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信息点、机房分布图

教室信息点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教室信息点综合布线方案 系统建设必要性 综合布线构建的目标,是实现“以万兆主干交换网为核心、千兆接入为基础,建设15-20年内畅通使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基础,需要建设成为能够全面支持各信息化系统信息传输、先进可靠的物理链路,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数字信息灵活、方便和快速的传输。 系统建设需求 核心层到汇聚层万兆光纤进行互联,汇聚到接入层设备采用千兆光纤互联,水平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为保证网络安全稳定性,本项目采用光纤进教室的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即交换设备放于教室暗箱内,从而使网络不受距离限制。同时满足未来10~15年网络的升级更新。 针对房间不同类型,部署原则如下:楼道内室内外均布设与应用系统相关接入点,均为千兆到桌面方式。 考虑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并结合以往设计案例,教室点位设计方案:根据学校需求设计每教室点数为11个信息点,教室内有教师用或查询用计算机的部分,也布设了计算机信息点位,一间普通教室的布局图如下:

普通学科教室除了教学应用的11个信息之外,根据学校的规划设计相关的计算机机位信息点预留相对应信息点。平面设计等专业类教室与普通教室相同,部署11个信息点位。 ?每间教室布设11个信息功能描述 根据我校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规划,要求将来的多媒体教室为智慧型教室,教室内的教学设施均为集中化管理及控制,同时每间教室均可作为慕课课程资源建设教室,充分体现十一学校“云校”校园建设氛围。根据我校规划,师生教学为走班制教学模式,智慧型教室必须具备以下系统: 1.门禁考勤功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统计每门学科每位任课教师代 课课程的出勤率与受欢迎度等信息,为后期学校进行数据分析提供重要 依据。; 2.IP广播系统,可根据班级上课内容进行每个班级单独广播独立内容,学 校为走班制教育模式,每个教室内不同时刻上课学生均不同,故需广播 实现班级点对点广播。; 3.互动触控一体机:智慧多媒体教室的发展趋势是采用大尺寸互动触控显 示屏代替原来短焦加白板的方式,更加清晰智能显示授课内容,互动触 控一体机上网使用。。 4.教师办公计算机:用于教师教学上网查询资料使用。 5.教师课件采集设备:用于慕课系统采集教师课件内容及音频内容,通过 网络方式传输至慕课资源制作中心,采集视频为高清视频,需实时传输 至慕课平台 6.慕课资源建设学生采集设备:用于慕课资源建设学生采集设备接入网络 使用,采集视频为高清视频,需实时传输至慕课平台; 7.慕课资源建设教师采集设备:用于慕课资源建设教师采集设备接入网络 使用,采集视频为高清视频,需实时传输至慕课平台; 8.巡考监控视频采集设备:用于教委网络巡考监控使用; 9.物联网预留: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预留相关 接口以便后期扩展使用; 10.无线AP:教室内无线覆盖预留AP网络接口;

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

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 导语:拓扑图是对面实体符号图形的简单化与规则化表示,并借此图形显示量化信息,图形大小一般与实体面积无关。以下本人为大家介绍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校园网方案设计拓扑图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学校有几栋建筑需纳入局域网,其中原有计算机教室将并入整个校园网络。根据校方要求,总的信息点将达到 3000个左右。信息节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将涉及到图书馆、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控室可设在教学楼的一层,图书馆、实验楼和教学楼为信息点密集区。 校园网最终必须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项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并能够有效促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学校办公质量和效率,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系列全及完善的服务保证; 采用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设备,足不出户即可管理配置整个网络。 提供国际互联网ISDN 专线接入,实现与各公共网的连接;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班级:机升本14-1 学号:1407980111 姓名:刘庆伟 指导教师:张志杰 实验日期:2014年12月18日 1

目录 摘要 (4) 1前言 (1) 1.1概述 (1)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1) 第2章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2) 2.1用户需求分析 (2) 2.2校园网建网需求 (3) 2.3设计原则 (3) 2.3.1 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 (4) 2.3.2 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 (4) 2.3.3 校园网的设计原则 (5) 第3章解决方案 (5) 3.1网络拓扑图 (5) 3.2方案说明 (5) 3.2.1 用户上网方案 (6) 3.3IP地址规划和路由设计 (6) 3.3.1 IP 地址规划 (7) 3.3.2 路由设计 (7) 3.3.3 安全与流量控制 (8) 3.3.4 流量监控与控制: (9) 3.4方案特点 (9) 3.4.1 高带宽、高性能 (9) 3.4.2 完善的安全机制 (9) 第4章综合布线 (9) 4.1概述 (9) 4.2布线系统概述 (10) 2

4.2.1布线系统结构组成 (10) 4.3办公场地布线系统设计 (11) 第5章设备选型 (11) 5.1核心层:DCRS-7600系列插槽IP V6万兆路由交换机 (11) 5.2汇聚层:DCRS-5950系列盒式万兆IP V6路由交换机 (13) 5.3接入层:DCRS-5200系列安全路由接入交换机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3

摘要 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首先,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都可以在该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其次,校园网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 关键词:校园网;多媒体教学;局域网络 4

信息点规划说明-附件1

综合布线系统在不同建筑领域的应用 目前的建筑类型可分为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媒体建筑、体育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交通建筑、住宅建筑、通用工业建筑这十类,其具体的综合布线工程实施方案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特点及形式又各有不同。参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一、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领域定义:办公建筑的智能化应适应办公业务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应具备高效办公环境的基础保障;应满足对各类现代办公建筑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办公建筑又分为商务办公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和金融办公建筑。办公建筑的综合布线要分出租型办公建筑和自用型办公建筑来考虑。 办公建筑规划方案 信息点数量及分布: 自用型办公楼:地下室重要设备用房各设置1-2个信息点。作为设备房内办公及扩展所需。在大堂总台设置两个工作区,各设置1个语音点+1个数据点(可互换)在大堂门厅预留1个语音点+1个数据点作为接待扩展需要。出租办公区域,每办公位各设置1个语音点+1个

数据点,自用办公区域每办公位各设置1个语音点+2个数据点,领导办公室按需求适当增加信息点,在大堂入口,会议入口,电梯门厅设置信息点用于LED信息及触摸屏,考勤等信息点。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无线AP覆盖,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无线AP信息点。 出租型办公楼:针对临时出租的场地,可以采用区域布线来完成,区域内容的配线由客户自行完成。设置CP点(集合点),将来根据用户自身的需要再完成CP至客户信息点之间的线缆。 二、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领域定义:建筑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场、宾馆等建筑,其智能化系统应符合商业建筑的经营性质、规模等级、管理方式及服务对象的需求。应构建集商业经营及面向宾客服务的综合管理平台;应满足对商业建筑的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商业建筑规划方案: 信息点数量及分布: 商场:每个商铺不低于1个语音点+3个数据点。商铺内(开放式中岛商店除外)的租凭线1.2米以内的商铺中天花之上,有柱靠柱,无柱靠梁,无梁则固定在顶棚上,信息点尽可能和租户电箱置于30公分位置,避开风管等设施,以便维护。开放式中岛商店1、柱子由内装公司装饰包柱的(一般无隔墙或隔断只有1.2米高)信息点必须穿

综合布线教学楼

逸夫教学楼综合布线设计 1概述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提供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并使得现代企业能更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决策反应,提供更快捷更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综台布线是智能大厦建设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工程项目。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具有可靠、灵活、开放、完整和方便等优点,通过它可使话音、数据、交换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 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综合布线系统是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校园网已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应用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作为智能型建筑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一套结构化的、灵活性极高的综合布线网络,能够长远的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并将用户长期营运、维护、变更、网络升级的费用降至最低。要想建立一个高效的息网络,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高品质网络布线系统, 采用传统布线方式将难以满足以上要求。 2.逸夫教学楼综合布线分析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主教楼逸夫楼位于塔里木大学西校区。学院设有3个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办公室;5个教研室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6个实验室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逸夫楼的建设的核心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推进中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一流的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它采用模块化、统一标准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组成结构化的系统,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大楼内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成五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 2.1设计目标 逸夫教学教学楼是我们每天学习的主要场所,逸夫楼内不仅有许多的教学

校园网络解决方案(IP地址规划、综合布线、拓扑图)

信和学院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1 方案背景 早在199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便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示X工程的开展而启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推进,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也已成为各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它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沟通学校校园网内外部网络的桥梁。 也正因为校园网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高校校园网已逐渐成为黑客的聚集地。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病毒、黑客工具的泛滥,而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这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一族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着探索的高智商和冲劲,却缺乏全面思考的责任感。据有关数字显示,目前校园网遭受的恶意攻击,90%来自高校网络内部,如何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成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高校校园网中网络应用人数很多,并且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不断丰富,高校校园网应用也愈发复杂,例如FT P文件传输等大数据量的访问,产生了巨大的网络流量。如何高速进行网络传输,对网络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VO D等越来越多的多媒体业务在高校校园网上的运行,尤其当业务量猛增时,会造成时延、抖动、丢包等现象,而这对于实时的、时延敏感的网络应用,如视频会议、IP ,便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保障特殊业务的正常使用,是高校的网络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本方案以信和学院校园网为背景。学院含一个校区,约500个信息点。现已建成学生机房两个,已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2需求分析 信和学院网络必须具备教学、管理和通信三大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建设需求: 1.必须能够向网内外提供W W W、Em ai l服务,并且必须向网内 提供F t p、Vo d、DN S服务。向图书馆与必要部门提供数据库服务。 2.网络中心必须能够对设备实现远程管理,网管软件应该具有 完善的功能,并能够跟踪记录网管的操作和辩别网管信息。 3.必须能够记录用户上网日志,必须能够限制用户上网的带宽。 必须对用户实行分类管理。 4.必须能够有效防止来自网内外的攻击,必须对敏感数据提供 完善的保护,并且具有一定的灾难性恢复。提供访问控制,和分级别的用户安全级别。 5.图书馆、财务室、后勤处需独立的局域网。少数电脑提供对 外的网络服务(需与部门其它电脑物理隔离) 6.两个学生机房各为独立局域网,并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提供 In t e r n e t服务。所有的教室同属一个局域网。所有需提供In t e r n e t服务的办公室电脑同属一个局域网。各栋宿舍楼分属各自的局域网。 7.楼宇间的局域网由光纤连接,汇聚至网络中心的宽带出口。 所有信息点访问In t e rn e t必须经由校园网。 8.必须拥有足够的公网IP和自己的域名。必须对学生和教师用 户的上网提供不同方式计费管理。并且保证用户账号的安全。 9.宿舍区可能存在很大的多媒体数据流量。 10.在未来5年至10年内,宿舍可能拓充到8栋,宿舍区电脑数 量可能达到1000.校园网必须考虑网络拓展问题。 11.在必要的时候,学校须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监控记录。

最全的校园网组网方案

校园组网方案 第一章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1.1校园各子网功能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信息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使我国教育管理向智能化发展。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可使网络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它不仅体现在网络本身具备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点上,也体现了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而校园网的建设必将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素质的提高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提供简单、有效、便捷的理想办公、教学环境。本文通过对学校园网建设的研究,着重从需求分析、校园网的设计、设备的选型、网络互联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本文从校园用户的需求分析入手,阐述了校园网的应用特点,以及网络产品如何满足校园网用户的多方面需求。然后从校园网的设计、校园网互联设备选型及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作了详细的介绍。 1.2需求分析与拓朴结构 1.2.1校园网的功能 1、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形成了主干网,是整个校园网的总节点,并提供连接广域网和拨入服务,在主干网系统采用以太网结构。在方案中,中心机房放置着中心交换机、服务器群、路由器、机架MODEM等网络设备,这些设备以中心交换机作为中心,以星形拓朴结构通过双绞电缆线连接在一起。网络中心与子网的连接,是通过根据与子网的距离,通过光纤和双绞电缆线将中心交换机和子网的交换机连接起来。 2、信息交流功能 (1) 互联网信息服务--让学校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学校 (2) 校内信息服务,信息的接收者就是信息的发布者

校园网规划及布局方案设计

校园网规划及布局方案设计 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的规划和布局方案设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效率,因此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校园网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网络布线及拓扑结构的设计等。 一、规划目标 校园网是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建立的,因此,校园网的规划目标应明确地体现出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宗旨。具体而言,规划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师生在各个区域的上网需求。 2. 支持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等新型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3. 提供实时的教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功能,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 4. 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病毒、黑客等威胁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 二、规划原则 校园网的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划原则: 1. 经费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安排网络硬件设备的选购和布线等费用,确保在有限的经费下实现最佳效果。 2. 先进技术应用原则:选择并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设备,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3. 灵活可扩展原则: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学校规模发展和带宽需求增加的情况。 4. 故障容忍度原则:网络拓扑结构要保证任何一个节点(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5. 安全性原则:规划网络安全体系,包括外网防火墙、内网隔离等,以保障学校网络信息的安全。 三、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 校园网的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在选择硬件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交换机:需要根据校园网规模和需求来选择交换机的端口数、速率和交换能力。 2. 路由器:需要根据学校内外网连接情况和带宽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由器。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某学院校内网综合布线系统 一、某学院校内网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1.项目概述 从某学院实际状况动身,校内网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实现校内网基本连接,其次阶段校内网将覆盖校内全部建筑,第三阶段完成校内网应用系统的开发。学院校内网建设的一期工程覆盖了教学、办公、学生宿舍区、教工宿舍区,接入信息点约为2600个,投资400万。为了实现网络高带宽传输,骨干网将采纳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光纤到楼,学生宿舍10M带宽到桌面,教工宿舍100M带宽到桌面。 2.校内建筑物布局说明 某学院校内网覆盖了41栋楼房,其中学生宿舍12栋,教工宿舍20栋,办公楼、试验大楼、计算中心、电教楼、图书馆、款待所、青工楼各一栋,教学楼两栋。网络管理中心已定在电教楼三楼。详细的建筑物布局如图所示。

3.校内网网络拓扑结构 依据用户需求分析,确定某学院的校内网络采纳星形网络拓扑结构。如图所示。 4.通信信息种类和数量

5.现有网络状况说明 该学院的计算中心二楼、三楼机房及电机系办公室已组建自己的局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320台。电教楼一楼的计算机试验室也已组建了小的局域网络,连接计算机达92台。图书馆一、 二、三楼已组建了局域网络用于采编,连接计算机达10台。 6.网管中心位置 该学院已指定网管中心设立在电教楼三楼,位于学院建筑平面的中心点。 二、设计依据 1.本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遵循以下标准或规范: (1)DBJ08-59-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ANSI/EIA/TIA-568A:民用建筑电信布线系统标准 (3)ANSI/EIA/TIA-569:电信走道和空间的民用建筑标准 (4)ANSI/EIA/TIA-606:民用建筑电信设施的管理标准 (5)ANSI/EIA/TIA-607:民用建筑电信设施接地标准 (6)TSB-67:UTP布线现场测试标准 (7)ISO/IEC 11801:电信布线系统标准 (8)GB/T 50312-2000: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9)JGJ/T 16-92: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本工程设计参照的网络标准有: (1)IEEE802.3:Ethernet(10BASE-T) (2)IEEE802.3u:Fast Ethernet(100BASE-T)

计算机网络教室综合布线

中学计算机网络机房方案 学院:教科学院 班级:09教本一班 姓名:张* 学号:************ 指导老师:***

一、文字描述 (一)需求分析: 网络机房是校园网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之间的通信,为了保证各项教学应用,机房中的网络必须有较高的可靠性,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有充分的考虑。 (二)布线设计 现在市电供应系统普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模式,建议仍在使用两相供电的学校机房更换为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模式。对于一般机房来说,机房的主要用电系统有:1、空调:一般使用柜式空调,而且功耗很大,每台功率一般在3500-4500W之间,必须给空调配备专用电源线路。 2、电脑:一般在对电源系统布线设计时,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电脑使用的电源线随便拉一条就行。其实,机房内总负载最大的还是电脑,在不配备音箱的情况下,功率一般在150W左右,机器数量增多,功率就明显增大。因此,电源线不应该是逐一串联的模式,而是使用分组点接,具体做法如下: 每隔1.5米左右接入一只插座作为一个点,再将上述多孔插座接入,在1.5米的范围内,将会有4-5台电脑使用这一个插座接入电源;然后,可视实际情况把电脑按12台或13台为一组,每组由一个空气开关控制,整个机房可以分为4-6组或者更多的组。 根据每条主干的负载,合理选择电源线的型号。一般来说,主干线路使用铜芯线,下面的分支线路可以使用铝芯线。 3、网络设备和照明设备:对于有专业机柜的机房,建议对路由器等价值较高的网络设备加UPS后备电源,以保护网络设备的安全。

二、 网络拓扑图 校园网 教师机 音响 功放调音台投影仪电动屏幕

学校校园网IP地址分配表

学校校园 网IP地址分配表 顺 号 设置位置房间号序号IP地址使用人交换机位置1保卫处值班室1贾仲范中室2保卫处值班室2周岩中室3保卫处值班室3柴建军中室4办公楼医务所办1021王欣214 5招生办办1071刘树全209 6招生办办1072张元辉209 7方案财务处〔2〕办2161柴林214 8方案财务处〔2〕办2162效劳器214 9方案财务处〔2〕办2163张淼214 10方案财务处〔2〕办2164陈静214 11组织部办2121秦育洁214 12宣传统战部办2051管大伟214 13纪检监察处办2101段宝明214 14纪检监察处办2102曹玉林214 15党委副书记办2091曹炳志209 16纪委书记办2071王玉文209 17校办公室办2061侯占峰214 18校办公室办2062费颖214 19党委书记办公室办2111于俊秋214 20方案财务处〔1〕办3141潘仲军214 21方案财务处〔1〕办3142王晓一214 22方案财务处〔1〕办3163张大伟214 23方案财务处〔1〕办3164效劳器214 24方案财务处〔1〕办3165网络打印机214

顺号设置位置房间号序号IP地址使用人交换机位置26财务处长办公室办3122于国军214 27党委办公室办3101谭慧聚214 28工会办3081刘红波214 29工会办3082杨贵明214 30副院长办公室办3071王丽秋209 31副院长办公室办3051王华209 32院长办公室办3031张炳南209 33人事处办3041周效君214 34人事处办3042付德才214 35人事处办3043杨光赤214 36招生就业办公室办4011刘本基209 37招生就业办公室办4012刘本基209 38招生就业办公室办4013刘本基209 39二号宿舍楼二宿2081杨世群214 40后勤车队办公室一教1191宋继源210 41后勤采购办公室一教1241刘勇江210 42学生处心理健康咨询室一教1141徐知余210 43学生处心理健康咨询室一教1142徐知余210 44计算机系团委一教2031盛继前202 45计算机系团委一教2032宋洋202 46计算机系应用实训室一教2011郭秀凯210 47院团委一教2111周环宇210 48学生处大学生资助中心一教2101李爽202 49学生处一教2121于鹏202 50学生处一教2122唐烨202

宿舍综合布线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一级项目 项目名称: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方案 专业班级:电XXXXX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设计周数: 设计成绩: 201X年5月30日

目录 1. 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范围及目标 (1) 1.2.1设计范围 (1) 1.2.2设计目标 (1) 1.3设计原则 (2) 1.4设计依据 (2) 1.4.1网络应用标准 (2) 1.4.2布线标准 (3) 1.4.3其他相关标准 (3) 1.5用户需求 (3) 1.6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3) 1.6.1六类布线系统 (4) 1.6.2配线架 (6) 2. 布线系统的设计 (9) 2.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9) 2.2水平子系统设计 (9) 2.2.1管线设计 (9) 2.2.2水平电缆 (10) 2.3垂直干线子系统 (10) 2.4管理间子系统 (11) 2.5设备间系统设计 (11) 2.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11) 3.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12) 3.1工程实施步骤 (12) 3.2工程实施进度管理 (12) 3.3施工工期计划表 (13) 4. 材料及费用清单 (13) 5. 图纸分册 (14) 5.1 5#宿舍楼的平面示意图 (14) 5.2 5#楼信息点分布示意图 (15) 5.3网络拓扑图 (16) 6.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书 1.概述 1.1工程概况 XXXXXX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3407人(其中科信学院997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17人。住宿在多个学生宿舍区中,宿舍区都是6层楼。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系统,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 本方案是对XXXXXX大学科信学院两座6层高的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该宿舍楼是5号宿舍楼。宿舍区中的5号楼所有学生宿舍都是6人间,每间宿舍分配一个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则数据点共388个,其中宿舍区的5号楼是以2、5层的竖井为设备房,采用6类布线系统。 作为信息传输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的重点是:以中心机房为核心,将宿舍的各楼层配线架用光缆和大对数电缆与中心机房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系统具备稳定可靠、高速率、标准、开放、灵活、适用、可扩展的性能特点,从而满足新宿舍楼不同形式的应用要求。 1.2设计范围及目标 1.2.1设计范围 XXXXXX大学科信学院学生宿舍区5号楼。 1.2.2设计目标 我们为该校园网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将基于以下目标: ⑴符合当前和长远的信息传输要求 ⑵布线系统采用设计遵从国际(ISO/CEI11801)标准 ⑶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 ⑷考虑电脑网络的速度向100Mb/s发展的需要 ⑸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 ⑹布线系统符合综合业务数据网的要求 ⑺布线系统要立足开放原则

时代高中学校校园网络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时代高中学校 校园网络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11计应用2班*** 系部:计算机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06级计应用02班

学号:30611110223 指导教师:二设计日期:2011-5-15

目录 一、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标准 (4) 2、安装与设计规范 (4) 3、连接线路 (4) 4、设计目标的确定 (5) 5、布线要求 (5) 二、布线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5) 2、水平子系统设计 (5) 3、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6) 4、管理子系统设计 (6) 5、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7) 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7) 三、管槽安装方案 1、管槽安装方案设计 (7) 四、结构示意图 1、网络拓扑图和布线结构图 (8) 2、信息点分布图 (10) 五、布线系统的报价 1、布线系统的报价 (10) 2、线槽管路费用 (12)

、设计依据 1、标准 * IEE802.3 10-BASE-T * IEEE802.3uEthernet(100base-t) * EIA/TIA568 EIA/TIA569EIA/TIA * TSB36/40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 ISO/IEC IS 11801 * ISO/IECJTCI/SC25/WG3 * ANSI FDDI/TPDDI 100Mbps * ATM Forum 2、 安装与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修订本 CECS 72 : 9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 CECS 89 97 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3、 连接线路 布线系统的连接图: 线槽规格 F - — — — - — — - —

学生宿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学生宿舍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系统需求 (2) 系统组成 (3) 1.本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3) 2. 工程概况 (3) 3.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4) 4.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4) 5.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7) 设计原则与目标 (9) 1.综合布线有关要求 (9) (1)基本要求 (9) (2)技术要求 (10) 2.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11) (1)设计原则 (11) (2)标准 (13)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14) 1.水平子系统 (16) 2.工作区子系统 (18) 3.设备间 (19) 4.材料清单 (20) 设计图 (22) 1.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22) 2.一楼水平管线与信息点分布图 (23) 3.二楼水平管线与信息点分布图 (24)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全世界正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办公的应用也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它们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也能传递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把一些传统的业务移植到网络上来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内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本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从功能上来看,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包括工程概况、网络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标准、总体设计、子系统设计、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 工程概况 我所居住的6栋学生宿舍楼共六层,90个房间,其中,宿管一间,电房一间。根据学生的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及一间宿舍一个语音点的要求配置综

第一节-校园网体系结构

●第一节校园网体系构造 ●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第三节网络设备选型 ●第四节网络设备连接 ●第五节校园网管理 第六节校园网故障诊断 第七节校园网组建与效劳配置 校园网通常采用三层网络架构设计,即:核心层、会聚层、接入层。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高速交换主干,实现骨干网络之间优化传输,是整个网络根底设施核心与枢纽,也是整个网络流量最终承载者。对该层进展设计时,网络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时延都是主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冗余性、可靠性与高效性尤其重要。所以对核心层设计以及网络设备要求十分严格,性能要求非常高,通常采用高带宽千兆以上交换机,采用负载均衡功能等等,来改善网络性能。 会聚层:会聚层是网络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桥梁,用来连接核心层节点与接入层节点,通常是建筑群信息会聚点,为接入层提供数据会聚、传输、管理等功能,还可以限制接入层对核心层访问,保证核心层平安与稳定。会聚层采用设备性能要求相对也较高,通常采用可管理三层交换机或堆叠交换机,会聚层设备之间以及会聚层设备与核心层设备之间多采用光纤互连,以提高系统传输性能与吞吐量。 接入层;接入层是最低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是用户连接

网络接口,它应该具备即插即用特性。因此在设计接入层时,主要考虑因素是网络功能性、使用方便性、可维护性等。在设备选择上,性能价格比、端口数量等都是一个很重要考虑因素。 综合布线系统构成;根据北美ANSI/TIA/EIA-568A与ANSI/TIA/EIA-568B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即建筑群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与工作区子系统 1.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是针对楼群而言,实现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综合布线线缆、建筑群配线设备、跳线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组成,一般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设计时考虑到以后备用,需预留一定数量管孔。 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针对某个建筑而言,是建筑物内网络系统中枢,提供主干电缆路由,它将各楼层水平子系统联系起来。实际使用中,主要是实现总机房配线器与各楼层机房配线架之间连接。介质可以是光缆,也可以是同轴电缆或者垂直大对数双绞线。双绞线传输距离是100米,因此,大楼垂直主干线缆长度小于90m时,会选择大对数双绞线,超过90米后,需采用光缆。此外,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平安与最经济路由。 3.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综合布线设计说明

目录 一、概述 (3) 1.工程说明 (3) 2.设计依据 (3) 3.设计分工 (4) 二、设计内容 (4) 1.综合布线系统 (4) 1.1概述 (4) 1.2弱电点位分布 (5) 1.3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 (10) 1.4缆线类型的选定 (10) 1.5各个子系统的布线设计 (11) 1.6金属桥架的敷设 (15) 1.7缆线布放 (15) 1.8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16) 1.9配线架放置 (16) 1.10对智能建筑的要求 (16) 1.11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要求 (18) 1.12综合布线对接地的要求及建议 (19) 2.保护接地系统 (20) 2.1概述 (20) 2.2主要工作量 (20) 2.3电缆布放 (20) 2.4保护接地系统的设置 (20) 2.4相关规定 (21) 三、预算 (22) 预算编制说明 (22) 1.概述 (22) 2.预算编制依据 (22) 3.有关单价、费率及费用的取定 (22) 四、其它说明 (23) 五、图纸 1.图例及说明 04SJ001-ZHX-00 2.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一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1 3.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二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2 4.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三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3 5.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四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4 6.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五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5 7.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六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6 8.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七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7 9.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八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8 10.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九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09 11.YY集团综合办公楼综合布线十层信息点分布图 04SJ001-ZHX-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