡一百多年来没有过的⑤他挥挥手,不肯说那些赞美之词⑥怎么也不肯。

A①。②”。③,“④,‘⑤……’” ⑥,B①,②。” ③:“④:“⑤……”⑥。

C①,②。” ③,“④:‘⑤……’” 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引语中“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如①处应用逗号,因为“好笑”的事,后一句才说,这句意思并不完整。②处应是引号内的标点。③处,说话人在中间被交代了一下,所以,“笑着对我说”后面应用逗号。④处~⑤处,这句是人物的说话中又引用,所以应用单引号。⑥处的后一句,是对前一句进一步说明,当然用逗号。

2、含两处标点错误的句子是()

A.做,要靠思想来指导;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B.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C.宣判书“连篇累牍”地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诫”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现在只能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答案】C A句中“证明”后应用冒号,总括上文。B句中“(小说和剧本)”前面的逗号,应放在括号后面,属于句内括号。D句中“白花”后面应用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C句中一处成语“连篇累牍”不必加引号,因为它在这里没有特殊意义,“世俗的政权”也不必加引号。

五.教学反思:

1句号:

A一逗到底:句子有几层意思应该用相应的逗点区别应用。

B滥用句号,割裂句子的完整。

2问号:

A问号用在疑问句后面,但前面的句子是不是为疑问句却经常被忽略。

B连续几个问句连接使用,如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3叹号:

A陈述句末一般用句号。不能认为一带感情就用叹号。

B叹号用在感叹语气结束的位置,不可以把句末叹号用于句中,割裂句之完整。

4逗号:

A插入语没加逗号区别其他成分。

B随意应用逗号,肢解句子。

5顿号:

A注意并列词语的层次:不同层次之间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B数字间顿号的误用: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不可用顿号割裂。

C在“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连词前不可连用顿号,以免重复。

6分号:

A单句内部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分号。

B不是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而使用了分号。

7冒号:

A提示性动词所带宾语,两者之间不可以用冒号分割。

B冒号和“即”、“也就是”一类词语同时使用。

8引号:应该注意引号和其他句逗的配合使用。

A要注意引号和冒号联合使用时的位置判断。

B滥用引号:一些词语没有特殊含义却加上引号的情况。

9省略号:注意省略号和一些词语(“等等、云云、之类”)词语的联合使用,以避免重复使用的情况发生。

六.规律探求:

A标点的应用经常性和语气考查发生联系:疑问句、感叹句中在语气完结处加相应的逗点,即使出现各种情况的倒置也不例外。

B位置的应用是逗点考查的关键:引语末了的点号的位置;括号的位置。

C句中符号的应用应该和句意的理解联系起来。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教案

小标点大学问 ——“标点符号”专题讲解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认清标点,掌握如何正确书写标点。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一、同学们:大家好!在我们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提笔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第一项——“课前热身”中的四道中考题。时间为4分钟。 过渡:时间到。请大家拿出红笔,订正自己的答案。第1题选C,第2题也选C,第3题选A,第4题也是A。全部做对的请举手。请放下去。做对3个的请举手。请放下。这些是中考题哟,大家现在就能做对3个或全对,非常不错啦。标点符号是中考的考查要点,也是我们在这学期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故我们在学习时不能轻视它。我国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就谈到过标点使用的重要性,他说:“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读到他的这句话,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趣味故事 古时候啊,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啊,有个媒婆替大户人家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保证姑娘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那样。大户一看,心花怒放,允许了那门亲事。他们把这行字念的是:“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可到了把新娘迎娶进门,送入洞房后,才发现新娘是个秃头,瘸腿,一脸麻子的丑八怪。大户找媒婆算帐。媒婆不认帐,说她纸条上写得明明白白:“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过渡: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觉得“标点虽小,学问却很大”呀。所以这节课我们将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了解正确书写标点符号的注意事项,二是学会正确使用标点。 三、教学过程 (一)小标点,写在哪 过渡:第一个任务,了解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请看这两种情况,句号和省略号放在哪里的?标点符号只能放在这一行的末尾,绝对不能出现在下一行之首。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2、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是单项选择题,包括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两种形式,二是给具体的句子加标点或用“/”形式断句。 3、能力层级:D级。分值为3分。 三、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一)、问号使用 (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 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是他的体形他的亲切,还是他的

标点符号的运用教案

课题:标点符号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运用:黑板 教学目标: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冒号、引号、感叹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可是大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标点符号,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书写标点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呢? 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总结写法。 (1)在文章中,逗号、顿号、句号、问号、叹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这六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三、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一)热身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 1.出示句子: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句号。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2.出示句子:大家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3.出示句子:公园里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4. 出示句子:你见过金丝猴吗

标点符号应用 教案

标点符号应用教案 1、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 2、标点符号应用 重点难点综合训练,标点符号应用 【知识点讲解——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名称符号说明举例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1.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2.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3.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2、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示声音的延续。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执教者:龙泉驿区第二小学校郑杨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符号的历史及演变过程。 2.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师出示课件,讲述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的使用确实大有讲究,只有正确地使用它们,我们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标点符号”乐园。) 2.昨天,同学们收集了和标点符号有关的资料,(课件出示“前置预习题单”)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习题单,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你了解到的标点符号的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 3.指名交流标点符号的历史和演变。(学生汇报后,师课件展示,生默看)。 4.标点符号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它们都有哪些用法呢?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呢?(指名学生展示填写的表格,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老师课件出示,讲解) 5.认识了标点符号的成员,我们该怎样正确的书写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2号学习题单,在方格里工整地书写常用的标点符号。(生写,抽生展示,教师幻灯片更正)课件内容: 、,;:。?! “”……《》—— 出示课件,师生集体答议特殊状况下的标点书写。(师明示:所有的点号都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断开来写。) 二、闯关练习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类别和用法。该怎样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闯关练习”。先来完成第一关“热身准备”,时间2分钟。 (一)“热身准备”

标点符号-教案汇总

学习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掌握标点符号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导入揭题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正确书写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七种),一是标号(九种)。 C、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通过例句,熟悉用法。 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1)“”(引号)的使用 例句一: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提示语“说在引用语的前面”)例句二:“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提示语“说”在引用语的后面) 例句三:“是的。”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前后都有引用语,省去

(完整版)小学标点符号教案

【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旋律,我们需要用心去聆听。】 小学阅读与写作(标点符号) 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基本用法: 1、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2、标点符号的用法。 (1)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2)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3)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4)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5)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6)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a)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b)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c)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d)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e)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f)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7)引号: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b)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c)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d)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②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③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8)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

《标点符号的用法》精品教案

《标点符号的用法》教案 【教学设想】一年级要掌握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四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认识四种常见标点符号: (一)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我们只学习“逗号”的用法。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例如: ①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 缕还牵若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干于不能全忘 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句子主语(复杂短语作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 --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例如: ②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③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④你啊,真不争气。 (3)用在关联词之后。例如: 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二)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 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请把门关上。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夜晚。⑤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 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就都用句号。有时独词句、无主句(如例④和例⑤)表示陈 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2.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 - 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 - 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例如: ③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④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 - 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 - 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考虑在各项之后 - 都用问号。例如:

初中语文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三、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设想 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明确标点符号的复习要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举例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四、标点速记口诀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1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分号)--高三一轮复习教案(高三必修)

考点探究: 一、知识讲解: (1)正确使用逗号 a、形式:逗号常用的形式是“,”。 b、用法: ①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②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③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④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正确使用顿号 a、形式:顿号的形式为“、”。 b、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和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3)正确使用分号 a、形式:分号的形式为“;”。 b、用法: ①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和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道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③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二、备考锦囊:标点符号用法歌决 逗号: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顿号: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爪子点”,两数相邻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分号: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其它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误区导航: 1、要区别顿号、逗号、分号三者的关系:这三个符号都用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三:一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二从是否表示并列来区别。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三从分号使用中的一些规律来区别。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例如:七八年高考题中有这样一句:“白天,战士们坚持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这句句子中的两个逗号和一个分号都是十分典型的。 2、顿号特殊情况:(1)相邻的两个数字连说,表示约数的时候,不要加顿号,如“二三十人”,“十五六岁”等。(2)如果表示确数,则要用顿号隔开,如“他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成绩最好”。(3)只有两个词语并列,一般用“和”“与”等连接。(4)多项的,前几项之间用顿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

课题:《年、月、日》(第1课时) 科目:数学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 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年历卡片 修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随后,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 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从而纠正平时标点符号使用和书写中的不规范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顿号这六种标点符号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顿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到朋友家混口饭吃,时间一长,主人就不高兴了。有一天,天上飘着雨,穷秀才又来了,主人只好写了一张纸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穷秀才看了纸条,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于是灵机一动,只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成了留客词。你知道主人和客人是怎样断句的吗? 二、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1)顿号的作用: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使用时应注意:1.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2.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表示一个准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举例运用。 (2)逗号的作用: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使用时应注意: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举例运用。 (3)分号的作用:分号表示一句话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使用时应注意:1.并列复句中的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 2.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举例运用。 (4)句号的作用: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 举例运用。 (5)感叹号的作用: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 1

标点符号用法教案

标点符号用法教案 授课人:张艳娥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引号、问号的用法。 2.能判断对错,做到标点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先自学,接着检测,然后讲解,最后再检测讲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自学(用PPT自学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然后考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讲故事。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这个句句子的基本拆解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讲解检测试卷 考试试卷(标点符号)每小题10分,满分100分。姓名 分数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四单元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通过主题图的展示,使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计算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本部分知识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材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之前,先教学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体现弹性要求。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四具体分析 1.主题图 教材上呈现了一个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图中显示了一些表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情境,如每棵树之间都插着4面小旗子,跳绳的小朋友每4个人一组,篮球场上每5人为一组,黑板报下面的花每3盆摆一组,这些都为用除法计算提供了素材(因为都是平均分),至于分的结果是整除还是有余数除法,要具体看被除数和除数的数量关系而 1

定。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就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例1(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3.例2(有余数除法) (1)采用例1情境的延续。 (2)体现弹性要求,可以从图上看出结果,可以写成横式(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重点教学笔算,把横式和竖式对比,使学生了解余数的含义。 (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4.例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具体教学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除数不变,改变被除数;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 5.练习十二 第2题,与例3有所不同,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以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第3题是有余数除法的一种变式练习。 练习中还编排了一些乘加的题目,如第5(4)题、第8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乘加和有余数除法的互逆关系,为利用乘加来检验有余数除法打好基础。 6.例4(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样体现弹性的要求,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7.P55“做一做”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职教中心张宁 教学目标:掌握16种标点符号的作用与用法 教学重难点:顿号、冒号的用法,分号与逗号的区别;括号、引号及破折号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训练 课时安排:3教时(点号总结1课时,标号总结1课时,巩固训练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透析 1.考点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要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考题回眸:高考中的测试题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涵盖了七种点号和七种标号,除了着重号、间隔号没有考查过外,其余标点符号都己考查过。 前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 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3.题型设置:一般标点符号的考查,涉及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辨别题、改错题。要辨析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一要牢同地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二要注意分析具体的文章和语气。 二、知识网络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a表停顿,b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7种。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句末点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中点号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

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 三、复习方略 第一,明确考什么 标点符号的使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是正确书写标点符号。高考考查主要是指前者。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并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一文,它对16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作了说明,这都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从1994年至今年的考查情况看,涉及了引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重点考查标号与点号的综合使用。 第二,明确怎么考 从四年的考查方式看,多是Ⅰ卷中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一般是1题3分。有时Ⅱ卷语言表达主观题也涉及标点,多是以综合改错题形式出现,一般仅涉及一处。 第三,复习思路指导 (一)在学生明确高考考查形式后,让学生认真研读1990国家语委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见人教社版高语三册附录),明确7种点号和9种标号的作用、性质及使用规则,且了然于心。 (二)明确点号与标号的综合运用 (1)点号与引号的关系。要辨别其使用恰当与否,应仔细分析文意和语气。引号的使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①直接引用。引用的话若是直接照录人家原话,原来的标点不能作任何改动,引文末标点应放在引号之内。它又分三种情况。 a﹒说话人在前的。例如: 张刚说:“我毕业后要自办企业。” b﹒说话人在中间的。例如: “唉!”作家叹到,“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说话人在后的。例如: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嫂慌忙地说。 ②间接引用。引用的话若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则引文句末不用点号,内部标点保留(问号、叹号除外)。若文句须停顿,则标点放在引号后。例如: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话”。

(完整)小学四年级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教案袁楼小学刘林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通过猜谜语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四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同学们猜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出示标点符号歌。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打拍子读。 四、实际操作大练兵 (一)抢答,热身练习 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也读了标点符号歌,看看大家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的怎么样。 课件出示抢答题目 四、专项练习 1、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1)、他气喘吁吁地跑来说:“你……你……你们……快……快去看看。” ( ) (2)、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 (3)、在南宁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 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高考语文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 一、复习定向 《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根据最新考纲要求,考查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和句中标点(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共7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共9种,标号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标明语句的顺序和作用。 高考的标点符号题重点考查点号,兼顾常用的标号。近年来,主要考查了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以及引号、括号、书名号和破折号四种标号的用法。出现频率最高的依次是:①问号、书名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搭配使用;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句的层次。 标点符号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括号与表停顿的点号连用时,点号的位置;二是引号与点号连用,后面的点号的位置;三是有疑问词的句子,句末用不用问号,几个疑问句相连,问号如何用;四是几个并列的短语相连,该使用逗号还是顿号等。标点的考查方式在第Ⅰ卷设选择题; 对标点符号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重点应放在攻克标点符号运用时的难点和易错点上: 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考查热点主要是顿号、冒号、问号、引号、括号、书名号及句号,下面就考查热点进行分类解析: 热点一:问号叹号 ——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一)问号的用法 1 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2009年9月,在一份被曝光的内部资料中,记录了李开复和谷歌高层的对话,谷歌高层极力挽留李开复:“怎么了?开复。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你续约的。” [答案]把“怎么了?开复。”改为“怎么了,开复?”。 [讲评]这一问句属于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到句子的末尾。 2 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备选例题]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是赵本山小沈阳师徒二人再次合作呢?还是两个人轮番上阵?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答案]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是……,还是……”属于选择问句,所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即可。 3 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不用问号。 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1课时系列教案

2020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第一课时 【考纲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B级(表达运用) 【考纲阐释】明确标点符号的各种作用,正确使用各种点号和标号。点号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的。 【考点分布】(1)点号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2)标号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真题解析】 1.(2020年山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答案】D(A.“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有问题,按原来的标点规则,这种用法是正确的; C“两岸携手、共渡难关”之间用逗号,这是两个短句子。) 点评:此题出的很差,因为有知识性错误,B项的用法是对的,“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一句用法正确,标点符号用法细则中明确说明,引文中为了保留原来的特殊语气,可以保留原来的标点。本题把这种用法视为错误,估计是命题人的个人观点,但是个人的学术观点怎能挑战约定俗成的规则呢?其直接后果是造成考试的不公正。希望考试院承认错误,评卷时BD两项都算对,以免部分学生吃亏。 2.(2020年湖北)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D 【考点】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A.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B.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C.括号应在引号外,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不能在引号内。 【思路分析】标点的使用要从句意、句间(词间)关系、句子语气三者结合起来分析。常见的命题者设置的失误有:①非疑问句用问号(如A项),②倒装句中间号③前置分句之间用顿号④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⑤连词前面用顿号⑥概数用顿号⑦集合词语用顿号⑧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⑨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⑩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⑾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⑿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⒀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⒁引语中(或括号中)句末点号误置(如C项),⒂不是书名用书名号、⒃冒号、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如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