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和二类电源安全认证标准

类和二类电源安全认证标准

开关电源基础知识简介

1、输出纹波噪声的测量及输出电路的处理 PWM 开关电源的输出的纹波噪声与开产频率有关。其纹波噪声分为两大部分:纹波(包括开关频率的纹波和周期及随机性漂移)和噪声(开关过程中产生)。 周期及随机性漂移 在纹波与噪声的测量过程中,如果不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将无法正确地测量出真出的输出纹波噪声。下面是推荐的测量方法: 平行线测量法:输出管脚接平行线后接电容,在电容两端使用20MHz C 为瓷片电容,负载与模块之间的距离在51mm 和76mm(2in.和3in)之间。 在大多数电路中, 2、多路输出的交互调节及其应用 交互调节的优点。图中lo1路负载电流、Vo2为辅助路输出电压。由图可见,20% 100% Io2 在主路负载从20%~100%变化时,辅助路输出电压随 辅助路负载电流的变化曲线中,辅助路输出电压始终在±4%范围之内。即使在最坏的情况,即主路空载、辅助路江载,主路满载、辅助路空载时其输出电压也能保证在标称电压的±10%范围之内。由此,对于输出稳压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这种不稳压的辅助输出不仅能够满足供电的条件,而且相对成本低、器件少、可靠性高。建议用户首先考虑不稳压的辅助输出的电源模块。 开关电源基础知识简介

3、容性负载能力与电源输出保护 建议用户对电源模块的阻性负载取大于10%额定负载,这样模块工作比较稳定。 电容作为电源去耦及抗干扰的手段,在现代电子线路中必不可少,本公司的电源模块考虑此因素,都有相当的容性负载能力。但由于考虑到电源的综合保护能力,尤其是输出过载保护, 容性负载能力不可能太大,否则保护特性将变差。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负载电容总量不应 超过最大容性负载能力。 Vo 输出电流保护一般有四种方式: ●恒流式:当到达电流保护点时,输出电流随负载的 进一步的加重,略有增加,输出电压不断下降。 ●回折式:当到达电流保护点时,输出电流随负载的 的加重,输出电压不断下降,同时输出电流也不断下降。 ●恒流-截止式:当到达电流保护点时,首先是恒流式 ●精确自恢复截止式:输出电流到达保护点,电源模块输出被禁止,负载减轻电路自恢复。 在大部分电路中使用恒流式与截止式较多,比较理想的保护方式是精确自恢复截止式,或者恒流-截止式保护。其中恒流式、回折式保护本质上就是自恢复的,但输出短路时的功耗较大, 尤其是恒流式。而截止式、恒流-截止式保护的自恢复特性须加辅助复位电路来完成自恢复,其 输出过载时的功耗可以通过复位电路的周期进行调整,即调整间歇启动的时间间隔。一般电流 保护1.2~2倍标称输出电流。精确自恢复截止式电流保护点设定为标称输出电流1.2倍或1.3倍。 一般输出有过压嵌位保护。 4、负载瞬态响应 当输出的负载迅速发生变化时,输出的电压会出现 上冲或下跌。电源模块经过调整恢复原输出电压。这个 响应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过冲电压( Vo)和恢复 时间(tr)。过冲越小,恢复时间越短,系统响应速度 越快。一般在25%的标称负载阶跃变化,输出电压的 过冲为4%VO,恢复时间为500μS左右。 5、外围推荐电路 1)输出电压的调节: 本公司产品中有TRIM输出管脚的产品,可以通过电阻或电位器对输出电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节。将电位器的中心与TRIM相连,在有+S,-S管脚的模块中,其他两端分别接+S、-S,没有相应主路的输出正负极(+S接Vo1,-S接GND上,调节电位器即可。辅路跟随主路调节。电位器阻值根据输出电压的大小选用5~20K?比较合适。一般微调范围为±10%。

开关电源适配器浪涌抗扰实验分析

开关电源适配器浪涌抗扰实验分析 自从开关电源适配器开始实行标准以来,我国在1999年和2008年推出了两个有关雷击浪涌抵抗的相关标准。这两个标准分别对应国际上的两种现行标准。虽然与雷击浪涌有关的GB/T17626.5规定在我国已经有两个版本,但因为大多数国内产品迟迟未根据新标准进行修订,所以造成了 GB/T17626.5-1999和GB/T17626.5-2008两个标准并存的局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开关电源适配器雷击浪涌抗扰度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等级。 ?标准主要模拟间接雷击(开关电源通常都无法经受直接雷击),如雷电击中户外电网线路,有大量电流流入外部线路或接地电阻,因而产生了干扰电压;间接雷击(如云层间或云层内的雷击)在外部线路上感应出的脉冲电压和电流;雷电击中线路邻近物体,在其周围建立强大电磁场,在外部线路上感应出电压;雷电击中附近地面,地电流通过公共接地系统时所引进的干扰。 ?电源适配器在浪涌抗扰试验标准处模拟自然界的雷击外,还提到了变电所等场合,因为开关动作而引进的干扰,如主电源系统切换时的干扰;同一电网,在靠近开关电源适配器附近的一些小开关跳动时形成的干扰;切换伴有谐振线路的晶闸管设备;各种系统性的故障,如设备接地网络或者接地系统间的短路和飞弧故障。 ?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方法 ?1、根据试验品的实际使用和安装条件进行布局和配置,包括有些标准会改变体现波形发生器信号内阻的附加电阻。 ?2、根据产品要求来定试验电压的等级及试验部位。 ?3、在每个选定的试验部位上,正、负极性的干扰至少要各加5次,每次浪涌的最大重复率为1次/min。因为大多数系统用的保护装置在两次浪涌之间

开关电源类产品介绍

随着开关电源类产品的日益增多,电磁兼容设计成为开关电源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也成为开关电源类产品必须满足的性能指标。高频开关电源是严重的电磁干扰源,很多情况下需对其安装EMI电源滤波器。传统的滤波器设计方法计算繁琐、设计过程复杂、研发时间长。为了提高滤波器性能和缩短开发时间,本文针对DC-DC开关电源介绍了一种简单且效果良好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本文在阐述开关电源电磁干扰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源传导加固技术。文中阐述了EMI电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拓扑结构、设计原则和滤波器件的高频特性,分析了网络理论及其在EMI电源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以某一航空产品中的DC-DC开关电源项目为依托,设计EMI电源滤波器。通过了解开关电源需要满足的电磁兼容标准,测试分析其电磁干扰信号特点,提出滤波器性能指标。利用网络理论设计分析滤波电路,通过编程实现对滤波电路参数的设计。建立滤波器插入损耗仿真模型,编写仿真程序,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设计方法的J下确性。同时,在EMI电源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对滤波器进行了拓展功能的电路设计,主要针对开关动作所引起的浪涌电压。通过讨论应用于EMI电源滤波器中的软磁铁氧体材料的特性,提出了铁氧体磁芯的选择原则和应用方法,同时讨论了主要滤波器件的选择和设计。深入研究EMI电源滤波器在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及滤波器封装技术,并提出封装过程测试方法及工程应用时安装使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随着开关电源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们引起的电磁泄露和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严重。电源EMI滤波器作为开关电源的辅助器件,可以有效地抑制开关电源中的传导干扰。无源元件的高频非理想特性使无源EMI滤波器高频特性变差,而无源元件同样影响有源EMI滤波器的高频特性。因此对EMI滤波器高频特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无源EMI滤波器,本文研究了几种改善自感寄生参数的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元件间的互感耦合和电容的自感寄生参数分别对π型共模滤波器的影响。提出利用部分互感耦合改善电容的自感寄生参数的优化措施。对于有源EMI滤波器,本文分析了一种有源EMI滤波器在分别连接纯电阻、感性和容性负载时的插损,分析了反馈环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和影响。最后,对有源EMI滤波器注入环节中的电容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它的高频特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傅立叶变换估算开关电源噪声频谱的方法,接着分别论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 流程详解 V2.0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制 发布日期: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目录 1集中受理 (1) 1.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1) 1.2认证申请 (1) 1.2.1获取申请书 (1) 1.2.2递交申请书 (1) 1.2.3资料审查 (1) 1.3申请方送样 (2) 1.3.1实验室选择 (2) 1.3.2送样原则和数量 (2) 1.3.3型式试验及报告提交 (2) 1.4申请方缴费 (2) 1.5初始工厂检查 (2) 1.6颁发证书 (2) 1.6.1认证决定 (2) 1.6.2颁发证书 (2) 1.6.3证书的有效性 (2) 1.6.4变更与扩展申请 (2) 1.6.5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2) 1.7证后监督 (2) 1.7.1监督的频次 (2) 1.7.2监督的内容 (3) 1.7.3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3) 2分段受理 (4)

1集中受理 1.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集中受理认证流程图 1.2认证申请 1.2.1获取申请书 1)从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a12463272.html,/)资料中心下载。 2)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索取。 1.2.2递交申请书 向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提交认证申请书(包括申请书所要求的其他资料)纸质版1式2份,电子版1份。 含有密码技术的产品应向国家密码管理局指定检测实验室提交密码技术检测申请。 拟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产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执行,不适用本申请指南。 1.2.3资料审查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在收到申请资料后对其进行审查,如果资料不符合要求,申请方

(完整word版)电源适配器检验标准.doc

深圳市小樱桃实业有限公公司 电源适配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XYT-WI-QCD-24 版本号:A0 生效日期:2014年5月 15日 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文件号 :XYT-WI-QCD-24 深圳市小樱桃实业有限公司 工作文件 题目:电源适配器来料检验标准生效日期 : 2014 年5月15日版本 : A0 页数 :第2页(共5页) 文件修订目录表 次序原版本新版本文件修改栏修订人生效日期 1A0第一版本发放(ISO9001:2008版)郭华2014年 5月 15日 部门评审 /发放管理栏: 行政人事部业务部采购部生产部 开发部品质部工程部财务部 计划部仓库

深圳市小樱桃实业有限公司 工作文件 题目:电源适配器来料检验标准文件号 :XYT-WI-QCD-24 生效日期 : 2014 年5月15日版本 : A0 页数 :第3页(共5页) 1.目的 本文件针对来料电源适配器提供检验标准及判定依据,并为保证适配器符合本公司品质要 求和客户需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使用的电源适配器。 3.定义 3.1 CR-致命缺陷: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国家明令禁止的缺陷; 3.2 MAJ- 主要缺陷: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及严重损坏外观效果的缺陷; 3.3 MIN- 次要缺陷:不影响客户使用或对外观效果伤害不大的缺陷, 4.检验方法及条件 4.1准备工作: 4.1.1. 准备样品、承认书( IQC)、工作文件、; 4.1.2. 准备好不良标识的贴纸及检验记录表; 4.1.3. 准备好检验工装。测试仪。 4.2检验环境: 灯光亮度大于 400LUX(大概 1米高度的一盏 40瓦的日光灯)。 4.3检验设备: 4.3.1耐压测试仪,用于测试耐压性能(条件不允许时由供方提供测试报告)。 4.3.2带温度测试的万用表或温湿度计 4.3.3游标卡尺 5.检验标准 序号不良现象不良描述判定 5.1 包装部分 5.1.1 规格 / 料 外箱标识与实物不相符 , 规格写错或盖错章或贴错标签等MAJ 号错 5.1.2 产品混装产品混有其他规格型号的产品MAJ 5.1.3 数量错包装数量不符(多或少)MAJ 5.2 尺寸

电源产品描述报告

DXJL 1440/48XB 矿用隔爆(兼本安)智能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 产品描述报告 2011年12月21日

一、设计理念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战线。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占70%以上。我国76%的发电能源,76%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及70%的化工原料都是煤炭提供的。煤炭工业支撑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我国尚未对煤矿灾难事故进 行有效的控制,重大恶性事故依然频频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而 且任重道远。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煤炭年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 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煤矿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在煤矿事故中,只有极少数 井下人员是在事故发生现场第一时间受到伤害遇难的,绝大多数人员伤亡是由 于长时间被困井下灾变环境中窒息、中毒等原因造成的。因此,研制煤矿救生舱,避难硐室,已成为改善煤矿安全的关键。智能型救生舱不间断电源,是煤 矿救生舱,避难硐室的关键设备。 随着矿用救生舱,避难硐室的广泛使用,矿用不间断电源将迅速发展。现 有的矿用不间断电源,只具有锂电池管理系统,没有生存舱智能化管理系统。 生存舱的氧气供给,空气净化,温度调正,舱内正压力的保证及调正,全靠人 工来完成。这种人工调正方法的缺点是: 1、人工调正不能精确按生存环境要求进行调正,生存环境的各项措施标准波动大,环境质量差; 2、人工调正,高低不均,浪费舱内宝贵的有限资源; 3、在发生矿难的情况下,靠人工保证舱内必要的生存条件,是不可能也是办不到的。 所以发展智能型的生存舱管理体系,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本项目实施 后将显著提高煤矿救生舱,避难硐室的安全性,可靠性;因生存舱具有智能化 管理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保证生活舱具有最佳的生存条件外,还能最大限 度的节约生存舱的有限资源,延长生存舱有限资源的利用时间;同时,还具有 多种直流电压,供舱内风机选择。这些优点,是当前救生舱不间断电源装置所 不具备的。填补了国内外矿用救生舱、避难硐室的空白。 DXJL 1440/48XB矿用智能型救生舱不间断电源装置,是由主控箱、电池箱、本安显示屏三部分组成的。电池箱内装有锂电池和温度,电压采集器,电流测

电源基础知识(电源的基本参数)

四、电源的基本参数 1电压 2输入电压 就是市电电压。 国内电压是220V,但电网电压并不是时刻稳定在220V,而是有一定的波动。采用被动PFC 的电源,可以适应的电网电压一般是在180~264V 之间,当电压突然降低到180V 以下时,电源会出现重新启动的现象;电压偏高,则会导致电源保险烧毁。 第15 页 部分电源可以承受电压的缓慢下降,甚至电压缓降到180V 以下时,也可以正常工作, 但此时电源的负载能力也将下降,难以达到额定功率的输出。采用了主动PFC 电路的电源,适应电压可以扩大到90~264V,在此区间均可正常使用。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 主动PFC 电源,都是宽电压设计。 4.1.2 输出电压 就是电源输出给电脑使用的直流电压。 ATX 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有+5V、+12V、-12V 、+5VSB、+3.3V。 同样,电源所输出的直流电压也会有一定的波动。我们允许输出电压有一定的波动,但不能超过INTEL 所界定的范围,正电压允许在基准值上下5%之内波动,而负电压允许在上下10%之内波动,如+5V 的正常范围是4.75~5.25V,而-12V 的正常范围是-10.8~-13.2V 。 要求电源在空载、轻载、典型负载与满载状态下,各路输出电压均在允 许范围 内。当超过此范围,电脑运行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需要使用万用表等设备,软件检测的结果往往并不精确。电源输出电压的稳 定性,是电源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不是判断一款电源优劣的唯一指标。电源性能指标非常繁多,电压的稳定性只是其中一项。只要电源输出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电脑配件都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时电压的波动范围在1%和5%的意义是一样的,过分地关注波动的大小是不必要的。但波动的相对大小,侧面反映了电源的负载能力,波动率相对越小的电源,其实际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能越大,毕竟,输出电压超出规定范围时的输出功率是没有益处的。 相对来说,电压偏高比电压偏低更具有危险性,电压偏低至多引起电脑工作的不正常,而电压偏高则可能烧毁硬件。一

EN71玩具安全认证规范标准

EN71玩具安全认证规范标准 第1部分:物理和机械性能 该部分主要包括跌落测试、小零件测试、锐利边缘测试、拉力测试、压力测试、线缝测试、耳鼻眼拉力、扭力测试等。 EN71-2:2006玩具安全认证-第2部分:阻燃性能 该部分规定了所有玩具禁止使用的易燃材料种类及对某些小型火源的玩具的燃烧性能要求。要求被测试材料的燃烧速度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涉及到戴在头上的玩具、玩具化装服饰和供儿童在玩耍中穿戴的玩具、供儿童进入的玩具、含毛绒或纺织面料的软填充玩具。 EN71-3:2001/AC:2002玩具安全认证-第3部分:某些元素的转移 该部分规定了玩具的可触及部件或材料中可迁移元素(锑、砷、钡、镉、铬、铅、汞、锡)的最大限值。其测试原理是:可溶性元素是模拟材料在吞咽后与胃酸持续接触一段时间的条件下,从玩具材料中提取出的溶出物。采用检出限适当的方法定量测定可溶性元素的含量。 EN71-4:1990+A1:1998玩具安全认证-第4部分:化学和有关活动用的试验装置 EN71-4规定了在化学试验装置及相关活动设备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的限值,也包括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微生物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试验玩具,同时也规定了标签、化学物质使用清单及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EN71-5:1993玩具安全认证-第5部分:化学玩具(试验装置除外) EN71-5规定了化学玩具中有害物质使用的限制及要求,主要应用于模制和浇铸装置中的石膏、灰泥;微型台装置中的陶瓷和玻璃制品上色材料;造型粘土装置中的烤箱可塑PVC料;塑胶浇铸装置;嵌入装置;照相洗印装置;模具中使用的粘合剂、油漆、清漆、稀释剂和清洁剂。 EN71-6:1994玩具安全认证-第6部分:年龄标志的图形表示 该部分指出了对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但可能对3岁以下儿童有危险的玩具应加贴年龄警告标识。警告标识可用文字说明或图示符号,如果使用警告说明,它必须符合EN71 Part 1的要求,无论是用英文或是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都必须清晰地显示警示语。 EN71-7:指画颜料的要求

信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身份认证技术与应用 当今,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存储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只能够被有权操作 的人访问,所有未被授权的人无法访问到这些数据。这里说的是对“人”的权限的控制,即对操作者物理身份的权限控制。不论安全性要求多高的数据,它存在就必然要有相对应的授权人可以访问它,否则,保存一个任何人都无权访问的数据有什么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这个有权访问者的身份就很容易被伪造,那么,不论投入再大的资金,建立再坚固安全防范体系都形同虚设。就好像我们建造了一座非常结实的保险库,安装了非常坚固的大门,却没有安装门锁一样。所以身份认证是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隘。 1.身份认证技术简介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一个经典的漫画,一条狗在计算机面前一边打字,一边对另一条狗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漫画说明了在互联网上很难识别身份。 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

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用户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呢?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判定,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假设某些信息只有某个人知道,比如暗号等,通过询问这个信息就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有什么) ,假设某一个东西只有某个人有,比如印章等,通过出示这个东西也可以确认这个人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是谁),比如指纹、面貌等。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杨子荣就是掌握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接头暗号成功的伪造了自己的身份。而仅凭借一个人拥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人的身份。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12V电源适配器检验规程

1 目的:掌握电源适配器的检验标准,使来料质量更好的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 2 适用范围:12V电源适配器。 3检验仪器和设备:万用表、耐高测试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调压器、游标卡尺、卷尺。 4 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面、底壳无开裂、毛刺、变形、划伤、缩水、污迹现象。 4.1.2金属件无氧化、霉斑、污渍,AC插脚、DC插头无松动。 4.1.3螺钉无氧化、漏打、打花、打滑、松动现象。 4.1.4线体无烫伤、划伤、破损、脏污、芯线无外露骨。 4.1.5贴纸内容应正确,铭牌贴无倒贴、贴歪、漏贴、贴错、翘起等现象。4.1.6面、底壳缝隙不能大于1mm,配合良好,不能有内松动现象。 4.1.7铭牌贴或胶壳刻字内容正确、文字清晰,无错字、别字。 4.1.8丝印清晰,无错字、别字毛边。 4.2开机检查: 4.2.1适配器内部元件必须与样品一致。 4.2.2元件上锡良好,无虚焊、连焊。 4.2.3 PCB板无短路、断路,铜皮无起翘。 4.2.4线圈包扎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现象。 4.2.5硅钢片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 4.3电气性能: 4.3.1电气性能参数如下:

4.3.2高压测试:经过下列条件测试时,应无漏电、飞孤、击穿。 初级对次级:3000V,10S,0.5mA; 4.4 DC转输线:DC头无氧化,连接顺序无错乱。 4.5老化:经老化试验后,表面温度不能超过65℃,面、底壳无变形、烧焦现 象。各性能指标在规格范围之内。 4.6跌落试验:经跌落试验后,外壳无破裂,插头无松动、脱落现象,晃动 无异响,各电气性能正常。 4.7阻燃性:经阻燃测试后,材料能阻燃。 5检验方法: 5.1外观:目测法。 5.2结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5.3开机检查:目测法(有异物用游标卡尺测量)。 5.4电气性能:用测试架测试各性能指标,用耐高压测试仪测试适配器的耐 高压能力。 5.5DC传输线:用专用测试架测量。 5.6老化:在常温下带额定负载通电老化4小时。 5.7跌落试验:适配器从1m高处自由跌落地面三次。 5.8阻燃试验:把适配器外壳敲开,用明火对外壳进行燃烧,当火源离开适 配器时,外胶壳应立即熄灭,不再燃烧,则此适配器外壳是阻燃材料。6缺陷分类:见附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668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组织应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文件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申请认证之前应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充分运行三个月以上; 2. 组织应向WIT提供基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信息,对于多现场应说明各现场的认证范围、地址及人员分布等情况,WIT将以抽样的方式对多现场进行审核; 3. 组织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始,应保持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自我评价,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标准简介

国内外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标准简介信息安全标准是解决有关信息安全的产品和系统在设计、研发、生产、建设、使用、检测认证中的一致性、可靠性、可控性,先进性和符合性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依据。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产品认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一、国外信息安全标准发展现状 l .CC标准的发展过程 CC标准(Common Criteria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标准,用来评估信息系统和信息产品的安全性。CC标准源于世界多个国家的信息安全准则规范,包括欧洲ITSEC、美国TCSEC(桔皮书)、加拿大CTCPEC以及美国的联邦准则(Federal Criteria)等,由6个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共同提 出制定。CC标准的发展过程见附图。 国际上,很多国家根据CC标准实施信息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与认证。1999年CCV2.1被转化为国际标准ISO/IEC15408-1999《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 security》,目前,最新版本ISO/IEC15408-2008采用了CCV3.1。 用于CC评估的配套文档CEM标准(Common Methodolog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提供了通用的评估方法,并且跟随CC标准版本的发展而更新。CEM标准主要描述了保护轮廓(PP-Protection Profile)、安全目标(ST-Security Target)和不同安全保证级产品的评估要求和评估方法。CEM标准于2005年成为国际标准ISO/IEC18045《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Methodology for ITsecurity evaluation》。 2. CC标准内容介绍 CC标准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的一般模型和基本框架,以及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证要求,目的是建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通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准则。CC标准为不同国家或实验室的评估结果提供了可比性。 CC标准的第一部分为简介和一般模型,描述了信息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以及PP和ST的要求。PP是为一类产品或系统定义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功要求和保证要求。ST则定义了一个既定评估对象(TOE-TarEet of aluation)的IT

UPS不间断电源基础知识及保养

UPS不间断电源基础知识及保养 UPS电源是保障供电稳定和连续性的重要设备,因其主要机智 能化程度高,储能器材采用免维护蓄电池,使得在运行中往往忽略了对该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其实维护的好坏,对电源的寿命和故障率有很大影响,下面根据我们使用中的具体情况和维护经验介绍UPS电源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日常维护要求。 虽说各企业配置的UPS供电系统设备型号及系统容量有所不同,但其原理和主要功能基本相同。在UPS电源类型选择上各站都选择了在线式,这时因为在线式UPS电源系统具有对各类供电的零时间切换,自身供电时间的长短可选,并具有稳压、稳频、净化的特点。当UPS电源系统本身出现故障时有自动旁路功能,当需要检修时可采用手动旁路,使检修、供电互不影响。 一、 UPS电源系统 UPS电源系统由4部分组成:整流、储能、变换和开关控制。其系统的稳压功能通常是由整流器完成的,整流器件采用可控硅或高频开关整流器,本身具有可根据外电的变化控制输出幅度的功能,从而当外电发生变化时(该变化应满足系统要求),输出幅度基本不变的 整流电压。净化功能由储能电池来完成,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储能电池除可存储直流直能的功能外,对整流器来说就象接了一只大容器电容器,其等效电容量的大小,与储能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是不能突变的,即利用了电容器对脉冲的平滑特性消除了脉冲干扰,起到了

净化功能,也称对干扰的屏蔽。频率的稳定则由变换器来完成,频率稳定度取决于变换器的振荡频率的稳定程度。为方便UPS电源系统的日常操作与维护,设计了系统工作开关,主机自检故障后的自动旁路开关,检修旁路开关等开关控制。 在电压工作正常时,给负载供电而且,同时给储能电池充电;当突发停电时,UPS电源开始工作,由储能电池工给负载所需电源,维持正常的生产;当由于生产需要,负载严重过载时,由电网电压经整流直接给负载供电。UPS电源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主机和储能电池。额定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主机部分,并与负载属那种性质有关,因为UPS电源对不同性能的负载驱动能力不同,通常负载功率应满足UPS电源70%的额定功率。储能电池容量的选取当负载功率确定后主要取决其后备时间的长短,主要由备用电源的接入时间来定,通常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 一、电源工作原理 变换:将电网来的交流电经自耦变压器降压、全波整流、滤波变为直流电压,供给逆变电路。输入有软启动电路,可避免开机时对电网的冲击。 逆变电路:采用大功率IGBT模块全桥逆变电路,具有很大的功率富余量,在输出动态范围内输出阻抗特别小,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由于采用高频调制限流技术,及快速短路保护技术,使逆变器无论是供电电压瞬变还是负载冲击或短路,均可安全可靠地工作。 控制驱动:控制驱动是完成整机功能控制的核心,它除了提供检测、

中国玩具安全CCC认证及技术标准

中国玩具安全CCC认证及技术标准 一、中国与玩具有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国与玩具产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了《质量监督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强 制性认证产品管理规定》和《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六项)》等。我国目前对六大类 玩具产品实行强制认证的市场准入制度。其余玩具视情况逐步推进。 二、我国对玩具实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 1.什么是CCC认证 CCC认证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C(无上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评价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2.玩具CCC认证简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2005年第198号联合公告,国家已明确对在国内销售的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弹射玩具六类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从2006年3月1日起受理申请,2007年6月1日强制实施。国家认监委在其网站(www.cnca.gov.cn)上发布了2006年第6号和第8号公告,分别公布了六类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实施规则和其指定的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 被纳入首批玩具CCC认证范围的玩具产品只有上述六类,而承载儿童体重的玩具、软体填充玩具、竹木玩具、口动玩具、纸及纸板玩具、类似文具玩具、软性造型玩具等七类玩具产品没有被纳入首批玩具CCC认证范围,国家认监委拟对没被纳入范围的这七类玩具产品推行自愿认证制度,待时机成熟后再纳入CCC范围。 3.认证单元的概念 根据认监委公布的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同一委托人申请、同一工厂生 产且符合实施规则中规定的单元划分原则的产品视为同一认证单元。 实施规则中的单元划分原则,用于指导认证和检测机构将满足一定条件(如

27001信息安全认证多少钱,哪里可以快速申请下来

27001信息安全认证多少钱,哪里可以快速申请下来经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提认证的公司,一般来说都能够和贸易伙伴之间建立起一定的互相信任基础,而且随着组织间的电子交流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就可以看到信息安全管理明显的利益所在,从而为广大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设备管理。也就是说,通过信息安全管理认证,能让企业和用户之间建立一个更加信任的桥梁和纽带,让彼此的信任值上升。那么有哪些公司可以办理27001认证呢? ISO27001认证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ISO27001认证策划与准备 策划与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各种前期工作。内容包括教育培训、拟定计划、安全管理发展情况调研,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2、ISO27001认证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范围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就是需要重点进行管理的安全领域。组织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也可以在个别部门或领域内实施。在本阶段的工作,应

将组织划分成不同的信息安全控制领域,这样做易于组织对有不同需求的领域进行适当的信息安全管理。在定义适用范围时,应重点考虑组织的适用环境、适用人员、现有IT技术、现有信息资产等。 3、ISO27001认证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 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调研和评价,以及评估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信息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4、ISO27001认证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规划和建立一个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要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从信息系统的所有层面进行整体安全建设,从信息系统本身出发,根据业务性质、组织特征、信息资产状况和技术条件,建立信息资产清单,进行风险分析、需求分析和选择安全控制,准备适用性声明等步骤,从而建立安全体系并提出安全解决方案。 5、ISO27001认证体系文件编写 建立并保持一个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ISO/IEC27001:2005标准的总体要求,编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组织实现风险控制、评价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不可少的依据。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文件中应该包含有:安全方针文档、适用范围文档、风险评估文档、实施与控制文档、适用性声明文档。 6、ISO27001认证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完成以后,组织应按照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审核与批准并发布实施,至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将进入运行阶段。在此期间,组织应加强运作力度,

电源开关适配器检验标准及规范

电源开关适配器检验标准及规范

————————————————————————————————作者:————————————————————————————————日期:

4.1电气特性: 4.1.1输入特性: 输入电压范围90Vac~264Vac 额定输入电压220Vac 输入频率范围47Hz~63Hz 额定频率50Hz 满载输入电流≤0.6A(一般在输入电压下限、输出负载为满载时的输入电流为最大输入电流) 电源转换效率≥70%(电源效率等于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百分比) 浪涌电流冷态启动电流(25℃,220Vac,满负载): 1.0W<Pout≤15W:≤30A 2.15W<Pout<60W:≤50A 3.Pout≥60W :≤60A 待机损耗在额定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空载时的输入功率: 1. 0W<Pout≤15W:0.3W 2.50W≤Pout<75W :0.5W 4.1.2输出特性: 输出额定电压依我司硬件设计部要求 输出电压范围1.±0.3V(Output Volt:<5.0V) 2.±5%(5.0V≤Output Volt: ≤24V) 3.+4%/-6%(Output Volt:>24V) 额定电流依我司硬件设计部要求 输出电压纹波及噪声1.说明:电源的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但事实上,输出的直流电并不是一条纯净的直线,而是依附着一些周期性和随机性的交流信号,我们称之为纹波和杂讯,它们的数量一般都很小,用毫伏表示。2.测试方法:20MHZ带寛,示波器探头并接一个0.1uF 陶瓷电容和一个10uF电解电容。 3.规格: 3-1.≤60mV (Output volt.: ≤6.0V) 3-2.≤Vout*1% (Output volt.: >6.0V&≤20.0V) 3-3.≤200mV (Output volt.: >20.0V) 输出电流纹波额定电流负载下电流纹波最大值不超过100mA(输入电压:90—264Vac)。 过(欠)冲 1.在电源开启或关闭的时候,最大过(欠)冲±5%。 启动延迟时间1.说明:启动时间指适配器在输出接最大负载下,输入电源开启时刻到输出电压上升到规格下限值(或额定输出电压的90%)时的这段时间。 2.规格:输入220Vac和输出最大负载时,最大启动时间为1S 电压上升时间1.说明:电源开机,输出电压从10%标称值上升到95%标称值的时间 2.规格:当在输入220Vac和输出最大负载时,最大上升时间为20mS 掉电保持时间1.说明:电源满载时从切断输入电源起到输出电压下降到稳压范围外(一般为输出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的时间。 2.规格:220Vac输入时大于或等于20mS

各国电子产品认证标准

各国认证标准-图标 进入欧盟国家产品强制性标准符合标志,包括EMC 和LVD 两条指令。 TUV 是德国技术监护委员会的简称,产品除了需符合TUV-EMC 和TUV-GS ,同时要求生产体系亦需符合一定的规范。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电子产品EMC 的认证标志。 澳大利亚C-Tick 对电子产品EMC 的国家标准认证标志。 Voluntary Control Council for Interference1 [6 J! z: T5 O 日本国内的EMI 标准,VCCI 主要监管信息技术设备,其规定与CISPR 的标准相对应,目前没有抗 扰度方面的标准。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erband Deutscher Elektrotechniker ),简称VDE ,是德国著名的测试机构,VDE 标志只有VDE 公司才能授权使用。VDE 测试除传统的电器零部件,电线电缆,插头等认证之 外同样也可核发EMC 标志以及VDE-GS 标志。 中国3C ,从2003年8月1日开始实施第一批强制性认证19类132种产品。 美国****标准认证标志,非强制性,产品除了需符合有关的安全标准以外,同时也对生产体系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对生产的一致性跟踪。 挪威NEMKO****标准认证标志。 E/e-Mark 欧洲对于机动车整车及涉及安全的零部件和系统有安全认证,具体体现为E-Mark 和e-Mark 认证。FDA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的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为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CB 制度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E )建立的一套全球性的相互认可制度,以英文CERTIFICTION BODY 缩写表示,CB 检验为一个全球性相互认证。 澳大利亚****标准认证标志。

电源适配器检验规范

1目的:掌握电源适配器的检验标准,使来料质量更好地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所使用的电源适配器。 3检验仪器和设备:万用表、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功率计、电子负载、变频电源、游标卡尺、塞规。 4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外壳无开裂、毛刺、变形、划伤、缩水、污迹现象。 4.1.2金属件无氧化、霉斑、污渍,AC插脚、DC插头无松动。 4.1.3线体无烫伤、划伤、破损、脏污、芯线无外露。 4.1.4铭牌贴内容应正确,铭牌贴无倒贴、贴歪、漏贴、贴错、翘起等现象。 4.1.5面、底壳缝隙不能大于1mm,配合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4.1.6铭牌贴或胶壳刻字内容正确、文字清晰,无错字、别字。 4.1.7壳体及线体丝印清晰,无错字、别字。 4.2结构尺寸: 4.2.1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 4.2.2AC插脚及DC插头: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 4.3开机检查: 4.3.1适配器内部元件必须与样品一致。 4.3.2元件上锡良好,无虚焊、连焊。 4.3.3PCB板无短路、断路,铜皮无起翘。 批准审核拟制赖火木

4.3.4线圈包扎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现象。 4.3.5硅钢片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 4.3.6适配器内应无异物。 4.4电气性能:(见附表) 4.5高压测试:经过下列条件测试时,应无漏电、飞狐、击穿。 A、初级对次级:AC3000V,60S,5mA; B、初级对外壳:AC3000V,60S,5mA; 4.6绝缘阻抗:初级对次级500VDC,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 4.7DC转输线:DC头无氧化,连接顺序无错乱。 4.8老化:经老化试验后,表面温度不能超过65℃,面、底壳无变形、烧焦现象。各性能指 标在规格范围之内。 4.9跌落试验:经跌落试验后,外壳无破裂,插头无松动、脱落现象,各电气性能正常。4.10阻燃性:外壳经阻燃测试后,材料能阻燃。 5检验方法: 5.1外观:目测法。 5.2结构尺寸:用游标卡尺和塞规测量。 5.3开机检查:目测法(有异物用游标卡尺测量)。 5.4电气性能:连接变频电源和电子负载,用功率计测量输入参数;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 器)测试纹波,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电流。 5.5高压测试:用耐压测试仪测试。

产品安全性监督与产品安全认证(1).doc

产品安全性监督与产品安全认证 产品安全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产品安全性监督形式。 1 产品安全认证的类别 产品安全认证可以从下述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1.适用范围和认证依据 按产品安全认证的适用范围及认证的依据可分为: (1)国际认证:以国际有关组织发布的规定及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国际组织成员国范围。 (2)区域认证:以区域法规和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区域组织成员国范围。 (3)国家认证:以国家法规和标准为认证依据,并适用于该国家范围。 2.认证对象 按产品安全认证的对象可分为: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机械安全认证;汽车产品安全认证等。 3.认证的约束性 根据产品安全认证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与自愿两类。 2 强制性安全认证类型 强制性安全认证是产品安全性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对产品的安全性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完善的法规一标准体系和完备的合格评定制度。 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欧盟目前推行的“CE标志”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了部分强制性认证的内容),其特征如下。

1)以立法为核心。欧盟(前身为欧共体委员会),通过颁布一些“指令”(即:对成员国有约束力的欧共体法律),规定了要求在欧洲统一市场中实行强制性管理的产品范围、基本安全卫生要求及评价方法。欧共体各成员国须将“指令”转化成本国有关法律并予以实施。至2000年欧盟已发布涉及产品安全、卫生与环境等方面的指令约17项。 2)以“协调标准”为技术支持。1985年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决议》,确定了技术立法与标准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方法,欧共体通过采用“标准化委托书”的形式委托欧洲标准经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LEC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TSI)制订与“指令相配套的标准——“协调标准”,作为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具体技术要求。这些标准是根据某一个指令的要求,并覆盖指令中一项或数项基本要求的具体技术要求。各成员国颁布的相应国家标准必须与“协调标准”一致。 3)统一合格评定的评价方法。欧共体理事会于1989年通过了《关于合格评定全球性方针》指令,该指令中提出了法规领域及非法规领域中的测试活动应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的要求,规定了法规领域中各“指令”中涉及的产品的安全、卫生等性能评价应选择该“指令”中规定的一个或一组合格评定方式进行评价。 1993年欧共体理事会又发布了《关于技术协调不同阶段的合格评定程序的模式及加贴和使用CES标志的规则》的决定,规定了以“制造者自我声明”和第三方评价为主体的8种合格评定模式及程序。这种以第三方评定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实质上就是“安全认证”。 4)“指定机构”为执行“指令”的第三方实体。欧共体指令中规定了执行“指令”的第三方机构条件。执行“指令”的第三方机构统称为指定机构(或检验机构),经欧共体确认并在欧共体公报上公布。其主要职责是对需加贴“CE”标志的产品按选定类型进行合格评定(或审查),出具技术(检验)报告或接受其递交的技术资料(报告)进行备案。 5)采用统一的辨识和管理标志。欧共体规定只有通过合格评定以后的产品,才可能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以此作为准入市场的象征。 (2)通过国家立法,以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对产品实施强制认证。这种类型主要用于俄罗斯及中亚三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土耳其、以色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其特征如下: 1)国家建立了强制性标准体系(即:国家内自愿性标准体系和强制性标准体系并存)。1993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标准化法》,其中规定俄罗斯的标准化规范文件分4类,对涉及保证产品、工作和服务有利于保障环境、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要求和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