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卷8试题和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卷8试题和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卷8试题和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 ~ 学年第学期期考试试卷()卷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绝对数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2、对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恰当的调查方式是()。

3、按连续变量分为4组,各组为55-65,65-75,75-85,85以上,则数据65、85分别在()组。

4、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

5、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6、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均值为14.5, 标准差为3.7,比较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结果是()。

7、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和()。

8、最小平方法的条件是()。

9、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1分,共10分)

1、进行统计研究的前提条件是统计总体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是全国总人口,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全国总人口数是变量。()

3、统计的三大职能有信息、咨询、监督,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信息职能。()

4、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一组发生的次数较多时,计算的算术平均数接近中间一组。()

5、对离散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对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6、在分组时计算频数密度是因为不等距分组的各组频数分布受组距大小影响,不能真实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7、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8、几何平均法适用于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都成正比。()

10、若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提高。()

三、不定项选择题(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

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 总人口数

B 计划产量

C 人口增加数

D 计划完成程度

E 序时平均数 E 应考虑极端数值的影响

4、某公司1,2,3,4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和230人,该公司一季度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A 208

B 215

C 214

D 222

E 212

5、某企业1996年产量为125,1997年比上年增长2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0%,则1998年比1996年增长()

A 20%

B 40%

C 60%

D 44%

E 40%

6、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报告期分别降低了5%(甲)和10%(乙),报告期销售额二者的比重为40%(甲)和60%(乙),则两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为()

A 92.5%

B 92.4%

C 91.9%

D 92.0%

E 都不正确

7、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

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

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

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

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

8、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 )

A 二者相同

B 二者不一样

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

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

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

9、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 )

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

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 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

10、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 )

A 样本容量有限

B 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

C 能确定抽样方法

D 能确定推断的可靠程度

E 能计算抽样误差

四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2、简述测定季节变动的原始资料平均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3、什么是均值、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4、平均指标指数是总指数还是一般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三者在分析意义上有何区别,在数量上又有何联系?

5、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关系。

五、计算题(共40分)

1、某公司下属三个部门报告期的流通费用率(=流通费/销售额)分别为12%、8%、10%,流通费用额分别为96万元、120万元、100万元。试计算三个部门的平均流通费用率。(5分)

2、为调查某单位每个家庭每天观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多长,从该单位随机抽取16户,得样本均值为 6.75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25小时。

(1)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家庭每天平均看电视的时间;

(2)若已知总体标准差为2.5,允许误差和置信水平不变,求适合的样本容量。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Z 0.025=1.96、Z 0.05=1.645,t 0.025(15)=2.131、 t 0.05(15)=1.753)(10分)

3、某地三种商品销售情况,有关资料如下表:

要求: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建立适当的指数体系,并结合计算结果进行因素分析。(10分)

统计学卷8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分×10)

1. 绝对数、相对数 2 抽样调查 3 第2、4组 4 一致性或相合性、有效性 5 88,88 6 甲好于乙 7同度量,权数 8 0)()(2=-=-∑∑∧

∧y y y y 最小值, 9 所属时间、指标数值

二、判断题(1分×10)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三、不定向选择(2分×10)

1. C

2. ABD 3 BC 4A 5 D 6 C 7ACD 8 BCD 9. ABC 10 BE

四、简答题(6分×5)

1、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步骤为:第一步,从小到大排序;第二步:确定组数,组数2

log log 11010N K +=,其中N 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的差,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第四步:根据组数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第五步,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

2、又称按月(或季)平均法,这种方法不考虑长期趋势影响,根据原始数据直接计算季节指数,测定季节变动。 (1)计算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 (i =1~12月或i =1~4季),目的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月份)数据上的不规则变动; (2)计算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 ,找出整个数列的水平趋势; (3)计算季节指数S i ,即 (i =1~12月或i =1~4季)

3、均值即算术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三者的关系是:对于同一组数据资料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如果数据具有单一众数,且分布是对称的,则三者相等。若数据为左偏分布,则有0M M X e <<-,若数据右偏分布,则有0M M X e >>-。从数值关系上看,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X M M e 230。

4、是一般的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即

5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互相补充。具体:(1)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2)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因此,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也合并称为相关关系分析或广义的相关分析。在研究目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方向、程度,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而回归分析能确切地指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可根据回归模型从已知量估计和预测未知量。(2)在相关分析中,不必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必须事先确定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而且只能从自变量去推测因变量,而不能从因变量去推断自变量。(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则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

四 计算题

1 H= =9.58%(5分)

2、 (1)n=16, 样本均值=6.75,样本标准差=2.25 查131.2)15(025.0=t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

10111∑∑∑∑÷f f x f f x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10111∑∑∑∑-f f x f f x i y --y i i i y y s -=100015008003161++=∑

∑m x m

该单位平均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95%的置信区间是 6.75± =6. 75±1.20即(5.55,7.95)

(2)据(1)知允许误差E=1.20,又有总体标准差为2.5,95%置信度下,96.1025.0=z 则

即只需多增加一个样本就能满足要求。(10分)

3、解:指标体系:0111

00010011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

进一步计算得:1169400

108531085700011694008570001085310?= 126.64%=136.45%×92.81%, 228310=312400+(-84090)

计算结果表明:(1)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平均增长36.45%,使销售额增长312400元;(2)商品的价格平均降低7.19%,使销售额减少84090元;(3)由于销售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变动的结果,使销售额增长26.64%,增加228310元。(10分)

4、 解: ∑=36.4x ,∑=880y ,∑=54.207x

2,∑=104214y 2,∑=4544.6xy 97.022=??? ??-???? ??-??

? ??-??? ??-=∑∑----y y x x y y x x r i i i i xy ,计算结果表明X 与Y 为高度相关。

(2)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t X Y 21ββ+= 则896.124.3654.20788804.366.454482

2=-??-?=β 323.518

4.36896.1288801=?-=β 所以回归方程为:t X Y 896.12323.51+= ,结果表明,月产量每增加1000吨,生产费用平均增加12.896万元。 (15分)

1720.15.296.1)(2222222=?==E z n σα∑∑∑∑∑∑-+-=-)

()(011100010011p q p q p q p q p q p q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卷4试题和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为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研究中,样本是()。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3、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4、根据季节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5、已知一个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22,130),如果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26和16.07,则研究时应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和()。 7、已知总体标志值的平均数为13,各标志值平方和的平均数为174,则标准差系数为()。 8、对200件产品进行检查,发现合格品为180件,不合格品为20件,则其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 9、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平均数。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无分,漏选一个扣0.5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 2、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 88 、91 B 85、91 C 88、88 D 85、88 E 85、91 3、最小平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零 B、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为零 C、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最小 D、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最小 E、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小于零 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减少15%,则物价指数为()。 A 无法计算 B 15% C 85% D 117.7% E 都不正确 5、在编制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同度量作用 B 平衡作用 C 权数作用 D 协调作用 6、进行指数体系分析的作用是()。 A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B 进行因素分析 C 根据已知推断未知 D 以上都正确 7、统计指数的作用是()。 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 B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 C对复杂现象总体中各因素进行分析 D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内变动趋势 E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F 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 8、下列对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固定在基期 B 可以选择固定在计算期 C 可以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 D 以上都正确 E 以上都不正确 9、随机抽取400人的一个样本,发现有26%的上网者为女性。则女性上网者比率95%的置信区间为()。 A (0.217,0.303) B (0.117,0.403) C(0.217,0.403) D (0.117,0.503) 10、从一个总体中抽取16个样本,其标准差为6.2022,则总体方差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A (4.58,9.60) B (5.20,9.78) C (4.72,9.20) D (4.90,9.77)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Z0.025=1.96、Z0.05=1.645,t0.025(15)=2.1315、 t0.05(15)=1.7531,X20.025(15)=27.488、X20.975(15)=6.262、X20.05(15)=24.996、X20.95(15)=7.261)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对数据进行组距分组的步骤。 2、什么叫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简述相关分析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 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 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 B 城市较大 C 城市和乡村一样 D 不能比较 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 B 4% C 5% D 无法计算 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年距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 B 普查 C 统计报表 D 重点调查 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 的样本,则可采用( )。 A Z 检验法 B t 检验法 C 2χ检验法 D F 检验法 12、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得到趋势值,则移动平均项数( )。 A 应选择奇数 B 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C 应选择偶数 D 可取4或12 13、回归估计标准差的值越小,说明( )。 A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B 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差 C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D 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差 14、某企业最近几批同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0%、95.5%、96%,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合格率 进行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数目时P 应选( )。 A 90% B 95.5% C 96% D 3 % 96%5.95%90++ 15、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表示( )。 A 0H 为真时拒绝0H 的概率 B 0H 为真时接受0H 的概率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试卷(九)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河北工程大学~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请阅读每道命题并判断其的对与错,将“√”“×”填在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 1.核心价值观是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的。() 2.信息收集是有成本的,信息成本是指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折旧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和监督成本。() 3.明茨伯格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往往扮演着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这三类角色。() 4. 决策与计划时常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5.信息系统是指一种为管理者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6.决策的原则是最优原则。() 7.企业组织结构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 8.决策就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9.计划由明确性程度可分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10.组织层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管理幅度的大小。() 11.决策的依据是信息。() 12.当组织已经进行前馈控制,不需要再进行反馈控制。() 13.企业通常包括经营决策层、专业管理层、作业管理层三个基本层次。() 14.一般,组织会在营销部门实行集权化管理,而在财务部门实行分权化管理。() 15.《疯狂的赛车》拍摄剧组是典型的“网络组织”结构。() 16.在双因素理论中,令员工产生不满意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 17.自适应控制的控制标准值是组织在过去时刻已达到的状态的函数。() 18.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要认清现在,即组织所处的当今环境。() 19.韦伯、法约尔、甘特都是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20.“诚工”“诚贾”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一。() 二、选择题(每一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个2分,共30分) 1、信息系统包含()等部分 A 输入 B 处理 C 输出 D 反馈 2、当管理者的直接下属人数为3时,管理者需要处理的关系数量为() A 44 B 18 C 6 D 36 3、控制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A 自适应控制 B 程序控制 C 同期控制 D 追踪控制 E 反馈控制

(完整版)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B)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和。 2、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和。 3、在某城市中随机抽取9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1080,750,780,1080,850,960,2000,1250,1630(单位:元),则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有限区间(a,b)内取值,且X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 0 ()1 f x b a ? ? =? ?- ? 则X的期望值为,方差为。 5、设随机变量X、Y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X)=2,E(Y)=3,求E(2X-3Y)= 。 6、概率是___ 到_____ 之间的一个数,用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经常性。 7、对回归方程线性关系的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8、在参数估计时,评价估计量的主要有三个指标是无偏性、和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 分) 1、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2、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3、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5、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 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6.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少()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 =SSE+SSA() 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α,则拒绝H 。() 9、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样本容量 与边际误差成正比。() 10、当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称为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 1、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 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个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2、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其他 (a

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统计学类 专业名称: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如经济统计方向可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经济与社会统计等)。 实践教学: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原专业名:统计学、统计与概率(部分)。 就业数据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 年12 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 分,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X 为均值)A. B. C. D.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A. 综合指数形式B. 算术平均形式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3. 红星企业的2010 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A. 平均数指标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 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无法确定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A. 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 全面调查D. 抽样调查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A. 100 B. 1200 C.120 D. 400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变异指标9. 说明 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 C.判定系数D. 估计标准误差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况应用()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C. 普查 D. 统计报表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260 B. 215 C. 230 D. 185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 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A. B. C. D.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 中位数B.众数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14. 若已知是的 3 倍,是的 1.5 倍,则相关系数()。A. B. C. D.15. 要对某市高等学校的科研所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A. 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 某一高等学校的科研所 C. 某一高等学校 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的科研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分,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1. 统计指数的性质主要有()A. 综合性 B. 代表性 C. 相对性D. 平均性2. 统计预测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A.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B.根据现象的特点选用适宜的预测方法 C.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 统计预测中的定量预测要大量使 用模型外推法3.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C.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4. 统计表从外表形式看,主要有()A. 统计数字资料 B. 标题 C. 主词 D.标目 E. 宾词5. 在编制加权综合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 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B. 权数的所属时期 C. 权数的具体数值D. 权

医学统计学及医学文献检索试卷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20 /20 学年第学期试卷( 卷) 课程:任课教师:教学点:考试方式:开卷 专业与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参数 2、概率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小题1分,共15分) l、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B、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 3、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4、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5% C、4.56% D、104.55% 5、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其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6、在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抽样单位数比原来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将会( ) A、扩大到原来的4倍 B、扩大到原来的2倍c、缩小到原来的3倍D、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7、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80-90%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80.1-90% 90-100%85-95% 100-109%90.1-lOO%100-110%95-105% l10%以上lOO.1-100%110以上%105-l15%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一样的 B、甲企业>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 D、无法判断 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O≤r≤1 B、-l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 A 、上升 B 、下降 C 、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 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 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 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75% B 、 99.5% C 、100.5% D 、 133.2% 【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中位数 C 、 样本众数 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A 、P 值> α B 、P 值>β C 、 P 值< α D 、 P 值<β 【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 S x Z 0μ-= ~N(0,1) B 、 n x Z σμ0 -= ~N(0,1) C 、)1(~)1(2 2 2 2 --= n S n χσχ D 、)1(~0--= n t n S x t μ 【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试卷(河北工程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或()接触组成的运动称为高副。 2.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当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3.在凸轮机中,常见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运动时,将出现()冲击。 4.直齿圆拄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截荷由()对齿轮承担。 5.为使俩对直齿轮圆拄齿轮能正确齿合它们的()和()必须分别相等。6.俩齿数不等的一对齿轮传动,其齿面接触应力为()俩齿轮硬度不等,其许用接触应力()。 7.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8.在设计V带的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和()选取的。 9.链传动中的节距越大,链条中各零件尺寸(),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10.工作时只受()不承受()的轴称为心轴。 二、选择题、 1.渐开线标准齿轮的跟切现象发生在()。 A.模数较大时 B.模数较小时 C齿数较小是 D齿数较大是 2.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堆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拄滚子轴承 3.在下列四中类型的联轴器能补偿俩轴的相对位移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拄销连轴器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Y和压力角a的关系是()。 A Y=a B Y=90度-a C Y=90度+a D Y=180度-a 5.对于普遍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 B扭曲 C压力 D 拉力和扭曲 三判断、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段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俩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 2.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越大。() 3.在平键连接中,平键的俩侧面是工作面。() 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大端模数。() 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循环过载。() 6.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7.向心推力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称承受轴向载荷。() 8.圆盘磨檫离合器靠在主、从动磨檫盘的接触表面间产生的磨檫力矩俩传递转矩。() 9.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10.代号61722轴承的内径是22mm。() 四、简答题 1.试述齿廊齿合的基本定律。、

统计学考研前100院校

统计学考研前100院校 统计学 专业代码:020208 学科大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专业院校排名 第一档: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第二档: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 学、中央财经大学 第三档:湖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第四档: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 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 学。 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单位 统计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统计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侨大学、国防大

学、军事经济学院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统计学考研院校排名是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2013年11月授权发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猜想,之所有第一梯队是这两位,跟建校建系的时间有关。如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前身统计系,是1952年和1 系调整成立四川财经学院时首批组建的五个系之一,也是全国财经院校中最早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院系之一。 这里还有一份统计学专业的高校排名,可能这个比上面的容易被接受,也不是我编的,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90 10001 北京大学88 10384 厦门大学85 10055 南开大学83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8 10422 山东大学 下面还有一份财经类统计学专业名校盘点—— 1.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合计11个)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统计学试题2套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 )。 A ?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 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C. 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 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若不断重复某次调查,每次向随机抽取的 100 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则每次都能得到 一个回答“是”的人数百分数,这若干百分数的分布称为: ( )。 A .总体平均数的次数分布 B .样本平均的抽样分布 C. 总体成数的次数分布 D .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 3. 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 A .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 .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 该数列无众数 D .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4.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常用的是(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5. 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近似采用 ( )。 A .多阶段抽样的误差公式 B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 C.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 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6. 将报告期两个城市物业管理费用的物价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属于( )。 D. 肯定为负数 9.若产品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 10.下列现象中具有侠义相关系数的现象的是( )。 A .定期存款的利率与利息 B .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 C .居民收入与商品销售额 D .电视机产量与粮食产量 、多选题:( 每小题 3分,共 15分) A .强度相对数 C. 结构影响指数 B .动态相对数 D .静态指数 7.某地区商品销售额增长了 5%,商品零售价格平均增长 2%,则商品销售量增长 ( )。 A. 7% B . 10% C . 2.94% D . 3% 8.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城 Y=a+bx 中,回归系数 b ( )。 A .肯定是正数 B .显著不为 0 C .可能为0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统计学试卷,答案

第一套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就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就是( B ) A 、数量指标 B 、数量标志 C 、变量 D 、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 B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 A 、104、76% B 、4、76% C 、110% D 、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D ) A 、4%13%8%5%3??? B 、4%113%108%105%103??? C 、 4 %13%8%5%3???-1 D 、 4%113%108%105%103???-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C )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7、就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就是( D )。 A 、1 B 、1/2 C 、1/3 D 、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 B ) A 、都就是随机变量 B 、自变量就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就是随机变量 C 、都就是确定性变量 D 、因变量就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就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就是指( A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她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 A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