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调查报告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

东源县黄村镇中心小学禁毒志愿者

毒品预防调查报告

组长:张丰麟

小组成员:张丰麟李佩淇黄丽红钟涛戴秋婷张浩天张淑颖

中心小学六年级

摘要: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禁毒基础工作。目前,各学校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但是, 部分学校迫于教学

压力, 加之在校学生吸毒情况不突出等原因, 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

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注重毒品预防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组对全镇的学生进行了有关毒品预防的社会调查,总结了当前学校毒品预防的实际状况,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毒品预防实际状况建议

一.调查背景:

毒品泛滥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截至2010年8月底,全国共登记吸毒人员 143.7 万余人;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 104.5 万余人,占72.7,比 2009 年底增加4.2 万人;滥用冰毒、氯胺酮等新型毒品37万余人,占25.8,,比2009 年底增加5.6 万人,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关于

吸毒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禁毒教育情况,我们开展此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情况,提出建议,便于增强学校禁毒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设计:

调查对象:

黄村镇中小学生。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为尊重同学隐私,问卷匿名,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另外还附带部分口头询问。

调查时间:

2018年5月

分析方法: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期了解黄村镇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态度、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初步掌握黄村镇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为加强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资料收集:

本次以黄村镇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口头询问也做了整理作为资料。

资料统计分析:

由所有小组成员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逐个分析

四.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种类的认知,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知道的毒品都有哪些,(可多选)

? 海洛因;?麻谷;?安非它明;?K粉(即氯氨酮);?冰毒(即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咖啡因;?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 ?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 ?鼻吸剂; ?都不知

摇头丸90.7% , 冰毒 77.3% , 咖啡因32.4%,其他一些新型毒品像麻谷,安非它明,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 安眠酮,丁丙诺啡,鼻吸剂认知率都未超过10% 结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传统毒品基本都知道,而对新型毒品几乎毫无认知,说明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内容滞后, 大部分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缺乏深入。

2. 为了解同学们对毒品的态度,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如果朋友对您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您愿不愿意尝试, ?好奇,可以尝试; ?不愿意尝试; ?没想清楚

调查结果:如果朋友说食用一次摇头丸没事,也不犯罪,3.5%的人对摇头丸好奇,愿意尝试,91.1%的人拒绝尝试摇头丸,5.4%的人不知道怎么办。

调查结论:约有3.5%的人对毒品有一定的接纳程度,九成的人坚决抵制毒品,还有5.4%的同学对毒品的态度很模糊。

3. 为了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认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好奇;?受亲友影响;?精神空虚;?

被引诱上钩

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结果:

调查所得数据显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其中好奇占42.6%,受亲友影响的占3.7%,精神空虚的占30.4%,被引诱的占23.3%

分析结论: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好奇、精神空虚、被坏人引诱、受亲友影响, 其中好奇是最主要的主体吸毒原因,精神空虚和被坏人引诱也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4. 为了调查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情况,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您接受过哪些形式的禁毒教育活动,? 看图片展;?看影视片;?听讲座;?班会活动;

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

大学生了解或掌握毒品危害的知识, 通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渠道中的图片展为52.3%, 看禁毒影视片的为17.6%, 听讲座的为9.7%%; 班会活动为20.4%。

分析结论:

在校大学生获取预防吸毒知识的渠道依次是禁毒图片展, 学校毒品预防影视片,禁毒讲座,有关禁毒的主题班会,其中讲座最少;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形式过于简单和重复.

口头询问:问题为“你对学校禁毒教育这些形式有什么看法,”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组织禁毒教育活动没新意,活动形式都差不多,老师对毒品都不了解,只谈毒品危害,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对禁毒教育活动有一定的抵触

5. 为了了解大学城各所高校对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展过比较系统的预防毒品的教育,

?有;?没有;

只有6.8%的同学所在学校开展过系统的预防毒品教育,93.2%的同学所在学校并没有开展过系统的预防毒品教育。

分析结论:大部分高校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口头询问:你认为学校为什么不开展系统的禁毒教育,

我们综合了一下同学们的答案:因校园内学生吸毒现象少,毒品预防不被重视,流于形式。不少学校并没真正认识到毒品危害的严重性和毒品预防的重要价值;毒品预防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教育相比较,显得不够重要,处于边缘位臵。或缺少防微杜渐的意识,认为毒品害远离学校、学生,禁毒宣传只是毒品重灾区才开展的工作,只顾学生在校期间平安无事,为今后毒品在青少年身上的趁虚而入缺乏考虑,有些淡忘履行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的神圣职责。

6. 为了了解各高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您对学校的禁毒教育的评价是:?很好; ?一般; ?不好; ?无所谓)对学校禁毒教育评价很好的为7.6%,一般的为18.7%,不好的为64.4,无所谓的为9.3%。

分析结论:

各高校毒品教育效果普遍较差,部分同学对禁毒教育漠不关心。

总结:

通过对以上六个问题的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综合口头询问的资料,我们发现了目前各学校禁毒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内容滞后, 大部分学生对新型毒品几乎一无所知。

(2)学生对毒品态度不够坚决,很少一部分人对毒品的态度模棱两可,尽管很少,但是却不容忽视。

(3)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形式上趋于雷同或单一,简单重复。活动从来就是签名、参观、图片展等传统形式。宣传手段上仍停留在渲染吸毒受害的典型案例,以及对吸毒者的某些特殊表面加以夸大,从吓唬着手,希望起到警戒的作用。这些渲染、吓唬等做法容易使得青少年滋生逆反心理,出现对抗举动。这就使得毒品预防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难以体现和发挥,导致禁毒教育效果普遍较差,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禁毒漠不关心。

(4)大部分学校并未将毒品预防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是流于形式。

(5)另外,我们也发现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好奇、精神空虚、被坏人引诱、受亲友影响, 其中好奇是最主要的主体吸毒原因,精神空虚和被坏人引诱也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7. 针对目前各学校在预防毒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吸毒的

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毒品预防教育的简明读本:

鉴于多数学生文化水平较高,因此禁毒教育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只介绍传统毒品,应将理论知识同感性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它应包括新旧毒品的种类、来源,毒品的危害,毒品成瘾的原因,毒品泛滥的主要地域和场所以及学生沾染毒品的潜在因素,抵御毒品的方式、方法,有关禁毒的政策和法律知识,国内外的禁毒斗争等内容,以便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不但能自觉抵御毒品的侵蚀,还能成为反毒、禁毒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禁毒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学校的预防能力。这就能很好的解决我们上面所提到的(1)(2)(5)三个问题。

禁毒知识竞赛学习题库(下)

竞赛学习题库(下)3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B. 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 害 C. 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D. 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 小答案: A 312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A. 鸦片 B. 海洛因 C. 酒精 D.杜冷丁 答案: C 313 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是()。 A. 瘦肉精 B.老鼠药 C.砒霜 D.K 粉 答案: D 314 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本质特征是()。 A.依赖性 B.危害性 C.非法性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C 315下列选项中属于禁毒志愿者义务的是。() A. 履行禁毒志愿者服务承诺 B. 自身远离毒品 C. 每年参加不少于 48 小时禁毒志愿服务活动 D. 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316下列选项中属于吸毒成瘾的表现的是()。 A. 不顾不良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行为 B. 戒断后复吸的 C. 多次吸食毒品的行为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317 吸毒成瘾的原因有()。 A. 个人 B. 家庭 C. 社会 D. 以上选项都 是答案: D

318 吸毒的方式有()。 A.通过呼吸道 B.通过消化道 C.静脉注射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319 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B.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 地区 C.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答案: B 320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禁毒主要是人民政府的责 任B. 禁毒主要是公安机关的 责任 C. 禁毒与自己无关 _ D.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 任答案: D 321下面关于大麻的说法哪个不对?() A.大麻在许多国家都不算毒品,不会成瘾,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偶尔尝一下没 关系。 B.大麻是世界范围内滥用最严重的毒品之一。 C.长期使用大麻容易成瘾并引发痴呆。 答案: A 32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 B.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 D.国家鼓励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在媒体上做广告宣传。 答案: D 323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对戒断 3 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324 小丁 13 岁,被毒贩子教唆利用帮助贩毒集团贩毒,并伴随有吸毒行为,小 丁虽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进行戒毒治疗。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 A 325 小王把 20 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后离开了,但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 小张自己不吸毒,小王也承认毒品是他自己放的,没有告诉小张是毒品,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毒品与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组长: 指导老师: 一、课题说明 "毒品”这一名词相对我们来说并不十分陌生,自清末以来,中国便与"毒品” 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 解之怨”。而今,由于毒品所引发的“毒品交易” "毒品犯非但没有得以遏制,反而得以疯狂滋长,因而我们有权力和义务去揭示去除这一危害人体健康、妨害社会 进步的毒瘤,提醒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已涉毒人群了解毒品,远离毒品。这也正是“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 习”的初衷之所在。 二、研究方法 1, 根据专题要求拟定可行的研究方案。 2, 以方案作为主轴,主要通过网络查询、搜集、摘录相关材料。 3, 对所选材料进一步加工,优化处理,合理有序的编排成电子文字形式 三、研究过程 有幸承担“毒品及其危害”这一研究任务,对我们每一位组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们感谢学校为 我们提供了这一自主学习研究的机会。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起这一优越的学习平 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它,推广它。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初期研究方案:主要是 基于我们的人力、智力,对毒品与其危害的认识方向以及进一步拓展延伸作了具体而有效的分工部署。 由黄越旺担任组长,兼课题的负责人,张晨辉负责收集材料1,向耿明负责收集材 料2,余连杰负责询问有关人士.曾琪负责毒品的危害调查,罗俊杰负责报告电子稿形式,黄越旺负责写研 究报告在资源搜集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网络搜寻、查 找来完成,在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我们集体将目标锁定在“百度”网站上,并对上述四大板块作了进一步的讨 论研究以便效率更高的完成预期目标经过二个轮次的搜集,我们各组员表现得很出色,基本上完成了我们预期 目标。 诚然,在此过程,各组员也付出了许多艰辛的汗水,对于许多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展组

教师版本禁毒学习知识测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榕江县八开镇初级中学教职工禁毒知识检测试题 教师姓名: 一、单选题 1、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 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 A、学校主要领导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2、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 A、昏睡 B、毒瘾发作 C、吸毒死亡 3、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 B、不予刑事处罚 C、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 。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A 、开展禁毒教育 B 、开设禁毒课程 C 、开展禁毒宣传 5、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7、《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 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8、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 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9、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 )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青少年毒品犯罪案例剖析

篇一: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573字) 4月15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小美(化名)。今年才满18周岁的小美,头发金黄色,穿着时髦,左手腕部有纹身。她来自青墩农村,是家中独生女。因容留他人吸毒,小美被盐都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 “听人说这个没有瘾,还能减肥。我就‘溜’了几次。”“溜冰”是许多年轻人对吸食冰毒的通俗叫法。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小美先后三次购买冰毒吸食。第一次吸食时,小美忐忑不安。那次吸过,她两天没吃饭,“感觉到饿,就是没有食欲。口干,不想睡觉,就通宵上网。第二天上班时没精神。” 初中毕业后,小美帮人家卖过餐具、鞋子、化妆品等,做过咖啡店营业员,都因工资低,频频换工作。后来,她在市区一家KTV做服务员,在那里她认识了提供冰毒的阿娟(另案处理)。在小美的租住处,小美和阿娟先后三次吸食,每次花费在300元左右。 直到被民警抓获,小美才感到害怕。在法院审理阶段,小美从法官那里了解到了冰毒的危害,“听得我冷汗直冒。早知道这些,打死我都不会碰的。” 从小受父母娇惯的小美,事发后一直是母亲帮她处理有关事情。“至今没敢告诉爸爸,怕他受不了。”现在,小美在学习化妆,她想自己开一个小店,“这辈子都不会再碰那东西了。” 篇二: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842字) 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个90后女孩竟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还邀请了3个男孩一起到宾馆来“分享”毒品。长寿区检察院近日透露,经该院提起公诉,这3个女孩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已于1月7日被法院分别判处拘役5个月。 今年20岁的小丽,和同龄的小馨,以及21岁的小红,是很要好的朋友,3人都没有正式职业。去年10月24日是小丽的生日。为了能让这个生日过得刺激、够酷,小丽和姐妹们竟有了一起吸毒庆祝的想法。于是,小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和100元钱交给小馨和小红,拜托两人帮自己到长寿区某宾馆开一间房。她还神秘地暗示姐妹们“晚上有好节目”。 小馨和小红来到宾馆后,用小丽的身份证和两人各自的身份证一起开了一间房,并交了100元房费,小红还帮忙垫付了100元押金。当天下午,小丽和两个姐妹邀约另外3个90后男孩,一起来到宾馆房间为小丽庆贺生日。期间,6个人一起吸食了冰毒。第二天凌晨,小丽被公安机关捉获,小馨和小红也很快落网。 据小丽交代,吸食冰毒是她们早就计划好的庆贺生日的方式。几人以前也偶尔吸食毒品,这次过生日,“分享”毒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酷”的表现。

有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调查报告

关于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调查报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担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人数约为3.2亿人,占总人口数的23.89%。中发[2004]8号文件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培养和教育好青少年,引导其健康成长,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其意义十分深远。 然而,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致使青少年健康指数呈下降趋势,十分值得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们大洼县教育局关工委特就此对我县部分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做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使广大青少年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正确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及其危害 (一)网吧与游戏厅的诱惑 网吧和游戏厅是家长和老师恨之入骨的社会毒瘤,是侵噬学生美好心灵的地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据调查,

在上网的学生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占10%,他们以玩“在线游戏”为主。中学生占25%,以“暴力游戏”或“聊天”为主。部分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之中,表现出明显的网络痴症,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个别青少年因迷恋上网,无心学习,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上交友,亦是潜伏着极大的危险性。经调查了解到,我县有一名高中女生通过网络聊天,和网友见面后消失3天,在家长、亲戚、同学的四处打探之下,终于找到,尽管安然无恙,但着实让家长、亲人、老师虚惊一场,而且还耽误了自身的学习。 此外,游戏厅尽管数量大减但仍有屡禁不止或变相地出现现象。他们以每小时2角钱的价格,吸引了一些游手好闲、又来钱不易的少年儿童。不仅对青少年的视力、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让个别青少年痴迷于此,懒于劳动、学习,荒废了学业。 (二)吸烟成瘾 拒了解,青少年吸烟的比例不亚于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与聊天的比例。大部分上网的青少年都有吸烟习惯。在吸烟的青少年中,不仅有男生,也有一部分女生。虽然女生在调查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依然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女生的吸烟人数比例仍然有上升的可能性。因为女生吸烟出乎家长的意料,往往容易“瞒天过海”。青少年初次吸烟年龄渐小,有的受访者在12岁就已经嗜烟成瘾。调查结果不禁另人汗颜。 吸烟的危害不只是青少年所了解的会引起肺部疾病,其实专家研究吸烟还会诱发心脏病、眼病以及妇科疾病等。另外,青少年因为吸

西定乡小学开学在校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简报

秋季开学在校生毒品预防 教育工作 第50期 勐海县西定乡中心小学★2017年9月27日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毒 品预防教育工作,根据州禁 毒办、以及州教育局《关于 做好2017年秋季开学在校 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定乡中心小学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毒品预防教育活动。9月26日下午、晚上开 展了以下活动。 1、举行专题讲座。为 使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 害,如何预防毒品等知识, 各班由班主任再次组织学 习,使学生对毒品的危害,如何预防毒品等有了一个初步的

了解。 2、举办毒品知识 展览。组织全体师生观 看禁毒展览、禁毒橱窗, 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图 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到毒品的危害。 3、观看禁毒专题片。 利用晚自习时间各班组织学生观看禁毒专题片《拒绝毒品》。《湄公河行动》、《扫毒》、《边境风云》等等,影片上一幅幅 惨不忍睹的 画面,一个 个悲惨的遭 遇,给同学 们留下了深 刻的思考: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远离毒品,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一时的疏忽,而踏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4、上好禁毒课。学校要高度重视禁毒课的开设。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抽出一节班会课改上禁毒课,通过禁毒课的开设不仅使学生掌握毒品危害的知识,也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更加增强了他们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还决定要出好禁毒专题黑板报、手抄报。抓住手抄报、黑板报这样一些宣传教育阵地,定一期或几期的黑板报统一以禁毒教育为主题,并进行组织评比。另外,还可举行以禁毒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同学们为了出好黑板报、手抄;组织禁毒征文、知识比赛。通过组织学生“看、听、读、讲”这些手段,他们对于禁毒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强化他们抵御毒品的意志和能力,组织了一次以禁毒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利用家庭教育阵地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更加需要家庭、社区教育的紧密配合。 勐海县西定乡中心小学

毒品知识竞赛

“远离毒品危害健康成就未来” 天津市预防合成毒品知识竞赛 主办单位:天津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天津青年宫、渤海早报、北方网 协办单位:南开大学 、填空题 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 4、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5、世界“三大毒源”地是指“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 6 7 8、根据合成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将其分为兴奋剂、麻醉剂、抑制剂和致幻剂。 9、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10 11 13 14、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15 、容留他人吸毒罪应处3 16、 17、1839年6月 3日至252万箱,约237万公斤。 18、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19、“冰毒”的化学名称是甲基苯丙胺。 20、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身体的中枢神经。 二、单选题 1.甲基苯丙胺是下列哪种毒品的学名( A ) A.冰毒 B.鸦片 C.摇头丸 D.海洛因 2.麻古是下类哪种毒品的片剂(A ) A.冰毒 B.鸦片 C.摇头丸 D.海洛因 3.哪种毒品又称强奸粉(B ) A.冰毒 B. K粉 C.摇头丸 D.海洛因 4.一粒劳士弟(LSD)足可产生多长时间的幻游( D ) A.2-4小时 B.4-6小时 C.6- 12小时 D.12-14小时 5.下列哪种毒品和冰毒同属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D ) A.三唑仑 B.冰毒 C. K粉 D.摇头丸 6.下列哪个不是K粉的特征( D ) A.无臭 B.易溶于水 C.白色 D.红色 7.迷魂药是指的是(A ) A.三唑仑 B.冰毒 C. K粉 D.摇头丸 8.止咳水和迷幻蘑菇是否为新型毒品( A ) A.都是 B.都不是 C.止咳水是,迷幻蘑菇不是 D.止咳水不是,迷幻蘑菇是 9.食用摇头丸对头脑伤害解释正确的( C ) A.只是猛烈摇头摇伤 B.偶有伤害 C.导致脑细胞凋亡 D.没有伤害 10.下面哪种毒品属于合成毒品( C )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11.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D ) A.冰毒 B.摇头丸 C.咖啡因 D.海洛因 12.“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哪三国交界处( A ) A.老挝,泰国,缅甸 B.泰国,缅甸,柬埔寨 C.阿富汗,老挝,缅甸 D.越南,马来西亚,缅甸13.“氯胺酮”的正确别称是( D ) A.疯药 B.疯狂丸 C.狂喜丸 D.K粉

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

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 A.鼻吸入毒品 B.静脉注射吸毒 C.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毒品是:( ) A.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麻醉药 C.麻醉药品 3、国际禁毒日是:( ) A.6月6日 B.6月26日 C.6月16日 4、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么后果?( ) A.突然死亡 B.休克 C.暂时昏迷 5、吸毒会导致生理机能发生紊乱,生理和心理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毒瘾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反应,失去理智和自控力,甚至是:( ) A.自伤、自残和自杀 B.自伤、自残 C.自杀 6、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 A.砒霜、敌敌畏等毒药; B.烟、酒; C.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7、以下哪一种属于麻醉药品( ) A.海洛因 B.冰毒 C.摇头丸 D.安眠酮( K 粉)。 8、吸毒与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 ) A.超级癌症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 世纪瘟疫 D 世纪杀手。 9 、在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大多因( ),这是造成我国艾 滋病传播的首要原因。 A.性接触传播 B.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C.母婴传播; D.日常接触传播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 号 密 封 线

10、资料统计表明,海洛因吸食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 A.60 岁 B.40 岁 C.36 岁 D.28 岁 11、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 A.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B.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 C.“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D.打团伙,摧网络,破大案,抓毒枭,缴毒资 12、“四禁”,是指禁止吸食毒品、禁止贩运毒品、禁止制造毒品和() A.禁止种植毒品原植物 B.禁止加工毒品 C.禁止容留吸食毒品 D.禁止走私毒品 13、戒毒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而吸毒行为的预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 A.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B.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C.实行全员收戒 D.提高戒毒成效 14、自上个世纪以来至今的百年间,()成为滥用最广、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A.鸦片 B.可卡因 C.海洛因 D.冰毒 15、()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能够使人产生幻觉、妄想,进而形成兴奋性精神病,还会引发暴力行为甚至刑事犯罪。 A.鸦片 B.可卡因 C.海洛因 D.冰毒 16、下列可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A.咳嗽、打喷嚏;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同池游泳; C.蚊虫叮咬; D.与感染艾滋病病毒人员共用注射器。 17、据有关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人注射毒品。 A.1000 万 B.5000 万 C.1 亿 D.2 亿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应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总结报告-毒品案件的调查报告 精品

毒品案件的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3 月16日至19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在张海平副主任带领下,对全县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组分别听取了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关禁毒工作的汇报,实地了解横溪、白塔派出所开展禁 毒工作情况,召开禁毒部分成员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查 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为主线,以实现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为目标,以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和深入开展禁吸戒 毒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禁毒各项工作,为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 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禁毒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 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为副组长,政法委、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20 多个单位为成员的县禁毒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禁毒办公室,组织领导全县 的禁毒工作。各乡镇(街道)也相继成立了禁毒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县财政逐 步加大经费投入,为禁毒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财力支持。制订《县乡镇(街道)禁毒工 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派出所有关禁毒工作要点》、《XX县社区戒毒(康复)工 作规范》等制度,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县委、县政府还与各责任单位签订 了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了禁毒工作责任制,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禁毒图片展、 印发宣传资料、张贴警示标语、开展禁毒知识竞赛、公开销毁毒品等多种形式,在全 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提高了全民防毒、拒毒意识。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利用每年的“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 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 病日,在县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 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县公安局、教育局通过“警校共建”、“禁毒图片巡展”、法制 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积极筹建永久性毒品预防教 育基地和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 (三)严打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毒品蔓延。公安部门始终坚持把打击毒品犯罪作 为有效减少毒品流入、供给的主要途径,始终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 2019年以来,全县共破获涉毒犯罪案件40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49名。其中,刑 事拘留45人,逮捕37人,移送起诉34人;查处吸毒人员122人,新发现102名,治 安处罚100人,缴获各类毒品624.14克,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遏制了毒品蔓延。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简报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简报 第一篇:学校禁毒 * 简报第二篇: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计划第三篇:“6.26”禁毒宣传简报第四篇:三河回民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第五篇:大坝中心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更多相关范文排绸小学禁毒 * 简报 为进一步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宣传《禁毒法》,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社会辐射作用,加大对在校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力度,结合文件精神,我校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主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预防教育活动,深入落实、全员参与、注重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坚决控制毒品进入学校,有效地推进了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组织领导 我校非常重视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禁毒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制订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使毒品教育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二、宣传目标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学生人人懂得毒品的危害,从而个个当禁毒“小宣传员”,时刻提醒学生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文明健康的生活,要遵纪守法,抵制诱惑,远离毒品,积极地与毒品罪犯作斗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 三、时间安排:xx年6月

四、工作安排: 1、在校门上方悬挂一幅禁毒教育标语; 2、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禁毒宣传专题教育讲塺; 3、各班组织收看一次禁毒教育电影; 4、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禁毒教育思想 5、各班利用班队课上一次禁毒知识宣传专题课; 6、活动结束后,及时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总结。 法制教育 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切实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我校“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把禁毒教育摆到突出位置抓紧抓好。通过以“远离毒品,关爱未来”为主题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使在校生接受禁毒知识教育面达100%,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毒品危害,远离毒品,确保在校学生无涉毒行为面达100%。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 二、活动主题与时间 活动主题:“全民携手禁毒共建和谐家园” 三、活动安排 1、做好舆论宣传。抓住“6.3”虎门销烟和“6.26”国际禁毒日的时机,集中时间开展禁毒宣传。 (1)6月26日前班级出好专题黑板报宣(:)传禁毒活动。

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 答案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B) A、“7.28” B、“6.26” C、“3.15” D、“5.17” 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C )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4.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 )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D )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7.今年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A) A、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C、拒绝毒品健康抉择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8.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治疗性 9.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A)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B、发生明显改变,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残忍。 C、不明用途支出增多,编造各种谎言向家人要钱,向亲友借钱,甚至偷拿家中财物。 D、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表现为疲倦、憔悴、消瘦、衰老等。 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D)克,可判处死刑。 A、20 B、30 C、40 D、50 11.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2.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A)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 B)倍。 A、5 B、10 C、15 D、30 14.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口约在( B )人以上。 A、100万 B、200万 C、250万 D、400万

社会调查小报告——毒品

社会调查小报告——毒品 前言: 当今社会,毒品已经常常出现在各种大型的场所中,因毒品而走上犯罪之路的人数不胜数;因毒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不计其数;因毒品虚度青春年华,枉费生命的人数以万计。 目前,浙江的吸毒人员就达到了17万人次,最小的吸毒者年仅12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案例一杜海锋通过互联网学习掌握了通过麻黄素制作冰毒的方法,集结沈锦辉、潘家荣等多人,逐步形成了一个犯罪集团案例二李某今年24岁,两年前在广东打工时不慎染上毒瘾,和丰某、周某、黄某等人纠集在一起,贩卖毒品。 一、调查形式: 为了更快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多方面的角度考虑,从而更加了解人们对毒品的认识程度。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状况 本次调查一共发布问卷50份,对同德社区的居民住户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92%。其中,女性占46%,男性占54%,年轻人占35%,老年人占65%。

(二)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毒品知识的认知程度。往往人们就是因为对毒品的认识程度不高,自我控制力不强,最终走上歧途。 从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来看: (1)同德社区的居民不够了解毒品,真正了解的人占 13.5%,大概了解的人占16%,完全不了解的人占 70.5%。 (2)在完全不了解的人中,12%的人没有听过,30.2%的人毫不在意,28.3%的人没有时间了解。 2.毒品历史的了解 (1)了解的人占65%,不了解的人占35%。 (2)在了解的人群当中,32%的人通过年长的老人了解的,33%的人通过工作或其他方面了解的。 三、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的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问题如下: 1.年轻一辈的人不了解毒品及毒品历史。年轻一辈的人不知 道毒品的危害,把这当成儿戏,忽略了毒品曾对中华民族 造成多大的威胁。 2.年长一辈的人了解毒品的曾经历史,却不了解毒品知识。 年长一辈人知道鸦片等老式毒品,年轻一辈人听过摇头丸 等新型毒品。 3.人们不相信毒品能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忽视给予的警

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测试题答案

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毒品的基本特征是?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医疗价值 D、危害性√ 2、冰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3、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4、人工合成的毒品是? A、鸦片 B、二乙酰吗啡 C、冰毒√ 5、吗啡一般是从那种物质中分离出来的? A、海洛因 B、鸦片√ C、古柯叶 6、下列那种属于兴奋剂? A、摇头丸√ B、二甲基色胺 C、巴比妥 7、据统计,1990年全世界因吸毒死亡的有多少人? A、5万 B、10万√ C、20万 8、可卡因的颜色通常是? A、白色粉末√ B、黑色粉末 C、黄色粉末 9、《刑法》规定非法种植多少株以上罂粟够成犯罪? A、 100株 B、 1000株 C 、 500株√ 10、非法种植罂粟或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A、应当免除处罚 B、可以免除处罚√ C、应当奖励 11、非法种植罂粟3000株以上或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几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A、3年 B、5年√ C、7年 12、强制戒毒由哪个部门主管? A、公安机关√ B、医疗部门 C、司法机关 13、哪个部门主管全国戒毒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A、公安部 B、卫生部√ C、医药管理总局 14、强制戒毒的期限一般为多少时间? A、 1-3个月 B、3-6个月√ C、 6-12个月 15、我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是哪国发起的?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16、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 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17、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 A、3月12日 B、6月26日√ C、5月26日 18、1987年6月国际禁毒会议在召开,并确定了国际禁毒日? A、纽约 B、维也纳√ C、上海 19、世界上最大的毒品贸易和毒品消费国家是哪个?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20、浙江省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是?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21、美洲国家中大麻产量世界第一的是哪个国家? A、哥伦比亚√ B、墨西哥 C、牙买加 22、世界上三大毒品产地中哪一个不在亚洲?

毒品案件的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5917543310.html,)/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毒品案件的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3月16日至19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在张海平副主任带领下,对全县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组分别听取了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关禁毒工作的汇报,实地了解横溪、白塔派出所开展禁毒工作情况,召开禁毒部分成员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两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为主线,以实现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为目标,以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和深入开展禁吸戒毒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禁毒各项工作,为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禁毒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为副组

长,政法委、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20多个单位为成员的县禁毒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禁毒办公室,组织领导全县的禁毒工作。各乡镇(街道)也相继成立了禁毒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县财政逐步加大经费投入,为禁毒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财力支持。制订《县乡镇(街道)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派出所有关禁毒工作要点》、《XX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等制度,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县委、县政府还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禁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了禁毒工作责任制,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禁毒图片展、印发宣传资料、张贴警示标语、开展禁毒知识竞赛、公开销毁毒品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提高了全民防毒、拒毒意识。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利用每年的“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在县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县公安局、教育局通过“警校共建”、“禁毒图片巡展”、法制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积极筹建永久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和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

开展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简报

远离毒品防诱惑安全教育落实处 ——红峰幼儿园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简报为响应省禁毒办、省教育厅、闽侯县教育局《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的通知》,以健康、正面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了解和正视毒品问题,我园于2015年10、11月两个月内开展了一系列幼儿园毒品安全教育活动。 或许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毒品是遥远的成长话题,但是对于安全防范意识低、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能对毒品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学会拒绝一些突如其来的诱惑,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幼儿生活和健康。为此,园部领导和各班教师们针对幼儿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性,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幼儿的“禁毒主题活动”,并配合幼儿园环境布置、宣传展示、家园沟通等多种渠道,引导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感知相关知识,并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10月中旬,伴随着重阳节的脚步,我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网上参观“中国数字禁毒展览馆”并邀请家长关注“福建禁毒”微信公众服务号,在生活中通过亲子教育了解禁毒知识,普及禁毒文化。同时,通过家园合作,分发宣传资料,邀请家长们带领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30周年暨当代禁毒展”。家园教育的无缝衔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毒品预防知识教育;10月下旬,许多孩子们已经能通过图片等材料,辨认一些跟毒品相关的有害物品时,我们以年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孩子们共同观赏经典禁毒影片《明天》、《小破孩》等。并参与集体讨论:毒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团体讨论中,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恐惧,聪明地躲开生活中潜藏的危险,认真地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和普及自己知道的毒品知识。真正做到教育融于生活中,教育融于幼儿的心中;11月上旬,在园部领导的带领下,全园展开禁毒安全教育,从班级环境布置的渗透、从园所宣传展示的普及和各班领域活动的配合,我们又收获了新的教育成效。各班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展开“禁毒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禁毒安全教育图片展”和“禁毒安全教育趣味活动”等各类游戏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也让孩子们对于毒品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禁毒知识竞赛学习题库(下)

竞赛学习题库(下)3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B.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C.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D.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答案:A 312 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毒品的是()。 A.鸦片 B.海洛因 C.酒精 D.杜冷丁 答案:C 313 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是()。 A.瘦肉精 B.老鼠药 C.砒霜 D.K粉 答案:D 314 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本质特征是()。 A.依赖性 B.危害性 C.非法性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C 315 下列选项中属于禁毒志愿者义务的是。() A.履行禁毒志愿者服务承诺 B.自身远离毒品 C.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禁毒志愿服务活动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316 下列选项中属于吸毒成瘾的表现的是()。 A.不顾不良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行为 B.戒断后复吸的 C.多次吸食毒品的行为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317 吸毒成瘾的原因有()。 A.个人 B.家庭 C.社会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318 吸毒的方式有()。 A.通过呼吸道 B.通过消化道 C.静脉注射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319 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B.“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C.“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答案:B 320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禁毒主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B.禁毒主要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C.禁毒与自己无关_ D.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答案:D 321 下面关于大麻的说法哪个不对?() A.大麻在许多国家都不算毒品,不会成瘾,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偶尔尝一下没关系。 B.大麻是世界范围内滥用最严重的毒品之一。 C.长期使用大麻容易成瘾并引发痴呆。 答案:A 32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 B.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 D.国家鼓励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在媒体上做广告宣传。 答案:D 323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对戒断3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4 小丁13岁,被毒贩子教唆利用帮助贩毒集团贩毒,并伴随有吸毒行为,小丁虽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进行戒毒治疗。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5 小王把20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后离开了,但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小张自己不吸毒,小王也承认毒品是他自己放的,没有告诉小张是毒品,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禁毒调研报告

寒假禁毒调研报告 第二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同时我也迎来了第二次社会的机会,但是回到家里却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能到一线禁毒部门去实习,只能服从领导的安排,来到了基层派出所进行实习,但是我同样感到欣喜并珍惜这次基层实习的机会,并且在完成领导给布置的任务的同时我也借助公安内网和相关渠道积极的了解着与禁毒相关的情报与信息,并让自己更加不虚此行。 通过派出所的实习我了解到,派出所日常的工作中基本涉及不到毒品案件,大多是一些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而我自己对禁毒工作和禁毒相关信息又懂之甚少,所以大多都需要自己通过网络来了解,下面就是我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网络浏览来获取的一些对禁毒工作的相关报告。 禁毒局四处:《关于2012年11月份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禁毒委员会办公室:11月份全国公安机关查处和收戒治疗吸毒人员数均大幅提升,排查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有力保障了十八大期间禁毒领域的安全稳定。全国发现登记有吸毒行为人员3.6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1.78万人次,占49.2%,复吸人员

1.86万人次,占50.8%。截止11月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达206.9万名,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26.3万名,占61.1%,滥用合成毒品人员77.8万名,占37.6%;纳入动态管控人员131.9万名,占63.8%。主要情况如下: 一、查获吸毒人员数环比上升7.8%。11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吸毒人员33519人次,比上月增加2438人次,增幅为7.8%,全国查获吸毒人数占登记面吸毒人数的2.0%。从地区看,查获人数前十的是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上海、湖南;查处率居前十位的是广西、西藏、宁夏、天津、黑龙江、广东、上海、河南、河北、内蒙古。从查处人员类型看,新发现人员15078人次,占45.0%;复吸人员18441人次,占55.0%。从查获来源看,通过巡逻盘查、群众举报、情报提供查获28167人次,占84%;通过预警信息查获5352人次,占16%,环比上升124.8%。从查获原因看,因吸毒行为被查获29501人次,占88%;因脱失被查获4018人次,占12%,环比上升147%。通过以上数据我可以看出2012年11月,一、份吸毒人员持续增长。二、是复吸率二是复吸率居高不下居高不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多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但主要偏重于在禁毒日等特定时段营造社会氛围,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直观形象不够、震撼力不够的问题,群众对毒品的认知非常肤浅,宣传教育在预防毒品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尚

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

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 班次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有几个选几个,每小题3分,共24分 1、?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 A、脓性感染 B、乙形肝炎 C、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D、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 毒品是指 A、鸦片 B、海洛因 C、甲基苯丙胺(冰毒) D、吗啡、大麻、可卡因 E、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具体来说() A、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 C、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D、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E、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 A、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B、思想空虚,寻找剌激。 C、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D、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E、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F、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G、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5、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J :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 B、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 C、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 D、创作一批禁毒文艺活动 E、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 F、培养一批家庭禁毒志愿者 6、常用的戒毒方法有: A、自然戒断法,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 B、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治疗 C、非药物戒断法

毒品案件的特点

毒品犯罪难以禁绝的原因 1、隐蔽性强,毒品犯罪的侦查困难较多。审结的大部分案件以零星贩卖为主,通常是买卖双方单线联系,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间短,不易发现,而且毒品犯罪的证据易于消失和毁灭,破案率比较低,影响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震慑。 2、高额利润和日益增多的吸毒人员形成了巨大的毒品市场。毒品犯罪大多是出于牟利,高额利润的刺激使毒品犯罪居高不下。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因吸毒需要大量资金,为获取毒品,往往不计后果,靠贩卖毒品以贩养吸。 3、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后的帮教制度不健全,复吸率较高。吸毒虽不致犯罪,但其吸毒必然引发毒品犯罪。吸毒人员在戒毒后回归社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得不到及时帮教,戒毒后思想空虚,无所事事,又重新走上吸毒道路,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4、禁毒和打击毒品犯罪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态势。单纯依靠政府和司法机关力量尚不足以彻底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和禁绝毒品。实践中,贩卖毒品、吸食毒品的地点往往在居民小区、旅社旅馆等地,如果基层工作薄弱,极难被发现。 毒品案件的特点: 1.涉案罪名相对集中。2007年以来,审查起诉的涉毒案件罪名大多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这两项罪名上,占毒品犯罪总数的94.5%。 2.罪犯大多为无业人员和青壮年农民,且农民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年至2011年6月,沭阳县毒品犯罪中无业人员、农民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毒品犯罪嫌疑人的36.5%、46.2%。 3.犯罪年龄段集中在中青年,且女性犯罪增加幅度较大。2007年以来,20至40岁的中青年人员实施的毒品犯罪占毒品类犯罪的9 4.5%。妇女贩毒、容留吸毒至今在共同犯罪中仍处于从犯地位,以主犯出现的案件尚无一例,但是人数逐年增加。从近几年审查起诉的情况看,女性犯罪嫌疑人占毒品犯罪人数的18.3%。 4.毒品种类多样化。从近年来查获的涉毒案件来看,毒品涉及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k粉、摇头丸、杜冷丁等致幻剂类新型毒品。但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吸毒者大多青睐海洛因不同,沭阳的涉案毒品以甲基苯丙胺(冰毒)居多。有的毒贩根据沭阳地区吸毒者的需求,专门从外地贩运冰毒至沭阳销售。 5.交易方式更加隐蔽。办案中发现,毒品犯罪分子大都使用假名或绰号,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使用行话、黑话进行联系,采取单线联系、异地买卖等交易方式,反侦查意识十分强烈,打击难度较大。 毒品案件的对策: 一是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对严重毒品犯罪分子坚决从严惩处,将职业毒犯、主犯、累犯等主观恶性大、危害严重的毒品犯罪分子,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当宽则宽,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从犯,有悔改表现的,适度从宽,罚当其罪。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严把证据、事实和适用法律关,通过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罚惩罚犯罪与预犯犯罪的双重功能。 二是坚持惩罚与教育结合的方针。在审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对毒品犯罪被告人特别是青少年加强思想教育与说服,促使被告人彻底认识到毒品犯罪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减少再犯的可能性。 三是选取典型的毒品犯罪案件组织群众旁听。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和指导作用,以案说法,用实际案例增强宣传效果,将日常审判工作延升到群众中去,引导人们树立“远离毒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