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XXX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总则

(一)为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治理工程工期,充分发挥治理工程投资效益,促进我公司经济持续康健发展,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以伟创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基础。

(三)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工作的所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项目。

(四)监理工作范围: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

(六)质量方针: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持续发展。

二、监理的目标与质量控制

(一)、监理目标

1、进度目标: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日进度、周进度、月进度,确保总进度目标的实现。

2、质量目标: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投资目标:力求在造价合理,节约费用、控制预算投资限额内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

4、安全目标:杜绝巨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大凡安全事故发生。

(二)严格执行监理工作制度

1、图纸会审制度

2、技术交底制度

3、材料检验制度

4、隐藏工序验收制度

5、轴线、标高的复验制度

6、会议制度

7、监理工作汇报制度

8、档案管理制度

(三)质量控制

严格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项目的质量监督责任到人,由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层层监督检查,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四)项目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1.监理合同书、委托书;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

4.其它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五)所属全体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三、质量管理目标

(一)竣工验收通过率达100%。

(二)内部审核质量评分等级优良率达100%。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目录 一、概况 (2) 二、目的任务 (2) 三、治理情况综述 (3) 四、工程质量描述 (5) 五、结束语 (5)

一、概况 **弃渣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官田村,距离徽州区政府地岩寺镇40余公里。弃渣场位于官田村西侧山沟,中心坐标为:经度:东经118°15′18″,纬度:北纬29°58′42″ 2013年6月下旬,徽州区连降大雨,其中6月30日徽州区北部杨村乡、洽舍乡、富溪乡、呈坎镇等三乡一镇范围内为特大暴雨,大强度的集中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溪流小河水位陡涨,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并引发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弃渣场区域内受暴雨侵蚀及山洪冲刷,库区内回填的弃渣在山洪的冲刷下,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冲毁沟谷处的人工堤岸,泥石流冲出沟口并造成弃渣场外的河沟堵塞。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黄山高速管理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并对现场进行了抢险处理,一方面对库区内弃渣进行清运,截止目前已清运出弃渣10万方;另一方面对沟口处的泥石流堆积物进行清运,将堵塞的河沟疏通。为避免极端天气下,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带来的巨大危害,彻底治理弃渣场安全隐患,2015年元月中旬,安徽省**委托**勘查院,开展**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工作。 我单位于2015年4月09日参与此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有幸中标。 二、目的任务及工作量 1、本工程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图进行施工。主要通过对泥

石流流通区进行支挡,阻挡泥石流物源(隧道开挖堆积的弃渣)的冲击,通知通过排导槽进行疏导,使水流及小量碎石通过排导槽排泄至受保护区域以外的地方,防止泥石流堆积物逐步堆积,威胁到高速公路连接桥的通过安全。 2、施工内容 该工程具体内容分为片石混凝土主拦挡坝、片石混凝土副坝、浆砌片石护堤、浆砌片石排导槽。 3、完成工作量 合同签订后,应业主单位要求,我单位于2015年4月15日进行了施工现场踏勘,并着手协调与当地村民村委的协调工作,此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工程正式启动于2015年5月20日,工程正式完工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我院主要完成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如下表:

2017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

2017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桃江县国土资源局是国家行政机关,位于桃江县桃花江镇芙蓉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430922006490266N,职责和宗旨:代表县人民政府负责全县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和测绘事业,现任法人代表林龙飞。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股、政策法规股、建设用地股、规划股、地产管理股、耕地保护股、地籍测绘股、矿产储量开发股、地环地勘股、财务审计股、政务服务股等16个职能股室,下辖15个乡镇国土资源所、1个开发区国土分局和执法监察大队、不动产登记中心、国土资源交易拍卖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征地服务所、土地储备中心、地籍测绘队、地质环境监测站、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九个二级机构。目前,国土系统共有在职人员269人,其中:公务员及参公人员47人,全额拨款编制人员93人,自收自支编制人员129人。自收自支的二级机构为国土资源交易拍卖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征地服务所、地籍测绘队、地质环境监测站。参公的二级机构为执法监察大队。全额拨款的二级机构为不动产登记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为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发[2005]37号)的精神和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局深入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县域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汛

期突发地质灾害的轻重缓急情况,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对桃江县2017年5个乡镇9个隐患点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治理,并对实施责任主体、治理措施、补助资金等方面进行明确。项目基本性质是防治地质灾害,排除险情,保证生命财产安全。项目资金全部为财政拨款,绩效指标为300万元,项目资金支出用途为具体工程项目和相关工作经费。项目资金支出主要内容及范围:具体工程支出和设计费。立项审批:国家政策规定和经县政府领导审批的桃国土资字(2017)45号文件等。本项目包括5个乡镇9个隐患点应急治理及设计费,具体项目为:马迹塘镇京华村邓家湾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80万元;马迹塘镇鸬鹚湾村鸬鹚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40万元;武潭镇八家村凉爽村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40万元;武潭镇八家村花门楼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10万元;灰山港镇铁河新村大屋湾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30万元;灰山港镇灰山港二水厂滑坡应急治理工程10万元;灰山港镇汪家冲村贺马仑组滑坡应急治理配套工程10万元;三堂街镇龙牙坪曹家仑组等滑坡应急治理工程20万元;浮邱山乡水口山村段中间组滑坡应急治理工程20万元;应急治理设计费40万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17年度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资金预算绩效目标为300万元,该项目制定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完成5个乡镇9个隐患点应急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有效保护工程下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绩效目标:(1)2017年7月底前,完成9个隐患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预算书编制,完成项目投资评审。(2)按批复的工程设计和签定的建筑合同施工,在约定的工期内完成9个隐患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完成率达100%,质量合格率达100%,结算造价不超过预算,群众满意。预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效益:预防及治理地灾隐患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村级公路,保护农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 发表时间:2018-03-21T13:14:57.7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作者:刘宏宇 [导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山煤矿地测科黑龙江鸡西 158130 摘要: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还有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一定要开展,一定要联合管理者的想法、管理的技术和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然后让矿山开采企业更加健康、规范的发展。本文对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查;勘查灾害;防治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是与人类工程活动息息相关,只要切实的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更好的实现矿山开采、建设平稳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矿山区域的建设性项目可行性研究时,需要做专项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将矿山地质灾害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内容 1.1 矿山生产勘探 进行科学有效的生产勘探工作,是开展综合利用、减少贫化损失的重要保证。进行生产勘探可以查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开采提供合理的开采方式及工艺措施,以保证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采区范围内探寻主矿体上下盘及深边部的平行、分支或其他盲矿体,便于增加后背储量,使得矿山开采可持续发展; 加强矿产综合利用研究进行充分合理开采利用; 建立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机制。激励企业吸纳社会资金进行地质勘查,这样可以逐步形成市场需求、矿业开发与矿产勘查互动的良性循环。 对矿山消耗资源储量与剩余资源储量进行跟踪分析,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好矿产储量动态监测、资源损失贫化管理工作。首先矿山企业要建立矿产储量台账,采矿权人按要求定期报送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矿产资源储量档案并依法对资源储量进行登记、核销、统计及通报,最后建立矿山储量管理信息系统。 1.2 矿山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 矿山地质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受开采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我国作为采矿大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由于开采设备的落后和先进技术的限制,以至于我国对矿山开采造成严重的地质环境污染和恶化。近几年来矿山地质灾害的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也会对开采技术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问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矿企应严格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做好矿山关闭和复垦时期的地质勘查工作,建立科学的矿山治理与环境保护体系,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勘查力度,降低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损害。 2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2.1 地面与采空区的塌陷 在井巷开采作业矿山中容易出现塌陷。在采空区,如果矿柱不足,或矿柱受外力影响支撑能力缺失,使得地面出现塌陷。对于矿体掩埋较深的矿山,没有及时进行回填,采空区面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大面积塌陷。 2.2 采矿场边坡出现失稳、滑坡及岩崩 这种问题原因在于开采不合理。比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太大,在露天非金属与建材等开采矿中比较常见。 2.3 矿体坑内岩爆 又可称为矿山冲击,在掘进爆破后2-3 小时内,受地壳应力作用,矿坑与顶板围岩出现的压缩比较严重,一旦作业中出现自由面,岩石内应力得到突然释放,导致岩石破裂并得到释放,进而引起地质灾害。 2.4 矿坑突水 这种灾害比较普遍,其突发性强、爆发规模大且造成严重后果,在开采中,如果没有准确估计矿坑涌水,老窿或暗河被打穿或穿透,大量地下水涌入井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5 周边环境被污染 在矿山灾害中,环境被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采矿中形成的引麦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环境,甚至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盐渍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采矿区环境及正常生产活动。 2.6 瓦斯爆炸与火灾 由于矿井通风不良,瓦斯长期集聚而引起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损害矿井。部分硫化矿床中有这种情况,硫化物氧化产生的热量积聚到一定量,瓦斯浓度超过9.5%,就会引起爆炸,导致火灾。其危害非常大,损耗地下矿物资源,其损耗量难以估量,改变了气候环境,大量农作物与植物死亡,田地无法耕种,环境日益恶化。 3 矿山地质勘查灾害的防治措施 3.1 勘查矿山采空区的防治措施 (1)高密度电阻率法。依据岩土体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的物探方法,主要针对较浅的采空区地下水系勘查。 (2)视电阻率法。这种物探方法与导体材料的性质相关,一般金属矿山属于块状的硫化物体,是一种良性导电体,其电阻率较低,而采空区多由空气充填构成,空气属于绝缘高阻,根据硫化物体电阻率和空气电阻率的差异,可明确找到采空区的位置。 (3)瞬变电磁法。该种物探方法具有探测速度快、深度高、分辨力强、信噪比高等特点,在运用不接地回线或者接地线源向下发送脉冲电磁场时,在一次脉冲电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来观察地下半空间二次涡流场的变化情况,实现采空区的探测。 3.2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加强对矿山预测的能力,引用3S 技术。在矿山开发过程中离不了对矿洞的深挖及抽调地下水,长期的开采势必会影响地质环境,为了减少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矿山企业应利用GPS 准确的对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地点进行定位,利用RS 技术实时掌握矿山的破坏程度的监控工作,利用GIS 技术对地质灾情做科学分析,利于相关勘查人员能及时掌握矿区的地质情况。 (2)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矿山开采整个体系包括起初的矿山调查、地质勘查、矿井开发、后期评价和管理的过程,在整个开采过

5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5: 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 实施细则 (试行)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目录 1.总则??????????????????????????? 67 2.规范性引用文件??????????????????????67 3.项目竣工验收??????????????????????? 68 4.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2 5.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76 附录A-1: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总结报告????108 附录A-2: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总结报告????112 附录A-3: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总结报告????114 附录A-4: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结报告????116 附录A-5: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总结报告????118 附录A-6: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测总结报告????120 附录 B :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122 附录 C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申请?????????129 附录D:竣工验收应准备的备查档案资料目录????????130 附录 E :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132 附录F-1:分项工程基本要求检查表????????????138 附录F-2:分项工程实测项目检查评定表??????????139 附录F-3 :分项工程外观鉴定评定表???????????140 附录F-4 :质量保证资料检查评分表???????????141 附录F-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汇总表?????????142 附录F-6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43 附录F-7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144 附录F-8 :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表???????????145 附录G:竣工图编制要求????????????????146 附录H: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量和有关指标????????147

浅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 潘小慧

浅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潘小慧 发表时间:2018-11-05T15:50:00.7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潘小慧 [导读] 尤其是矿山滑坡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要在灾害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的地质环境、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潘小慧 广西坤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530200 摘要: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分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尤其是矿山滑坡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要在灾害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的地质环境、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极为必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中疏于对其保护,所以矿山地质问题频出。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明确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主要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选择可以的勘察方法来进行处理,从而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勘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矿山地质灾害概况 1.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 崩塌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往往产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露天开采的崩塌滑坡主要体现在矿边坡的滑落,地下开采则是由采空区坍塌所导致。矿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通常是造成采空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1.2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以及矿山火灾等。(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矿坑突水涌水是地下水位变化所致的常见地质灾害,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1]。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2.1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目前,我国的能源部门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保障矿区、人与自然和谐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更新环境治理理念,并拓宽矿山环境治理的措施,对此笔者总结如下。一方面,能源部门对于已经停采的矿区,可以将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从而由此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并以此带动矿区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湿地景观旅游体系的构建,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取得。另一方面,有关单位需要实现矿山绿色植被的种植,从而由此实现矿区水土资源的巩固。此外,部分矿山采煤塌陷区会出现雨水、地下水汇集的状况,故而形成了该地区的积水区域较大。在这样的状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养殖业的开展,并创建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借助因地制宜的方法实现治理,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取得。 2.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为积极带动矿山地质灾害工作的科学处理,各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在矿山开采之前做好边坡参数的合理化设计工作,并由此实现对于矿区边坡状况的及时了解,防止在开采作业时出现同岩石变形等问题。不仅如此,能源开采部门还需要合理的开展矿石的开采准备工作,诸如合理的设计边坡与弃渣方量,及时做好拦渣以及挡墙准备,规避相关问题导致的损失。除此之外,矿区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巡视作业力度,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禁止乱弃,并对矿山中原发生过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防护工作,做好坑道的支护工作,避免塌陷现象发生。 2)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为进一步降低塌陷、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的出现,开采单位需要依据实际的地质状况合理的开展边坡参数设计工作,并在矿区设置排水沟,实现边坡排水工作的科学开展。除此之外,开采管理人员还需要在重要地段安置拦挡岩石碎屑的措施,防止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滚石现象。最后,开采单位还需要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并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重视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并在开采作业结束后做好填平工作,降低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 2.3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矿区塌陷的问题。关于塌陷区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笔者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没有积水的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管理好,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问题。基于此,为保护矿山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就此采取必要措施。目前,矿山的塌陷区地质状况普遍存在渗透性能好、土质疏松、蒸发性强、降水少、气候干旱的特点,而在该类型的状况下开展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树木的种植,并对治理范围内的工作量进行明确,随后再以此为基础实现回填工作的稳步开展,确保塌陷区逐步发展成为耕地。 2)有积水的治理模式 事实上,该模式主要运用在降水量大、地表渗透性较差区域。由于该类型的矿区普遍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XXX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总则 (一)为保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治理工程工期,充分发挥治理工程投资效益,促进我公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以伟创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基础。 (三)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工作的所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项目。 (四)监理工作范围: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 (六)质量方针: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持续发展。 二、监理的目标与质量控制 (一)、监理目标 1、进度目标: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日进度、周进度、月进度,确保总进度目标的实现。 2、质量目标: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投资目标:力求在造价合理,节约费用、控制预算投资限额内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 4、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发生。 (二)严格执行监理工作制度

1、图纸会审制度 2、技术交底制度 3、材料检验制度 4、隐蔽工序验收制度 5、轴线、标高的复验制度 6、会议制度 7、监理工作汇报制度 8、档案管理制度 (三)质量控制 严格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对项目的质量监督责任到人,由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层层监督检查,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 (四)项目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1.监理合同书、委托书;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 4.其它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五)所属全体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三、质量管理目标 (一)竣工验收通过率达100%。 (二)内部审核质量评分等级优良率达100%。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设立、监管、验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得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等项目得立项、实施、验收与监督管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就是指对自然因素引发得山体滑坡、崩塌与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工程治理等项目。 (二)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主要就是指公益性得区域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等调查与项目研究。 第三条项目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邀标)、工程监管制、合同管理制、公告公示制、财务决算评审(审计)制。 第四条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相关管理办法与彭泽县建筑部门公布最新得《工程造价信息》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章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

第五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立项条件: (一)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危害公共安全得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得地质灾害,需要应急治理得; (二)由于自然因素引发得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威胁人员超过10人(常住人口),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需要而且能够进行工程治理得; (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急勘查; (四)其她特定条件符合政府投入得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依照有关规定,应由铁路、公路、航道、水利、市政等相关主管部门与厂矿企业负责治理得地质灾害,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得地质灾害,不属于项目申报范围。 第六条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或规划急需得基础性、公益性得区域地质灾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 (二)为提高我县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与能力得基础研究项目,引进、开发新技术新方法项目。 第三章项目申报实施管理 第七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向县人民政府申报(以政府名义行文),申报单位即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申报单位应编制项目施工设计与工程概算。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及预防思路探讨 摘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勘查,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来防治。本文首先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探究了主要的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控制措施,包括泥石流,崩塌和滑坡,最后,指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探方法,包括地球信息技术,水文地质和岩土测试方法,地球物理调查方法,以作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勘查;勘查方法 1地质灾害问题与防治措施 1.1山体塌陷 在开采矿石期间,矿山的开采人员不断从地下挖掘矿石,并将其通过工具运输至地上。长此以往,采矿区与地面之间的顶板岩层失去了矿层的支撑力,矿石覆盖层的重力不断向下施加压力,导致表层下沉弯曲,产生拉应力。当应力增加到岩石层无法承受的范围时,表层将逐渐产生裂纹,直至其破裂并坠落,从而顶部的覆盖层彻底失去岩石层的支撑。随着采矿的持续进行,采矿区的面积逐渐扩大,从地表开始,相继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崩塌盆地,并且越来越大。虽然矿山在采矿后造成了地质灾害,但如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补救措施,还有可能对其进行修复。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采矿企业的缺少科学的计划,并且在采矿过程中手段不够规范。长期以来,采矿企业对矿山的盲目开采导致一个又一个采空区的形成,这对采矿人员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矿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这需要采矿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操作规范,与此同时能够正确使用采矿设备,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1.2泥石流 这种灾害发生的非常突然,且危害性较大,发生之后会使整个矿区无法正常运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采空区的坍塌,人们会利用现场的矿床使地表堆积更松散的物料。此外,采矿业中更多的废石堆积在矿区,为水流的聚集提供了机会与场所,此外,矿井下的水源可能也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慎被挖掘出来,长期聚集形成泥石流。采矿过程中矿山地形的变化也会导致泥石流的发生,例如在长期的采矿过程中改变了山体的结构,令原本平缓的山体坡度变得陡峭,从而引发泥石流。对于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人们普遍会采取生物控制措施。此外,相关企业还会开展工程控制,有效控制并规范各项采矿作业,认真调查对工程开展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1.3山体滑坡 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各类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山体滑坡灾害,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暴雨气候中发生。因为矿井长期暴露在外,矿井的外部往往会露出很多岩石,岩石成分不同,材质有所差异,风化程度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密度较大的岩石比较突出,因此在空气和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它不断进行风化反应,内部结构发发生变化,强度逐渐降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会因自重而断裂和掉落。此外,矿区的地质环境如果发生变化,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较大的岩石分裂成几个部分,导致矿井周围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极有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此外,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对于这些地质灾害,如若想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概况 (2) 二、目的任务 (2) 三?治理情况综述 (3) 四、工程质量描述 (5) 五、结束语 (5)

、概况 **弃渣场位于安徽省黄L U市徽州区呈坎镇官田村,距离徽州区政 府地岩寺镇40余公里。弃渣场位于官田村西侧Lh沟,中心坐标为: 经度:东经118° 15' 18〃,纬度:北纬29° 58' 42〃 2013年6月下旬,徽州区连降大雨,其中6月30日徽州区北部杨村乡、洽舍乡、富溪乡、呈坎镇等三乡一镇范围内为特大暴雨,大强度的集中降雨造成LU洪暴发,溪流小河水位陡涨,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并引发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弃渣场区域内受暴雨侵蚀及Lh洪冲刷,库区内回填的弃渣在山洪的冲刷下,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冲毁沟谷处的人工堤岸,泥石流冲出沟口并造成弃渣场外的河沟堵塞。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黄Lh高速管理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并对现场进行了抢险处理,一方面对库区内弃渣进行清运,截止目前已清运出弃渣10万方;另一方面对沟口处的泥石流堆积物进行清运,将堵塞的河沟疏通。为避免极端天气下,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带来的巨大危害,彻底治理弃渣场安全隐患,2015年元月中旬,安徽省**委托**勘查院,开展**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工作。 我单位于2015年4月09日参与此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有幸中标。 二、目的任务及工作量 1、本工程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图进行施工。主要通过对泥石流流通区进行支挡,阻挡泥石流物源(隧道幵挖堆积的弃渣)的冲击,通知通过排导槽进行

疏导,使水流及小量碎石通过排导槽排泄至受保护区域以外的地方,防止泥石流堆积物逐步堆积,威胁到高速公路连接桥的通过安全。 2、施工内容 该工程具体内容分为片石混凝土主拦挡坝、片石混凝土副坝、浆 砌片石护堤、浆砌片石排导槽。 3、完成工作量 合同签订后,应业主单位要求,我单位于2015年4月15日进行了施工现场 踏勘,并着手协调与当地村民村委的协调工作,此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工程 正式启动于2015年5月20日,工程正式完工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我院主要完成工作内容 及工作量如下表:

地质灾害勘查特点及注意事项的分析

地质灾害勘查特点及注意事项的分析 摘要: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是了解地质灾害分布、了解灾区经济条件、掌握受灾情况及抗灾能力的重要活动,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降低和减少地质灾害破坏的重要勘查活动通过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受灾情况,为制定救灾措施及方案莫定基础根据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地质灾害勘查特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特点;注意事项 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指出,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203起,造成29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2.3亿元。针对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我国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及地质灾害勘查工作。通过地质灾害勘查了解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地质情况,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勘查工作的开展实现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灾害防治目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起步较晚,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及相关勘探勘查技术的引人、研发等工作,我国地质灾害勘查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是科学制定灾害防治方案、提高救灾能力的基础,因此,掌握地质灾害勘查特点及注意事项是提高勘查工作质量、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关键。 1、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现状与需求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及西部开发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是减少地质危害、降低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在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调查中指出,我国每年地质灾害都将造成几十亿元的损失。在我国经济建设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活动中,重视地质灾害勘查是发展经济与保护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减少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我国地质灾害勘查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的增加、勘查企业的经营发展等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针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的需求,现代地质灾害勘查企业应明确勘查工作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二以地质灾害勘查特点、注意事项的明确,保障地质灾害勘查质量、促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2、地质灾害勘查特点及注意事项的分析 2.1地质灾害勘查特点二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建筑、水利等工程勘查工作,其勘查过程中应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需求开展勘查工作。通过强化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勘查,为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还应强化灾害地质结构的勘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 1.3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法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5.2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6.1工期目标 6.2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1安全目标 7.2安全保证体系及施工安全、防火措施 7.3安全生产的针、原则 7.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5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7.6安全事故紧急预案 7.7安全奖罚办法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8.1管理目标 8.2管理措施 8.3现场管理 8.4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8.6文明施工奖罚办法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9.5减少扰民和环境保护的奖惩办法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10.1冬季施工措施 10.2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机构 11.2项目管理部门职责 11.3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第十二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12.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12.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后)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13.2施工总平面布置

13.3平面管理措施 13.4临时建筑表 施工现场施工临时占地及临时建筑表如下: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机械设备表 附表二: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表 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劳动力表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编制说明 首先,我单位保证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要求。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在本工程施工中完全按业主及设计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部署,以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事的工作作风,对本工程施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等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优质、高效、按期全面完成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所有施工任务。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之前,我单位组织了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地勘报告进行了仔细审阅,对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后,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施工实力和综合能力编制出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标后,我单位将对工程的技术、劳动力、设备及材料等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及全面优化,以便使其成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强的技术文件,确保该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报告

目录 一、概况 (2) 二、目的任务 (2) 三、治理情况综述 (3) 四、工程质量描述 (5) 五、结束语 (5)

一、概况 **弃渣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官田村,距离徽州区政府地岩寺镇40余公里。弃渣场位于官田村西侧山沟,中心坐标为: 经度:东经118°15′18″,纬度:北纬29°58′42″2013年6月下旬,徽州区连降大雨,其中6月30日徽州区北部杨村乡、洽舍乡、富溪乡、呈坎镇等三乡一镇范围内为特大暴雨,大强度的集中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溪流小河水位陡涨,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并引发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弃渣场区域内受暴雨侵蚀及山洪冲刷,库区内回填的弃渣在山洪的冲刷下,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冲毁沟谷处的人工堤岸,泥石流冲出沟口并造成弃渣场外的河沟堵塞。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黄山高速管理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并对现场进行了抢险处理,一方面对库区内弃渣进行清运,截止目前已清运出弃渣10万方;另一方面对沟口处的泥石流堆积物进行清运,将堵塞的河沟疏通。为避免极端天气下,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带来的巨大危害,彻底治理弃渣场安全隐患,2015年元月中旬,安徽省**委托**勘查院,开展**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工作。 我单位于2015年4月09日参与此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并有幸中标。 二、目的任务及工作量 1、本工程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按图进行施工。主要通过对泥石流流通区进

行支挡,阻挡泥石流物源(隧道开挖堆积的弃渣)的冲击,通知通过排导槽进行疏导,使水流及小量碎石通过排导槽排泄至受保护区域以外的地方,防止泥石流堆积物逐步堆积,威胁到高速公路连接桥的通过安全。 2、施工内容 该工程具体内容分为片石混凝土主拦挡坝、片石混凝土副坝、浆砌片石护堤、浆砌片石排导槽。 3、完成工作量 合同签订后,应业主单位要求,我单位于2015年4月15日进行了施工现场踏勘,并着手协调与当地村民村委的协调工作,此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工程正式启动于2015年5月20日,工程正式完工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我院主要完成工作内容及工作量如下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浙江跃马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厂区后边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二O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职务(职称)审核人:职务(职称)批准人:职务(职称)批准部门: 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第一章工程说明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第三章材料、劳动力、机械 第四章施工总体设想 第五章组织机械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七章施工方案 第八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章安全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三章廉政建设保证措施 附: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一 劳动力计划表二 施工形象进度计划表三 临时用地表四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五 项目经理简历表六 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七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表八

第一章工程说明 浙江跃马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厂区后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淳安县千岛湖坪山工业园区内:6472平方;边坡总长约213m,最大高度约42米,坡度55~70度,坡向80~190度,处于欠稳定状态,受岩层面、节里面及坡顶松散层的影响,坡体中上部岩体叫破碎,在强降雨等不利条件下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确保脚道路及过往行人构成较大威胁,故有必要及时进行治理设计及施工。因此,受浙江跃马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本边坡治理施工任务。 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脚手架搭设、锚杆、挂网、喷浆。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为:边坡治理锚杆喷浆6472平方。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合同工期:2013年月日至2013年月日,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00天。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本工程开挖工期教紧。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是集中统一指挥,合理布置施工工作面,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利用七天时间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是在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规定的项目占地范围内进行布置。尽量节约施工用地,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力求施工管理方便合理布置。 一、临时设施的搭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周边空地搭建临时生活区,生产区附近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

地质灾害勘查报告的编制 一、编制基本要求 (一)基本规定 1. 勘查成果原始资料应真实可靠。 2. 最终勘查成果应满足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二)勘查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 1. 勘查报告对危害对象要进行描述与评价:包括威胁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等。 2. 勘查报告对地灾体要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对地灾体的基本要素、变形特征、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发展趋势等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评价。 3. 勘查报告对勘查成果要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4. 各类勘查报告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报告编制提纲”基本格式要求。 5. 图件及附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三)勘查报告成册基本要求 1. 资质证书正本 2. 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 3. 扉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 4. 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的项目名称一致。

(四)勘查报告基本文件组成 1. 勘查报告文本 2. 勘查报告附图 3. 勘查报告附件 4. 勘查费用决算书 5. 项目规模大的分册装订,其余的合订成册 二、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报告编制要求 (一)对危岩描述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注意危岩带与危岩块体(单体)的划分,若危岩规模较大,或分布较分散,可考虑按区域划分为危岩带,再在危岩带中细分危岩块体(单体);一般情况下,除了千枚岩、板岩及地震震裂了的岩石形成破碎带(危岩带)外,其它岩石形成危岩,基本上是以块体(单体)形式存在的。 (二)对危岩块体(单体)的描述与评价的具体要求: 1. 编号、坐标(含顶底标高) 2. 所处区域的岩层产状、岩性 3. 斜坡倾向、斜坡结构类型 4. 顶底宽、高、厚、体积 5. 危岩前缘倾角、崩落方向 6. 控制危岩的结构面特征及组合 7. 危岩形态及变形特征、破坏方式 8. 危岩稳定性评价、危险性预测

最新地质灾害勘查合同

地质灾害勘查合同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 工程地 合同 编 证 发 包 承 包 签订 日

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委托承包人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 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查质量,经发包人、承包 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工程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程规模、特征:受台风所带来的强降雨影响,x>年%>月XX日XX 时左右XX村南侧后山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方量约为曲,泥石流冲向下 方,堆积于民房两侧,所幸未造成直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冲沟源地带自然斜坡较陡,谷坡上负地形发育,在台风暴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类似的滑塌,形成泥石流的启动物源,从而导致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潜在规模约为XX m,对坡脚沟口的民房和道路造成威胁,需进行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工程勘查任务委托文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工程勘查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①查明形成泥石流的背景 条件;②查明泥石流活动特征;③查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④预测泥石流发展趋势;④在勘杳基础上提出泥石流的防治对策和治理建议。 1.6 承接方式:委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预计勘查工作量:①1/500地形测量0.075km2, 1/200剖面

地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竣工验收办法 (讨论稿) 2009 年 12 月

第一章 ?通则 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以下简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竣工(初步)验收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竣工(初步)验收活动。 第三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按本办法进行竣工(初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其他政府投资项目,不得审批下次项目。 第四条建设单位 1. 国家级投资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市(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 2. 省级及省级以下投资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 3. 其他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投资方为建设单位; 4. 特殊项目可临时确定建设单位。 第五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初步)验收的依据 1. 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 3. 批准的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 4. 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 5. 国土资源部及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第六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验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初步验收,另一部分是竣工验收。 第二章初步验收 第七条?初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勘查、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进行。 第八条初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合同约定的各项工程内容已完成;? 2.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3. 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合格;? 4. 各参建单位竣工文件准备齐全;?

5.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作总结完成; 6.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经监理单位审核同意的初步验收申请。 第九条初步验收的主要工作程序 1. 检查合同执行情况; 2. 检查施工自检报告、施工总结报告及施工资料; 3.检查监理资料、监理工作报告及质量评定意见; 4. 现场检查实体工程; 5. 检查工程完工数量是否与批准的设计文件相符,是否与工程计量数量一致; 6. 对合同是否全面执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做出结论。 第十条参加初步验收单位的主要职责 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各参建单位完成初步验收工作,总结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对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做出结论。 2. 设计单位负责检查已完成的工程是否与设计相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监理单位负责提交监理资料,协助建设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核对工程数量,科学公正地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4. 施工单位负责提交施工资料,配合初步验收; 5. 建设单位聘请的地质灾害方面的验收专家协助建设单位总结修复、补救或缺失工程的整改意见;提出保证验收工程防灾减灾效能的建议;编写初步验收意见。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组织验收专家、监理单位按照评定规定(附件一)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质量评定为合格与不合格。大于等于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验收组提出的修复、补救或缺失工程的整改意见,由施工单位限期完成。验收组提出的保证验收工程防灾减灾效能的建议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第三章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竣工验收在初步验收的基础上进行,是综合评价工程建设成果,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四条?竣工验收条件 1. 工程进行了初步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工程; 2. 初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补救或缺失工程已经完成; 3. 工程完工后运行了一个水文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