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7.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7.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1165

学分:2

学时:34 (其中:讲课学时:34)

先修课程:《图形创意》、《编排设计》等

后续课程:《中外广告史》等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开课部门:艺术设计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名称为《广告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广告活动过程中消费者心理规律的学习,掌握知、情、行等心理过程与广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心理规律在广告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规律解决广告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总—分—总”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制定自主评价的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广告与广告心理概述(2学时)

[知识点]

广告及其特点;广告的主要功能;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行为特点;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及其发展历史。

[重点]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广告的影响;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

[难点]

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

[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广告心理学、消费行为等基本概念。

2、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广告的影响。

3、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4、掌握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广告的本质及特点。

2、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3、广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影响。

4、广告心理学及其基本任务。

5、接受广告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

6、影响广告诉求的因素。

7、广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广告感觉心理(4学时)

[知识点]

1、感觉的概念及其分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差别感觉阈限的应用。

4、感觉的基本规律。

5、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6、颜色视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7、颜色的接受性。

8、广告的听觉刺激。

[重点]

1、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2、广告的听觉刺激。

[难点]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的应用。

3、感觉的基本规律。

4、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广告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方法。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解释下列概念:

(1)感觉(2)感受性(3)感觉阈限(4)绝对感受性(5)绝对感觉阈限

(6)差别感受性(7)差别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在广告中的应用。

3、增强广告视觉刺激的方法。

4、彩色在广告中的作用。

5、声音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广告知觉心理(4学时)

[知识点]

1、知觉的含义、过程、分类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的特性。

3、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4、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重点]

1、知觉的含义、过程、分类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的特性。

[难点]

1、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2、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基本要求]

1、掌握知觉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掌握知觉的特性。

3、掌握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过程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3、知觉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4、广告知觉偏见。

5、名人广告应注意的问题。

6、怎样克服消费者的风险知觉。

第四章广告注意心理(3学时)

[知识点]

1、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注意的品质及广告宣传与制作。

3、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

[重点]

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

[难点]

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

[基本要求]

1、掌握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其品质。

2、掌握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注意及其两种形式。

2、注意的特点及其功能。

3、注意的品质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4、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广告设计时应采取的策略。

第五章广告记忆心理(4学时)

[知识点]

1、广告记忆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环节。

2、广告记忆的分类。

3、广告记忆的三个过程。

4、广告记忆的特点。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及决策过程。

8、信息提取和存储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重点]

1、广告记忆的特点。

2、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3、记忆的一般方法。

4、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及决策过程。

5、信息提取和存储过程。

6、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难点]

1、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及决策过程。

2、信息提取和存储过程。

3、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记忆的概念及其过程。

2、掌握遗忘的解释理论及对广告的启示。

3、掌握有助于广告记忆的策略。

4、掌握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

5、掌握广告信息设计的策略。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广告记忆及其基本环节。

2、影响无意识记选择性的因素。

3、广告再认正确性的决定因素。

4、遗忘的解释理论。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以及决定过程中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

8、信息提取和储存的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第六章广告思维心理(2学时)

[知识点]

1、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其特征。

2、创造性思维与广告创意。

3、想象的概念及创造性想象的特点。

4、创造性想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5、受众的再造想象。

6、联想的分类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7、刺激联想的方法。

[重点]

1、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其特征。

2、创造性思维与广告创意。

3、想象的概念及创造性想象的特点。

4、创造性想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5、刺激联想的方法。

[难点]

1、受众的再造想象。

2、联想的分类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3、刺激联想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思想的基本规律与广告创意的依据和素材。

2、掌握创造性想象的特点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3、掌握联想的作用和刺激联想的方法。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什么是思维?

2、思维的过程及其特征。

3、怎样才能搞好广告创意?

4、在广告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想象?

5、联想的四大规律是什么?

6、在广告中激发联想的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广告情感心理(3学时)

[知识点]

1、情感的概念及其种类。

2、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3、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4、广告作品影响情感的主要因素。

[重点]

1、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2、广告作品影响情感的主要因素。

[难点]

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基本要求]

1、了解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2、掌握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情感及其与情绪的关系。

2、情感的种类。

3、情感反应对广告宣传的影响作用。

4、影响情感反应的因素。

5、如何激发情感?

第八章广告审美心理(2学时)

[知识点]

1、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广告审美的特征。

2、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3、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重点]

1、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广告审美的特征。

2、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难点]

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其美学形象。

2、掌握增加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广告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

2、广告审美的心理特征。

3、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4、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广告需要心理(4学时)

[知识点]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消费者需要的类型。

4、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5、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6、消费者的需要特点与广告制作。

7、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定位。

8、广告对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影响。

[重点]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消费者需要的类型。

6、消费者的需要特点与广告制作。

7、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定位。

8、广告对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影响。

[难点]

1、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2、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基本要求]

1、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掌握消费者动机形成的原因和动机类型。

4、掌握需要、动机规律对广告作用。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和种类。

2、动机形成的原因。

3、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4、根据消费者需要的规律,如何进行广告制作与宣传,如何进行广告定位?

5、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第十章广告制作心理(3学时)

[知识点]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及诉求对象的确定。

3、表现计划与改变态度战略。

4、表现内容与表现作品构思。

[重点]

1、广告课题及诉求对象的确定。

2、表现计划与改变态度战略。

3、表现内容与表现作品构思。

[难点]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及诉求对象的确定。

[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的影响过程。

2、掌握课题计划、与众不同计划和态度改变战略。[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和诉求对象的确定

3、改变态度战略。

4、如何表现传达内容?

5、表现构思的形式及诉求形式。

第十一章广告宣传心理(3学时)

[知识点]

1、态度的要素及其功能。

2、态度改变的认知理论。

3、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4、广告宣传的技巧。

[重点]

1、态度的要素及其功能。

2、态度改变的认知理论。

3、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4、广告宣传的技巧。

[难点]

1、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2、广告宣传的技巧。

[基本要求]

1、掌握态度的要素及改变态度的认知理论。

2、掌握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实践与练习]

作业内容:

1、态度及其功能。

2、改变态度的方法。

3、广告宣传内容的组织方式。

4、广告宣传的技巧。

三、学时分配

章目讲课技法上机合计第一章广告与广告心理概述 2 0 0 2 第二章广告感觉心理 4 0 0 4 第三章广告知觉心理 4 0 0 4 第四章广告注意心理 3 0 0 3 第五章广告记忆心理 4 0 0 4 第六章广告思维心理 2 0 0 2 第七章广告情感心理 3 0 0 3 第八章广告审美心理 2 0 0 2

第九章广告需要心理 4 0 0 4 第十章广告制作心理 3 0 0 3 第十一章广告宣传心理 3 0 0 3

合计34 0 0 34

四、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模式;评定办法采用平时成绩和课程测试成绩。平时成绩采用多次作业成绩平均值进行综合评定,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规定各项作业,由任课教师结合学生作业评定作业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推荐教材:

《广告心理学:原理与方略》薛振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

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广告心理学》,马建青,王东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广告心理学基础》,马谋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广告心理学原理:广告背后的心理历程》,杨中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

六、大纲说明

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辅助讲解 , 课程的部分章节根据实际需求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课外时间多参考相关书籍进行知识补充。

撰写人:李海娜审定人:李海娜

批准人:李一执行时间:2013年9月

广告心理学期末重点doc资料

1.3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6】 一、调查法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该方法要求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和意见,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中,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效果。早在1917 年盖勒斯就用其研究 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的方法,其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研究者改变控制变量测得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在广告心理学研究中,它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运用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2.1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P17】 一、年龄差异二、性别差异三、经济收入差异 (一)高收入者消费特点(高消费) 1、逐名心理; 2、攀比心理; 3、冒险心理; 4、享乐心理 (二)中等收入者消费特点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大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的经济收入除了满足维持一般 生活水平的需要之外,还有一定的富余,所以他们以合理消费为特征,其在购买时: 1、注重产品的用途;中等收入者的购买活动一般是在一定现实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 他们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是具备适合他们需要的某种用途; 2、品牌或产品的象征意义,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或自我显示的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条 件时,就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中等收入者由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时,会更加关心产品和品牌的象征意义。 (三)低收入者 1、讲究节约; 2、怕冒风险 四、文化程度差异 (一)媒体接触 1、文化程度高低对接触报纸比例的影响很大,但对接触广播电视的影响相对较小; 2、文化程度越高,对时事新闻的兴趣越浓,文化程度越低,对消遣娱乐方面的内容越 感兴趣。 (二)对产品的要求 1、文化程度高的人,目光比较远大,着眼于未来,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2、文化程度高的消费者喜欢格调和品质高、耐久性好的产品。 (三)接受劝导 文化程度愈高的人,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接受观点时往往要经过自己的知识经验论证,文化水平低的人往往容易不加批判接受别人的观点。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心理学重点内容 广告传播的主体:广告人和广告受众 广告的定义:广告是由一个广告主在付费的条件下,对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个服务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商业广告的基本特征 1、它是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广告传播的中心目的是有效的影响广告对象的心理 3、广告有明确的广告主 广告主通常指付钱来宣传一项产品,一个观念或一项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广告受众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的概念,指那些接收到广告信息的人 在各个工作流程中,要想使广告被广告对象接受,从而达到广告的中心目的,要抓住两个关键的环节 1、广告要说什么 2、广告要怎么说 广告人:广告人应当是广告行业中优秀杰出的专业人才 指在广告代理公司从事经营运作设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能力:标志着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的可能性的特征 认识过程(如感觉直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 觉醒状态(如注意) 非觉醒状态(如睡眠催眠) 在心里过程中,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存在于同一心里过程之中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发生?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时由购买需要开始的,这种需要是由消费者的内因或外界诱因来激起的,之后消费者会经过收集信息,筛选,确定商品发生购买行为。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中,广告都会影响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后,消费者会做出评价,从而完成这一次购买行为并进入下一次购买行为。 广告是如火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

1、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发生感知觉,如果被注意到了并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会 进一步产生对它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2、伴随着认识活动消费者会对广告或宣传的商品产生各种情绪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 极的,,如果广告满足了消费者的主导需求,并诱发了它的购买动机,则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主导需要,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 3、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可以确立对广告与所宣传商品的态度,然后对是否购买此商品作出 决策,按照决策发动或抑制购买行为。 广告的心理功能 1、传递沟通功能 2、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 3、影响态度的功能 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呗称作有意注意 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 广告的艺术性要保持这样两点,第一要事广告对象看得懂,第二要让广告对象喜欢看。 蔡戈尼克效应? 由于某些问题尚未解决而产生的事欲望满足的迫切需求,是人们对这种为完成的事发生持续的兴趣而一直记住它,直到最终解决。 感觉概念? 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心理学家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而广告受众接受广告主要是外部感觉,它包括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味觉嗅觉等。其中某一种感觉器官只对某一种特定的刺激反映。 知觉概念? 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官对十一刺激的感受能力,主要指感受器官对相对应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感觉。感受性是一个心理量,它说明公告受众的主观感觉水平和感觉差异,指感觉能力的高低。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限。相对于绝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绝对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是人能够觉察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差别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 联觉得概念? 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又称为通感。 整体性的概念? 整体性指当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到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依据以往的经验,而直到它的其他属性和特征,从而整体的知觉它。举例:通过视觉获得苹果的外观信息,它引起下一级图式的活动,关于它的形状与颜色,由于头脑中具备其上一级的图式,即苹果这一概念,于是苹果这一概念的图式被激活,又进一步激活苹果下一级的图式,如味道,构造等。这种知觉的整体性十分依赖于旧有的图式的水平,则无法认知。以前从未吃过与见过的苹果的人,不可能仅凭看一眼苹果就完整准确的判断它。因而广告中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广告受众熟知的图式去激活它。 知觉整体性原则?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 第二讲广告吸引力和注意策略 1、广告引人注意的原理:1.新异性 2.刺激强度(大小、高低)3.活 动变化性(变动)4.对比性 5.重要性 6.需要(关心事项) 2、广告引人注意的方法:1.选择的广告位置2.增加广告的重复率3. 符合广告对象的兴趣 4.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 5.增强广告的 艺术性 6.利用悬念吸引注意 3、吸引力使是广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注意一兴趣一欲望一行动 (AIDA) 4、广告注意的动机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广告注意的一般动 机:1.有用性 2.刺激性的信息 3.趣味性 第三讲广告信息传播的知觉基础 一.人类的感知过程:1.感觉:人类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应。2.直觉: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和连贯的现实映像的过程。 二.知觉特性与个体因素的影响 1.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超负荷;选择的感觉性;知觉防御(2)知觉的整体性:完形;境联效应(3)知觉的组织性: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2.知觉的分类与推论(1)知觉分类:大脑把离散的知觉信息加以整合,并跟长时记忆中保存的经验作为比较确认它是过去经验的某一事物。(2)知觉推论:根据感觉线索对客体作出某种结论。 3.个体自身因素对知觉的影响:经验因素;动机因素;态度因素;兴趣因素;情绪因素。 4.知觉规律在广告中的运用:(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联带)(3)光环效应(4)习惯思维(固定思维模式)(5)移情作用(明星模式) 三.知觉规律对广告传播的启示 1.从北京中分离出对象:在广告和包装的具体设计上,必须把主要部分作为对象,其余部分作为背景。 2.知觉的组织性原则:(1)接近(2)相似(3)连续(4)封闭 3.知觉的恒常性(1)定义:指在照明、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对物体知觉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2)分类: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4.错觉: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对象歪曲的知觉。它只要条件具备就会出现,而且表现为一定倾向性。

广告心理学题库(送给自考同学)心得

2011广告心理学题库 1.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的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发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联系,这种方法叫实验法。 2.注意的过滤器说的观点:一种称为过滤器的注意理论认为,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3.注意在加工信息过程中的作用: (1)集中指向特定对象 (2)保持作用 (3)某种调节与监督作用 4.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5.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6.注意的一般动机:具有某些特性的信息更易支配着大众的注意。这些特性是信息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 7.适应水平理论: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有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 (1)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 (2)背景刺激 (3)有机体的内部活动 8.刺激的因素涉及刺激的许多纬度如大小与强度、新颖性、颜色、位置、变化与活动、形状等。 9.定向活动:鉴于始发的悬念广告信息十分有限,根本不足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就形成了一种动机,趋向于对该系列的下一次广告。这就是所说的定向活动。 10.感觉:当她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大脑中对特定对象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就是感觉。 11.泛化: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刺激所引起,而且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这种现象称作条件反射的泛化。12.分化:条件反射的泛化,指的是学习者对不同的类似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而条件反射的分化,则是对不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13.广告重复的积极作用: (1)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该商标商品的广告逐渐形成,只要该商品的特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在大众不太熟悉商品的场合下,比如一个新产品的出台,频率高的广告不仅强化大众对它的学习过程,而且高频率本身就可能成为该商标的一个优势指标(3)对于著名的品牌,广告的重复作用主要是防御性的,即旨在巩固消费大众已经建立了的重复购买习惯即认牌购买 14.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1)过度重复鉴于没有新内容而导致厌倦的产生。 (2)随着重复次数继续增加以至于把认知活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其结果难以产生态度改变,甚至导致消极态度。

广告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路易斯的法则的ADS法则:注意——兴趣——欲望——行为法则。标志 1901年12月 广告与市场营销: 1.广告是市场营销的四大策略之一——销售推广策略中的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 交换 企业消费者;G W G 货币 P产品 4PS P价格 P销售推广它与某一商品销售之间的联系时相当薄弱和片面的。 P地点 2.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种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3.通过4种方式实现: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 A市场营销的要素: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销售promotion B广告在营销中的地位:广告是四大策略之一。 C广告在营销中的作用:广告与销售推广的关系是比较直接的。广告做的好坏在于它有没有达到销售推广的最终目的,亦即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 销售推广具体目标则因商品、因时、因地而异。 D广告的功能:确认及识别商品,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引起新使用者对新产品的尝试,并借由目前使用者的建议促使购买,刺激某一产品的分配,增加对产品的使用,增加对品牌的偏好及忠诚度,广告除了有助于行销外,还提供可传播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功能。 E为什么要学习广告心理学? 1.广告说服需要把握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a、买点的确定与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紧密相关。b、消费者与厂家在商品关注特性上的差异。 2.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3.准确地了解心理法则需要用科学方法。 4.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经验。这有利于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但是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否则就容易错位。F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 1、在诸多市场要素组成的复杂关系之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理由是:第一,商品生产以满 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第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2、个体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 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它可由如下一般过程表征: 形成需要或激发动机(直接体验/诱因)→获取信息(回忆经验、知识/广告提供)→选择商品→购买行为→评价所购物品→下次购买 G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 1、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外部的和内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文化的,诸如信仰和价值、生活方式等;社会学的,如社会阶层结构、家庭与参照群体,生命周期、舆论指导等;经济学的,如价格、送货、支付期限和销售服务等。后者涉及个体的认知结构、学习加工、态度、动机和人格特点等。如果说外部因素的影响是间接的,那么,自身的内部因素则产生

广告心理学

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 速溶咖啡与一次性尿布,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商品。然而,在这两种新产品刚刚问世的时候,广告主自以为很有把握的广告策划活动却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消费者的心理抗拒。 速溶咖啡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的。速溶咖啡物美价廉,配料又无需特别技术,而且特别节省时间,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然而,当厂商在广告中大力宣传该产品的上述特点时,并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反而受到冷落。于是,生产厂家请来了消费心理学家做一关于该产品广告的市场调查,找出问题的症结,以确定消费者拒绝这种省时省事产品的原因何在。 心理学家首先调查了人们对雀巢公司较早的一种速溶咖啡——Nescafe,即雀巢速溶咖啡的态度,使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样本)进行了调查。这些接受调查的人首先被问及是否饮用速溶咖啡,有人回答“是”,也有人回答“否”。然后,再问及那些回答为“否”的人,他们对这种产品有何看法。大部分人都回答说,他们不喜欢这种咖啡的味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回答“否”的人并没有喝过速溶咖啡,怎么会形成“味道不好”的印象呢?于是又请这些人实际品尝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结果大部分人却又说不出它们在味道上的真正差别。因此,厂商深信:不喜欢这种咖啡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们的味道不好!他们进而怀疑在消费者不喜欢速溶咖啡的背后有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因此,又进行了另一个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了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拒绝购买速溶咖啡的真实动机,心理学家梅森·海尔①吴柏林.广告策划与策略.第2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23

广告心理学 (Mason Haire)改用了一种称之为角色扮演法的投射技术,进行了深层的研究。海尔这次不再直接去问人们对这种咖啡的看法,而是编了两张购物清单,然后把这两张购物清单分别让两组妇女(调查对象)阅读并请她们描述一下写这两张购物清单的“主妇”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两张清单上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目不一样,那就是购物清单A上包含了速溶咖啡,购物清单B上则包含了新鲜咖啡(见表1-1)。 表1-1 关于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的两张购物清单 当两张购物单分别被两组妇女看过以后,请她们简要描述一下按此清单购物的家庭主妇的形象。结果,看了购物清单A的那组妇女,有48%的人称该购物者为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极少数(4%)的人把该购物者说成俭朴的女人,显然大部分人认为该购物者是一个挥霍浪费的女人,还有 16%的人说她不是一位好主妇。在另一组看了购物清单B的妇女中,则很少人把该购物者说成是懒惰的、生活没有计划的女人,更没有人把她指责为不好的主妇。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 表1-2 关于速溶咖啡与新鲜咖啡的购物者形象的描述 从所得的这个结果中,显示出这两组妇女想象中两个购物主妇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它揭示出当时接受调查的妇女们内心里存在着一种心理偏见,即作为家庭主妇应 2

广告心理学重点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下) 第四节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说服的传播模型_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岀了一种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 件。 :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 :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 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 广告的说服_ '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 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 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 -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 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突岀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 实际表演或操作4 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 -消费者的现身说法 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_ 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_ '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利用误导,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名词解释) '引起误导的因素: 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 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 -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 _ 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 ,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第六节态度的测量 总加量表Likert Scale _利凯特1932 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1929 _ _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1957 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_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80年代初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第一章绪论 在这开门见山的第一章,按照惯例,我们将简要地介绍一下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分析广告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广告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广告活动是广告人组织、策划的,广告作品是广告人制作设计出来的。广告人策划的广告活动、设计的广告作品,目的是要对消费者的思想、情感、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是,消费者受到广告的影响及其程度因广告活动不同而异。柯达胶卷系列电视广告的幽默和人情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万宝路广告气势磅礴的场面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却仍然历历在目。恒源祥广告那“发羊财”、“羊羊羊”烦人的叫声还在耳边,而类似恒源祥的产品广告,叫声虽然同样烦人,却早已烟消雾散。20世纪90年代铺天盖地的“脑黄金”葬送的史玉柱以及他的“巨人”帝国,而今铺天盖地的“脑白金”却又奇迹般地救活了史玉柱。也就是说,有的广告活动对人产生了深刻的正面影响,有的影响不大,有的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广告只对人的认识产生影响,有的广告只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有的广告却对人的认识、情感和语言都产生了影响。广告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程度是大还是小,都与广告活动的组织策划水平、广告设计制作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广告产生预期的影响力,这就需要对广告活动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实质作深入的探讨。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主期望达到的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实质上就是要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希望消费者看了广告之后能够采取了购买行动。但是,如果消费者接触了广告之后,没有采取购买行动,产品的销售量没有上升,这是否意味着广告就没有作用呢?要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要求广告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在广告刺激的作用下,消费者经历了哪些心理历程。这是广告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探明广告的作用机制,对于广告主预设广告目标,制定广告战略,衡量广告的效果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但要使广告说的“什么”有的放矢,让消费者爱听、听进去,广告创作者必须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对什么事情比较敏感,哪些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哪些问题会激发它们的欲望。也就是说,要探讨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以及影响他们购买、消费的原因。 在广告诉求过程中,“说什么”固然重要,但“如何说”、“由谁说”也同样重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有时候“如何说”或“由谁来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所以广告心理学在研究“说什么”背后的规律的同时,也探讨“如何说”以及“由谁说”等相关问题的基本心理原则。 第三,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人们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是从认识外界事物开始的。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从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开始的。消费者认知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广告的传播效果、说服效果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所以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广告认知过程,或者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广告实践中,都是十分必要的。对广告的认知包括对广告的注意、感觉、知觉、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媒体接触心理。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是传递广告信息的渠道。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决定着广告信息能否为消费者所接受。当消费者与媒体关系密切,经常接触媒体,广告信息被接受的概率就比较高。反之,当消费者远离媒体,广告信息的到达率就

广告心理学重点(下)

自学考试“广告心理学”全书重点(下) 第四节说服的信息传播模型与广告说服 说服的传播模型? ? 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4传递者或信息源涉及的问题是,它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客观性或无私心成为可信的基本条件。 4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本身,但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 4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中心问题是信念和人格(人性) 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4 广告的说服? ?广告成为诱因的因素: 广告信息本身与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有关4 广告信息源有较高的可信度4 4广告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化广告气氛或情境4 如何增强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4突出广告产品的特点,也不回避次要特性的不足,即宣传的客观性 实际表演或操作4 科学鉴定的结果和专家学者的评价4 4消费者的现身说法 失实广告的修正作用? 第五节误导性广告的分析与对策 误导性广告的分析? ?误导性广告:误导是一种心理效应。它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利用误导,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这种广告就是误导性广告。(名词解释)?引起误导的因素: 从误导的词语来看,他们的语义往往带有多义性或模糊性4 某些误导性传播跟境联效应有关4 4误导引发的错误知觉可能涉及主体的期待心理。 克服误导性广告的对策? 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大众应努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识别虚假广告的手法 ?在识别各类广告信息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注意知觉的线索上,须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 第六节态度的测量 总加量表Likert Scale?利凯特 1932 等距离表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 塞斯通蔡夫 1929? ?语义分析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奥斯古特 1957 多极估量量表Multistage Evaluation? Scale二维评价量表马谋超曹志强 80年代初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第一节广告的理性诉求于“独特卖点建议” ?广告的理性诉求: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名词解释)

(广告传媒)广告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广告心理学: 动机性遗忘理论: 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被遗忘的事物往往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冲突,或是以唤起个体的创伤性体验。但动机性遗忘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经验已从记忆贮存中消失。 感觉阈限: 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是非适宜刺激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形象记忆: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 联觉: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差别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刺激变化强度被叫做差别阈限。阈限是指人刚刚能够感觉到的刺激强度水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当刺激量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感觉出有差别。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逻辑记忆: 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概念、定理、公式、观点等都是以事物的意义和特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关系为内容,通过思维活动和借助于词语的作用,才能产生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并在脑中留下印象。逻辑记忆是人类所特有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品牌认知: 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应该具备比较高的知名度,然后是受众对该品牌的内涵、个性等等有较充分的了解,并且这种了解带来的情感共鸣是积极的、正面的,最后,在使用了产品、认可了产品价值后,还会再次重复购买,成为忠诚的消费者。 品牌认知的基础元素: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节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必要性 一、从心理学对广告的意义看广告心理学 (一)受众的心理特点 1、大部分消费者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清楚,大多数消费者是非理性的。 2,、有时候消费者即使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也不见得会据实相告,他们在不经意的瞬间,可能会做出与自己完全相反得答案 直接询问消费者最容易出错的原因 1、有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买一个产品 2、消费者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 3、社会规范的原因对消费者的束缚 (二)、心理学对广告的重要意义 1、广告说服需要找对人,说准话 2、广告策划与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 3、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 4、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特征需要采用科学的心理研究方法 二、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看广告心理学 1、吸引注意力 适应注意力抓住注意力 2、传播注意力 3、情感诉求 4、进行说服 两种相反得观点:1、“强势”作用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大的影响 2、“强势”作用提醒顾客某品牌的产生 5、指导购买 6、创造流行 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一)广告参与者 1、广告人 具有知识、技术、经验及洞察力、能为广告主建议最好使用广告完成他们的目的,并能有效的去执行,使广告达到这些目的的人。 2、广告受众 3、广告主 (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个性性格) 3、心理状态觉醒非觉醒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实践应用理论构架 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定义:研究者预先拟定好问卷、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经常用于广告效果的研究 调查法的优缺点:优:1、内容客观便于分析方便高效 2、匿名性强回答真实 3、节省人力时间经费 缺:1、抽样不合理引起结论有问题 2、问卷编制比较复杂 3、不够灵活难于适应每一个被测者 二、实验法 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采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操控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试验中有研究者控制的因素称为自变量 研究者在改变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测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 2、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优点:控制条件比较容易实现,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缺点:被测者有实验意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现场试验优点: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缺点:无法严格控制干扰 三、内容分析法 定义:一种对第二手资料或者案头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方法,经常被用于广告活动心理策略研究以及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步骤:1、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定音,制定可以掌握,容易操作的内容分析标准和编码方法 2、对案头资料进行抽样 3、对编码员行训练 4、对编码员获得的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四、投射法 定义:通过给被访者提供一种模糊的,非结构性的访谈情境,使其在一种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条件下,自由,充分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探究其隐藏在表面下的真实心理——真实的情感,意图和动机的一种研究方法。 投射法在广告心理学中主要用于探究消费者的潜在动机和情感。 优点:真实性强,比较客观

广告心理学课程学习大

《广告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广告心理学》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广告心理学课程力求紧密联系广告实际,反映国内外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是心理学与广告学的融合,对学生系统地讲授广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学习广告专业其他广告专业的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广告活动中受众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广告策略,对广告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增强分析解决企业市场运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 1.基本内容 (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广告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2.基本要求 (1)了解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以及清楚其发展的阶段; (2)了解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3.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2)难点: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 1.基本内容 (1)广告表现的心理原则; (2)广告引人注意的原理和方法; (3)广告的视知觉原理及运用; (4)影响广告语言感知的因素; (5)影响广告语言理解的因素; (6)提高广告信息记忆效果的基本方法。

2.基本要求 (1)了解广告表现的心理原则; (2)掌握广告引人注意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广告的视知觉原理及运用; (4)理解影响广告语言感知的因素; (5)理解影响广告语言理解的因素; (6)掌握提高广告信息记忆效果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 (1)重点:①广告引人注意的原理和方法; ②广告的视知觉原理及运用; (2)难点:①广告受众对广告的理解过程; ②提高广告信息记忆效果的基本方法。(三)广告说服的心理机制 1.基本内容 (1)态度 (2)广告的说服机制 (3)广告的说服技巧 2.基本要求 (1)理解态度的含义及特征; (2)掌握广告的说服机制、及技巧。 3.重点、难点 (1)重点:态度的基本知识; (2)难点:①广告说服机制的理论模式; ②广告说服机制及策略。 (四)广告说服的心理策略 1.基本内容 (1)比较; (2)双面论证; (3)幽默; (4)恐惧诉求; (5)性诉求; (6)潜意识诉求; (7)情感及理性诉求。 2.基本要求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集供参考

广告心理学习题集 一、选择题题库(从每道题目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或最合理的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 1.下列哪种广告不宜太多重复 A 幽默广告 B 为不太引人注意的产品作的广告 C 内容抽象、复杂的广告 D 存在大量竞争的产品广告 2.下列哪些不属于边缘线索 A 明星代言人 B 精美的包装 C 悦耳的音乐 D 高品质的陈述 3.下列关于电视广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确保关键画面至少保持2秒钟,关键画面一定要显示商标 B 与关键画面有关的声音应该跟在关键画面之后,置于次要画面之中 C 在词的运用上,肯定句中应运用低意象词,否定句中则用高意象词 D 不同的广告围绕同一主题改变画面,减少各种形式的疲劳 4.根据罗斯特和佩斯在《广告和营销管理》一书的观点,对电视广告来说,应确保关 键画面保持至少几秒钟 A 1秒 B 2秒 C 3秒 D 4秒 5.我国大陆第一则“名人广告”为 A 葛优—双汇火腿 B 李宁—健立宝 C 李默然—三九胃泰 D 蔡国庆—华意 空调 6.广告中语言的首要作用是 7. A 传递商品信息 B 实现“二级传播”的基础 8. C 维持广告传播近期效果 D 维持广告传播的远期效果 9.在现代市场中,要拥有高的品牌知名度,首先的先决条件是 A 科学的品牌命名 B 过硬而稳定的产品质量 C 良好的信誉及服务 D 大量的广告投入 10.一个真正好的品牌标志,其关键是 A 让消费者接受、喜欢,赏心悦目 B 与品牌、产品密切联系 C 遵循标志设计原则设计出来 D 必须经过市场研究的评判

11.下列哪种媒介的受众接触度最高 A 电视 B 报纸 C 广播 D 杂志 12.根据罗明等研究,收视时间最长的年龄段是 A 13-18岁 B 19-34岁 C 41-60岁 D 61以上 13.什么是广告影响消费者的基本前提 A 消费者与媒体的接触 B 消费者与广告人的接触 C 广告人与媒体的接触 D 广告主与媒体的接触 14.根据北方经济咨询公司1999年的调查,女性比男性更关心以下哪一种题材的节目 A 生活爱情 B 武打片 C 革命战争 D 各朝代历史 15.高收入者在商品消费的特点是 A 关心产品用途 B 喜欢攀比 C 讲究节约 D 怕冒风险 16.消费者要求每个属性都达到最低标准的品牌选择模式 A 优势模式 B 连续性模式 C 不连续模式 D 期望值模式 17.下列哪个因素是影响青年女性消费者消费的最主要内在因素 A 美的追求 B 爱潇洒 C 爱自尊 D 节约 18.男性比女性更感兴趣的电视剧题材是 A 武打片 B 爱情片 C 生活片 D 现代农村 19.高收入者在品牌选择时更加看重品牌的什么属性 A 质量 B 价格 C 知名度 D 包装 20.下面哪种品牌选择模式运用的最广泛: A 连续性模式 B 编撰模式 C 不连续性模式 D 优势模式 21.下列广告媒体中,信息可靠性最低的是 A 报纸 B 杂志 C 电视 D 互联网 22.影响诱惑性购买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 产品的货架摆设 B 产品的包装 C 货架位置的高低 D 专柜展销, POP 23.常被看作是城镇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广告类别是 A 路牌 B 电视 C 霓虹灯 D 广播 24.由他人和周围情景因素影响的购买行为是

广告心理学论文心得

浅析性别对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影响 ——观《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课程名称:广告心理学 专业:广告设计 班级:10级广告设计2班 姓名:安芯仪 学号:1007030201 指导老师:詹琳

《广告心理学》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目录 一、前言 二、论文正文 (一)、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 1、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概念 2、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 (二)、男性和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1、男性消费心理分析 2、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三)、男性和女性消费行为分析 1、男性消费行为分析 2、女性消费行为分析 (四)、男性和女性在消费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总结三、结论

浅析性别对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影响 ——观《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摘要: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用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将一个女性购物狂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也让我们认识到女性在面对购物消费时所展现出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但本片也通过细节对比,向我们说明男性在消费时所产生的心理及发生的行为与女性是完全不同的。如今,消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准确认识性别对于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影片《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从侧面恰如其分的为我们揭露了这一重要现象。 关键词: 女性男性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一、前言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可以说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拥有强烈购物欲望的女孩,因为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购物欲,工作了几年不仅是个“月光族”,而且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卡债。她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填补自己的债务漏洞,直到爱情、友情双双离她而去的时候,她才开始醒悟,通过努力,不仅改掉了“购物狂”的毛病,还重新收获的友情和爱情。虽然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喜剧,但其中包含了许多当今时代人们在面对消费时的态度及心理变化,这也使得影片不仅成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更是一本让人正确认识消费的教科书。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心理学 英文名称: Advertisements Psyc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笔试,以闭卷方式考察,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授课对象:广告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 教材:《广告心理学》(广告学精品教程),舒咏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广告心理》,马谋超编著,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 《现代广告心理学》,马建青、王东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广告的心理原理》,杨中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 《现代广告学概论》,汤哲声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现代广告学》,苗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研究在广告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包括广告与消费行为、广告的认知心理、广告的说服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并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的活动规律与特点,缩短广告应起的作用、可能起到的作用与实际起到的作用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广告心理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广告与消费行为、广告的认知心理、广告的说服心理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的广告运作过程的现象,并进行一定的广告实际操作。 重点:全面系统地认识广告活动中受众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广告策略 难点:广告心理过程所涉及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第一章绪论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 1、光环效应: 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 2、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3、皮革马利翁效应: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 4、广告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 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 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 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 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 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②认知反应理论:消费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广告刺激,而是主动地评价广告信息,消费者接受和加工广告时所产生的思想,会对说服效果产生中介作用。 ③认知失谐理论:人们对一个对象形成新的态度时,会出现以下倾向:使新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如果感知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 ④启发式加工理论:消费者对广告中所传播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并不进行仔细的思考,而是根据广告中的一些线索,如广告论据的多少,专家评价,广告中所使用的名人的声望等直接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 二、简答题(4个,5分/个,共20分) (一)影响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特征 2、个人的主观性因素(需要、态度、兴趣、经验) 3、情境因素 (二)、如何利用注意规律进行广告创作 1、利用刺激的特点增强广告的吸引力 2、适当增加广告的重复率 3、增强广告的艺术性 4、利用悬念 (三)、知觉的影响因素 A、知觉对象的特征:刺激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P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