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再认识(电表的改装)》导学案

安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再认识(电表的改装)》导学案
安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物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再认识(电表的改装)》导学案

mA 0 1 2

3

安庆外国语学校 物理导学案

课题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再认识

编写人 严武 审核 安外物理组 课型 专题复习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小量程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知道小量程的电流表在电路中就相当于一个电阻。

2.弄清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的原理。

3.学会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方法,并会改装。

4.会在电路中正确看待和使用改装后的电表。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原理的理解

难点:改装原理的应用及表盘读数

【自主学习】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部图

1:通过观察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电流表

的工作原理是

2.指针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 有关。

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的 有关。

①内阻R g :线圈有一定的电阻。

②满偏电流 I g :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③满偏电压U g :电流表满偏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

3.若 I g =3mA ,Rg=10Ω 此电流表能否作为电压表来测量电压呢?若可以,请你试着来

标记电压表的刻度盘

当I g =3mA U g = I 2=2mA U 2= I 3=1mA U 3=

1 2

3 mA 0

【探究学习 一】电流表改装电压表

(2009年安徽)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改装而成的。 电流表G 也是一个电

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图甲是一个量程为0~3mA 的电流表G ,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

以从刻度盘上读出,这时G 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因此,电流表G 实际 上也

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电压表。已知该电流表电阻为Rg=10Ω.(1)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

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 后,使通过G 的电流为3mA 时,A 、B 之间的电压等于3V ,这样A .B

之间(虚线框内)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图丙),求串联的定值电阻R 的大小。

拓展2:上题中的表头,若改为15V 量程的电压表,请在方框内设计出电路图。 改装后的

电压表总电阻R V 是多少?修改表盘。

归纳总结

1、小量程电流表G 改装电压表V ,要给电流表G 联一个阻值 的电阻。(填“串”、

“并”、“大”、“小”)

2、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越大,分压电阻越 ,改装后电压表内阻越 。(填 “大”、

“小”) 【探究学习 二】电流表扩大量程

扩大量程的原理:

(2014?安徽)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图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3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Ω,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A的电流表,问(1)需要给它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2)设改装后的电流表的电阻为R总,比较R总与R的大小关系,并简单地说明理由.(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根据双量程的电流表电路图,简单说明电路的结构,

归纳总结

1、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要给电流表G 联一个阻值的电阻。(填“串”、“并”、“大”、“小”)

2、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分流电阻越,改装后电流表内阻越。(填“大”、“小”)

巩固练习

(2008年安徽)如图所示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不是很大,电流表电阻不是很小,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拓展:左图的接法叫做外接法,与他不同的还有一种叫内接法,那么用内接测电阻测量出来的电阻值应该 真实值。

【课后习题检测】

1、用同一个小量程电流表G 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 、电压表V ,则G 、A 、V 的内电阻R G 、R A 、R V

之间的关系为 ( ) A .R G

2、一个电流表的内电阻为0.18 K Ω,最大量程为10A ,刻度盘分为100个刻度,改装成量程为100A 的电流表,应 联一个 Ω的电阻,新的电流表的内电阻为 Ω。

3、一个电压表的电阻为10K Ω,最大量程为3.0V ,刻度盘分为30个刻度,改装成量程为30V 的电压表,应 联一个 K Ω的电阻,新的电压表的内电阻为 K Ω。

4、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g=1mA 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 和100V 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 1=_____Ω,R 2=______Ω

内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9·娄底)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 .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 . 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 . 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 . “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 . 擦黑板时粉尘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C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高山上水在90℃就沸腾了,表明气压越大沸点越低 3. (2分)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摩擦阻力 C . 汽车的内燃机的效率能达到60% D . 汽车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25m/s 4. (2分) (2019九上·武昌期中)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按一个工作循环其正确排列顺序是:丁乙丙甲 B . 甲冲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为内能转换为机械能 C . 使用热值更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工作效率

D . 丁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压强变小,大气压将汽油与空气混合物压入气缸 5. (2分) (2016九·苏州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食盐水可以导电 B . 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可以作为发热体 C . 纳米是长度的单位 D . 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二极管 6. (2分)(2019·未央模拟)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B . 电源电压为5V C . 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D . 若断开开关S2 ,电流表A1示数变大 7. (2分)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 .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能量转化的过程 C . 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 .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永远不会增减 8. (2分) (2017九上·龙岗月考) 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A . 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不变 B . 电流表A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变大 C . 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D . 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霍邱县长集中学初中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答案 第51课时 怎样才叫“做功” 一、怎样才叫“做功” 1、(a) 上 上 (b)右 右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1)是 否(2)是 否(3)是 否 二、怎样测算功 1、FS 2、牛 米 焦耳 J 3、B 4、500J 150J 5、(1)三个力 重力支持力 拉力 F N =G =mg =20N F =12N (2)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0 拉力做功W F =FS =6J 6、W F =FS =100N ×4m =400J W G =Gh =60N ×2m =120J 第52课时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一、认识功率 1、(1)快 (2)快 2、a 、5000 b 、5000 c 、4800 (1)快(2)快 总结:小红 小明 3、功率 做功 时间 t W Pt 4、瓦特 瓦 W 拖拉机每秒做的功是750焦耳 千瓦 5、甲 乙 6、129600 216 7、20 40 二、测算功率 1、①体重(质量)、楼高、所用时间 ②磅秤、皮尺、秒表 ③ t mgh 2、B 3、30m/s ×104 W 4、×107 J 2×103 N 第53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上)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那么:3N ×1m 3J 5N ×0.5m 1N ×0.5m 显然:= + >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1、% 总有用 W W 2、(1)1500J 1200J 300J (2)80% (3)法一:由W 额外 =G 0·h 得:G 0 =h W 额外 =150N 法二:由F = 2 O G G + 得:G 0 =2F-G 0 =150N 3、2O G G + 2h 3 O G G + 3h = 第54课时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下) 三、复习巩固 总有用 W W 1、C 四、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②重物的重力G 、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⑤高 低 2、(1)S =nh =9m F = 2 O G G + =5N W 总 =FS =45J W 有用 =Gh =36J W 额外 =9J η =总有用 W W ×100% = 80% (2)P =t W 总 = 五、测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1、拉力F 物体重力G 物体上升高度h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 总有用 W W FS Gh 第55课时 认识动能和势能(上) 一、什么是能 1、做功 2、焦耳

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如图,“歼﹣10战斗机”是亚洲最具作战力的一种机型.高空的最大速度可达2马赫(马赫为音速单位,1马赫大约等于340m/s),在“歼﹣10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飞机是的. 2. 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3.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通过钩码与乙测力计拉动木板运动,能测出木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其中甲测力计示数恒定的判断依据是. 4. 如图,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由图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5.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一个高为2cm的发光物体“F”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毛玻璃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透镜一侧观察到在光屏上出现一“F”的像,请在方框中画出(虚线框为边长2cm的正方形,用来比较你画“F”像的大小). 6. 一艘轮船正在长江上航行,假设船体和货物总重为7500吨,江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船体浸在水面下的体积V= m3. 7. 据说,科学界已经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很快变成固态.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由于,会使人倍感温暖. 8.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能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的是(选填“甲”或“乙”)图象,现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1min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是 J. 9. 如图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和塑料线框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经过某一磁场区(“×”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线框落地时具有的动能分别为EA和EB,则EA和EB大小关系是.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中学 初 三 级 物理科 上册学案 主备: 上课老师: 学生姓名: 班别: 时间:2019年 月 日 学习内容: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三、展示反馈 1、如图甲是电阻R 和灯泡L 的U-I 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 的阻值是 Ω;若将电阻R 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0.4A ,则电源的电压是 V 。 2、小明想测出一个额定电压已知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此实验中,通过 使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若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可能的故障有 . 四、拓展提升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懂得用伏安法测电路的电阻,知道电路短路的危害。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1、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2、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是 电压关系是 3、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二、小组学习 1、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教学反思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 (选 填“①”或“②”)。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欧姆。 2、有两个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是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电阻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两点组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____Ω。 3、把R1=15Ω,R2=5Ω的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 ,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 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 如果电压增加到6V ,导体中电流为 A ,导体的电阻为 Ω。 1、 在图14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 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2、 小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 ①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位于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 ,则R 的阻值是_______Ω。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1)②(2)5 2、v R U I - U IR UR V V - 三、5;3 三、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 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四、1、6V 10Ω 20Ω 当S 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S 接2时,U1=2V U2=U-U1 I=0.2A 3、(1)○1略 ○2断开 B ○30.3 5 减小误差 (因无规律可寻)

安徽省合肥市 45中2019-2020 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和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 学年度45中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本试卷中g取10N/kg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诗仙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霜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2.电子式电子表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是某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则该电能表的示数是kw·h,它连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电压是V。 3.如图所示的是通过某两个电阻R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Ω,电阻R1R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在R2下方圆圈内填入 表的符号。 5.如图所示,探究某种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第3分钟到第8分钟这段时间内该物体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柴油机的某个冲程,在此冲程末气缸内气体的温度较开始时(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7.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 端应(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8.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示数为3V,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3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已知定值电阻R1=20 。开关闭合后,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A1、A2指针均只指同一个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在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为J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0、如图中的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1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滑片向b端移动时,变阻器阻值变大的是: 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两只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较亮,灯泡L 2较暗,这现象说明: A.通过两只灯泡的电流不相同 B.两只灯泡的电阻可能相等 C.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一定不相同 D.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同 13、汽车装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副驾驶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蜂鸣器工作;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蜂鸣器不工作,下图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14.如阁所示,电源电压为5V, 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 A. 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大 B. 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1V C. 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4 : 1 D. 若灯泡L2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15.如图所示,通过开关的通断来研究电路连接和电路故陣等问题,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断开S1和S3,闭合S2时,R1和R2并联 B. 断开S1和S3,.闭合S2时,电压表测R2电压 C. 断开S2,闭合S1,、S3时,R1和R2串联 D. 断开S1闭合S2、S3时,R2被短路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6.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指导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F

(1)设计实验方案①选取实验工具②写出实验步骤③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依照“右高右旋,左高左旋”的方法,即杠杆右边高则螺母向右移,杠杆左边高则向左移,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注意杠杆水平平衡一旦调好,不得随意再旋转平衡螺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中,每次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后都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这样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可以直接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单位不一定要用米,只要两个力臂的长度单位统一就可以了。 3.根据已学过的杠杆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杠杆,如指甲剪、钓鱼竿、剪刀、筷子、天平、独轮车等。并能按照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析和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要省力就要多移动距离;(2)要省距离就要费力,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曲型范例 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k 正确的是( ) A .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精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图删去) 全解:应选(c ) 点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a)、(b)所示,虽然力的作用点A 相同,但力的方向不同,画出力臂也不同。 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 ,爸爸重750N 。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F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第一学年度九年级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肥蜀山区2019-2020第一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门,能闻到樟脑气味,这个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冰箱里取出的瓶装矿泉水外壁很快就挂满水珠,水珠是_________产生的。 2.2019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火箭军部队展示了“东风”系列导弹。导弹常用液氢作燃料是因为它的_________大。 3.“摩擦生热”的过程实际上是相互摩擦的物体表面分子相互碰撞使分子运动加剧,从而使物体表面的内能增大,并通过分子间不断地碰撞使整个物体内能增加。从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看,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4.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这说明乙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5.小新家的电能表面盘上标有“3000 imp/(kW·h)”,她仅让家中的电烧杯接通电路工作,观察1min时间内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0次,电烧杯的功率是_________W。 6.一只小灯泡上标“6V 0.4A"”的字样,现要将该小灯泡接入8V的电源上,为使其能够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_________Ω的电阻。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把质量为200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若天然气燃烧加热效率为70%,则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m3的天然气。(q天然气=3.0×103J/m3)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阻R=10Ω,R=20Ω,闭合开关S,通电1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J。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学目标】 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课堂导学】 1、伏安法测电功率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器材: (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5)实验电路 按左边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6)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好。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③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小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④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⑤滑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记录小灯泡的亮度; ⑥断开开关,结束实验。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灯泡的亮度1 2 3 (8)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 P额; 当U实〈U额时, P实P额; 当U实= U额时, P实 P额。 2、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们发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与的实验电路图相似,实验过程也很相似。 2.实验时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小灯泡的、和亮度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小灯泡的亮度不是由决定而是由它的决定(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 【课后练习】 3.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电源是6V的蓄电池,小灯泡铭牌上标有“3.8V”字样,其额定功率约为1W。 (1)请在图中的圆圈内正确填入电表符号,使实验电路图完整。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4)若滑片向右移动时,发现小灯泡变暗,但电压表示数却变大,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并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U/A 电流表示数I/A 电功率P/W 小灯泡亮度 1 3 0.2 2 较亮 2 3.8 0.26 正常发光 3 4.5 0.3 很亮 ①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A,额定功率是 w。 ②实验中,把小灯泡两端电压从3V调到3.8V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端移动(就上面的电路图而言,选填“左”或“右”),眼睛要盯住表的指针看; ③为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滑动变阻器。(甲滑动变阻器规格为“8Ω 1A”、乙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 0.5A”); ④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亮度之间的关系是; ⑤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大,原因是。 (6)某同学发现电压表大量程(0~15V)坏了,小量程(0~3V)还可用,利用原有器材如何实验,请设计电路图,并简单描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7.1 《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推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入比热容得概念 【课前预习】 1.在发生热传递过程中,一般情况(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放出热量后温度会(升高/降低)。 2.炎热的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高,夜晚,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低,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3.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烧开一勺水和烧开一锅水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锅同样大的火,后者所需的时间要多得多。能知道为什么吗? 5.思考:我想比较不同的物质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快慢程度,需考虑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新知导学】 (一)比热容 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2 3、实验设计: 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快/慢) 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45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不同).

想一想: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 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快/慢) 活动二:阅读理解P42正文部分与P43“一些物质的比热”。 (1)定义: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 ..叫做这种物质 ..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 (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0C)。(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物理意义: 。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 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1)举例:; 道理:。 (2)举例:; 道理:。 【当堂训练】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2.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余部分的比热容是。 3.美丽的瘦西湖是扬州市一颗明珠,她不公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留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瘦西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砂石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多于/等于/少于)砂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里人们在瘦西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零件 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北方的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 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第6题)

安徽省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卷

安徽省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图中的四种简单机械,在使用时费力的是() A . 用瓶起子开瓶盖 B . 用镊子夹取砝码 C . 用羊角锤拔钉子 D .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2. (2分)足球是很多人的至爱,如图所示关于足球场上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运动员对足球的踢力 B . 裁判员向上举起旗子的过程中,裁判员对旗子没有做功 C . 进球时,球与网接触,球网网眼变大,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 运动员争顶头球向上跳起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 3. (2分)(2019·包头) 如图所示,拉力F为5N,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B . 拉力F的功率为1.5W

C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 . 拉力F增大到15N时,物体B开始向左运动 4. (2分) (2018九上·宜兴期中)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5. (2分) (2019九上·桂林期末)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捂热水袋的手变暖 B . 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C . 寒冷的冬天用嘴呼出的热气暖手 D . 寒冷的冬天两只手相互搓手来暖手 6. (2分) (2016八上·沂源开学考) 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2016·林西模拟) 在图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l不亮,然后并接在 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初三物理学案

初三物理学案 声音的特性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你需要知道的) 1.声音的三个特性。 2.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学习过程 1.音调 教师演示发声齿轮实验。使电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大,注意塑料片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可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塑料片还会尖叫起来。观察并仔细听,得出结论:齿轮转速越快,塑料片振动越_________,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是指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如,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频率相当于次/秒)请同学们记住: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我们需要了解的: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Hz。人们把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师演示课本上39页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得知: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四、同步习题 了解一下: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物理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1.一个男低音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轻声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6.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四、反馈习题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而载着花蜜飞行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否采了蜜,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的路线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色逐渐改变。 B.音调逐渐降低. C.响度逐渐降低. D.音调,音色,响度都不变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鸟语、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辨别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仔细想一想,你们学到了什么,自己总结一下吧。六.作业 请完成《配套练习册》P32,1—4。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复习导 学案(新版)教科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内能利用的重要意义。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课前学习 课堂学习 一、分子动理论 例1:于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 C 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 时存在的。 分子运动 理论、 内能 分子运动论 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 的。热量的计算 热量 叫热量。 单位: 。 比 热 容 叫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单位: ,读作 。 水的比热较 ,为 。 公式 Q 吸= Q 放= 或Q=

[及时练习1] 1.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2.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 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扩散现象 例2:宝来桥码头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 。 [及时练习2] 1.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 分析错误 ..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2.在每年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旅游季节,游人很远就能闻到桂花芳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花粉分子。 三、物体的内能 例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面上,里面倒入少量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绕在金属管上迅速来回拉绳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塞 子,这是使金属管的内能温度,通过把金属管子的一部内能转移给乙醚,使乙醚的增加,温度。 [及时练习3] 1.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 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 B.将壶里的水烧开,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火炉旁烤手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物体的温度不变,它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四、热量 例4: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及时练习4] 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