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孔子说:

“仁者爱人”,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

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

然而,现今的孩子却普遍缺乏爱心,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

某媒体报道:

父亲千里迢迢送钱到学校给在高校就读的儿子时,儿子却因父亲穿着破旧,居然在同学面前介绍说:

“他不是我爹,他是我老乡。

”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对父母长辈指来挥去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

爱心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爱心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

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老师是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之

一。

1 / 10

老师的教育、言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师被喻为是孩子的“第二任母亲”。

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小学生爱心的培养必须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

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

”他还从“怎样教孩子懂得奉献的思想、教会孩子善于理解人的悲痛、教会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培养尊敬爷爷奶奶的情感、培养良心感、培养善意感、自觉地去追求善良”等方面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对孩子爱的教育,也为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生命或事物的爱”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

一。

据儿童学家研究,孩子天生就具备爱心,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有对别人的情感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但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

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

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

2 / 10

而当孩子上学之后,他们的爱心却越来越缺乏。

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认为,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爱心,首先要找出造成孩子爱心缺乏的原因,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

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之

一。

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力特别强,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中,对智育的重视大大超过德育。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父母长辈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让他们在一个被爱的环境下成长;然而,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缺乏爱心。

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灌输爱心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的爱心教育实际上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包括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而前者比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决定他的具体行为,也就是说孩子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化为道德行为,必须通过个性品质来体现。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个性品质,学生的爱心就不能从行为中得到反映,往往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难以深化。

要培养一个好的个性品质,使他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这些道德认识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么如何加强孩子的爱心教育呢?我根据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探索实践经验,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关心别人的品质习惯,从小事做起。

3 / 10

关心别人也是一种品质和习惯,需要从小养成。

据调查显示,小学生一般缺少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内在意识,他们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完全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的制约。

然而,在社会群体中,关心他人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前提,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及习惯十分必要。

首先,关心别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很难想像他会去关心别人。

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就要从正面告诉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别人的位置、角度着想,不要只顾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例如:

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早晚向父母问好;吃饭请父母先动筷;外出跟父母打招呼征求意见;递上一杯水或递上一双拖鞋;祝父母生日快乐等。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踮起脚尖轻轻走路,以免吵醒他们。

当父母长辈生病或身体不适时,要学会安慰父母,给父母以心灵上的慰藉,并尽量不给他们制造麻烦。

从关心父母上升到关心别人的高度。

再如当下课铃响了,同级的班还没有下课,就不要大声吵闹,以免影响他们的学习等等。

其次,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能产生关心别人的意识。

1.让孩子学会一些家务劳动;作为家庭一分子,孩子有责任参加家务劳动。

2.让孩子学会为家庭分忧;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支撑一个家庭是很不容易的,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出力,要有为家庭分忧的意识,不让父母操心。

4 / 10

3.让孩子学会关心集体。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如“三八”妇女节启发学生们对母亲的关心、开展为母亲做一件事、和母亲谈心里话等活动;老师、同学生病了,提醒学生们看望慰问,送一句祝福的话,表达关心;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捐书助残”系列活动,向残疾儿童捐献图书。

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荣辱感和合作意识。

总之,一个人只有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关心集体,才能进一步发展为关心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旺,最终实现完美人格。我们教师应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教育做起逐渐使学生养成关心

他人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体谅别人的品质。

体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

对于从小任性惯了的孩子,这种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在独生子女中,许多小学生都比较任性、为所欲为,他们不懂得为别人考虑,不懂得体谅父母长辈的心情,只想到自己要怎样。

例如:

有家长反映,在商场购物时,孩子认准了一样物品,就一定要父母给他买;当父母不答应时,他们往往就会在商场吵闹,弄得父母十分难受。

类似于这种不体谅别人的行为,小学生时有发生。

对此,我在教学中,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关心学生,在教学中考虑每个学生的情感和动机。

5 / 10

结合具体行为给学生讲道理,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学会体谅别人,不要只顾自己,首先要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事先考虑别人,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不要强加于别人做某件事,而要和别人协商做事,只有征得别人同意方可满足自己的要求。

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改变别人,但如果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可能结果就不一样。

三、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质。

互助、合作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条件。

一个具有爱心的人起码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行动,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我们的社会与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投影给学生观看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乐于助人的概念。

告诉学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然而,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幼稚地认为世界上的人都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爱心的升华远远不是这样。

所以,还应当培养学生们的思考和判断力,如在写作业时,一个学生发现旁边的小朋友有一道题不会写,就主动把自己的本子给他抄答案。在品德课上,我引导学生们思考:

这样的做法是否算帮助别人?应该怎样去帮助他?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了在助人时,应作出分析,找到正确方法,真正地去帮助别人。

而且,我们教会学生帮助别人时要量力而行。

在我班发生过这样的事,王天天同学奔跑摔破了手臂上的一大块皮,伤口上有烂泥,小华将他扶到水池边用自来水帮他清洗,结果伤口发炎了,小华受到老师的批评。

6 / 10

通过这件事,我教育学生明白,帮助别人时要想想自己能帮到什么程度,然后才能采取行动。

经过思考,小华知道了能帮助王天天的就是尽快告诉老师,或送他到医务室。

在以后的班级活动中,孩子们遇事不再莽撞了。

在生活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

当他们看到老人上下楼梯不便时,主动让步并携扶老人;当乘公交见有抱婴者或老人时,主动让座位给他们;当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

但绝对不能让小学生帮助他人去干坏事。

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

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品质。

人类是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往是以尊重为基础,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所谓尊重别人,指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善于换位思考。

相信别人的思考,也有别人的道理,而不是只要不和自己的口味,就否认别人,指责别人,孔子说:

“己所不欲施于人”有人说: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的观点“这就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从小事做起。

例如:

7 / 10

要教育学生不要取笑残疾人;对长辈要有礼貌,要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习惯和隐私等等。

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第一,尊重别人的心灵。

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兴趣、爱好;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个性特点;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抱负与志向;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同学、老师和父母的个人意愿。

第二,尊重所有人。

尊重每一个同学;尊重每一个教师;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人们;尊重和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人们;尊重冒犯过自己的人。

第三,保护别人的自尊。

不欺负、殴打同学;不辱骂同学和老师;不与同学、老师大吵大闹;不给同学和老师起恶意的绰号;不议论同学和老师的短处;第四,平等对待别人。

平等对待所有的同学;平等对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平等对待父亲和母亲;平等对待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平等对待与自己亲疏不同的人。第五,平等机会。

维护个人在学校和班级的权利;维护个人在家庭的平等权利;在学校生活中争取各种平等机会;遵守自己应该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在资源紧缺时恪守公平原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而自己有能力帮助的人。

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品德,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润滑剂”。尊重他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和细节上,教师、父母在言行中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样板,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五、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的品质。

8 / 10

分享行为是学生亲近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学生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否具有

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爱心。

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与他人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例如:

组织学生秋游或春游时可以把自己带的食品与同学一起分享;有好看的读物可以与同学交换看等等。

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分享行为的乐趣。

有爱世界才会更美好、更和谐。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教育学生遵守以下六个行为准则:

1、待人宽大厚道;

2、帮助有困难的人;

3、对别人的感受敏锐;

4、说话不刻薄或伤害别人;

5、想到自己的作为将会如何影响别人;

6、永远记住:

我们从做好事中变成好人。

相信不久的将来“爱”将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

9 / 10

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

10/ 10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记万源市铁矿乡中心小学校优秀班主任魏光权2001年12月,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无限憧憬,魏光权踏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辛勤耕耘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教师的每一点疏漏,都会带来学生一生知识或人格的缺失”,这是他的座右铭。追求完美的教育效果,造就了他在人们心中完美的印象。对于学生,他是知识的良师,是生活的益友,是人生的引路人。在十余年的风雨征程与执着坚守中,他谱写下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 精耕细作,无微不至 在班级管理中,他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每个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班会活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幕后导演。每一项工作力争做到更精、更细。“魏老师,你是一位男老师,可你把班上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而且想得非常周到,我们彻底佩服你,你的心真细!”班里的学生如是说。 在班主任工作中,他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他每天坚持一到校,先进班,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活动,与他们交谈,了解班级情况及学生的思想动态,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在课余时间、放学后,总能看见魏老师与学生在一起聊天,了

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正如他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晚上,当全校师生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拿出自己的小本子,把白天的情况一一记录。班里每个同学住哪儿,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哪些同学之间的关系较好……这些他都了如指掌。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磨砺淘洗,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春风化雨,扬帆前进 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不一般齐。”班内有优生和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就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为此,他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好的不娇宠,差的不嫌弃。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着重在“引”字上下功夫,开辟数学角,攻克思考题,让他们看到数学知识的广阔天地和无穷魅力;对学习很用功,收效却很小,自叹不如人的学生,着重在“导”字上下功夫,课内多提问,课余勤辅导,逐渐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养成勤问善思的好习惯;对学习上有困难或困难较大的学生在“帮”字上下功夫,重点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使他们能在课堂上较顺利地进行学习。学生的成长与成绩证明了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爱心做桥,潜心钻研 一路艰辛一路歌,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所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获得良好的成绩。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魏老师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把学生每一周的优秀日记、优秀作文发表到网上去(万源教育网、

让爱心和奉献托起教育的云帆

让爱心和奉献托起教育的云帆 师德是一汪水泊,滋生着爱心和奉献。师德是远行的船舶,承载着努力与汗水;师德是湿润的土壤,包裹着孕育和希望。我是一名教师,因为有了爱心,才无限接近于妈妈;我是一名教师,因为努力奉献,才会桃李满天下…… 一汪明澈的水泊,映出师者的光辉,一艘远航的小舟,需要舵手的勤劳,一片肥沃的土壤,种下了教师蜡炬成灰的志向。教师之所以被人褒之以春蚕,是因为她一生都在吸收外界的营养,一生都在思考如何把这些营养变成光润的丝线;教师之所以被人嘉奖为蜡烛,是因为她一生都在努力地散发光芒,一生都在思考着如何用这份光芒照亮前进的希望。 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执教技能,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然后再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不是做一名匠人,把破旧的物件抛出,把新鲜的部件收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时刻像一名学生一样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知识宝库注入源头活水,然后再想如何“吐丝”。 另外,教师要有高深的学样,提升教育民主。即教育之爱必须注入民主精神。应该说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有的老师真诚的爱心却往往充满专制的色彩,我就听过一位打学生的老师说:“我正是因爱学生才恨铁不成钢,所以打了他。”就以不按时下课为例,这样的教师肯定是爱学生,巴不得多给学生讲点知识,但这种爱,确实对学生课间休息权利的侵犯。因此,师爱必须注入民主的内容。换句话说,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民主情怀的人。 说到民主,人们往往想到民主是一个国家管理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国家政体。

其实,民主同时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什么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呢?充满爱心、懂得尊重、追求自由、讲究平等、倡导宽容、善于妥协……这都是民主的生活态度,而具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就是一个充满民主情怀的人。爱不等于民主,但民主一定要包含着爱,因为民主就意味着对人性的尊重。所以,师者谈教育的爱心,一定要强调这种民主的爱,而不是专制的爱。 我爱在我心,深藏谁知晓?所以,爱心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技巧当中,也可以说叫教育智慧。如果爱心不体现于日常教育中面对一个个具体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这样的爱心是空洞的。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当然是对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或者说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条件;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面对具体的学生,没有哪个教师敢说他会比这孩子父母更爱这个孩子,也就是说最爱这个孩子的人应该是他的父母而不是教师,可是爱孩子的父母却不等于就懂得教育,他们还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因为教育的爱必须通过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如果抛开了教育智慧而空谈爱,是没有用的。教育决不等于简单的爱。师者谈“师德”,往往把“爱心”简单化,认为爱学生就是要把教师变成学生的保姆,照顾其生活起居。其实,“有爱”不等于“会爱”,而“会爱”才是一种教育智慧。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尊重,而不是一种符号。情感是不能规定和强迫的。一个老师如果爱学生,当然会令他的教育效果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但我们不能强迫每一个老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学生,师爱也是逐步培养的。 作为教师,可以允许你不爱学生,但你必须尊重学生。这是底线。爱是内在情感,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举个例子,你可以不背生病的学生上医院,也可以不给贫困学生以经济资助,但当学生向你问好时你应该回礼,当学生走进

用爱心与智慧耕耘

用爱心与智慧耕耘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宏克力中心校 王雪飞 用爱心与智慧耕耘 宏克力中心校王雪飞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学校的校风、校貌决定

于班级的班风和班貌,而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始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探索、锐意创新、求真务实、模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践行着当一名好教师、好班主任的人生目标,我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了学生身上。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校的历次考试和各种文体活动中始终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下面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亲其师,信其道 十多年的教师之路,我深深的体会到要带好班级,不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为此,当班主任之初,我就下定决心,要用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每天早上我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同学们的到来,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任课教师有事或自习课上我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卫生,特别是大扫除,我和学生一起搞;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我亲自修;在生活上,我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

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袁敬耀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认为在每一页中除了写着“爱心、良知、思考、责任”以外,还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除了“学识渊博、正直善良、很热爱学生”以外,还有“很有智慧”这一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个充满智慧的老师。 当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正确方式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点……但是有许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从李老师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入土壤。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因此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许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十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老师的行为在学生们的心里会种下怎样的印象。以前我的两个课代表喜欢冲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喊大叫,我发现之后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先让他们停止叫喊,然后走到这名看似有错的学生跟前轻轻地询问缘故。之后我的课代表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反而会把矛盾激化,她们不但向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一次日记中,他们曾这样写道:“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当我的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先去责骂他,而是先问明原因,然后虚心地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知道到他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 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备的辅导书,其次是幽默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

爱心教育演讲稿

让孩子沐浴爱的阳光 今天,很荣幸、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让通俗的我站在这不平凡的演讲台上,讲述最通俗不外的故事,此刻,我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托”,不是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也不是像马戏团那样“驯”着动物。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 在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期盼的眼睛面前,作为生活老师的我经常做他们的大朋友和孩子交流,和他们谈心,分享他们每天的趣事,了解他们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耐心、热情地引导他们,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感到快乐。孩子们愿意听我讲,也乐意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下课铃声响起,生活老师都搬着点心去教室。班主任叫孩子们去洗手吃点心。一会两个学生跑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说有个学生在洗手的时候摔伤了,流了很多血,我去查看,见学生手捂着头坐在那里,衣服上都是血,我想都没想抱着她王医务室的方向小跑过去。走在半路实在没力气的就让她坐在我的腿上,稍作停留又抱起她赶往医务室。当班的李医生过来给她清洗伤口说“要去医院缝针”到医院后她爸妈也来了,一起和他们赶往手术室。医生要她妈妈帮忙弄好头发,她妈妈不敢看。就在这时听见女孩小声的说“柳妈妈陪陪我。”女孩由我带回了学校,等她刚躺下他爸爸带电话给我说“柳老师我给你们送夜宵来了,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饭? 就是一件这么小的举动,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在家长们的眼里,可能是深深影响的!甚至他们一生都无法忘记这样一个小插曲。 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是我的追求,让孩子们在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是我的信念。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敦促着另一朵云,一颗心打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 爱无大小,爱心无价。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无条件付出。但它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的。 发生在我们身边关于爱心的教育例子数不胜数,随处可见,广至社会,每年都会有很多各界人士给予寒门学子资助;会有不明人士给予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予以爱心;小至社会的细胞——家庭,家长会给予自己的子女无微不至的母爱、父爱,生怕孩子冻着、饿着;学校的老师会耐心、谆谆教诲学生,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关爱…… 让孩子们沐浴爱的阳光,让他们在有爱的阳光下,呼吸着爱的空气,让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

主题三:爱心教育

“携爱心同行、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所处的独特环境,使大多数的中学生无意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只想众人为我服务,不愿我为众人奉献的心理倾向。因此,初二年级坚持“德育为首、做人第一”的育人理念,以新道德教育理念为指导,坚信“从道德走向知识”的教育思路,按照新道德教育实验提出的"回到人本、回到基础、回到生活、回到实践"的要求,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爱心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社会、爱他人、爱自然、爱自己的品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用良好的校风、班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以实现“人人好习惯、个个重责任、事事有关爱、个个讲诚信、天天有进步、生生知感恩”的教育目标。 二、活动主题、内容及目标 开展以“携爱心同行、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爱心教育,在已开展的“养成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的基础上,以“五个一”活动和“五爱”教育为载体,以“关爱他人,我的责任”为引导,对学生进行以文明及"爱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以实现“校园处处有关爱”的育人目标。 1、爱父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贴关心家长,善于与家长沟通的良好品质。 我们亲爱的父母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1)倡导节约,杜绝浪费,“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 (2)为家里做四件家务事: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3)向父母写一封家书,汇报自己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举行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2、爱老师,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主要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体谅教师,积极与老师配合的良好品质。 我们敬爱的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1)见到老师,使用尊敬老师的文明用语。 (2)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向老师献真情,自选“五个一”(给老师写一封信、找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或献一份礼物、向老师提一个建议、向老师表一个决心)。(各班班主任要收交学生材料)(4)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 3、爱他人,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主要是培养学生关心同学、乐于助人,能与他人真诚合作的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

做智慧爱心型教师 —— 做一名智慧爱心型教师 一年一度的读书活动让我能真正走近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他的“以德立教”,他的“爱满天下”,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的奉献精神,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核心思想;他的平民教育、他的生活教育、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用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更要铭记陶行知的名言,对学生言传身教,以爱作为教育手段,走进学生心里。现在重新审视自己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契合了大师的教育真谛,只是自己做的还很不够,还需不断努力。 用尊重平等真诚的爱温暖和感化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尽量用心地去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孩子、分析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成绩很不好,有一次语文默写结束了他还迟迟不肯交本子,有一个声音恶狠狠的响起:你还没抄好,他无所谓地笑着看着对方,事后了解到,他压根就没有抄,他被冤枉了,每一次别人说他时,他都装着无所谓,但是事后和家长沟通以后才发现他回到家后关起门哭了好久好久,就是这样一位脆弱又坚韧的学生在学农时翻阅四米逃生墙时却坚持

要用自己很瘦弱的身躯扛起一个个练习的同伴,让我们全体师生感动得潸然泪下,所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教师的责任就是在他孤独无助时给他方向和信心,多一份宽容多一分理解。班级里还有一位学生他妈妈在日本,爸爸中风在床,孩子一个人租房,衣食住行全靠自己,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放学回家,为的是能和孩子交流一天的学习和思想,衣服脏了提醒该洗了,天气凉了提醒要添衣……对于结对的困难学生,学习进步时一颗巧克力、学习退步时一句温馨鼓励的话……让孩子体会到有人在关注、关心、关爱他。也正是班级中的一件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崇高的深刻含义。今天当有同学从大学回来看老师,谈笑起那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显得如此珍贵,也让我感受到一名教师真正的幸福。 用真诚的爱铸就班级的温馨 引领学生感恩生命热爱生活是我凝聚班魂的永恒主题。在新学期开始,我会送给孩子们寄语,譬如:“伴你成长是你我的缘分、引你奋进是你我的方向、助你成功是你我的心愿。……”“让我们一起说正能量的话,做正能量的事……正是这样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同学之间相互传递正能量,有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班级:“不管过了多少岁月,在未来的旅途上,偶尔歇下脚步,不禁要感谢老师和自己,曾在一个班牌上挂有“高二(3)班”的集体里扶持着、拼搏着。他们相信,这一段感动的生命历程是对全体三班人一生的激励。”一位学生在五四表彰时给他的颁奖词是“对他人的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做智慧型的班主任 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被李老师的爱心与耐心感动着,更被李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一、巧抓时机,建设班级舆论的智慧 健康的班级舆论可以增强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增强教育的力度和说服力,对个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好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品质,改正不良的作风。 李老师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时,善于抓住一切时机促进良好班级舆论的形成。用力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善于巧妙地把自己对学生表扬和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万同作弊后李老师没有采取简单的批评、处分,而是不动声色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深入心灵的集体主义教育:先发动同学们组成帮助万同小组帮助脚骨折的万同去看话剧,以及万同平常遇到的困难:像上楼进教室、课间上厕所、放学回家等,全包给帮助万同小组了。还号召其他同学寻找机会随时向万同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万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安排好这些事,李老师巧妙地把万同的作弊放到影响班级荣誉的高度,让全班同学每人给万同写一封

信谈谈对万同作弊的看法。大家从集体主义的高度,用真诚的话语批评了万通的作弊行为,并劝说万同改进缺点。通过这些做法已经促进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形成。(班主任)但是李老师利用此事进行班级舆论建设的活动还没有结束,在万同伤好后,李老师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关于万同作弊的处理办法。同学发言非常积极,他们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万同这段时间的进步,也诚恳地指出了他还存在的一些不足。绝大多数同学都希望再原谅一次万同,不再给他处分,可以看出同学们团结友爱、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班级舆论已初步形成。 我们做班主任的都应该学习李老师,在看似平常的小事中挖掘教育的契机,促进良好班级舆论的建设。 二、巧用班级舆论教育后进生的智慧 李老师在教育后进生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巧妙地利用班级舆论,使他们扬善弃恶,在班级舆论的轨道上健康的成长。 万同由于脱离了昔日的兄弟伙而被兄弟们暴打,在这个可能使万同动摇决心的时刻,李老师发动全班同学给万同写信,安慰万同、鼓励万同坚决与兄弟伙决裂,回到集体中来。在这种正气、温暖的,来自整个班集体的真诚关怀中万同坚定地回到了班集体中。

(完整版)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我的班主任教育小故事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北队小学夏芬芬从教八余年,在这五彩缤纷、酸甜苦辣的人生道路上,我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1:细心关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完美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比如,我班里有个男孩叫刘震威,是在农村转过来,来的时候对他进行数学小测,他考了40多分,我们班重来没有的分数,这个学生转来的时候不爱说话,通过跟他爸妈沟通,这个孩子在老家跟着奶奶爷爷长大,爸爸妈妈在市里上班没有顾上他,把学习落下了,了解情况之后,利用课间跟他谈心,把他安排在班级第一的学生跟他在一个位置上,之前跟那个孩子说好,让他帮助他,课上我是经常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给他答题的机会,让他感到有成功感、自信感。利用课外时间给他补习一下落下的课程,通过一帮一的帮学模式,不断看着他的数学成绩一次比一次考得好,在期中考试他的成绩竟然考到80多分,看到他的露出笑容,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2: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当前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实践证明,只有“有心”加“有脑”按规律办事,掌握科学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才能具有不竭的生命力。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赞赏,激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班的张芙银同学学习基础不是太好,上课小动作多,做出一些较冲动的事。但是我发现,他对班级卫生监督员的工作个性感兴趣,愿意做值周生。很多同学不同意他,他表现的情绪很低落。于是我单独找其谈心,了解了他的想法,并帮他分析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同意他做值周生的原因。他表示只要能做值周生,愿意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我。于是我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并让他在全班表态,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最终他当上了值周生。他在担任值周生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早来晚归。而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我及时地在全班肯定他的进步,同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对孩子的进步,使我感悟到:对特殊的孩子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宽容,就能让他站起来,大步向前走 3: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爱心,还应具有捕捉教育契机的潜力,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制的艺术结晶。记得,在课堂教学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由于处理得当,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那是一节数学课,我再讲二十四章的总复习证明题,是让学生们感到头疼的一章,每节新课之前我都设计有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这节课是复习课,我没有安排课堂导入,复习完基本知识后,我就开始讲习题,班级里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赵鹏辉,正

2021年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摘抄) 徐州保安职业技术学校袁敬耀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认为在每一页中除了写着“爱心、良知、思考、责任”以外,还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除了“学识渊博、正直善良、很热爱学生”以外,还有“很有智慧”这一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个充满智慧的老师。 当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正确方式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点 ??但是有许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

法。从 ___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入土壤。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因此利用 ___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许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 ___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浅谈幼儿园的爱心教育

浅谈幼儿园的爱心教育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前不久,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也很少帮助别人。这是我们现行教育的一种悲哀,即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老师,爱所有关心帮助自己的人。 那么如何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呢?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失去理智的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贯穿爱心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教育孩子:不小心碰着别人要主动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你要说声谢谢;别人摔倒要关心帮助别人……但是,当我们在大唱赞歌的同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不免令人深思。最典型的教育案例——《被遗忘的爱心教育现场》。在一次散游,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游戏,途中恰逢一工人在疏通下水道,周围一带都散发着作呕的臭味。“老师,那位叔叔在干什么啊?”“站在那么脏那么臭的地方,他可真不讲卫生!”……一些好问的孩子拉开了话匣子。可是这位老师只顾着捂鼻子,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提问,取而代之的是她大嗓子门的吆喝声:“臭死了!孩子们快点走,要不然我们的鼻子可要跑了!”说着,便将孩子像赶鸭子似的带离了那个活生生的爱心教育现场。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一基础包括品德、经验知识和智力等方面,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这一基础却不为该老师所重视。或许还有更多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不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这是现行教育对当代教师的素质要求,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爱别人。由此可见,一日生活中

用爱心和智慧谱写教育新篇章

用爱心和智慧谱写教育新篇章 来自美真副校长介绍的一份精神大餐,就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新著《学生第一》。惭愧的是没有精心研读,只是走马观花,但是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内容丰富,思想灵动,让我颇受教益! 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说:“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教育的一切,都应该“让人成人”,我的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学生为本”。《学生第一》自序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一个成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可见,《学生第一》所展示的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人本教育最好的诠释。 下面我就感受最深的几点谈谈我的收获。 一、以学生为本,“创意”无处不在 如“开学护照”魅力无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护照”,这一有创意的活动,把开学典礼用有趣的、适合孩子口味的活动来装饰,把老师、学生、家长这三个要素,都融合到“新学期伊始”这个事件中来,掀起了校园内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家校互动的热潮,增加了师生相处、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之间传达感情的机会,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机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再比如学生影院、模拟国际组织等富有创意的活动,无不折射出思想的灵动、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从细处着手,关爱处处生花 1. 建立“教师月度人物”和“每月百星”。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让每个上进的有心人都能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没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快速成长加油添力了。 2. 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 3. 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教师职业特点,每天除去自己上课的时间外,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安排为锻炼时间,并由促进中心对每位教师自定的活动时间进行登记,在一定时期内予以督促,直到形成习惯。 这种关爱的无微不至,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 三、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浅议高一学生的叛逆心理 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或者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不让他做什么他就偏偏去做。”这种叛逆的心理现象不仅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普遍存在,同时也在高中生特别是高一学生中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中学生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从多方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高一学生的叛逆心理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1)性格孤僻、怪异;(2)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坚定;(3)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4)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在校爱顶撞老师;(5)时有逃课现象;(6)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不服从,甚至公开顶撞。 一、出现叛逆心理的原因 出现叛逆心理既有学生身心发展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 1.从学生自身因素方面看 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人那样的尊重。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也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是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2.从学校教育因素方面看 有些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对学生出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不是耐心引导,而是采取强制,甚至以违背学生个性的方式去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还有些

教师使用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没有从维护学生尊严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常常未经深思熟虑、不分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没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导致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叛逆心理。 3.从家庭和社会因素方面看 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叛逆心理特别突出。家庭破裂使一些学生在家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心理。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可以说,大部分的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无比,直接导致孩子形成娇纵、任性的性格。 4.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许多家长缺乏对子女教育必备的常识,对子女教育往往是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他们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在孩子们发生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解决的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从而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如:我班有一王姓同学,由于父母忙于做夜宵生意,每天下午五点钟就开始到街上摆摊,晚上到凌晨一两点才收摊。白天休息,日复一日,父母只顾做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一旦父亲听到老师反映孩子在校有违纪行为时,孩子一到家就不问青红皂白大打一顿,责骂说:“我这么拼命地辛苦赚钱,每天起早贪黑,你不想读书就回来跟我一起做生意。”一些学生的父母只注重物质给予,而忽视对子女的关爱、情感的交流,也没有很好地与科任教师交流。子女开始只是偶尔违反学校纪律,上课迟到,最终发展到旷课、到网吧上网…… 二、“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对症下药 1、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架起师生信任的桥梁 我班还有一个姓李的同学,由于家庭原因导致了他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经常在老师检查晚睡后就偷偷地溜到网吧上网。我发现后,问其原因,得到一个意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5731171.html,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作者:主父兴超,邵长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6期 摘要:“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是家长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骄横无理等不良习惯。他们集体观念差、情感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学会如何去爱,让学生在爱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完善学生人格,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那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呢? 关键词:爱心;理解爱;爱心教育;心灵沟通 一、爱的教育——教师是“爱”的楷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爱孩子、爱学生是老师做好工作的关键,是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心,才能产生教好学生的强烈愿望,才能竭尽全力教好自己的学生。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绝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在于通过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在沟通与交流中传播知识、交流情感。所以没有爱的交流的知识是肤浅的,没有爱的沟通的情感是苍白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就需要我们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习好坏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真心的爱的呵护。“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做学生爱的楷模,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在爱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二、爱的教育——学生是“爱”的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无所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感到苦恼”。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应,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努力朝着期望的方向努力。所以“爱的教育”首先是对学生的满怀期望,相信学生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才能发挥学生无穷的潜力。 (一)要帮助学生理解“爱” 要想让学生学会爱,首先要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爱”。爱是人类活动中最美好的东西。爱首先是一种责任,只有富有爱心的人,才会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但这些理论对于学生来

谈小学生爱心教育

谈小学生爱心教育.doc 题目:谈小学生爱心教育 姓名: 张雪楠 专业:小学教育(专) 年纪: 2008春 学号:20087340050275 学校: 电大淮北分校 论文提纲 一:序论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今的孩子却普遍缺乏爱心~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爱心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本论 据儿童学家研究~孩子天生就具备爱心~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而当孩子上学之后~他们的爱心却越来越缺乏。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不仅仅指的是要用爱心去照顾他们~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让去爱护别人。因此对于现在小学生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找出造成孩子爱心缺乏的原因~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是家长方面。由于一些家长的溺爱导致了部分孩子不懂得去爱别人。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渴、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为此本文通过.爱心培养从娃娃抓起,父母要富有爱心,教孩子学会移情能力,为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保护好孩子的爱心五个方面阐述了家长对小学生爱心教育的措施与方法。

然后是学校方面。在学校~老师不仅要用爱心去教育小学生~而且学校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小学生在学校里才能够健康成长。 三:结论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 谈小学生爱心教育 张雪楠 摘要: 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的,而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因此爱心教育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灵魂和核心,文章围绕小学生爱心教育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家长和学校在培养小学生爱心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强调二者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小学生爱心教育不仅是要小学生获得爱~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去爱被人。同时阐述了家长与学校在进行小学生爱心教育中所使用的方法。关键词:小学生爱与被爱家长与学校途径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孔子说:“仁者爱人”,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然而,现今的孩子却普遍缺乏爱心,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对父母长辈指来挥去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爱心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爱心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育的智慧与爱心

教育的智慧与爱心 摘要: 教育的智慧出自简单与闲适,指向宽容与等待,生发快乐与幸福。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爱心使后进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满足,精神带来安慰,继而在各方面都有转变,让老师和学生都快乐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成长道路上。 关键词: 爱心,教育,智慧,宽容,等待 简介: 教育案例都是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是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实、鲜活的“故事”,而且非常有代表性,是每一位教师经常要碰到、要面对、要处理并感觉很头疼的事情。 正文: 一、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们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

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将来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将会成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作为一名教师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更要用心关注“优秀生”、“偏才少年”、“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二、教育需要智慧、耐心、学习。 这种智慧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教育者根据教学对象发生的事例进行有主见性的分析,这个分析也许还离不开调查,在这种有智慧的行动中,也许教育就成功了。有一个男生踢瓶盖,这个游戏在学校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并没有当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