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大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2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务发展的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07-6-15 10:43:00 来源:点击数:264

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2.1.1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分析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我市经济社会的人口、GDP 及产业结构等总体发展目标。

2.1.1.1 人口发展指标和城镇化率

根据《大连统计年鉴》,大连市2004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6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12.3.0万人,比重为55.6%。

依据大连市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写的《大连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至2020年大连市经济已具相当规模,城市化水平达到85%,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地区,考虑大连市积极发展现代化产业和第三产业,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且已成为发达地区,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大连市总人口发展目标为800万人。

表2-1 总人口预测表单位:万人、%

表2-2 城镇人口预测表单位:万人、%

表2-3 农村人口预测表单位:万人、%

2.1.1.2 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增长速度

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6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975元。根据《大连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专项说明》,至2010年,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2020年,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

规划期间的重点项目有: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旅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瓦房店松木岛化工园区,普兰店杨树房镇大杨国际工业园区,普

兰店市丰荣办事处大雪轻工业园区,旅顺口区双岛湾石化园区,国电集团庄河

市黑岛电厂一期,庄河市明阳镇花园口工业园区。

2.1.1.3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大连市农业灌溉一直遵循从节水中求发展的原则,据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农业灌溉面积为122.49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为55.39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5.2%。2004年农业灌溉面积为122.49万亩,2010年~2020年灌溉面积由214.6万亩增至246.6万亩。随着城市供水条件的改善,城市挤占农业用水全部还给农业,农业灌溉面积将继续稳定发展。经预测,大连市2010年~2020年农业灌溉面积将分别达到214..6万亩和246.6万亩。

表2-4 全市灌溉面积预测汇总表单位:万亩

农村社会面貌要明显改观,到2010年全市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39%。农村生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农村城市化进程有较大发展,城乡差别将明显缩小。

2.1.1.4 生态环境目标

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按水功能区实施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政策,依法加强监管。对水环境污染区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要加快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制定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制度和社会约束机制,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域的综合治理。

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面。按照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大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综合治理、预防监督和监测为主,重点对流域水土流失、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城市水土流失区等进行综合防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设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城市。

2.1.1.5 水利信息化建设目标

至2010年,力争在全市水务系统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实时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全面完成我市水务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水务现代化奠定基础。

1、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外设组建大连市水务系统的信息网,涵盖各局属单位、各县市区防办及大中型水库,并且能够和市政府、省水利厅、水利部及国家防办等上级主管部门连接,实现互连互通、信息共享。

2、应用“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建立大连市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基本空间信息数据库,通过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编辑、查询等功能,实现空间信息的直观、有效的管理。

3、以数据采集系统、遥测等高新技术监测手段为主,通过自动监测、网络、数字化等技术,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监测、传输、分析系统。对大连境内的水旱灾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与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大连市水务信息数据库的时效性。

4、在GIS和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模型库,如洪水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旱情灾害预报模型、水质模型、供水模型、需水模型、实时水量调度模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分析模型等,为大连水务系统的空间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5、在数字化水利的基础上,建立快速、高效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大连市水务工作(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旱灾害防治、跨区域调水等)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大连市水务系统的水务信息化网,实现水务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应用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能实时、准确地监控和采集境内应有的水信息和用户的需求信息;对水管理活动能作出科学的评估、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自动作出预测、预报;并依据现有的水资源工程状况和水资源配置计划为决策者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支持,使之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调度方案,以达到大连水务系统对水资源年计划、月分配、旬调整、实时监控的最优化配置目的。同时为工程规划与管理、防灾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以及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

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体系、规章和措施,积极调整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积极培养与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队伍,基本形成较完善的水务信息化保障环境。

2.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分析

2.1.2.1 防洪安全保障需求

建国以后,我市也多次出现洪涝灾害,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等河流都发生过10年一遇以上的大洪水。目前,我市主要河流基本都建有大型控制性骨干工程,但还存在河道险工、砂基砂堤及河口淤积等问题,大部分中小河流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要求。随着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必将取得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而由于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是沿河小城镇,工业发达、人口集中,使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大,因此,必须对防洪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更为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确保主要河流、水库和重点小城镇、乡村度汛安全,做到标准内洪水不决堤、不垮坝、不涝地,乡镇不进水;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采取应急措施,科学调度,奋力抢险,竭尽全力把将洪涝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全市防汛的重点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乡镇、重点村屯主要交通干道、重要工矿企业、重点产粮区安全。根据我市防洪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将按规范要求对主要河流进行治理、改造。

2.1.2.2 饮用水安全需求

a) 2010年和2020年城镇生活用水量需求预测

城镇生活需水采用定额法。2004年,各分区城镇居民用水定额分别为:金州以南地区282升/人·日,瓦房店市157升/人·日,普兰店市123升/人·日,庄河市142升/人·日,长海县95升/人·日,全市平均为252升/人·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改善,用水标准不断提高,并且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也将增加。

城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根据1985~2004年用水水平,以及《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中的有关规定分析确定。

2010年和2020年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4.14亿m3和6.65亿m3。

表2-5 城镇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

b) 农村饮用水需求

按我市预测的人口发展指标,预测2010年2020年农村人口分别为185.7万人和117.0万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原则,考虑农村生活供水条件要大幅度提高等因素,2010年和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平均定额分别为63升/人·d和75升/人·d,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生活需水量分别0.44亿m3和0.33亿m3。

表2-6 农村居民生活需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

c) 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按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城市中由统一供给或自备水源供给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均应符合该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质由于一般缺乏自来水厂的处理,需要从解决引水水质安全入手,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卫生。要大力加强高氟水区、苦水区、盐水区、水质地方病区、滨海区、海岛等地农民、渔民的引水水质处理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存条件。要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水质处理成本,使水质处理措施简便易行。

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饮水水质的要求,到2010年以后我市饮用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d) 对供水水源工程的要求

大连市缺水是普遍现象,城市缺水和水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城市供水首先要确保城市居民维持健康生活必需的用水量,除了遇特殊干旱年外,即使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少量缺口,在限制工业生产用水的条件下,基本能够保障城市生活必需的饮用水。应加强城市管网的改造及农村自来水厂的建设,到2020年自来水普及率应达到100%;还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控制库区水产养殖的数量,建立库区周边区域的工农业生产的无害化管理机制;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管理,控制开采量不超过可利用量,防止地表污染物下渗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甚至污染。

到201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7.5%,地表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地下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到202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地表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地下水供水水源达标率为100%。

2.1.2.3农业安全需求

a) 粮食产量需求预测

大连市2002年粮食总产量121.4万t,人均年供给粮食218kg,人均每天供给粮食0.6kg。根据大连市的人口发展和土地使用情况,我市的粮食产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b) 农业需水量预测

大连市2004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49万亩,粮食供给安全要求水利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2004年全市总用水量11.16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4.5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0.9%,按2004年有效灌溉面积分析,综合灌溉用水定额为373m3/亩。今后,将继续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城市挤占农业的用水将还归农业。要保障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就必须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力度,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大中小灌区的改造力度。预测2010年全市粮食安全用水量为5.54亿m3,综合用水定额258m3/亩;2020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246.6万亩,粮食安全用水量为5.70亿m3,综合用水定额231m3/亩。

表2-7 农业灌溉需水量汇总表单位:万m3

2.1.2.4工业用水安全需求

工业需水量采用趋势法进行预测。1985年至2004年二十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连市工业用水基本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2.8%。

根据大连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建设“大大连”的规划构想,大连市工业用水的趋势是增加海水直接利用量,制定海水利用政策,鼓励临海的电力行业企业、钢铁、纺织、石化企业尽量利用海水直接作冷却水,从而降低工业用淡水量的增长率,直至实现工业用淡水量的零增长。至2010年,大连市工业需水3.12亿m3;2020年,大连市工业需水3.57亿m3。

表2-8 工业需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

2.1.2.5 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a)城市园林绿地需水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主要用于城市清洁、绿化。近年来,大连市城市绿化面积显著增长,在城市变美、变绿的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增加,但是目前还存在着用自来水浇灌绿地的现象,在预测时充分考虑利用中水。采用定额法计算。

园林绿地面积增长率由2004~2010年的5.6%下降至2010~2020年的2.4%,行道树增长率由2004~2010年的11.3%下降至2010~2020年的4.8%。城市园林绿地需水采用定额法计算。园林绿地定额0.8 m3/ m2,行道树用水定额0.6 m3/棵。2010年全市园林绿地需水量0.3亿m3,2020年全市园林绿地需水量0.39亿m3。

表2-9 2010年园林绿地用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万棵、万m3

表2-10 2020年园林绿地用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3、万棵、万m3

b)河道生态环境需水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大连地区河流的实际情况,在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庄河、湖里河、大沙河流域考虑为生态环境留水,以维持河道内环境最小水量,满足流域生态环境的基本需水要求。

河道环境水量按历年天然最枯月90%保证率平均流量考虑,当河道流量小于该流量时,将由水库放水来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要求,总需水量3000万m3,该水量已在各河流的主要枢纽工程的供水能力中扣除,不另行单算。

2.1.2.6不可预见水量

不可预见水量主要包括管网漏失等其它无法进行准确预测的水量,按照城镇生活、工业和园林绿地需水总和的10%计算。至2010年,大连市不可预见需水6661万m3;2020年,需水9682万m3。

2.1.2.7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需水

综合生活用水量是根据人口发展规划、供水普及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三方面确定的,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用水量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所预测的工业增加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两个因素确定的。根据长兴岛临港工业发展规划,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以工业、商业港区和临海加工制造业为主,由此估测工业用水量。其他用水量包括市政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11%计。

表2-11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需水量预测表

2.1.2.8 松木岛化工园区需水

根据《大连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中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大连化工产业基地水源为淡水和海水联合,大部分冷却水利用海水。园区需水包括生活需水、工业需水、绿化需水和其它用水。其它用水量包括市政浇洒道路和

绿化、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综合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之和的

11%计。

表2-12 松木岛化工园区需水量预测表

2.1.2.9 总用水需求

根据上述预测,全市2010年总需水量为16.00亿m3。其中生活需水

量为4.63亿m3,占总需水量的28.9%,工业需水量为3.98亿m3,占总需

水量的24.9%,农业需水量为5.54亿m3,占总需水量的34.6%,牲畜需

水量为0.79亿m3,占总需水量的5.0%,生态需水量为0.34亿m3,占总

需水量的2.1%,不可预见水量为0.72亿m3,占总需水量的4.5%;2020

年总需水量为20.46亿m3。其中生活需水量为7.15亿m3,占总需水量的

34.9%,工业需水量为5.23亿m3,占总需水量的25.6%,农业需水量为

5.70亿m3,占总需水量的27.9%,牲畜需水量为0.84亿

m3,占总需水量的4.1%,生态需水量为0.45亿m3,占总需水量的2.2%,不可预见水量为1.09亿m3,占总需水量的5.3%。

表2-13 大连市各水平年总用水需求量预测表单位:亿m3

2.2 水务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2.2.1 水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a)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水利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决定,提出了水利发展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有条件通过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

c)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对水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对水的安全保障要求将越来越高,水利发展需求动力强劲,潜力巨大。

d)经过长期的水利发展,我市不仅水利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而且在水利规划、设计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水利科技及新材料、新方法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为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加快水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2 水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第一季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十二五”开局首季本市深入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 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外部因素相互交织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结构、促创新、稳运行、惠民生,“十二五”开局首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点领域调控初见成效,部分领域好于预期,“十二五”重大任务开局良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运行平稳有序,调结构、转方式迈出坚实步伐。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4%、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8.9%,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的低位。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本市始终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牢牢把握首都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产业结构与首都功能定位相一致,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一季度,本市下决心完成首钢主流程停产,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增加值仍增长8.6%,与前两年平均速度持平。与此同时,加快引进和落地一批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项目,为本市产业升级和调整积蓄了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项目纷纷落户本市。中国动漫游戏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启动。国家时尚创意中心项目落户通州。星光影视园新媒体信息管理与服务公共平台投入运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艺术品拍卖持续火爆,北京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新兴业态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新生力量。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迅速,骨干企业超过30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优势,与数字出版、视频搜索、云计算、数字内容、新媒体等融合互促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升温,网上消费已逐渐成为新兴消费时尚。 二、坚持有保有压调控方向,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艺术设计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与社会实践情况总结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早在19 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学与科研之外又一职能的拓展,也是地方院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南部郴州,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与国内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对外学术交流受限等不利因素,这些均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湘南学院是郴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在区域位置、政府扶持力度、民众信任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的首选。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我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最近学院召开的科研工作大会上,学院党委和行政更加明确了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艺术设计系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艺术设计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十年来的产学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向学院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汇报,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的成果进一步鼓舞全系师生士气;另一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待今后积极改进。以期得到学院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的肯定和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支持。 近十年来,我系在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①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转发的议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相关部门质询监督。 ②政协委员: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对相关部门民主监督。 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法律保障。行使决定权,审议通过相关决议。行使监督权,监督各级政府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怎样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共兰山区委党校尤洪军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要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如何推进绿色文明建设,学习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战略。 【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解决现阶段有些人“社会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为代价”的错误认识,形成“环境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的意识;了解一些政策法规,自觉进行环境保护,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导语正文】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一)科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现代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劳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新的重大变化,是人类进步史上特别值得骄傲的篇章。 但是当人们高歌自己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界的胜利时,自然界却呈现出一种永不屈服的姿态向人类挑战了。工业化时代的所谓“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病痛和灾难。首先,大量矿藏开发和利用,几十万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进入水圈和气圈;再者,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进入环境,打破了上亿年来地球表面形成的生态平衡等等。于是,环境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酸雨肆虐、气候异常、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日益威胁著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与此相联系的人口爆炸、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并超形成了全球性的危机,即所谓全球问题。人类终于警觉到,如任这种恶性循环不断发展,必将危及人类的前途、地球的命运,于是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个给人类敲响警钟的是美国卡逊写的《静寂的春天》一书,说明了滥施化肥、农药导致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标志着人类关心环境问题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环境问题已被提高到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考虑。以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为标志,认识到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环境污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各国必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环境、拯救地球。l987年,联金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出的报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1、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现代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现代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就在于现存的以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这是一种非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可持续经济发展必须使人类整个生产、生活方式都要有所改进,从人们改革自己的价值观、财富观起,争取更多地依靠生态持续性来取得经济持续性,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引导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上来。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按照生态经济有机整体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现代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使经济结构的改进、财富的增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均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孤立进行。要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守自然规律、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可能与社会经济割裂,必须而且只能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解决。面对当今“稀缺”的环境资源,如何利用它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决定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的关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模式。 3、经济领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直接外在表现是长期的经济稳定、持续、协调,也就是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对社会总需求,除了经济增长本身增大的需求之外,各类需求都必然有自然增长的趋势。 (1)对维持简单再生产所要补偿的原料、初级产品,特别是来自不可再生资源的初级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越来越困难,采掘和垦殖的条件会越来越差。社会每年用等量的原料来补偿已消耗的原料,在价值上一般是一个增大的量。 (2)增加新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必然增大。 (3)个人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如在粮食供给、燃料、生活用电、交通、住房、人均绿化面积等方面,即使人均需求数量保持同一水平,但在价值上也是一个增大的量。因为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资源基础逐年稀缺,代价不断上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领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不仅要注意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总产品(加劳务)两者的比例协调,更要注意到市场背后整个社会必要的经济需求与经济资源供给两者的比例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正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多方面协调。我个人认为,必须特别关注就业、通货膨胀、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方面问题。 1 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表明党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讲小康、讲和谐、讲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就业。就业问题在我国显得特别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回城市,失业非常严重,所以那时中央决定要解决失业问题。时代变迁,就业对象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校大量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经验浅薄等问题,更有甚者催生出“啃老族”。据调查,2012年就有57万大学生在家待业,今年更创699万大军就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针对此种情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领导要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

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姜作培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可谓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弄清主攻方向,优先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大课题。本文试图就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优先予以关注,并应着力解决的若干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一、经济增长,效率优先 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效率,究竟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必须面对和加以回答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我们当然希望能快则快,能跨越则跨越,但快速与跨越必须以效率优先为前提,在切实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或跨越式增长。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现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投入多、消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但吞噬着我国宝贵的资源,而且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显然是难以为继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全面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坚持效率优先,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念,把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基准,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其次,要改革和完善核算体系,对GDP的重要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再次,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突破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节约资源,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安全供给,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此外,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还必须把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体制创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国民素质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二、城乡统筹,富民优先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是要破解“三农”难题。“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富民优先,把着力点放在优先抓好农民增收上。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中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重点。去年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如何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根据各地的经验和城乡关系发展趋势,除了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外,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建设。首先是工业化。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要继续在发展乡镇工业上动脑筋、想方法,城市工业要反哺农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积极帮助乡镇工业上水平、上台阶。其次是城镇化。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农民只有脱离土地,才能脱离贫困。这就需要积极稳妥地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应改变主要靠小城镇吸收农村人口的做法,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生产要素主要向城市转移。这就必须深化城乡就业体制改革,积极做好进城农民的就业工作。再次是产业化。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是千家万户对付“八国联军”,“提蓝小卖”对付跨国公司的局面,改变这种状况根本途径在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千家万户农民的小生产必须靠产业化才能提高竞争力。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在实践中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轨道。从长远看,深层次看,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本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没有进行分类,而是罗列了14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概念的说明和内容的阐述。 第四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上) 第1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就是指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就要通过技术进步使那些丰富的资源和原来不属于资源范畴的东西,取代那些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对物质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 1要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 要做到资源利用中的高效率,一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定量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来;二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策,改变资源的使用结构,将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转移到效率高的方面。 2要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核心问题) (1)通过技术进步,不断以相对丰裕的资源代替短缺的资源 人类经济的进步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以丰裕的资源替代短缺资源这种方式实现的,如在能源上面,煤炭对柴薪的替代,石油、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核能对前几种矿物燃料的替代,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等;在材料方面,铁对铜的替代,铝对铁的替代,塑料对金属的替代等,都是人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 (2) 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短缺资源的有效储量,使其由短缺变为相对丰裕 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必须能赶上人类对静态资源消耗的速度,以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也同样有这种要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并改变其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适当抑制人类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精神文化和生态需要的满足来替代物质需求,向时改变富裕国家人民那种在物质产品使用中的奢侈和严重浪费现象,提高产品使用中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有这些方面: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对我国现行的价格补贴等政策进行调整;②建立有效的资源产权制度;④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微观基础;⑥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资源配置;⑥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杠杆,调节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生活、 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期,同时 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镇化、老龄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带来 的巨大挑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 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主要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4)10-048-03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加快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 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 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此,我们要认 真分析新时期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处于重要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城镇化、老龄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带来的巨大挑战,社会 保障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一重要方针的提出,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 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从长远来看,我国 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四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一是要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保障加速发 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延续了三十多年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转变的基本方向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而现今社会保障制度还 不够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还不高,这是消费不足和 制约内需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必然从总体上要求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 是经济的"调节器",必须尽快弥补制度缺失,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并且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百姓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 的后顾之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 了新的要求。我们国家老龄化来得早,势头猛,规模大,是现今世界唯一的老年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2月26日中 国社科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新的概念逐渐走向人们,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 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我国来说,更为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含量是极为丰富的。可是,近年来,由于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私利,非法大力开采矿产、乱砍滥伐,导致我国资源的迅速减少。我们知道,像煤、石油等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旦没了,难以恢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首先,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日期:2010-11-22 16:13:00 浏览次数:42 稿源: 南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南昌市发改委课题组 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9年,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三保一弘扬”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的要求,主动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全力实施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三大工程”,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多项指标在中部省会城市位次前移。通过全市上下成功演绎“危中有机、化危为机、转机成势”,夺取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阶段性胜利,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为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扩大内需有成效,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显着。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南昌市及时研究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投资和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全市地

区生产总值完成1837亿元,增长13%(同比、下同),增幅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9亿元,增长%,增幅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亿元,增长20%,增幅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市总体经济呈现出逐月提高的良好态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一季度负增长,到二季度由负转正,再到全年分别增长%和%;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内资由上半年个位数增长,到全年分别完成亿美元,增长12%和亿元,增长10%。同时,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有亮点,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牢牢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快速推进。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狠抓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6年超历史,其中,粮食总产量22.9亿公斤,增长%,生猪存栏、出栏分别增长8%和%,家禽存笼、出笼分别增长%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294元,增长9%。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重点推进了蒋巷现代农业示范园、黄马“两江”生态农业走廊、安义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已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9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44家,市级186家。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为帮助企业渡难关,先

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是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以及肥沃的土地等环境要素,都是人类生活和繁衍的必要条件;缺少了它们,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环境是社会生产劳动的对象。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以满足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上的种种要求。所以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物资基础。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地不断深入,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经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但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它们之间可以彼此协调,互相促进。环境保护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保护生产力,是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动力,同时也是消费的对象,也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我国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现有人口已达14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依然在持续。 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在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13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