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例1:苹果树不适合在热带地区在中,荔枝则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土壤

B、温度

C、水

D、阳光例2: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在沙漠中扎的很深,原因是植物根具有()

A、向水性

B、向地性

C、向化性

D、向地性和向水性例3:下列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含羞草受触动幼叶下垂

B、向日葵花盘向太阳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D、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例4:荷兰科学家温特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小时之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例5:如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低浓度_____ 生长,而高浓度______生长;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的浓度是 mol/L。若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生长素浓度是 mol/L。(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随堂练习

1、荷花适于生活在水底泥沼中,而不能在旱地中生活,对此起主要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土壤

2、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进行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处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氧量

D、海水含盐量

3、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 )

A、肥料

B、地球引力

C、振动

D、碰触

4、上题的现象,说明捕虫植物具有感应性反应中的( )

A、向地性

B、向触性

C、向化性

D、向热性

5、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长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实现方法是()

A、控制环境温度

B、控制光照时间长短

C、调节水分供应

D、调节肥料供应

6、环境能影响生物的行为,在下列生物行为中温度主导作用的是()

A、植物茎的背地生长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叶刺

C、涌泉蜜桔移植北方,生长不良

D、向日葵幼嫩花盘向太阳转动

7、将红豆放在玻璃管中,置于仅有唯一光源的暗室中。经过一段时间,它的生长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推论中,正确的是()

A、在玻璃管内发芽的红豆,根只会沿着水平方向生长

B、根表现向水性,所以有水时就沿着水平方向生长

C、将红豆水平放进玻璃管,所以跟要沿着水平方向生长

D、根同时表现向地性和背光性,因而沿着水平方向生长

8、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生长素总是促进植物的生长

C、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9、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结果说明()

A、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胚芽顶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胚芽顶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胚芽顶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胚芽顶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10、在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具有以下特点()

A、能迅速生长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产生生长素

D、含有较多的营养1

1、用燕麦幼苗的胚芽进行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的部位分别在胚芽的()

A、尖端和尖端下面

B、尖端和尖端

C、尖端下面和尖端下面

D、尖端下面和尖端

12、你观察过你们家阳台上的绿色植物吗?它们几乎都有向__ 生长的特点,这是因为 ____ 使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生长表现出这一特性。

13、植物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具有_____ 、向化性、 ________、______、向触性、向热性等。

14、科学家已经发现的植物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植物的生长素是由产生的一种物质,它不仅能促进植物的,还能促进生根,防止。

16、达尔文通过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放在暗室的a和b两盆红石榴,将a室的室顶打开,让阳光照入室内;将b室朝南的落地大窗打开。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两室中植物的生长素分布均匀的是哪室中植物。②、下列关于两室植物的向光性叙述,正确的是()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 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18、如图所示,请你用植物的向性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A、_______性(对________做出的反应)

B、_______性(对________做出的反应)

19、如图,在

A、

B、C三个花盆中,各有三株相同的植物胚芽,

A、C盆中正常,B盆切去尖端,将

A、B盆放在匀速缓慢旋转的圆盘上,C盆不旋转,几天后,A 盆胚芽生长,B盆胚芽将,观察

A、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盆胚芽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0、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

A、B两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香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

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蚕豆幼苗在受到

_____________时会如何生长;(2)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幼茎背光侧生长更快;(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以一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衡),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方向是______,这是植物的对_____刺激作出的反应。2

1、根据下面四图,回答问题:(1)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_______;(2)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3)生长素向下运输时向光一侧分布得______。2

1、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去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右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右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笔记大全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向性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3、植物的向性是有方向的,是受单向刺激的结果。(如植物的向光性,而植物秋天的落叶就不是向性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 4、植物的向性运动包括: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负向地性等。 5、植物的感性也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含羞草、捕蝇草、猪笼草等受触碰而运动,凤凰木、郁金香等受光照(温度)变化开闭花(叶)。 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且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1、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肝糖元),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2、内分泌腺和激素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人体体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眼球壁从外向内分为三层:外膜(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中膜(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内膜(即________)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白色,坚固起保护作用) (2)、________(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 (3)、(感受光刺激并成像) (4)、(透明,有弹性,起主要折射光线作用) (5)、视神经 (6)、_______(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7)、(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8)、(有色素,中央为,调节通光量) (9)、_______(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曲度)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视网膜上________ 接受获得图像信息是,会通过________将信息传给________,形成视觉。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径过,晶状体曲度切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到视网膜的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加以矫正。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3、从暗室走到阳光灿烂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从阳光灿烂的地方到暗室,瞳孔的变化是。 4、由远看近,晶状体的变化是。由近看远,晶状体的变化是。 5、眼球结构与照相机的结构做类比,镜头是,光圈是,胶卷指,暗箱的壁指。 6.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 是______和_________。 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 _______传到______,刺激了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 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__传到______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7、某同学到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去旅游,可是他乘船不 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主要 作用的是________。 8、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______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9、、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_________或_______;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________张开,或_____、_____,以保持_____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 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______;不让污水进入_______,避免_______感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主要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有关,例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热性等。感性运动与刺激的方向无关,例如触碰含羞草,叶子合拢。 2、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着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 ②具有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 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4)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适当时,对植物的作用有: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当生长素浓度过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1、激素的部位:在内分泌腺中产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直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外分泌腺有导管。 2、激素作用: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类别产生器官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时的病症 生长激素脑垂体 a.促进组织合成蛋白质 b.控制人的生长发育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a.促进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成年分泌过多:甲亢 胰岛素胰脏 a.促进将人体吸收的葡分泌不足:糖尿病

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 内 b.促进血糖分解 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肾上腺素肾上腺 a.加快心跳的节奏 b.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 性激素雄性激 素/雌性 激素 睾丸/ 卵巢 a.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 生殖细胞的生成 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 性征 /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2).含量:基本稳定在90毫克/100毫升。 3).调节: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降低。 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 为主。 4、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 节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 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 鞘;⑥轴突分枝; 5.在一个神经元中,信息传递方向: 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1 2 一、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4 (2)生物节律性行为: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5 (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6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7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8 a.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 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9 10 b.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11 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12 c.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13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14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15 16 (5)植物生长素 17 a.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b.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 18 19 落花落果。 20 c.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 草。 21 22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23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24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5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26 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27 (2)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28 (3)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29 a.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医治糖尿病30 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 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31 32 b.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33 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34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35 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36 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37 38 a.有无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消化腺有导管,39 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b.分泌物质不同: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40 41 三、神经调节 42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 43 44 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题型一:植物的感应性 1.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 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步骤二(1) 。 设置对照实验 步骤三(2)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 素的干扰 步骤四(3)几天后,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五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 2.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环 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 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 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提纲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知识点1、眼和视觉 1、感觉器官 (1)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人体的各种感觉都是依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 (2)感受器分类: 简单的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 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叫做感觉器官(常见五个感觉) (3)各种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有聚光作用,含有丰富的 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被称为白眼珠 围成瞳孔。能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内 部光线的多少。被称为黑眼珠 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属于肌肉组织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 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含有很多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房水:透明的水样液体,充满在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的胶装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瞳孔:在虹膜中央,是光线的通道。 注意:眼除了眼球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等。 泪器包括泪腺、泪点、鼻泪管 3、视觉的形成: 外界反射的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 (瞳孔)玻璃体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成像并传导兴奋产生视觉 产生兴奋

(1)物象的成像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相似,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 (3)当我们由明亮的地方到黑暗的地方时,瞳孔是由小变大的;当我们由近处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是由大变小的。 4、眼镜的调节功能: (1)强光下瞳孔小、近处瞳孔小 (2)弱光下瞳孔大、远处瞳孔大 (3)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是个两面凸的透镜结构,凸度可以调节,凸度发生变化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凸度越大,折射能力越大。 知识点2、近视及其预防 预防近视的三要、三不要:(1)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要走路看书。 知识点3、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Ⅰ)植物的(向性运动)(Ⅱ)植物的(感性运动) 3、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向触性。 4、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5、植物体也能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6、感性运动的例子:含羞草叶子因触碰而运动;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等。 7、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8、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弯向光源生长)。 9、其它植物激素及作用: 10、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激素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正常光照射下,生 长素分布均匀。 向 单侧光照射下,生 长素由向光侧转向 背光侧。

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 4、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叫(血糖) 人的血糖含量约保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 1、(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点讲解和答案

考点一:植物激素的发现产生与运输: 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______________。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的部分。 (3)运输 (验证极性运输的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①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运输到形态学的______________;极性运输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进行。 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分析: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____此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 表现 ???? ?浓度:__________促进生长,___________抑制生长器官敏感程度:根>____ >______________器官不同发育程度敏感性:幼嫩>衰老 双子叶植物______单子叶植物。 2、实例:①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1)现象:______________优先生长,______________发育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___,发育受到______________。 (3)解除方法:去除顶芽。 ②根的向地性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______________相似生理效应的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 (2)种类:α-萘乙酸、2,4-D 等。 (3)应用?????防止果实和叶片脱落促进结实 获得______________果实促使扦插枝条______________ 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题: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并描述动植物的各种行为,收集有关动物节律行为的的资料。 2、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3、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重点难点: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的分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回顾上一章学过的有关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天气:1、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 2、地震、台风前的动物行为等等 气候:1、沙漠仙人球的特点,各地农作物的特点。 2、沙漠中的抬尾芥虫等等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看P89图3-3讨论】猫头鹰和鼠的昼夜节律性行为 1、(1)猫头鹰和鼠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而白天与夜晚主要有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温度和光照等都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因素。(2)人类与他们不同,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所以温度和光照等是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详见附录:动物的节律性行为节律性行为 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称为节律性行为,或叫生物节律。例如很多脊椎动物的取食行为和睡眠行为在一天之内很有规律地发生;温带地区的动物大都每年在一定的季节繁殖一次,甚至在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种类,它们的游动,或从水域上层到下层也表现出某种节律性。因此节律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是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节律性行为约可分为四类: 潮汐节律——涨潮落潮,是由月球的引力作用于地球的海洋所引起的。这样生活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为海水淹没,潮落时又露出的海滩)的许多动物的活动,也跟着产生节律性的变化。例如涨潮时,潮水带来了许多食物,牡蛎将壳打开,进行取食活动。退潮时将壳紧闭。许多蟹类,在涨潮时,躲进洞穴或岩缝,因为它不像牡蛎那样固着在礁石上,就有冲走的危险,落潮后,即出来在沙滩上积极觅食。 月节律——节律周期为28天,以月亮的运行为定时因素,因此和潮汐节律紧密相关。例如银汉鱼的产卵,总是在大潮时到沙滩产卵,大潮应是月圆之夜。人类的女性排卵,也以月为周期,所以有28日为周期的月经来潮。但这和月亮的圆缺没有关系。可是还有了一个“潮”字,如月经来“潮”、初“潮”(女孩子第一次的月经)等,可见国人很早把这种月规律性,比喻为潮起潮落了。 日节律——节律周期为24小时,其行为和白昼黑夜的交替相关。有些动物白昼活动,称为昼行性;有些动物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还有些在早晨、黄昏活动,称为晓暮行性。但由于昼夜24小时又受季节的变化而有昼夜平分之时(春分、秋分季节),昼长夜短或夜长昼短之时,而且不同纬度情况不一样,因此,这种习性,也是变化的。在春末和整个夏季,许多鸟类喜晨昏活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但到了冬日却变成昼行性了,因为晨昏温度太低的缘故。 年节律——节律周期为一年。例如很多鸟类、哺乳类一年只繁殖一次,多选在温度适宜、食料丰富、适于幼仔生活的时期,这是进化中形成的适应。昆虫会在冬季进入滞育期或休眠期,一些种类的哺乳动物以冬眠数月度过寒冷,两栖类、爬行类是变温动物,更需冬眠了。鸟类则发生迁徙,每年随季节的变化在繁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居,称为候鸟。在我国,春夏季节飞来繁殖,秋冬南去越冬的鸟,称为夏候鸟,如家燕、黄鹂等。秋季飞来越冬,春季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_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提示:请同学们参照课本,把下列知识点都理解透,记下来,同学之间可相互检测!) 1.1880年,英国科学家首先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确定胚芽的生长和弯曲确实与其有关。 2.1928年,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注意:达尔文只是推想) 3.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这种物质叫(化学成分叫吲哚乙酸)。 4.胚芽尖端能产生,并向下运输。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均匀分布。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 向背光侧,即侧生长素较多。 5.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2)能促进扦插枝条(3)促进,防止落花落果 缺点:浓度过大时,会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 6.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糖类物质。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基本维持 在左右。 7.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以促使血糖含量;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时,胰 岛素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7.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低血糖。分泌不足致——病。 8.内分泌腺是(有/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 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9.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肾上腺、胰脏、和。及各自的功能(见课本P95) 10.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症 分泌不足——糖尿病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1. 12.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 13.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1. 调节:缓慢而持久 2. 调节:快速而短暂 14.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的连续过程 15.神经细胞,也叫。如:眼的视网膜上的细胞、鼻的黏膜上有细胞、口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 16.神经元分为:和突起。突起分为(短而多,呈树枝状,接受信息)和(较长,一般只 有一条,传导信息)。(见右上图) 17.脑神经:对,来自脑部,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对,来自脊椎,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1~3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1.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对太阳光、地球引力、水、化学物质和接触等刺激作出的反应,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3)负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这称为负向地性。(4)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生存。 2.植物的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植物体感受机械震动、灼伤、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猪笼草等。 【典型例题】 【例题1】取几粒黄豆种子,在水中浸泡3小时,取出埋在花盆内的潮湿泥土中,过两天后每天观察萌发后的茎、根分别向什么方向生长。 (1)阳台上花草的枝叶向外伸展的较多。向日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是向日葵等植物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光性。 (2)实验现象:黄豆苗的根向下生长,是豆苗对_________作出的反应——植物的向地性。 黄豆芽(茎)向上生长,即茎的背地生长,是豆苗对地球引力以及光照作出的反应。即植物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例题2】(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_________的方向生长。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负向地性):根的_________生长、茎的_________生长。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_________的地方生长。 【例题3】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将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__________________,放到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含羞草具_________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有_________。 【例题4】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按如图实验,建立对照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讲义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科学年级:八年级学科教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题 1.神奇的激素,神经调节,动物的行为和体温调节。 重点、难点、考点 学习目标掌握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对生物的行为都有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各种刺激也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 2、昼夜、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会使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4、含羞草对触动能作出反应,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含羞草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叶子。 例题讲解: 1.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这反映了植物根的( ) A.向触性B.向地性C.向水性D、向化性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如果切去胚芽 尖端,胚芽就不生长,也不弯曲,如果将胚芽的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则直立生长;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的尖端,胚芽仍然向光源弯曲生长。 2、温特实验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 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3、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4、生长素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但生长素浓度 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治杂草。 5、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使植物产生的生产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产生生长素多,细胞生长快,从 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6、后来,科学们又陆续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7、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人体内血糖的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 8、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 分泌减少,以促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9、人体内分布有许多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 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0、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胰脏分泌胰岛素。卵巢、睾丸分别分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试卷C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现象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 . 母鸡孵卵 B . 蜘蛛结网 C . 蜜蜂采蜜 D . 小狗做算术题 2. (2分)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A . 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B . 小偷看到警察就跑——激素的调节 C .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D . 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 (2分)现在网络语言流传着这么几句口头禅,“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碗豆属于被子植物 B . 苹果树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 C . 用大蒜的蒜头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 . 吃生姜时分泌睡液的行为属于反射 4. (2分)湖州举办首届太湖半程马拉松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A . 调节体温和排泄 B .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 保护和调节体温 D . 排泄和保护 5. (2分)如图为小明骑自行车及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构造示意图。有关小明骑自行车时神经系统工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向左或向右前进由1判断 B . 呼吸频率的快慢由2调节 C . 身体的平衡由3来维持 D . 脚踩踏板的速度由4来决定 6. (2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 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 . 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 .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系统是神经系统 7. (2分)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对人体的这种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起到调节作用的是() A . 呼吸系统 B . 运动系统 C . 循环系统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神奇的激素一、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的发现历史: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880年)一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1928年)一荷兰科学家郭葛分离出生长素(1934年)。(1)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实验实验条件实验现象(胚芽) 实验推想结论次数 1 胚芽受单侧光照射弯向 光源生长胚芽尖端会产在生某种物质, 2 胚芽切除,单侧光照 射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下,胚芽尖端锡箔罩住胚芽 直立生长 3 对胚芽生长产单侧光照射生影响 4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尖端向光源弯曲生长推想结论:胚芽尖端会产生影响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 (2)荷兰科学温特实验。 [实验设计] 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取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一侧,再取另一切去尖端的胚芽,将没放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胚芽一侧。[实验现象] 前组中的胚芽会向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后组中的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控制条件] 相同条件:两组均为切去尖端的胚芽。不同条件:前组琼脂上放过胚芽尖端(粘有尖端上的物质),后组琼脂上没有放过胚芽尖端(作为对照组)。[实验结论] 胚芽的尖端确定产生了能控制胚芽生长的某种物质。温特实验证明胚芽尖端确实

产生了生长素。(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二、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当受到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即植物具向光性。三、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四、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和吸收。(1)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2)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被人体直接吸收;(3)蛋白质在体内转化成氨基酸,脂类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糖类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设问] 进食前后血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吗?为什么?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神经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让每个人平等 地提升自己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动植物的各种行为。 2. 了解生物的节律性行为及原因。 3. 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4. 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技能目标: 1. 学会观察比较 2. 学会分析归纳 3. 学习如何查阅和收集资料 情感目标: 1.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 难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游戏法等。 教学课时: 2课时(1节完整内容,1节实验)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点出主题(猜谜语,点出动物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设问:哪些环 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归纳--------出示FL ASH 动画: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归纳生物的节律性行为-----------设问:植物的行为手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出示新闻,深化主题--------小结,巩固练习 教学准备 1、 含羞草、音叉 2、 豆发芽实验装置 3、 生物行为图片 4、 学生探究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猜谜语:打一动物 小小姑娘满身黑,身带剪刀满天飞,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 生:猜想,回答

在线分享文档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让每个人平等 地提升自己 最行 ---( ) 设问:这个谜语说明了燕子的行为受什么影响?环境因素对动物行 为的影响: 燕子低飞要下雨 蚂蚁堵洞要下雨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录象:斑马的迁徙 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师总结:动物的行为会受到许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昼夜温度、阳光、食物、天气、水、触碰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生物行为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这是一个省略号,留待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当这些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讨论:是否动物的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是无节律的呢? 展示flash :猫头鹰和招潮虾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 答:环境 观察 答:雨,温度 (湿度,气压) 观察 答:温度 观察 答:温度,食物等等 学生分析,总结,记录 观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 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3节测 试卷(答案部分为图片)

2016-2017八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八)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2.你有坐过山车或高空荡秋千的经历吗?当身体悬空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甚至大声呐喊吗,这是( )分泌增多的结果。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3.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向光性的是( ) A.茎的背地生长 B.捕蝇草捕蝇 C.窗口植物向窗外生长 D.含羞草收缩叶子 4.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以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甚至语无伦次。与这三种反应相对应的人脑结构依次是( ) A.小脑、脑干、大脑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5.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以下四副图片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相同的是( ) A.叶逐渐长大 B.根向水生长 C.茎背地生长 D.茎向窗外生长 6.下列各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甲状腺、胰岛、性腺 B.甲状腺、胰岛、性腺、垂体C.甲状腺、胰岛、汗腺、垂体 D.胰岛、性腺、皮脂腺、唾液腺7.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第三节神经的调节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一、对刺激的反应 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需要各种器官协同作用 2.反应过程:→传导信息→→传导信息→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和的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 3.功能: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4.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三、信息的处理: 1.神经系统构成:作用: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作用:信息 (1)脑神经:由部发出,总共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和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2)脊神经:由发出的神经,共有对。其主要功能是支配、、的感觉和运动。 四、脑的结构和功能 1.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三部分 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2.大脑表面的有扩大大脑表面积的作用。 3. 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4.小脑和脑干的功能: 1)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2)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五、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位于脊柱的内,呈扁圆柱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有和两个方面的功能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用膝跳反射可检查人的是否正常六、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1)概念:人体通过对各种作出反应的过程。 (2)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____ (3)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实现。 2.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反射才能完成。 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等,这由以下哥哥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如:猩猩表演舞蹈、猴子做算数等。这由参与完成 B类题 1.在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2.下列选项中不是小脑功能的是() A、调节心血管运动 B、协调骨骼肌运动 C、维持躯体平衡 D、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 3.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 A、大脑、小脑和脑干 B、大脑和脊髓 C、脑和脑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4.我们在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部位是( )。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大脑 5.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 D )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6.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 B )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7.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C ) A.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 B.使人产生感觉 C. 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机构 D.是人体内惟一的调节机构 8.关于轴突的主要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接受兴奋,并传导兴奋 B.传导神经冲动 C. 产生兴奋 D.产生信息 9.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D )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细胞核 C.神经纤维 D.神经元 10.周围神经系统由 ( B ) 对脑神经、12对脊神经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