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847地理教学论2012-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人文地理专业排名

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5★ 1 1 52 2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2 3 中山大学5★ 1 1 52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1 52 5 南京大学4★0 1 52 6 武汉大学4★0 1 52 7 安徽师范大学4★0 1 52 8 福建师范大学4★0 1 52 9 南京师范大学4★0 1 52 10 辽宁师范大学4★0 1 52 11 兰州大学3★0 1 52 12 华中师范大学3★0 1 52 13 河南大学3★0 1 52 14 西北大学3★0 1 52 15 西北师范大学3★0 1 52 16 陕西师范大学3★0 1 52 17 东北师范大学3★0 1 52 18 湖南师范大学3★0 0 52 19 浙江师范大学3★0 0 52 20 宁夏大学3★0 0 52 人文地理学人气院校 1.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 2.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 6.南京大学人气:121405 7.西南大学人气:587438.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9.武汉大学人气:15667810.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 11.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12.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 13.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14.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 15.兰州大学人气:5283616.西北大学人气:46088 17.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18.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气:12196 19.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20.四川师范大学人气:19982 21.华侨大学人气:1979522.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23.宁波大学人气:2000424.西北师范大学人气:19090 25.延边大学人气:1462026.南昌大学人气:41526 27.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8.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29.首都师范大学人气:4100630.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气:16317 31.贵州师范大学人气:1433532.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 33.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34.河北师范大学人气:23862 35.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气:1726736.湖北大学人气:22249 37.浙江师范大学人气:2116338.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气:16566 39.山西师范大学人气:1657840.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 41.曲阜师范大学人气:1714042.广州大学人气:15853 43.宁夏大学人气:1481644.青海师范大学人气:12452 4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46.重庆师范大学人气:15366 人文地理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最新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 2.土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 3.径流模数 4.群落 5.岩浆岩 6.风化壳 7土壤养分 8净土地生产力 9河漫滩 10哈德莱环流 11气温垂直递减率 12水量平衡 13地球表层系统 14大陆架 15落叶阔叶林 16雪线 17对流层 18新构造运动 19水量平衡 20化学风化 21土壤地带性 22土壤质地 23.矿化 24群落 25地转偏向力, 26岩石风化, 27逆断层,

28先成河, 29生物群落, 30热量带, 31沙尘暴 32地球表层系统; 33太阳常数; 34相对湿度; 35岩石圈; 36潜水; 37土壤肥力; 38净初级生产量; 39田间持水量; 40径流系数; 41山麓面 42沃克环流 43土壤质地 44、季风 4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6、地带性 47对流层 48.拉尼娜事件 49.岩相 50.生物放大作用 51.风暴潮 52.土壤肥力 53.风化壳 54.净初级生产率 55.新构造 56.冰碛物

57低压槽、 58高压脊 60土壤质地 61粒雪化过程 62共轭性原则 63地转偏向力 64雅丹地貌 65厄尔尼诺 66风化作用 67生态系统 68河网密度 69太阳常数, 70气旋, 71径流系数, 72季风, 73承压水 74边缘海 75泻湖 76副热带高压 77光合作用 78雾霾 79径流模数 80食物网 81水资源 82大陆度 83风暴潮 84冰芯 85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86夷平面和准平原

87壶穴和锅穴 88冷锋和暖锋 89冰斗和冰窖 90波切台和波筑台 91流石与滴石 92红壤和黄壤 93纵向沙垄和横向沙垄 94砾岩和砂岩 95水循环; 96花房效应; 97生态系统 98矿物; 99洪积扇(与13年的重复);100地域分异规律; 101土壤肥力; 102海陆风。 103喷出岩和侵入岩, 104水土流失, 105土壤质地, 106水循环 107喷出岩和侵入岩, 108水土流失, 109土壤质地, 110水循环 111 干洁大气 112 风化壳 113. 喀斯特作用 114. 行星风系 115. 土壤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_试题

1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 1998年研究人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 方向:城市土地与环境旅游地貌学 一、简述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所具有的地理意义。(10分) 二、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0分) 三、按形成方式,简述自然界矿物形成的基本类型。(8分) 四、简述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东、西岸洋流的性质。(8分) 五、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7分)? 六、在较长时期内,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水源是哪一部分水资源?为什么(9分)? 七、土壤资源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区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能量转化的“百分之十率”(10分)? 九、城市是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14分) 十、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你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效益”的含义(14分)? 华中师范大学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自然地理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方向: 一、简答题(共58分) 1.试对南、北两半球的海陆分布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并简述由此引起的两者气候的基本特征。(8分) 2.地震波的体波又分为哪两种类型?发生地震时,这两类地震波到达地面的对序地面物质的震动方向如何?我国台湾处在世界哪一地震主要分布带上?(12分).3.简述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成因与特点上的主要差别。(10分) 4.简析在夏季和冬季湖泊水体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6分) 5.为什么热带地区的岩溶地貌特别发育?(6分) 6.为什么说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8分) 7.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8分) 二、综合论述题(共42分) 1.当前世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主要特点和趋向?简述你对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前景的基本观点。(20分) 2.建立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2分) 华中师范大学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学传统厉害的学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 在这里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就不要说了,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科学院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其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五个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学府,也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学校和研究院所。 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的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学校拥有人文地理学的博士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这几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学的难度并不小,热度可想而知了。在这些高校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难度应该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学综合实力并不差,具体排名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是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估计是这批学校里最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且是211工程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一个档次上次的,报考人数和报考难度相差不大,但是华南师大因为地处广州,而且学校公费比例大,所以相对比较热门。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由于是全国知名大学,所以报考人数并不低,而且由于招生人数少,难度非常大。云南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学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学还可以,报考虽然不如湖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是并不会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学需要调剂的。南昌大学虽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学只有一个硕士点,而且是挂靠在南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国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是很热门,难度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因为有个方面不考数学,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报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过从2009年开始要考数学后,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调剂,不过2011年没有调剂。延边大学在吉林延吉,地处偏远,不过由于是211,所以并不需要调剂。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一般学校: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些学校就不要多说了,由于本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原因,并没有上面的学校那么热门。不过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基本是不需要调剂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一般都能录满。 不过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学科学位点,增加了不少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因为没有招生,所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知道。 可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分支科研机构,这里就不多说了,难度大家应该知道。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06—12)、地理科学导论(10—12)等真题 & 部分复试题目

★初试: ●2006——2012 中国地理 ▼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 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 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 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2008 中国地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15’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15’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15’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5’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30’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30’ 7论述东北区的资源优势和东北区工农业基地建设30’ ▼2009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人文景观分布特点和空间特征。 2.谈谈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和思路。 3.晋陕内蒙古区土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1、2、3题,每题20分,第4题30分) 1.何谓两型社会?并对长江中下游发展两型社会说说你的对策和思路。 2.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3.黄淮海平原发展及农业治理与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农业结构 调整方向。 4.结合西北区的地理特征和西部大开发试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0 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中国的地表结构对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影响 2.结合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谈谈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方向 3.东北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4.新疆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自然优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 1.何谓低碳经济?结合中国能源及其能源工业特点,分析中国发展低碳经济 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务?(20分) Seraph0708 2012整理出品祝考研成功!!!~ - 1 -

浙师大研究生院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于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杭州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2个,2015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百强。拥有博士生导师(含校外兼职博导)72名,硕士生导师816名。在校博士研究生38人(含留学生博士19人),硕士研究生5341人(含全日制4014人、在职1327人),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1:1.07(全日制比例为1:0.62),规模居省属高校第2位。 学位点覆盖层次齐全、类型多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硕士学位点覆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已形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征,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干学科群,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拓宽研究生培养平台,与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实施“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工程,打造研究生成长成才支持系统;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学用”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其中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学中行、行中研、研中学”培养理念,构建“知行研合一”培养体系,得到了全国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兄弟高校的高度评价;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增加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设置跨学科选修课,增设导师课程,突出个性化培养;强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加强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研修、访学、交流机制,加强学位点内、导师组内研究生学术交流。 近五年,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2篇,在省属高校中位居第2位;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学位论文9篇,在全国83家培养单位中居第5位。研究生获省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等8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5篇,被SCI、EI、ISTP等索引收录论文957篇;申请发明专利132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和省级赛事获奖210余人次。在武汉大学的《中国大学评价》中,2012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92位、全国省属师大第5位、省属高校第2位。 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1979年与杭州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开始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1999年获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7/12/3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真题 2006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15分) 2、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华北区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论述题:(共120分) 1、纬度地带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特征? 2、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共30分) 3、东北区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共30分) 4、试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200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东南区的区域范围与资源、环境特点及简要评价。 4、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第6、7、8题,每题20分,第9题30分) 5、试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及其可能引起的环境效应。 6、试述我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 7、试述长江中下游区工业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建设。 8、试述经济区、经济区类型以及我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中部五省经济区”的主要特点,并论述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 9、(待确定) 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极其主要影响因素。 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匹配组合特点。 3.区域规划含义,以及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湖群分区以及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90分,每小题30分) 5论述近年我国村镇建设的发展变化与今后建设发展目标。 6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区域发展条件,并论述本区主要生态问题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

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毕业要求

各学院: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试行)》(浙师研字…2014?15号)的要求,为使201 5年上半年硕士学位授予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答辩资格审查 (一)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包括: 1. 2012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年制)(含保留入学资格思政、支教); 2. 201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3年制)、2013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2年制)、2010级农村教育硕士(双证); 3. 2012级在职教育硕士(在职兼读者须通过预答辩)、2013年级在职教育硕士(脱产学习一年者); 4. 2012级职教硕士; 5. 2012级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6. 2015年上半年申请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同等学力人员超过规定的年限,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和答辩);

7. 延期毕业研究生(未超过规定的学习年限); 8. 外国留学研究生。 超过国家规定的年限、已警示予以清退的研究生,不再接受学位申请,不再接受其论文检测、送审和答辩。 (二)答辩资格审查: 论文送审前,各学院必须对研究生就以下方面进行资格审查,符合以下第1、2两项条件的研究生方可申请论文送审: 1. 必须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和教学实 践考核,成绩合格,总学分达到要求(课程中期考核合格,以培养办公布的名单为准) 2. 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3. 科研资格审核合格; 4.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外语水平达到规定 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职教硕士不作要求)。 二、学位论文检测与评审

为了培养优良学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对申请我校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采用网络评审方式,研究生在“网络评审系统”中提交论文,导师审核确定为论文最终稿并同意送审后,将使用“T ML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检测通过后直接进行双盲评审。 (一)论文提交要求 上传的学位论文必须是PDF格式,含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除去致谢、公开发表论文、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等(论文中不得出现个人及导师的姓名,可用“***”替代表示)。论文格式要求请在生化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中下载 (二)论文检测及结果处理 申请我校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行100%检测,检测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 学位论文检测由研究生学院学位办统一组织实施,采用中国知网的“TML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检测的论文以学位申请者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中提交的为准。

关于考研人文地理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关于2017考研人文地理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03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04文化地理与区域规划 05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70城乡规划与管理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掌握坚实宽广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具备坚实的地理学、规划学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较为广博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建筑与工程技术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与区域分析的能力和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的技能;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并能积极借鉴其长处用于科研;成为从事城市与区域及相关

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方向(01、02、03、04、05)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61高等数学(B) (4)879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或878地理学基础 方向(70)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58城乡规划 (4)880地理学综合 复试专业课: F3704综合考试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中山大学为例) ◆就业前景 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有关事项的通知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调剂原则 1.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其初试成绩须符合一志愿的国家A 类复试分数线,并且达到调入学科所在门类的A类国家复试分数线(或自划线)。 2.调剂考生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调剂考生应满足学科的特别要求(详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 tp://https://www.360docs.net/doc/5918984653.html,/2018/0910/c4964a267707/page.htm附件中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以及相关学位点调剂原则中明确规定的具体要求(如单科线等)。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应有数学,包括统考数学(科目代码为301-303)或自命题理学数学等,若初试未考数学,需在复试中加试数学。 4.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 5.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调剂。

二、调剂流程 1.3月23日前,我校各专业调剂缺额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中公布。 2.调剂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调剂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5918984653.html,/yztj/)申请调剂。 3.学院(研究机构)通过调剂系统,根据考生报考专业、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学籍学历等情况来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调剂考生进入调剂备选库。 4.研究生院审核学院(研究机构)备选库中调剂生名单,并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学院。 5.学院(研究机构)根据审核后的调剂名单,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直至同意参加复试的调剂生数达到规定调剂的比例。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选择同意参加复试,否则学院将另行调剂其他考生。 6.学院(研究机构)公布复试考生名单。 7.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应注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并按规定时间参加复试。 8.待录取考生须在收到待录取通知后的12小时内到国家“调剂服务系统”确认,否则不予以录取。 三、注意事项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人文地理学》考研赵荣版2021考研真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研] 答:人文地理学是指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研究对象上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 2埃拉托色尼[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埃拉托色尼是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学者。他运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出了地球周长,成为最早测量地球半径的人,并在测地学和地理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文化特质的源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4环境决定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研]

答:环境决定论是指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的,即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5民族[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研;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民族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6种植园农业[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种植园农业是指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广大、使用劳力多和商品率高的特点。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面试试题 注:面试老师喜欢问关于自然地理的问题,把下面的题看一遍再把自然地理的教材看一遍就没问题了! 1,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2,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3,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 4,西南区地貌的主要特征. 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分析 6,大陆岛的形成愿意及我国大陆岛的分布.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 8,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9,松嫩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及其意义. 10,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长江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我国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 4,台风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5,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其分布 6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 7何谓地形倒置 8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9地震的成因 10我国冬季风的成因 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建树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4,简述我国矿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5,简述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 6,简述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7,简述我国东南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资源与环境的特点. 8,简述我国新疆自治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9,我国广西地区大量岩溶地貌的形成原因 10,论述自然景观分异规律在我国的表现. .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2,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西南区的区域范围和地貌特征. 4,论述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5,以我国东部湿润区为例,论述景观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6,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7,简述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8,简述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浙江师范大学设有教育学学硕和教育学专硕,其中教育学学硕是统考,教育学专硕由学校自己命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都不同,博仁教育老师整理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和专硕考研参考书,如下: 注:2017年招生信息一般在2016年9月左右发布,所以对于备考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学学硕或者专硕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现阶段的复习可以以2016年招生信息为准。 一、教育学学硕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考试科目中外国语考察有不同,专业课都是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部分方向考试科目外国语考察英语一,备考同学需要提前了解好所报考方向的考试科目。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有全国版大纲,但是并没有全国版大纲,博仁教育根据统考大纲以及历年统考真题推荐以下参考书目,备考同学可参考: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二、教育学专硕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考察四科政治、外国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浙江师范大学没有指定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但是学校是根据全

国内哪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有自然地理学

国内哪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三个专业且比较容易考上? (0705) 地理学(共10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共4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B)、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B)、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B)、广州大学、西南师范大学(B)、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大学(B)、新疆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长安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070502) 人文地理学(共5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B)、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B)、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B)、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B)、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侨大学、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广州大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4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B)、安徽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B)、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B)、长江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学院、青海师范大学 注:B是指有博士点的 数学不好不碍事,只要不是太差就行,好好努力,是在不行就考自然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不过个人还是建议考地理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要比那两个好一些!

18春华师《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白话文的形成大概是在哪个朝代? A: 清朝 B: 明朝 C: 唐朝 D: 宋朝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山水画南北宗之分是以下哪项来分的呢? A: 画家的游历 B: 绘画的笔法 C: 画家之祖籍 D: 艺术思想和审美思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吃”的第三个阶段解决了以下哪个问题? A: 打牙祭的问题 B: 温饱问题 C: 品味问题 D: 大锅饭问题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中国的早期畜牧业中,最为重要的是哪一种动物?A: 羊 B: 猪 C: 狗 D: 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 A: 赣语 B: 湘语 C: 粤语 D: 闽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中国的水稻一年产几次? A: 两次 B: 一次 C: 三次 D: 两年三次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首都一般设在什么样的地区? A: 人口密集地区 B: 经济发达地区 C: 军事要地 D: 地形险要地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南方菜偏重于一下哪种口味? A: 咸 B: 甜 C: 辣 D: 酸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人类最初开始选择的定居地是在? A: 平原之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曾被我们称作为“救荒作物”的是? A: 玉米 B: 紫薯 C: 白薯 D: 红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反应哪一时期风俗的画作?A: 北宋 B: 唐朝 C: 清朝 D: 明朝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A: 都在热带 B: 都在东半球 C: 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酸菜可以减少以下哪种疾病的出现? A: 心脏病 B: 结石病 C: 高血压 D: 动脉硬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丝绸之路的第二次中断是在哪个朝代? A: 元朝 B: 明朝 C: 宋朝 D: 唐朝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北宋的首都是在哪里? A: 开封 B: 安阳 C: 洛阳 D: 北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6: 西部菜偏重于一下哪种口味? A: 咸 B: 甜 C: 辣 D: 酸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 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 A: 南方 B: 北方 C: 黄河流域 D: 长江流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8: 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 ——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中国地理》 (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 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 规律、特征等内容。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 实问题。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 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 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 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 体上的认识。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 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2、考试范围和重点(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 华大官方没有关于考试范围的具体说明, 但人文地理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 而且 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也不会随意而出, 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 另一方面也 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 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对历年真 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 我们将华大人文所参考的两本教材一一进行总结分析, 以下列 出各教材的考试范围: 如欲了解更多能够经过qq或电话进行咨询。 1) 《地理科学导论》 (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是龚胜生老师侧重的研究领域,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基本内涵、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 ( 2) 近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大发现、各种思想流派、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 3) 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在思想观念、理论方面的进展, 新技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地理》题库

《中国地理》题库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 1. 简述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江西师范) 2. 多山的地质构造基础及其地理意义(江西师范) 3. 我国地形三大阶梯,具体的划分,以及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 4. 中国地貌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 5. 中国的地形特征?(陕西师范大学) 6. 中国地理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陕西师范大学) 7. 中国的地表结构对自然景观观地域分异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 8. 中国的地形特征?(陕西师范大学) 9. 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 10.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如何?(中科院地理所) 11.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与山脉分布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其排列特点》?(陕西师范大学) 12. 中国地貌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 13. 中国地理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陕西师范大学) 14.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北京大学) 15. 中国地貌的基本牲、类型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北京大学) 16.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因素。(北京大学) 17.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点、类型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复旦大学) 18. 试用板块学说论述我国地势西高东底的成因(陕西师范大学) 19. 简述近三十年来黄河断流情况及原因(北京大学) 20. 我国南北走向山脉的名称及其东西侧的地势差异(华中师范大学) 第二章自然结构 1. 中国湖泊、沼泽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复旦大学) 2. 寒潮、梅雨、台风的形成及其影响。(复旦大学) 3. 中国湖泊、沼泽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北京大学) 4.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北京大学) 5. 谈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 6. 指出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和特征(华东师范大学) 7. 试述近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变化。(浙江师范大学) 8.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华中师范大学) 9. 简述中国的季风气候特点。(浙江师范大学) 10. 简述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浙江师范大学) 11. 回答台风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 12. 简述台风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 13. 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论述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浙江师范大学) 14. 简要说明我国后备土地资源的特点。(浙江师范大学) 15.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华中师范大学) 16.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华中师范大学) 17.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方案(华中师范大学) 18. 极锋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 19.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主要特征?(华东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