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目前我国已知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

2、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3、距今约(18000年)生活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中生活着(山顶洞人)。懂得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人工取火、使用骨针和爱美),和(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开始过着氏族生活)。

第3课传说时代

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传说时代,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的方法,通过(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4、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是“禅让”制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前21世纪,(禹)建立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启继承父亲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3、主要国君:禹、启、桀、汤、盘庚、纣、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亡的政权)。

认识: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

2、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的分封制:封建(封邦建国)亲戚,以藩屏周。

目的: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对象:先代贵族和功臣(异姓诸侯)、同姓诸侯。

内容:周王授民授疆土;受封者的义务

影响:①巩固了对周王的统治。②扩大了疆域。③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的联系。④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社会等级:依照(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有(贵族、奴隶和平民)阶层。

3、巩固统治的方式:军队和刑罚;礼仪教化

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春秋五霸:

时间:前770年—前476年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称霸标志:前651年葵丘会盟

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时间:前475年---前221年

成语:春秋时期,退避三舍(晋楚);问鼎中原(楚庄王);;卧薪尝胆(吴越争霸)战国时期,朝秦暮楚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牛耕;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

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商鞅变法:

时间:战国时期秦国,前356年;国君:秦孝公

目的:秦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奖励农业生产③奖励军功④建立县制⑤统一度量衡⑥承认土地私有。

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甲骨文与青铜器

1、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历史价值: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与今天汉字的关系: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2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家:仁、礼、为政以德;

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2、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孟子):“民贵”“君轻”。道家(庄子):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

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时间:战国时期;国家:秦国;区域:岷江流域;修建者;李冰父子;

构成:分水鱼嘴(分流);宝瓶口(引水灌溉);飞沙堰(泄洪排沙)。

作用:防止了洪涝灾害,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历时最久,至今发挥着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了自然环境;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也体现了世界水利工程的先进

水平。

2、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编钟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秦帝国的兴亡

1、秦帝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都城:咸阳。

2、秦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大势所趋;经过商鞅变法,为统一打下基础;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国抵御秦国的进攻;嬴政的雄才大略。

3、统一经过: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亡了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全国。

4、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秦的灭亡:原因:秦的暴政;时间:前209年;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地位:是我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意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它的首创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抗秦斗争。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交通上,车同轨;(3)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5)思想上:焚书坑儒。(6)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修缮和增补秦赵燕的长城,东到辽东,西到临洮。开发江南,兴修灵渠。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①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

③政治上,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

④教育上,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

结果: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习题: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①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②他们建立和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期。

背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①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②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奠定了基础;③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2、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意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秦汉文化

1、造纸术: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2、“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

3、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道教:东汉后期,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5、司马迁《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

6、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曹操统一北方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

条件:①政治上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②用人方面:招贤纳士,唯才是举;③经济上实行屯田;④军事上,200年,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①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②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③208年,赤壁之战,曹军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④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南方经济的发展

1、北方人口南迁: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表现:东汉末年以来开始南迁,西晋时形成南迁浪潮。

迁往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到达岭南一带

2、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①北方人口南迁,不仅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稳定④政府的重视⑤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农业,开辟湖田,在江南地区实行麦稻兼作,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纺织技术:三国时的蜀锦有名,东晋在建康建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丝织业。

冶铸业:灌钢法

青瓷烧制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建康人口达到百万。

北方的民族汇聚

1、民族融合的概念: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背景: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⑵东汉以来,民族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内容:⑴迁都洛阳⑵汉化政策,①改穿汉服②学习汉语③采用汉姓④提倡与汉人通婚。

影响:促时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

认识:①民族融合是朝代发展的主流。②北魏孝文帝具有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科技:

1、祖冲之,(南朝)科学家,贡献:第一个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比欧洲早1000年。在天文和机械制造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2、贾思勰,(北魏)农学家,贡献:著有(《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郦道元,(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从书中得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二、艺术

1、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黄庭经》) 。现存有唐朝人的摹本。他被称为(“书圣”)。

2、顾恺之,(东晋)画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主张“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随(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代表是北魏时期修建的(云冈石窟(山西大同)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原始社会时期,从事农耕生活氏族有哪些?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最早的人类名称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情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 外貌特征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木棒 用火情况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 生产活动采集野果、偶尔猎获动物 社会组织原始人群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代表)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外貌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用火情况会人工取火 生产活动采集、狩猎、捕鱼 观念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 社会组织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 其他其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始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耒耜 居住情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会挖水井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彩陶、纺织、制衣 父系氏族公社中晚期的代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 使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等,还出现铜器 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 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二、在传说时期,黄帝教会人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在历史传说中,黄帝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他和他的臣子们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制丝,黄帝的粮官杜康发明了造酒,黄帝的陶正宁封子发明了烧陶,黄帝的医官雷公、岐伯发明了医术。此外黄帝本人还发明了造车、修建宫室、算术、音律等。 三、夏、商、西周的建立概况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四、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过关篇-答案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北京人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裴文中是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学者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但仍然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体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1)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 直立人_遗址;(3)通过对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 年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代表: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有装饰品,乐器埙。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7000 年地点: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sì,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黄河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粟的起源地,长江流域是栽培水稻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用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 5、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 阿古柏入侵新疆。1876 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1878 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1、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 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半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发明①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制盐; ③制作乐器,学会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发明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②他的妻子嫘祖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猿的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能的是——山顶洞人。 3. 华夏之祖

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与能”。 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1.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 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 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4. 相关成语:一鼓作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 5. 争霸实质: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6. 争霸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民族交往增多,客观利于国家统一。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3. 相关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朝秦暮楚、合纵连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开创“开皇之治”。 2.隋炀帝时:A、开通大运河,中心:洛阳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B,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C、派人三赴流求 D,隋炀帝在618年被杀,隋朝灭亡。 3.618年,李渊(唐高袓)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的“镜子”是魏征。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 5.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7.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工具出现:曲辕犁、筒车。手工业有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社会风气开放。 8.唐朝时与吐蕃的交往:A,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尺带珠丹) C、唐穆宗时,结盟,立“唐蕃会盟碑”。 9.唐诗: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平易近人

10.鉴真6次东渡,双目失明,主持修建唐招提寺,传播中国文化。 11.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记录成《大唐西域记》 二、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960年,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他杯酒释兵权,强化中央集权,使宋朝政治出现重文轻武的特点。 2.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有时称“辽“,北宋著名抗辽英雄----杨家将。与宋”澶渊之盟“后保持和平。 3.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 4.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政权,1125年灭辽, 1127年灭北宋(靖康之耻)。 5.赵构(宋高宗)建立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兵主力。 6.宋代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了“秧马“,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7. 北宋时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8.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9.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是“会子”。 10. A、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B、1227年,蒙古灭西夏, C、1234年,蒙古灭金。 D、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 E、1276年元灭南宋。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经济的特点:短暂而繁荣) 1 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外戚夺 权) 3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隋文 帝提倡节俭。 1 目的: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 长度、地位及规模: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7 开通的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 评价大运河: 相关诗句:“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为利也博哉!” ————评价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评价大运河的消极作用:开凿大运河,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 重的徭役负担。 全面评价大运河作用的是:“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烟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 禹论功不较多。”(积极作用: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消极作用:开凿大运河,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第二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 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 2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1 治国思想:(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理解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 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度压榨农民,)“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唐太宗治国思想:民贵君轻 2 治国措施及取得贞观之治的原因: 1)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注意节俭,合并州县; 2)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3)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3 贞观之治的表现:“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 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这个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1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 治国措施:武则天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3 结果: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持续增强 4 评价: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 一唐玄宗的改革措施及“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 1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 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中、课后活动答案(2016版)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练习、课后活动答案 P3问题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的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相当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许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流油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化石。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为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依据这些特殊的文字,人们可以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 P6课后活动1、。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永的木棒。 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是尖状器,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数木中的昆虫。 2. 可以从脑的容量,血管的粗细,血管分布的疏密等角度进行分析 P12问题与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1、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 2、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一个是干栏式,一个是半地穴式。 3、种植的主要植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 4、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 5,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一样。 P12课后活动1、答案为1234 2、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面加一个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棒,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P15材料研读答:从材料可知,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P16问题思考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疑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史实作为依据。今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无据。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依据的。 P17问题思考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等。 P18课后活动1、答:远古传说并非完全虚构,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与神话有本质的区别。古代传说口耳相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古籍中记载的传说,要经过作者的文字修饰。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 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 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 万年至约20 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 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 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 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 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a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5a10597878.html,/pu/' target='_blank'>乐谱鞴ぞ撸?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 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 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 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 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 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 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 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 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 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 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远古人类表格 2、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从外貌、使用工具、生活方式分析)答:①北京人的外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3、打制石器叫旧石器,打制石器经过磨制加工叫磨制石器,也叫新石器。 4、原始社会中火的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5、氏族:是指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群体。 6、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对比表格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用底部有许多小圆孔的陶盆蒸米饭。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4、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3课华夏之祖 1、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2、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奠定了后世的衣食住行。 3、涿鹿大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 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注:不能说成阪泉之战 4、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5、.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时期的发明: 黄帝——建造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 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6、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选贤任能的推选部落联盟 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禅让制的宗旨是“让贤”。 尧:生活节俭,克己爱民。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很像猿猴。 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4、食物来源:采集和狩猎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 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 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五、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六、火的作用: 1)取暖照明2)抵御猛兽的侵袭3)烤熟兽肉4)促进大脑和体质的 发展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居住房屋:干栏式房屋 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二、半坡 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8000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居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生产生活情况: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进行渔猎。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 2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 发展)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供大家借鉴。 【篇一】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篇二】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原始农耕文化遗存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火的使用的作用:取暖.,照明,驱赶野兽 ”吃上熟食减少疾病增强体质。

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物。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

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O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A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 稻,麦等。B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C青铜冶铸,玉器 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 等作货币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周武王建立了周 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 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姓姬的封国有 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 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