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蒸发器计算说明书-xs

四、蒸发器计算说明书-xs
四、蒸发器计算说明书-xs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工质为R22,制冷量kW 3,蒸发温度C t ?=70,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211,湿球温度为C t b ?=5.151,相对湿度为34.56=φ%;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132,湿球温度为C t b ?=1.112,相对湿度为80=φ%;当地大气压力Pa P b 101325=。 (1)蒸发器结构参数选择 选用mm mm 7.010?φ紫铜管,翅片厚度mm f 2.0=δ的铝套片,肋片间距 mm s f 5.2=,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距mm s 251=,沿 气流方向的管排数4=L n ,迎面风速取s m w f /3=。 (2)计算几何参数 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 mm d d f o b 4.102.02102=?+=+=δ 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 mm s s 65.21866.02530cos 12=?=?= 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 mm s L 6.8665.21442=?== 设计结果为 mm s L 95.892565.2132532=+?=+= 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 f b f s d s s a 100042221? ??? ?? -?=π ()5 .21000 4.10414.36 5.212522???? ???-??= m m 23651.0=

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f f f b b s s d a ) (δπ-= ()5 .21000 2.05.24.1014.3? -??= m m 203.0=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m m a a a b f of 23951.003.03651.0=+=+= 每米管长管面积: m m d a i i 2027.0)20007.001.0(14.3=?-?==π 每米管长的外表面积: m m d a b b 2003267.00104.014.3=?==π 肋化系数: 63.14027 .03951 .0== = i of a a β 每米管长平均直径的表面积: m m d a m m 2 02983.020086 .00104.014.3=?? ? ??+?==π (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 ①空气的物性 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C t t t a a f ?=+=+= 172 13 21221 空气在下C ?17的物性参数 3215.1m kg f =ρ

蒸发器尺寸设计

蒸发器工艺尺寸计算?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蒸发器的加热管通常选用38*2.5mm无缝钢管。 加热管的长度一般为0.6—2m,但也有选用2m以上的管子。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后的难以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易结垢和易起泡沫溶液的蒸发易选用短管。根据我们的设计任务和溶液性质,我们选用以下的管子。 可根据经验我们选取:L=2M,38*2.5mm 可以根据加热管的规格与长度初步估计所需的管子数n’, =124(根) 式中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优化后的面积); d0----加热管外径,m;????? L---加热管长度,m;? 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管板厚度所占据的传热面积,则计算n’时的管长应用(L—0.1)m. 2循环管的选择 ????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小的原则考虑的。我们选用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截面积可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加热管的总截面积可按n’计算。循环管内径以D1表示,则 所以mm 对于加热面积较小的蒸发器,应去较大的百分数。选取管子的直径为:循环管管长与加热管管长相同为2m。 按上式计算出的D1后应从管规格表中选取的管径相近的标准管,只要n和n’相差不大。循环管的规格一次确定。循环管的管长与加热管相等,循环管的表面积不计入传热面积中。 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撒谎能够的排列方式。 ?? 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同心圆排列。根据我们的数据表加以比较我们选用三角形排列式。 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据已经标准化,只要确定管子规格,相应的管心距则是定值。我们选用的设计管心距是:???? 确定加热室内径和加热管数的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数nc,管子安正三角形排列时,nc=1.1* ;其中n为总加热管数。初步估计加热室Di=t(nc-1)+2b’,式中b’=(1—1.5)d0.然后由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内径作

三效蒸发器操作说明书

三效减压强制循环蒸发设备 操 作 说 明 书

目录 一、设备简介....................................................................... - 3 - 二、设备工艺介绍 ............................................................... - 6 - 三、操作规程....................................................................... - 8 - 四、故障分析..................................................................... - 13 - 附图: 工艺流程图

1、设备生产厂家:陕西长城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2、设备名称:三效卧式强制循环蒸发器 3、设备型号:SWQZ-Ⅲ-1500型 4、设备参数

6、设备特性简介 (1)加热室 各效加热室均采用卧式安装,管程均进行分段排布,总体物料流向为混流(有效的降低了强制循环泵所需的流量扬程从需降低了泵的功率)。各效效体上部均装有不凝汽管路,不凝汽管口装置节流垫片,可调节各效真空度与温度,这样可有效的保证各效真空度与温度达到技术参数表所标数据。各效均装置冷凝水管口。 (2)分离器 各效分离器上均装置真空表、温度计与灯孔视镜,时时观测各效真空、温度与物料蒸发状态;各效下部出料口均装置防旋装置。(3)预热器 预热器为列管式预热器,卧式安装。预热器热源利用各效加热室与物料换热产生的二次蒸汽,可有效的节省了蒸汽耗量,提高了热源的利用率;预热器因安装于三效分离器与冷凝器之间,在预热物料的同时对二次蒸汽进行冷凝,降低了冷凝器的负担并降低了冷却用水量。 (4)冷凝器 冷凝器为间接表面接触式冷凝器,卧式安装。以温度相对较低的冷却水在冷却管内冷却在管外的流动可凝气体,冷凝后的冷凝水下降至冷凝器底部后,用冷凝水泵抽出,不存在与冷却水的混合,杜绝了二次污染。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一)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 器、刮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4)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二)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1 + W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1-8) 式中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p ?1p k p '∑∑?-'-=?)(1k T T t ∑?t 1T k T '∑?∑∑∑∑?'''+?''+?'=??'

三效蒸发器操作说明书

*************有限公司 三效蒸发结晶装置 操作说明书 一、安全事项 警告: 1.本装置电气控制柜内部严禁进水或受潮。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公司所提供的操作说明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电气常识和机械常识,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操作。 4.严禁在无介质的状态下运转本装置。 5.严禁在介质蒸发干后,继续运转。 6.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该注意到本装置的警示标志。 7.本装置安装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按照程序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 1.请牢记停止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立即停机; 2.无论进行何种保养,检查,调整,请务必关闭机台及主开关; 3.停电时请关闭主电源开关。 安全标志 1.在机台上必要的地方张贴防止事故的警告等的安全标志,并请务必遵守标志中显 示的注意事项; 2.请勿剥除机台上所附的警告等安全标志,若标志丢失或因污损等原因使其无法辩 认时,请与本公司联系并设法替换。 二、设备基本组成 详见三效蒸发装置竣工图(PID图)。

三、操作说明 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操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培训后才能操作该设备,并遵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 2.检查设备各法兰,阀门,管道有没有漏气,漏水的现象; 3.检查各泵的油位是否充足,应在二分之一处; 4.启动密封水泵,保证各泵有充足的冷却密封水供应; 5.提前确认相关连接部分,蒸汽系统、冷却水系统、配电室等,蒸汽、电、冷却水、 原水正常情况下开车; 6.开机前确保主电源正常,设备电源在接通状态。所有阀门在设定的开关状态,仪 表正常工作; 7.开机前确认浓缩装置原水池液位,浓缩装置物料槽在高液位时可以进行处理。如 不在设定液位时,需要处理,必须随时掌握处理进度; 8.本设备实现自动化,执行一键开机运行,设备按设置程序自动运行。 自动时,执行以下操作: 1.首次启动时需要往真空泵补水,。若真空泵之前有运行过,则无需再次补水。 此操作只需打开手动补水阀,补水完成请关闭手动补水阀。 2.真空泵的冷却是通过真空泵内循环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启动首先启动冷却水循环 泵,开机前请检查确定冷却塔循环泵选择开关却换到自动状态,打开冷却水管路 手动阀。 3.真空泵确认正常后,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 4.进料泵为一备一用,启动前确认进料手动阀是否打开,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 自动状态,根据原液槽和一效分离器的液位许可,两个液位都许可时,自动启动。 5.一效进料电动阀是进料泵的出口电动阀,一效进料阀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后, 进料泵才可以切换到自动状态。二效、三效进料阀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后,在分离器液位为L以下时自动打开,补充物料到H液位。 6.强制循环泵是密闭循环泵,密封需要自来水冷却,机封冷却水电磁阀控制冷却自 来水,机封冷却水电磁阀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确认完冷却水电磁阀后,强 制循环泵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 7.一效出料泵也是密封循环泵,机封需要自来水冷却。系统启动后一直启动状态,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一)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 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 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刮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 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 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 差。 (4) 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 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 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 (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 1 + W 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1.1:1.2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p ?1p k p '∑∑? -'-=?)(1k T T t ∑?t 1T k T '∑?

三效蒸发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915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三效蒸发器操作规程正 式样本

三效蒸发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工艺要求 1.1 产出合格的水; 1.2 达到废液浓缩要求; 1.3 做好液体平衡工作,控制处理量、接收量、 排放量平衡; 2.岗位任务 接收精冶工段、化验室废水,利用炉前岗位蒸汽 热能,通过本岗位设备,将废液中水利用蒸发冷凝分 离出回用,浓缩后废液再处理的工艺。 3. 开、停车程序及注意事项 3.1 开车前准备

3.1.1 确认在试水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设备均已检修完毕,通知公用工程准备开车;检查所有放空、放净、取样、冲洗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3.1.2. 协调前工段操作人员准备向本工段进料。 3.1.3. 检查一次水已经供至车间,各用水点排气完毕,水质无明显的铁锈及杂物。 3.1. 4.打开各泵的机械密封冷却水的阀门,机械密封不能在无冷却液的情况下运转。 3.1.5.检查循环冷却水供水压力(0.4MPaG),打开间接冷凝器(E05)进口管线CWS01阀门和出口管线CWR01阀门,并调整阀门开度,检查循环冷却水上水压力(PG05)、温度(TG05)及回水温度(TG06)仪表示参数是否准确。 3.2 上料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一)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 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 及冷凝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 蒸发器、刮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 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 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 效总温差。 (4) 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 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 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 直到所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 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 (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 1 + W 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110x x F W -=(n W W i =i i W W W F Fx x ---=210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1-8) 式中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由于蒸发器中溶液的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由于管路流体阻力产生压强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n p p p k '-=?1p ?1p k p '∑∑?-'-=?)(1k T T t ∑?t 1T k T '∑?∑∑∑∑?'''+?''+?'=??'?''?'''

升膜蒸发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 ........................................................................................................................................... .设计课题 (2) (2) ........................................................................................................................................... .设计条件 (2) (3) ........................................................................................................................................... .设计要求 (2) (4) ........................................................................................................................................... .设计意义 (2) (5) ........................................................................................................................................... .主要参考资料.. (3)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3) 三设计计算 (4) 3.1. ......................................................................................................................................... 总蒸发水量 (4) 3.2. ......................................................................................................................................... 加热面积初算. (4) ( 1)估算各效浓度 (4) ( 2)沸点的初算 (4) ( 3)温度差的计算 (5) (4)计算两效蒸发水量V,V2及加热蒸汽的消耗量S (6) (5)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 (7) ( 6)分配有效温度差,计算传热面积 (9) 3.3. ............................................................................................................................................ 重算两效传热面积.. (10) ( 1)第一次重算 (10) 3.4 计算结果 (11) 四蒸发器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3)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一)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刮 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4)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 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1 + W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1-8) 式中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p ?1p k p '∑∑?-'-=?)(1k T T t ∑?t 1T k T '∑?∑∑∑∑?'''+?''+?'=??'

蒸发计算方法综述

蒸发 摘要:蒸发是地球表面水量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分量,对于区域气候、旱涝变化趋势,水资源形成及变化规律,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列举了常用的几种蒸发计算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提出了未来蒸发计算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蒸发 计算方法 1 关于蒸发的几个概念 蒸发(Evaporation )是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基本要素之一。水分从液态变为汽态的过程称为蒸发。它涉及地球表层中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最为强烈的活动层——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 ),常受下垫面条件(如地形、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状况等)、植物生理特性(如植物种类、生长过程等)和气象因素(如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蒸发蒸腾问题成为水文学、气象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焦点。 发生在海洋、江河、湖库等水体表面的蒸发,称为水面蒸发,它仅受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的热能条件制约,故又可称为蒸发能力。发生在土壤表面或岩体表面的蒸发,通常称为土壤蒸发。发生在植物表面的蒸发,称为植物蒸腾或植物蒸散发。发生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称为流域蒸散发或陆地蒸发。陆地蒸发不仅取决于热能条件,还取决于可以供应蒸发的水分条件,即供水条件。 蒸发蒸腾(Evaportranspiration ,简称ET )包括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在全球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0ET ):为一种假想参考作物的蒸发蒸腾速率。假想作物的高度为0.12m ,固定的叶面阻力为70s/m ,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且不缺水的绿色草地蒸发蒸腾量。0ET 的计量单位以水深表示,单位为mm ;或用一定时段内的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mm/d 。 2 直接测定法 2.1 蒸发皿测定法 1687年英国天文学家Halley 使用蒸发器测定蒸发量揭开了水面蒸发观测的序幕。蒸发皿测定法主要包括大型蒸发池和小型蒸发器。大型蒸发池(20E 面积20m 2或100E 面积100m 2)的蒸发资料虽然能够代表大水体的实际水面蒸发,但由于造价太高,不可能所

三效浓缩蒸发器操作规程

三效浓缩蒸发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员工的操作技能,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三效浓缩蒸发器 3编写依据:《三效浓缩蒸发器说明书》 4职责 4.1本生产岗位操作工严格按本规程执行 4.2车间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规程的严格执行,对执行情况负责5内容: 5.1准备 5.1.1确认所需浓缩物料准备足够,并处于储罐待浓缩状态 5.1.2确认锅炉所产蒸汽充足,并能满足本次生产的全过程 5.1.3确认冷却水供应充足并温度适宜,冷却塔所用设备处 于正常运行状态

5.1.4确认三效各分离器破空阀、所有泵前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 5.1.5确认真空泵冷却水打开适宜状态(开1/3为宜),各效 泵冷却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并保证各效泵冷却密封水充足,检查冷却水出口有冷水流出(在冷却水未开启前禁止开启设备) 5.1.6对所需浓缩物料打入平衡槽适量,准备浓缩 5.2开机操作 5.2.1开机顺序:真空泵一一进料泵一一一效循环泵一一二效循环泵一 一三效循环泵一一出料泵(同时打开蒸汽阀)一 —冷凝水泵 5.2.2开启真空泵,当三效分离器真空度达到0.08MPa时, 微开蒸汽主阀门,并将分气缸底部的阀门打开,排净冷凝水 (注:若此时遇情况关闭真空泵、或者真空度在0.06MPa以上时,再开启真空泵时必须先打开真空泵放气阀,待真空泵开启后放水完毕再关闭放气阀) 5.2.3观察各效真空度,当达到0.09MPa时,要微开进料泵的回流 阀,系统会自动开启进料泵,料液经预热器进入一效分离器,并观察料液流量(现定7方/小时左右),一二三效 循环泵及出料泵、冷凝水泵相续自动开启。(注:同时观察 各 分离器内是否有物料流入,若没物料流入,立即停止该效循环泵以及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多效蒸发器设计计算(一)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迭代计算法 (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器压强)、蒸发器的形式(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刮 膜蒸发器)、流程和效数。 (2)根据生产经验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 (3)根据经验,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4)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5)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若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 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相等(或满足预先给出的精度要求)为止。 (二)蒸发器的计算方法 下面以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为例介绍多效蒸发的计算方法。 1.估值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组成 总蒸发量(1-1) 在蒸发过程中,总蒸发量为各效蒸发量之和 W = W1 + W2 + … + W n (1-2) 任何一效中料液的组成为 (1-3) 一般情况下,各效蒸发量可按总政发来那个的平均值估算,即

(1-4) 对于并流操作的多效蒸发,因有自蒸发现象,课按如下比例进行估计。例如,三效W1:W2:W3=1:: (1-5) 以上各式中 W — 总蒸发量,kg/h ; W 1,W 2 ,… ,W n — 各效的蒸发量,kg/h ; F — 原料液流量,kg/h ; x 0, x 1,…, x n — 原料液及各效完成液的组成,质量分数。 2.估值各效溶液沸点及有效总温度差 欲求各效沸点温度,需假定压强,一般加热蒸汽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或末效压强)是给定的,其他各效压强可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1-6) 式中 —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Pa ;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Pa ; —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Pa 。 多效蒸发中的有效传热总温度差可用下式计算: (1-7) 式中 — 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 —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 — 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 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 (1-8) 式中 —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p ?1p k p '∑∑?-'-=?)(1k T T t ∑?t 1T k T '∑?∑∑∑∑?'''+?''+?'=??'

三效蒸发器操作说明书

*************有限公司三效蒸发结晶装置 操作说明书 第1页共9页

一、安全事项 警告: 1.本装置电气控制柜内部严禁进水或受潮。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公司所提供的操作说明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电气常识和机械常识,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操作。 4.严禁在无介质的状态下运转本装置。 5.严禁在介质蒸发干后,继续运转。 6.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该注意到本装置的警示标志。 7.本装置安装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按照程序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 1.请牢记停止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立即停机; 2.无论进行何种保养,检查,调整,请务必关闭机台及主开关; 3.停电时请关闭主电源开关。 安全标志 1.在机台上必要的地方张贴防止事故的警告等的安全标志,并请务必遵守标志中显示的注 意事项; 2.请勿剥除机台上所附的警告等安全标志,若标志丢失或因污损等原因使其无法辩认时, 请与本公司联系并设法替换。 二、设备基本组成 详见三效蒸发装置竣工图(PID图)。 三、操作说明 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操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培训后才能操作该设备,并遵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 2.检查设备各法兰,阀门,管道有没有漏气,漏水的现象; 3.检查各泵的油位是否充足,应在二分之一处; 4.启动密封水泵,保证各泵有充足的冷却密封水供应; 5.提前确认相关连接部分,蒸汽系统、冷却水系统、配电室等,蒸汽、电、冷却水、原水 正常情况下开车; 6.开机前确保主电源正常,设备电源在接通状态。所有阀门在设定的开关状态,仪表正常 工作; 7.开机前确认浓缩装置原水池液位,浓缩装置物料槽在高液位时可以进行处理。如不在设 定液位时,需要处理,必须随时掌握处理进度; 8.本设备实现自动化,执行一键开机运行,设备按设置程序自动运行。 自动时,执行以下操作: 1.首次启动时需要往真空泵补水,。若真空泵之前有运行过,则无需再次补水。 此操作只需打开手动补水阀,补水完成请关闭手动补水阀。 2.真空泵的冷却是通过真空泵内循环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启动首先启动冷却水循环泵,开 机前请检查确定冷却塔循环泵选择开关却换到自动状态,打开冷却水管路手动阀。 3.真空泵确认正常后,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 4.进料泵为一备一用,启动前确认进料手动阀是否打开,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 态,根据原液槽和一效分离器的液位许可,两个液位都许可时,自动启动。 5.一效进料电动阀是进料泵的出口电动阀,一效进料阀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后,进料 泵才可以切换到自动状态。二效、三效进料阀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后,在分离器液位为L以下时自动打开,补充物料到H液位。 6.强制循环泵是密闭循环泵,密封需要自来水冷却,机封冷却水电磁阀控制冷却自来水,

三效蒸发器操作说明书

三效蒸发器操作说明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有限公司 三效蒸发结晶装置 操作说明书 一、安全事项 警告: 1.本装置电气控制柜内部严禁进水或受潮。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公司所提供的操作说明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电气常识和机械常识,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操作。 4.严禁在无介质的状态下运转本装置。 5.严禁在介质蒸发干后,继续运转。 6.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该注意到本装置的警示标志。 7.本装置安装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按照程序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 1.请牢记停止开关的位置,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立即停机; 2.无论进行何种保养,检查,调整,请务必关闭机台及主开关; 3.停电时请关闭主电源开关。 安全标志 1.在机台上必要的地方张贴防止事故的警告等的安全标志,并请务必遵守标志中显示的注 意事项; 2.请勿剥除机台上所附的警告等安全标志,若标志丢失或因污损等原因使其无法辩认时, 请与本公司联系并设法替换。

二、设备基本组成 详见三效蒸发装置竣工图(PID图)。 三、操作说明 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操作人员必须事先经过培训后才能操作该设备,并遵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 2.检查设备各法兰,阀门,管道有没有漏气,漏水的现象; 3.检查各泵的油位是否充足,应在二分之一处; 4.启动密封水泵,保证各泵有充足的冷却密封水供应; 5.提前确认相关连接部分,蒸汽系统、冷却水系统、配电室等,蒸汽、电、冷却水、原水 正常情况下开车; 6.开机前确保主电源正常,设备电源在接通状态。所有阀门在设定的开关状态,仪表正常 工作; 7.开机前确认浓缩装置原水池液位,浓缩装置物料槽在高液位时可以进行处理。如不在设 定液位时,需要处理,必须随时掌握处理进度; 8.本设备实现自动化,执行一键开机运行,设备按设置程序自动运行。 自动时,执行以下操作: 1.首次启动时需要往真空泵补水,。若真空泵之前有运行过,则无需再次补水。 此操作只需打开手动补水阀,补水完成请关闭手动补水阀。 2.真空泵的冷却是通过真空泵内循环的水循环冷却,系统启动首先启动冷却水循环泵,开 机前请检查确定冷却塔循环泵选择开关却换到自动状态,打开冷却水管路手动阀。 3.真空泵确认正常后,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态。 4.进料泵为一备一用,启动前确认进料手动阀是否打开,触摸屏的选择开关切换到自动状 态,根据原液槽和一效分离器的液位许可,两个液位都许可时,自动启动。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

蒸发器设计计算 已知条件:工质为R22,制冷量kW 3,蒸发温度C t ?=70,进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211,湿球温度为C t b ?=5.151,相对湿度为34.56=φ%;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为C t a ?=132,湿球温度为C t b ?=1.112,相对湿度为80=φ%;当地大气压力Pa P b 101325=。 (1)蒸发器结构参数选择 选用mm mm 7.010?φ紫铜管,翅片厚度mm f 2.0=δ的铝套片,肋片间距 mm s f 5.2=,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距mm s 251=,沿 气流方向的管排数4=L n ,迎面风速取s m w f /3=。 (2)计算几何参数 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 mm d d f o b 4.102.02102=?+=+=δ 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 mm s s 65.21866.02530cos 12=?=?= 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 mm s L 6.8665.21442=?== 设计结果为 mm s L 95.892565.2132532=+?=+= 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 f b f s d s s a 100042221? ??? ? ? -?=π ()5.21000 4.10414.36 5.212522??? ? ???-??= m m 23651.0= 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

f f f b b s s d a ) (δπ-= ()5 .210002.05.24.1014.3? -??= m m 203.0=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m m a a a b f of 23951.003.03651.0=+=+= 每米管长管内面积: m m d a i i 2027.0)20007.001.0(14.3=?-?==π 每米管长的外表面积: m m d a b b 2003267.00104.014.3=?==π 肋化系数: 63.14027 .03951 .0== = i of a a β 每米管长平均直径的表面积: m m d a m m 2 02983.020086.00104.014.3=?? ? ??+?==π (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 ①空气的物性 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C t t t a a f ?=+=+= 172 1321221 空气在下C ?17的物性参数 3215.1m kg f =ρ ()K kg kJ c pf ?=1005 704.0=rf P s m v f 61048.14-?=

蒸发器设计说明书

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蒸发系统设计 摘要:蒸发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单元操作,普遍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三效并流蒸发装置,将10% KNO3溶液浓缩至40%,年处理量为5×104吨。采用中央循环管型蒸发器。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工艺设计计算,蒸发器传热面积优化编程,蒸发器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主要设备的强度校核,管道及各种连接件的选型,工艺流程图及蒸发器装配图的绘制。 关键词:三效并流蒸发装置;蒸发;KNO3 Abstract: Evaporation is an important unit operation in chemical process. It finds wide application in such fields as chemical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od industry and so on. The task is to design a three-effect forward flow evaporation system to concentrate 20,000 ton/year of KNO3aqueous solution from 10% to 40%. Standard evaporator (evaporator with central circulation downcomer) was chosen. The major work includes calculation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heat transfer area, determination of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evaporator, and selection of the ancillary facilities, as well as checking the strength of the main equipments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pipes. The process flow chart and the assembly drawing of one evaporator were completed with the aid of Auto CAD. Keyword: Three-effect forward flow evaporation; evaporation; KNO3 第一章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