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设计74HC138译码器芯片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设计74HC138译码器芯片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课程设计74HC138译码器芯片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74HC138译码器芯片设计

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2012级微电子学2班

学号 __________ 学生姓名郑培柱

指导教师许佳雄

2015年 7 月12 日

目录

【摘要】.....................................................................................................................................................- 3 -

1. 设计目的与任务....................................................................................................................................- 4 -

2. 设计要求及内容....................................................................................................................................- 4 -

3. 设计方法及分析....................................................................................................................................- 5 -

3.1 74HC138芯片简介 ......................................................................................................................- 5 -

3.2 工艺和规则及模型文件的选择 .................................................................................................- 6 -

3.3 电路设计......................................................................................................................................- 6 -

3.3.1 输出级电路设计.............................................................................................................- 7 -

3.3.2.内部基本反相器中的各MOS 尺寸的计算................................................................- 9 -

3.3.3.四输入与非门MOS尺寸的计算...............................................................................- 10 -

3.3.4.三输入与非门MOS尺寸的计算............................................................................... - 11 -

3.3.5.输入级设计.................................................................................................................- 12 -

3.3.6.缓冲级设计.................................................................................................................- 13 -

3.3.7.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15 -

3.4. 功耗与延迟估算.......................................................................................................................- 16 -

3.4.1. 模型简化........................................................................................................................- 16 -

3.4.2. 功耗估算........................................................................................................................- 17 -

3.4.3. 延迟估算........................................................................................................................- 18 -

3.5. 电路模拟...................................................................................................................................- 19 -

3.5.1 直流分析.........................................................................................................................- 20 -

3.5.2 瞬态分析.......................................................................................................................- 21 -

3.5.3 功耗分析.......................................................................................................................- 23 -

3.6. 版图设计...................................................................................................................................- 25 -

3.6.1 输入级的设计...............................................................................................................- 25 -

3.6.2 内部反相器的设计.......................................................................................................- 26 -

3.6.3 输入和输出缓冲门的设计 ...........................................................................................- 26 -

3.6.4 三输入与非门的设计...................................................................................................- 27 -

3.6.5 四输入与非门的设计...................................................................................................- 28 -

3.6.6 输出级的设计...............................................................................................................- 28 -

3.6.7 调用含有保护电路的pad元件 ...................................................................................- 29 -

3.6.8 总版图...........................................................................................................................- 29 -

3.7. 版图检查...................................................................................................................................- 29 -

3.7.1 版图设计规则检查(DRC).......................................................................................- 29 -

3.7.2 电路网表匹配(LVS)检查........................................................................................- 30 -

3.7.3 后模拟...........................................................................................................................- 30 -

3.7.4 版图数据的提交...........................................................................................................- 32 -

4. 经验与体会..........................................................................................................................................- 32 -

5. 参考文献..............................................................................................................................................- 33 - 附录A:74HC138电路总原理图 ...........................................................................................................- 35 - 附录B:74HC138 芯片版图....................................................................................................................- 36 - 附录C:74HC138 芯片版图(未加焊盘) ................................................................................................- 37 -

【摘要】

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集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支柱产业,现代技术产业的心脏,可以说,没有集成电路,就没有现代社会。集成电路发展迅猛,按功能结构分类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三大类。按制作工艺分类集成电路可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膜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分类集成电路可分为 SSI小规模集成电路、MSI中规模集成电路、LSI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GSI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也被称作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3-8译码器是集成电路设计中一个典型的芯片,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原理和流程是可以从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集成电路设计 74HC138 Tranner Pro 版图

1. 设计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的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原理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上,训练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利用相关软件,初步熟悉和掌握集成电路芯片的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及模拟→版图设计→版图验证等正向设计方法。

2. 设计要求及内容

2.1 器件名称

3-8线译码器的74HC138芯片 2.2 要求的电路性能指标

(1) 可驱动10个LSTTL 电路(相当于15pF 电容负载); (2) 输出高电平时,A I OH μ20≤ ,V V OH 4.4min ,= (3) 输出底电平时,mA I OL 4≤,V V OL 4.0min ,= (4) 输出级充放电时间f r t t =,ns t r 25<

(5) 工作电源5V ,常温工作,工作频率MHz f work 30=,总功耗mW P 150max ≤。 2.3 设计内容

(1) 功能分析及逻辑设计; (2) 电路设计; (3) 估算功耗与延时; (4) 电路模拟与仿真;

(5) 版图设计(全手工、层次化设计); (6) 版图检查:DRC 与LVS ; (7) 后仿真(选做); (8) 版图数据提交。 2.4 设计要求

(1) 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全过程; (2) 设计时使用的工艺及设计规则;

(3) 根据所用的工艺,选取合理的模型库,使用其参数进行相关计算; (4) 选用以lambda(λ)为单位的设计规则。

3.设计方法及分析

3.174HC138芯片简介

74HC138是一款高速CMOS器件,74HC138引脚兼容低功耗肖特基TTL (LSTTL)系列。

74HC138译码器可接受3位二进制加权地址输入(A0, A1和A2),并当使能时,提供8个互斥的低有效输出(Y0至Y7)。74HC138特有3个使能输入端:两个低有效(E1和E2)和一个高有效(E3)。除非E1和E2置低且E3置高,否则74HC138将保持所有输出为高。利用这种复合使能特性,仅需4片74HC138芯片和1个反相器,即可轻松实现并行扩展,组合成为一个1-32(5线到32线)译码器。它的管脚图如图3-1所示,其逻辑真值表如表3-1所示。

图3-1 74HC138引脚图

表3-1 74HC138真值表

INPUTS 输入

Outputs输出

ENABLE 使能ADDRESS地址

E3E2E1A2A1A0Y0Y1Y2Y3Y4Y5Y6Y7

X X H X X X H H H H H H H H

L X X X X X H H H H H H H H

X H X X X X H H H H H H H H

H L L L L L L H H H H H H H

H L L L L H H L H H H H H H

H L L L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L L H H H H H L H H H H

H L L H L L H H H H L H H H

H L L H L H H H H H H L H H

H L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H L L H H H H H H H H H H L

74HC138逻辑表达式:

)

(0120

A A A Y

= )(0124

A A A Y

=

)

(0121

A A A Y

=

)(0125

A A A Y

=

)

(0122

A A A Y

=

)(0126

A A A Y

=

)

(0123

A A A Y

=

)

(0127

A A A Y

=

74HC138的逻辑图如图3-2所示:

图3-2 74HC138逻辑图

3.2 工艺和规则及模型文件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ORBIT: mph_ns5 作为工艺及设计规则,从mph_ns5.tdb 文件可知:

Technology: 0.5u (Lambda = 0.3um) / N-well (P122P2M),本设计采用的参数如下:m μλ3.0= m L μ6.0=

根据所选择的工艺,本设计选取CMOS 流程元件模型文件ml2_typ.md ,使用其参数进行相关计算。

ml2_typ.md 模型文件的参数如下所示:

3.3 电路设计

3.3.1 输出级电路设计

根据要求,输出级等效电路如图3-3所示,输入Vi 为前一级的输出,可认为是理想的输出,即DD iH ss iL V V V V ==,。

图3-3 输出级等效电路

(1) 输出级N 管 (W/L)N 的计算

当输入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N 管导通,后级TTL 有较大的灌电流输入,要求mA 4≤OL I ,V 4.0,=man OL V ,依据MOS 管的理想电流统一方程式:

])()[()(2221D T G S T G L

W

ox n ds V V V V V V C I -----????=μ 可以求出 (W/L)N 的值。其主要计算如下:

()()

[]

2

22d tn g S tn g ox n dsn N V V V V V V C Tox I L W -----=???

??μ =

()()

[

]

2

2

4

7

6

34.00.1500.151********.89.3101.01042-----?????????----

=108.92≈109

(2) 输出级P 管() /p L W 的计算

当输入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P 管导通。同时要求N 管和P 管的充放电时间 f r t t =,分别求这两个条件下的() /m in ,P L W 极限值,然后取大者。

① 以A 20μ≤OH I ,V 4.4min ,=OH V 为条件计算() /m in ,P L W 极限值,用MOS 管理想电流方程统一表达式:

])()[()(2221D T G S T G L

W

ox p ds V V V V V V C I -----????=μ 可以求出() /p L W

的值。其主要计算如下:

()()

[]

222d tp g s tp g ox p dsp P V V V V V V C Tox I L W -----=???

??μ

()()[]

374.00.1500.151********.89.3101.0102022

2

476

6≈-----?????????=

----

② 以 f r t t =为条件计算() /min ,P L W 的极限值

N 管和P 管的充放电时间 r t 和 f t 表达式分别为

()()()??

????? ??--+???--??? ???=

2019ln 11.02 2dd tn dd tn dd tn dd dd tn n n

ox L

f V V V V V V V V V W L C C t μ ()

(

)

()

??

????? ??--+???

?--??? ???=?dd tp

dd tp

dd tp dd dd

tp p p ox L

r V V V V V V V V V W L C C t 2019ln 11.022

μ 其计算过程如下: 由 f r

t t =,故有

()()()??

????? ??--+???--??? ???dd tn dd tn dd tn dd dd tn n n V V V V V V V V V W L 2019ln 11.0221

μ

=(

)

(

)

()

??

????? ??--+???

?--??? ???dd tp

dd tp

dd tp dd dd tp p p V V V V V V V V V W L 2019ln 11.022

1

μ 令

()

()()()()()7395

.0 50.120519ln 0.1510.1551.00.12 2019ln 1

1.022

2≈??

? ???-?-+-?-=???

?

??--+

--=

dd tn dd tn dd tn dd dd tn n V V V V V V V V V K (

)

()

()

()

()()7395

.050.120519ln 0.1510.1551.00.12 2019ln 1

1.022

2

≈?

?

?

???-?-+

-?-=

???

? ??--+

--=dd tp dd tp

dd

tp

dd

dd

tp p V V V V V

V V

V V K

109700

7395.0700

7395.0 =?????? ??=??? ??∴n p L W L W 在两种方法中,因为②中的() /P L W 大于①中的() /P L W ,故取方法②中计算的结果,即

109

=??? ??P

L W 。 3.3.2.内部基本反相器中的各MOS 尺寸的计算

内部基本反相器如图3-4所示,它的N 管和P 管尺寸依据充放电时间 r t 和 f t 方程来求。关键点是先求出式中的

L C (即负载)。

图3-4 内部反相器

它的负载由以下内部反相器的负载由Cl 以下三部分电容组成:①本级漏极的PN 结 C pn 电容;②下级的栅电容 g C ;③连线杂散电容 s C 。 ①本级漏极PN 结电容 C pn 计算

()()b W Wb 22C C C jsw j pn +?+?=

其中j C 是每2m μ的结电容,jsw C 是每m μ的周界电容,b 为有源区宽度,可从设计规则获取。因为本设计版图中,最小孔尺寸为λλ22?,孔与多晶硅栅的最小间距为λ2,孔与有源区边界的最小间距为λ2,则取λ6b =。 总的漏极PN 结电容应是P 管 的和N 管的总和,即:

()()()b W b W b W W P N P N 22C 22C C C C P jsw,N jsw,P j,N j,pn +?++?++?=

②栅电容Cg 计算

()P N ox g W W C C +=

此处 N W 和 p W 为与本级漏极相连的下一级N 管和P 管的栅极尺寸,近似取输出级的 N W 和 p W 值。 ③连线杂散电容Cs

A s C ox C =

一般C PN +C g ≈10C S ,可忽略CS 作用。所以,内部基本反相器的总负载电容L C 为上述各电容计算值之和。将数据代入上面公式得,

(

)

(

)

()

(

)

F

W W F

F F W W C C C P N P N g

PN L 141010141612

666699

9649641042.3106.23106.23107.2)101.0/(1085.89.3103.02106.0109106.0109103.062100.110

0.1100.12103.06100.2100.12103.06100.2------------------?+?+?=?+?????????+??+?????+?+

??+????+??+????=+= 根据r t 和f t 的计算式及条件ns t t f r 25≤=,计算出 N W 和 p W 。取

ns t t f r 6.0==,由 r t 方程,代入数据有:

()

N

P N W F W W 4

14

6

6141010

9

10

70010

85.89.3106.0110.01042.3106.23106.2310

6.0--------????????+?+?=

?

又有f r t t =,即 N W =p W ,代入上式解得

取整数,得到

7214=≈

???

??λλN

L W 7214=≈

???

??λλP

L W 3.3.3.四输入与非门MOS 尺寸的计算

四输入与非门的电路如图3-5所示。根据截止延迟时间pLH t 和导通延迟时间 pHL t

的要求,在最坏情况下,必须保证等效N 管、P 管的等效电阻与内部基本反相器的相同,这样四输入与非门就相当于内部基本反相器了。因此,N 管的尺寸放大4倍,而P 管尺寸不变,即:

inv P 4P inv 4 4,内与非,,内与非,==??? ?

???? ????? ????? ??L W L W L W L W N N 代入内部反相器的宽长比,可以算出逻辑MOS 尺寸:

7 28744P 4==与非

,与非,???

??=??

?? ??L W L W N

图3-5 四输入与非逻辑门电路

3.3.4.三输入与非门MOS 尺寸的计算

同理可以计算三输入与非门的尺寸,其逻辑电路图如图3-6所示。

N 管的尺寸放大4倍,而P 管尺寸不变,即:

图3-6 三与非逻辑门电路

inv

P 3P inv 3 3,内与非,,内与非,==??? ????? ????? ????? ??L W L W L W L W N N 代入内部反相器的宽长比,可以算出逻辑MOS 尺寸:

7 21733P 3==与非

,与非,?

??

??=???? ??L W L W N 3.3.5.输入级设计

由于本电路是与TTL 兼容,TTL 的输入电平iH V 可能为2.4V ,如果按正常内部反相器进行设计,则N1、P1构成的CMOS 将有较大直流功耗。故采用图3-7所示的电路,通过正反馈的P2作为上提拉管,使iH V 较快上升,减小功耗,加快翻转速度。

图3-7 输入级电路

① 提拉管P2的(W/L )P2计算

为了节省面积,同时又能使iH V 较快上升,取()1W/L 2=P 。理论上,这里取

λλ2,2==W L 。而且为了方便画图,这里就去λ6=L 。

② CMOS 反相器P1管()1W/L 1=P 的计算 此P1管应取内部基本反相器的尺寸。因此这里取

7 7=???

??=??? ??N

P L W L W

③ CMOS 反相器N1管()N W/L 的计算

由于要与TTL 电路兼容,而TTL 的输出电平在0.4~2.4V 之间转换,因此要选

取反相器的状态转变电平:

V V V V iH iL s 4.12

4

.24.02

min

,max ,=+=

+=

又知:p

n p

n tn tp dd s V V V V ββββ/1/+++=

代入数据,有

p

n p

n ββββ/1/0.10.154.1++-=

25.42≈p

n

ββ P

ox p p N ox n n L W C L W C ??? ??=??? ??=μβμβ 又因为: ()()()()p

n

p p n n p n L W L W L W L W /10700/10700// 44--??=

=μμββ则:296725.4225.421

1≈?=???

??=??? ??P N L W L W 仿真实验应取35 3.3.6.缓冲级设计

① 输入缓冲级

由74HC138的逻辑图可知,在输入级中有六个信号:S0、S1、S2、A0、A1、A2。其中S0经一级输入反相器和一级三与非门后,形成0S , 用0S 去驱动8个四输入与非门,故需要缓冲级,使其驱动能力增加。同时为了用0S 驱动,必须加入缓冲门。由于A2、A1、A0以及2A 、1A 、0A 各驱动内部与非门4个,所以可以不用缓冲级。

S 缓冲级的设计过程如下:

S 的缓冲级与输入级和内部门的关系如图3-8所示。

图3-8 Cs 的缓冲级

图中M1为输入级,M2为内部门,M3为缓冲级驱动门。M1的P 管和N 管的尺寸即为上述所述的输入级CMOS 反相器P1管和 N1管尺寸,M2的P 管和N 管

的尺寸即为内部基本反相器P1管和 N1管尺寸,M3的P 管和N 管的尺寸由级间比值(相邻级中MOS 管宽度增加的倍数)来确定。如果要求尺寸或功耗最佳,级间比值为2~10。具体可取 N 。N 为扇出系数,它的定义是:

积前级等效反相器栅的面下级栅的面积

N

在本例中,前级等效反相器栅的面积为M2的P 管和N 管的栅面积总和,下级栅的面积为8个四输入与非门中与S 相连的所有P 管和N 管的栅面积总和。故有:

207

7)

728(8)()(823=++?=++M P L M P L L W L W L W L W N 后=

[]10~247.4 ∈≈N 则

32847.432

847.4 P 4P 4=?=?

??

????? ??=?=???

????? ??inv

inv

N N L W N L W L W N L W ,内,内==则有:

② 缓冲输出级

由于输出级部分要驱动TTL 电路,其尺寸较大,因而必须在与非门输出与输出级之间加入一级缓冲门M2,如图3-9所示。将与非门M1等效为一个反相器,类似上述S 的缓冲级设计,计算出M2的P 管和N 管的尺寸。

图3-9 输出缓冲级

同理:

57.157

709

1091)()(23≈++=++前=

M P L M P L L W L W L W L W N

95.3≈N

28715.5728

715.57 P 1P 1≈?=?

??

????? ??≈?=???

????? ??,逻辑

,逻辑

==则:L W N L W L W N L W N N

3.3.7. 输入保护电路设计

因为MOS 器件的栅极有极高的绝缘电阻,当栅极处于浮置状态时,由于某种原因,感应的电荷无法很快地泄放掉。而MOS 器件的栅氧化层极薄,这些感应的电荷使得MOS 器件的栅与衬底之间产生非常高的电场。该电场强度如果超过栅氧化层的击穿极限,则将发生栅击穿,使MOS 器件失效,因此要设置保护电路。

输入保护电路有单二极管、电阻结构和双二极管、电阻结构。图3-10所示电路为双二极管、电阻结构输入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是扩散电阻、多晶硅电阻或其他合金薄膜电阻,其典型值为300~500Ω。二极管的有效面积可取5002m μ,或用Shockley 方程计算。

由于保护电路计算比较复杂,因此在版图设计中直接调用库中的标准pad ,因其包含保持电路,就不必另外的保护电路设计。

图3-10 保护电路

至此,完成了全部器件的参数计算,汇总列出各级N 管和P 管的尺寸如下: ① 输入级

35270==??? ??λλN L W 7214==??? ??λλP L W 166,==?

?? ??λ

λ提拉管P L W ② 内部基本反相器

7214==??? ??λλN L W 7214==???

??λλP

L W ③ 输入缓冲级

32264==??? ??λλN L W 32264==

??? ??λλP

L W ④ 内部三与非门

21242==??? ??λλN L W 7214==???

??λλP

L W ⑤ 内部四与非门

28256==

???

??λλN

L W 7214==

???

??λλP

L W ⑥ 缓冲输出级

28256==??? ??λλN L W 28256==

??? ??λλP

L W ⑦ 输出级

1092218==

???

??λλN

L W 1092218==

???

??λλP

L W 3.4. 功耗与延迟估算

在估算延时、功耗时,从输入到输出选出一条级数最多的支路进行估算。74HC138电路从输入到输出的所有各支路中,只有S1端加入了缓冲级,因而增加了延时与功耗,因此在估算延时、功耗时,就以S1支路电路图(如下图3-11所示)来简化估算。

图3-11 估算延时、功耗Cs 支路电路

3.4.1. 模型简化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八个四输入与非门中只有一个可被选通并工作,而另七个不工作,所以估算功耗时只估算上图所示的支路即可。

在S1端经三级反相器后,将不工作的七个四输入与非门等效为负载电容C L1,而将工作的一个四输入与非门的三个个输入接高电平,只将S1端信号加在反相器上。在X 点之前的电路,由于,S1均为输入级,虽然A0,A1,A2比S 少一个反相器,作为

工程估算,可以认为七个输入级是相同的,于是,估算功耗时对X 点这前的部分只要计算S1这一个支路,最后将结果乘以七倍就可以了。在X 点之后的电路功耗,则只计算一个支路。

3.4.2. 功耗估算

CMOS 电路的功耗中一般包括静态功耗、瞬态功耗、交变功耗。由于CMOS 电路忽略漏电,静态功耗近似为0,工作频率不高时,也可忽略交变功耗,则估算时只计算瞬态功耗PT 即可。T P 是上述S1支路各级器件功耗的总和(共有7级),即:

max 2f

V C P dd L 总T ??=

其中:

()

L X s X g X PN L X s X g X PN L C C C C C C C C C ∑∑∑∑∑∑+++++++?后后后前前前总=,,,1,,,4

PN C 为本级漏极PN 结电容,按3.3.2①相关公式计算:

P

jsw N jsw jP jN PN P jsw N jsw jP jN PN C C C C C

C C C C C

,,2

2

X ,,,22X ,272144780396108124288336λλλλλλλλ+++=+++=∑∑后

g C 为与本级漏极相连的下一级栅电容,按3.3.2②的 g C 计算(这里忽略输入提拉管的电容做近似计算):

()()ox

ox g ox ox

g C C C

C C C 2X ,2

X ,1722882624817222486662628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前

前s C 为本级

漏连接到下一级栅连线杂散电容,其值较小,可忽略不计。

1L C 为断开的三个三输入的非门栅电容,按3.3.2②的 g C 计算(这里取其中一个

门做近似):

()ox ox g L C C C C 2119626877λλλλ=+==

L C 为最后一级(即输出级)的下一级栅电容,即负载电容15pF 。

X 前、X 后表示S1支路电路中X 点之前或X 点之后的所有器件。

(

)(

)

()

F

pF

C C C C C C C L

ox P jsw N jsw jP jN L 1161010

2

63

442,,221067.115106.01023.270410

74.164010

6.01057333.117641075.41932102

7.31740176470464019321740?≈+????+??+????+??+??=+++++=-------λλλλλ总

对于74HC138器件,整个芯片功耗为PT:

mW mW P P T 150525.12103051067.16211<<=????==-总 符合设计要求。

3.4.3. 延迟估算

算出每一级等效反相器延迟时间,总的延迟时间为各级(共7级)延迟时间的总和。各级等效反相器延迟时间可用下式估算:

)2

2(21)(21f r pHL pLH pd t t

t t t +≈+=

∑==

7

1

i pdi

pd t

t

各字母的意义如图3-12所示。

图3-12 延迟时间,上升与下降时间

汇总列出每一集器件延迟时间,最后得出总的延迟时间。

P

L N L P ox

P L r W L C W L C W L C C t ??? ???=??? ??????=???? ??=

-4

7

101501.16549.01057333.1941.3616594.0μN

L N L N ox n L f W L C W L C W L C C t ???

???=??? ??????=???? ??=

-3

7104155.36533.01057333.174.12156533.0μ4

10)(1501.1)(3515.041???

? ??+=

L P N pd C W L W L t 计算各级的L C 公式:

()()()()()

''9

16

9

9

'',,108880.110

764.410156.2105252.12222P N P N ox

P N P P jsw N N jsw jP P jN N L W W W W LC W W W b C W b C b C W C W C +?+?+?+?=+++++++=----

① 输入级

()()()()()

()F

102924.4106.062108880.110764.4106.0610156.2106.028105252.1108880.110764.410156.2105252.122221469166969''91699'',,1------------?=??+?+?+????+????=+?+?+?+?=+++++++=P N P N ox

P N P P jsw N N jsw jP P jN N L W W W W LC W W W b C W b C b C W C W C ns

C W L W L t L P N pd 43757.010102924.4311501.11413515.04110)(1501.1)(3515.04141441≈?????? ???+?=

???

? ??+=

- 同理可以代入相关数据计算其它级的L C 及延迟pd t ② 内部反相器

F 103662.2142-?=L C

ns t pd 42879.02≈

③ 三输入与非门

F 109978.4143-?=L C

ns t pd 062123.03≈

④ 输入缓冲级

F 104702.5144-?=L C

ns t pd 024782.04≈

⑤ 四输入与非门

F 101809.5145-?=L C

ns t pd 060712.05≈

⑥ 输出缓冲级

F 106798.1136-?=L C

ns t pd 076103.06≈

⑦ 输出级

F 105138.1117-?=L C

ns t pd 9337.77≈

所以,总的延迟时间为

ns

ns t t i pdi pd 2502378.9709337

076103.0060712.0024782.0062123.042879.043757.071

<=+++

+++==∑=

符合设计要求。

3.5. 电路模拟

电路模拟中为了减小工作量,使用上述功耗与延迟估算部分用过的S1支路电路图。为了计算出功耗,在两个电源支路分别加入一个零值电压源V 11和V 12,电压值为零(如下图3-13所示),在模拟时进行直流扫描分析,然后就可得出功耗。

图3-13 电路模拟用S1支路电路

把此电路图转化为SPICE文件,加入电路特性分析指令和控制语句,即可进行电路模拟。

3.5.1直流分析

直流分析:当输入由0.4V变化到2.4V过程中,观察波形得到阈值电压(状态转变电平)Vs。Vs的值应为约1.4V。直流分析的电路图如图3-14所示,其对应的SPICE 文件如图3-15所示,直流分析的输入输出电压曲线如图3-16所示。

图3-14 直流分析电路图

广工桥梁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桥梁工程 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 年级班级: 12路桥(1)班 学号: 3112003638 姓名:胡涵 指导教师:黄娟 2015 年6 月25 日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1、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桥梁工程设计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掌握在桥梁工程课本中所学到理 论知识,并经过亲自做桥梁工程设计来熟悉设计方法、计算理论、计算公式,熟悉在桥梁设计中如何运用桥梁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打 下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 2、设计基本资料: 说明:学生共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基本资料不同,简支梁主梁高H分别取为:132CM、134CM、136CM、138CM,见图1。 1)桥面净宽:净7+2×0.75M 2)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2 3)材料:主筋:Ⅱ级,构造筋:Ⅰ级 混凝土:桥面铺装:C25,主梁:C30 4)结构尺寸:详见图1、图2 主梁:计算跨径:L=1950cm 全长:L=1996cm 人行道、栏杆每延米(两侧)重2.0KN/m(为每片主梁分到的值)。

3、设计计算内容: 1)计算行车道板内力,并据此计算和配置翼板主筋。 行车道板按铰接板计算; 汽车荷载:按车辆荷载计算。 2)主梁设计计算: ①、计算主梁1#、2#、3#在汽车、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横向分布系数。 支点用杠杆法,跨中用G —M 法。 ②、桥梁沿跨长纵向按IL(影响线)布载求活载内力。 ③、计算活载跨中弯矩时,不考虑横向分布系数沿桥长方向的变化,计算 支点活载剪力时,要计入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方向的变化的影响。 ④、主梁控制截面:M 中 、M 1/4 、Q 支点 ⑤、主梁跨中截面受拉主筋计算(其余钢筋不算)。 ⑥、计算活载挠度及预拱度。参见教材第172页公式。 3)横隔梁内力计算,并据此计算配置主筋(按T 形截面配置下缘受拉主筋)。 说明:①、横隔梁内力计算采用“偏心法”,取中横隔梁计算。 ②、控制截面:M 3、M 2-3、Q 1右、Q 1-2 4、绘图内容: 1)上部构造纵、横剖面图(纵断面只画主梁,参见教材第152页,图2-5-55,但尺寸要改变)。 2)主梁配筋图(参考教材第81页,图2-4-15绘制,但主筋按自己计算值配制,梁高按各组的H 值计)。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必须严格执行各桥梁设计规范,每一设计步骤都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进行, 要训练会查规范、会用规范。 2、设计中多参阅有关资料,特别是对于没有设计经验的初学者来讲,更应多 借鉴前人的设计经验和实例。 3、绘制桥梁设计图时必须按桥梁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绘制,从线形、布置、 图 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大题目).doc 一、公司销售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基本要求 1.客户信息管理: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2.产品信息管理:对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3.供应商信息管理: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4.订单信息管理:对订单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二、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用于帮助高校或科研单位管理和维护各项科研相关资料 项目开发基本要求 1.系统用户管理模块:为系统新用户设置用户名及口令;操作员更改自己的系统口令。2.数据字典管理模块:管理项目性质包括: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部省科委及企业集团四种情况;范围包括:分为全国、国际、地方三种情况;检索源包括:分为EI、SCI、核心和一般四种情况。 3.项目参加人员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4.项目基本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5.项目获奖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6.期刊论文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7.著作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8.科研工作量统计模块:按照学校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为每位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和统计。 9.科研积分统计模块:按照学校科研积分计算办法,为每位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计分的计算和统计。 三、网络五子棋对战 四、不同排序算法模拟 五、科学计算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运动会分数统计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 =20) 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机电课程设计XY数控进给工作台设计

机电课程设计XY数控进给工作台设计

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内容:X-Y数控进给工 作台设计 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10-08

摘要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4)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四章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6) 第五章机械部分设计 (7) 第一节工作台外形尺寸及重量初步估算 (7) 第二节滚动导轨副的计算、选择 (8) 第三节滚珠丝杠计算、选择 (10) 第四节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选择 (12) 第五节联轴器计算、设计 (14) 第六节限位开关的选择 (15) 第七节光电编码器的选择 (15) 第六章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5) 第一节设计内容 (17) 第二节设计步骤························

KTV点歌系统广工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 题目名称___ 卡拉OK点歌系统___ 学生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班学号 3110006015 学生姓名张法光 指导教师路璐 2013年1 月12 日成绩

评价标准分数比例 (%) 成绩 论文论文结构包含: 1、相关技术介绍、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涉及的实体至少三个以上)、 3、逻辑结构设计(有完整性约束说明)、 4、数据库物理设计、 5、数据库完整性设计(违反实体、参照完整性时的解决办法,比 如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5、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6、数据库实施、系统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7、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说明、系统安装说明。 要求论文完整、内容详细,格式规范。 40 程序1、系统运行正确; 2、功能完善:有增、删、改、查功能,输入、输出功能; 3、有基本的统计、报表功能 4、有多表连接查询、自身连接查询、字符串匹配查询、模糊查询、 分组查询等。 5、工作量饱满; 6、系统实现技术的难度。 30 数据库设计E-R图设计正确,至少3个实体;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规范化; 数据库物理设计合理。 30 总评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总分

目录 1 引言 (7) 1.1课题来源 (7) 1.2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7) 1.3主要工作 (8) 2 需求分析 (8) 2.1信息要求分析 (8) 2.2处理要求分析 (8) 2.3数据字典及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分析 (9) 3 概念结构设计 (10) 3.1数据实体描述及分ER图 (10) 3.2整体ER图 (13) 4 系统概要设计 (14) 4.1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4) 4.2数据库物理设计 (16) 4.3系统总体框架 (17) 5 系统详细设计 (17) 5.1数据库实施 (17) 5.2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设计 (29) 5.3数据的安全设计 (31) 5.4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5.5系统功能测试 (32) 5.6数据库性能检测与备份设计 (49) 5.7系统安装使用说明 (49) 6 回顾与展望 (50) 7 参考文献 (50)

广工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波形发生电路 学生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3112008399 学生姓名 big stupie brother 指导教师 miss zhu 2013-12-7

目录 1.摘要和关键词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2)单元电路设计 ①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②射极跟随器电路 ③方波产生电路 ④三角波产生电路 3)元件选择 4)电路工作原理总结 4.电路调试与结果 5.设计不足和存在问题 6.实验总结 7.参考文献 8.附录

1.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 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电压跟随器起到保护前级不受后级影响。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三角波,方波、三角波的频率与正弦波频率相同。 【关键词】:RC桥式振荡电压跟随器过零比较器积分运算电路 2.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波形发生器。 基本指标:1、输出的各种波形基本不失真; 2、频率范围为50HZ~20KHZ,连续可调; 3、方波和正弦波的电压峰峰值VPP>10V,三角波的VPP>20V。 3.电路设计及其原理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通过压控方波振荡电路产生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经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三角波通过低通滤波器整形为正弦波。 方案二用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正弦波频率可通过调节电阻R 及电容C实现100HZ—20KHZ的变换,再通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正弦波。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同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电路,整形为三角波。 方案二同方案一比较,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首先,由于是采用滤波方式产生正弦波,高低频特性较差,可实现的波形频率范围较窄。方案二采用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频率范围较宽,用过零比较器整形为方波,更容易实现幅度的调节。由于方案二的优势,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原理框图如下

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王瑞祥学号:12031335 设计题目:复杂阶梯轴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起迄日期:2015年11月9日~11月13日 指导教师:于斐 上交资料要求:1、电子文档:零件的模型与工程图文档、NC 文件、设计说明书word稿等 2、设计说明书纸质打印稿等(与电子档相同)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CAM 技术与应用》课程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结合前期所学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并重点熟悉其中数控加工自动编程与应用的内容。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零件的建模、工程图与数控编程的设计方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达到一次综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训练目的。 2.设计内容与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2.1原始数据:教师指定或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含有数控加工要求 的零件(零件结构要求包含 UG 中不少于两种不同类别的加工方式:即零件结构中包含普通加工机床不便或不能加工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至少用到 UG 中的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轮廓铣、孔或孔系加工、车削加工中的两种加工方法),并完成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工作。 2.2技术要求:数控加工的内容是基于三轴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或二轴数控车床 加工为主,按照单件小批量生产纲领,默认为典型材料 45 钢(允许指定其他材料)。 2.3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 2)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允许在设计说明数中完成) 3)基于 UG 的数控加工编程设计(包括:工件坐标系与毛坯的设定,刀具的设定,加工方法的设定(粗、半精和精加工等),编程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设定,生成数控加工轨迹并分析,加工模拟的仿真,后处理生成 N 加工代码。)4)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设计过程、相关参数的设定分析与选值说明,刀路轨迹和比较、分析与说明,NC 代码的必要说明等) 3.成绩评定: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评语: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独立题目

题目2:运动会分数统计 1.问题描述 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 2.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 。 题目6:哈夫曼编/译码器 1.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信息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数据预先编码,在接收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复原)。对于双工信道(即可以双向传输信息的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写一个哈夫曼编/译码系统。 2.功能要求 I:初始化(Initialization)。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 E:编码(En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tmTree 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 中。 D:译码(De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File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P:印代码文件(Print)。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显示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编码写入文件CodePrint中。 T:印哈夫曼树(Tree Printing)。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树或凹入表形式)显示在终端上,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TreePrint 中。 题目9:构造可以使n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 1.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地区的n个城市间的距离网,用Prim算法或Kruskal算法建立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2.功能要求 城市间的距离网采用邻接矩阵表示,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定义采用课本中给出的定义,若两个城市之间不存在道路,则将相应边的权值设为自己定义的无穷大值。要求在屏幕上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中包括了哪些城市间的道路,并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2) 2.1系统扩展 (2) 2.1.1 8031芯片引脚 (3) 2.1.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6) 2.1.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 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及结构 (9) 3.1 监控程序 (10) 3.1.1 系统初始化 (10) 3.1.2 命令处理循环 (10) 3.1.3 零件加工程序(或作业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0) 3.1.4 指令分析执行 (10) 3.1.5 系统自检 (11) 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 (11) 3.2.1 子程序结构 (12) 3.2.2 主程序加中断程序结构 (12) 3.2.3 中断程序结构 (12) 4 、心会得体 (13) 5 、参考文献 (14)

1 、前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在使用中的控制对象各不相同,但其硬件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基本组成框图 在图1中,如果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回路,不带检测装置。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芯片单片机,经过扩展存储器、接口和面板操作开关等,组成功能较完善、抗干扰性能较强的控制系统。 2.1系统扩展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必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程序。同时,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还要扩展数据存储

广工 EDA课程设计

i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___VHDL 与集成电路设计___ 题目名称___电子钟VHDL 设计______ 学生学院___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___ 专业班级___ 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 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2014 年 12 月 19 日

目录 一、前言 (1) 1.1 EDA技术简介 (1) 1.2 EDA的发展前景 (1)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 2.1设计内容 (1) 2.2 设计要求 (1) 2.3 实验目的 (2) 三、设计原理及框图 (2) 3.1设计原理 (2) 3.2 设计框图 (2) 四、模块程序设计 (4) 4.1 秒、分模块程序及仿真 (4) 4.2 时模块程序及仿真 (6) 4.3 消抖模块 (7) 4.4 顶层文件设计 (8) 五、调试 (11) 六、心得总结 (12) 参考文献 (12) ii

一、前言 1.1 EDA技术简介 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是包含CAD、CAE、CAM等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设计自动化等相关技术的总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电子产品已不断地向系统高度集成化和高度微型化发展,使得传统的手工设计和生产技术无法满足信息产品的社会和市场需要,因此,人们开始借助于EDA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目前EDA 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软件工具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于现代复杂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来说,一般需要考虑“自上而下”三个不同层次内容的设计(即:系统结构级设计,PCB板级设计和IC集成芯片级设计)。Protel DXP软件系统是一套建立在IBM兼容PC环境下的CAD电路集成设计系统,它是世界上第一套EDA环境引入到Windows环境的EDA开发工具,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可扩展性。本设计就是利用Protel DXP 进行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进行电路仿真测试。通过本设计充分了解到Protel DXP的特点并且充分掌握了Protel DXP的设计系统的基础知识。 1.2 EDA的发展前景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涉及通信、国防、航天、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工作中,EDA技术的含量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从而使它成为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前言之一。 由于在电子系统设计领域中的明显优势,基于大规模可编程器件解决方案的EDA技术及其应用在近年中有了巨大的发展,将电子发展技术再次推向了又一崭新的历史阶段。这些新的发展大致包含了这样6个方面:1.新器件;2.新工具软件;3.嵌入式系统设计;4.DSP系统设计;5.计算机处理器设计;6.与ASIC市场的竞争技术。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2.1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电子钟,要求可以显示时、分、秒,用户可以设置时间。 2.2 设计要求 ①设计思路清晰,整体设计给出框图,提供顶层电路图; ②应用vhdl完成各次级模块设计,绘出具体设计程序; 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 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测试程序,比较几种内部排序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基本要求 (1)对冒泡排序、直接排序、选择排序、箱子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及归并排序算法进行比较。 (2)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小于100,表中数据随机产生,至少用5组不同数据作比较,比较指标:关键字参加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记为3次移动)。 (3)输出比较结果。 选做内容 (1)对不同表长进行比较。 (2)验证各算法的稳定性。 (3)输出界面的优化。 2. 排序算法思想的可视化演示—1 基本要求 排序数据随机产生,针对随机案例,对冒泡排序、箱子排序、堆排序、归并算法,提供排序执行过程的动态图形演示。 3. 排序算法思想的可视化演示—2 基本要求 排序数据随机产生,针对随机案例,,对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基数排序、快速排序算法,提供排序执行过程的动态图形演示。 4. 线性表的实现与分析 基本要求 ①设计并实现线性表。 ②线性表分别采取数组(公式化描述)、单链表、双向链表、间接寻址存储方 式 ③针对随机产生的线性表实例,实现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搜索操作动态演示(图 形演示)。 5. 等价类实现及其应用 问题描述:某工厂有一台机器能够执行n个任务,任务i的释放时间为r i(是一个整数),最后期限为d i(也是整数)。在该机上完成每个任务都需要一个单元的时间。一种可行的调

度方案是为每个任务分配相应的时间段,使得任务i的时间段正好位于释放时间和最后期限之间。一个时间段不允许分配给多个任务。 基本要求: 使用等价类实现以上机器调度问题。 等价类分别采取两种数据结构实现。 6. 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 基本要求 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是: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n,c1,e1,c2,e2,…,c n,e n,其中n是多项式的项数,c i,e i,分别是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序; (3)多项式a和b相加,建立多项式a+b; (4)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 (5)计算多项式在x处的值; (6)计算器的仿真界面(选做) 7. 长整数的代数计算 问题描述 应用线性数据结构解决长整数的计算问题。设计数据结构完成长整数的表示和存储,并编写算法来实现两长整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代数运算。 基本要求 ①长整数长度在一百位以上。 ②实现两长整数在取余操作下的加、减、乘、除操作,即实现算法来求解a+b mod n, a-b mod n, a?b mod n, a÷b mod n。 ③输入输出均在文件中。 ④分析算法的时空复杂性。 8. 敢死队问题。 有M个敢死队员要炸掉敌人的一碉堡,谁都不想去,排长决定用轮回数数的办法来决定哪个战士去执行任务。如果前一个战士没完成任务,则要再派一个战士上去。现给每个战士编一个号,大家围坐成一圈,随便从某一个战士开始计数,当数到5时,对应的战士就去执行任务,且此战士不再参加下一轮计数。如果此战士没完成任务,再从下一个战士开始数数,被数到第5时,此战士接着去执行任务。以此类推,直到任务完成为止。排长是不愿意去的,假设排长为1号,请你设计一程序,求出从第几号战士开始计数才能让排长最后一个留下来而不去执行任务。 要求:至少采用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的方法实现。 9. 简单计算器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设计任务与内容 (1) 3设计步骤 (1) 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1) 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1) 3.1.2加工方案 (2) 3.1.3选择机床设备 (2) 3.1.4选择刀具 (2) 3.1.5确定切削用量 (3) 3.1.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3) 3.1.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3) 3.1.8编写程序 (4) 3.1.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5) 3.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5) 3.2.2加工方案 (5) 3.2.3选择机床设备 (5) 3.2.4选择刀具 (5) 3.2.5确定切削用量 (6) 3.2.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6) 3.2.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 (6) 3.2.8编写程序 (6) 3.2.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语 (8) 5 参考文献 (9)

1前言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类各专业实践性很强的,重要的课程设计。针对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人才技能需要,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应该自主加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有两个:一个是关于轨迹控制装置的设计,另一个是关于顺序控制装置的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将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机械电子有机结合,是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掌握改造一般车床,设计数控机床的方法与步骤,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目的 1,加强数控机床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训练 2加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选型与设计计算的训练 3坚强数控机床的整机设计中应该把握的主要问题的训练 2设计任务与内容 分别用关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各加工一个零件: 零件(1)零件(2) 3设计步骤 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编写程序并加工成工件。 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1)零件图的分析

数据库课程设计超市管理系统(广工)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 题目名称小型超市管理系统学生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1 月

目录 1 引言 (1) 1.1课题来源 (1) 1.2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 1.3主要工作 (1) 2 开发工具和平台 (1) 3 命名约定 (1) 4 需求分析 (2) 4.1信息要求分析 (2) 4.2处理要求分析 (2) 5 概念结构设计 (3) 5.1数据实体描述及分ER图 (3) 5.2整体ER图 (3) 6 系统概要设计 (4) 6.1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 6.2数据库物理设计 (6) 6.3系统总体框架 (7) 7 系统详细设计 (7) 7.1数据库实施 (7) 7.2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设计 (9) 7.3数据的安全设计 (10) 7.4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1) 7.5系统安装使用说明 (21) 8 回顾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1.1课题来源 到超市购物是一种较为频繁的生活事件。由于人们的超市购物行为越来越频繁,超市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种类数目与之俱增,超市商品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显然手工的管理方式是不合适的。因此利用数据库相关技术开发一个规模适当、操作方便、功能完备的超市管理系统显得很有必要。 1.2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商品销售结算,销售情况管理,商品信息管理,库存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1.3主要工作 先对小型超市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需求分析,建立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进行概念结构设计,作出E-R图并进行优化。进行逻辑结构设计,建立数据关系模型。进行物理结构设计,选择适当的存取方法。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按前面的分析设计作出若于基本表,根据应用程序和用户的需要建立视图。最后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调试、运行。 2 开发工具和平台 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程序设计语言:Java 1.6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eclipse 测试平台 Windows 7 64bit 3 命名约定 表名和属性名的首字母大写(虽然SQL语言不分大小写,但设计过程仍遵守这一约定), 1

11年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广东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管理信息系统 题目名称: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学院: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07生物工程(1)班学号:3107002327 学生姓名:郑欣鹏 指导教师:武悦博士 20010年1月13日

摘要 本报告论述的学生学籍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查询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了学生信息查询管理在实践中的问题。 本报告论述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开发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实施的全过程。在描述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该系统的开发过程具有规范化,为此,本报告确定了开发系统的指导思想:一、运用了规范化的设计思想。二、从实际应用出发,为求实用。三、以VFP(Visual Foxpro)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为主,开发一个适应学生学籍信息查询管理的系统。 本报告分为四章编写,第一章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目标、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制定和选择一个较好的系统方案,从而达到一个合理的优化系统。第二章是数据库设计和结构创建,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可以相应地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数据库需求分析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建立概念性数据模型,第三个阶段为逻辑设计阶段。第三章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运用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要求的系统。第四章是系统测试和系统运行,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错误,修正错误,使系统真正达到要求。

目录 概述 (1) 一.系统分析 (1) 1.1 用户需求 (1) 1.2 信息需求分析 (2) 1.3 系统功能分析 (2) 1.4 功能分析 (2) 二.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3) 2.1 构思ERD的4条原则 (3) 2.2 设计E-R图 (3) 三.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4) 3.1 一般逻辑模型设计 (4) 3.11 由ERD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四条原则 (4) 3.12 数据库初步的关系框架 (5) 3.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 (5) 四. 数据库物理设计与数据库保护设计 (7) 4.1 设计索引 (7) 4.2 设计表间关系 (8) 五.处理功能设计 (8) 5.1 主控模块设计 (8) 5.2 子模块设计 (9) 5.21 设计输入 (9) 5.22学生信息录入表单 (12) 5.23学生信息修改表单 (14) 六.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 (16) 6.1 数据库及其表结构的建立 (16)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题表 课题1:设计出链表结构的相关函数库,以便在程序设计中调用。要求: (1)包括线性表的各种基本函数以及常用函数(自己确定函数、函数形式及理由)。 (2)最好能借助语言环境实现图形显示功能,以便能将抽象的数据结构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将复杂的运行过程以动态方式显示出来。 (3)给出若干例程,演示通过调用自己的库函数来实现相关问题的求解。 课题2:设计出顺序表结构的相关函数库,以便在程序设计中调用。要求: (1)包括线性表的各种基本函数以及常用函数(自己确定函数、函数形式及理由)。 (2)最好能借助语言环境实现图形显示功能,以便能将抽象的数据结构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将复杂的运行过程以动态方式显示出来。 (3)给出若干例程,演示通过调用自己的库函数来实现相关问题的求解。 课题3:设计程序以实现任意两个高次多项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 要求: (1)所设计的数据结构应尽可能节省存储空间。 (2)程序的运行时间应尽可能少。 课题4:设计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要求能对包含加、减、乘、除、括号运算符及SQR和ABS函数的任意整型表达式进行求解。 要求:要检查有关运算的条件,并对错误的条件产生报警。 课题5:设计出二叉链表结构的相关函数库,以便在程序设计中调用。要求: (1)包括二叉树的各种基本函数以及常用函数(自己确定函数、函数形式及理由)。 (2)最好能借助语言环境实现图形显示功能,以便能将抽象的数据结构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将复杂的运行过程以动态方式显示出来。 (3)给出若干例程,演示通过调用自己的库函数来实现相关问题的求解。 课题6:设计出树结构的相关函数库,以便在程序设计中调用。要求: (1)包括树结构的存储结构及各种基本函数以及常用函数(自己确定函数、函数形式及理由)。 (2)最好能借助语言环境实现图形显示功能,以便能将抽象的数据结构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将复杂的运行过程以动态方式显示出来。 (3)给出若干例程,演示通过调用自己的库函数来实现相关问题的求解。 课题7: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表示广义表,并能实现下列运算要求: (1)用大写字母表示广义表,用小写字母表示原子,并提供设置广义表的值的功能。 (2)取广义表L的表头和表尾的函数head(L)和tail(L)。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太原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91201班 姓名: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 时间:2013年1月15号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1.毛坯图一张 2.零件图一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四张 5.仿真结果图一张 6.设计说明书一份 班级:机电091201 学生: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宋建军 教研室主任:贾育秦

目录 一、前言第3页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第3页 1.加工内容第4页 2.毛坯的选择第4页 3.定位基准的确定第4页 4.加工顺序的确定第4页 5.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第5页 三、机床的选择第6页 四、刀具的选择第6页 五、夹具的选择第7页 六、量具的选择第7页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第7页 八、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第8页 九、编写数控部分程序第9页 十、数控仿真及其结果第10页十一、总结第13页十二、参考文献第14页

一、前言 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现如今,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这就体现了学好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好的熟悉数控车床、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学会简单的程序编程以及数控仿真,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精编]数据库课程设计(酒店管理系统)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酒店 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酒店管理系统 课程代号:0680036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4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2.2结构设计 2.3数据库设计 第三章系统开发及实现

3.1创建主窗体 3.2创建子窗体 3.3建立公共模块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附部分源代码) 第一章引言 酒店管理系统是现代服务行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环节。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和数据库组成的进行酒店经营管理的系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整理、加工、维护和使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实现酒店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Microsoft和VB程序语言开发实现的酒店管理系统,着重阐述了该系统开发实现过程,从系统的需求分析、方案论证、模块设计、数据设计、详细设计到系统测试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酒店管理系统、Access、数据库、VB 第二章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在进行一个项目的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酒店需要管理各种人员和入住信息,希望实现酒店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一个酒店管理系统来管理酒店的日常业务。其完成功能如下: 1、能够实现对客人的登记信息查询,包括逐个浏览,以及对客人资料的增加、删除和编辑操作。

2、能够的酒店人员值班情况进行管理。 3、管理人员也可以直接增加和删除用户信息。 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根据功能模块图设计划出的实体有散客入住实体、团队入住实体、投诉管理实体、值班管理实体。 散客入住实体E-R如图2所示。 团队入住实体E-R如图3所示 投诉管理实体E-R图如图4所示 值班管理实体E-R图如图5所示 2.2 统Access即可。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级计科5 班学号3108006629 姓名蒋子源 指导教师何晓桃 2011年12 月

实验一数字证书的创建 实验项目名称:数字证书的创建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型 所属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 实验计划学时:2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 2、掌握创建数字证书的创建; 3、掌握数字证书的签发;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Java中Keytool工具创建数字证书 2、使用Keytool工具显示及导出数字证书 3、使用Java程序签发数字证书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000/xp; 2.JDK1.5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创建两个数字证书:使用别名、指定算法、密钥库和有效期的方式创建两个数字证书。 显示并且导出已创建的数字证书的内容。 签发数字证书。 1、创建数字证书: (1)使用Keytool直接从密钥库显示证书详细信息 (2)使用Keytool将数字证书导出到文件 (3)在Windows中从文件显示证书 实现代码及截图:

3、Java程序签发数字证书

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思考题 1、数字证书的功能是什么? 答:数字证书的四大功能: 数字证书功能一:信息的保密性 网络业务处理中的各类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保密要求。 数字证书功能二:网络通讯双方身份的确定性 CA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可保证网上通讯双方的身份,行政服务中心、银行和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通过CA认证确认身份,放心的开展网上业务。 数字证书功能三:不可否认性 CA中心颁发的所有数字证书类型都确保了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的不可否认性,使交易双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数字证书功能四:不可修改性 CA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也确保了电子交易文件的不可修改性,以保障交易的严肃和公正。2、k eytool –genkey 所产生证书的签发者是谁? 答:证书认证中心(CA)。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一、考核方法和容 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学生态度、题目完成情况、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按照10%、40%、30%、20%加权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评分标准: 优秀: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报告良好 或报告良好+实现“提高部分”的功能; 良好: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报告一般; 或报告一般+实现“提高部分”的功能; 中等: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报告良好; 及格: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报告一般; 以下四种,都不及格: 1)答辩几乎答不出问题; 2)报告几乎都是代码; 3)雷同部分达到60%; 4)课设报告与数据结构和c/c++关联不大。 课设报告的装订顺序如下: 任务书(签名,把题目要求贴在相应位置,注意下划线)-----目录(注意目录的格式,页码)-----1、设计任务(题目要求)-----2、需求分析(准备选用什么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元素包含哪些属性?需要哪些函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最后列出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系统设计(设计实现抽象数据类型,包含选择什么物理存储方式?数据元素的结构体或类定义,以及各函数的设计思路,算法,程序流程图等)----4、编码实现(重要函数的实现代码)-----5、调试分析(选择多组测试数据、运行截图、结果分析)-----6、课设总结(心得体会)-----7、谢辞-----8、参考文献; 课设报告打印要求: B5纸打印,报告总页数控制在10—15页,报告中不能全是代码,报告中代码总量控制在3页。版式:无页眉,有页码,页码居中 字号:小四,单倍行距 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r 截图:截图要配图的编号和图的题目,如:“图1 Insert函数流程图”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 1.长整数的加法运算 2.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顺序表 3.广义表的应用 4.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家谱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控铣床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 题目:“王”字凸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机制1201 姓名:王超 学号:1209331031 成绩: 指导教师:张丽娟 2015年4月25日 .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设计零件 (2) 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 四、程序清单 (5) 五、零件加工 (6) 六、设计小结 (7) 七、参考文献 (8) 八、感想 (9)

一、任务书 1.课程设计概述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常用的轴类零件和型腔壳体类零件,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独立分析工艺,独立编程及完成其加工。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提高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和手工编程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制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最终达到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3.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本任务书相关技术要求,完成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HNC-21M数控系统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工件。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王超 二、设计零件 我要做的零件是在金属块上刻一个“王”字。由于我是第一次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因此我选择笔画相对较少的“王’字来做。本次编程我打算用顺时钟圆弧指令G02和直线指令G01来刻画这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