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苍穹土地利用规划建库工具软件V10使用手册

北京苍穹土地利用规划建库工具软件V10使用手册
北京苍穹土地利用规划建库工具软件V10使用手册

北京苍穹

土地利用规划建库工具软件V1.0

(KQplanning)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目录

土地利用规划建库工具软件V1.0(KQplanning) (1)

第一章................................................................................................... 概述7

1.1引言 (7)

1.2系统设计思想 (7)

1.2.1采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提高工作效率 (7)

1.2.2基于空间数据库构建 (8)

1.2.3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 (8)

1.3相关标准 (9)

第二章.................................................................................... 系统初始运行10

2.1系统运行环境 (10)

2.2系统运行准备 (10)

2.2.1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安装 (10)

2.2.2数据库备份及还原 (14)

2.3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18)

2.4系统登录运行 (18)

2.5系统框架说明 (19)

第三章.................................................................................... 常用GIS工具20

3.1文件 (20)

3.1.1新建 (20)

3.1.2打开 (20)

3.1.3另存为 (21)

3.1.4加载数据 (22)

3.1.5页面设置 (24)

3.1.6打印定位 (24)

3.1.7打印预览 (25)

3.1.8打印输出 (26)

3.1.9打印输出到文件 (26)

3.1.10大数据打印 (27)

3.1.11关闭 (28)

3.1.12退出 (28)

3.2视图显示 (28)

3.2.1放大一倍 (28)

3.2.2缩小一倍 (28)

3.2.3区域放大 (28)

3.2.4图形缩放 (28)

3.2.5全屏显示 (28)

3.2.6刷新视图 (29)

3.2.7移动视图 (29)

3.2.8坐标定位 (29)

3.2.9距离量算 (29)

3.2.10周长量算 (29)

3.2.11面积量算 (30)

3.2.12椭球面积量算 (30)

3.3视图 (30)

3.4编辑功能 (30)

3.4.1撤销 (30)

3.4.2重做 (30)

3.4.3剪切 (30)

3.4.5复制 (30)

3.4.6粘贴 (30)

3.4.7删除 (31)

3.4.8屏蔽处理 (31)

3.4.9选取功能 (32)

3.4.10设置修改标记 (34)

3.4.11取消修改标记 (34)

3.4.12属性编辑 (34)

3.4.13地物图形批量修改 (35)

3.4.14最近点属性赋值 (35)

3.4.15组合查询 (36)

3.4.16地物反向 (37)

3.4.17地物封闭 (37)

3.4.18地物捆绑 (38)

3.4.19地物连通捆绑 (38)

3.4.20地物离散 (38)

3.5工具条 (38)

3.5.2选择工具 (39)

3.5.3输入工具 (43)

3.5.4高级操作 (43)

3.5.5底部工具条功能 (49)

3.6单位转换 (54)

3.6.1长度单位转换 (54)

3.6.2面积单位转换 (55)

3.7检查功能 (56)

3.7.1图形检查 (56)

3.7.2图形细项检查 (57)

3.7.3悬链检查 (58)

3.7.4微小地物检查 (59)

3.7.5线状共边检查 (59)

3.7.6局部共点检查 (59)

3.7.7环上环检查 (60)

3.7.8取字段唯一值 (60)

3.7.9拓扑一致性检查 (60)

3.7.10数据库标识码唯一性检查 (61)

3.8处理功能 (61)

3.8.1图形处理 (61)

3.8.2地物规格化 (62)

3.8.4环上环处理 (62)

3.8.5生成点结构 (62)

3.8.6生成链结构 (63)

3.8.7生成面结构 (63)

3.8.8冗余处理 (64)

3.8.9拓扑一致性处理 (64)

3.8.10点处理 (64)

3.8.11线整理 (65)

3.8.12面处理 (68)

3.8.13编号处理 (72)

3.9空间分析 (74)

3.9.1拓扑分析 (74)

3.9.2叠置分析 (76)

3.9.3缓冲分析 (80)

3.10数据转换 (82)

3.10.1设置百公里数 (82)

3.10.2带参坐标变换 (83)

3.10.3投影变换 (83)

3.10.4投影系统转换 (83)

3.10.5投影系统批量转换 (84)

3.10.6数据库转出SHP (85)

3.10.8拷贝图形信息至属性 (86)

3.10.9数据代码转换 (88)

3.11图形编辑功能 (96)

3.11.1地物平移 (96)

3.11.2地物旋转 (96)

3.11.3图形定比缩放 (97)

3.11.4图块尾点移动 (97)

3.11.5区域裁剪 (97)

3.11.6选取单层相邻地物 (100)

3.11.7选取多层相邻地物 (100)

3.12图块更换层 (101)

3.13面合并 (101)

3.14面分割 (102)

3.15连片开发 (102)

3.16解析编辑 (103)

3.17文本生成图形 (103)

3.18地物属性批量修改 (104)

3.19空间关系属性赋值 (105)

3.20导入EXCEL至图形 (106)

3.21导入图片至图形 (106)

3.22SQL数据维护 (107)

3.23扩展属性转标准属性 (107)

3.24测量数据 (107)

3.24.1加载GPS数据 (107)

3.24.2读野外测点文件 (108)

3.24.3权属文件生成图块 (109)

3.24.4全站仪数据测量 (110)

3.24.5全站仪联机通讯 (111)

3.24.6徕卡全站仪数据 (112)

3.24.7拓普康全站仪数据 (112)

第四章........................................................................................... 系统设置113

4.1标准MDB数据库创建 (113)

4.2标准SQL数据库创建 (113)

4.3数据库标准化检查 (114)

4.4行政区设置 (115)

4.5行政区融合 (115)

4.6分幅信息设置 (116)

4.7空间参考信息参数设置 (117)

4.8符号管理器 (118)

4.9检查处理设置 (118)

4.10要素分层设置 (120)

4.11要素代码字典设置 (122)

4.12通用字典设置 (122)

4.13地图比例尺设置 (122)

4.14地类体系设置 (123)

4.15其他字典设置 (124)

4.16自定义地理坐标系统 (124)

4.17数据建库字典配置工具 (125)

4.18操作日志管理 (126)

4.19用户及权限设置 (127)

第五章.................................................................................... 规划基期管理129

5.1规划转换方案修改 (129)

5.2新建规划库(建库) (130)

5.3新建规划库(导库) (132)

5.4基期数据预处理 (133)

5.5基期转换 (134)

5.6基期修改 (135)

5.7基期图形修改重算 (136)

5.8基期量算 (137)

5.9基期报表 (137)

第六章........................................................................................... 规划修编139

6.1规划方案管理 (139)

6.2图件查询设置 (140)

6.3指标管理 (141)

6.4基期规划调图 (143)

6.5.1转出当前视口范围数据 (144)

6.5.2以选中图块转出数据 (145)

6.5.3转出拉框选择的图块 (145)

6.6规划数据生成 (146)

6.6.1生成土地利用空间管制界数据 (146)

6.6.2规划数据编号重排 (146)

6.7任意区域分析 (147)

6.8方案分析预检 (148)

6.8.1方案预检(全库检查) (148)

6.8.2规划方案预检(根据行政区) (148)

6.9规划方案分析 (149)

6.9.1方案分析(全库) (149)

6.9.2规划方案分析(根据行政区) (150)

6.10指标报表查看 (151)

6.11非指标报表查看 (152)

6.12指标对比分析 (153)

6.12.1方案指标比对分析 (153)

6.12.3乡镇指标比对分析 (154)

6.13输出方案数据VCT格式 (155)

6.13.1输出VCT前预处理 (155)

6.13.2输出VCT格式的数据 (155)

6.15专题功能 (158)

6.16输出村级指标报表 (158)

6.17乡镇规划成果输出 (159)

第七章图件档案管理 (161)

7.1创建注记表 (161)

7.2属性转注记 (161)

7.3注记批量入库 (162)

7.4生成行政区注记 (163)

7.5基础资料管理 (164)

7.6重置图廓 (165)

7.7符号离散 (166)

7.8图件转换 (167)

第一章概述

1.1引言

2008年10月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科学分解并层层落实《纲要》确定的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尽快组织完成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依照法定程序报批。部里也要求新一轮规划要在二调成果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根据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编、管理、实施和应用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及GIS等技术和方法,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条例、规程和规定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计算机辅助编制,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存储、管理、查询的数字化,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办公自动化,为土地规划管理的现代化提供辅助支持和必要工具,为全面实现土地管理乃至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本系统旨在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持,提高土地规划修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苍穹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多个国土资源行业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的要求按照国家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政策法规的要求,开发的面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专业软件产品。

苍穹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规划修编软件、规划管理系统。两者能够实现一体化融合和集成应用,实现了从数据调查、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全过程电子化,两者之间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立联系。苍穹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及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可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以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法律程序对规划进行局部修改。实现对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的一体化管理,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等。

规划辅助编制的数据形成规划成果,从而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规划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并实现县级和市级的数据库共享。规划管理则是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所存储的规划成果的管理和应用,对规划指标、规划成果、年度规划以及规划项目实施管理,以实现对下一级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对上一级数据的统计上报,是土地政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与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其他地政管理信息系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2系统设计思想

1.2.1采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组件化设计思想,封装各业务组件、各GIS功能组件、数据访问组件、各规划预测模型组件;采用接口通讯机制提供组件之间相互通讯,为各业务组件之间,各GIS组件之间和数据访问组件之间定义相互通讯接口机制;采用插件机制为本系统提供可扩展功能的二

次开发插件机制;

采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提供规划修编收集整理不同口径、不同类型、不同精度、不同部门的各种数据到一个统一数据平台之下;为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可用,好用,实用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提高规划编制的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规划编制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通过将各部门用地需求置于统一数据平台进行分析、评价、规划,也能较好解决各类规划的协调问题。

1.2.2基于空间数据库构建

基于空间数据库构建,能够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共享应用,能够实现不同比例尺数据的融合、空间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以及时空数据的管理。能够和国土资源其他空间数据一体化融合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应用,该特点使得本系统建立和维护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不仅能够支持图件查询浏览以及统计输出等日常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基本农田保护等其他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功能支持。

1.2.3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通过空间数据库技术融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管理于一体。通过动态投影及元数据管理技术,实现不同尺度及不同坐标体系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实现了数据的动态叠加以及按比例显示和分析。实现一张图管地的模式。通过增量式历史数据管理策略,通过临时表、现状表、历史表三表联动的策略,实现历史现状数据的集成管理和信息回溯查询。

传统的权属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由于业务的不同,其管理的最小单位也不同,权属管理主要针对宗地进行登记发证的管理,而土地利用主要针对图斑等的用地类型的管理,二者的数据结构也各不相同,苍穹城镇地籍与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内主要分为三层来存储数据:

(1)、基础地理要素层,主要存放地形地物等土地的基础地理要素;

(2)、行政区要素层,主要存放区、街道、街坊等行政区划界限;

(3)、专题要素层,在地理要素和行政区划要素的基础上,加入权属专题要素,就实现了土地的登记发证管理,加入地类专题要素,就形成了土地利用的管理,加入规划专题要素,也就形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等。

基础地理要素

地形、地物、地貌等

行政区要素

行政界线

土地利用现状要素

土地地类信息

土地利用规划要素

规划信息

权属要素要素

宗地信息

1.3相关标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43号令)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制图规范、数据库标准

?《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

第二章系统初始运行

2.1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环境

WINDOWS 98/2000/XP(客户端)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服务器)

GIS平台

KQGIS版本:

数据库环境

服务器: SQL Server 2000

客户机: ADO版本2.7版本

计算机硬件

北京苍穹城镇地籍与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要求不低于以下配置:

网络环境

服务器P4 1.8G/512M/20G 客户机P3 800M/256M/10G

单机环境

P3 800M/256M/10G

外部设施

必要的外业数据采集设备(如测量仪器、电子手簿等)

WINDOWS支持的打印机(必备)

WINDOWS 支持的绘图仪(可选)

A3/A4、A0/A1扫描仪(可选)

2.2系统运行准备

2.2.1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安装

2.2.1.1 SQL Server 2000安装

进入SQL光盘后点击SETUP既可进入安装界面,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一项,如下图2-8:

图2- 1

选择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再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系统安装界面,如图选择本地计算机:

图2- 2

进入安装选择,选择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或安装客户端工具,如图:

图2- 3

进入安装定义,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如图:

图2- 4

服务帐户设置,使用本地用户系统帐户,如图:

图2- 5

进入身份验证模式,选择混合模式,设置SA登陆密码,如果不想在这里设置密码,可选择密码为空,如图:

图2- 6

点击下一步,系统开始安装,完成即可。

2.2.1.2 SQL Server 2000服务器的注册

在安装完成后,本机的服务已经被自动的注册上了,如果要另外注册其他服务器,可以由“开始”菜单进入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在SQL Server组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SQL Server注册后系统会弹出如图的对话框:

图2- 7

在服务器栏内填写服务器的名称(若单机运行则输入该计算机的名称或直接选择Local 即可)。在连接选项内选择第二项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登录名栏内输入sa,(sa为安装完SQL后的系统管理员登录密码,管理员通过此密码可以填加用户和设置和更改相应的密码),密码栏内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其他的默认即可,按确定按钮后就会在SQL Server 组下出现了注册的计算机名字。

2.2.2数据库备份及还原

维护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除了正确的程序外,正确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是躯干,数据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躯干是没用的。程序出错,只要数据没有损坏或丢失,将程序重新安装一遍或者使用升级软件,都可以使系统重新动作起来。然而数据的丢失与损坏是用程序很难恢复的,保有将数据备份好才能使数据恢复过来。

系统因为可预期的原因所可能造成的磁盘损坏,系统崩溃等引起的数据丢失是不可忽视的,除了正确的操作外,数据备份是维护系统的最常见方法,且是最简单的方法,而采用定时备份的方法更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因为采用定期数据备份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可预期和抗拒及人为灾害对数据的破坏。

定期数据备份是指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将数据以其他形式存储在其他地方,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将数据还原到原来的地方。这里的“其他地方”可以是硬盘、光盘等各种存储设置。

定期备份可分为日备份、周备份、月备份、季备份、年备份等,根据需要可以是这几种备份中的几种进行组合。定期备份可以将数据恢复到任何一个时间段,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备份而产生的错误。

1.备份数据库:

打开企业管理器。在需要还原数据库的连接上右键选择所有任务,备份数据库。如图

图2- 8

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在目的中选择需要备份的路径。然后确定开始备份数据库,如下图2-9。

图2- 9

注:‘重写’下面的提示框中,为默认选项,表示在原文件上进行叠加,并不覆盖原有的内容,备份的数据库大小会成倍增加,一般不选用该项;

表示完全覆盖原有文件。

2.还原及附加数据库:

数据库还原是数据库备份的反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鼠标右键单击要还原的数据库名,选择所有任务->还原数据库。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