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产业发展规划

枇杷产业发展规划
枇杷产业发展规划

一、枇杷现状简述

(一)现状

截至2007年底全市枇杷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3400吨,产值4400万元,建成了米易芭蕉箐枇杷基地、二滩库区枇杷基地,培育了春绿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差,多数枇杷种植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土地未熟化,有机质含量低,灌溉条件差,甚至根本没有水源保证;二是栽培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弱,公司+农户+基地等形式未形成巩固链条,稳定的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果苗管理滞后,苗木繁育没有建立起来,调入苗木多,存在着品种乱、成本高,成活率低、带入更多的病虫,为今后枇杷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依靠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依靠科学技术,集中力量快速推进枇杷产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使枇杷产业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实现枇杷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0.5万吨,产值5000万元,到2015年,全市实现枇杷种植面积7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1.5亿元。详见表一。

表一:攀枝花市早春枇杷产业发展规划表

单位:万亩万吨亿元

三、建设内容与效益分析

(一)建设内容:新建基地2.2万亩,配套水利和道路等设施;新建批发市场一个含气调库,建设市乡村农业信息网,完善物流;对育种、栽培、贮藏保鲜等技术攻关;扶持培育一个枇杷生产、营销企业。建设内容与计划投资见表二。

表二:建设内容与投资计划

单位:万元

(二)效益预测

2008年到2015年共投资1.176亿元,(不含经营成本),2008年到2015年可产枇杷6.4万吨(以平均每年产芒果8000吨计算),以10000元/吨计算,芒果产值可达6.4亿元,枇杷农民人均年收入133元。

四、规划布局

(一)区域布局:我市早春枇杷产业规划布局以二滩库区周边山区及海拔在1300- 1700米低山河谷区,具体规划布局见表三。

表三:到2015年枇杷区域布局

单位:万亩

(二)品种推荐:品种以鲜食品种为主,推荐品种:早钟六号、大五星等。

五、发展措施

(一)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要投入250万元建设小型水窖、山坪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建改善“村村通”交通运输条件等,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批发市场、网络信息、气调储藏库等,加强信息建设,完善物流,为枇杷产业发展配置良好的软硬件设施。

(二)加强科研推广,规范生产

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科技生产力,每年需投入200万元用于育种、贮运、技术培训、成果转化等科研推广。首先建立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引进优良国内外优良品种,利用组织培养等先进技术,批量繁殖高规格的良种苗木,满足基地快速建设的需要;其次积极研究吸收转化集成组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突出抓好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三是制定完善枇杷无公害优质丰产技术标准及生产操作流程,实现产品质量卫生标准与国外接轨;四是建设稳定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加专业

人员,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不同产区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抓好科技试验示范和技术宣传普及推广。

(三)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谋求效益最大化。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枇杷产业的生产、贮藏、保鲜和运销业,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升整个产业。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连接机制,发展订单农业,推进枇杷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论证,全面实施品牌化建设。每年需投入200万元组织参加国内外博览会、贸易会、交易会及评比会,筹划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博览会、贸易会、交易会,塑造地方优质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大投入力度,多方筹资

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对项目资金的开发投入,用好用活优惠政策,整合地方各专项资金,实施打捆办法,发挥整体效益。要将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建设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基地、重点龙头企业和实施科技重点攻关及关键适用技术的推广上,体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