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研究 鹏永

大型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研究 鹏永
大型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研究 鹏永

大型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及其功能定位研究

12电1李鹏永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奥运会世界杯等体育赛事越来越精彩,同样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各种体育赛事的举办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做提高本国体育发展水平与拉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然而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选址不当的话很可能在大型赛事过后就很少再被利用,不仅满足不了人们的体育场馆需求,更加不会拉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设体育场馆既应该考虑建设成本,也应该考虑方便大众和拉动经济,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选择。

关键词:成本需求:群众需求:经济需求:最优化。

一选址类型

根据国内外大型体育场的选址,可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城市型,近郊型,远郊型。不同的地理位置的选择有各自的优缺点,应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址。

(1)城市型

所谓的城市型体育场馆是指地理位置在城市中心或者是一个城市的经济中心,优点是周围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都适合承办大型活动,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在举办大型活动之外的时间里,由于交通便利还会吸引大量的人气,利用率较

高,同时在满足人们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之外,还会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缺点是土地价格昂贵,发展困难,对城市交通条件要求较高。城市中心的体育场馆一般都是城市刚刚开始起步发展时建成的,需要扩张面积,对城区的规划是很大的考验,很多情况下政府都选择搬迁而不是扩建。

(2)近郊型

所谓近郊型体育场馆是指距离城市中心5km所有的地域,可以利用城市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减少土地成本,加快城乡接合部的城市化进程。缺点是一般没有比较大的人群分散地,人们在观看比赛之余附近的休息娱乐的场所比较少。

随着城市的发展,近郊型体育场馆可能发展为城市型体育场馆,所以在规划初期应该考虑周边是否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在满足场馆的用地需求时,需考虑其他功能的发展空间,达到体育场馆带动城市发展的目的。

(3)远郊型

所谓远郊型是指距离城市中心超过5km的区域,优点是土地价格便宜,后期发展扩建方便,如果利用得好有可能实现城市的跳跃性发展,形成另外一个经济中心。缺点是周围经济不太发达,交通可能不太便利,另外住宿条件可能很难一次性容纳较多的观众。

现在不少城市都在努力的向外扩张新城区,尤其是一线城市,新城区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远郊型的体育场馆可以建在这些地方,即使建设成本降低,又能拉动人气,促进新城区的的发展。

从建设用地,交通住宿条件来考虑,远郊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尤其适合大中型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并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新城区的发展。

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建设费用(主要是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周围的人流疏散场所(如公园等)。可以用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衡量选址是否恰当。

对于以上三种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符号:

L:体育场馆距离市中心的直线距离;

K:单位面积的土地价格与距市中心直线距离的比例参数;

S:体育场馆所需要的土地面积;

Q:除去土地费用外其他的建筑费用,设Q=aS(a为常数);

Z:已有交通干线利用率;

B:所需要的交通干线个数;

q:建设一条交通干线的费用;

W1:建设费用 W1=S*K*L+a*S+B*Z*q;

A1:门票收入;

A2:观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A3:其他经济效益;

W2:每年的经济效益 W2=A1+A2+A3;

算法原理:将建设中的土地使用因素,交通建设因素均用费用来表示,其中距离市中心越远土地价格一般会越来越便宜,所以设定一个比例系数K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K*L 即为距离市中心为L的区域单位面积的土地价格;建设费用一般与建设面积呈正比;建设大型的体育场馆一定会尽量利用原有交通线,所以引入交通线利用率。

求解分析:

将W1与W2进行比较,将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对于远郊型体育场馆来说,土地费用较为便宜,但是本身远郊区的交通干线就很少,要满足大的客流量就要修很多的交通线,不仅费用昂贵,并且赛事结束后交通线的利用率降低;对于城市型体育场馆来说,交通线比较多,利用率Z会比较高,但是土地价格昂贵,并且本身人口就比较多,还需要很多的人口疏散场所;对于近郊型体育场馆,本身就有一定的交通基础,加上土地价格适中,本地人口较少,公共设施基本完善,所以中等城市是比较适宜建设城市型体育场馆的,并且体育场馆建成后会与城市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但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可能会有不同的发展规划,所以还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实际情况。

二选址因素

影响体育场选址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格局,土地价值,地区经济,城市发展速度,体育馆的用途及性质,交通条件等等,这些条件都要综合起来考虑,尽量使各个方面都能达到最好才会使体育馆的方位选择的恰当,任何一个方面考虑的不好都有可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影响体育馆选址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与方位因素,另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应用极坐标来形象的表示这两个因素,设体育场的位置坐标为A(p,?),其中p是指距离因素的总和,?是方位因素的总和,如下图所示:

1. p=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格局+土地价值+地区经济

1.1 城市发展方向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每一个区域的发展潜力都会不同,比如说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和上海体育中心开始都位于城郊,但现在已成为自己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逐渐融入市中心。可见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很大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对于近郊型体育场馆。

1.2 城市格局

不同的城市也有自己的布局特点,有的经济中心就位于城市的中心,我们称之为中心型城市;有的经济中心并不是位于城市的地理中心,我们称之为偏移型城市;有的城市比较发达,有几个经济中心,我们称之为多心型城市。如下图所示。

对于中心型城市来说各个区域到市中心的距离中心相等,所以影响因素是相等的;对于偏移型城市,在一中心为圆心的圆区域内比较适合;对于多心型城市在包含各中心的椭圆域内比较适合。

1.3 土地价值

大型体育场应该选择距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土地价格比较便宜的区域,而不应该选择正好位于市中心的区域,因为这里土地价格十分昂贵并且无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样应该靠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2. ?=城市发展速度+体育馆的用途及性质+交通条件

2.1 城市发展速度与方式 城市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城市是否有能力去办大型比赛或者是否有必要建设大型的体育场馆的决定性因素。可以用某城市的每年的财政收入作为标准来衡量建立模型如下:

符号:

W:市政府为兴建体育场馆投入的资金限额;

X:用于基础建设的费用;

Y:用于活动组织,项目招商,活动宣传的费用;

a:X 对经济发展的系数;

b:Y 对经济发展的系数;

MAX Z=a*X+b*Y

s.t. X+Y

X>0

Y>0

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适宜将体育场馆建设在新城区等近郊区,有利于城市的扩张发展;对于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则应该减灾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地区,从而实现城市中心的经济发展。

2.2 体育馆的用途及性质

有的体育馆是综合性的,这一类的体育馆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应该建设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有的体育馆是单一性的,比如滑雪、跳水等,这一类的体育馆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应该根据承办的具体项目更多的考虑自然因素而建,节约成本。

2.3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城市本身对建设体育场馆很大的制约条件,主要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举办大型比赛期间能够满足客流量,不出现交通瘫痪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该考虑应该改尽量避开城市主干道,因为城市主干道上的车辆出了运动的人还有大量上班族及其他人,避免产生交通拥堵。

三我国体育场建设与运营现状

3.1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

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已经摒弃了专营体育的传统思维,开始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在满足大型比赛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行多种经营,场馆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具体来说摒弃了以往只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开始两种效益并重。一方面,在满足大型比赛和运动队训练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和体育培训,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开发场馆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展销会和各种社会、文艺活动,开发场馆的经济效益。调查显示,除了体育比赛和运动训练外,健身活动和体育培训也是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主要开展活动,在所调查的161所场馆中,有135所场馆开展健身活动,有108所场馆开展体育培训。另外,开展文艺演出和各种展览会等已经成为多数场馆的重要经营活动,同时也是主要的盈利项目。可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受到重视。

3.2 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大

我国体育场馆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以创收和减轻财政负担为主要目标,积极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其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整体上仍盈利不足。若不包括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所调查场馆中盈利的只占12.8%,收支持平的占41.7%,亏损的占45.5%。即使包括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盈利的也只占到23.1%,收支持平的占59.0%,亏损的占17.9%。所调查场馆中有上级财政拨款或上级补助的占到66.7%,并且多数场馆负责人表示,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对场馆的收入影响很大。可见,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对上级财政依附性较大,“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3.2 “本体经营”为主,经营方式、范围进一步扩展

近年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方式,不断积累场馆运营经验,在场馆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盛行之后,逐步演变为以自主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其经营方式主要有自主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经营、合资经营等。在所调查的场馆中,采用政府指导下的自主经营和租赁经营的,分别占到82.7%和34.2%,其他经营方式如承包经营、委托经营、合资经营较少采用,分别占到13.0%、7.5%、8.1%。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承办大型赛事、健身活动、运动训练、体育培训、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等,其他经营如餐饮、卡拉OK等饮食娱乐、开办招待所、开商店或商场较少采用。其中,上述经营范围中盈利的主要有房屋出租、文艺演出、各种展览或展销会等,亏损的主要有运动训练、健身活动和承办大型赛事等。

参考文献:

【1】黄凤娟,付哲敏:大型体育赛事管理中的体育场馆选址的建模与分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 6.

【2】高晓波,陈淑莲等:大型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及政府决策,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刊,2004(1)5-6。

【3】杨振,李雁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 3-6(1)。

【4】李艳飞:基于承载力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2。

【5】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与研究,体育科研,2004(1) 5-6。

【6】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室内设计分析

室内设计分析 ——北京市东山A户型某住宅分析 目录 1.室内设计概念 2.国内外现状分析 3.住宅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3.1空间布局分析 3.2色调选用分析 3.3绿化配置分析 3.4灯光效果分析 3.5设计风水分析 4. 个人分析总结 5. 结束语 摘要 室内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其功能使用,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形式语言与形式美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来。家具装修市场渐趋成熟,家居装修也渐趋理性,人们开始摒弃固有观念,重新审视传统装修中的实用性和装饰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屋的堆积”中解放出来,以在统一整体之美。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产品需求在不断提高,而一个设计师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也是永无止境! 关键字:以人为本实用室内装饰室内要素分析 1.室内设计概念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 室内设计可以分为公共建筑空间和居家两大类别。当我们提到室内设计时,会提到的还有动线、空间、色彩、照明、功能等等相关的重要术语。室内设计泛指能够实际在室内建立的任何相关物件:包括:墙、窗户、窗帘、门、表面处理、材质、灯光、空调、水电、环境控制系统、视听设备、家具与装饰品的规划。 2.国内外现状分析 2.1 国内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目前室内设计中,出现了多种分格形式,不同的分格有着不一样的韵味。当代中国设计多数是“有其形却无其神”,如果说我们对其他流派和风格把握不到位是因为我们对别国的文化底蕴不了解,那么我们对应十分了解的中国文化,但是所做的大多数设计却还是没有找到好的突破口,还是停留在过去,没有与国际接轨。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今天中国也不断涌现出一些中西文化兼通的设计师,他们没有放弃对自身文化的新尝试、全新的设计,并有了一些成功的例证。 2.2 国外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3.住宅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3.1空间布局分析 3.1.1 客厅的布局 客厅要求布局宽敞、光线明亮并功能全面;客厅的家具最基本的、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是设计包括茶几在内的一组休息、谈话使用的座位(一般为沙发),以及相应的,诸如电视、音响、书报、音视资料、饮料及用具等设备用品。整个客厅的家具布置应做到简洁大方,突出以谈话区为中心的特点。 客厅内的墙面、天花板一般即为建筑围护构件本身,如砖墙、钢筋混凝土板。目前的装饰都在此基层上进行,面层常用人造涂料、乳胶漆等耐磨和易洗的表面。其次就是墙纸,可以遮盖裂缝和暇疵,墙纸或像涂料那样光滑,或有简单的色彩和纹理(如凹凸墙纸)。凹凸墙纸和本身粗糙的麻布墙纸,对覆盖不平整墙面更有效果。高级的还可用织物覆盖墙面,具有吸声的效果。软木饰是一种耐用的壁饰,可内保持温暖,能吸声,但成本比较高。 天花板对房间的温度、声学、照明都有影响,选择时更应注意,如高天花显得冷,低天花显得暖,白色天花使室内得到更多的反射光,吊顶天棚有利于更好地隔声,此外,天花由于其无遮盖性,可以发挥更好的装饰效果。 地面是为了行走、布置座位,对其设计时,要考虑安全、安静、防寒及美观等要求。因此,宜用木地板或地毯等较为亲切的装修材料,有时也可采用硬质的木地和石材相结合的处理办法组成有各种色彩和图案的区域来限定和美化空间。 卧室是整个室内空间布局中的重要主体及核心空间,是在忙碌生活中人们停顿休息提升生活的愉悦感的场所。对于注重居家生活品质的现代人而言,卧室的布局特别应注意其安定与隐秘性,所以卧室应仔细考虑其座落的位置、通风和采光、床位的摆放。要将所有的卧室置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住置,置于南向,可以提供最好的享用自然能源的环境。床铺不宜摆在门的对面,尽可能避免开门见床。通常在门的正对面宜放置一些矮小的家具。高大的橱柜应靠近墙边或墙的角落,避免靠近门窗,否则会阻挡自然光的射入,或有碍人的活动。选用透光性隔板方式解决通风、照明及可调节、可移动式的家具等,可以在室内培植适宜的绿植,达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的作用。[本文转自: 餐厅厨房设计成一个空间,然后适当处设计玻璃推拉门,可以在做饭时把房间关闭,这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一、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从最近的相关卫星及夜景图不难看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主城区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数据来自美国空军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相关信息:国防气象卫星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但从相关卫星夜景图中可以看出,徐州的主城区近十年来扩展太慢,与苏南地市比速度差距大,就是与邻近的临沂比,也让人汗颜。也有些人认为徐州已经很大了,其实个人早就感觉到徐州城区面积扩展偏慢(只是近年高铁区和新城区的发展才稍有起色)。作为区域中心,徐州城市核心规模上偏小致使无法达到较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近期(5-10年)主城区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两个高速环线内的面积(接近较大规模的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具体而言西面和南面要到省界、北至微山湖沿岸、东北至贾汪、东至大许一带,这样规模的区域核心才能具备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外,徐州城市群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培育还有待时日

其实主城区大不大真的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要孕育徐州地区的中小城市! 远景来看,简单的设想是,发展至稳态水平的中国经济,农村必然是大农业,以徐州的面积,农村撑破天需要壹佰万人口(劳动力要小于人口,农村劳动力需求估计不足五十万),那么其余的七百万人怎么办?这就有选择了,是全部住进主城区?还是完善各县城等中小城 市?抑或是重点发展各镇的城区? 七百万人口的主城区,的确不适合居住;而散居在各镇区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各县城以及一些拥有较大建成区的镇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2005年全市二三产业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成长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土地垦殖率高,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中低产田的比重占68%,耕地质量建设任务重。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耕地补充与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3、工矿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68,独立工矿用地总量大,煤炭、能源、通用设备等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较为困难。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4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缺乏必要的弹性,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2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86.0%,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城市扩张期。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B、城市化加速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955万人,城市化水平

室内设计空间划分学习心得分析

室内设计空间划分学习心得 王祎 当前在家庭室内设计中,观察后发现存在着几种不良的倾向,有 碍于家庭装修体现上述的温馨气氛,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片面追求豪华的倾向 有的家庭装修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了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 的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因室内装修界甚至 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 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 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 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 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 温馨的气氛,因此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二、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 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应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 也不一定能做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做出 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 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 所能奏效的。

三、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 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不会太大,购买家具时应与室内空 间的尺度相协调,决不能让大尺寸的家具睹塞了人流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甚至购买了大型办公室专用的老板写字台、大型沙发等,把起居室挤得水泄不通,这那里能谈得上气派,更谈不到有亲切感。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家具配置是至关重要的。除去上述的要与空间尺度成比例之外,还应注意充分利用上部的空间,如在适当的位置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储藏面积,而且还可以 减少占地面积,只有这样布置家具才有可能使家庭中的有限面积产生宽敞通透的感觉。 四、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 在室内装修中,有时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但 是,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却供应着大大小小是是而非粗滥造的成品, 有的施工单位随意购买其零件,任意在家庭装修中拼贴,如大尺度 的顶角线、粗莱的门套线、超尺度的园型顶棚线,因为细部是超尺 度和杂乱无章的,所产生的后果,既缩小了本来不大的居室空间, 又失掉了典雅大方的气韵,还丧失了家庭装修应有的温馨品位。所 以选择成品时,需根据设计意图加以审慎的挑选,方能使家庭装修达到理想的境界。 五、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 在家庭室内装修中,追求美观应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上的。但有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室内设计说明剖析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说明 题 目 翠屏山杨先生新中式家居改造设计 系 别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 业 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 朱洪成 学 号 091204009 年级 09级4班 指导教师 李黎冉 职称 讲师 (硕士研究生) 教务处制表 2013年5月 8 日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新中式风格的居室设计说明 摘要: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地位和作用都是挺大的。在室内设计中,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来表现中式风格,我们称为新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受当今文化条件的影响,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的中式元素堆积,而是在中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上,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相结合下,巧妙的融入明清字画,镂空的雕花,布艺床品相结合下营造中式氛围,在新一代中式风格的设计上面,要取其精华,在传统文化下,又具有现代感的设计,不是纯粹的中式设计也不是纯粹现代元素的设计。是在二者相结合的设计下,这样的设计才称得上现代中式设计。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营造出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环境,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中式风格 一、市场调查 (一)客户的需求分析 本方案选自宜宾市翠屏区人民路杨先生住宅,该住宅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和人流量都是比较大的,该住宅是以前的老式建筑结构,现在想把这套房子从新装修设计一下,在顶楼这套房子是四室两厅一厨两卫加一个屋顶花园,套内面积共225㎡。业主是在国营企业上班,年龄大概在三四十岁,这个年龄阶段对生活品质要求就要高一些。经济上没有问题了,精神享受就有提高。他喜欢看书,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大的了解。所以在房屋装修上面有很多想法,想装修一套中式风格,但又不想让家里面装修太过于沉闷,我们就跟他建议设计一套新中式风格的装修。这样设计出来,又是中式风格又有现代元素在里面,他同意我们给他提的建议。后面在根据他的生活需求,对功能布局上面说了一下他的想法,他想要一个书房和衣帽间,有一个休息室,他想在客厅有一个多媒体,方便自己有时候可以看电影,就可以感受在影院看电影的感觉。屋顶花园的功能要求是,在上面有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凉衣服的地方,和屋顶上面流水处理等问题做了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室内空间规划-流线分析

v1.0 可编辑可修改 o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各种流线的组织亦是很重要的。流线组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各空间的使用质量,严重的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而现代综合类建筑空间中的流线是多方面的,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师们往往会以分析流线的简图来综合表达建筑物的人流的集与散,货物的进与出及车流的疏与导,而这样的简图,称为流线分析图。 o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因其使用性质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流线组织特点。 有的比较均匀,有的比较集中。这些人流活动的特点,常通过一定的顺序或某种联系关系而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基本可以归纳为平面的、立体的和综合的三种方式。 o (1)平面的组织方式 o有的建筑空间,特别是中小型建筑空间,因其空间的使用性质较单一,人流的活动相对较为简单,人流活动的安排方式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从图1所示的中小规模的展览馆流线分析图可以看出,以平面方式组织的展览路线简捷明了,一目了然,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活动,使用起来亦是方便和合理的。 图1 展览馆流线分析图 (2)立体的组织方式 有些建筑空间由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依靠平面的方式,是不能完全解决流线组织问题的,还需要采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的活动。例如,规模较大的交通建筑,常把进出建筑空间的两大流线,从立体关系中将它们错开,也就是说,在组织

流线时,将旅客大量使用的空间,诸如出入口,售票处、行包托运处、问询处、旅客等候厅等主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流程顺序,按立体的方式进行安排,使其整个流线短捷方便,求得空间组合紧凑合理。 当然,可利用地形的交通建筑,也需要在总体布局中采用立体方式组织其流线。根据基地所处的不同地段条件,可以有着不同的人流组织方式。如图2为乌鲁木齐航站流线示意图,它利用了地形坡度来减少建造时的土方工程量。该候机楼的一侧是停机坪,另一侧是停车场,停机坪低于停车场三米多高,这样就使整个人流活动产生了立体关系。这是因地形高差而造成的立体关系的组织方式。与上述的源于流线组织需要而形成的立体关系,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 图2 (3)综合的组织方式 有的建筑空间,它们的流线组织,往往需要用综合分析的方式才能解决。也就是说有的活动按平面方式安排,而有的活动需要按立体方式加以解决。如一般的旅馆建筑,除了满足人的食宿之外,还需要满足人在商务上和文娱活动上的多样要求。另外,根据旅馆所服务的对象,还需要设置一些公共的服务设施,如小卖部、商务中心、旅行服务处等。因此,旅馆是一种提供综合服务性的公共建筑,它既要保证旅客有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又要具有供公共活动用的场所。通常将客房部分放在公共活动部分的上部,因而形成了流线组织的综合关系。

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其实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考虑他们不同的要求,设计出一套属于他们的小房。由于现在的房价上涨,室内设计的趋势也跟着经济不断的变化,现在室内设计更加注重的是功能性原则。 有一套美式小房就是有超多储藏空间,它是一套两层的小房子。我就以这套房子为例谈一下室内设计我们应该了解的几个方面。 平面图 一层的空间分布功能以会客就餐为主,装饰大方简洁,属于地中海风格。 收纳空间特别多,设计师没浪费任何一个角落。 利用了凹入空间,楼梯就是一个柜子,内设一个凹槽放冰箱:而且厨房、餐厅以及客厅利用了开敞空间,让主人入门就感觉到一个宽大而明亮的空间,给人一种开朗、活跃的感觉。 个人分析

二层功能布局主要以休息、睡眠、起居为主。 二层分为主卧和次卧,主人房空间宽敞明亮,温馨典雅,满足了主人的 生活情趣。次卧虽然比较小,但是运用地层高差来分出房子的区域。 利用了过道设计了半截书柜的写字桌,充分利用了空间。 ● 效果图 这房子主要是为一对夫妻和未来小孩设计的温馨之家,它不仅仅是是一种 建筑形态,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居住意境。我打算从客厅、餐厅、过道、卧室等方面给大家介绍下这套地中海风格的房子的设计概念。 从家具的陈设,家居的用色,灯光照明,空间分布等来诠释这套房子的特色。 个人分析

巧妙设计,让客厅变得格外有温馨 (一) 客厅效果图 如何把空间有限的小客厅打造成功能齐全的生活小区,就要在布局上煞费心 机,充分展开想象力去布置每一处细节。 整个客厅的柜子特别多,足够了收纳空间,电视柜下的六个暗藏抽屉,暗藏 楼梯储藏柜也很好得利用了空间,还装饰了过道的美感,是过道的重头戏。 开发式客厅 连接二楼的电视墙,有种贯通的感觉。楼梯下是暗藏式楼梯储藏柜。白蓝结合,楼梯更添声色。 装饰用色 茶几根正苗红,影响着客厅的调子,和 客厅自制家具木色的差异正好丰富了客厅的色彩,让颜色更丰富,对比更细腻,不会让一色的家具把客厅变成某个家具商的展厅,而不是自己的家了。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_史春云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1]。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旅游线路问题的重要性,但在旅游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关注[2]。Lue 、Crompton 和Fesenmaier 首次系统总结了五种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简称LCF 模型):单目的地模式、往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区域环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3],为游客空间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多目的地旅行模型开始成为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4]。Oppermann 在LCF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七种模式[2]: 包括两种单目的地和五种多目的地旅行模式。以后模型被成功应用于美国国内旅行[5]以及到访香港、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国际游客旅行空间模式的研究中[6-8]。国内陆林、宣国富、马晓龙等人分别对黄山、三亚、西安的旅游者的节点与线路空间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9-11];卢天玲识别了青海省塔尔寺游客的四种旅行模式[12];刘法建、章锦河等分析了屯溪旅游线路模式中各主要节点的角色和作用[13];朱明等初步建立国内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约束条件,归纳出六种主要的旅游线路模式[14]。总体来看,迄今专门对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1],尤其缺少对国内旅游线路模式和目的地节点空间格局与特征的定量分析。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自然文化景观多样,客源市场遍布近、中、远各程,每个省都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15],研究我国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有助于认清我国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现状与问题,识别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目的地区域联动与空间组织模式, 为目的地联合营销、联动发展,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1数据来源 由于游客旅游线路和目的地选择的多样化,使得旅游线路的数据很难获得与分析[5]。李山以旅行社的公开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随客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呈对数增长[16];朱竑提出通过分析境外5家大型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中国旅游线路来重新审视中国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问题[17];叶红利用国内两大著名旅行社的线路和数据,研究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18];卢天玲[12]、刘法建[13]、朱明[14]等以旅游线路作为研究旅行模式的数据来源,以上文献为旅游线路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线路报价单不仅包含了旅行社团队包价旅游的主要 收稿时间:2011-04-13;修回时间:2011-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26)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10QLG006)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史春云(1971—),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shichunyun@https://www.360docs.net/doc/593908170.html, 。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11-1918-05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史春云1,张宏磊2,朱明3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 210093; 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国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 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 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 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关键词:旅游线路模式;空间格局;目的地;客源地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第31卷第11期经济地理Vol.31,No.112011年11月ECONOM IC GEOGRAPHY Nov.,2011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战略 . (2) 三、空间布局 (3)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10)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 七、防灾规划 (15) 宁波市规划 局 二O 一六年六月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2.5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描述是分析景观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基础。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它是 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傅伯杰等,2001),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景观空间格局可以用景观格局指数来度量,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邬建国,2000)。 2.5.1斑块面积(A)和斑块周长(P)斑块面积和斑块周长是描述景观斑块 形态特征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斑块的面积可以反映湿地景观类型/覆盖斑块的基本特征.斑块的大小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生产力及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蒋卫国等,2003)。 2.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C)景观的破碎化指数是指景观被分割的破碎 程度.该指数的研究对景观中生物和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鹏,2O05)。其表达式为:C=MPS x(Nf 1)/Nc式中.MPS为景观中各类斑块的平均斑块面积,Nf是某~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总数,Nc是景观总面积。通过景观破碎化分析可以从一定的角度对景观的稳定性和人类干扰程度进行适当评价。 2.5.3斑块的分维数(D) 斑块的分维数主要揭示斑块及斑块组成的 景观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在一定的观测尺度上斑块和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表达式是:D = 2Ig(P/4)/Ig(A) 式中,P为斑块周长,A为斑块面积,D为分维数,且满足1≤D≤2。D 值越大,反映斑块的形状越复杂;当D=1时,斑块形状为简单的欧几

里德正方形(阎传海等,2003)。

室内设计八种风格解析

室内设计八种风格解析 现代简约风格(斯堪的纳维亚的享受) 现代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其最早的代表是建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其主题是:要创造一个能使艺术家接受现代生产最省力的环境---机械的环境。这种技术美学的思想是本世纪室内装饰最大的革命。我们今天绝大多数室内用品或装饰品如灯具、家具等都是工厂生产的工业产品,然而并不是说把由机器创造的家庭用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现代风格,可以称为风格的必定是一种艺术思潮,事实上现代风格也可分为几种流派,而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高技派和风格派。高技派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表现,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喜欢使用最新的材料,尤其是不锈钢、铝塑板或合金材料,作为室内装饰及家具设计的主要材料;其次是对于结构或机械组织的暴露,如把室内水管、风管暴露在外,或使用透明的、裸露机械零件的家用电器;在功能上强调现代居室的视听功能或自动化设施,家用电器为主要陈设,构件节点精致、细巧,室内艺术品均为抽象艺术风格。 风格派是本世纪初以荷兰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流派,严格地说,它是立体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认为艺术应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只有点、线、面等最小视觉元素和原色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艺术主题。其室内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木工出身的里特威尔德,他将风格派的思想充分表达在家具、艺术品陈设等各个方面,风格派的出现使包豪斯的艺术思潮发生了转折,它所创造的绝对抽象的视觉语言及其代表人物的设计作品对于现代艺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由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弟菲利浦?约翰逊一手包办。大楼前的广场约占地基一半,这在当时也是创举。现代主义被带到美国后,结合资本家的力量,实践了许多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精简,容易模仿,因此很快影响到世界各地,也影响了其它领域的设计。因此称为「国际风格」。然国际风格却已缺乏早期现代主义乌扥邦式的社会理想及批判精神。并且后来的模仿者未必如密斯一般注重对细部结构的处理。但现代主义却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