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表程序的设计说明

电子表程序的设计说明
电子表程序的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 0000000 专业班级:自动化0804

指导教师:义鑫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电子表程序设计

初始条件:带有编辑器、汇编程序、连接程序和调试程序的电脑一台。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采用汇编语言设计一个电子表程序,在屏幕上以七段数码管的形式显示本机时间,精确到秒。按S启动,按T停止,按P暂停。按Q退出程序。

(1)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2)方案比较及认证说明

(3)系统原理阐述

(4)软件设计课题需要说明:软件思想,流程图,源程序及程序注释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6)总结

(7)参考资料

(8)附录:芯片资料或程序清单,软件演示屏幕拷贝图或硬件实物图

时间安排:

1月10日~1月12日:收集资料,方案选择

1月13日~1月16日:整体流程,程序细节

1月17日~1月20日:调试程序,报告撰写

1月21日:交设计报告,程序演示,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前言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而又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的要求很高的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很多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则更是非用汇编语言不可了。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微型计算机原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于汇编语言的广泛用途及其在当代计算机界的重要作用,本人利用学的知识,在同学门的帮助下,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了关于电子表的系统设计。

这个系统是应用于电脑中的小应用程序,可是显示电脑中的时间。很多地方都会有个时钟显示,其多是应用了类似这样的方法。

目录

1 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0

1.1设计目的 0

1.2设计任务 0

1.3具体要求 0

2.方案比较及认证说明 (1)

3.系统原理阐述 (2)

4.软件设计课题说明 (7)

4.1软件思想 (7)

4.2流程图 (7)

4.3源程序及程序注释 (9)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19)

5.1程序调试过程 (19)

5.2运行结果 (19)

6.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22)

7.参考文献 (23)

8 附录:中断向量表 (23)

1 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1.1 设计目的

(1)通过设计电子表,掌握中断的使用方法。

(2)掌握基本的显存读写技术。

(3)学会在屏幕上以七段数码管的形式显示本机时间的方法。

(4)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5)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任务

采用汇编语言设计一个电子表程序,在屏幕上以七段数码管的形式显示本机时间,精确到秒。按S启动,按T停止,按P暂停,按Q退出程序。

1.3 具体要求

(1)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2)方案比较及认证说明

(3)系统原理阐述

(4)软件设计课题需要说明:软件思想,流程图,源程序及程序注释

(5)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6)总结

(7)参考资料

(8)附录:芯片资料或程序清单,软件演示屏幕拷贝图或硬件实物图

2.方案比较及认证说明

设计方案:数字0~9中的每一个数字用“|”和“—”字符组成的“七段”码图形表示,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两点用“▼”字符表示。这些字符预先定义在数据段的字符图形里,利用BIOS INT 1AH的2号系统功能调用,读出计算机系统的时间(为BCD码),置换成字符图形标中的图形字符显示。

本程序设计的关键是随着系统时间的变化,用字符组成的图形数字如何进行相应的变化。方法是:不停地读取系统时间并保存在寄存器中,将每次取出的时间显示并与前一次比较,先比较“秒”值,在不同的情况下(系统时间发生了增1的变化),则调用相应的图形字符显示,在不超过60秒的情况下,重复比较秒,然后再比较和显示“分”值与“小时”值。程序流程图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