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
第2章-数控检测装置

第二章检测装置

我们这里讲的检测装置是指用在数控机床上的位置检测装置。它们通常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相当于普通机床的刻度盘和人的眼睛,不断地将工作台的位移量检测出来并反馈给控制系统。大量事实证明,对于设计完善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它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将主要取决于检测装置。因此,精密检测装置是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检测装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1) 工作可靠,抗干扰性强。

(2) 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 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的工作环境。

(4) 成本低。

0.001~0.01mm/m,,分辨率为

通常,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为

0.001~0.01mm/m,能满足机床工作台以1~10m/min的速度移动。

表4-1是目前在数控机床上经常使用的检测装置。本章就其中常用的几种作以介绍。

表4-1 位置检测装置分类

§2—1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电磁式位置检测元件,按其结构特点一般分为直线式和旋

转式两种。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旋转式感应同步器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前者用于直线位移测量,后者用于角位移测量。它们的工作原理都与旋转变压器相似。感应同步器具有检测精度比较高、抗干扰性强、寿命长、维护方便、成本低、工艺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及各类机床数显改造。本节仅以直线式感应同步器为例,对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叙述。

一、结构特点

感应同步器的构造见图4-5,其定尺和滑尺基板是由与机床热臌胀系数相近的钢板做成,

钢板上用绝缘粘结剂贴以钢箔,并利用照像腐蚀的办法做成图示的印刷绕组。感应同步器定尺和滑尺绕组的节距相等,均为,这是衡量感应同步器精

度的主要参数,工艺上要保证其节距的精度。一块标准型感应同步器定尺长度为

μm,分辨率可达0.25μm。

250mm,节距为2mm,其绝对精度可达2.5

从图4-5可以看出,如果把定尺绕组和滑尺绕组B对准,那么滑尺绕组正好和定尺绕组相差1/4节距。也就是说,A绕组和B绕组在空间上相差1/4节距。

感应同步器的定尺和滑尺尺座分别安装在机床上两个相对移动的部件上(如工作台和床身),当工作台移动时,滑尺在定尺移动。滑尺和定尺要用防护罩罩住,以防止铁屑、油污和切割液等东西落到器件上,从而影响正常工作。由于感应同步器的检测精度比较高,故对安装有一定的要求,如在安装时要保证定尺安装面与机床导轨面的平行度要求,如这两个面不平行,将引起定、滑尺之间的间隙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精度。

图 4-5 同步感应器构造图

二、 工作原理及应用

1、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从图4-5可以看出,滑尺的两个绕组中的任一绕组通

以交变激磁电压时,由于电磁效应,定尺绕组上必然产生

相应的感应电势。感应电势的大小取决于滑尺相对于定尺

的位置。图4-6给出了滑尺绕组(滑尺)相对于定尺绕组(定

尺)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定尺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变化情况。

图中A 点表示滑尺绕组与定尺绕组重合,这时定尺绕组中

的感应电势最大;如果滑尺相对于定尺从A 点逐渐向左(或

右)平行移动,感应电势就随之逐渐减小,在两绕组刚好错

开1/4节距的位置B 点,感应电势减为零;若再继续移动,

移到1/2节距的C 点,感应电势相应地变为与A 位置相同,

但极性相反,到达3/4节距的D 点时,感应电势再一次变

为零;其后,移动了一个节距到达E 点,情况就又与A 点相同了,相当于又回到

了A 点。这样,滑尺在移动一个节距的过程中,感应同步器定尺绕组的感应电势

近似于余弦函数变化了一个周期。 若用数学公式描述,设是加在滑尺任一绕组上的激磁交变电压

图 4-6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sin ω= (4?14)S m V V t

(4—12)

由上述及电磁学原理,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势为

cos cos sin θθω== (4?15)B S m V KV KV t

(4—13)

式中K ——耦合系数;—的幅值m S V V

θ——反映的是定尺和滑尺的相对移动的距离x ,可用下式表示:

θ=(2π/2τ)x=(π/τ)x

(4—14)

由式(4-14)和式(4-15)可知,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与两极式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一样,只要测量出B V 的值,便可求出θ角,进而求得滑尺相对于定尺

移动的距离x 。

当分别向滑尺上的两绕组施加不同的激磁电压时,如式(4-3)、(4-4)及式(4

-6)、(4-7)所示的S V 和K V ,根据施加的激磁交变电压信号的不同,感应同步器

也分为鉴相式和鉴幅式两种工作方式,其原理与四极式旋转变压器完全相同,请

参看§4-1。

2感应同步器的应用

在感应同步器的应用过程中,除同样会遇到旋转变压器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

的θ角须限定在[-π,π]内的问题或要求之外,直线式感应同步器还常常会遇

到有关接长的问题。例如,当感应同步器用于检测机床工作台的位移时,一般地,

由于行程较长,一块感应同步器常常难以满足检测长度的要求,需要将两块或多

块感应同步器的定尺拼接起来,即感应同步器接长。

接长的原理是:滑尺沿着定尺由一块向另一块移动经过接缝时,由感应同步

器定尺绕组输出的感应电势信号,它所表示的位移应与用更高精度的位移检测器

(如激光干涉仪)所检测出的位移相互之间要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否则,应重新

调整接缝,直到满足这种误差要求时止。

§4—3 光栅

在高精度的数控机床上,目前大量使用光栅作为反馈检测元件。光栅与前面

讲的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不同,它不是依靠电磁学原理进行工作的,不需要

激磁电压,而是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工作,因而不需要复杂的电子系统。常见的光

栅从形状上可分为圆光栅和长光栅。圆光栅用于角位移的检测,长光栅用于直线

位移的检测。光栅的检测精度较高,可达

以上。

一、 光栅的构造

光栅是利用光的透射、衍射现象制成的光电检测元件,它主要由标尺光栅和

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通常,标尺光栅固定在机床的活动部件上(如工作台或

丝杠),光栅读数头安装在机床的固定部件上(如机床底座),二者随着工作台的

移动而相对移动。在光栅读数头中,安装着一个指示光栅,当光栅读数头相对于

标尺光栅移动时,指示光栅便在标尺光栅上移动。当安装光栅时,要严格保证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平行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一般取0.05mm或0.1mm)要求。

1.光栅尺的构造和种类

光栅尺包括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它是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光刻上均匀密集线纹的透明玻璃片或长条形金属镜面。对于长光栅,这些线纹相互平行,各线纹之间距离相等,我们称此距离为栅距。对于圆光栅,这些线纹是等栅距角的向心条纹。栅距和栅距角是决定光栅光学性质的基本参数。常见的长光栅的线纹密度为25,50,100,125,250条/mm。对于圆光栅,若直径为70mm,一周内刻线100-768条;若直径为110mm,一周内刻线达600-1024条,甚至更高。同一个光栅元件,其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的线纹密度必须相同。

2.光栅读数头

图4-7是光栅读数头的构成图,它由光源、透镜、指示光栅、光敏元件和驱动线路组成。读数头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泡。白炽灯泡发出的辐射光线,经过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光栅尺上。光敏元件是一种将光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它接收透过光栅尺的光强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压信号。由于光敏元件产生的电压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在长距离传递时很容易被各种干扰信号所淹没、覆盖,造成传送失真。为了保证光敏元件输出的信号在传送中不失真,应首先将该电压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然后再进行传送。驱动线路就是实现对光敏元件输出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的线路。

图 4-7 光栅读镜头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数头内常安装2个或4个光敏元件。

光栅读数头的结构形式,除图4-7的垂直入射式之外,按光路分,常见的还有分光读数头、反射读数头和镜像读数头等。图4-8(a)、(b)、(c)分别给出了

它们的结构原理图,图中Q表示光源,L表示透镜,G表示光栅尺,P表示光敏P表示棱镜。

元件,r

图4-8 光栅读镜头结构原理图

(a)分光读数头(b)反射读数头(c)镜像读数头

二、工作原理

常见光栅的工作原理都是根据物理上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进行工作的。图4 -9是其工作原理图。当使指示光栅上的线纹与标尺光栅上的线纹成一角度来放置两光栅尺时,必然会造成两光栅尺上的线纹互相交叉。在光源的照射下,交叉点近旁的小区域内由于黑色线纹重叠,因而遮光面积最小,挡光效应最弱,光的累积作用使得这个区域出现亮带。相反,距交叉点较远的区域,因两光栅尺不透明的黑色线纹的重叠部分变得越来越少,不透明区域面积逐渐变大,即遮光面积逐渐变大,使得挡光效应变强,只有较少的光线能通过这个区域透过光栅,使这个

区域出现暗带。这些与光栅线纹几乎垂直,相间出现的亮、暗带就是莫尔条纹。莫尔条纹具有以下性质:

(1) 当用平行光束照射光栅时,透过莫尔条纹的光强度分布近似于余弦函数。

(2) 若用W表示莫尔条纹的宽度,d表示光栅的栅距,θ表示两光栅尺线纹的夹角,则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为

W=d/sinθ(4—15)当θ角很小时,取sinθ≈θ,上式可近似写成

W=d/θ(4—16)

若取d=0.01mm,θ=0.01rad,则由上式可得W=1mm。这说明,无需复杂的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就能把光栅的栅距转换成放大100倍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这种放大作用是光栅的一个重要特点。

(3) 由于莫尔条纹是由若干条光栅线纹共同干涉形成的,所以莫尔条纹对光栅个别线纹之间的栅距误差具有平均效应,能消除光栅栅距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

(4) 莫尔条纹的移动与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相对应。两光栅尺相对移动一个栅距d,莫尔条纹便相应移动一个莫尔条纹宽度W,其方向与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且当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方向改变时,莫尔条纹移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图4-9 光栅工作原理

根据上述莫尔条纹的特性,假如我们在莫尔条纹移动的方向上开4个观察窗口A,B,C,D,且使这4个窗口两两相距1/4莫尔条纹宽度,即W/4。由上述讨论可知,当两光栅尺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随之移动,从4个观察窗口A,B,C,D可以得到4个在相位上依次超前或滞后(取决于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方向)1

/4周期(即π/2)的近似于余弦函数的光强度变化过程,用

,,,

A B C D

L L L L表

示,见图4-9(c)。若采用光敏元件来检测,光敏元件把透过观察窗口的光强度

变化

,,,

A B C D

L L L L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设为,,,

A B C D

V V V V。根据这4个

电压信号,可以检测出光栅尺的相对移动。

1.位移大小的检测

由于莫尔条纹的移动与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是相对应的,故通过检测,,,A B C D V V V V 这4个电压信号的变化情况,便可相应地检测出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A B C D V V V V 每变化一个周期,即莫尔条纹每变化一个周期,表明

两光栅尺相对移动了一个栅距的距离;若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不到一个栅

距,因,,,A B C D V V V V 是余弦函数,故根据,,,A B C D V V V V 之值也可以计算出其

相对移动的距离。

2位移方向的检测

在图4-9(a)中,若标尺光栅固定不动,指示光栅沿正方向移动,这时,莫

尔条纹相应地沿向下的方向移动,透过观察窗口A 和B ,光敏元件检测到的光强

度变化过程A L 和B L 及输出的相应的电压信号A V 和B V 如图4-10(a)所示,在这

种情况下,A V 滞后B V 的相位为π/2;反之,若标尺光栅固定不动,指示光栅

沿负方向移动,这时,莫尔条纹则相应地沿向上的方向移动,透过观察窗口A

和B ,光敏元件检测到的光强度变化过程A L 和B L 及输出的相应的电压信号A V 和

B V 如图4-10(b)所示,在这种情况下,A V 超前B V 的相位为π/2。因此,根据

A V 和

B V 两信号相互间的超前和滞后关系,便可确定出两光栅尺之间的相对移动

方向。

图 4-10 光栅的位移检测原理图

图 4-11 光栅信息处理线路框图 3速度的检测

两光栅尺的相对移动速度决定着莫尔条纹的移动速度,即决定着透过观察窗口的光强度的频率,因此,通过检测,,,A B C D V V V V 的变化频率就可以推断出两

光栅尺的相对移动速度。

三、 光栅信息处理及应用

如前所述,当两光栅尺有相对位移时,光栅读数头中的光敏元件根据透过莫

尔条纹的光强度变化,将两光栅尺的相对位移即工作台的机械位移转换成了四路

两两相差/2的电压信号,,,A B C D V V V V ,这四路电压信号的变化频率代表了

两光栅尺相对移动的速度;它们每变化一个周期,表示两光栅尺相对移动了一个

栅距;四路信号的超前滞后关系反映了两光栅尺的相对移动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将两光栅尺的相对位移表达成易于辨识和应用的数字脉冲量,因此,

光栅读数头输出的四路电压信号还必须经过进一步的信息处理,转换成所需的数

字脉冲形式。

图4-11给出了一种用于光栅信息处理的线路框图。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放大环节、整形环节和鉴向倍频线路。

1、放大与整形

放大与整形环节与一般系统中采用的原理及结构无多大差别,主要是用以求

得电压与功率的图4-11光栅信息处理线路框图放大以及波形的规整。这里的放

大环节主要采用的是差动放大器,以抑制各种共模干扰信号的影响及矫正因光栅

尺和光栅读数头的机械误差造成的光栅读数头输出信号的相位误差,经过放大环

节后,,,,A B C D V V V V (其初相位分别对应于图4-11中的0,π/2,π和3π/

2)四路电压信号变成两路,一路其初相位和频率同A V 一样,一路同B V 一样,分别记为A V 和B V (对应于图4-11中放大环节输出的0和π/2)。整形环节采用

的是电压比较器,其作用是将A V 和B V 转换成同频率同相位的两路方波信号A 和

B(分别对应于图4-11中的sin 和cos),见图4-12。电压比较器可选用LM311。

图 4-12 整形环节信号输入输出关系 2鉴向倍频

顾名思义,鉴向倍频线路的功能有两个:一是鉴别方向,即根据整形环节输

出的两路方波信号A 和B 的相位关系确定出工作台的移动方向;二是将A 和B

两路信号进行脉冲倍频,即将图4-13鉴向倍频线路框图一个周期内的一个脉冲

(方波)变为四个脉冲,这四个脉冲两两相距1/4周期。因一个周期内的一个脉

冲表示工作台移动了一个栅距,这一个周期内的四个脉冲中的每一个则表示了工

作台移动了1/4栅距,这样就提高了光栅测量装置的分辨率。

图4-13是鉴向倍频线路的框图,图中实现四倍频的线路如图4-14所示,其

波形图见图4-15。这种倍频线路产生的脉冲信号与时钟CP 同步,应用比较方便,

工作也十分可靠。在该四倍频线路中,时钟脉冲信号的频率要远远高于方波信号

A 和

B 的频率以减少倍频后的相移误差。此外,从图4-15也可以看出,真正实现四倍频,123M M M 和4M 还需要“或”起来,这将由鉴向线路来完成。

图 4-13 鉴相倍频线路框图

图4-14 四倍频线路逻辑图

图4-14 四倍频线路波形图

图4-16是鉴向线路图,它实际上是由一个双“四选一”线路所组成。双“四选一”线路有专用的集成电路。如74LS153,其真值表见表4-2。

图 4-16 鉴向线路图

如果我们用1y 表示正向脉冲输出端,2y 表示反向脉冲输出端,根据双“四

选一”线路的真值表,可以得到1y 和2y 的表达式:

01232y=ENAgENBg2C +ENAgENBg2C +ENAgENBg2C +ENAgENBg2C (4—17) 4123

=BgAgM +BgAgM +BgAgM +BgAgM (4—18)

由上式可画出方波A 滞后于B(即工作台正向移动)和A 超前于B(即工作台反

向移动)时波形图如图4-17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工作台正向移动时,在1y

端输出了一系列代表移动距离的数字脉冲,而2y 端为低电平;反过来,工作台

反向移动时,1y 端输出的是低电平,而2y 端输出了一系列代表移动距离的数字

脉冲。因此,只要1y 端有脉冲,就表示了工作台正向移动,若2y 端有脉冲,则

表示工作台反向移动。

图 4-17 鉴向线路波形图

(a)工作台正向移动(b)工作台反向移动

§2-5 旋转变压器

旋转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转角检测元件,由于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其精度能满足一般的检测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上。

一、旋转变压器的结构

旋转变压器的结构和两相绕线式异步电机的结构相似,可分为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定子和转子的铁心由铁镍软磁合金或硅钢薄板冲成的槽状心片叠成。它们的绕组分别嵌入各自的槽状铁心内。定子绕组通过固定在壳体上的接线柱直接引出。转子绕组有两种不同的引出方式。根据转子绕组两种不同的引出方式,旋转变压器分为有刷式和无刷式两种结构形式。

图2-1是有刷式旋转变压器。它的转子绕组通过滑环和电刷直接引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因电刷与滑环是机械滑动接触的,所以旋转变压器的可靠性差,寿命也较短。

图2-1 有刷式旋转变压器

图2-2 无刷式旋转变压器

图2-2是无刷式旋转变压器。它分为两大部分,即旋转变压器本体和附加变

压器。附加变压器的原、副边铁心及其线圈均成环形,分别固定于转子轴和壳体

上,径向留有一定的间隙。旋转变压器本体的转子绕组与附加变压器原边线圈连

在一起,在附加变压器原边线圈中的电信号,即转子绕组中的电信号,通过电磁

耦合,经附加变压器副边线圈间接地送出去。这种结构避免了电刷与滑环之间的

不良接触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旋转变压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但其体积、质量、

成本均有所增加。

常见的旋转变压器一般有两极绕组和四极绕组两种结构形式。两极绕组旋转

变压器的定子和转子各有一对磁极,四极绕组则有两对磁极,主要用于高精度的

检测系统。除此之外,还有多极式旋转变压器,用于高精度绝对式检测系统。

二、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由于旋转变压器在结构上保证了其定子和转子(旋转一周)之间空气间隙内

磁通分布符合正弦规律,因此,当激磁电压加到定子绕组时,通过电磁耦合,转

子绕组便产生感应电势。图2-3为两极旋转变压器电气工作原理图。图中Z 为阻

抗。设加在定子绕组S 1S 2的激磁电压为

t V V m s ωsin = (2-1)

图 2-3 两极旋转变压器

根据电磁学原理,转子绕组B 1B 2中的感应电势则为

t KV KV V m s B ωθθsin sin sin == (2-2)

式中K :旋转变压器的变化;

V m :V s 的幅值

θ:转子的转角,当转子和定子的磁轴垂直时,θ=0。如果转子安装在机床

丝杠上,定子安装在机床底座上,则θ角代表的是丝杠转过的角度,它间接反映

了机床工作台的位移。

由式(2-2)可知,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势V B 为以角速度ω随时间t 变化的交

变电压信号。

其幅值θsin m KV 随转子和定子的相对角位移θ以正弦函数变化。因此,只

要测量出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势的幅值,便可间接地得到转子相对于定子的位

置,即θ角的大小。

以上是两极绕组式旋转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使用

的方便性和检测精度等因素,常采用四极绕组式旋转变压器。这种结构形式的旋

转变压器可分为鉴相式和鉴幅式两种工作方式。

1.鉴相式工作方式

鉴相式工作方式是一种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相位来确定

被测位移大小的检测方式。如图2-4所示,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均由两个匝数相

等互相垂直的绕组组成。图中S 1S 2为定子主绕组,K 1K 2为定子辅助绕组。当S 1S 2

和K 1K 2中通以交变激磁电压时

t V V m s ωcos = (2-3)

t V V m k ωsin = (2-4)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可在转子绕组B 1B 2中得到感应电势V B ,其值为激磁电

压V S 和V K 在B 1B 2中产生感应电势V BS 和V BK 之和,即

)

sin(cos sin sin cos cos )sin(θωθ

ωθωθ

θ-=+-=+-=+=t KV t KV t KV KV KV V V V m m m K S BK

BS B (2-5)

图 2-4 旋转变压器电气工作原理

由式(2-4)和(2-5)可见,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势V B 与定子绕组中

的激磁电压同频率,但相位不同,其差值为θ。而θ角正是被测位移,故通过比

较感应电势V B 与定子激磁电压信号V K 的相位,便可求出θ。

在图2-4中,转子绕组A 1A 2接一高阻抗,它不作为旋转变压器的测量输出,主要起平衡磁场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2.鉴幅式工作方式

鉴幅式工作方式是通过对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幅值的检测来实现位移检测的。其工作原理如下:

参看图2-4,设定子主绕组S 1S 2和辅助绕组K 1K 2分别输入交变激磁电压 t V V m S ωαsin cos = (2-6)

t V V m K ωαsin sin = (2-7)

式中αcos m V 和αsin m V 分别为激磁电压V S 和V K 的幅值。α角可以改变,称其为旋转变压器的电气角。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得出转子绕组B 1B 2中的感应电势V B 如下:

t KV t KV t KV KV KV V V V m m m K S BK

BS B ωθαθ

ωαθωαθ

θsin )sin(cos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2-8)

由式(2-8)可以看出,感应电势V B 是幅值为)sin(θα-m KV 的交变电压信号,我们只要逐渐改变α值,使V B 的幅值等于零,

这时,因0)sin(=-θαm KV (2-9)

故可得 :αθ= (2-10)

α值就是被测角位移θ的大小。由于α是我们通过对它的逐渐改变,实现使V B 幅值等于零的,其值自然是应该知道的。

三、 旋转变压器的应用

在旋转变压器的鉴相式工作方式中,感应信号V B 和激磁信号V K 之间的相位差θ角,可通过专用的鉴相器线路检测出来并表示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设为)(θU ,通过测量该电压信号,便可间接地求得θ值。但由于V B 是关于θ的周期性函数,)(θU 是通过比较V B 和V K 之值获得的,因而它也是关于θ的周期性函数,即

)2()(θπθ+?=n U U (n=1,2,3,…) (2-9)

故在实际应用中,不但要测出)(θU 的大小,而且还要测出)(θU 的周期性变化次数n ,或者将被测角位移θ角限制在±π之内。

在旋转变压器的鉴幅式工作方式中,V B 的幅值设为V BM ,由式(2-8)可知 )sin(θα-=m BM KV V (2-10)

它也是关于θ的周期性函数,在实际应用中,同样需要将θ角限制在±π之内。在这种情况下,若规定和限制α角只能在[-π,π]内取值,利用式(2-10),便可唯一地确定出θ之值。否则,如θ=3π/2(>π),这时,α=3π/2和α=-π/2都可使V BM =0,从而使θ角不能唯一地确定,造成检测结果错误。

由上述知,无论是旋转变压器的鉴相式工作方式,还是鉴幅式工作方式,都需要将被测角位移θ角限定在±π之内,只要θ在±π之内,就能够被正确地检测出来。事实上,对于被测角位移大于π或小于-π的情况,如用旋转变压器检测机床丝杠转角的情况,尽管总的机床丝杠转角θ可能很大,远远超出限定的±π范围,但却是机床丝杠转过的若干次小角度θi 之和,即

∑==+++=N

i i N 121θθθθθΛ (2-11)

而θi 很小,在数控机床上一般不超过3°,符合-π≤θi ≤π的要求,旋转变压器及其信号处理线路可以及时地将它们一一检测出来,并将结果输出。因此,这种检测方式属于动态跟随检测和增量式检测。

§2-6 磁 栅

磁栅是一种利用电磁特性和录磁原理对位移进行检测的装置。它一般分为磁性标尺、拾磁磁头以及检测电路三部分。在磁性标尺上,有用录磁磁头录制的具有一定波长的方波或正弦波信号。检测时,拾磁磁头读取磁性标尺上的方波或正弦波电磁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根据此电信号,实现对位移的检测。磁栅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直线式和角位移式,分别用于长度和角度的检测。磁栅具有精度高、复制简单以及安装调整方便等优点,而且在油污、灰尘较多的工作环境使用时,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磁栅作为检测元件可用在数控机床和其他测量机上。

一、磁性标尺和拾磁磁头

1、磁性标尺

一般由非导磁材磁性标尺(简称磁尺)可分为两部分,即磁性标尺基体和磁性膜。磁性标尺的基体料(如玻璃、铜、铝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磁性膜是化学涂敷、化学沉积或电镀在磁性标尺基体上的一层厚10~20um 的磁性材料,该磁性材料均匀分布在磁性标尺的基体上,且成膜状,故称磁性膜。磁性膜上有用录磁方法录制的波长为λ的磁波。对于长磁性标尺来说,其磁性膜上的磁波波长一般取0.005,0.01,0.20,1mm 等几种;对于圆磁性标尺,为了等分圆周,录制的磁波波长不一定是整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为防止磁头对磁性膜的磨损,一般在磁性膜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厚1~2um 的耐磨塑料保护层,以提高磁性标尺的寿命。

按磁性标尺基体的形状,磁栅可分为实体式磁栅、带状磁栅、线状磁栅和回转形磁栅。前三种磁栅用于直线位移测量,后一种用于角位移测量。各种磁尺结构形状见图2-18所示。

(a)实体式磁尺(b)带状磁尺(c)线状磁尺(d)回转形磁尺

图2-18 各种磁尺结构示意图

2、拾磁磁头

拾磁磁头是进行磁电转换的器件,它将磁性标尺上的磁信号检测出来,并转换成电信号。磁栅的拾磁磁头与一般录音机上使用的单间隙速度响应式磁头不同,它不仅能在磁头与磁性标尺之间有一定相对速度时拾取信号,而且也能在它们相对静止时拾取信号。这种磁头叫做磁通响应式磁头,其结构如图2-19所示,它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它的磁路中设有“可饱和铁心”,并在铁心的可饱和段上绕有两个可产生不同磁通方向的激磁绕组N2和N3。

图2-19 磁通响应式磁头

二、拾磁原理

图2-20是磁通响应式磁头中可饱和铁心的磁化曲线,H是施加于可饱和铁心的外磁场强度,B是可饱和铁心内的磁感应强度。当磁场强度H<H M时,磁

感应强度B 与H 成正比,即B=μH, μ是磁导率。当H >H M 时,磁感应强度恒定于B M 值,不再随H 的增加而提高,达到磁饱和状态。

图 2-20 可饱和铁心磁化曲线

施加于可饱和铁心的外磁场强度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激磁电流I 流过绕组N 2和N 3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强度H 2和H 3,设激磁电流为

t I I )2/sin(0ω= (2-19)

则磁场强度为

t I n H )2/sin(022ω= (2-20)

t I n H )2/sin(033ω= (2-21)

式中n 2和n 3分别为绕组N 2和N 3单位长度内的匝数。

另一外磁场强度是磁尺上的磁信号H 1对可饱和铁心的作用,如图2-19所示,设 H 1为:

x H H )/2sin(01λπ= (2-22)

式中H 0:磁场强度的振幅;

λ:磁波H 1的波长;

x :磁头相对于磁尺的位移。当磁头位于图示的a 点时,H 0=0。磁通响应式磁头的制作,通过适当地选择磁头的物理参数和结构尺寸来实现。

图 2-21 可饱和铁心工作曲线

当H 1=0时,保证H 2和H 3的共同作用,使可饱和铁心处于临界饱和状态。这时,根据磁路定律,可饱和铁心内的磁感应强度为

t B t WI B M )2/sin()2/sin(01ωω== (2-23)

式中W 是一个与磁头磁阻有关的系数。在可饱和铁心处于临界饱和状态时,B 1的工作点位于图2-21所示的0点,即原点。在这种情况下,B 1在磁头的N 1段产生的交变磁通

S B 11=Φ (2-24)

式中S 为N 1段的横截面积。

交变磁通1Φ使线圈N 1产生感应电势E ,E 用下式表示:

)/(1dt d K E Φ-= (2-25)

若设e 是E 的二次谐波,显然,对于上述这种情况

e=0 (2-26)

当磁头偏离磁尺上的a 点向右移动时,若0)/2sin(01≠=x H H λπ,它的作用使可饱和铁心上各段的外磁场强度有的加强,有的减弱。设AB 段因H 1≠0而加强,即AB 段除外磁场强度H 2和H 3共同作用外又叠加了一个正的直流分量H 1。H 1的作用,使AB 段磁感应强度B 2的工作点上移(至f 点,见图2-21),从而导致AB 段铁心内的磁感应强度B 2由临界饱和状态变为可饱和状态,出现磁饱和,使B 2的正弦波波顶被削掉。在这种情况下,B 2在磁头的N 1段产生的交变磁通

S B 22=Φ (2-27)

它使线圈N 1产生感应电势E ,用傅里叶级数将E 展开,出现多级偶次谐波,其中二次谐波为

t x E e ωλπsin )/2sin(0= (2-28)

式中E 0为系数。

很显然,式(2-26)是式(2-28)在x=λ/2, λ,3λ/2,2λ,…条件下的特殊情况。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通过设置选频滤波线路对拾磁绕组N 1中的感应电势进行调制,即只选取拾磁绕组N 1中感应电势的二次谐波e ,这时,从式(2-26)及式(2-28)可以看出,根据这两个式子,由调制后得到的感应电势的二次谐波e ,便可确定出拾磁磁头和磁尺的相对位移,且信号e 与拾磁磁头和磁尺的相对移动的速度无关,而只与两者的相对位移大小相关。

三、 磁栅的工作原理

在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拾磁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幅值,常将空间上相距λ的几个磁头的线圈串联起来,作为一组拾磁磁头。

磁栅作为测量元件,根据对磁头上拾磁绕组中感应电势的不同处理方法,可

数控机床在线监测技术

数控机床在线监测技术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每当一批零件开始加工时,有大量的检测需要完成,包括夹具和零件的装卡、找正、零件编程原点的测定、首件零件的检测、工序间检测及加工完毕检测等。目前完成这些检测工作的主要手段有手工检测、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在线检测也称实时检测,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实时对刀具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线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检测技术,其检测过程由数控程序来控制。闭环在线检测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数控机床精度,扩大数控机床功能,改善数控机床性能,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一、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调用基本宏程序,而不用计算机辅助;另一种则要自己开发宏程序库,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随时生成检测程序,然后传输到数控系统中,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辅助在线检测系统组成 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实现加工、检测的基础,其工作部件是实现所需基本运动的部件,它的传动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检测的精度。 (2)数控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CNC数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输入存储、数控加工、插补运算以及机床各种控制功能都通过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通过接口设备联接,当控制对象或功能改变时,只需改变软件和接口。CNC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总线组成。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位置伺服控制和主轴转速(或位置)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4)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有接触触发式测头、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在线检测的精度。其中关键部件为测头,使用测头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自动修改加工程序,改善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机床既是加工设备,又兼具测量机的某种功能。 目前常用的雷尼绍测头,是英国雷尼绍公司的产品,如图2所示。它们用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专机等大多数数控机床上。测头按功能可分为工件检测测头和刀具测头;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硬线连接式、感应式、光学式和无线电式;按接触形式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用户可根据机床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配置。 图2 雷尼绍RMP60无线电式测头 (5)计算机系统

第四章数控加工中心操作编程练习题

第四章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练习题 思考与练习题 1、数控加工中心按功能特征可分为哪几类?按自动换刀装置的型式可分为哪几类?加工中 心有什么特点? 答:按功能特征分类: (1)镗铣加工中心 (2)钻削加工中心 (3)复合加工中心 按所用自动换刀装置分类: (1)转塔头加工中心 (2)刀库+ 主轴换刀加工中心 (3)刀库+ 机械手+ 主轴换刀加工中心 (4)刀库+ 机械手+ 双主轴转塔头加工中心 2、刀库通常有哪几种形式?哪种形式的刀库装刀容量大? 答:加工中心常用的刀库有鼓轮式和链式刀库两种;链式刀库装刀容量大。 3、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过程可分为哪两部分?在程序中分别用什么代码控制? 答: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过程由选刀和换刀两部分组成。当执行到Txx指令即选刀指令后,刀库自动将要用的刀具移动到换刀位置,完成选刀过程,为下面换刀做好准备;当执行到M06指令时即开始自动换刀,把主轴上用过的刀具取下,将选好的刀具安装在主轴上。 4、顺序方式和任选方式的选刀过程各有什么特点? 答:顺序选刀方式是将加工所需要的刀具,按照预先确定的加工顺序依次安装在刀座中,换刀时,刀库按顺序转位。这种方式的控制及刀库运动简单,但刀库中刀具排列的顺序不能错。 任选方式是对刀具或刀座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选刀。它可分为刀具编码和刀座编码两种方式。刀具编码方式是利用安装在刀柄上的编码元件(如编码环、编码螺钉等)预先对刀具编码后,再将刀具放在刀座中;换刀时,通过编码识别装置根据刀具编码选刀。采用这种方式编码的刀具可以放在刀库的任意刀座中;刀库中的刀具不仅可在不同的工序中多次重复使用,而且换下来的刀具也不必放回原来的刀座中。刀座编码方式是预先对刀库中的刀座(用编码钥匙等方法)进行编码,并将与刀座编码相对应的刀具放入指定的刀座中;换刀时,根据刀座编码选刀,使用过的刀具也必须放回原来的刀座中。 5、画图表示并说明主轴移动方式自动换刀的实现过程?这种方式适用于哪类加工中心?答: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STC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温度测量方法线性度、灵敏度、抗振动性能较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STC单片机,采用Pt1000温度传感器,通过间接测量铂热电阻阻值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案。重点介绍了,铂热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基于STC实现铂热电阻阻值测量,牛顿迭代法计算温度,给出了部分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法。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线性好,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STC单片机、Pt1000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铂热电阻阻值、牛顿迭代法。 Study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Zhang Yapeng,Wang Xiangting,Xu Enchun,Wei Maolin Abstract:A method to achiev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the Indirect Measurement the resistance of platinum thermistor is proposed. It is realized by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STC with Pt1000temperature sensor.The shortcomings of available methods whose Linearity, Sensitivity, and vibration resistance are worse are overcame by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using platinum thermistor , the measurement of 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the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by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Par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sion and linearity of the method is superior. It is also superior in real-time character and reliability and has a certain valu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Pt1000temperature sensor,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Newton Iteration Method 0 引言 精密化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极高,而温度控制的核心正是温度测量。 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测温方法有热电偶测温、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测温、铂热电阻测温四种方法。 (1) 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但是它的电动势小,灵敏度较差,误差较大,实际使用时必须加冷端补偿,使用不方便。 (2) 集成式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适于远距离测量和传输。但由于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在国内测温领域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3) 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阻值与温度变化成非线性关系,在测量精度较高的场合必须进行非线性处理,给计算带来不便,此外元件的稳定性以及互换性较差,从而使它的应用范围较小。 (4)铂热电阻具有输出电势大、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抗振性能好等优点。虽然它 的价格相对于热敏电阻要高一些,但它的综合性能指标确是最好的。而且它在0~200°C范

第4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1 —单选题 23 4.1.1 CNC是指( A )。 (A)计算机数控 (B)直接数控 (C)网络数控 (D)微型机数控 4.1.1 通常所说的数控系统是指( B ) A主轴转动和进给驱动系统 B数控装置和驱动装置 C数控装置和主轴转动装置 4.1.1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是( B )。 A、硬件、软件、程序 B、外部设备、数控装置、驱动装置、主机及辅助设备 C、数控装置、主轴驱动、主机及辅助设备 4.1.1( B )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 A. 机床本体 B. 数控装置 C. 伺服系统 4.1.1 CNC是指( A )。 (A)计算机数控 (B)直接数控 (C)网络数控 (D)微型机数控 4.1.1 DNC系统是指( B )。 (A)自适用控制(B)计算机群控 (C)柔性制造系 (D)计算机辅助系统 4.1.1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由( A )来控制的。 A.数控系统 B. 操作者 C. 伺服系统 4.1.1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B )。 A.伺服系统 B. 数控系统 C. 反馈系统 D. 传动系统 4.2.1只读存储器只允许用户读取信息,不允许用户写入信息。对一些常需读取且不希望改动的信息或程序,就可存储在只读存储器中,只读存储器英语缩写:( C )。 (A)CRT;(B)PIO;(C)ROM;(D)RAM。 4.2.1数控车床能进行螺纹加工,其主轴上一定安装了( B )。 (A)测速发电机;(B)脉冲编码器;(C)温度控制器;(D)光电管。 4.2.1 CNC系统一般可用几种方式得到工件加工程序,其中MDI是D A、利用磁盘机读入程序 B、从串行通信接口接收程序 C、从网络通过Modem接收程序 D、利用键盘以手动方式输入程序 4.2.1 数控机床的信息输入方式有:( ) D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中医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0级计科班 学号:2010180042 学生姓名:郭文珠 指导教师:谢志豪 2013年11月13日 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这次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当中,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通过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控制、测试的全过程,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培养自己的研发能力,提高自己的查阅资料,语言表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温度控制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都有分厂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多方面对温度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单片机进行温度的调节就具备很高的可靠性[1]。 国内外现状 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行指进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2]。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3]。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4]。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可靠性差等缺点[5]。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 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实现的基本功能,研究中的重难点分析、实用性及创新性分析,预期达到的成果等。不得低于800字): 计划实现的基本功能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完成温度信号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6]。设 计叙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的设计以 及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在硬件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 采集,把温度转成变化的电压,然后由放大器将信号放大,通过转化器

数控在线检测技术

数控在线检测技术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调用基本宏程序,而不用计算机辅助;另一种则要自己开发宏程序库,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随时生成检测程序,然后传输到数控系统中,系统结构。 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实现加工、检测的基础,其工作部件是实现所需基本运动的部件,它的传动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检测的精度。 (2)数控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CNC数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输入存储、数控加工、插补运算以及机床各种控制功能都通过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通过接口设备联接,当控制对象或功能改变时,只需改变软件和接口。CNC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总线组成。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位置伺服控制和主轴转速(或位置)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4)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有接触触发式测头、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在线检测的精度。其中关键部件为测头,使用测头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自动修改加工程序,改善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机床既是加工设备,又兼具测量机的某种功能。 目前常用的雷尼绍测头,是英国雷尼绍公司的产品,如图2所示。它们用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专机等大多数数控机床上。测头按功能可分为工件检测测头和刀具测头;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硬线连接式、感应式、光学式和无线电式;按接触形式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用户可根据机床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配置。 (5)计算机系统 在线检测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控程序的生成、检测过程的仿真及与数控机床通信等功能。在线检测系统考虑到运行目前流行的Windows和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温度监测显示系统设计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601 学号063001020001 姓名宋天诗 指导老师王珊珊 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一、设计要求 1.以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一个温度检测系统,并通过显示器件,显示出温度数据。 2.熟练应用protel99,运用protel99设计温度检测显示系统。

3.理解温度检测系统的原理。 二、总体概要设计 本系统是以温度传感器、数码管和单片机为核心元器件建立起来的温度检测显示系统。通过对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研究,通过A/D转换器的应用,使本系统实现了温度信号到模拟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的转换。设计中还使用了译码器74LS47、数码管、稳压管等元器件。 温 度 传感器 单片机数码管采集后 的数据 处理后 的数据 检测 温度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本设计主要包含温度检测和显示电路两个部分。 1.温度检测部分 主要由温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和A/D转换器三部分组成。 温度传感器LM134产生的输入信号由运算放大器ICL7650后,A/D转换器MC14433将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80C51单片机,由于MC14433 的 A/D转换结果是动态分时输出的BCD码,Q0~Q3和DS1~DS4 都不是总线式的。因此,MCS-51 单片机只能通过并行I/O 接口或扩展I/O 接口与其相连。 温度信号检测通道的总增益是由温度传感器、运放和A/D转换器三个环节的增益 做决定。在本设计中,前两个环节的增益是固定的,只用电位器 r W作为整个输入通道的增益环节。这样有利于整个设计的调试。 2.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动态扫描输入法,由单片机8051输出数码管段选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芯片74LS47驱动后数码管发光显示。 三、各单元模块设计与分析 1.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 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LM134是一种新型的硅集成温度传感器,它不同于一般诸如热敏电阻、温差电偶以及半导体PN结等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它是根据下述原理设计而成的,即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两只相同晶体管,其基、射结的结电压之差△V_(be)与绝对温度T严格成正比。因而该器件的突出优点是在整个工作温区范围内(-55℃~+125℃)输出电流几乎与被测温度成线性关系,这样,就可省去非线性校正网络,使用简便。此外,它还具有下列特点: (1)起始电压低(低于1.5V),而器件耐压较高,因而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在3~40V之间)。 (2)灵敏度高(1μA/K),输出信号幅度大。一般情况下,不必加中间放大就可直接驱动检测系统,例如双积分型A/D转换器5G14433或ICL7106等。从而消除了中间环节所引入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业课程综合训练项目说明书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应用 班级:机电14-4 学号: 1407060430

姓 名: 指导教师: 李文华 完成日期: 2016.12 一、 设计题目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二、设计内容 1-温度由8个LED 小灯显式0℃~40℃的温度范围,即,8个小灯全灭表示当前温度小于0℃,全亮为大于40℃,在此其间有8个档位,每亮一盏小灯表示升高5℃。 2-单片机通过读取DS18B20的温度寄存器,获得当前温度值并显示在8个LED 灯上。 三、综合训练要求 设计说明书(3000~5000字) 1份 四、评分标准 将视难易程度及能够按时提交情况酌情提分,但不超过每个综合项目满分10分的标准。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 ,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设计方案 ,说明书撰写 ,答辩表现 。 成 绩: 指导教师 序号 评分标准 满分 实际得分 1 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软硬件资源分配是否合理 4 2 设计说明书设计过程是否清晰,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计算是否正确,行文章节格式是否规范 4 3 绘图是否清晰,标注是否表达准确规范 2 总分 10

日期

目录 1 系统总体设计 ......................................... 1.1 ................................................... 1.2 ................................................... : : : 2 硬件设计 ............................................. 2.1 ................................................... 2.2 ................................................... : : : 3 软件设计 ............................................. 3.1 ................................................... 3.2 ................................................... : : : 4 结论.................................................. 参考文献 ................................................

数控机床在线监测技术修订稿

数控机床在线监测技术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数控机床在线监测技术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每当一批零件开始加工时,有大量的检测需要完成,包括夹具和零件的装卡、找正、零件编程原点的测定、首件零件的检测、工序间检测及加工完毕检测等。目前完成这些检测工作的主要手段有手工检测、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在线检测也称实时检测,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实时对刀具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线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检测技术,其检测过程由数控程序来控制。闭环在线检测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数控机床精度,扩大数控机床功能,改善数控机床性能,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一、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调用基本宏程序,而不用计算机辅助;另一种则要自己开发宏程序库,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随时生成检测程序,然后传输到数控系统中,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辅助在线检测系统组成 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实现加工、检测的基础,其工作部件是实现所需基本运动的部件,它的传动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检测的精度。 (2)数控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CNC数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输入存储、数控加工、插补运算以及机床 各种控制功能都通过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通过接口设备联接,当控制对象或功能改变时,只需改变软件和接口。CNC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总线组成。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位置伺服控制和主轴转速(或位置)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4)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有接触触发式测头、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关 键部分,直接影响着在线检测的精度。其中关键部件为测头,使用测头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自动修改加工程序,改善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机床既是加工设备,又兼具测量机的某种功能。 目前常用的雷尼绍测头,是英国雷尼绍公司的产品,如图2所示。它们用于数控车床、加工中 心,数控磨床、专机等大多数数控机床上。测头按功能可分为工件检测测头和刀具测头;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硬线连接式、感应式、光学式和无线电式;按接触形式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用户可根据机床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配置。

雷尼绍数控机床测头在线测量系统益处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每当一批零件开始加工时,有大量的检测需要完成,包括夹具和零件的装卡、找正、零件编程原点的测定、首件零件的检测、工序间检测及加工完毕检测等。目前完成这些检测工作的主要手段有手工检测、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在线检测也称实时检测,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实时对刀具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线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检测技术,其检测过程由数控程序来控制。闭环在线检测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数控机床精度,扩大数控机床功能,改善数控机床性能,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一、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调用基本宏程序,而不用计算机辅助;另一种则要自己开发宏程序库,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随时生成检测程序,然后传输到数控系统中。 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实现加工、检测的基础,其工作部件是实现所需基本运动的部件,它的传动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检测的精度。 (2)数控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CNC数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输入存储、数控加工、插补运算以及机床各种控制功能都通过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通过接口设备联接,当控制对象或功能改变时,只需改变软件和接口。CNC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总线组成。 (3)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位置伺服控制和主轴转速(或位置)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4)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有接触触发式测头、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在线检测的精度。其中关键部件为测头,使用测头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自动修改加工程序,改善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机床既是加工设备,又兼具测量机的某种功能。 目前常用的雷尼绍测头,是英国雷尼绍公司的产品,它们用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专机等大多数数控机床上。测头按功能可分为工件检测测头和刀具测头;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硬线连接式、感应式、光学式和无线电式;按接触形式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用户可根据机床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配置。 (5)计算机系统 在线检测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控程序的生成、检测过程的仿真及与数控机床通信等功能。在线检测系统考虑到运行目前流行的Windows和CAD/CAM/CAPP/CAM以及VC++等软件,以及减少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计算时间,一般采用Pentium级别以上的计算机。

温度检测显示及报警装置设计与制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1) 1.2设计题目介绍 (1) 1.3设计目的 (1) 1.4设计内容和要求 (1) 第2章设计原理 (3) 2.1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 2.2系统硬件设计 (3) 2.2.1温度传感器DS18B20电路 (3) 2.2.2蜂鸣器报警电路 (4) 2.2.31602液晶显示显示电路 (5) 2.2.4复位电路 (5) 2.3系统软件设计 (6) 第3章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8) 3.1硬件调试 (8) 3.2软件调试 (8) 3.3结果分析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附录一系统原理图 (11)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与意义 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如机械、食品、化工、电力、石油、等领域,温度常常是表征对象和过程状态的重要参数,是各门学科研究中经常遇到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本质上讲,温度就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准。它是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温度概念的建立以及温度的测量都是以热平衡为基础的,当两个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接触后就会产生导热换热,换热结束后,两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这就是温度最基本的性质。因此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已成为人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2设计题目介绍 设计并开发能自动测温并具有显示和报警系统的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要求以18b20做为温度测量传感器,以数码管、点阵、1602、全彩TFT屏做为温度等信息显示装置,以蜂鸣器为报警装置,能实现实时温度显示、温度上下限设定、温度上下限报警等功能。 1.3设计目的 测控系统技术是自动控制理论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等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自主测量自动控制的专门技术,其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计算机原理及接口等课程内容为辅助,通过对测控系统的设计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1.4设计内容和要求 (1)单片机开发仪提供的18B20温度传感器做为温度采集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 (2)本组(第三组)使用1602液晶屏做为信息显示装置。

数控技术第4章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第4章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4.1 概述 前章已经述及,CNC系统是在传统硬结构数控(N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系统控制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完成数据系统的输入、数据处理、插补运算和信息输出,控制数控机床的执行部件运动,实现所需零件的加工。 此外,现代数控系统采用PLC取代了传统的机床电气逻辑控制装置(即继电器控制电路),利用PLC的逻辑运算功能实现诸如主轴的正、反转及停止,换刀,工件的夹紧、松开,切削液的开、关以及润滑系统的运行等各种开关量的控制。 4.2 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 20世纪70年代中期,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硬结构数控开始被采用小型计算机作为硬件基础的CNC所替代,这标志着数控技术由硬结构数控进入了CNC时代。由于CNC的出现,机床数控装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积缩小了,功能扩大了,可靠性也大幅提高了。由于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微处理器,80年代初随之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CNC系统,如日本的FANUC和德国的SIEMENS 7系列,之后又出现了采用Intel 8086 CPU 的FANUC 3/6系列和SIEMENS 3/8系列的CNC。到80年代后期,CNC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CNC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CNC的硬件结构从单CPU结构发展到多CPU结构,并出现了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CNC结构。在下面的章节里将介绍CNC装置的单微处理器结构、多微处理器结构和开放式CNC结构。 4.2.1 单微处理器结构 在单微处理器结构中,只有一个微处理器,对存储、插补运算、输人输出控制、CRT 显示等功能进行集中控制和分时处理。一个微处理器通过总线与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及其它接口相连,构成整个CNC系统,其结构框图如图4-1所示。早期的CNC系统和当前的一些经济型CNC系统都采用单微处理器结构。 1.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CNC装置的中央处理单元,它能实现数控系统的数字运算和管理控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在运算过程中,运算器不断地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并将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保存起来。通过对运算结果的判断,设置寄存器的相应状态(进位、奇偶和溢出等)。控制器则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程序指令,经过译码后向数控系统的各部分按顺序发出执行操作的控制信号,以执行指令。控制器是数控系统的中央机构,它一方面向各个部件发出执行任务的指令;另一方面接收执行部件发回的反馈信息。控制器根据程序中的指令信息和反馈信息,决定下一步的指令操作。 微处理器总 EPROM RAM存储器 输入/输出 I/O接口 位置控制器

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课程实训 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7.6.26—2017.7.14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软件工程

目录 第1章绪论 0 1.1系统的开发背景 0 1.2开发工具 0 第2章需求分析 (1) 2.1调研情况 (1) 2.2 模块划分 (1) 2.3 系统原理图 (1) 2.4 系统性能需求 (1) 第3章系统概要设计 (2) 3.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 3.2模块的创建 (2) 第4章硬件设计 (3) 4.1 DHT11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3) 4.2 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3) 4.3 LED数码显示模块设计 (3) 4.4 报警模块设计 (4) 4.5 主程序设计 (4) 4.6 LED显示子程序设计 (4) 第5章系统的测试 (6) 5.1 系统安装接线图 (6) 5.2 调试与结果 (6) 第6章总结 (6) 参考文献 (7) 附录程序 (8)

第1章绪论 1.1系统的开发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环保、气象、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场所进行换气、降温和去湿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相对较大。随着生产的发展急需一个含有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仪器,由于它拥有对数据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的功能,有着智能作用等优点,一个低成本和具有较高精度的温度湿度检测器将在许多领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不间断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大都是单点测量,而且温湿度信息传递不及时,精度达不到要求,不利于控制者根据温度、湿度变化及时做出决定。为此,本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多点,并实时性高、精度高,通过显示器显示温湿度信息,并能进行温湿度超限报警的测控产品。 本文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与报警系统,运用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检测,该仪器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硬件电路简单、并能很好的进行显示,可测试一定范围室内环境温湿度的特点。省去了人工检测的繁琐、耗时的过程,随时通过检测器的显示器进行读数,既方便,又快捷。 1.2开发工具 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LED数码管是现在电子设计中使用相当普遍的一种显示设备,每个数码管由7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一定的排列结构组成,根据七个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不同,又分为共阴极数码管和共阳极数码管两种,选择的数码管不同,程序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编程采用Keil C 软件,使用C语音。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技术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技术 发表时间:2005-12-29 张晓峰来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关键字:数控技术机床在线检测 本文对数控加工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方式及仿真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文章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些概要性的解释,对大家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内容很有帮助。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每当一批零件开始加工时,有大量的检测需要完成,包括夹具和零件的装卡、找正、零件编程原点的测定、首件零件的检测、工序间检测及加工完毕检测等。目前完成这些检测工作的主要手段有手工检测、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在线检测也称实时检测,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实时对刀具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在线检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检测技术,其检测过程由数控程序来控制。闭环在线检测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数控机床精度,扩大数控机床功能,改善数控机床性能,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1、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调用基本宏程序,而不用计算机辅助;另一种则要自己开发宏程序库,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编程系统,随时生成检测程序,然后传输到数控系统中,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辅助在线检测系统组成 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部分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机床本体 机床本体是实现加工、检测的基础,其工作部件是实现所需基本运动的部件,它的传动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检测的精度。 (2) 数控系统 目前数控机床一般都采用CNC数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输入存储、数控加工、插补运算以及机床各种控制功能都通过程序来实现。计算机与其他装置之间可通过接口设备联接,当控制对象或功能改变时,只需改变软件和接口。CNC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总线组成。 (3)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实现数控机床的进给位置伺服控制和主轴转速(或位置)伺服控制。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精度、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4)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有接触触发式测头、信号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是数控机床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在线检测的精度。其中关键部件为测头,使用测头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尺寸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自动修改加工程序,改善加工精度,使得数控机床既是加工设备,又兼具测量机的某种功能。 目前常用的雷尼绍测头,是英国雷尼绍公司的产品,如图2所示。它们用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专机等大多数数控机床上。测头按功能可分为工件检测测头和刀具测头;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硬线连接式、感应式、光学式和无线电式;按接触形式可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用户可根据机床的具体型号选择合适的配置。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方案报告 一、芯片选择 1、温度传感器 目前使用接触式比较多,主要有热电式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叫热电阻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换的叫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具有高温系数,高电阻率,物理特性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等优点,常用的有pt100,采用线性度较好的热电阻传感器pt100,该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是-200到450摄氏度;完全符合要求,而且还可以拓展设计电路的测温范围。这里我们供选择的有2线制,3线制和4线制,经过比较我们决定使用4线制的pt100传感器,4线制较2线和3线,误差更小,测量效果更好。 2、A/D转换器 在一般的电路中,我们常用a/d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对于a/d而言,最重的无外乎是转化的速度和转换的精度,由于题目的要求是分辨率0.1,因此使用12位以上的ad能很好的达到要求;对于速度,题目的要求并不高,一般的12位ad都能达到要求。 常用的12位串口连接式ad有tlc2543等,串口的连接使其能和单片机的连接更方便,可以节省更多的I/O口。串口连接的tlc2543作

为数模转换芯片。该芯片具有11路的输入通道的12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具有采样——保持功能;在整个的转换过程具有较小的转换误差,而且使用方便,连接线更少。 3.主控电路 目前单片机主要有8位机,16位机,32位机,虽然32位机在目前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8位机和16位机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比较价格和性能我们选用了 89c51系列的8位单片机,51单片机对于此温度检查系统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 4.数据显示电路 采用12864液晶显示数据,不仅可以直观的显示各种数据,而且可以使用12864的串口连接方式,加上电源线和地线,总共也就4根线,十分的方便,而且完全可以供拓展其他的显示用。 因此我们选用12864液晶作为显示。 5.语音报温模块 采用isd1420语音芯片,此种芯片可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录音播放,录放次数可反复数十万次,方便实用,也方便日后的使用自由选择度比较好,但其录音时间只有20秒,根据使用不同的地址控制脚可以选择播录的起始时间,使用方便,编程也相对简单很多。 isd1420不仅外围电路简单而且录放的音质较好,价格也不贵,20秒的录放时间完全够用了。 二、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可由图一所示部分组成。

数控加工中心在线测量研究

1前言 1.1加工中心在机检测的背景意义 1.1.1机床行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目前,国内中档数控机床已显现出替代外国同类产品的趋势,而高端数控机床与德国等国仍存在大差距,国内机床难以占领高端市场。同时,发达国家对于进口的数控机床始终有所限制,这不利于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船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风电等都是机床行业的下游产业。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汽车产量不断攀升。随着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工艺水平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提高对机床的要求。在航空航天领域,势必需求大型高速精密的数控机床。 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技术水平、产品的种类、服务的范围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国产功能部件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的适应性和满足度。我国功能部件的产品水平和国外有差距。高技术的功能部件对数控机床影响大,如轴、直线导轨、直线电机、机械手。而我国目前生产的功能部件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很低,难以适应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和要求。这些关键的功能部件,我国还没有形成规模。 1.1.2加工中心在线检测的意义 数控加工中心在线检测免去了工件的反复装夹、校正的过程。比离线检测减少了工件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数控加工中心配备光栅尺等检测装置,可以有较好的检测精度;在成本方面,由于仅需附安装在机检测测头和相应软件即可完成检测工作,与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工件相比,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由于加工与检测在同机上完成,检测反馈信息可用于修改加工G代码,形成加工—检测—再加工的闭环系统,将大大地提高成品率。不仅在工件检测方面,在工件的装夹找正方面,在线测头也能发挥出独有的优势。采用工件测头,可在机床上快速、准确测量工件的位置,再将测量结果快速反馈到数控系统中,修正工件坐标。采用在线测头可替代使用百分表及芯棒寻找基准的方法[1]。 1.2加工中心在线检测的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基于单片机温度测量装置的设计.

目录 1 引言 (4) 2 方案设计 (5) 3 单元电路设计 (6) 4 系统软件设计 (12) 5 课程设计总结 (14) 6 电路总原理图 (15) 7 电路仿真 (16) 8 参考文献 (17) 9 程序附录 (18)

1 引言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测温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智能化是现代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度控制系统早已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温度控制一直是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却又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世纪问题。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温度测量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意义。 在本设计中选用AT89C52型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件,采用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通过数码显示管并行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显示电路;二是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应用C语言实现温度的采集与显示。最终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其系统构成简单,信号采集效果好,数据处理速度快,便于实际检测使用。

2 方案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装置方框图: 图1 总体方案框图 2.1电路总体说明 2.1.1 温度的测量用PT-100的热电阻来测量温度。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阻值也发生变化。 2.1.2 运算放大电路是可以把信号放大。 2.1.3 A/D 转化是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 2.1.4 选用AT89C51的单片机来控制温度的变化。 2.1.5 在选用数码管将温度显示的数码管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