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
武汉大学自然地理学重点

岩石的相互转化

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又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图):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结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变化的原因,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课题,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弄清楚。比较有影响的推测有四种:①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②与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有关;

③与火山活动以及④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氯化物进入大气层有关。

全球气温水平分布有如下特点:

①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

②等温线并不与纬度圈平行,而是发生很大的弯曲。

③全球最高温度带并不是出现在地理赤道上,而是出现在10°N附近的热赤道上,显示了云量对太阳总辐射的影响。

④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

⑤大陆中纬度西岸气温比同纬度的东岸高,主要是受洋流的影响。(注:40°N-40°S正好相反)

“城市热岛”和“城市风”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交通工具每天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的温度高于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尤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的成因:

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

人为热量:

由交通工具排放的热量由工业活动排放的热量由商业活动排放的热量由居住生活排放的热量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当大气环流较微弱时,常常引起空气在城市地区上升、郊区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或“城市热岛环流”;使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差;加重能源消耗(比如增加对降温电器的使用);加重空气污染;增加水资源消耗;增加病菌繁殖的条件;对城市生存物种会影响生态平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②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③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④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

瓦克环流

由于赤道太平洋地区存在着大尺度东西向热力不均匀,正常年份西暖东冷,海气相互作用,产生大气沿赤道方向的气压差,海平面的气压梯度是向西的,气流向西流动,一直到达温暖的西太平洋,并在那里从温暖海水中得到充沛的水汽供应,被加热变成一支湿热的大尺度上升气流,当它上升到对流层上层之后,由于水平气压梯度是向东的,因而折向东流去,最后在南美洲以西的洋面下沉,形成一个东西向的闭合热力环流圈。热源地区空气上升流到热汇地区下沉,地面吹东风,高空吹西风,称瓦克环流。

①高原内部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减。

②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个最大降水量高度,超过此高度,山地降水不再随高度递增,最大降水高度因气候干湿而异。

③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

④山地多夜雨。

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偏高。

冬季青藏高原是冷源,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输送热量,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西部。

(2)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

机械阻挡作用

①阻碍寒流:冬季从西伯利亚西部入侵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从东部平原南下,导致我国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

②阻挡暖湿气流北上:夏半年,青藏高原对南来的暖温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位于高原以北的我国新疆、青海气候干旱,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河流域湿润多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性层结,比冷空气容易翻过山地,故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气候仍比较湿热。

使西风气流产生分支绕流

①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还会产生分支作用。冬季、西风气流受到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因此,高原北半部冬季各月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东南侧暖于西南侧。

②南支西风槽的强弱和进退变化,决定于高原的热力和动力的综合作用。它对东亚和南亚夏季风的强弱、迟早、进退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大范围的天气和气候。

洋流分布有以下特点:

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

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影响中国的洋流有黑潮及季风漂流等。

印度洋洋流

北印度洋季风漂流

●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东北季风漂

流;逆时针

●夏季,北印度洋盛行

西南季风,形成西南

季风漂流。顺时针

河槽调蓄作用:涨水过程中,河水补给地下水,此外河网本身可以滞蓄一部分水量。因此,对同一时刻而言,出水断面以上坡面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然大于通过出口断面的水量;而在落水过程中,与此相反,即出口断面以上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小于出口断面的水量。这种现象称为河槽调蓄作用。

四、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洋本身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2、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

3、海洋中运动着的水体-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海平面变化

全球海平面变化指全球平均海平面的升降值。原因如下:

大洋盆地容积的变化,主要由构造作用引起;

大洋水体积变化,主要是冰川的推进与收缩作用引起;

大洋物质分布的变化引起的洋面变化;

动力作用,如气象、水文、引力的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

海洋荒漠化是指在人为作用下海洋(及其沿海地区)生产力衰退的过程,即海洋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我国海洋荒漠化的具体表现:

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大规模缩小;

红树林的破坏;

珊瑚礁的破坏;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

海洋环境污染。

沼泽的基本特征: 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有潜育层存在。

沼泽形成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表组成物质粘重不易渗透。所以沼泽主要分布在冷温或温湿地带。

南极冰盖

南极冰盖使南极地区形成稳定的高压中心,强大的冷高压使南极地面的盛行南风和东南风,以致有“风极”之称。

同时稳定的冷高压使气旋很难深入南极大陆,故在南极中心部分年降水量仅约数十毫米,与撒哈拉沙漠差不多。

土壤:是指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具有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1.试阐述土壤呼吸过程的机制,并指出土壤呼吸与生物呼吸的差异何在?

2.土壤酸度的表示方法及土壤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3.试述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讨论渍水过程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的重要性。

4.试述土壤水分类型及其重要意义。

5.试述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作用。

6.土壤由哪些物质组成?什么是土壤腐殖质?

7.简述土壤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

8.在一般情况下如何确定土壤颜色?

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

(一)土壤有机质的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

1.腐殖化过程2.泥炭化过程

3.矿质化过程

(二)土壤矿物迁移与转化过程

1.淋溶过程2.淀积过程

3.灰化过程4.粘化过程

5.富铝化过程6.钙化过程和脱钙过程

7.盐化过程和脱盐化过程8.碱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

9.潜育化过程10.潴育化过程

11.白浆化过程

(三)土壤的熟化过程

1.旱耕熟化过程2.水耕熟化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腐殖化过程是指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变为腐殖质,并且这些腐殖质在土壤表层积累的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泥炭化过程是指有机质以不同分解程度的植物残体在土壤上层不断累积的过程。

土壤形成中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态物质中所含有的碳、氮、磷、硫等元素被分解、氧化、转变为无机态物质的过程。

概念: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土壤高级类别或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逐渐变化的规律。

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的纬度地带性分布。

土壤干湿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经线延伸,而按经度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的中国温带地区,从沿海至内陆分布的土壤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主导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巨地形差异。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指土壤随地形高度的升降依次地、有规律地相应于生物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把土壤随地形高低自基带向上依次更替的现象,叫做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谱中,除基带以外,其中的主要土壤带称为建谱土带。

主导因素:海拔高度

思考题:

1、试述六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的作用。

2、结合所学的气候学知识,试描述全球土壤类型的分异规律。

3、利用世界土壤图、中国土壤图以及所学的知识,沿90?E、120?E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做一个土壤类型断面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在中国温带地区沿纬度42?N由东向西做一个土壤类型断面图,并依图说明土壤的分布规律。

所谓土地覆盖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土地景观的类型组成、空间构型、面积与分布。它们代表着影响全球气候系统的陆地下垫面。

土地利用现状是人类对土地的各种经济利用现状,包括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现状。两者不可分割地全面反映了土壤圈的现实状态。

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 一般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土壤(或土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土壤(或土地)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降低,土地承载力变弱的过程。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是囊括地球表面岩石圈上层、大气圈下层以及水圈的全部所有有生命存在的区域,由生物与非生物的物理化学环境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即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地球上的任何生物有机体都不是单独地或杂乱无章地生活着,而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由特定的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结合在一起,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

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体,这种生物群体称为生物群落。即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物种种群的集合。

生态群落的演替是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及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它是一种连续的、单方向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

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相对稳定,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也保持稳定,达到高度适应、统一协调的状态。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生态修复是针对受损而言的。受损就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关系的破坏,因而,生态修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关系。

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本书,考外校最好摒弃)

干湿度分带性主要指在热量背景相同或近似的各纬度区域内部,以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大陆腹地方向递减为契机所引发的区域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第14章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特点:种类组成极为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乔木的特殊构造无明显季相交替

第15章自然地域系统

1.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地带性由于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3.非地带性分异:由于地球产生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和构造运动而形成有规律的分布。

4.纬度地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5.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6.垂直地带性的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7.垂直地带谱:基带树线雪线顶带

8.垂直地带性的特征:带幅窄,递变急剧带间联系密切 .水热对比特殊节律变化同步微域差异显著

9.地方性分异是中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如,地方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 海岸气候. 湖区气候. 森林气候. 灌溉区气候. 城市气候。

10.隐域性分异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表现,是复杂化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沼泽是非地带性的,但不同水平地带的沼泽却具有不同的特征

11.微域分异是最小范围的地域分异,一般可以根据微域分异划分不同的类型。如,地形地貌差异、土壤差异

12.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划分地球表面自然区域的方法,它是根据地域内部差异性,把不同地段加以区分,把相似的部分加以叠加,组成一个单元,确定单元界线,然后根据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个区域等级系统。

13.自然区划包括:综合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

14.自然区划的原则: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地域共轭性原则

15自然地域界限的基本类型:较明显界限(秦岭—淮河)较模糊界限(我国我国东部温度带的界线,气温递变(非突变))镶嵌状的界线(森林草原群落交错带)

16.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土壤形成中的淋溶过程,是指土壤物质随水流由上部土层向下部土层或侧向移动的过程,它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成土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淀积过程,是指土壤中物质的移动并在土壤某部位相对集聚的过程,是土壤普遍存在的成土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灰化过程,是指在土体表层(特别是亚表层)SiO2残留、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与淀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有郁闭针叶林植被的温带或寒温带等寒冷湿润地区。

土壤形成中的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及次生层状硅酸盐的生成和聚积过程。主要发生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

土壤形成中的富铝化过程,是指土体中脱硅、富铁铝氧化物的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钙化过程,是指碳酸盐(CaCO3、MgCO3)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钙化过程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成土过程,以中纬度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最为典型。

脱钙过程是指碳酸钙从一个或更多的土层中被溶解淋失的过程,它是与钙化相反的过程,多发生于淋溶作用较强、气候相对湿润或者气候变化趋于湿润的地区。

盐化过程是指土体中易溶性盐类随毛管上升水向地表移动与聚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滨海地区。

脱盐化过程则是指盐化土中的可溶性盐类被大气降水或灌溉水溶解,随土壤下渗水流从土体中淋失的过程。

碱化过程是指由于土壤中强碱弱酸盐(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相对富集,导致土壤溶液中的Na+进入土壤胶体交换出一定量的钙离子、镁离子和铵离子等的过程。

脱碱化过程则是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交换性Na+被其它阳离子交换的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潜育化过程,是指土体在水分饱和、强烈嫌气条件下所发生的还原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潴育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土壤形成中的白浆化过程,是指在较冷的湿润地区,土壤表层由于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向下淀积,部分则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腐殖质层下的土层逐渐脱色,形成粉砂含量高,铁、锰氧化物含量较少的灰白色的白浆层(E)。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真题2001-2014

一.解释概念(20分,每个4分) 卫星DNA 复制体逆转座子反式激活因子衰减子与衰减作用 三、问答题(50分) 1. 说出双链DNA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分) 2. 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分) 3. 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分) 4. 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 (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段克隆到pUC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分) 武汉大学2002分子生物学 三.问答: 1.简述(或绘图说明)真核细胞RNA聚合酶II转录的起始需要哪些基本转录因子及其装配过程(15分) 2.简述(或绘图说明)色氨酸操纵子弱化的机制(15分) 3.在讨论基因家庭时经常提到胚胎、胎儿和成体形成的蛋白质,这些述语是指什么现象?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这一类基因家族(5分) 4. 你正在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并刚刚完成凝胶电泳部分,下一步是将胶浸泡在NaOH溶液中使DNA变性为单链,为了节约时间,你跳过这一步,直接把DNA 从胶上转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你将标记好的探针与膜杂交,却发现放射自显影结果是一片空白,哪里错了呢?(5分)

一、下列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简要解释 1、Domains and motifs 2、Alternative splicing 3、Reporter genes 4、The PCR cycle 5、Restriction mapping 6、Multiple cloning sites 7、DNA libraries 8、Proteomics 9、Replicon 10、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请列举三种以上蛋白质纯化技术,并说明不同纯化技术的简单原理。 2、简述DNA损伤与DNA突变之间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3、简述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和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及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 4、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与转录终止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及其具体作用。 5、简述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三、论述题(共5题,1-4题每题15分,第5题10分,共70分) 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操纵子(operon)?试说明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调控机制和重要作用。 3、请简要解释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方式。 4、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限制酶最适合于基因工程,为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2001到2011年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真题大全

武汉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分子生物学 科目代码: 477 一、解释概念(20分,每个4分) 卫星DNA 复制体逆转座子反式激活因子衰减子与衰减作用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1. 从病毒到高等生物的研究表明,遗传物质是。 2. 冈崎片段的发现证实了双链DNA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一条新生链的合成 是的,称为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是的,称为链。 3. 大肠菌中有三种DNA聚合酶,其中的pol I的作用是,而pol III的作用是。pol I和pol III都有的三种活性是、、。 4. 由于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要有一段RNA为引物,因此线状的DNA复制后必须存在着5’端缩短的问题。已发现有一种端粒蛋白称为,它由构成,可以使单链DNA的5’延长。 5. 对DNA损伤有几种修复系统,其中只有修复系统可以造成DNA变异,与这一系统有关的一套基因平时受到一称为的抑制蛋白所抑制,它发挥抑制作用是结合在一段约20bp 长的称为的DNA序列上,当DNA损伤时,另一种蛋白质称为把这种抑制蛋白水解后,修复系统的基因才会被激活。 6. 真核细胞中有三种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分别合成不同的RNA,RNA pol I负责合成,RNA pol II负责合成,RNA pol III负责合成。 7. 大分子互相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或RNA之间的互相作用,蛋白质有四种重要的结构花式与大分子互相作用有关,这些结构花式是, , 。 8. NO是气体小分子信号,它可由脱氨产生,它的作用方式是直接与酶作用使产生cGMP(环式GMP)。 9. 真核mRNA的5’端通常有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在polyA上游有一保守序列称为polyA信号,其序列为。polyA能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是由于: (1) (2) 。 10. G-蛋白关联受体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它的结构特色是,它发挥信号传递作用的两条途径是途径和途径。 三、问答题(50分) 1. 说出双链DNA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分) 2. 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分) 3. 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分) 4. 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段克隆到pUC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分) 武汉大学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考研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名词

(生物科技行业)考研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名词

ModificationofDNAorRNA(DNA或RNA修饰):在最初合成聚核苷酸链之后核苷酸上所做的任何改变。 Modifiedbases(修饰碱基):除通常在DNA(T、C、G、A)和RNA(U、C、G、A)四种碱基以外的碱基,通常是在核酸合成后发生改变。Molecularchaperone(分子伴侣):协助壹些蛋白质装配或者恰当折叠所需的蛋白质,但这种蛋白质且不是靶复合物的成分。 MonocistronicmRNA(单顺反子mRNA):编码壹个蛋白质的mRNA。Monolayer(单细胞层):指真核细胞在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形成壹个细胞深度的壹层。 Morphogen(形态发生因子):诱导特别细胞型以依赖其浓度形式发育的因子。MPF(促成熟因子):是二聚体激酶,包括p34催化亚基和周期蛋白调控亚基,其激活能引发有丝分裂进行。 MtDNA:线粒体DNA。 MTOC:见微管组织中心。 Multicopyplasmids(多拷贝质粒):以大于壹个拷贝出当下细菌中的质粒。Multiforkedchromosome(多叉染色体):在细菌中,有壹个之上复制叉,因为在第壹个复制循环结束之前第二个就已开始。 Multimericprotein(多亚基蛋白质):由壹个之上亚基组成的蛋白质。

Mutagens(诱变剂):通过诱导DNA上的突变增加突变率的物质。 Mutation(突变):指基因组DNA序列上的任何改变。Mutationfrequency(突变频率):在种群中某个突变被发现的频率。Mutationrate(突变率):某个突变发生的速率,通常用每个基因每代出现的次数表示。 Myeloma(骨髓瘤细胞):起源淋于巴细胞的壹个肿瘤细胞株,通常产生壹种免疫球蛋白质。 N Negativecomplementation(负互补):当等位基因间互补允许多亚基蛋白质中突变亚基抑制野生型亚基的活性时发生。 Negativeregulators(负调控物):通过关闭转录或者翻译来行使功能。Negativesupercoiling(负超螺旋):双链DNA在空间以双螺旋链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形成的扭曲。 Neutralsubstitution(中性置换):蛋白质中不改变活性氨基酸的变化。 Nick(切口):指双链DNA中壹条链上俩个相邻核苷酸间缺少磷酸二脂键。Nicktranslation(切口平移):指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I能够将切口作为壹个起点,将双链DNA中的壹条链分解且用新物质重新合成新链代之。可用来在体外

分子光谱模拟

0.012 0.010 0.008 0.006 0.004 0.002 0.000 k (L o r e n t z ) 分子光谱模拟 姓名: 学号: 专业: 日期:151207&151214 一.实验内容 1.红外光谱模拟 1.1 用PM3理论方法计算H2O 分子红外光谱 图1-1 GAMESS 程序中PM3方法预测的H2O 分子的红外光谱 用0.974来标定计算的频率,然后做出红外光谱图

得到的振动频率分别为1698 cm-1、3770 cm-1、3880 cm-1 与标准值1594cm-1,3657cm-1,3756cm-1比较三个频率都偏大。说明半经验方法计算的红外光谱可靠性不高,若采用高水平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一实验值会符合很好,但同时会提高对计算机资源的要求。 2.拉曼光谱光谱模拟 2.1用HF/6-31G(d)计算的CH4分子的拉曼谱图 图2-1 HF/6-31G(d)计算的CH4分子的拉曼谱图 3.紫外可见光谱的模拟 3.1计算甲酸分子5个垂直激发的单重态和三重态,2个绝热激发的单重态和三重态,并确定垂直激发和绝热激发波长。 3.1.1 甲酸分子5个单重态垂直激发能(HF/6-31G(d)) ①利用GAMESS程序HF/6-31G(d)理论水平优化基态 Total Energy =-118450.0392 Kcal/Mol ②手动修改输入方式,其中NSTATE=5 甲酸分子(HCOOH)分子的5个单重态的垂直激发能

λ=1/△E(cm)=10^7/△E(nm) 经过换算,5个单重态的垂直激发波长分别为179nm、120nm、111nm、109nm、100nm均位于紫外区内。 3.1.2 甲酸分子5个三重态垂直激发能(HF/6-31G(d)) ①利用GAMESS程序HF/6-31G(d)理论水平优化基态 Total Energy =-118450.039 Kcal/Mol ②手动修改输入方式,其中NSTATE=5 MULT=3 甲酸分子(HCOOH)分子的5个单重态的垂直激发能 经过换算,5个三重态的垂直激发波长分别为198nm、195nm、122nm、116nm、109nm均位于紫外区内。 HF/6-31G(d)实验下HCOOH分子垂直激发波长表(单位:nm) 3.1.3甲酸分子2个单/三重态绝热激发能(HF/6-31G(d))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分子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病毒ΦX174及M13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3.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NA螺旋延伸长度为3.4nm。 4.氢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 5.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B型螺旋。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DNA的变性(A、C、E)。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试卷

2002年 三、问答: 1、简述(或绘图说明)真核细胞RNA聚合酶II转录的起始需要哪些基本转录因子及其装配过程(15分) 2、简述(或绘图说明)色氨酸操纵子弱化的机制(15分) 3、在讨论基因家庭时经常提到胚胎、胎儿和成体形成的蛋白质,这些述语是指什么现象?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这一类基因家族(5分) 4、你正在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并刚刚完成凝胶电泳部分,下一步是将胶浸泡在NaOH溶液中使DNA变性为单链,为了节约时间,你跳过这一步,直接把DNA从胶上转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你将标记好的探针与膜杂交,却发现放射自显影结果是一片空白,哪里错了呢?(5分) 2001年 三、问答题(50分) 1.说出双链DNA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分) 2.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分) 3.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分) 4. 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A片段克隆到pUC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分)

2003年分子生物学 一。下列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简要解释4*10 1.Domains and motifs 2. Alternative splicing 3.Reporter genes 4. The PCR cycle 5.Restriction mapping 6.Multiple cloning sites 7.DNA libraries 8.Proteomics 9.Replicon 10.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简答题8*5 总计40分 1. 请列举三种以上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并说明不同技术的简单原理。 2. 说说DNA损伤与DNA突变之间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3. 简述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和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及其在生物上的重要性。 4. 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与转录终止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及其具体作用。 5. 简述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三。问答题(1-4每题15,5题10,总计70) 1.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2. 什么是操纵子(operon)?试说明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调控机制和重要作用。 3. 简要解释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二例说明他们的相互作用方式。 4. 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限制酶最适合于基因工程,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2004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子生物学试卷 一名词翻译与解释 1synonymous codons 2RNA editing 3Spliceosome 4Microarray 5Plaque hybridization 6Open reading frame 7Ribozyme 8RFLP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试题

武汉大学 200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20 分,每个4分) 1. Satellite DNA-卫星DNA,又称串联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 2. Replisome-复制体,是指由多种复制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物。 3.逆转座子,指另一类能够通过逆转酶和整合酶共同作用介导转座的转座子 4. 反式激活因子,一类能结合到顺式作用元件上形式激活作用的蛋白质 5. 衰减子,原核生物操纵子上一段能够显著减弱或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衰减作用,指原核生物中根据底物浓度变化来调控基因转录进程的中断与否的一种调控机制。 三、问答题(50 分) 1.说出双链DNA 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 分) 2.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 分) 3.简述真核RNA 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 分) 4.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 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A段克隆到pUC 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

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 分) 武汉大学 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问答: 1、简述(或绘图说明)真核细胞RNA 聚合酶II 转录的起始需要哪些基本转录因子及其装配过程(15 分) 2、简述(或绘图说明)色氨酸操纵子弱化的机制(15分) 3、在讨论基因家庭时经常提到胚胎、胎儿和成体形成的蛋白质,这些述语是指什么现象?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这一类基因家族(5分) 4、你正在进行Southern blot 分析,并刚刚完成凝胶电泳部分,下一步是将胶浸泡在NaOH 溶液中使DNA 变性为单链,为了节约时间,你跳过这一步,直接把DNA 从胶上转到硝酸纤维

武汉大学考研分子生物学名词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1、gel electrophoresis(凝胶电泳) 2、restriction endonuclease(限制性内切酶) 3、hybridization(杂交) 4、probe(探针) 5、Autoradiogram(放射自显影) 6、DNA cloning 7、DNA ligase(DNA连接酶) 10、transformants(转化子) 11、copy DNA(cDNA) 12、DNA library 13、colony hybridization(菌落杂交) 14、oligonucleotide(寡聚核苷酸) 15、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定位突变) 16、shotgun sequencing(鸟枪法测序) 17、contig(叠连群) 18、annotation(注释) 19、transcriptome(转录组) 20、BLAST(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 (11.7.2015) 21、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串联质谱) 22、interactome(互作组) 23、DNA foot printing(DNA足迹) 24、insulator(绝缘子) 25、homeodomain(同源结构域) 26、mediator(中介蛋白) 27、bromodomain(同源调节域) 28、chromodomain(染色质结构域) 29、locus control region-LCR(位点控制区域) 30、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 (11.10.2015) 31、euchromatin(常染色质) 32、epigenetic regulation(表观遗传调控) 33、constitutive expression(组成型表达) 34、operator(操作子) 35、operon(操纵子) 36、CTD(c端结构域) 37、lysogenically(溶源生长) 38、lytically(裂解) 39、prophage(原噬菌体) 40、antitermination(抗终止作用) 41、retroregulation(逆向调控)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设计实验二氯卡宾

分子模拟实验作业——设计实验 -----------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一、实验背景 在大二的有机实验中,我接触到了连续合成实验,其中有一类反应为相转移催化合成·卡宾及其反应。卡宾(Carbene)亦称为碳烯,是一类具有六个加点字的两价碳原子活性中间体,构造式为:CH2。其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这类取代物称为卡宾体或取代卡宾。卡宾是缺电子的,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可发生多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使之与烯烃反应以制取环丙烷衍生物,上网查阅资料后,我想到了可以结合本学期所学的分子模拟理论计算方法来模拟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题目来源于有机化学实验和查阅到的文献)二氯卡宾是一种取代卡宾,通常由氯仿与强碱作用产生: CHCl3 + Base :CH2 + HB + Cl- 为了进一步探讨卤代卡宾与含有不对称π键物质环加成反应的机理,本文对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加成生成二氯环氧丙烷反应: 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算的研究,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理论分析说明.同时计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和动力学性质,并作了讨论。 二、实验内容 ①用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的机理 用Chem3D软件做出二氯卡宾与甲醛的分子轨道能级图,计算分子轨道,并图示二氯卡宾和甲醛的HOMO和LUMO轨道的形状和能量。将所有分子轨道按能级排列次序,并以此分析两反应物的轨道匹配情况。(优化条件:Gamess Interface,HF/6-31G(d))

对于该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可借助于分子轨道图进行分析。根据轨道对称匹配条件,在反应过程中,应首先是C1的2p 空轨道插入甲醛的成键π轨道,但因甲醛中的羰基是一极性基团,π键电子云密集于氧端,故C1的2p 空轨道将从氧端插入其π轨道.因π电子向C1的2p 空轨道中的迁移,从而使二者首先生成了一半环状的中间配合物。由于二氯卡宾的?孤对电子与甲醛C 端的反键π轨道之间有着较强的成键作用,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氯卡宾将在C1C20平面内按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同时H1-C2和H2-C2键也由在中间配合物中与C1C20的共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 一、专业术语翻译与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Exon 答:Exon中文名称是外显子,是指断裂基因的一部分,包含在一个基因的转录物中,并在核内RNA剪接过程中保存下来成为细胞质中信使RNA的一部分。外显子在编码蛋白基因中处于三个明显的区域:第一部位,不翻译成蛋白质部分,是RNA转录物起始部分的信号并含有引导mRNA到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顺序;第二部位是含有翻译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信息部分;第三部位是转录为mRNA的一部分含有翻译终止和加多腺苷酸尾的信号。 2.Promoter 答:Promoter中文名称是启动子,是指基因中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启动子本身并不控制基因活动,而是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控制基因活动的。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 3.Proteomics 答:Proteomics中文名称是蛋白质组学,是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4.Frame-shift mutation 答:Frame-shift mutation中文名称是移码突变,是指由于插入或缺失非3的倍数个的核苷酸导致阅读框发生移动,随着转译成不正常的氨基酸的一种突变。这种突变通常会导致多肽链上一系列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后续蛋白质或酶的结构和功能。 5.Wobble hypothesis 答:Wobble hypothesis中文名称是摆动假说,是解释遗传密码简并性的假说,克里克于1966年提出。具体内容是:对氨基酸专一的密码子的头两个碱基与相应转移RNA上反密码子的第2个和第3个碱基互补配对,而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3'端)与反密码子5'端碱基的配对专一性相对较差。在反密码子的5'位置上常发现次黄嘌呤(Ⅰ)或与之相似,仅能形成2个氢键的嘧啶。 6.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答: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中文名称是单链结合蛋白,又称DNA结合蛋白,是指结合于螺旋酶沿复制叉方向向前推进产生的单链区,防止新形成的单链DNA重新配对形成双链DNA或被核酸酶降解的蛋白质,是DNA复制所必须酶。DNA解旋后,DNA分子只要碱基配对,就有结合成双链的趋向。 7.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 答: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中文名称是串联亲和纯化,是指一种可以经过两步特异性亲和纯化可快速得到生理条件下与靶蛋白质存在真实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来研究体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武汉大学2004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分子生物学科目代码:813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下列名词解释翻译成中文,并简要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 1. Synonoymous codons 2. RNA editing 3. Spliceosome 4. Microarray 5. Plaque hybridization 6. Open reading frame 7. Ribozyme 8. RFLP 9. Site specific recombination 10. RNA interference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真核生物rRNA基因、tRNA基因和mRNA基因的转录机制。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存在哪些类型的转座子?其转座机理有哪些? 3.简述真核生物DNA复制中,端粒复制与染色体其它部分DNA复制的异同和生物 学意义。 4.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可分为哪些阶段?简述各阶段的主要事件。 5.列举4种可用来检测、鉴定转基因动植物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简述选择这些 技术的理由。 三、论述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述环境因素对DNA的损伤以及生物体中存在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如果DNA 损伤没有被修复会造成什么后果? 2.试比较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识别启动子与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所识别的启动 子的结构特点,各结构单元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原核生物一种RNA聚合酶能识 别不同的结构基因? 3.在进行基因工程时,载体是携带靶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工具, 请问一个载体应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和结构特点? 4.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表明:人类基因组约有3x109bp(而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约 为4.6x106bp),其中仅有1%的基因组DNA直接编码蛋白质,约有24%的基因组 DNA为内含子,而75%的基因组DNA为其它非编码序列。试从(1)传代中遗传 信息的保持;(2)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来论述人类基因组如此排列的可能生物学意 义。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考研试卷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20分,每个4分) 卫星DNA 复制体 逆转座子 反式激活因子 衰减子与衰减作用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1. 从病毒到高等生物的研究表明,遗传物质是。 2. 冈崎片段的发现证实了双链DNA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一条新生链的合成是的,称为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是的,称为链。 3. 大肠菌中有三种DNA聚合酶,其中的pol I的作用是,而pol III的作用是。pol I和pol III都有的三种活性是。 4. 由于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要有一段RNA为引物,因此线状的DNA复制后必须存在着5’端缩短的问题。已发现有一种端粒蛋白称为,它由构成,可以使单链DNA的5’延长。 5. 对DNA损伤有几种修复系统,其中只有修复系统可以造成DNA变异,与这一系统有关的一套基因平时受到一称为的抑制蛋白所抑制,它发挥抑制作用是结合在一段约20bp长的称为的DNA序列上,当DNA损伤时,另一种蛋白质称为把这种抑制蛋白水解后,修复系统的基因才会被激活。 6. 真核细胞中有三种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分别合成不同的RNA,RNA pol I负责合成,RNA pol II负责合成,RNA pol III负责合成。 7. 大分子互相作用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DNA或RNA之间的互相作用,蛋白质有四种重要的结构花式与大分子互相作用有关,这些结构花式是,,,。 8. NO是气体小分子信号,它可由脱氨产生,它的作用方式是直接与酶作用使产生cGMP(环式GMP)。 9. 真核mRNA的5’端通常有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在polyA上游有一保守序列称为polyA信号,其序列为。polyA能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是由于: (1)(2)。 10. G-蛋白关联受体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它的结构特色是,它发挥信号传递作用的两条途径是途径和途径。 三、问答题(50分) 1.说出双链DNA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分) 2.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分) 3.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分) 4.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A片段克隆到pUC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分)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二

分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二)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一、实验结果

2.问题7-1-2 画“三键链”的结果是什么? 答: “三键链”画不出来 3.问题7-1-3 画出多个联苯环的共轭结构 答:画不出“多联苯环的共轭结构” 5.问题7-3-1 计算H2O的二聚体的结构

6.问题7-4-1 7.问题7-4-2 简介:IUPAC名称为 benzylidene[1,3-bis(2,4,6-trimethylphenyl)-2-imidazolidinylidene]dichloro(tricy clohexylphosphine)ruthenium——苯亚甲基·[1,3-双(三甲基苯基)-2-咪唑啉亚基]·二氯·(三环己基膦)合钌。它具有比原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相似的稳定性,但对空气和水敏感,因此需要在氮气或氩气惰性气氛中使用。其催化活性比第一代催化剂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开环复分解聚合反应中的用量可以降低到百万分之一,在某些关环复分解反应中的用量也仅为万分之五。特别适用于低张力的环状烯烃及位阻较大的多取代烯烃的合成。

原因:1.表现中心金属原子钌(Ru)与各配体之间在空间结构上的关系,包括两个卡宾基团和一个膦配体以及两个氯原子。 2.凸显催化剂中的杂原子 二、实验收获 相较于第一次这两次对于Chem3D使用才真正感觉到Chem3D的实用与方便。 学习到了三种不同的分子结构模型创建方法,经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深刻体会到各个方法之间的差别,基本可以在应用时做到根据需求与情况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了解了4种分子结构最优化计算方法Hartree-Fock、MP2、B3LYP和PM3,并分别使用这四种计算方法计算H2O的二聚体的结构。体会不同的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行计算时应该遵从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于不同的分子与反应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既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又要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我的考研心得(武大四大化学)

考研心得 本人是2015年考上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的一名学生,之前在考研论坛留下过自己的QQ,所以有很多学弟学妹找到我,有时候我也比较忙,没有时间及时的一一回复。现在我每天抽一点时间来总结一下我的考研复习心得,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情况吧。在此,也特别申明一下,本文为我个人的真实心得体会,都是慢慢回顾自己的复习过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的,文中的某些观点、建议可能并不一定正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仅供参考吧!有说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首先,我想说说关于为什么考研:就本人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也没有好好想过以后出来做什么事。身边有很多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跟着考。我觉得如果你是出于这样的想法去考研的话还是建议你三思!研究生不像本科那样,像我们理科生基本上是要天天待在实验室里面,而且工作了的话基本上也与这一行有关,如果不喜欢这一行的话趁早改变主意!想好以后要做什么再决定是不是真的选择考研。 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多人在选择学习型和专业是很纠结,又想考好学校,又想好专业,还有就是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而已。我的观点是,好专业比好学校更有用。毕竟以后自己很可能就是搞这一行了,所以好好选一个专业吧。选择院校是我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很多人想报985或者211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实力,实力有多少就选择个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报个985到时候没考上要调剂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调剂很多时候都没什么好学校或者没好专业了。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最好以前有学长或者学姐考上过,这样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资料和经验都比较容易得到,会省很多事的。 合适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 在考研的途中有1~2个靠谱的研友也是很有帮助的,人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好。 公共课的复习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吧,网上也有很多。下面我详细讲一下我复习的武大的四大化学。 都知道武大的化学学院基本上都是考四大化学(分析、物化、无机、有机),一听到这个有不少人都会被吓住,觉得会很难。是的,我当时也不敢考,分析我还没学过。所以我当时最开始选择那个考数学和普通化学的那个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从14年3月份开始复习数学,到了5月底6月初了,我问了一下我们专业的老师,他建议我还是考四大化学。他让我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与我们学的也比较接近,再就是这个专业可以选考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而避开有机!很多人都说武大的有机很难,确实是这样的!当时我非常的纠结!!!那时候数学的线代都看完了,快要去买全书了,我回去想了两天,然后不知道怎么突然也就决定了,就换了吧,考四大化学!因为我没学过分析化学,所以开始看分析上册,估计看了10天左右吧,看到了第五章左右,那时候6月中旬了,我们还有好几门期末考试,考完还有学年论文。。。所以6月份也没看什么书了。 7月份了,我的复习才真正开始! 7月份我每天上午搞英语,下午和晚上搞分析化学。前20天只看分析上册,我没学过分析化学,所以我那时候先把上册看了两遍。后10天开始,每天下午看无机化学上册,每天一章,晚上是看分析下册。下册是仪器分析,如果没有终点话会一点头绪都没有而浪费掉很多时间!我那时候基本上都是抓重点看!分析上册的重点就是3/5/6/7/8/9/10,其他章节基本上可以不看!分析下册我没有花很多时间,因为我们上一届有学长去武大上了那个暑期内部培训班(大家暑假左右可以留意一下,14年停办了一年,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没有去),就是划重点的,里面给了一些PPT,下册有一个总结性的PPT,基本上要考的都在上

武汉大学分子模拟实验第十章化学反应模拟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分子模拟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模拟 指导老师:侯华 姓名:陆文心 专业:化学弘毅班 学号:2012301040179 日期:2014年11月13日、11月20日(周四下午) 一、实验内容 问题10-1-1仿照CH4的例子,计算甲基自由基(·CH3)的生成焓(与实验值35kcal/mol 比较)和生成自由能,可采用B3LYP/6-31G(d)理论方法。 ①优化自由基结构,获得总能量: E(CH3) = -24977.699059 kcal/mol ②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用同一方法计算振动频率,在输出文件中找到:零点能为 18.633681 kcal/mol,焓H为21.212 kcal/mol。对焓进行零点能修正: H298K - H0K = H298K– ZPE = (21.212 - 18.633681) kcal/mol = 2.578319 kcal/mol ③从输出文件中找到熵的数据S = 50.463 cal/(mol·K)。

④用同样的理论方法分别计算C 原子和H 原子的能量: E(C) = -23734.548073 kcal/mol E(H) = -311.785384 kcal/mol ⑤计算绝对零度下甲基自由基的生成焓: ?H f,0K ?(M )=∑x?H f,0K ?(X )atoms ?(∑xE (X )atoms ?E (M )?ZPE) = {(1×169.98 + 3×51.63) - [1×(-23734.548073) + 3×(-311.785384) - (-24977.699059) -18.633681]} kcal/mol = 35.7 kcal/mol ⑥298K 时的生成焓,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H f,298K ?(M )=?H f,0K ?(M )+(H M 298K ?H M 0K )?∑x(H X 298K ?H X 0K )std atoms = [35.7 + 2.578319 - (1×0.25+3×1.01)] kcal/mol = 35.0 kcal/mol 与实验值(35 kcal/mol )符合得很好。 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298K 时的生成自由能: ?G f,298K ?=?H f,298K ??298.15K ×(S M ??∑xS X ?atoms ) = [35.0 - 298.15×(50.463 - 1×1.36 - 3×15.6)/1000] kcal/mol = 34.3 kcal/mol 问题10-2 优化搜索过渡态。 1. CH 3CF 3解离生成CH 2CF 2和HF 的反应 CH 3CF 3原始结构: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真题10,12,13

201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分子生物学 科目代码638 一、名解(4*10=40) 1.epigenttic change 2.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 3.RNA splicing 4.house keeping gene 5.frame-shift mutation 6.DNA binding domain 7.Shine-Dlagarno sequence 8.Gel retardation 9.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10.Rho-dependent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二、简答(5*10=50) 1.什么是CPG岛?一段DNA序列中的CPG岛高度甲基化的含义是什么? 2.说出5种RNA的名称及其功能。 3.什么是enhancer?它有哪些特点? 4.真枋生物DNA与原核生物DNA复制有哪些差异? 5.简述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三、论述题(3*20=60) 1.请描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2某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野生植物,准备对该植物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请设计实验制备该植物的cDNA文库。 3.2009年三名美国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请分析他们为什么获奖,解释他们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并用他们的发现解释克隆的多莉羊早衰死亡的一个原因。 武汉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生物学 一、专业术语翻译与解释 1. base flipping 2. RNase P 3. histon chaperones 4. Viral-like retrotransposon 5. paracodon 6. trans-splicing 7. sliding clamp 8. initial transcribing complex 二、简答题 1、简述保证tRNA和mRNA正确配对的三种机制。 2、简述DNA复制中RNA引物的去除所需要的酶及其作用。 3、简述核糖开关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4、简述真核生物抑制子的作用方式。 5、简述细菌RNA聚合酶的校正机制。 三、论述题 1、从分子水平和感染条件解释λ噬菌体溶原生长途径的建立过程。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2003-2012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03年分子生物学 一、下列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简要解释(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Domains and motifs 2、Alternative splicing 3、Reporter genes 4、The PCR cycle 5、Restriction mapping 6、Multiple cloning sites 7、DNA libraries 8、Proteomics 9、Replicon 10、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简答题 (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请列举三种以上蛋白质纯化技术,并说明不同纯化技术的简单原理。 2、简述DNA损伤与DNA突变之间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3、简述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和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及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 4、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与转录终止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及其具体作用。 5、简述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三、论述题 (共5题,1-4题每题15分,第5题10分,共70分) 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操纵子(operon)?试说明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调控机制和重要作用。 3、请简要解释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方式。 4、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限制酶最适合于基因工程,为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武汉大学2004年分子生物学 一、名词翻译与解释 1、synonymous codons 2、RNA editing 3、Spliceosome 4、Microarray 5、Plaque hybridization 6、Open reading frame 7、Ribozy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