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资本论第一章解读

我组在选题是选择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章解读,下面为大家带来我组读后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我组在对于马克思所提到的地租分析印象深刻:其中有提到说,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这也让我组想到了如今城市用地的地价,资本论中所提到的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种种关系而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劳动的社会形势等等,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的面积日趋扩大,使得城市可用面积非常之大,然而城市化进程免不了会尽量使每一寸土地都物尽其用,再加之房地产事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用地被开发商买去造了房子,从而造成了如今寸土寸金的场面,而城市房价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炒高,这也无形中使如今的年轻人背负着更大的生活压力,无奈的做起了房奴。

以杭州为例,在市中心武林商圈内三四万一平方的住宅楼随处可见,令许多人叹为观止。很多人也在感叹如果自己能够穿越回去,一定会选择穿越到上世纪

八十年代,然后将家中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买尽可能多的房子,能买几套买几套。这种戏谑的口吻更多的反映出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无奈。

其次,马克思在分析价值的过程中,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形式,而劳动量则是价值实体,他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总是联系在一起来分析的,并强调了使用价值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践的价值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应根据马克思的成果把价值理论向前推进一步,而把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看成是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什么是价值?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资本论》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一开始就去研究了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见《资本论》第一卷第49页)

马克思称这种"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为价值形式,并且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论述。"商品是以铁、麻布、小麦等等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形式出现的。这是它们的日常的自然形式。但它们所以是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二重物,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因此,它们表现为商品或具有商品的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具有二重的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马克思又在下面说道:"显然,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因此,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为一个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该书第61-62页)马克思在该书第82页举出了一个价值形式的一个一般公式和一

个具体的等式。

一般公式是: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

一个具体等式是:20码麻布=一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1件上衣。

只因为有了这样的价值形式,是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明朗化了,使你可以知道一件商品的价值具体是多少。比如20码麻布的价值是多少?是一件上衣。并且,价值形式必须表现在使用价值上,而且必须表现在不同种类的商品上。比如,20码麻布的价值必须表现在与

20码麻布不同的一件上衣或其它使用价值上,而不能表现在相同的20码麻布上。因为只有前者才使20码麻布的价值明朗化,清楚化,而后者只是一种任何问题都没有说明的糊涂观念。可是,为什么"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或者是"20码麻布值一件上衣呢?"具体的说,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的价值为什么能相等的呢?有很多具体价值形式没法可比,例如一把锁值一个茶杯,但是,20码麻布和一件上衣还有可以比较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可以把上衣看做是麻布做成的。但是,麻布和麻布可以比较,因为,一件上衣用3码麻布就可以做成。

这样,20码麻布和3码麻布的价值相等?这怎样等起来呢?显然是不相等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但又显然不是这样分析可以相等起来的。

马克思说:"要发现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表现怎样隐藏在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中,首先必须完全撇开这个价值关系的量的方面来考察这个关系。人们通常的做法正好相反,他们在价值关系中只看到两种商品的一定量彼此相等的比例。他们忽略了,不同的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人们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物

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资本论》第一卷第63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这个问题。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资本论》第一卷第50页)

"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同上,第51页)

"但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同上,第52页)。

马克思说,使价值形式得以成立的,或者说,使两种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相等的是因为其中含有相等的价值实体——劳动。所以,马克思说:"‘20码麻布=1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一件上衣’这一等式的前提是:1件上衣和20码麻布正好包含有同样多的价值实体。"(同上,第57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开了隐藏在价值背后的使两个商品价值相等的秘密。价值是什么?价值首先表现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比例关系。也可以说,首先表现为价值形式。这是价值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没有这个需要进行比较而作为价值出现的形式,那么,就不可能会出现价值这一事物。所以,我们说到价值时,首先是说一种使用价值价值多少另一种使用价值。例如:20码布=1件上衣等等。但为什么它们价值相等呢?是因为这两种使用价值中包含有相等量的价值实体,劳动。价值形式——使用价值,价值实体——劳动,组成了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价值问题上,从经济学产生的时候起,就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是说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这种价值观的来源就在于他们首先看到了价值形式的作用,后来,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劳动在决定价值量过程中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地感到了劳动的作用,提出了劳动价值说,到李嘉图时,形成了一个学派。马克思继承李嘉图,把价值的研究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详细地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提出了

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两个不同的价值范畴,并且他说:"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这一点,他隐约地看到了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在价值上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关系,或者说价值是由价值形式与价值实体共同构成的,而形成价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这个方面,在价值的理论研究中,

到今天为止,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贡献,是不可抹灭的伟大功绩。但是,由于时代,由于在两种价值观的争论之中,还由于时代需要强调劳动在物质财富和价值中的作用,使马克思最终没有把价值有两个内容,是价值形式与价值实体,二者缺一不可这个结论

明显提出来,而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后来的研究者,去开拓新的视野。

为什么呢?

我们先从马克思说的"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和"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

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这两句话中可以隐约地看到在价值内容中价值形式和价值实体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可或缺的关系说起。"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句话是翻译过来的中文语言,我不能肯定翻译者是否非常准确的翻译了原文的意思,这一点当由翻译专家们去研究。但是,在中文版《资本论》中,在这句话的后面,紧接着就是"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一致的。在后面的一句话里,把交换价值看做和使用价值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交换价值也被看做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什么?马克思有具体的说明。一般的形式是: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在这个形式中,我们看到的价值就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与使用价值不相同的其它什么东西,只是这不是有具体的使用价值和具体的某种使用价值的量。这是这种一般

价值形式的必然的缺陷。所以,紧接着,马克思就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价值形式:20码麻布

=1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1件上衣,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价值形式的具体表现,是使用价值的量的比例关系,但具体了。使用价值是什么?是20码布,是一件上衣。20码麻布价值多少?价值一件上衣,这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不是非使用价值的或与使用价值不同的其它什么东西。在交换时,这种价值关系不但明明白白地摆在人们的面前,而且也是人们进行

交换的目的。为什么会有价值呢?就是因为要交换。交换是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所以价值形式才只能是使用价值,而不能是其它。但是,这只是价值的一种表现

形式,是价值的一个方面。用中国哲学说,一个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阳是显性的,摆在人们的面前。价值形式就是价值这个事物的阳,是显性的,摆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价值形式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价值的全部,所以,只有价值形式还不足以说明二者为什么相等。因为,它还有阴性

的一面,就是隐藏在价值另一方面的东西,那就是价值实体。价值实体不是真正的价值,而只是使不相同的价值形式能够相等的。

读了资本论的第一章,我组成员也对马克思同志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那么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文化熏陶的我们,都在浙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读到过一篇文章,文章名为《伟大的友谊》,那时候的我们阅历尚浅,对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还似懂非懂,随着知识量的逐步扩充,如今的我们一边读者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章,一边惊叹于马克思对于资本的理解以及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凡事都贵在坚持,马克思同志不仅为后人流下了及极其宝贵的学术性财富,更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知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读过,里面有一段话很经典,那么也以此来怀念这位已故的才华横溢的从平民中走出来的伟大作家:

“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可能仅仅是,用我们的经验、教训、泪水、汗水和鲜血掺合的混凝土,为中国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基础。毫无疑问,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社会和我们自身的局限以及种种缺陷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决不能成为倒退的口实。应该明白,这些局限和缺陷是社会进步到更高阶段上产生的。”

以上是我组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一章后的所思所感所想,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