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式实现:PPT中实现图片的拖动功能

两种方式实现:PPT中实现图片的拖动功能
两种方式实现:PPT中实现图片的拖动功能

【PPT中也能实现图片的拖动功能】

本文档内包括两种方法来实现

现对PPT中如何实现:当播放PPT时,能够随意拖动图片到指定位置(补充:通过插入制作好的FLASH 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后续有时间了会接着发布的,敬请期待)。、

一、通过宏实现PPT中图片的拖动功能

此处建议将宏的安全级别设置为低。

1.打开你要设置图片拖动功能的PPT。

2.点击菜单:“工具——宏——宏”,出现对话窗口。

3.填写对话窗口中的“宏名”,宏名可以随意命名,比如:wantmove,再点“创建”,就进入代码模式。

4.删去所看到的所有的代码,然后把下面的代码全拷贝进去。

Option Explicit

Declare Function GetKeyState Lib "user32" (ByVal nVirtKey As Long) As Integer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WindowFromPoint Lib "user32" (ByVal xPoint As Long, ByVal yPoint As L ong) As Long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GetWindowRect Lib "user32" (ByVal hwnd As Long, lpRect As RECT) As Long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GetCursorPos Lib "user32" (lpPoint As PointAPI) As Long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SetCursorPos Lib "user32" (ByVal x As Long, ByVal y As Long) As Long Public Declare Function MonitorFromPoint Lib "user32.dll" (ByVal x As Long, ByVal y As Long, By Val dwFlags As Long) As Long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GetSystemMetrics Lib "user32" (ByVal nIndex As Long) As Long

Private Const SM_SCREENX = 0

Private Const SM_SCREENY = 1

Private Const sigProc = "Drag & Drop"

Public Const VK_SHIFT = &H10

Public Const VK_CTRL = &H11

Public Const VK_ALT = &H12

Private Type PointAPI

x As Long

y As Long

End Type

Public Type RECT

Left As Long

Top As Long

Right As Long

Bottom As Long

End Type

Public mPoint As PointAPI, dPoint As PointAPI

Public ActiveShape As Shape

Dim dragMode As Boolean

Dim dx As Double, dy As Double

Sub DragandDrop(sh As Shape)

dragMode = Not dragMode

If dragMode Then Drag sh

End Sub

Private Sub Drag(sh As Shape)

Dim i As Integer, sx As Integer, sy As Integer

Dim mWnd As Long, WR As RECT

dx = GetSystemMetrics(SM_SCREENX): dPoint.x = dx

dy = GetSystemMetrics(SM_SCREENY): dPoint.y = dy

GetCursorPos mPoint

With ActivePresentation.SlideShowWindow

mWnd = WindowFromPoint(mPoint.x, mPoint.y)

GetWindowRect mWnd, WR

sx = WR.Left

sy = WR.Top

dx = (WR.Right - WR.Left) / ActivePresentation.PageSetup.SlideWidth dy = (WR.Bottom - WR.Top) / ActivePresentation.PageSetup.SlideHeight End With

If dx > dy Then

sx = sx + (dx - dy) * ActivePresentation.PageSetup.SlideWidth / 2

dx = dy

End If

If dy > dx Then

sy = sy + (dy - dx) * ActivePresentation.PageSetup.SlideHeight / 2

dy = dx

End If

While dragMode

GetCursorPos mPoint

sh.Left = (mPoint.x - sx) / dx - sh.Width / 2

sh.Top = (mPoint.y - sy) / dy - sh.Height / 2

DoEvents

i = i + 1: If i > 2000 Then dragMode = False: Exit Sub

Wend

End Sub

5.点击“保存”后,关闭代码模式,回到ppt设计页面。在你需要拖动的图片上鼠标右击,选择“动作设置——单击鼠标——运行宏——确定”!

6.放映幻灯片,看看效果吧。

拖动图片方式:播放PPT,在图片上单击鼠标,放开后,图片就随你鼠标移动,如果你再单击鼠标,图片就停在你单击的地方。

二、通过VBA编实现PPT中图片的拖动功能

此处建议将宏的安全级别设置为低。

1.在演示文稿插入图像控件(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打开属性窗口,将picture设成你想拖动的图片(图片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遗憾的是Image控件不支持透明。

2.双击图像控件,打开的VBA编辑窗口(注意双击后先删除所有代码),复制下面的代码:

Dim X1, Y1 As Integer

Dim Down As Boolean

Private Sub Image1_MouseDown(ByVal Button As Integer, ByVal Shift As Integer, ByVal X As Singl e, ByVal Y As Single)

If Not Down Then

X1 = X

Y1 = Y

Down = True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Image1_MouseMove(ByVal Button As Integer, ByVal Shift As Integer, ByVal X As Singl e, ByVal Y As Single)

If Down Then

Image1.Left = Image1.Left + X - X1

Image1.Top = Image1.Top + Y - Y1

X1 = X

Y1 = Y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Image1_MouseUp(ByVal Button As Integer, ByVal Shift As Integer, ByVal X As Single, ByVal Y As Single)

Down = False

SlideShowWindows(1).View.First

End Sub

3.保存,关闭VBA编辑窗口,放映幻灯片,即可看效果了。

4.如果你想拖动多张图片,如法炮制,复制上面的三个鼠标事件,修改Image1、X1、Y1。

拖动图片方式:播放PPT,在图片上按住鼠标,并且要长按住,这样图片才会随你鼠标移动,放开后,图片就停在你放开的地方。

电机与拖动 第二章 自测题答案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是指在U=UN、Φ= ΦN,电枢回路不串电阻的条件下,n 和Tem的关系。 2.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降压起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3. 如果不串联制动电阻,反接制动瞬间的电枢电流大约是能耗制动瞬间电枢电流的2倍。 4. 当电动机的转速超过理想空载转速时,出现回馈制动。 5. 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调速时,应采用降压或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方法,而拖动恒功率负载时应采用弱磁调速方法。 (二)判断题: 1. 直流电动机的人为特性都比固有特性软。(×) 2. 直流电动机串多级电阻起动,在起动过程中,每切除一级起动电阻时,电枢电流都将突变。(√) 3. 提升位能负载时的工作点在第一象限内,而下放位能负载时的工作点在第四象限内。(√) 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降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因此只能拖动恒转矩负载运行。(×) 5. 他励直流电动机降压或串电阻调速时,最大静差率数值越大,调速范围也越大。(√)(三)选择题: 1. 电力拖动系统运行方程工中的GD2反映了:(②) ①旋转体的重量与旋转体直径平方的乘积,它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②系统机械惯性的大小,它是一个整体物理量; ③系统储能的大小,但它不是一个整体物理量。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人为特性与固有特性相比,其理想空载转速和斜率均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条人为特性一定是:(③) ①串电阻的人为特性;②降压的人为特性; ③弱磁的人为特性。 3. 直流电动机采用降低电源电压的方法起动,其目的是:(②) ①为了使起动过程平稳;②为了减小起动电流; ③为了减小起动转矩。 4当电动机的电枢回路铜耗比电磁功率或轴机械功率都大时,这时电动机处于(②) ①能耗制动状态;②反接制动状态;③回馈制动状态。 5. 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串电阻调速,设调速前、后的电枢电流分别为I1和I2,那么:(②) ① I1I2。 四)简答题: 1.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答:所谓电动机的充分利用是指电动机无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还是调速过程中处在不同转速下运行,其电枢电流都等于额定值。 (五)计算题:

电机与拖动第二章 习题解答

第二章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2-9解: n L J L J e n e n 1 J 1 图2-16 三轴拖动系统 e J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系统总飞轮惯量为 2222221L e 1L e e 222()()75015015()16()10015001500 20(N m ) n n GD GD GD GD n n =++=+?+?=?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为 L L L c 1L c1c2725(N m)150015000.90.8750150 T T T j j j ηηη''= ===???? 2-10解: J 1 n e J 2 n r v L J L n L J e 图2-18 提升机构n (1)提升速度L v 依照电动机转速n 经过三级减速后,再转换成直线速度的关系,得 L n j n =,321j j j j =,L 123n n n j j j j == L L πv Dn = L L 123π 3.140.21000π31.4(m /min)225 D v Dn n j j j ??====??

(2)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静转矩L T 根据功率平衡原则,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静转矩为 L L L c F v T ωη= 这里,0L L G G G F +==,L π60D n v j = , 2π60n ω=,所以 0L c () (1500100)0.1210(N m)2250.8 D G G T j η++?===???? (3)折算到电动机轴上整个拖动系统的飞轮惯量2GD 题中未给出系统中间传动轴和卷筒的飞轮惯量,可用放大系数δ近似估计。今取1.2δ=,则折算到电动机轴上整个拖动系统的飞轮惯量为 222L e 022365()()31.41.210365(1500100)( )60100012.16(N m ) v GD GD G G n δ=?++=?+?+??≈?

电机及拖动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为电力拖动系 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2.5 答: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是指电枢电流I a =0时的转速, 即 。实际上若I a =0,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m =0,这 时电动机根本转不起来,因为即使电动机轴上不带任何负载,电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空载转矩)。要使电动机本身转动起来,必须提供一定的电枢电流I a0(称为空载电流),以产生一定的电磁转矩来克服这些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空载摩擦阻力转矩很小,克服它所需要的电枢电流I a0及电磁转矩T 0很小,此所对应的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这就是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为简单地说,I a =0是理想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称为理想空载转速;是I a = I a0实际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的称为实 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Φ=N e N C U n 0T C C R C U I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a N e a N e N 0 200ΦΦΦΦ-=-='

2.7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为额定工作点,额 定工作点对应的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2.8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与负载的转矩特性必须有交点;二是在交点(T em =T L )处, 满足 ,或者说,在交点以上(转速增加时),T em T L 。一般来说,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向下倾斜的,则系统便能稳定运行,这是因为大多数负载转矩都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或者保持不变。 2.9 答:只有(b )不稳定,其他都是稳定的。 2.10 答:他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电枢电流: 可见,电枢电流I a 与设计参数U 、C e Φ、R a 有关,当这些设计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大小,轻载时n 高、I a 小,重载时n 低、I a 大,额定运行时n=n N 、I a =I N 。 当恒转矩负载下,电枢回路串入电阻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调速,达到稳定后,电枢电流仍为原来的数值,但磁通减 T C C R n n n N N T e a N N 2 0Φ=-=?n d d n d d T T L em

电机及拖动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得电力拖动 2、1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得系统为电力拖动 系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得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2、5 答:电动机得理想空载转速就是指电枢电流I a =0时得转速, 即 。实际上若I a =0,电动机得电磁转矩T em =0,这 时电动机根本转不起来,因为即使电动机轴上不带任何负载,电机本身也存在一定得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空载转矩)。要使电动机本身转动起来,必须提供一定得电枢电流I a0(称为空载电流),以产生一定得电磁转矩来克服这些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由于电动机本身得空载摩擦阻力转矩很小,克服它所需要得电枢电流I a0及电磁转矩T 0很小,此所对应得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这就就是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为简单地说,I a =0就是理想空载,对应得转速n 0称为理想空载转速;就是I a = I a0实际空载,对应得转速n 0’得称为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2、7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得交点为额定工作点, 额 定工作点对应得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得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Φ = N e N C U n 0T C C R C U I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a N e a N e N 0 20 0ΦΦΦ Φ-=-='

2、8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得条件有两个,一就是电动机得机械特性与负载得转矩特性必须有交点;二就是在交点(T em =T L )处,满足 ,或者说,在交点以上(转速增加时),T em T L 。一般来说,若电动机得机械特性就是向下倾斜得,则系统便能稳定运行,这就是因为大多数负载转矩都随转速得升高而增大或者保持不变。 2、9 答:只有(b )不稳定,其她都就是稳定得。 2、10 答:她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电枢电流: 可见,电枢电流I a 与设计参数U 、C e Φ、R a 有关,当这些设计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得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得负载大小,轻载时n 高、I a 小,重载时n 低、I a 大,额定运行时n=n N 、I a =I N 。 当恒转矩负载下,电枢回路串入电阻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调速,达到稳定后,电枢电流仍为原来得数值,但磁通减小时,电枢电流将增大。 2、11 答:起动瞬间转速n=0,电动势E a =C e Φn=0,最初起 动电 流 。 若直接起动,由于R a 很小,I st 会达到十几倍 甚至几十倍得额定电流,造成电机无法换向,同时也会过热,因此不能直接起动。 2、12 答:将处于电动状态运行得她励直流电动机得电枢两端从 T C C R n n n N N T e a N N 2 0Φ = -=?n d d n d d T T L em

电机与拖动础课后习题答案(许建国版)第二章

第二章 2 . 1 变压器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能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为什么? 答: 变压器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但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因为变压器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只有当一次绕组接交流电源时, 一次绕组才会流过交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变化的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一次绕组接直流电源,则一次绕组流过的是直流电流, 在铁心中产生的磁通是恒定不变的,不能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 2 . 2 变压器的铁心为什么要用硅钢片叠成而不用整块钢制成? 答: 变压器的绕组流过交流电流时会在铁心中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统称为铁损耗。磁滞损耗与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面积有关, 硅钢片的磁滞回线较窄, 磁滞损耗较小。涡流损耗与铁磁材料的电阻成反比,与钢片厚度的平方成正比, 硅钢片是在电工钢中加入少量的 硅而制成, 电阻率较大, 用硅钢片叠成的铁心, 铁损耗较小,所以变压器的铁心要用硅钢片叠成而不用整块钢制成。 2 . 3 一台变压器额定电压为220 /110 V ,若把二次绕组( 110 V )接在220 V交流电源上,主磁通和励磁电流将如何变化? 答:若忽略变压器绕组漏阻抗压降,则绕组的端电压与感应电动势相等。正常工作时铁心磁路处于饱和状态。若把额定电压为110 V的二次绕组接在220 V交流电源上, 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将增大一倍, 感应电动势与铁心磁通成正比,所以铁心磁通也将增大一倍,由于铁心磁路处于饱和状态, 励磁电流将不只是增大一倍,而将增大许多倍。 2 . 4 一台变压器一次绕组额定电压为220 V ,不小心把一次绕组接在220 V的直流电源上,

电机及拖动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为电力拖动系统。 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 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答: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是指电枢电流I a=0时的转速, 。实际上若I a=0,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em=O,这时电动机根本转不起来,因为即使电动机轴上不带 任何负载,电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空载 转矩)。要使电动机本身转动起来,必须提供一定的电枢电流 laO(称为空载电流),以产生一定的电磁转矩来克服这些机械 摩擦等阻力转矩。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空载摩擦阻力转矩很小, 克服它所需要的电枢电流laO及电磁转矩T0很小,此所对应 的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这就是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 转速为简单地说,Ia=0是理想空载,对应的转速no称为理想 空载转速;是la二I aO实际空载,对应的转速no'的称为实 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为额定工作点,额定工作点对应的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 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负载的转矩特性必须有交点;二是在交点(Tem=TL)处, 满足 ,或者说,在交点以上(转速增加时),TemTL。一般来说,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向下倾 斜的,则系统便能稳定运行,这是因为大多数负载转矩都随转速 的升高而增大或者保持不变。 答:只有(b)不稳定,其他都是稳定的。 答:他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电枢电流: 可见,电枢电流la与设计参数U、ce①、Fa有关,当这些设计 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大小, 轻载时n 高、la 小,重载时n 低、la 大,额定运行时n=nN、l a=lN。当恒转矩负载下,电枢回路串入电阻或改变电源电压 进行调速,达到稳定后,电枢电流仍为原来的数值,但磁通减

电机及拖动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为电力拖动系统。 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答: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是指电枢电流I a =0时的转速, 即 。实际上若I a =0,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T em =0,这 时电动机根本转不起来,因为即使电动机轴上不带任何负载,电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空载转矩)。要使电动机本身转动起来,必须提供一定的电枢电流I a0(称为空载电流),以产生一定的电磁转矩来克服这些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空载摩擦阻力转矩很小,克服它所需要的电枢电流I a0及电磁转矩T 0很小,此所对应的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这就是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为简单地说,I a =0是理想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称为理想空载转速;是I a = I a0实际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的称为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Φ =N e N C U n 0T C C R C U I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a N e a N e N 2 Φ ΦΦ Φ-=-='

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为额定工作点,额 定工作点对应的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电动机的机械特 性与负载的转矩特性必须有交点;二是在交点(T em =T L )处, 满足 ,或者说,在交点以上(转速增加时),T em T L 。一般来说,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向下倾斜的,则系统便能稳定运行,这是因为大多数负载转矩都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或者保持不变。 答:只有(b )不稳定,其他都是稳定的。 答:他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电枢电流: 可见,电枢电流I a 与设计参数U 、C e Φ、R a 有关,当这些设计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大小,轻载时n 高、I a 小,重载时n 低、I a 大,额定运行时n=n N 、I a =I N 。 当恒转矩负载下,电枢回路串入电阻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调速,达到稳定后,电枢电流仍为原来的数值,但磁通减小时,电枢 T C C R n n n N N T e a N N 2 0Φ = -=?n d d n d d T T L em

电机及拖动 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为电力拖动系 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2.5 T I 空载转速;是I a = I a0实际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的称为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T C C R C U I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a N e a N e N 2 Φ ΦΦ Φ-=-='

2.7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为额定工作点,额 定工作点对应的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2.8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电动机的机械 L)处,,(转 2.9 2.10 可见,电枢电流I a与设计参数U、C eΦ、R a有关,当这些设计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大小, 轻载时n高、I a小,重载时n低、I a大,额定运行时n=n N、 I a=I N。当恒转矩负载下,电枢回路串入电阻或改变电源电压 进行调速,达到稳定后,电枢电流仍为原来的数值,但磁通减 T C C R n n n N N T e a N N2 0Φ = - = ? a a

小时,电枢电流将增大。 2.11 答:起动瞬间转速n=0,电动势E a =C e Φn=0,最初起 动电 流 。 若直接起动,由于R a 很小,I st 会达到十几倍 甚至几十倍的额定电流,造成电机无法换向,同时也会过热,因此不能直接起动。 2.12 答:将处于电动状态运行的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枢两端从电 由于R ’两个公式可知,电压反接制动时的制动电流I aB ’约为能耗制动时的制动电流I aB 的2倍,故电压反接制动时应串入较大的制动电阻。 2.14 答:这两种制动方式的实现都是以位能性负载为前提条件, 当电枢回路串入较大的电阻,使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位能性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工作点)处于第四象限时,电动机便 R U I a N st =

电机与拖动第二章 自测题答案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是指在U=UN、Φ=ΦN,电枢回路不串电阻的条件下,n 和Tem的关系。 2.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有降压起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3.如果不串联制动电阻,反接制动瞬间的电枢电流大约是能耗制动瞬间电枢电流的2倍。 4.当电动机的转速超过理想空载转速时,出现回馈制动。 5.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调速时,应采用降压或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方法,而拖动恒功率负载时应采用弱磁调速方法。 (二)判断题: 1.直流电动机的人为特性都比固有特性软。(×) 2.直流电动机串多级电阻起动,在起动过程中,每切除一级起动电阻时,电枢电流都将突变。(√) 3.提升位能负载时的工作点在第一象限内,而下放位能负载时的工作点在第四象限内。(√) 4.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降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因此只能拖动恒转矩负载运行。(×) 5.他励直流电动机降压或串电阻调速时,最大静差率数值越大,调速范围也越大。(√)(三)选择题: 1.电力拖动系统运行方程工中的GD2反映了:(②) ①旋转体的重量与旋转体直径平方的乘积,它没有任何物理意义; ②系统机械惯性的大小,它是一个整体物理量; ③系统储能的大小,但它不是一个整体物理量。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人为特性与固有特性相比,其理想空载转速和斜率均发生了变 化,那么这条人为特性一定是:(③) ①串电阻的人为特性;②降压的人为特性; ③弱磁的人为特性。 3.直流电动机采用降低电源电压的方法起动,其目的是:(②) ①为了使起动过程平稳;②为了减小起动电流; ③为了减小起动转矩。 4当电动机的电枢回路铜耗比电磁功率或轴机械功率都大时,这时电动机处于(②) ①能耗制动状态;②反接制动状态;③回馈制动状态。 5.他励直流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串电阻调速,设调速前、后的电枢电流分别为I1 和I2,那么:(②) ①I1I2。 四)简答题: 答:所谓电动机的充分利用是指电动机无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还是调速过程中处在不同转速下运行,其电枢电流都等于额定值。 (五)计算题:

电机拖动重点整理归纳

第二章 一、负载的转矩特性:负载的转矩特性是指生产机械工作机构的负载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即:n=f(T L )___恒转矩负载特性恒转矩负载是指负载转矩为常数,其大小与转速n无关,恒转矩负载分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反 抗性恒转矩负载特性:恒值负载转矩T f 总是与转速n f 的方向相反,即作用方向是 阻碍运动的方向。当正转时n f 为正, T f 与n f 方向相反,应为正,即在第一象限, 当反转时n f 为负, T f 与n f 方向相反,应为负,即在第三象限;当转速n f =0时外 加转矩不足以使系统运动。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特性特点:T f 的方向与n f 的方向无 关。 T f 具有固定不变的方向。例如:起重机的提升机构,不论是提升重物还是下放重物,重力的作用总是方向朝下的,即重力产生的负载转矩方向固定。当 n f >0时, T f >0,是阻碍运动的制动性转矩;当n f <0时, T f >0,是帮助运动的拖 动性转矩。故转矩特性在第一和第四象限。 恒功率负载转矩特性特点:当转速n变化时,负载功率基本不变。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动转矩为零,即 n不变,T=T L 第三章 直流电机的用途:把机械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电机为直流发电机;把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电机是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用来作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励磁直流电源。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线圈不由原动机拖动;电刷接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过静止的电刷与随电枢转动的换向器的滑动接触把直流电源转换成电枢中的交流电,保证电枢转矩的方向不变,电枢保持逆时针旋转。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用两个相对放置的导电片(换向片)代替交流发电机的两个滑环,电刷接触的换向片始终是相同一侧的线圈边,所以N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S极一侧的电刷得到的电压始终是(-)。 直流电机的可逆性: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只是外界条件不同而已。如果用原动机拖动电枢恒速旋转,就可以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而作为直流电源对负载供电;如果在电刷端外加直流电压,则电动机就可以带动轴上的机械负载旋转,从而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这种同一台电机能作电动机或作发电机运行的原理,在电机理论中称为可逆原理。 主要结构:直流电机由定子、转子两大部分构成。定子的作用是产生主磁场和在机械上支撑电机,它主要由主磁极、机座、电刷、端盖和轴承组成。主极的用是在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中建立磁场,使电枢绕组在此磁场的作用下感应电动势和产生电磁转矩。大多数直流电机的主磁极都是由直流电流来励磁的,主磁极上还装有励磁线圈。只有小直流电机的主磁极才用永磁磁铁,这叫永磁直流电机.电刷装置:电刷的作用是把转动的电枢绕组与静止的外电路相连接,并与换向器相配合,起到整流或逆变器的作用。换向极:换向极又称附加极或间极,其作用是用以改善换向。换向极装在相邻两主极之间,它也是由铁心和绕组构成。直流电机转子部分: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风扇、转轴和轴承等 单叠绕组1)每个极下的元件组成一条支路,并联支路对数a等于极对数p:a=p2)正负电刷间感应电动势最大,被电刷短路的元件里感应的电动势最小。3)电刷杆数等于极数。 电枢电动势(公式):电枢电动势是指直流电机正、负电刷之间感应的电动势,也是电枢绕组每个支路里的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公式)P47内容(励磁磁通势和电枢反应磁通势)==直流发电机:电枢电动势—输出电动势(与电枢电流同方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基础 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 (1) 第二章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6) 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 (12) 第四章直流电机拖动基础 (14) 第五章变压器 (29) 第六章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 (43) 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 (44) 第八章同步电机原理 (51) 第九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 (61) 第十章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 (74)

第一章 电机的基本原理 1-1 请说明电与磁存在哪些基本关系,并列出其基本物理规律与数学公式。 答: 电与磁存在三个基本关系,分别是 (1)电磁感应定律:如果在闭合磁路中磁通随时间而变化,那么将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即 t ΦN e d d -=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式中的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试图阻止闭合磁路中磁通的变化。 (2)导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如果磁场固定不变,而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这时相对于导体来说,磁场仍是变化的,同样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下式给出 Blv e = 而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3)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电磁力:如果在固定磁场中放置一个通有电流的导体,则会在载流导体上产生一个电磁力。载流导体受力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当导体与磁力线方向垂直时,所受的力最大,这时电磁力F 与磁通密度B 、导体长度l 以及通电电流i 成正比,即 Bli F = 电磁力的方向可由左手定则确定。 1-2 通过电路与磁路的比较,总结两者之间哪些物理量具有相似的对应关系(如电阻与磁阻), 请列表说明。 答: 磁路是指在电工设备中,用磁性材料做成一定形状的铁心,铁心的磁导率比其他物质的磁导率高得多,铁心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绝大部分将经过铁心闭合,这种人为造成的磁通闭合路径就称为磁路。而电路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或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

电机拖动公式(非常重要)剖析

1第二章 折算后二次绕组电流、电压、电动势 2 2'I I k = 22'U kU = 22'E kE = 折算后二次绕组 0X = 222'X k X = 2'L L Z k Z = 低压空载试验 励磁阻抗模1 00U Z I = 励磁电阻 0020 P R I = 励磁电抗0X =高压短路试验 cu S P P = 75S Z = 2 1s s P R I = s X = 铜线绕组75234.575234.5s s R R θθ+= + 铝线绕组7522875 228s s R R θθ +=+ 75S Z = 电压调整率1221(cos sin ) *100%N R s s N I V R X U ??=+ 效率2 2 20N N S s s P P βληβλβ=++ 产生最大效率的条件:20S p P β=即Fe Cu P P = 产生最大效率时的负载系数max β= 理想运行条件 (1)两台变压器的功率比 11 ::: I II LI LII SI SII S S I I Z Z == (2) ::I II NI NII S S S S = ::LI LII NI NII I I I I = (3)总负载和总负载功率 L L I L I I I I == I I I S S S =+ 第三章 同步转速:1 060f n p = 转差率:00 n n s n -= 电磁转矩的大小:22cos T m T C I ?=Φ 槽距角:.360p z α= 极距:2z p τ= 每极每相槽数:2z q pm = 额定功率因素:N λ= 定子电路的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11111()U E R jX I E Z I ? ? ? ? ? =-++=-+ 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E1在数值上为 11114.44w m E k N f =Φ 忽略R1和X1,1 111 4.44m w U k N f Φ= 22s N E s E = 21N f s f =

电机及拖动 第二章习题答案讲解学习

电机及拖动第二章习 题答案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 2.1 答:由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为电力拖动 系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传动机构、控制设备及电源几部分组成。电力拖动系统到处可见,例如金属切削机床、桥式起动机、电气机车、通风机、洗衣机、电风扇等。 2.5 答:电动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是指电枢电流I a =0时的转速, 即 。实际上若I a =0,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m =0,这 时电动机根本转不起来,因为即使电动机轴上不带任何负载,电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空载转矩)。要使电动机本身转动起来,必须提供一定的电枢电流I a0(称为空载电流),以产生一定的电磁转矩来克服这些机械摩擦等阻力转矩。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空载摩擦阻力转矩很小,克服它所需要的电枢电流I a0及电磁转矩T 0很小,此所对应的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这就是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为简单地说,I a =0是理想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称为理想空载转速;是I a = I a0实际空载,对应的转速n 0’的称为实际空载转速,实际空载转速略低于理想空载转速。 Φ =N e N C U n 0 T C C R C U I C R C U n N T e a N e N a N e a N e N 2 Φ ΦΦ Φ-=-='

2.7答:固有机械特性与额定负载转矩特性的交点为额定工作点,额 定工作点对应的转矩为额定转矩,对应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理想空载转速与额定转速之差称为额定转速降,即: 2.8 答: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电动机的机 械特性与负载的转矩特性必须有交点;二是在交点(T em =T L )处,满足 ,或者说,在交点以上(转速增加时),T em T L 。一般来说,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向下倾斜的,则系统便能稳定运行,这是因为大多数负载转矩都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或者保持不变。 2.9 答:只有(b )不稳定,其他都是稳定的。 2.10 答:他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电枢电流: 可见,电枢电流I a 与设计参数U 、C e Φ、R a 有关,当这些设计参数一定时,电枢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动机拖动的负载大 T C C R n n n N N T e a N N 2 0Φ = -=?n d d n d d T T L 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