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

1.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农业单产高:水稻产量自给甚至出口

①自然原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

②社会原因: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渔业发达:捕鱼量排世界第一

①自然原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社会经济原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需求大。

2.“三湾一海”工业带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且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节省了陆上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且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3.经典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海拔地区,下表示意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西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3)简述甲国工业的突出特征及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题探究】(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较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原因可以从纬度、海陆分布等方面回答。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湿润水汽;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雪。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该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可以从原料少、港口发达、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丰富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差异:甲地较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原因:甲地较乙地纬度低;周围海域辽阔,受海洋影响显著。

(2)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湿润水汽;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雪。(3)突出特征:加工贸易型经济。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狭小;能源及矿产资源缺乏;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素质高;科技发达;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运便利廉价。

4.专题练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夜视图,图中B国与A、C两国比起来,晚上几乎是黑暗的,这片土地似乎成了连接两侧海域的一个海峡。读图,完成1—2题。

1.B“海峡”连接的两侧海域为

A.渤海、黄海B.黄海、日本海C.渤海、日本海D.东海、黄海

2.导致图中A、B、C三地夜景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B国经济较落后,电力工业水平低,电力缺乏

B.A、C两国能源矿产丰富,B国能源矿产少

C.C国为发达国家,核电比例很高

D.B国人民不注重夜生活

读东亚简图,回答3—5题。

3.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全年降水小于M国

B.该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

C.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

D.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柱

4.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首都是首尔

B.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C.甲海域为著名的海域日本海

D.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

5.冬季M国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国,而D国的酸雨危害却比M国严重,下列有关原

因是

①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

②D国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在排放量很大

③M国推广了先进的技术治理了大量酸雨

④D国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判断该国主要的水汽来源地的依据是图中的

A.降水与河流分布B.经纬度范围C.国界线D.城市分布

7.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

8.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9.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日本地形及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1)说出日本河流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简述其原因。

(2)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试分析原因。

(3)日本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试分析原因。

10.读韩国简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材料二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大蒜喜冷凉气候,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1)据图分析韩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的原因。

(2)分析韩国行政首都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案】1.B 2.A

【解析】1.图示A是中国,C是韩国,B是朝鲜;B连接的是黄海和日本海。故选B。2.A、C两国经济发达,电力系统完善;B国经济较落后,电力工业水平低,电力缺乏。故选A。

【答案】3.A 4.D 5.C

【解析】3.据轮廓图可知,A国为蒙古国,该国主要民族为蒙古族,故A项错误;该国深

居内陆距海遥远,年降水量小于400mm,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M国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于400mm,故B项正确;当地农民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故C项错误;该国森林资源匮乏,故D项错误。

4.据轮廓图可知,B国为朝鲜,故A项错误;C国为韩国,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故B项错误;甲海域为著名的黄海,故C项错误;D国为日本,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故D项正确。

5.M国为中国,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D国为日本,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故D项正确。

【答案】6.A 7.C 8.D

【解析】6、根据经纬度,该国是蒙古。图中等降水量数值判断,该国降水北多南少。河流自南向北流,判断该国主要的水汽来源是北冰洋。依据是图中的降水与河流分布,A对。经纬度范围、国界线、城市分布不能判断水汽主要来源,B、C、D错。

7.据图示降水量值,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甲、丁城市降水小于200mm,属于干旱区,人口数量少,A、D错。乙地位于河流源头位置,是山区,人口少,B错。丙地降水较多,属于半干旱区,且位于河流沿岸,条件较好,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丙城市,C对。8.根据图示信息,该地河流稀少,没有海岸线与海洋相接,所以该国为内陆国,A错误。图示中、北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北部自然条件较好,B错误。位于温带地区,特征是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错误。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D正确。

9.【答案】(1)以水电开发为主。

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2)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3)人多地少,主要依靠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灌溉用水量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利化可减少旱涝灾害;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耕地地块小,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

【解析】(1)河流开发利用方向主要包括航运、水电、灌溉、防洪等。日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且地形以山地为主,国土面积狭小,流程短,所以航运价值不高;但是由于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日本河流开发利用以开发水能发电为主。

(2)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的影响;水资源丰歉分析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重点阐述人为需求大等造成的水资源紧张。日本太平洋沿岸为夏季风迎风坡,日本海沿岸为夏季风背风坡,太平洋沿岸需水量大而使得水资源紧张。

(3)日本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且山地面积比例大,平原面积小,耕地少,所以农业侧重生物技术,以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水利化主要与气候条件有关,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为了稳产高产而发生水利化;由于地形起伏大,平地少,所以机械化以小型灵活化为主。

10.【答案】(1)原因:西部和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优越,河网密度大,水源丰富;西部和南部地区工农业基础好,第二、三产业发达;西部和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海

运便利。

(2)首尔离三八线较近,军事威胁较大;分散首尔的城市职能,降低首尔的人口规模和城市环境压力;世宗位置相对居中,有利于行使首都对全国的行政管理职能。

(3)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曝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1)韩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

(2)韩国行政首都相继从首尔迁往世宗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军事安全、分散城市职能、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等方面回答。

(3)增铺禾草层可遮阳、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且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东亚和日本知识点

东亚和日本知识点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范围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着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 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 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 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 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着,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世界地理复习4:东亚及日本

东亚 Ⅰ.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 相望。 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内陆国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 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⑶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 ---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 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⑷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 大和族、朝鲜族等。 Ⅱ.东亚其他国家特征: ⑴朝鲜:东9区,温带季风。种水稻,森林.水力.矿产丰富。金刚山是著名风景区。又称高丽。 ⑵韩国:资源匮乏,靠进口。以汽车(现代、大宇)、电子(三星)、服装等 制造业为主,“贸易立国”,进出口贸易发达,中国重要贸易伙伴。 浦项是全国最大钢铁厂。最大港口釜山,第二大城。 ⑶蒙古:东8区,内陆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畜牧业为主。 [热点关注]东北亚地区,朝鲜核问题。朝韩分界线:三八线(38°N) 【填图训练】填出朝鲜半岛的河流、周围海域的名称。 日本 日本: 30°-45°N,130°-145°E,东九区。樱花之国、 火山地震之国 【填图练习】在日本图上填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日本海、富士山、太平洋、关东平原、东京湾、横滨、 神户、大阪、名古屋、北九州、东京。画出日本暖流、千

岛寒流。 ⑴自然地理:①东亚岛国:太平洋西侧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海岸曲折,港湾优良—横滨、神户最大海港。②多山地形: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③温湿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强,夏秋遭台风。④矿产贫乏,森林水力丰富。⑤地狭人稠,人口超亿,东西融合的文化。 ⑵发达的经济:与美国、欧盟并列成为工业最发达的三极。 ①发展条件: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矿产贫乏, 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利用其便利海运、发达科技、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效率管理,加工原料,出口高品质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贸易对象有美、中、欧,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国。 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钢铁出口国,铁矿石来自澳.巴.印,福山是临海型钢铁基地)、汽 车(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造船(长崎造船厂)、电子(“硅岛”)、化学、纺织。 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区(三湾一海)。布局在沿海,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进,产品的输出。新兴工业向新区发展:如本州岛的东北部和九州岛,出现“临空型”布局。筑波城是新兴科学城。京都和奈良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 ③水稻、蔬菜和水果、养畜业是日本农业三大支柱。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北 海道渔场。农业因为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

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2.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3.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教育。 【重点与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学法指导】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日本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樱花”视频,提问导入。 (提问)为什么日本樱花长势这么好?进入新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结合导学案填写日本位置及范围。 一、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一)位置范围:(板书)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 E ,位于东半球。 N~ N,位于北温带。 3.相对位置: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_____海相望,东部直接临__ __洋, 4.范围 领土:由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然后让学生继续结合导学案分析地形。 (二)地形(板书)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1.日本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3/4),平原面积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2.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 3.海岸线_____,多优良港湾。

东亚与日本 练习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文科地理练习卷(一)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 1.东亚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高差较大 C.东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东亚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3.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4.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C.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属“石油农业”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5.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深受海洋影响,属于冬温夏凉、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部夏初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影响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7.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8.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 9-11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

(完整版)东亚和日本知识梳理

【重点提示】 1.熟悉日本四个大岛的位置、名称,濑户内海、日本海、朝鲜海峡的位置,及主要经纬度。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1)回顾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比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纬度与中国相比有何差异;(2)凡是岛国,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温差较小,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年降水量较大,季节分配较均匀;(3)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雨雪的原因:冬季气温低,盛行西北季风,日本海补充水汽,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多地形雨。以此可以推知我国山东半岛北部的烟台、威海冬季多出现大雪天气的原因;(4)太平洋沿岸(日本东部)由于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5)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多水旱灾害,且沿海多台风活动。 3.地形地貌水文——(1)日本岛屿形成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处;(2)凡是岛屿或半岛,一般地势特征是中间高,为丘陵山地,沿海为平原。所以经济活动多在沿海地区进行;(3)岛屿或半岛,地势落差一般较大,河流短小,如果该地降水比较多,则水能资源丰富;(4)一地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取决与径流量大小和地势落差;如果是要分析某地水能资源开发条件,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 4.熟记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工业区的分布(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一一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海港,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5.熟悉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1)回顾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并对比日本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相比有何优势。(2)渔场的形成条件:a.寒暖流交汇或上升补偿流;b.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c.位于大陆架,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d.温带地区,季节变换显著,冬季冷海水上泛。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说明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 东亚和日本 【教与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围 东亚位置和国家 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半岛)、岛

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岛、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东亚地形 沿40oN纬线剖面 3、季风气候显著 (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降水由沿海向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 (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甲图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 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和降水量的分配 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丰富降水; (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

东亚和日本练习题

东亚和日本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一、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⑵地形、河流 A、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中国:西高东低;蒙古:南高北低;朝鲜韩国:东北高,西南低;日本:中高周低) B、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C、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A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 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B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及比较: 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比较: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因: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气候特点: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16亿 人种:黄色人种 主要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Array二:主要国家:日本 填图: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 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 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东亚与日本

《东亚与日本》测试题 1.东亚东部() A.大陆性气候显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B.海洋性气候显著,工农业发达 C.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农业较发达D.有世界上最大工业区,即东亚工业区2.有关东亚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亚是世界上季风分布的惟一地区 B.东亚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C.东亚有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D.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 3.下列深受冬季风影响,而几乎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A.蒙古西部B.韩国南部C.朝鲜北部D.日本南部 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4~6题。 4.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B.祁连山C.昆仑山D.天山 5.关于②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B.水力资源贫乏 C.位于太平洋板块D.多火山地震 6.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甲——小麦输往路线B.乙——石油输往路线 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D.丁——铁矿石输往路线 7.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都是发展中国家 B.①国资源丰富,大部分的工业原料供出口 C.我国和图中四国构成了东亚五国 D.②③两国的居民为同一民族 8.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优越B.自然资源丰富,自给有余 C.石油资源丰富D.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漫长,对外联系方便9.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稻米、水果、蔬菜均能自给B.采用大型宽幅农机,发展水利事业 C.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D.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 10.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半岛国家B.多火山、地震

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教案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80oE~140oE,20oN~50oN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 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 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 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朝鲜半岛:为35°N、128°E穿过。 日本:130°E,135°E、35°N,140°E、45°N的交点位置。 二、自然环境 1、地形:(见地图册P121页)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 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 西部内陆大陆性气候为主:距海远,地形闭塞, 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 1.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农业单产高:水稻产量自给甚至出口 ①自然原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 ②社会原因: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渔业发达:捕鱼量排世界第一 ①自然原因: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于日本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 ②社会经济原因: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需求大。 2.“三湾一海”工业带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且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节省了陆上运输和储存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且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即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3.经典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海拔地区,下表示意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西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3)简述甲国工业的突出特征及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题探究】(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较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原因可以从纬度、海陆分布等方面回答。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湿润水汽;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雪。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为日本,该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可以从原料少、港口发达、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丰富等方面回答。

(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东亚日本教案

《东亚之日本》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家地理》的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2.以日本为例,说出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教学过程】 ①创设情景东亚各国概况 引出日本——我们的紧邻,一个经济大国,不管你对它有这样和那样的看法,都不容忽视,它是我们永远的对手。 ②教学流程 自然特征: 【活动一】 1)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2)概括日本地形特征。3)根据九州岛气候统计,分析该岛气候特征,并指出气候类型。

东亚和日本知识点

高二地理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 1、概述: ⑴ 位置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 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 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 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 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 —450 N );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 福山、北九州 ⑴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 范围

东亚和日本(学案)

东亚和日本 【教与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 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东亚概况 【练习1】读东亚地区完成下题 1.位置和范围 ⑴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东亚经纬度的范围:,海陆位置:亚洲,西岸 ⑵范围 ;;;; 2. 地形、河流 ⑴地势:西部,东部 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岛弧链 ⑶许多大河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3.气候 ⑴东部沿海地区显著;⑵西部内陆地区的 4.人口、经济 ⑴人口数量及分布: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⑵人种:为主,是世界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⑶民族:、蒙古族、、朝鲜族等 ⑷经济: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农业、工业发达。西部内陆地区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发达。 东亚沿海一带是世 界、、等 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二、日本——地狭人稠 【活动1】日本印象——简单讨论日本在你 脑海的印象(从地理思维出发) 1.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活动2】在地图上识别“日本的四大岛, 太平洋,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东 京湾,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横滨,名 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2.自然地理特征 ⑴地形、地质 ⑵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⑶季风气候

⑷自然资源 3.居民和文化 4. 发达的经济 ⑴工业主要分布区 。 ⑵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 5. 农业、渔业 三、【巩固练习】 1.朝鲜半岛的河流多流入 ( ) A.渤海 B.日本海 C.黄海 D.东海 2.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 (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C.海洋性特征明显 D.大陆性气候普遍 3.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4.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于 ( ) A.美国.中国.东南亚 B.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 C.中东.东南亚.拉美 D.中东.东南亚.美国 5.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劳动力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读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据此回答7-9小题. 7.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 A .P 3>P 2>P 1 B .P 1>P 3>P 2 C .P l >P 2>P 3 D .P 2>P 3>P 1 8.此时a 点盛行风是 (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东北风 D .西南风 9.造成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h 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 B .纬度较高 C.气压较低 D .四面环海 10.东亚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 (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材料一: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 (1)描述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四、【课后反馈】 本节内容还存在那些疑惑;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五、【预习内容】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东南亚的地形、气候和主要的河流

东亚和日本知识点

东亚和日本知识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着?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范围

东亚及日本练习题

《东亚及日本》练习题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严寒,气温约在零下40度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1~2题: 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2.王教授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 右图为120°E 经线的一段(图中斜线部分为陆地),读图回答3~4题。 3.该经线经过( )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④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⑤ 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4.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人口稀少 B.季风气候显著 C.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D.河流结冰期长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6.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7.日本IT 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读右图,回答8~9题。 8.B 国与A 国之间的界河是( ) ①黑龙江 ②松花江 ③鸭绿江 ④图们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关于C 、D 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读下面四幅海峡图,回答10~12题。 10.四图中属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两侧属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两侧分属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3>P2>P1 B.P2>P3>P1 C.Pl>P2>P3 D.Pl>P3>P2 14.此时a 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5.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50° 0° 0° 50° ① 0° 100° ② 70° 54° 70° 54° ③ 40° 10° 40° 10° ④

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

1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突出其基础性和常识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一般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方面分析: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东亚 一、概述: (一)、位置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二)自然特征 1、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①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 冬夏海陆温差大 →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③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范围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特别突出高中低纬、寒温热带等】 相对位置【与何地相邻、相望】 海陆位置【临海或内陆,大陆东西岸】 交通位置【位于某交通要道】 自然特征:地形【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地质条件、地貌】 气候【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水文(河流、湖泊)【水系特征、重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水文特征】 植被【植被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 土壤【土壤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很少 自然资源【类型、分布、成因】 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 人文特征: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农产品(农作物、畜产品等)】 工业【工业部门、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 城市【主要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城市化水平等】 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区位因素】----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 人口【分布、原因】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主要针对区域在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中 产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措施】

2.2.1东亚和日本(用)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知识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学生自主学习 一、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读教材P22-24地图册P120-122) 方法指导: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最好具体到气象灾害、地址灾 害、海洋灾害的名称);②社会经济特征:交通、工农业、人口与土地的关系、科技、国界线(省界限及海岸线) 1、位置和范围 ①经纬度位置____E—____E,_____N—_____N,地跨____ ____ _____带,绝大部分在____带。 ②海陆位置:亚洲的_____部,东临_________. 解释说明:某地地理位置的表述:包括三个方面:①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②海陆位置(临海、岛国及内陆国);③相对位置(邻国及邻省)。 范围:东亚5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特征 解释说明: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表述:一般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势及地形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说明。例如: 某地区地面起伏大,西高东低,东为平原,西为高原,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东部沿海多________,地势_____高_____ 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________,最大的群岛___________。 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3、河流 特点: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说明:水文特征一般可以从这几方面描述:流量(流量大或小)、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 流速(快或慢)、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凌汛(有或无)。 如长江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岛屿上的河流水文特征都可概述为:流量较小,流程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 小;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或小,取决于该岛屿的气候类型) 4、气候 特点:东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季风气候为主,东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为__________,特征:________________ 。 1、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 气候, 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 特征为:。 东亚气候的东西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规律总结:日本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富,海洋性明显;中国东北华北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显著;朝鲜半岛处于过渡阶段;东亚的西部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因为深居内 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小减量水降,强增性陆大西向

东亚和日本

东亚和日本 东亚 (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 多港湾) 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 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 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4.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西部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 【思考】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冬夏温差大,气压差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思考】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河流: 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3)植被与含沙量: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二、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 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2.经济 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韩国:汽车、电子、服装等工业发达。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小结:东亚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 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