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过盈量计算公式

o型圈过盈量计算公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O 型圈过盈量计算公式概述

2.O 型圈过盈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3.O 型圈过盈量的计算公式

4.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5.注意事项及结论

正文

一、O 型圈过盈量计算公式概述

O 型圈过盈量计算公式是指在机械密封中,O 型圈在装配时压缩变形量的计算方法。O 型圈的过盈量直接影响到密封的效果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因此,合理的计算 O 型圈过盈量是保证密封性能的关键。

二、O 型圈过盈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O 型圈过盈量是指 O 型圈在装配时,其直径与被装配件的槽底直径之间的差值。过盈量的大小取决于 O 型圈的材料、截面直径、装配压力和被装配件的硬度等因素。

三、O 型圈过盈量的计算公式

O 型圈过盈量的计算公式为:过盈量=(O 型圈直径 - 槽底直径)/2。此公式适用于 O 型圈材料为橡胶或硅胶的情况。

四、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以一个 O 型圈为例,其直径为Φ100mm,被装配件的槽底直径为Φ95mm,O 型圈的材料为橡胶。根据公式,过盈量=(100-95)/2=2.5mm。即需要将 O 型圈压缩 2.5mm 才能装配到被装配件上。

五、注意事项及结论

在计算 O 型圈过盈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O 型圈的材料必须确定,不同的材料其压缩性能不同;其次,被装配件的硬度也需要考虑,硬度过高可能会导致 O 型圈无法压缩;最后,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到装配压力的影响,压力过大可能会破坏 O 型圈。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与转矩T得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得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配合面间所需得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得配合面间应具有得径向压力就是随着所传递得载荷不同而异得。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得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得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得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得过盈联接 设配合得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得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F,故 因需保证F f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得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得摩擦阻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力矩M f 设配合面上得摩擦系数为f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πdlpf·d/2 因需保证M ≥T.故得 f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得大小与配合面得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3) 承受轴向力F与转矩T得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得径向压力为 [7-10] 2、过盈联接得最小有效过盈量δmin 根据材料力学有关厚壁圆筒得计算理论,在径向压力为 P时得过盈量为 Δ=pd(C 1/E 1 +C 2 /E 2 ) ×103,则由上式可知,过盈联接传递载荷所需得最小过盈量应 为 [7-11] 式中: p——配合W问得任向活力,由式(7~8)~(7~10)计算;MPa; d——配合得公称直径,mm; E 1、E 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得弹性模量,MPa; C 1 ——被包容件得刚性系数 C 2 ——包容件得刚性系数 d 1、d 2 ——分别为被包容件得内径与包容件得外径,mm; μ 1、μ 2 ——分别为被包容件与包容件材料得泊松比。对于钢,μ=0、3; 对于铸铁,μ=0、25。 当传递得载荷一定时,配合长度l越短,所需得径向压力p就越大。当P增大时,所需得过盈量也随之增大。因此,为了避免在载荷一定时需用较大得过盈量而增加装配时得困难,配合长度不宜过短,一般推荐采用l≈0、9d。但应注意,由于配合面上得应力分布不均匀,当l>0、8d时,即应考虑两端应力集中得影响,并从结构上采取降低应力集中得措施。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因需保证F f ≥F,故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 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 擦阻力矩M f 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πdlpf·d/2 因需保证M f ≥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 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0.11 0.08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甘油,结合面排 油干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 容件至300℃ 0.14 钢—青铜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 容件至300℃以 后,结合面脱脂 0.2

金属零件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金属零件过盈配合计算公式 一、引言。 金属零件的过盈配合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配合方式,通过过盈配合可以实 现零件的连接和固定。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尺寸和要求来计算过盈配合的尺寸,以确保零件能够正常使用。本文将介绍金属零件过盈配合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过盈配合的定义。 过盈配合是指装配时,轴与孔的配合尺寸,轴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在装配时,轴件和孔件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轴件能够紧固在孔件中。过盈配合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零件连接,例如需要抗震、抗扭转等特殊要求的零件。 三、过盈配合的计算公式。 1. 过盈量的计算。 过盈量是指轴的尺寸与孔的尺寸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公差等级来表示。过盈量 的计算公式如下: 过盈量 = 轴的最大尺寸孔的最小尺寸。 其中,轴的最大尺寸和孔的最小尺寸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公差等级来确定。 2. 紧配量的计算。 紧配量是指轴与孔的配合尺寸,即轴的最大尺寸与孔的最小尺寸之间的差值。 紧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紧配量 = 轴的最大尺寸孔的最小尺寸。 紧配量通常用于要求较高的精度配合,例如需要精密传动的零件。

3. 松配量的计算。 松配量是指轴与孔的配合尺寸,即轴的最小尺寸与孔的最大尺寸之间的差值。 松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松配量 = 轴的最小尺寸孔的最大尺寸。 松配量通常用于要求较低的精度配合,例如需要便于拆卸的零件。 四、过盈配合计算的注意事项。 1.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过盈量。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来确定过盈量。过大的过盈量会导致 装配困难,过小的过盈量则会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过盈量。 2. 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 在过盈配合的计算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在高温环境下,材料会膨胀,而在低温环境下,材料会收缩。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温度来确定过盈量。 3. 考虑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在确定过盈量时,还需要考虑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过大的过盈量会导致装配 困难,而过小的过盈量则会影响零件的拆卸。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过盈量。 五、结论。 金属零件的过盈配合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配合方式,通过过盈配合可以实 现零件的连接和固定。在计算过盈配合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过盈量,并考虑材料的热胀冷缩以及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通过合理的过盈配合计算,可以确保零件能够正常使用,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过盈联接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 =πdlpf 因需保证F ≥F,故 f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应大于或 f 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 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 =πdlpf·d/2 因需保证M f ≥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 值 压 入 法 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0.11 0.08 钢—钢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 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 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 0.14 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以后,结合面脱脂 0.2 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 为矿物油 0.1 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 金 无润滑 0.100.15 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动态o型圈密封计算公式

动态o型圈密封计算公式 1. 什么是动态O型圈密封 动态O型圈密封是一种常用于动态运动设备中的密封元件。它由橡胶或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环形截面,并且可以填充于密封槽中,用于阻止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泄漏。动态O型圈密封通常在活塞、轴或旋转机构中使用,以确保流体的封闭性和运动部件的顺畅运转。 2. 动态O型圈密封的计算公式 动态O型圈密封的计算公式是用于确定密封效果及其可靠性的指标。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动态O型圈密封计算公式: - 泄漏量计算公式: 泄漏量是指由于压力差而从密封处泄漏的介质流量。通常,泄漏量与密封环的尺寸、工作压力和工作条件有关。一个常用的泄漏量计算公式是根据O型圈的尺寸和压力差来计算的。公式如下: 泄漏量= K * A * √(ΔP / μ) 其中,K为泄漏系数,A为O型圈截面积,ΔP为压力差,μ为介质粘度。 - 密封力计算公式: 密封力是指O型圈在受压时产生的压缩力,用于保持密封件与密封槽之间的紧密接触。密封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O型圈的材料特性、尺寸和工作压力来确

定。一个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密封力= π* d * h * P 其中,d为O型圈的内径,h为O型圈的横截面厚度,P为工作压力。 - O型圈剪切力计算公式: 剪切力是指动态O型圈在运动时受到的剪切应力。剪切力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O型圈的材料特性、尺寸和工作条件来确定。一个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剪切力= π* d * h * σ 其中,d为O型圈的内径,h为O型圈的横截面厚度,σ为O型圈所受剪切应力。 3. 公式的应用和限制 这些动态O型圈密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密封的性能和可靠性,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尺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仅为近似值,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条件、材料的变化和密封部件的制造质量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和调整。 综上所述,动态O型圈密封的计算公式是用于评估和选择密封性能的指标。通过计算泄漏量、密封力和剪切力等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密封件的性能,并选择适当的O型圈材料和尺寸。然而,需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验证和调整。

特瑞堡o型圈计算

特瑞堡o型圈计算 特瑞堡(Trelleborg)O型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 种工业领域。它是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圆环,具有环形横截面的密封件。O型圈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体或气体从密封接头处泄漏,并且还可以 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瑞堡O型圈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特瑞堡O型圈的计算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参数。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内径(ID):O型圈内部的直径。 2.外径(OD):O型圈外部的直径。 3.截面直径(CS):O型圈的横截面的直径。 4.圆周长(C):O型圈的圆周长。 5.压缩量(C.S):O型圈在安装后所受的压缩量。 6.压缩量百分比(C.S%):O型圈压缩量与其初始截面厚度之比的百 分数。 特瑞堡O型圈的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密封的工作条件:O型圈主要用于密封液体或气体,因此需要 知道该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温度等工作条件,以便选取合适的O型圈材料。 2.测量安装尺寸:在确定了安装位置后,需要测量设备的安装尺寸, 包括内径(ID)和槽宽度。 3.选择合适的O型圈:根据测量的尺寸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O型 圈材料和尺寸。

4.计算压缩量:根据安装尺寸和O型圈厚度,计算出压缩量(C.S)。压缩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S=(ID+CS)-OD 5.计算压缩量百分比:根据压缩量和初始截面厚度,计算出压缩量百 分比(C.S%)。 C.S%=(C.S/CS)*100% 6.验证O型圈的适用性:根据计算得到的压缩量和压缩量百分比,与 特瑞堡提供的O型圈技术数据进行比较,验证选择的O型圈是否满足工作 条件。 7.安装O型圈:根据测量的安装尺寸和选择的O型圈,进行安装。确 保O型圈完全填充密封槽,并在正确的位置。 总结起来,特瑞堡O型圈的计算主要包括确定工作条件、测量安装尺寸、选择合适的O型圈、计算压缩量和压缩量百分比等步骤。只有选择合 适的O型圈,并正确安装,才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 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过盈联接 1.确定压力p; 1)传递轴向力F 2)传递转矩T 3)承受轴向力F和转矩T的联合作用 2.确定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5.计算包容件加热及被包容件冷却温度;(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6.包容见外径胀大量及被包容件内径缩小量。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因需保证F f≥F,故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πdlpf·d/2 因需保证M f≥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值 压入法 胀缩法 联接零件材料无润滑时 f 有润滑时 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钢—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矿物油 钢—结构钢油压扩孔,压力油为甘油,结合面排油干净 钢—优质结构钢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 钢—青铜在电炉中加热包容件至300℃以后,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 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具有的径向压力是随着所传递的载荷不同而异的; 1传递轴向力F当联接传递轴向力F时图7-20,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P时,在外载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Ff,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F; 图: 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 受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则 F f=πdlpf ≥F,故 因需保证F f 7-8 2传递转矩T当联接传递转矩T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 应大于或等于转矩向压力为P时,在转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M f 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f① ,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 =πdlpf·d/2 因需保证M f ≥T.故得 7-9 ① 实际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异,现为简化.取两者近似相等.均以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材料及润滑情况等因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7-5给出了几种情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考; 表: 摩擦系数f 值 压 入 法 胀 缩 法 联接零件材料 无润滑时f 有润滑时f 联接零件材 料 结合方式,润滑 f 钢—铸钢 0.11 0.08 钢—钢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 矿物油 0.125 钢—结构钢 0.10 0.07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 甘油,结合面排油干 净 0.18 钢—优质结构钢 0.11 0.08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 0.14 钢—青铜 0.150.20 0.030.06 在电炉中加热包容 件至300℃以后,结 合面脱脂 0.2 钢—铸铁 0.120.15 0.050.10 钢—铸铁 油压扩孔,压力油为 矿物油 0.1 铸铁—铸钢 0.150..25 0.150.10 钢—铝镁合 金 无润滑 0.100.15 3 承受轴向力F 和转矩T 的联合作用 此时所需的径向压力为

o型密封圈尺寸与沟槽尺寸计算

o型密封圈尺寸与沟槽尺寸计算 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材料,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确定O型密封圈的尺寸与沟槽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密封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将从O型密封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O型密封圈尺寸的计算方法 1. 内径(ID)的计算 O型密封圈的内径是指其横截面内圆的直径,通常采用公称线径的方式表示。内径的计算通常根据密封圈的用途和安装环境来确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ID = 孔径直径 - (2×压缩量) 2. 横截面直径(CS)的计算 O型密封圈的横截面直径是指其横截面上圆形部分的直径,也是O型密封圈的公称尺寸之一。横截面直径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CS = ID + (2×压缩量) 3. 压缩量的确定 O型密封圈在安装后会受到挤压变形,这种变形即为压缩量。压缩量

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密封件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和工作环境的温度等因素,并通过实验或经验进行确定。 二、沟槽尺寸的计算方法 1. 沟槽宽度(W)的计算 O型密封圈安装在沟槽中,沟槽的宽度对于密封圈的安装和工作效果至关重要。沟槽宽度的计算通常考虑到密封圈的压缩量和安装方式,并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W = CS + (2×压缩量) - (2×余量) 2. 沟槽深度(D)的计算 沟槽深度是指沟槽的横截面厚度,其计算通常需要考虑到密封圈的横截面直径和安装方式,并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D = CS + (2×压缩量) 三、影响因素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O型密封圈尺寸和沟槽尺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温度下,O型密封圈的硬度、弹性模量和压缩量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计算。 2. 压力 工作环境中的压力也会对O型密封圈的尺寸和沟槽尺寸产生影响。在

过盈量与装配力计算公式

过盈联接 1.确立压力 p; 1)传达轴向力 F 2)传达转矩 T 3)蒙受轴向力 F 和转矩 T 的联合作用 2.确立最小有效过盈量,选定配合种类; 3.计算过盈联接的强度; 4.计算所需压入力;(采纳压入法装置时) 5.计算包含件加热及被包含件冷却温度;(采纳胀缩法装置时) 6.包含见外径胀大批及被包含件内径减小量。 1.配合面间所需的径向压力 p 过盈联接的配合面间应拥有的径向压力是跟着所传达的载荷不一样而异 的。 1)传达轴向力 F 当联接传达轴向力 F 时(图 7-20 ),应保证联接在此载荷作用下,不产生轴向滑动。亦即当径向压力为 P 时,在外载荷 F 的作用下,配合面上所能产生的轴向摩擦阻力 Ff ,应大于或等于外载荷 F。 图:变轴向力的过盈联接图:受 转矩的过盈联接 设配合的公称直径为人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人配合长度为l ,则

F f =πdlpf 因需保证 F f≥F,故 [7-8] 2)传达转矩 T 当联接传达转矩 T 时,则应保证在此转矩作用下不产生周向滑移。亦即当径向压力为 P时,在转矩 T 的作用下,配合面间所能产生的摩擦阻力矩 M f应大于或等于转矩 T。 设配合面上的摩擦系数为 f ①,配合尺寸同前,则 M f =πdlpf ·d/2 因需保证 M f≥T.故得 [7-9] ① 实质上,周向摩擦系数系与轴向摩擦系数有差别,现为简化.取二者近似相等.均以 f 表示。 配合面间摩擦系数的大小与配合面的状态、资料及润滑状况等要素有关,应由实验测定。表 7-5 给出了几种状况下摩擦系数值,以供计算时参照。 表 :摩擦系数 f 值 压入法胀缩法 联接部件材 无润滑时 f 有润滑时联接部件材 联合方式,润滑f 料f料 钢—铸钢0.110.08油压扩孔,压力油 0.125为矿物油 油压扩孔,压力油 钢—构造钢0.100.07为甘油,联合面排0.18 钢—钢油洁净 钢—优良结在电炉中加热包 0.110.080.14构钢容件至 300℃ 在电炉中加热包 钢—青铜0.15 0.200.03 0.06容件至 300℃以0.2 后,联合面脱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