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拖动课程标准

《电机及拖动》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电气技术、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

学 时:84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电机及拖动》课是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具有专业课的性质,本课程的概念抽象、理论繁琐、公式和结论多,涉及的基础课程多、知识面广,是电路原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同时又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除数学外,还要掌握电学、磁学和动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原理。(二)课程基本理念

1、思想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融“教、学、做”为一体。

2、内容上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特点。

3、教师注重精讲,突出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等,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电机理论和电力拖动的有关基础知识,打好技术知识和能力基础。

4、综合评价体系上,以“考试只是方法,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才是目的”的思想,督促学生重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调动学生在各方面的学习自主性,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促进学生建立积极思考,努力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能在生产一线上从事技术、管理和运行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知识的支撑点溶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在电机及电力拖动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1) 知识性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牢固、灵活地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2) 技能性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强化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不仅丰富了电机及电力拖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操作技能,强化了学生工程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基础,使技能实训与社会需求实现“零距离”衔接。

(3) 情感性目标

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更具有目的性,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内容标准

(一)课程基本内容

第1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

 1.1 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可逆性

 1.2 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铭牌

 1.3 理解直流电机的磁场

 1.4 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公式

 1.5 了解直流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式和运行特性及直流电动机的基本

方程式和工作特性

 1.7 掌握直流电机的换向及改善方法 实验实训一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电刷位置检查及绕组检测

 第2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 理解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2.2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3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和反转

 2.4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2.5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实验实训一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及起动、调速

实验实训二 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第3章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3.1 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用途及分类

 3.2 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3.2 理解变压器的空载、负载运行

 3.3 理解变压器的损耗及效率

3.4 掌握变压器参数的试验测定

3.5 掌握变压器极性测定 实验实训一 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试验

 第4章 三相电力变压器

4.1 掌握三相变压器基本原理及运行特性

4.2 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

 4.3 掌握三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实验实训一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测定

第5章 特种变压器

5.1 掌握自耦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5.2 掌握仪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第6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6.1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6.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的主要结构及铭牌

 6.3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6.4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实验实训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运行及定子首尾端的检测

第7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7.1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7.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3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7.4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实验实训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

第8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

8.1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2 掌握电容及电阻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8.3 掌握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8.4 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反转

 第9章 同步电动机

9.1 掌握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用途及分类

9.2 掌握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9.3 理解同步电机的运行

9.4 掌握同步电机的功角特性

9.5 掌握同步电动机的无功功率的调整

9.6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

(二)教学要求

第一章 重点掌握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换向及改善方法,分清电动机与发电机的计算公式。

第二章 重点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人为机械特性,启动、调速与制动,能分析不同负载情况下电机的运行状态。

第三章 重点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参数测定、极性测定。

第四章 重点掌握三相变压器联结组别判定。

第五章 了解自耦变压器和仪用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六章 重点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及定子绕

组。

第七章 重点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制动。

第八章 重点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起动原理

第九章 重点掌握同步电机的功角特性和无功功率的调整

(三)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讲课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102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04

第三章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82

第四章 三相变压器42

第五章 特种变压器20

第六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102

第七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02

第八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80

第九章 同步电动机80

合计7014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力求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终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素养,启迪学生的创新思想,促进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的提高。

讲授法:对于课程中的电机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等知识点,通过板书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办法开展教学,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讨论法: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围绕课程中的重要、疑点和难点知识点,采取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进行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或思路,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如图片、动画、录像、实物等方式,形象化演示电机拖动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比较法: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分析方法中的共性分析,采用类比归纳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对于直流电机与三相异步电机的原理、结构、调速、制动问题的分析比较,能有效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任务驱动法:例如在做实验前,教师先布置任务,由学生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步骤,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做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辅导。

2、教学手段:

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实物展示等)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

来,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

板变得丰富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所学内

容的理解。由于《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缺乏电

机的直观形象及电机原理中的时—空概念,根据《电机与电力拖动》课

程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由于电机的结构、原理十分

复杂,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演示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电

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媒体教学道具不仅是帮助教

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3、师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

法改革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转变;由教师单向注入式教学向师生互动式教学转变;由仅适应粉

笔授课向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使用的教学方法转变。

教学中要求教师运用“学教并重”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改变课程教

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

与协作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体现工学交替,突出《电机与电力拖

动》课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的桥梁作用,正确处理基础内

容与知识延伸拓展的关系,强调用电机拖动技术解决电机与电力拖动问

题的方法学习,同时结合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以及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和

研究成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现象、总结规律、探讨方法的方式进行

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及标准

本课程为考试课,拟采取结构评分方式,即总成绩=平时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

中书面作业占10%,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提问占10%,操作技

能占20%。

(三)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力求精炼、全面、实用、前沿。

使用教材为《电机及应用》第2版 赵承荻 罗伟 主编 周玲 主

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04-028183-5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如图书馆可多购一些参考书籍,提供网上学习的资料等。

(五)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突出先进性、全面性、实用性、安全性。

五、附 录

案例:

课题名称:§1.1 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可逆性

教学目的:1.掌握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直流电机工作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工作的可逆性

教学难点:电刷、换向器装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堂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回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集中学生注意力。

复习旧课:1.右手定则的内容?

2.左手定则的内容?

讲授新课:

1.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输出。

2.直流电动机: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

3.直流电机的缺点:结构复杂,制造维护困难,价格昂贵,故障率高,运行可靠性差,存在换向火花,使用环境受限制,难以制成高压、高转速、大容量电机。

4.直流电机的优点:起、制动性能和调速性能好,控制调节方便,过载能力大。 可直接获得恒定的直流电源。

§1.1 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可逆性

一、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由电工基础知:导体在磁场内作切割磁力线运动,在导体中

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e=Blvsinα

(1)α=0时 e=0

(2)α=90°时 e最大,电流b→a→A→B→d→c→b

(3)α=180°时 e=0

(4)α=270°时 e最大 ,电流a→b→c→d→A→B→a

产生电动势及输出电压: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脉动直流:方向不变但大小在不断变化的直流。

2.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发电机在原动机的拖动下旋转,电枢上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再通过换向器的作用在电刷间获得直流电压输出,从而实现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

二、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依据:载流导体在磁场内将受力而运动。F=BIL

在电刷A、B加一直流电压,abcd有电流通过。

(1)N极下:电流b→a S极下:电流d→c

F ab(上) F cd(下)

(2)顺时针旋转90°

I=0 F ab=F cd=0

由于惯性继续转动。

(3)转过180°时

N极下:电流c→d S极下:电流a→b

F cd(上) F ab(下)

(4)转过270°。

I=0 F ab=F cd=0

由于惯性继续转动。

由于换向器的作用,保证N极(S极)下导体电流方向不变,从而线圈受力方向与旋转方向不变。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在外加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在导体中形成电流,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将受电磁力的作用,通过换向器使导体进入异名磁级时,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也相应改变,以维持转矩方向不变,从而使直流电动机能连续旋转,把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

3.直流电机电枢内、外电流的特点

外直内交

四、直流电机的可逆性

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结构完全相同,同一台直流电机既可以做发电机运行也可以做电动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同。

发电机运行:输入机械转矩克服电机内产生的电磁转矩,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电动机运行:输入直流电能克服电机内的反电动势,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如:电传动机车、地下铁道电动车组等采用直流电机牵引的运输机械(及起重机械),在牵引状态时,电机作电动机运行,从而产生牵引力。在制动状态时,电机可以作发电机运行,将机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产生制动力进行电气制动。

小结:直流电机原理、可逆性 作业:

思考:直流电动机,其电枢线圈里的电流方向是否改变?产生的电磁转矩方向是否单方向的,为什么?

系/部:

教研室:

编制:滕志庆

校对:

审核:

编制时间:2010.07.30

电机与拖动 课程设计

一直流电机的简介及结构 (一)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是生产和使用直流电能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称为直流发电机;将电能追安环为机械能的,称为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启动和制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启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机械上。例如:轧钢机、机床、电车、电器轨道牵引、挖掘机械、纺织机械等。直流发电机可以作为各种直流电源。例如直流电动机的电源、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以及化学工业方面用于电解电镀的抵押大电流直流电源等。在本次设计中只介绍和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介绍直流发电机。 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的主要缺点是换向问题,它限制了直流电机的极限容量,又使得直流电机的结构复杂,消耗较多的有色金属,维护比较麻烦,致使直流电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过,虽然如此,可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控硅整流电源在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使直流发电机的受到威胁,可是却会使直流电动机在应用中更为广泛。 (二)直流电机的结构 直流电机由静止的钉子和旋转的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定转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气隙。定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和对电机的机械支撑,主要由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端盖、电刷装置等部件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电枢感应电动势或电磁转矩,主要由电磁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部件组成。如下图1-2所示: 图1-1 直流电机装配结构图 1—换向器 2—电刷装置 3—机座 4—主磁极 5—换向极 6—端盖 7—风扇 8—电枢绕组 9—电枢铁心 1 定子部分 ①主磁极(简称主极) 主磁极用来产生气隙磁场并且在电枢表面外的气隙空间里产生一定形状分布的气息磁密。主磁极由主机铁芯和励磁线圈组成,主极铁芯和由1—1.5mm厚的低碳钢板冲成一定

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

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 此次实习的大小电机分厂.成套厂2个分厂各有个的特色和用途,全方位体现了电机从进料到装配再到出场的流程,是我大饱眼福,对各类电机、电气元件有了一些基本了解。下面是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篇1 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 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连接线路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接口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⑴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及时修正。 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篇2 在机电学校校区开始了为期两个星期的电力拖动实训。整个实训过程,可以用师生教与学其乐融融来形容。 机电091班在机电学校校区开始了为期两个星期的电力拖动实训。整个实训过程,可以用师生教与学其乐融融来形容。 实训第一天,机电091班就以善思乐学的精神让指导老师刮目相看。 实习中,我们不仅认真做好指导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还在歇息间隙与我们进行探讨,共同研究电路的接法及相关知识。固然整个实习不算难,但我们不看轻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认真接好每一条线,拧好每一个螺丝,我们以努力的成果证实了我们的对这次实训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班级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在每一次通电环节中若有谁电路没有接通,就会三三两两互相讨论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实习不仅是一个对所学知识的补充与升华,更是一个考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平台。两周实习中,师生们一起度过了很愉快的学习时光,由于我们不仅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习任务,捉住每一次动手的机会,增强动手意识,进步动手操纵能力,更用我们优秀的实习成果往返报老师的关心和付出。 电机与拖动实习心得篇3

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江苏南通如皋奥鹏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刘平 完成日期:2015 年3 月9 日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实验项目:1.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OOOOU=f(l),P=f(U)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kkkU=f(l),P=f(l) 。 3.负载实验保持11NU=U 2cos1的条件下,测取22U=f(l)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空载实验 1 ?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表1-1

2.Fe m m 表1-2 (三)短路实验

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 表2 室温= °C (四)负载实验 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 表3 cos 2=1 U i=U=110V (五)问题讨论 1. 什么是绕组的同名端 答: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在某一端通入电流时,两个线圈产生的磁通方向是相同的,

那两个线头就叫“同名端”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答:主要是为了防止在高压下合闸产生较大的冲击损坏设备。其次是因为既然 需要调压器对负载进行调压,那么调压器后面的负载情况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就不能事先预料在较高电压下负载可能情况。因此,就需要从低电压慢慢调高电压,观察负载的情况。而断开电源时,如果负载时隔较大的感性负载,那么在高电压状况下突然停电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势。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通过实验学会不在实验时应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各仪表量程保护实验设备,同时通过实验 我对变压器的参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变压器的特性有了更具体深刻的体会与学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及拖动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变压器、交流感应电动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性能;分析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制动和调速过程,同时对电动机的选择、控制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后续课程及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直流电机、单相变压器、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3.掌握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过渡过程; 4.掌握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外部控制知识; 5.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及电机的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与特点,学习并掌握电机及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磁场的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本章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电磁场理论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的电磁场理论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内容: 1.电机的概念; 2.电机及电力系统的发展概况; 3.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要求与特点; 4.本书用到的一些电磁场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章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电动势和转矩,了解直流电机的额定值、电枢绕组、磁场、直流电机的换向等相关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绕组、电动势和转矩。 本章教学难点: 直流电机的电动势和转矩。 本章教学内容: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直流电机的额定值; 3.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4.直流电机的磁场、电动势和转矩; 5.直流电机的换向。

直流电动机调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直流电动机调速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09电气自动化大专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2 年 3 月

前言 在电机的发展史上,直流电动机有着光辉的历史和经历,皮克西、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戈登等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都为直流电机的发展和生存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这些直流电机的鼻祖中尤其是以发明擅长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却只对直流电机感兴趣,现而今直流电机仍然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而有必要说明对直流电机的研究很有必要。 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效率。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重点

电机与拖动基础总复习 试题类型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两题,共15分) 五、计算题(三题,共35分)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基础 1.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传动机构、工作机构、控制设备和电源组成,通常又把传动机构和工作机构称为电动机的机械负载。 2.电力拖动运动方程的实用形式为 由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 L 1)当T e = T L 时, d n /d t = 0,表示电动机以恒定转速旋转或静止不动,电力拖动系统的这种运动状态被称为静态或稳态; 2)若T e >T L 时, d n /d t >0,系统处于加速状态; 3)若T e <T L 时, d n /d t <0,系统处于减速状态。 也就是一旦 d n /d t ≠ 0 ,则转速将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状态称为动态或过渡状态。 3.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t n GD T T d d 3752L e = -

直流电机原理 1.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电刷装置、端盖、轴承、通风冷却系统等部件组成。 定子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等组成。转子(又称电枢)由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组成。 2.直流电机的绕组有五种形式:单叠绕组、单波绕组、复叠绕组、复波绕组和蛙绕组(叠绕和波绕混合绕组)。 3 极距、绕组的节距(第一节距、第二节距、合成节距)的概念和关系。 4 单叠绕组把每个主磁极下的元件串联成一条支路,因此其主要特点是绕组的并联支路对数a 等于极对数n p 。 5 电枢反应:直流电机在主极建立了主磁场,当电枢绕组中通过电流时,产生电枢磁动势,也在气隙中建立起电枢磁场。这时电机的气隙中形成由主极磁场和电枢磁场共同作用的合成磁场。这种由电枢磁场引起主磁场畸变的现象称为电枢反应。 6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dn dT dn dT L e

大工20秋《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电机与拖动实验》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模块中下载。 二、离线作业要求 学生需要在平台离线作业中下载“大工20秋《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观看实验课件,根据课件中的操作及实验结果来读取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大工20秋《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并提交至课程平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作为本课程考核的依据,未提交者无成绩。 《电机与拖动实验》的实验报告由单相变压器实验、直流发电机实验、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实验、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实验四个独立的部分构成,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三、离线作业提交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四、离线作业批阅 老师会在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离线作业,在离线作业截止提交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成绩以零分计!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0年11月附录:实验报告

网络教育学院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学号: 学生: 完成日期:年月日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项目: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空载实验 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 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Fe P 、励磁电阻m R 、励磁电抗m X 、电压比k

(三)短路实验 1.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 表2 室温θ= O (四)负载实验 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 表3 (五)问题讨论 1. 什么是绕组的同名端?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50365 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 英文名称:Fluid Transmiss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 2 适用对象: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电路理论》,《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电路及磁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 二、课程简介 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性能等知识,重点在于电机的应用上。既为自动控制原理、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电机等多门后续课程奠定专业理论基础,又为学生以后从事电气工程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技术基础。 Proceeding from specialized train objective,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students grasp such knowledge as the basic structure, operation principl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monly used motor,etc., The emphases should be li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tor. Not only this course can lay the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Automatic Control,Direct Current Governor System, Alternating Current Governor System, moder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ntrolling motor and many other sequent courses. but also can establish the technology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 who will engag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relevant field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学院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

题目名称: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 串电阻有级起动设计 学生院系: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16自动化2班 学号: 学生:吴舟帆

目录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综述 (3)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调速方法、制动方法 (4) 三.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电路串电阻有级起动电路图、具体过程 (5) 四.心得体会 (10) 五.参考文献 (10)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综述 三相异步电机(Tripl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是感应电动机的一种,是靠同时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流(相位差120度)供电的一类电动机,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调速方法、制动方法 1. 起动方法:有级起动 容量较大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有级起动,以保证起动过程中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和较小的起动电流。它的起动电阻R ST 由若干级起动电阻串联,即 R ST =R ST1+R ST2+…+R STm 。起动瞬间转子串入最大起动电阻R ST ,使起动转矩为要求值 T 1,随着转速n 的增加,每当转矩T 降至希望值T 2时,切除一段起动电阻,使T 又等于T 1,T 2称为切换转矩。因而在启动过程中转矩始终在起动转矩T 1与切换转矩T 2之间变化,直到全部起动电阻被切除。 2.调速方法:串级调速 在转子电路中串入一个与2s .E 频率相等,而相位相同或相反的附加电动势ad . E ,既可节能,又可将这部分功率回馈到电网中去。 3.制动方法: ①能耗制动:能耗制动的特点是制动时将电动机与三相电源断开,而与直流电源接通,电动机像发电机一样,将拖动系统的动能转换成电能消耗在电机部的电阻中,故名能耗制动。 ②反接制动:反接制动的特点是制动时旋转磁场的转向与转子的转向相反,转差率s>1,所谓“反接”意即在此。从而使电磁转矩的方向与转子转向相反,成为制动转矩 ③回馈制动:回馈制动的特点时转子转速大于同步转速,转差率s<0,电机处于发电机状态,将系统的动能转换成电能送回电网,故名回馈制动,又称再生制动。

电机实训心得体会报告范文3篇

电机实训心得体会报告范文3篇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下面是OK带来的电机实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工业不断发展,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电机容量不断增大,中、小型电动机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电机性能指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是电机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电机及拖动基础对于我们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学习的大部分专业课都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可以说电机及拖动基础这门课不仅仅对于我们学习专业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也很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电机与拖动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使自己能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培养了自正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电机及其构成的工作系统等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掌握了交、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调速方法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同步电机、控制电机、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三相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及运转状

态、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及其调速、电力拖动系统的电机选择。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们在自动化领域上有个初级的入门,便于后续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实训,两周,转眼就过了。实训,在我看来是一种练习或者说复习,是为了巩固以前学的知识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个实训我都很重视,都全力以赴,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次实训,只要就三步,焊接元件,编写程序,调式。我们的实训训练不仅是锻炼个人技能,同样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因此,分组,分任务,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分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个团队的成败,像我们组,有人负责焊接,有人负责查资料,有人负责编写程序,这样的分工对这个实训任务来说不可以说不合理,因此,我们组,无论是在速度、数量还是质量等方面上,应该都是完成的最好的。 对我们组来说这次实训最大的障碍,不是编程,而是焊接。编程,理论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什么难度,当然如果要考虑它的各方面的话那有另当别论,我们这里完成任务就好,不过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去把它完善。这焊接对我们这些没怎么实践过得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既要避免它虚焊,又要避免把原件给烧坏,这个度需要把握的很好才行,因此,我们是经过一轮大比拼才

应用型本科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型本科《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电机与拖动基础 二、教学对象: 适用于学制四年的应用型本科电气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 三、学分与学时: 建议学时为:总课时66~76学时,理论54~64学时,实验课时12学时 四、课程性质 是专业基础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类专业的必修课。 五、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电机及拖动基础》属于电气自动化及自动化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和变压器,以及交流发电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性,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类型的电机,并对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即要电机能够“转”;又要拖得“动”;并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作为学习“电机”和“拖动”的基础。对于不同的专业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本专业的需要进行选择。本大纲是专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类专业开设的《电机及拖动》课程制定。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好修完《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这些前续课程,使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必备基础。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直流电机 【目的要求】 本章节是电机的入门章节,特别强调基本概念的掌握,从电磁感应定律(右手定则)和电磁力定律(左手定则)这两个基本定律入手,使学生掌握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可逆原理。弄清楚导体的运动运动方向、导体所在的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感生电动势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应用。这是学习整个《电机》课程的基础。 重点讲授:1,直流电机原理,两个基本定律。 2,直流电机的两个磁场及电枢反应。 3,电机电枢回路电压平衡平衡方程式,电磁力矩与电枢电流公式、电动势与转速公式。 简要讲授:1,直流电机结构,电枢绕组结构。 2,直流电机的换向问题。 第二章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目的要求】 本章节内容牵涉到拖动的基本概念,是一个重点章节。重点掌握电机运行的平衡状态以及是否能获得平衡状态,从而掌握对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认识。这是掌握电动机运行状态的基础。 重点讲授:1、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 2、转动惯量的折算 3、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和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拖动系统获得稳定平衡的条件; 5、直流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电机拖动课程设计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说明书 提升料车电机拖动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名称信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5年1月18日

摘要 该系统由电动机提供原动力,经减速器减速拖动钢丝绳来提升或下放料车。料车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是由行程开关自动关断。当提升料车时,按下提升按钮,电动机开始运转,带动传动装置运转,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的高转速降为低转速,再通过皮带传递给钢丝绳轮,然后钢丝绳轮开始转动,再通过定滑轮将料车提升,当料车到达顶部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运转,料车停止上升。当卸料完成后,按下放按钮,电动机反转,原理跟上升时相同,到达地面时,触碰到行程开关,电动机停止转动,料车停止下放。 关键词电动机;拖动;传动装置;减速器

目录 1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要求 (1) 1.3设计思路 (1) 2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 (2) 2.1系统结构组成分析 (2) 2.2系统工作原理概述 (2) 3电动机的选择 (3) 3.1类型的选择 (3) 3.2 提升系统的负载功率 (3) 3.3确定电动机转速 (3) 3.4确定电动机型号 (4) 4电动机的校验 (5) 4.1发热校验 (5) 4.2检验过载能力 (5) 4.3校验起动能力 (5) 5减速器的选择 (7) 5.1总传动比的计算 (7) 5.2分配各级传动比 (7) 6系统原理电路图及运行分析 (8) 6.1系统原理电路图 (8) 6.2运行分析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设计题目及要求 1.1设计题目 拖动对象为一料车提升系统。右图所示,料车在轨道下部装料,装完料后提升至上部料仓卸载。装料时间为3分钟,卸载时间不计,提升及下放速度最大值不超过0.4米/秒,料仓距轨道底部15米,料车自重40公斤,每次装料100公斤,企业每天分三班工作,每班提升25次,提升为接班后即开始至提升25次 结束。系统提升使用钢丝绳,钢丝绳轮的直 径为0.4米。工作现场只有三相四线制380v 交流电源,电网最大电压波动5%,通风良好, 环境干燥,现场无防爆要求。 1.2设计要求 1)要求电机拖动系统能够可靠工作,电 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 2)设三个手动操作按钮控制电机运转, 即提升、下放、停止。 3)系统应能实现在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 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 1.3设计思路 为简化设计,提升系统钢丝绳重量及摩擦阻力均可不计。并且滑轮等传送比为100%。设计时要先算出负载转矩,可根据提升速度、电机速度选择减速机。选择电机时要先确定电机类型,确定电机容量,然后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校验起动转矩、电机温升等。 电气控制系统要设计为能够实现自锁功能。 对料车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问题,建议选择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的常开或常闭触点来设计控制电路。

电机与拖动基础考点总结.

考点总结 第四章 e T L T —生产机械的阻转矩 n —转速(r/min)】 第五章 一、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I I I f I I f1图5-15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a) 他励式 b) 并励式 b) 串励式 b) 复励式 a) b) c) d) 按励磁绕组的供电方式不同,直流电机分4种: ○ 1他励直流电机 ○2并励直流电机 ○3串励直流电机 ○4复励直流电机 二、基础公式 1. 额定功率N P N P (N T 为额定输出转矩,N n 为额定转速) 直流发电机中,N P 是指输出的电功率的额定值: N N N I U P ?= 2. 电枢电动势a E 直流电机的电动势:n C E e a ?Φ?=(单位 V ) e C 为电动势常数 a Z n C P e 60?= (P n —磁极对数,Z —电枢总有效边数,a —支路对数) 3. 电磁转矩e T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a T e I C T ?Φ?= (单位m N ?) T C 为转矩常数

a Z n C P T ??= π2 (P n —磁极对数,Z —电枢总有效边数,a —支路对数) 4. 常数关系式 由于 55.9260 ≈=π e T C C 故 e T C C ?=55.9 三、直流电机 (一) 分类: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直流电能→→机械能 直流发电机:机械能→→直流电能 (二) 直流电动机(考点:他励直流电动机【如下图】) I 图5-18直流电动机物理量的正方向与等效电路 a) 物理量的参考正方向 b) 等效电路 a) b) 1. 电压方程: 励磁回路:f f f I R U = 电枢回路:a a a a I R E U += (特点:a a E U >) (a R ——包括电枢绕组和电刷压降的等效电阻 a E ——直流电机感应电动势) 其中 Φn C E e a = 2. 转矩方程:0L e T T T += 3. 功率方程: ○ 1输入电功率→电磁功率 输入电功率1P =励磁回路输入电功率f P +电枢回路输入电功率a P (注意:一般题目没有给出励磁信息,那么输入电功率=电枢回路输入电功率) 电枢回路输入电功率a P =电磁功率em P +铜耗功率Cua p ? 励磁回路输入的电功率:2f f f f f I R I U P == 电枢回路输入的电功率:()Cua em 2a a a a a a a a a a a p P I R I E I I R E I U P ?+=+=+== (2a a Cua I R p =?——电枢回路的铜耗 a a em I E P =——电机的电磁功率) 且有ωωωe a p a p a p a a π2π2606060T ΦI a Z n ΦI a Z n ΦnI Z n I E ==? == 即ωe a a T I E =

电机与拖动基础直流并励电动机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直流并励电动机实验成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实验项目 1、了解DD01电源控制屏中的电枢电源、励磁电源、校正过的直流电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1、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保持U=U N和I f=I fN不变,测取n、T2、η=f(I a)、n=f(T2)。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U=U N、I f=I fN=常数,T2=常数,测取n=f(U a)。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U=U N,T2=常数,测取n=f(I f)。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三、实验方法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31、D42、D51、D31、D44

3、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1)按图2-6接线。校正直流测功机 MG 按他励发电机连接,在此作为直流电动机M 的负载,用于测量电动机的转矩和输出功率。R f1选用D44的1800Ω阻值。R f2 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共1800Ω阻值。R 1用D44的180Ω阻值。R 2选用D42的900Ω串联900Ω再加900Ω并联900Ω共2250Ω阻值。 图2-6 直流并励电动机接线图 2)将直流并励电动机M 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调至最小值,电枢串联起动电 阻R 1调至最大值,接通控制屏下边右方的电枢电源开关使其起动,其旋转方向应符合转速表正向旋转的要求。 3)M 起动正常后,将其电枢串联电阻R 1调至零,调节电枢电源的电压为220V ,调节校正直流测功机的励磁电流I f2为校正值(50mA 或100 mA ),再调节其负载电阻R 2和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使电动机达到额定值: U =U N ,I =I N ,n =n N 。此时M 的励磁电流I f 即为额定励磁电流I fN 。 4)保持U =U N ,I f =I fN ,I f2为校正值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负载。 + 电枢电源I S 励磁电源 I R 2

电机与拖动教案.doc

电机与拖动教案 【教案】 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电动与拖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应用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后续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等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掌握和理解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 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负载运行计算,调速性能计算,起制动电阻计算和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计算,负载转矩折算,飞轮矩折算;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实用公式计算调速电阻及制动电阻,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计算与选择,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分级起动计算; 具有选择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型式、种类、电压、转速及额定功率,校核发热,起动能力与过载能力. 课时分配共6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要求与安排绪论课程的性质及任务以及常用的几个基本定律直流电机 1.1 教学内容: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和空载磁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串、复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直流电动机换向. 1.2 教学重点: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和空载磁场;他励直流电

动机的机械特性 1.3 教学难点: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和空载磁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 教学内容: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串励及复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2 教学重点: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 2.3 教学难点: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和调速; 变压器 3.1 教学内容: 变压器的用途、结构及额定数据;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空载等值电路;变压器的负载运行、负载等值电路;标么值;变压器参数测定;变压器电压调整率及效率;变压器联接组别;变压器并联运行;自耦变压器. 3.2 教学重点: 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空载等值电路;变压器的负载运行、负载等值电路;标么值;变压器电压调整率及效率;变压器联接组别;变压器并联运行. 3.3 教学难点: 变压器电压调整率及效率;变压器联接组别;标么值.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通势 4.1 教学内容: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磁场;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电势. 4.2 教学重点: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磁场;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电势. 4.3 教学难点: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磁场;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电势. 异步电动机 5.1 教学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额定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及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及等值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5.2 教学重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及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及等值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3 教学难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及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及等值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6.1 教学内容: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

电机与拖动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 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班 设计题目 微型直流电动机的数字控制器设计 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设置有正转、反转、加速、减速按键; 显示马达的运行状态(正反转、停止),显示转速;测量马达的反电动势系数; 测量马达的力矩系数; 创建马达的数学模型; 实现比例控制; 实现比例积分控制。 进度安排 6月16~17号:了解任务要求,确定具体方案 6月18~19号: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6月20~21号:键盘电路、lcd12864液晶屏子程序设计6月22~24号:上位机通信程序设计 6月25~26号:电机PI 控制设计 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直流电机数字控制器论文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本文主要设计一个基于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 控制系统。PWM 控制提高了调速范围,提高了调速精度,改善了快速性能、功率和功率因数。系统在设计中被控对象采用5V 的直流电机,以MCS-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LCD12864 液晶作为显示元件,进行软硬件的设计。硬件电路由protel 设计制作,主要设计了液晶显示电路、键盘控制电路、复位电路、测速电路、驱动电路和测压电路。软件设计在Keil 开发平台用 C 语言编写,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包括液初始化程序、晶显示程序、键盘控制程序。 本系统PWM 控制直流电机采用调压调速的方法,整体设计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通过利用单片机产生PWM 控制信号控制直流电机,详细介绍脉宽调制( PWM) 控制原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以及用H型桥电路基本原理设计的驱动电路。通过硬件电路的模拟情况,说明系统运行正常,各个功能模块实现是可行的,控制精度比较高,能够满足系统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PWM脉宽调制控制直流电机L298N驱动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学分:4.5 总学时:81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9 面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纲执笔人:郗忠梅 大纲审定人:李有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电机与拖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一般运行分析问题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情况,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电机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可对变压器和各类电机的工作特性,基本原理和理论计算加以验证,使学生掌握电机基本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对电机进行一般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并提高实验技能和熟练程度。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宜安排学生在学完电路、电子等有关基础课程之后的第四学期,内容上注意与以上学科的衔接,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 实验技能方面:熟练掌握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各种电机线路的正确接线方法等。 3、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设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传授给学生有关电机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了与后继课程的连续性,多增加同步电机的理论知识的讲述学时数。 二、教学大纲内容 (1) 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一节 教材内容与课程性质 第2节 本课程常用的物理概念和定律 本章重点、难点:1、安培环路定律 2、变压器电动势。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 思考题: 1、变压器和电机的磁路常采用什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有哪些主要材料? 2、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们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 第二章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2学时) 第一节 电力拖动系统转动方程式 第2节 负载的转矩特性与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负载的转矩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本章重点、难点: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 思考题:1、电力拖动稳定运行的条件 2、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负载转矩特性是如何配合的? 第三章 直流电机原理(10学时) 第一节直流电机的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的用途、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2节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与型号 直流电机的主要结构、电机的铭牌数据、电机的主要系列产品。 第3节直流电机的磁路、空载时的气隙磁密与空载磁化特性直流电机的磁路、空载时气隙磁通密度的分布波形、空载磁化特性和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第4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的几个节距和单叠绕组。 第5节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 电枢电动势、电磁转矩和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第6节直流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功率关系、他励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励直流发电机。 第7节直流电动机运行原理 他励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的基本方程式、功率关系、工作特性。 第8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的一般表达式,固有特性,人为特性。 第九节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技术

一、填空题: 1.整流电路中,晶闸管从开始承受正向电压算起,到触发脉冲到来时刻为止,这段时间的电角度称为_______________。 2.若晶闸管电流有效值是157A,则其额定电流为。 3.三相半波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中,变压器的漏抗会产生换相重叠角,使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 4.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电感性负载,若交输入流电压有效值为U2,控制角度为α, 则其输出电压U o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5.电力电子器件总是工作在开关状态,其损耗包括三个方面:、 和。 6.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六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度。 7.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I2与I d的关系式是,I2与I T 的关系 式是。 8.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其移相范围为。 9.直流斩波电路的三种控制方式是、和混合调制。 10.若输入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有效值为U2,采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性负载,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二、选择题: 1.通常把晶闸管的U DRM 和U RRM 中_______的值标作该器件的额定电压。 ①较小②较大③U DRM ④U RRM 2.在晶闸管元件正常导通后,为其门极加上反压,则该晶闸管_______。 ①继续导通②饱和③关断④状态不定 3.整流变压器的漏抗越大,则换相重叠角______。 ①越小②越大③不变④不一定 4.触发(驱动)电路是电力电子器件主电路与______之间的接口。 ①缓冲电路②保护电路③控制电路④滤波电路 5.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直流侧电流连续,晶闸管的导通 角 为______。 ①180o②150o③120o④60o 6.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是______。 ①直流侧接大电感②交流侧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 ③直流侧电压无脉动④直流侧电流有脉动 7.SPWM 控制的逆变电路,输出SPWM 波半周期包括25 个脉冲波,设逆变器输出电压基 波频率为400Hz,则电路中开关管的工作频率为______。 ①10kHz ②20kHz ③400Hz ④5kHz 三、简答题: 1.晶闸管导通和关断条件是什么? 2.实现有源逆变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是什么? 3.画出升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并分析说明其工作原理,写出输出电压Uo 与电源电压Uin的关系式。 四、计算分析题 1.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接大电感负载,整流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2=220V,R=4Ω,ωL>> R 可使负载电流连续,且脉动很小(可以忽略)。 (1) 画出α=30o时,整流输出电压u d、电流i d和输入电流i2的波形; (2) 试求输出电压Ud、输出电流的平均值Id。 2.请回答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当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