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进一步发生深度变革。各国不均衡发展

加剧,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对外开放进入

全新阶段;科技革命催生新业态,各地抢点占位竞争激烈;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更加迫切;市场决定性作用凸显,政府调

控管理日益规范;要素高成本时代来临,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城

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内需潜力不断加快释放;人均收入迈向新台阶,

消费拉动增长成为引擎。

总体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

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有利于走稳发展升级之路,走实小康提速之路,走好绿色崛起之路,走快引领之路。全面深化改

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有利于寻求先行先试突破点、发掘重大

发展潜力形成后发优势;加力支持区域打造核心增长极,有利于更多

地争取政策和市场、增大发展主动作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坚持坚

定主打低碳生态牌,顺应世界潮流,符合国家方向,扣准发展规律,

在全国总体转型压力凸显的大背景下,完全可能凭借先发优势、弯道

超车,将低碳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正处在打造核心增长极成型的关键期、率先全面小康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创建城市品牌的突

破期、法治建设的深化期,工业文明建设尚在爬坡过坎,城市文明建

设尚还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尚处起步示范,这一时代特征,决定

了面临的机遇是更为有利的历史性机遇,面临的挑战是更为严峻的全

面性挑战。

对传统增长动力的挑战。传统的增长动力从需求看主要靠投资,

从供给看主要靠制造业。当前时期,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已

转向靠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单位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加上承载国家和超大企业战略布局的大项目机会偏少、所倚重的房地

产投资高增长时代正在终结,投资增长的空间将有所收窄,投资弹性

系数将持续下降;当前时期,国际需求不旺,制造业产能过剩和资源

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呈现下降趋势,

将挤压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加上制造业衔接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突破支撑能力不足,制造业整体排浪式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对既有产业结构的挑战。城市需要工业支撑发展,但工业占经济

的比重又不可避免地规律性下降。发展至少有全国影响力、与国际市

场融合的体量产业是必然选择,但面临激烈竞争、重重困难和不可预

见风险。服务业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中心城市未来的关键一搏,但服

务业总体上尚未打破自我服务的主体格局,亟待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对集成创新能力的挑战。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驱动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必须依托适宜的平台和众多的人才。只有协同各

类创新进行集成,才能形成强大的城市竞争能力。而无论是创新的物

理平台、虚拟平台和政策平台,还是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和储备能力,

抑或对创新的宏观管理和微观调节,与先发城市相比均存在难以比拟

的不足和劣势。

对城市建管水平的挑战。在人口红利较快消失的大背景下,城市

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优质人力资源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决定人们“用脚投票”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机会和宜居环境。拥有良好的

宜居条件,但宜居条件能否转化为宜居环境,城市建管水平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

对再造竞争优势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再

造竞争新优势。要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在国

家战略实施中,在经济发展规律中,结合对市情的深化认识再造优势。而再造新优势,必须在城市间综合立体竞争更加激烈的态势下,一举

扭转在全国要素资源空间布局中的不利地位,如不其然,将降低追赶

型发展的目标期待,降低城市竞合的话语权。

对龙头带动地位的挑战。必须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龙头昂起,

必须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争取发展更大作为,既要实现发展追赶又要推

进创新升级,既要加快城市拓展又要偿还城市“欠账”,既要提升自

身首位度又要增强辐射带动力,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分配力量回

应社会各种关切,这需要更大的英雄气概和更实的发展步伐。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RankineCycle,简称ORC)是以低沸点有

机物为工质的朗肯循环,主要由余热锅炉(或换热器)、透平、冷凝

器和工质泵四大部分组成。

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可分为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以及低温余热发

电两种。

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中,工质是水蒸气,由四大设备:锅炉、汽

轮机、冷凝器和给水泵组成。工质在热力设备中不断进行等压加热、

绝热膨胀、等压放热和绝热压缩四个过程,使热能不断转化为机械能。

当利用低温有机工质(如上述的戊烷)作为循环的工质时,主要设备有:蒸发器、汽轮机、冷凝器和循环泵等。

对于低及中等的焓热,ORC技术与常规的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有很

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回收显热方面有较高的效率,由于循环中显热/潜热

不相等,而ORC技术中此比例大。因此采用ORC技术可回收较多的热量。

目前,我国出现了大批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成果,有些成果已

经实现了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进入2014年,我国相关方

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涌现了出来,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研制出大

功率ORC低温余热回收发电装置,并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开

山股份国外螺杆膨胀机业务开拓成绩颇多,并在积极进行国内推广,

螺杆膨胀机成为该集团的重点和明星业务之一,汉钟精机拥有整体解

决方案,并在积极谋划布局市场。银轮股份ORC系统研发获重大突破,开山股份船用ORC系统样机已试制成功,并准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博尔能源国内首台低温余热ORC透平发电机组成功投入商业化运营,

首套兆瓦级ORC低温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在包钢投入使用并且运行效果

较好。

这些成绩和事迹说明,我国在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方面已经取

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并在积极开展推广和深入研究。

2017年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行业产量约43.2万千瓦,同比2016年的35.4万千瓦增长了22.03%。

2017年我国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需求量约42.6万千瓦,同比2016年的34.8万千瓦增长了22.41%。

我国在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市场的发展是正向的,其环保节能的优势不仅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工作运转中,更是具有常规发电系统所缺乏的优势。

国内开展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研究单位较多,包括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另外,ORC低温余热发电主要制造单位包括开山股份、博尔能源、银轮股份等多个公司,行业集中度相对来说较一般,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ORC低温发电技术,其低温热源是工业过程废热、太阳能、海洋温差、地热等清洁能源,技术突破点在于研究更低的热源温度以驱动透平做功发电,以适应更多的工况条件。尽管发电效率低于传统火电,但由于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及工业过程中被废弃的低品质余热,因此在国际能源市场发展迅速。

ORC行业的未来市场不在工业余热,而是在新能源领域。

1.工业余热的合同能源管理电价不容易统一费用,但是新能源可

以根据国家政策进行效益核算,比如光热发电上网电价就是1.2元/度。

2.工业余热发电通常工况不稳定,要根据各个热源进行个性化的

设计,不容易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3.但是,中国目前ORC的市场仍然是以工业余热,新能源领域是

未来时。

二、项目及性质

项目名称:ORC低温余热发电设备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联系人:陈xx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三、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

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

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

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

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

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

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

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

展的良性互动。

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

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

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

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四、投资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

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

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

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

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

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

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4、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新技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

新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五、项目建设规模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3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