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世官制转为察举制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神权转为王权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2.《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的限制。这说明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通过立法规范官吏的任用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对宋明理学提出质疑

B.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4.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B.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C.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D.八股取士影响了图书编写

5.货币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下对宋代官交子图版理解合理的是

A.明确了纸币的合法性

B.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

C.反映了工商皆本思想

D.此纸币可在全国通行

6.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高产作物引进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D.江南地区许多男性进城务工,造成劳动力缺失

7. 有学者言:“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C.沿海民众期望通过科举向朝廷反映“海禁”的诉求

D.海禁政策的松紧决定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8. 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革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

A.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

B. 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为维新变法奠定社会基础

C.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

D. 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9.辛亥革命后,一些穷乡僻壤的乡村也纷纷出现民主党、共和党、许多乡坤和读书人既有参加民主党的,也有参加共和党的,更甚者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加入。该现象说明当时

A.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B.民主共和制度日趋完善

C.民国缺乏政冶统一

D.党派之争现象日趋严重

10.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提出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D.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1878年1月,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发表了题为《论清国不可轻视》的文章,认为中国潜力巨大,“欲奉告有轻视清人思想者,交际各国中最可惧者即为清国”。这一观点

A.反映出清朝实力强于日本

B.直接推动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

C.呼吁日本政府学习中国的近代化

D.基于对中国物质力量的较高评估

12.《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见下表》。由此推断

A.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B.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C.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D.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共党内保留着“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语,到了1950年代中期,该词语逐渐退出流行政治语汇,与此相联系,“布礼”(布尔什维克的敬礼)这个共产党员之间的称呼也被“革命的敬礼”所取代。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中国

A.经济上实行“八字方针”纠正错误

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践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D.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14.作为当今世界航天大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下列对中国突破“六个难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上天关”的突破,指的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突破“地球同步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C.“一箭多星关”的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D.突破“载人航天关”,是2003年“神舟5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15.31. 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对这类经济的扶助

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

B.解决了私营企业的资金困难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

16.1979年,中国政府进行了最初的改革尝试:允许企业之间在分别拥有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市场的垄断权之前,在全国其他地区展开竞争;一改以往政府计划只重视生产总值指标的做法,而更加重视利润指标。这些尝试

A.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B.增加了市场调节的作用

C.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7.《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B.中国文化的自身魅力影响其转型的程度

C.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18.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民主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19.“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材料说明

A.罗马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B.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完善

C.自然法理念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D.罗马法程序严谨内容详尽

2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意味着

A.两国革命创造了新的工业方式

B.两国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

C.两国革命都推翻了本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两国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例

21.“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的目的是制造事端引发矛盾

D.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22.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英国工业革命在16世纪就已经开始

B.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C.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D.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23.钱乘旦认为:“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下列事件能够印证钱乘旦观点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中国洋务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24.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C.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技术人员

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25.“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执行这一原则,罗斯福政府

A.给予工人谈判权利

B.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C.规定工人最低工资

D.采取以工代赈政策

26.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明确告知参加欧洲复兴计划的国家:“对于任何投票选举共产党人掌权的国家,欧洲复兴计划所规定的援助将立即停止。”这说明该“计划”

A.极力防范苏联和东欧参与

B.加强了美国对参与国的控制

C.不利于欧洲经济的真正复兴

D.标志着美国开始遏制苏联

27.世界银行成立初期,主要对欧洲国家进行贷款,到20世纪50年代后则将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转向了发展中国家。这一转变侧面反映了

A.欧洲经济全面复兴

B.美欧关系全面恶化

C.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D.美国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28. “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上述材料中观点的是

A.三次王朝战争后建立德意志帝国

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C.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D.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30.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苦修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31.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开展科学技术革命

B.建设经济工业化国家

C.构建民主法治社会

D.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32.“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

B.总结了量子运动的规律

C.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D.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33. (13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世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西方人对异教徒的迫害,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屡次兴起战争,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埋骨异乡……对于人类来说,没有比孔夫子更有价值的立法者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中国历史从一开始就写得合乎理性,中国哲学中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合乎自然……天和理,既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中国立国古老和文明悠久的原因。

——伏尔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6分)

材料二: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3分)

材料三:科举制度是中国文明是的最好方面,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

——(美)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简要概括中国科举制度需要“移植”西方的哪些理念。(4分)

34.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基本功能是通过人口统计提供分配土地,增发赋税徭役兵役的依据,强制百姓履行为国家服役的义务,是皇权专制主义纳贡制度的法律体现。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分省取士的作用?(4分)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摆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和近代两种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户籍制度变化民众地位也发生很大变化,指出民众地位是怎样变化的?(4分)

3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从社会现实的正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爱民、利民、重民、养民的思想。作为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统治思想,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统治阶级治国的要略,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君主政治实际运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设君之道和治民之道,其最终去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

——《中华文本库》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4分)

材料二: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为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础,是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强有力的冲击。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是新教改革的中坚,是启蒙运动的先驱。西方人文主义高扬人性和个人价值,以人性反抗神权,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权力,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民主。人文主义自产生以来,在西方思想领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鼓舞着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儒家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6分)

材料三:胡适说:“我们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

——《胡适与中西文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要“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性和暮气”的原因。(3分)

36.(12分)

材料天津市委党校井建斌认为:“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现代化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现代化取向’主导下,兼采‘革命史取向’的视角,更多关注阶级斗争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作用,使‘现代化取向’臻于完善。”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代化历程自拟一个论题评述井建斌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

1-5 BDBCA 6-10 CBDAC 11-15 DCDBA 16-20 BACBC

21-25 DBDBD 26-30 BABCB 31-32 C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33.(13分)

(1)原因:欧洲处于基督教神权统治,对异教徒的迫害,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4分,回答2点即可)

影响: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宗教宽容,反对宗教专制压迫;天赋人权,自由平等。(2分)

(2)原因: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提高官员行政素质;政党政治的成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分,回答2点即可)相似:公开竞争,择优录取。(1分)

(3)移植理念:整体制度设计上讲“民主化”;内容上“科学化”;考试途径上“多元化”;考试主体上“大众化”。(4分,答出2点即给满分,写出其它西方先进理念同样给分)

(1)特点:户籍制度源远流长;皇权专制主义法律体现;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2分,回答2点即可)

作用:平衡各地取士人数,保证官员队伍多样性,扩大统治基础。但将考生之间的竞争严格限制在本地区之内,造成各地考试竞争程度不一,出现冒籍参考的社会现象。(2分)(2)特点:体现人格平等,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突出私权保障,维护公民权利;(2分)原因:商品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民主政体的建立;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政府政策调整;社会治理近代化。(4分,答出4点即可)

(3)功能:古代:强迫臣民百姓给国家纳税服役,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性。近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促进和保障公民的福祉。(2分)

变化: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从臣民身份到公民身份,从人身依附到独立人格变化。(2分)

35.(13分)

(1)以调和君民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以人文关怀为导向;重视社会责任感;强调个人意志力等(4分,回答2点即可)

(2)同:核心和本质是一样的,以人为本,都是在强调人类本身的价值和在整个大自然中的核心地位。(2分)

异:内容不同: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内容是以孔孟礼仪和道德为主,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强调人权和自由平等。

关注对象不同:西方的人文主义及精神更加关注“人”这个个体,而中国的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的群体。

目的不同:中国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为维护统治服务;而西方的人文主义是为推翻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作用不同:中国有利于社会和谐,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反神权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4分,回答2点即可)

(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没有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3分,回答3点即可)

示例一:

论题:阶级斗争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力量

阐述:同意井建斌的观点。近代化包含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方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了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开展了一场自救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同时洋务派为了培养人才还创办了新式教育,开启了文化的近代化。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鼓励发展工商业、实行移风易俗,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阶级斗争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示例二:

论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阐述:不同意井建斌的观点。近代化包含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方面。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维新变运动、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1912-1918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陈独秀等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主张。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主要的推动原因。

示例三:(其它)

论题:西方文明的传入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论题:挽救民族危机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论题:中国近代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标准:本题给分分为四部分。论题题目2分;阐明观点2分;论证史实准确、合理,给分6分(至少两个史实,一个3分);结论(或小结)2分,如果没有,此部分不给分。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填涂)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

33.(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5.(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6.(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 C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 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 B . 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 C . 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 D .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3. 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

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 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 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5. 下表是某学者对明朝通俗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异”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内容表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变异”主要是受到() 社会价值观 “重利趋商”成为社会潮流,将商人视为“智杰”“豪杰”。 生活消费方式 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奢华”“逾制”的特点。 伦理道德观 对金钱、物欲的强烈追求,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 . 新引进农作物的影响 D .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以下《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中,其中四个序号代表四个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20年高中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中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小题1分共36分) 1. 近代后期推行平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 B.陶行知 C.徐特立 D.郭沫若 2. 四大家族是以下哪个阶级的代表:A.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C.官僚资产阶级 D.买办资产阶级 3. 近代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重要铁路是() A.京汉铁路 B.京张铁路 C.津浦铁路 D.胶济铁路 4. 下列各对应组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 A.曾朴:《哀旅顺》 B.黄遵宪:《台湾行》 C.吴沃尧:《块肉余生述》 D.林纾:《孽海花》 5.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少数民族将领是( )

A.周保中 B.杨靖宇 C.李兆麟 D.赵一曼 6.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起点在:() A.河北 B.山东 C.广东 D.上海 7.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首先提出者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8. 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正式设立行省,第一位巡抚是:()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冯子材 D.许寿山 9. 中华民国初期,策动西藏“独立”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0.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11. 中华民国元年是指(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0年 12. 清末发现的甲骨文为研究下列哪一朝代提供了文字依 据?(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原始社会 13. 义和团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 B.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 C.清政府的镇压 D.外国教会的欺压 14. 焚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军是以下哪两国的联军: ( ) A.英俄 B.法俄 C.英美 D.英法 15. 孙中山在下列哪个报刊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 A.《国民报》 B.《游学译编》 C.《民报》 D.《新民丛报》 16. 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太平天国进行了() A.北伐 B.西征 C.东征

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 2020.11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唐杜佑《通典》∶"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这反映了黄帝时代 A.土地私有,家庭合作 B.授民以田,设立田制 C.确立井田,实行分封 D.井田充足,纷争消除 2.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反映了当时 A.私人教育的盛行 B.人才培养的标准 C.社会人伦的失序 D.新兴阶级的愿望 3.表1是西汉皇帝颁布"罪已诏"情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A.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B.自然灾害爆发频繁 C.皇帝自省意识普遍 D.深受儒学思想影响 4.表2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确正当时

A.西市报务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强 B.市的管理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餐饮行业成为西市的主要行业 D.西市经晋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5.表3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 B.市镇主导经济发展 C.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6.图1是洋务运动中李鸿非洲办军用工业的资金来源情况(183-184年)。图1反映出 A.清我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 B.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 C.经济开始被列强控制 D.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 7.《周氏三续族谱》载∶"族中孀妇……或有志不能守及家贫无一可守,而势难终守者,听其别为调停,族规无庸苛责。"《白沙陈氏支谱》载∶"至若子女俱亡,公姑无靠,不能谋生

扬州市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正式稿)

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期中测试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2.《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3.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

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4.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 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5.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一转折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8.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

2021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周初封康叔到殷墟,周公指示其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采用殷商原来的制度,按周法分配耕地)。但是封唐叔到戎人居住的夏墟,却指示其“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说明 A.国家顶层政治设计受到忽视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C.统治者治国策略具有灵活性 D.重视法律规范主张明德慎罚 2.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3.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 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C.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4.元朝中书省常批评各地方行省官员,说他们“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这说明元代 A.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平等并立 B.中央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C.中央与地方矛盾呈现激化趋势 D.地方行省的独立性日渐增强 5.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 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 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6.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可知汉代 记述出处

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济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 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3.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4.《大医精诚》出自《千金方》,是历代医者的必读文献。其中提到:“凡大医治病……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言论 A、反映了理学思想影响加深 B、强调医者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C、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成熟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 5.《北史》载:“(北)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辽史》载:“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辽本炎帝之后。”这些记述体现出 A、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B、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C、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D、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6.《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 .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 .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 .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193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技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力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力在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向再前进”这说明布哈林() A . 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B . 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 认识到动员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 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曾大规模对外扩张,在此过程中,罗马不断扩大公民权

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则严格将公民资格限制在雅典本地居民范围内。这种差异() A . 是罗马扩张迅速的根本原因 B . 促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建设 C . 保障了雅典公民的紧密团结 D . 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加广泛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A . 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 .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 . 对私产作出了合法保护 6. 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教会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到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 德意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C . 德意志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D . 德意志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 7.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 .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 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 . 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 . 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8.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河北衡水中学2018年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丽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 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 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 4.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 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 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 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 7.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 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8.“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 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22)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23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1.之所以出现以上材料中的思想,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B.工人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D.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掏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仅是要掏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他们还要准备去掏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事人的通信)》3.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 A.经济目标为主的自发斗争B.政治目标为主的自觉斗争 C.无斗争目标的盲目阶段 D.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的经济斗争 4.在认识根源方面,出现这种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B.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指导 C.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指导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采取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的政党的步骤。 ——摘自《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5.19世纪中期,无产阶级提出了“夺权”的主张,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A.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工人阶级掌握了强大的武装 C.和平争取民主的努力证明行不通 D.国际间的无产阶级联合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7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D.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7.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阶级斗争的推动力量 C.革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 D.无产阶级的解放要靠自己的斗争 8.上图是我国为纪念国际上某一重大事件发行的一枚邮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邮票的发行时间为 A.1990年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 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 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 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 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 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安徽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苾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名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A . 对南宋南渡后的历史反思 B . 对国民政府退守西南的失望 C . 对渡江战役胜利在望的赞美 D . 对红军长征脱险后的期望 2. (2分)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 A . 教育的进步状况 B . 科学的发达程度 C . 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 . 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3. (2分)(2017·惠州模拟)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 . 宰相权力的扩大 B . 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 .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4. (2分) (2016高一上·阳东月考)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加强政府职能 B . 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 .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 . 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5. (2分) (2018高二下·遵义期中)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 2016.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 小题,每题1.5 分,共48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司母辛鼎 B.半两钱 C.“右丞相印”封泥 D.双镰铁范 2.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这说明西周时期 A.周王用联姻笼络各诸侯国 B.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 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 D.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 3.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4.《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下列各项与材料相符合的是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D.“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5.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

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真题

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A . 积极拥戴周天子 B . 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C . 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D . 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2.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A . 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 . 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 . 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 . 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3.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 . 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 . 加强军事上的控制 C . 便于各地经济交流 D .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 4. 清顺治帝曾说:“尔等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未能俾尔等各出所见佐朕不逮,是皆朕不能委任大臣之咎,以致尔等俱未获尽展才猷。”据此判断清初() A . 处理章奏完全依靠成规 B . 内阁大臣辅佐皇帝不力 C . 皇帝裁决国家军政要务

D . 顺治皇帝不能知人善任 5. 伯尔曼认为:“以色列、古希腊、古罗马变成西方文明的精神原形,主要的不是通过一个保存或继承的过程,而是通过采纳的过程,即西方把它们作为原形加以采纳。除此,它有选择地采用了它们,在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部分”。在这里他主要强调了() A .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渊源 B . 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C . 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性 D . 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6. 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辨前,暂定无罪。 A . 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 . 限制原告的权利 C . 强调原告被告双方自由平等 D . 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7.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 . 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 . 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 . 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 . 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8. 张德坚所编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集《贼情汇纂》记载:“惟各处俘获贼书皆成捆束,独无此书,即贼中逃出者亦未见过,其贼中尚未梓行耶?”材料说明《天朝田亩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本试题共8页,两道大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尚书》载“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载“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两则材料中的“民主” A.前者指最高统治者,后者指人民主权 B.都与近代民主政治没有历史渊源 C.前者影响维新变法,后者影响启蒙运动 D.都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 2.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 3.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 “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5.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行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 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而迁”。也就是说小宗过了五代(高祖、曾祖、祖父、父和自身)之后必须另立宗室该制度规定的目的是 A.强化诸侯的宗主地位 B.防止小宗势力扩大 C.确保嫡长子特权完整 D.保证小宗血缘纯正 2.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4.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A.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 6.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一学者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 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 B.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D.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7.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2020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19年11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曾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此论述旨在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A.将官职限定在特权阶层范围之内 B.选拔方式和程序都体现封闭性特征 C.选官途径多样且各有其时代特色 D.保证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良好素质 2.康熙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下列关于康熙帝在位期间的举措说法正确的是 ①重建故宫太和殿②启用施琅收复台湾 ③扩建布达拉宫④在西藏设立木兰围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洋务运动期间,“官督商办”成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如1878年筹办的上海织布局就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1882年中国电报总局、188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1896年汉阳铁厂等,也先后由“官办”改为“官督商办”。“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A.成为当时企业唯一经营模式 B.有利于企业吸收民间私人资本C.根绝了企业流弊丛生的现象 D.拉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序幕

4.20世纪初的《浙江潮》杂志发表文章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权派”。陈旭麓先生就此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否定一个而且像浪圈一样一圈比一圈大的联系。其中“变法派”与“自由民权派” 的联系,主要体现于 A.“自由民权派”采用了“变法派”的斗争形式 B.“变法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C.在君主是否保留的问题上两派的态度趋于一致 D.“变法派”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辛亥革命运动 5.1912年,根据同盟会设计的“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方案,由孙中山直接任命的各部次长、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等,除海军次长外,都是同盟会的重要骨 干。……各部几乎都由次长代理,当时有“次长内阁”之称。这则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各部门负责人均是同盟会成员 B.大总统在实际工作中有名无实 C.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 D.中央权力的执行主体是革命派 6.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习俗发生很大的变化。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结婚照和结婚证,这反映 A.穿衣打扮完全革命化、军事化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彻底摒弃C.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D.社会习俗受时代政治的影响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在某一著作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思想原则,该著作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